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耳压、艾灸、耳体针结合、体针与艾灸结合等疗法,是常用的自然疗法之一。针灸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疗效较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故受高血压患者的欢迎。大量临床观察证明,针灸治疗对一、二期高血压病有较好的效果。有报道指出,针灸治疗的近期降压效果可达82,5%。中医学认为,针灸与高血压病相关的经络和穴位,可产生经络及穴位本身所具有的传导感应,以纠正阴阳失调或偏盛偏衰所致的高血压病的虚实证候,可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从而恢复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使增高的血压下降并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针灸治疗的降压机制虽尚未十分清楚,但有些学者通过实验观察指出,针灸相关穴位,具有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宁心安神等作用,不仅能较快改善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病症状,而且还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肌代谢、扩张小动脉等,从而促使血压下降。高血压患者施行针灸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的状态要合适
过于劳累、饥饿和精神紧张时,不宜施行针灸,必须等情绪等恢复正常时才能进行施针。
(2)应选择合适的体位
合适的针灸体位,不仅有利于正确取穴和施术,而且还可防止晕针、滞针、弯针和灼伤等的发生。高血压患者,特别是精神紧张、老年体弱及血压较高者,以采用卧位施术为好,不宜采用坐位。
(3)应选用合适的针具
现使用的不锈钢针,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体型胖瘦、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所取穴位的具体部位不同,选用不同粗细、长短的针具。一般讲,体壮形肥、针刺部位肌肉丰满者,可选用较粗、较长的毫针;而体弱、形瘦、针刺部位较浅(耳穴等)或肌肉较少(如头面部)者,可选用较短、细的毫针;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时,多用温针灸。
(4)应严格消毒并防止灼伤
针具可用纱布包扎好,放在高压蒸汽锅内灭菌;肖毒后使用。体针穴位局部,可用75%乙醇棉球从里向外绕圈擦拭消毒;耳针穴位,最好先用碘酒消毒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干净;施术者的手,应选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干净,然后取针施术;如能做到一穴一针,并使用一次性针具则更好,就能严格避免施术部位皮肤感染。注意,使用温针灸时,要防止燃着的艾炷掉落到皮肤上而灼伤皮肤。
(5)施针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应合适
合适正确的施术,不仅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还可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耳针,宜浅直刺;体针头面部、胸背部及皮薄肉少的部位,可采用浅刺、斜刺或横刺;四肢、臀部、腹及肌肉丰满的穴位体针,可适当深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