人们通常所说的进补,是指食用那些具有扶正补虚、强身健体作用的中草药及日常食用品。而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能否进补,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可分为多种证型,临床上最常见的有:
一、肝阳上亢型
症见头目胀痛,心烦易怒,睡眠不宁,口苦胁痛,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
二、肾阴虚型
症见眩晕,耳鸣,咽干,腰酸,遗精,舌质偏红,脉细数。此型很少,多与肝肾阴虚同在。
三、肝阴虚型
症见头目胀痛,眼花目糊,两目干涩,腰体麻木,筋脉不利,烦热颧红,口干少津,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型亦少见,多与肝肾阴虚并存。
四、肝肾阴虚型
即肝阴虚和肾阴虚同时存在,此型较多见。
五、阴虚阳亢型
即在肝肾阴虚之外,尚有阳亢的征象。
六、心阴虚型
常与肾阴虚合并存在,除肾虚见证外,尚可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七、气阴两虚型
有上述肝肾及心阴虚见证,单独或合并存在,同时有少气乏力,动则气短,形体肥胖,面足虚肿,大便清薄,脉沉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等。
八、血脉瘀阻型
症见头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舌质紫暗,脉涩,或一侧脉微细不易触及。
九、阴阳两虚型
症见头昏,眼花,耳鸣,腰酸,畏寒,阳痿,遗精,尿频数,舌质淡嫩,脉沉。
由以上的各种分型及症状可以看出,除肝阳上亢型和血脉瘀阻型一般不能进补外,其他几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虚证,故需用一些补气、温阳、滋阴、养血的药物治疗。一般阳虚者应补气温阳,方用人参、黄芪、仙茅、仙灵脾、肉桂、菟丝子;阴虚者则应滋阴养血,方用黑桑椹、女贞子、当归、酸枣仁、龟版、鳖甲、阿胶等,而平时饮食可常吃大枣、灵芝、木耳、枸杞、蜂蜜、莲子等。因此,高血压病人能否进补,应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在决定能否进补,或进食何种补品及进补数量的多少时,应首先征求医师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进补,切勿听他人介绍或顺从各种广告而自行决定,否则,补之不当,反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