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症
头晕头胀头痛,耳呜耳聋,烦躁易怒,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口燥咽干,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麻,或见手足心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治以滋养肝肾、平肝潜阳。
二、处方举例:
①偏阳亢者,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茯神、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克,石决明(先煎)、牡蛎(先煎)、龙骨(先煎)各30克,黄芩、桅子各10克,夜交藤20克。
②阴虚偏重者,以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石决明(先煎)各30克,山药、茯苓、龟版(先煎)、鳖甲(先煎)各20克,枸杞子、泽泻各15克,丹皮、山萸肉、菊花各10克。
本型多见于高血压病Ⅰ、Ⅱ期,天麻钩藤饮为平肝潜阳的基本方,目前已有成药问世(天麻钩藤颗粒),大大方便了高血压病证属阴虚阳亢的病人。本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对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疗效较好。方中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平肝阳、熄肝风为主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麻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提高耐缺氧能力及舒张外周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等作用,能明显缓解头晕、肢麻、耳鸣等阴虚阳亢症状;钩藤碱治疗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石决明含有大量钙质,而低钙饮食可能是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方中的黄芩、桅子清肝泻火;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龙骨、牡蛎重镇潜阳。实验证明,本方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并可改善高血压的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使已减弱的阳性条件反射加强,其中牛膝、杜仲、桑寄生降压作用明显。本型偏于肝肾阴虚者,见于高血压病Ⅱ、Ⅲ期。杞菊地黄汤滋补肝肾,方中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茯苓、泽泻、丹皮泻火降浊;龟版、鳖甲、生石决明滋阴潜阳;菊花清肝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具有保肝、降血压、降血糖、利尿等功能。其中熟地有强心、扩血管、降血压、改善肾功能等作用;丹皮、泽泻对原发或肾性高血压均有降压作用,菊花、山萸肉等也有一定的降压功效。
三、辨证加减
头痛甚剧,眩晕,胁痛,口苦面红,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肝火偏旺者,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等以增强清肝泻火之力;如大便秘结者,可加用当归芦荟丸以泄肝通腑;如头痛、眩晕急剧,泛泛欲呕,手足麻木,甚则震颤,筋惕肉润,有阳动化风之势者,可加珍珠母镇肝熄风,必要时可加羚羊角以增强清热熄风之力;中年以上的病人应注意是否有中风的可能,宜及时治疗。如肝肾阴虚,症见头痛、眩晕朝轻喜重,或遇劳加重,脉弦细,舌质红等,可加生地、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石斛等滋养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