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专家认为,目前在我国很多家长不注意科学安排儿童早餐,导致儿童营养不良、记忆力下降,影响了儿童的智力发展。
当前,以下三种不科学的早餐模式在我国家庭中比较常见———
1.随意型:食物大多是前一天的剩饭,有什么吃什么,数量和营养都不能保证需要。2.惟蛋白质型:只有一杯牛奶或者一个煎鸡蛋,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糖类,吃这类早餐的儿童整个上午血糖都处于相对稳定的低水平,难以进行快速思维,长时记忆力也较差。3.惟碳水化合物型:只吃很多馒头、稀饭,但缺乏蛋白质,这类儿童刚开始血糖水平较高,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但血糖水平迅速下降,造成思维和记忆能力的进行性下降。
成年人饥饿时,身体会优先将能源物质送到大脑,自动消减对其他部位的血糖供应,此时脑的血糖水平虽然下降,但降幅不大,不至于影响智力活动。儿童则不然,年龄越小,脑对血糖下降的耐受性就越差,血糖稍有下降,注意力就明显涣散,长时间之后记忆力下降,对学习内容不容易理解,即使理解了也容易忘记,而且不能举一反三。儿童临近中午时小动作多,不能简单看成是“多动症”,实际上那是身体在血糖水平降低时出现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专家建议,早晨刚起来,肠胃消化功能没有恢复,消化液分泌少,食欲差,所以家长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让孩子早些起床,活动10分钟后再吃饭,这样食欲会明显改善。有的家庭早餐食谱常年不变,使孩子望而生厌,这时家长要注意食谱每天翻新。至于那些忙得没有时间做早餐的家长,则可以充分利用、合理搭配食物成品和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