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反思

1、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2、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难点:

  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活动准备:

  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 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 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3、大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幼儿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在游戏中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

活动过程

  新旧迁移

  1.游戏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儿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幼儿交流,引导发现。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

  c.全班幼儿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OK?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右手有几个?

  ②右手藏1个

  ③右手藏2个

  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有什么办法?

  b.抢答。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

  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b.填方框

  [把练习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幼儿的特点,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突破了难点。4、3、和2的组成就可以完全放给幼儿,采取小组使用的方式学习,既培养了幼儿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清晰。]

  4.指导看书。

  边说边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幼儿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幼儿营造出轻松、娱悦的学习情境。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欲望,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这节课我就为幼儿创设了“分小棒”的游戏,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在这种氛围下,幼儿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分层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也努力体现层次性。先让幼儿看实物猜组成,再让幼儿看图填组成,还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幼儿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幼儿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4、大班数学教案《5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掌握5的4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5的4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5的分解式)、5只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5的分式)、每人5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出示大挂图引出"5的分解组成"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5"的数字卡。

  师:只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5只)(2)、幼儿将5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5"的4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解组成(1)、教师演示给5只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2)、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4)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

  和在一起是"5"的幼儿做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刚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4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纪律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玩中学习,以达到生活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掌握5的4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相互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5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5只小狗、有的是5只小猫、还有的是5之犀牛、5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四种分法,在展示幼儿芬芳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4"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了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5,这是孩子们的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5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做优化的结合。

5、大班优秀数学教案《5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对数字的组成产生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并说出5 的四种分合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习5的组成,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房子,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并说出5的四种分和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学习5的组成,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活动过程:

  一、利用故事角色复习4的组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4只小狗要去两座房子里玩,记住每座房子里都要有小狗,你来帮助他们分一分吧?

  小结:所有数量是4的物品如果要分成两部分,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起是4。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来是4。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起来是4。)

  二、创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自主探索5的四种分和法

  1.尝试分雪花片,探索5的不同分合方法,初步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1)刘老师这里还有很多雪花片,分别分到这两座房子里,每座房子里都要有,你来试一试怎么分?

  (2)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www.banzhuren.cn)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不一样?

  小结:雪花片分给两座房子,有4种不同的分法。

  现在小朋友看一看,当黄房子有1个雪花片,红房子有4个,它们合起来就是5;黄房子有2个雪花片,红房子有3个,它们合起来就是5;5个雪花片,分给黄房子3个时,那剩下的2个就给了红房子,5个雪花片,分给黄房子4个时,那剩下的1个就给了红房子。

  2.探索圆点的分法,进一步理解5的分合法,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巩固对递增、递减规律的认识。

  (1)小朋友请在盘中每次取5个圆点分给黄房子和红房子,试一试有几种分法?可以根据我们学习过的规律来分一分。

  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分圆点的情况,有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不一样?

  小结:所有数量是5的物品如果要分成两部分,都有四种分法,(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是5。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是5。5可以分成3和2,3和2合起来是5;5可以分成4和1,4和1合起来是5。)

  三、播放PPT,引导孩子学习加减法

  1.草地上本来有几只小狗,又跑来了几只,怎么列算式呢?

  2.观察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现在还剩下几只?怎么列算式?

活动延伸:

  回家吃饭的时候帮助妈妈分碗和筷子,试一试有几种分法?

活动反思:

  一、自我反思:

  此活动的设计是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课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一开始没有直接点题,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课题:5的组成。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小兔的小帮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二、听课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活动中,运用帮小兔想办法——通过操作得出四种分法——通过找朋友游戏与小兔去做客的一系列情节贯穿,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积极的探索出5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中注重了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活动中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既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6、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过程:

  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l)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活动反思:

  “1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习10的书写。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教材先让学生摆小棒,并根据摆的过程填10的五种组成,然后又让他们推想出10的另外四种组成,这样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实际特点,我在设计“1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旧知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3、巧妙设计游戏,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节课下来,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但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问题:

  “10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其中有一点是不相同的: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的教学,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 熟悉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10的序数意义还要不要拿来当作新授部分来讲还是点到为止呢?新课程下的教材如何来正确把握,如何让教学在第一线的老师来挖掘这个有效素材呢?这是我从事新课程教学几年来的一个困惑。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时,能让学生顺着数和倒着数。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让学生了解“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在处理这个难点时,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忽视了10还是个计数单位的教学。

7、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副、磁性教具若干、数字积木、数字卡、数题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的叫声》复习3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动物的叫声》游戏,好吗?小鸭小鸭叫3声,我的小鸭叫1声,你的小鸭叫几声?1和2合起来是几?

  师生互动,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的分与合。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准,老师奖给你一个奥运福娃,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把福娃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谁得的福娃多。

  2、出示背景图:

  A、草地上有1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呢?

  a.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 为什么用加法?(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怎么列式? 出示:1+2=3

  b. 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1只小兔,2表示2只小兔,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B、 池塘里有2只小鸭,又来了1只小鸭,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怎么列式? 出示:2+1=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各表示什么意思?

  C、教师编加法应用题,幼儿摆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送信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送信的游戏?请2位小朋友来扮邮箱,谁愿意?(点2名幼儿戴上邮箱头饰?)再请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谁愿意?老师发算式卡片,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小朋友把信送对了,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邮箱。

  4、教师评议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已有了3以内分与合的基础,计算本身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要让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坐住30分钟,真是不易的事情。(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年龄特征,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3的加法计算。

  教学中确立这样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

  3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3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奥运福娃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 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2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然后,我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再引导幼儿同桌讨论,交流算式的含义,在幼儿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1只小鸭合起来是3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1相加就是把2和1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 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 “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3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因为我组织教学比较到位,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8、大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呼唤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8的组成

  2、难点: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7的组成---碰球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二、小组活动,学习8的组成

  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

  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C、印点子做记录。

  三、活动评价

  1、复习8的组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活动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谈话形式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同时把“你的火车几点开”的活动展示在学生面前,小朋友们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小朋友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学校种植园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请我们去帮它把这些水果蔬菜送到两个饭店,你如何分”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活动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上黑板把8个图贴分成两份,学生逐个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通过自主操作,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重视关注全体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发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要教师的引导,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2、再做课本练习时,应范例一题做一题,因为学生年龄小,领悟能力还比较弱。

  3、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9、大班数学教案《3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组成,会正确认识分合式。

  2、让幼儿学习用教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和合的过程,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熊1个玩具香蕉3个香蕉卡片3个

  2、学具人手一份材料纸蜡笔和若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是3。

  例:今天的小熊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小猫,(出示玩具熊和猫),小熊拿出了几个香蕉来招待客人呢?(3个),小熊送给小熊1个香蕉,送给小猫2个香蕉。<来.源快思教.案网>同时用语言表述:3个香蕉可以分成1个和2个,可是小猫说了他们不爱吃香蕉,于是就把香蕉还给了小熊,现在小熊的手里有几个香蕉呢?并用语言表述:1个香蕉和2个香蕉合起来是3个香蕉,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卡片香蕉和数字,表示上述分和过程,同时出示分和符号“^”,向幼儿说明分合号及其用途,讲解分合号的使用方法,并教幼儿正确用语言表达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2)启发幼儿学习用口语表述其分和关系。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教师出示3个塑料球和2个盘子,问:“要把3个球放在2

  个盘子里,并且每个盘子里都有球,应该怎么放呢,引导幼儿说出3可以分成2和1,再用同样的方法把两个盘子的球合起来,表述称:2和1合起来就是3。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点子房子图。

  第三、四组,涂颜色。

  第五、六、七组,填空缺。

  3、活动评价。

  让幼儿根据展示自己做的材料纸进行讨论。

活动反思: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大班数学教案《9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看分合列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2、学习9的加法,并看算式编应用题。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归纳、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9的不完整分合式四种。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9的组成。(碰球)

  1、教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9”。

  2、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学习9的加法。

  1、出示缺少总数的分合式一。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怎么读?1和8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2、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1+8=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8+1=9)

  教师小结: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可以互相交换位置,所得结果不变。

  3、依次出示其他三组分合式,让幼儿编出算式,然后集中讨论,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又该怎么读?2和7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4、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2+7=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7+2=9)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5、集体朗读9的8道加法算式。

  三、编应用题。

  教师:这些算式还可以表示其它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说说。请幼儿依次根据算式尝试口编加法应用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四、幼儿作业。

  1、教师讲述书写要求。

  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数学本和铅笔,要请小朋友看分合式变算式来书写9的加法算式,在黑板上老师也画好了一张作业纸,仔细看看要怎样书写。

  教师边讲述边示范,要求幼儿先把书写本对折,在折线的左边书写加法算式

  2、看分合式变算式。

  3、幼儿进行书写,教师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提醒幼儿注意书写格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正确握笔,端正坐姿,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乱画。

  五、结束活动。

  教师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活动反思:

  1、备课时,我考虑到如果直观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我会运用活动教学法、图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寓教于乐,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2、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唱歌、拍手、展示图片,让孩子观察、辨别、叠加,直观明了,通俗易懂,孩子容易在游戏中把握知识,学到知识。

  还有,提几个简单明了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现鲜艳、美丽的花朵,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图画直观、多样,幼儿观察、辨认、思考,符合幼儿认知、智力发展的特点。

  4、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觉得目标设计合理,教学策略安排得当,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一步步实现目标。

  5、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11、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学习7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个答案,能够在6个答案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做标记表示。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7个贴绒苹果,放大的记录单(图5-9)、水彩笔、放大的幼儿操作材料。

  学具:

  1、一面是红色,一面是绿色的两色片片12份,每份8个,记录单若干张(如图二),铅笔12支。

  2、记录单若干张(如图5-9)、每组一盆相同的小花片、铅笔。

  3、记录单若干张(如图5-10)、格子纸、剪刀、浆糊、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学习7的分合。

  ①请一名幼儿将7个苹果分成两份,分完后进行记录,要求每次分的结果都不一样。

  ②引导幼儿检查其进行的每次分合是否有重复和遗漏的,确认7分成两份有6个答案,如有错误,引导幼儿进行改正。

  (2)引导幼儿给相像的两组答案做标记。

  ①请幼儿观察6个答案的记录,找一找有哪两个答案相像(如:3和4与4和3)。并讨论:“能否给它们做一个标记,让人清楚地看出哪两组是相像的。”

  ②请个别幼儿尝试为两个相像答案做标记表示(如在3和4与4和3这两组答案后的空格里各画1朵相同的小花表示它们相像)。讨论:为什么他要画两朵相同的花表示呢?

  2、幼儿操作活动

  (1)分花片

  请幼儿每次将7个花片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做记录,要求每一次分的结果都应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最后找出两组相像的答案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2)剪贴格子

  请幼儿每次拿一条格子纸条,纸条上格子的数量与记录单上的总数相同,将格子纸条沿线剪开分成两份贴在横线上,要求每次分的都不一样,分完后用数字记录下来。想想怎么分才能分的又快又对,一组都不漏掉。最后再找出两组相像的答案并给它们做上标记。

  (3)翻片片

  请幼儿将7个片片排成一排,然后翻动前面一部分片片变化颜色,说说两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每次翻出的另一种颜色的片片数目都不能相同,并用数字记录,再在后面的空格里给相像的两组答案画上相同的小标记。

  3、评价活动。

  展示一份放大的“分花片”的操作记录,集体检查其答案是否正确,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看见这两个标记(如两个圆点)怎么就知道这两组答案是相像的呢?以及根据同一标记是否能找到相像的两组答案。

活动反思

  经过之前对数学数字的练习,我班的幼儿对数字组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的开始,我们对5、6的组成进行了复习,这样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先做了一个简单的铺垫,对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让幼儿在学习新知识会更容易更轻松。

  本课活动完成后,幼儿对7之内数字组合还是有了一定的掌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12、大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点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较熟练地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能按实物范例,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3、在教师引导下,幼儿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内容】

  教幼儿用右手食指从左到右1个1个地点数物体,即点1个数1个,知道最后点数的数就是这组物体的总数,并要求说出总数。

【活动建议】

  1、准备毛绒玩具和皮球、汽车、积木等玩具,每种玩具数量分别为1、2、3、4;1~4数字卡片一套;4以内的实物卡片若干以及圆点卡片。

  2、重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难点是知道最后一个数是总数。

  3、组织形式

  (1)可在复习点数3以内的基础上,学习4的点数。教师分别出示4以内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并知道最后一个数是总数。

  (2)玩“送小动物玩具”游戏,培养幼儿按实物范例取出相应物体数量的能力,如出示2只小熊玩具,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取出与小熊数量一样多的玩具送给小熊,并说:“我送给2只小熊2个汽车玩具。”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看图点数。让幼儿取出1~4的圆点卡片,引导幼儿目测圆点个数并手口一致地点数圆点的数量。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为孩子准备操作材料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分发了作业纸,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教学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

13、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记录分解的结果,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可以交换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2、学习正确书写数字6。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可以交换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

  2、难点:学习用数字记录分解的结果。

活动准备:

  六面小旗,两团橡皮泥,每人一套1—6的数字卡片,笔

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把6面小旗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数。

  1、出示6面小旗和两团橡皮泥,把这6面小旗插在两团橡皮泥上,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请幼儿个别演示,并根据分成的两个部分数量,说出6面小旗分成了几面和几面。然后教师指两团橡皮泥上的小旗,让幼儿说出6面小旗分成了几面和几面,可以用数字几和几来表示,全体小朋友找出相应的数字,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分合式。

  2、教师把一块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块橡皮泥上的小旗合起来,几面和几面合起来是6面?

  3、教师把一团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团橡皮泥上的小旗交换位置,并写出分合式,请幼儿找一找,两个分合式什么地方相同和不同。

  小结: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可以交换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4、同上形式,练习其他几种分的方法。

  二、练习6的组成和书写数字6。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动中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14、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学习6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15、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的组成教学中,由于受内容局限,教学形式与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和程式化,幼儿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学习5的组成》的活动方案产生了。从活动教学原则出发,改变以往的习惯教法,充分运用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形象的情景中,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5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掌握5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掌握4的组成。并有用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记录单、铅笔、苹果学具),数字胸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1.师出示数字4,说:“小朋友看,这是谁呀?”(数字4)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数字4,今天要和小朋友玩碰球游戏,要求:老师说出的数与小朋友说出的数合起来是4。如:嗨嗨海,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海嗨,你的1球碰3球。(幼儿边说边伸出相应的手指)

  二、进行部分

  1.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起兴趣,并交代要求。

  秋天到了,小兔家的苹果成熟了。有一天,小兔摘了几个苹果回来(出示苹果),我们来帮小兔数数看有几个苹果?(5个)小兔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它想把苹果分给好朋友小猪和小熊分享,该怎么分呢?可以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忙想办法,

  试一试,要求分一次就在记录纸上记一次。(为幼儿提供苹果学具,记录单,铅笔。)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 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教师有目的的选择三种不同分法的幼儿说说。)

  幼儿1:按顺序分的;

  幼儿2:没按顺序,随意分的;但分法正确。

  4.给各种分法写上相应的数字。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5的最佳分合方法。

  师:请你仔细看看,你觉得哪种分法好?(.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什么?

  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又快又不会漏分。

  6、幼儿集体朗读5的四种分合式。

  7.老师讲解归纳小结:

  (一)、5的分合得出分成两份有4种不同的分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关系:总数不变,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左边的数越来越大,右边的数就越来越小,这种规律叫递增递减。

  (二)、交换关系:如1和4、4和1、等。小结:象这样的数字相同,位置交换,总数不变,这种规律叫交换律。

  三、游戏“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好,帮小兔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兔要和我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请小朋友佩带数卡,我们要找的朋友要合起来是5。找对的小朋友跟我去做客。)

  2.幼儿从椅子下一张数字胸卡,挂在胸前。

  3.幼儿根据数字胸卡,寻找相应的数做朋友。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查。

  5.互换数卡继续游戏

  教师:小朋友真厉害,都找对了,我们一起去帮小兔分苹果吧。

  (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菜场、游乐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超市里,要用5元买两种物品,必须使两种物品合起来的价钱刚好是5元,不能多也不能少。)

  教学反思

  一、自我反思:

  此活动的设计是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课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一开始没有直接点题,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课题:5的组成。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小兔的小帮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二、听课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活动中,运用帮小兔想办法——通过操作得出四种分法——通过找朋友游戏与小兔去做客的一系列情节贯穿,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积极的探索出5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中注重了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活动中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既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16、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8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呼唤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重难点:

  学习8的组成。

  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7的组成---碰球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二、小组活动,学习8的组成

  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

  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C、印点子做记录。

  三、活动评价

  1、复习8的组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17、大班数学教案《学习相邻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数形系列卡片中圆形个数认知三个数之间的相邻关系,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归纳数学的思维方法。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环境创设:

  幼儿每人一份圆形金鱼系列(1-10)和数字卡片(1—10)

重点与难点:

  认知三个数之间的相邻关系。

活动过程:

  一、数圆

  幼儿将练习纸上的圆形金鱼看片撕下,玩数金鱼,边数圆形边把相应的数字卡放在“金鱼”下面。

  二、找邻居

  每张“金鱼”图片下都有对应的数字卡,请幼儿分别给“金鱼”和数字找相应的邻居,要求幼儿会说3有2个相邻数,3比2大1.3比4小1.

  归纳:请幼儿找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发现除1和10以外,其余各数都有2个相邻数。

  三、排卡片

  幼儿两人一组玩看片游戏。如一个幼儿出示4个圆形的金鱼卡,另外一个幼儿马上拿出3个圆形的金鱼卡和5个圆形的金鱼卡,并同时排出3、4、5这三张数字卡。说出4的相邻数是3和5,3比4小1,5比4大1.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运用的是直奔主题的方法进行的,如一开始我就出示“相邻”两个字,让孩子通过住房、座位理解“相邻” 就是左右、旁边的意思。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孩子根据这一特点在后面的操作中都能很快地找出各个数字的相邻数。而且整个过程中孩子都非常感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但在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比较各组相邻数的规律时,由于我操之过急,只是让孩子观察一组数字教师就小结,没有通过多组数字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中间的数字比前面的数多1,比后面的数少1这一规律。所以这个活动孩子虽然对“相邻”数掌握得不错,但教师操之过急,生怕孩子不会儿引导、解释太多,缺少了孩子探索的过程。

1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凑数的含义。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指导幼儿将分成结果记录在分合卡上。

  2.出示苹果图,问: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全部都一样吗?启发幼儿按特征标记记录,并读一读分成结果。

  幼儿将自己的分成结果和苹果图中的结果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且没有重复的,给予奖励。

  3.观察并说出分号下面2排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一排是顺数,一排是倒数)

  刚刚我们把5分成了几组不同的数字朋友,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朋友合起来,再来读一读。(教师将分合卡倒放。并边读边写上相应的数字。

  我们就说合起来是5的两个数互为凑数,即

  1的凑数是4,4的凑数是1,

  2的凑数是3,3的凑数是2,

  4.谁来了。(教师边说边在画板上画上一个小兔的头像,老师现在是小兔的左耳,小朋友们是右耳,教师边在左耳上写1,嘴里边说:我说1,幼儿接说:我说4,1的凑数就是4,换2、3、4同上。)

  5.小兔子要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他来不及一个一个去家里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儿想办法。对,打电话吧!瞧这是谁的电话号码呀,请幼儿一起读读这个号码上的数字,这个号码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提醒幼儿拨6、7、8、9、等几个数字时要用合拨),你知道这个号码中哪两个数字是凑数朋友吗?那小乌龟的号码呢?小猫的呢?小狗的呢?……

  6.我们请算盘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动动脑子吧!

  听老师口述应用题,幼儿在算盘上用珠宝宝表现并完整地说出算式。例如小刺猬背了3个大苹果,吃掉了2个,妈妈又给了它3个,现在小刺猬一共有几个苹果?幼儿边拨珠,边说出答案。重复完整的算式

  3–23=4教师举例3""6道题,幼儿练习。

  7.幼儿玩游戏《凑数朋友找找》。幼儿自选1""4的珠卡或数卡一张夹在胸前,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游戏2遍,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设计是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课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一开始没有直接点题,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课题:5的组成。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小兔的小帮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19、大班数学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20、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复习5、6的组成,学习7的组成。

  2、通过操作活动感受数字增减的规律。

  3、探究数学互换与7的组成关系。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6个小皮球

  数字卡片1——7

  小汽车模型若干

  笔本人手1份

  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复习活动

  1、通过游戏复习5,6的组成。

  2、教师出示卡片和幼儿做《碰碰碰》游戏。

  如师:小朋友我的2球碰几球?幼:老师你的2球碰3球?

  二、学习7的组成

  1、小汽车要停进两个停车场,现在把小汽车分成两份,并记录下来。

  2、让幼儿尝试着分一分,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分,把结果你记录下来。

  3、教师把7的分法写在黑板上,让幼儿自己对照,看看自己的分法对不对?

  三、探究数学

  1、让幼儿想想组成有什么规律。

  2、自己动手数数一共有几种分法。

  3、教师启发幼儿找出小汽车数量一样,位子却不一样的数量组合。

  四、操作练习

  1、出示幼儿用书,打开看一看。

  2、让幼儿自己操作分一分,答一答。

活动反思

  经过之前对数学数字的练习,我班的幼儿对数字组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的开始,我们对5、6的组成进行了复习,这样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先做了一个简单的铺垫,对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让幼儿在学习新知识会更容易更轻松。

  本课活动完成后,幼儿对7之内数字组合还是有了一定的掌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21、大班优秀数学教案《4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动手操作活动。

  2.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出4的三种分和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4的组成,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出4的三种分和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难点

  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 利用故事角色复习2、3的组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今天熊大、熊二来到我们班和大家做游戏了。我把两个玩具球想送给它们,该怎样分给这弟兄俩?有几种分法?

  小结:任何数量为2的物品分成两部分,都只有一种分法。(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三辆玩具车,该怎样分给这弟兄俩个呢?有几种分法?

  小结:所有3的物品如果要分成两部分,都有两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是。3还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是3.)

  二、创设故事情节,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一)尝试分雪花片的情况,探索4的不同分合方法

  1.教师示范其中的一种分法。

  2.请小朋友取出盘中的雪花片,按照这种方法来摆一摆、分一分、试试有几种

  3.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一样?

  小结:将4个雪花片分给熊大、熊二是,一种方法给熊大1个雪花片时,熊二就会有3个雪花片;一种方法给熊大2个时,熊二就会有2个雪花片;一种方法给熊大3个时,熊二就会有1个雪花片。

  (二)探索圆点的分法。

  1.小朋友请在盘中每次取4个圆点分给熊大、熊二,试一试有几种分法?

  2.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分圆的情况,有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一样?

  小结:将4个雪花片分给熊大、熊二时,一种方法给熊大1个圆点时,熊二就会有3个圆点;一种方法给熊大2个圆点时,熊二就会有2个圆点;一种方法给熊大3个圆点,熊二就会有1个圆点。

  三、操作数字卡,摆出4的分合式,鼓励幼儿大胆寻找规律

  1.教师示范:有4个物品时,要分成两部分,熊大、分到了数量为1的物品时,熊二就会分到数量为3的物品。

  2.试一试、摆一摆,说一说。

  3.师幼共同梳理、归纳:

  请你仔细观察,4有几种分合方法?在三种分合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巩固互补规律,发现递增、递减的规律)

  总结:一侧的数字排列,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多1,这就叫递增。

  另一侧的数字排列,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少1,这就叫递减。

  四、 结合生活情景,渗透4的加减法

  1.这里有4块糖,被熊大吃了两块,那剩给熊二几块糖呢?为什么?

  2.熊大搬来了3个木桩,熊二搬来一个木桩,他们一共搬来了几个木桩?为什么?

活动延伸:

  冬天渐渐来临,熊大、熊二还会继续为如何分食物、分玩具发愁,你们愿意继续帮助它们吗?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22、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

  游戏:开火车

  玩法: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几点开?老师出示一算式卡片:请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车7点开。

  游戏时速度由慢到快,由集体游戏到小组、个人游戏。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师:购物券上有什么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1元钱,两个圆形表示2元钱。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5元)为什么?(因为上面有5个圆)想一想,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是9元钱,正好可以买一样水果?等一会你能买几样水果?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6、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爸爸妈妈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看看。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出9的8中不同分法。

  本活动注重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活动中,运用去玩具店购物这一情节贯穿,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探索出9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注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中让幼儿来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既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最后知识巩固时,为孩子创设了多个生活情景,让他们把所学的组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得孩子们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8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难点:

  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活动准备:

  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 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 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优点: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来自快思老师教案.!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不足:

  在刚开始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数量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老师将这一环节直接给出幼儿答案:蓝蝴蝶有几只,黄蝴蝶有几只,天空中飞的有几只,落在花上的有几只。在幼儿操作圆点卡片的时候,部分幼儿直接将8的组成式摆出来了,并没有按照操作圆点卡片的步骤进行摆出。

24、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9的组成》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2166.html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PPT)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PPT课件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6、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25、大班数学教案《学习2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意图:

  计算活动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为了能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好,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动画片活动时间,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之类的动画片兴趣浓厚,尤其是它们住的城堡、宫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设计了《学习2的加法》这节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边拿边说,实现其满足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同时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能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计算的乐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保护了幼儿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26、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4的组成》含反思

  一、大班科学活动:学习4的组成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的组成,初步知道对一个数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2.初步学会归纳一个数分的组数与总数的关系。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数学课件《学习4的组成》房子图一幅。

  幼儿材料:房子图、铅笔、4个花片、小杯子;幼儿人手一份练习:操作一填分合式、操作二涂爱心、操作三根据图片填分合式。

  四、活动指导:

  1、复习3的组成。通过游戏"拍手对数""举卡片对数"复习3的组成。

  2、认识房子图。

  (1)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用摇花片的方式,边操作边记录4个花片分出的数量,看看有几种分法。

  (3)幼儿摇花片,教师指导幼儿在房子图上记录。

  (4)小结,引导幼儿根据房子图上的记录共同归纳4的组成方法并理出有顺序的分合式。

  3、分组操作

  (1)操作一:摇双面花,填写4的分合记录。

  (2)操作二:用水彩笔填涂爱心,记录4的分合。

  (3)操作三:根据图片实物特征,记录4的分合。

  4、师生共同小结:4的不同分合方式,了解4的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5、游戏:找朋友。

  幼儿根据老师指定的总数,找出和自己所挂卡片合起来是2或者3、4的朋友,并说出组成它的两个数。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分解,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27、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学习8的组成》含反思

  教案设计: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过了7以下的个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对于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实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找了在数学教学中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讨教,他们给我的建议是:不要花哨要使用;不要枯燥要趣味。细细研读他们给我的建议,回忆着以前听过的优秀数学活动,觉得很有道理,对于我在设计教案时也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呼唤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8的组成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7的组成---碰球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二、小组活动,学习8的组成

  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

  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C、印点子做记录。

  三、活动评价

  1、复习8的组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谈话形式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同时把“你的火车几点开”的活动展示在学生面前,小朋友们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小朋友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学校种植园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请我们去帮它把这些水果蔬菜送到两个饭店,你如何分”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活动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上黑板把8个图贴分成两份,学生逐个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通过自主操作,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重视关注全体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发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要教师的引导,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2、再做课本练习时,应范例一题做一题,因为学生年龄小,领悟能力还比较弱。

  3、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8、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范例一(图一画好三只兔子,图二画好1只表示走了的一只,图三画好剩下的2只)

  范例二(图一画好三只氢气球,图二画好2只氢气球,图三画个疑问号)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要是3。

  二、集体活动

  一)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记的是一件事情,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

  想想第二幅怎样讲?(注意用“走了”,而不是“又走了”)把两幅图连起来说说看。

  第三幅图应该怎样讲呢?“还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的3只兔子,走掉了1只,没走的,现在还在这里的2只)

  大家一起把这三幅图连起来完整地讲一遍吧!

  2、个别幼儿进行算式书写:谁愿意用一道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边讲边记。

  集体检验操作结果:大家一起来看看他记的对不对?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呢?“=”呢?

  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道算式吧!

  二)出示范例二

  1、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这个疑问号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呢?第三幅图里可以是什么呢?(请幼儿开动脑筋,试图猜测图义,并作出合理的讲述)

  2、重点讲解减法:谁会用一道算式边讲边记下这件事。(请一幼儿操作)

  3、集体检验操作结果:他记得对吗?[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大家来读一读吧!(幼儿集体读算式)

  4、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呢?

  二、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讲解操作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好了学具盒,学具盒里有数字卡和符号卡,待会请小朋友仔细听题目。根据老师说的题目,摆出算式题。摆好后检查检查并说一说你摆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读一读算式。

  2、教师报题目:如:老师手上有3本书,给了1本给小红,老师手里还剩下基本书,请小朋友摆出算式来表示这件事。(幼儿操作,摆好后,引导幼儿说说算式中各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29、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学习4的组成》含反思

  设计思路: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 (3号树和4号树) 。

  活动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兔说:“我们今天不玩了,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可以怎样分?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

  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 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 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30、大班数学优秀教案《8的组成》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感受8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1~8的数字卡片;学生每人准备8个小五星,1~8的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

  a.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b.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c.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而且还学会了8的写法。;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了解8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课件演示)。

  星期六,老师要带我们一(1)班的学生去绿城广场踢足球,准备带8个小足球去,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足球吗?

  [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由问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再者教师创设这种情境,是有意识地拉近抽象的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两者的距离,使数学走进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另外,学具具有可操作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中,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a.请你拿出8个小五星来代替8个小足球,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b.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c.请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意见,其他小组做补充。(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d.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e.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地摆一遍。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不包办代替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和约束。无论从创设情境的课堂引入,还是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都体现了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框架,这也正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3.小组讨论,巩固新知。

  a.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了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黑板上的内容,你能想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就想到。这样只记住4个即可:

  b.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同学们知道了1和7、2和6、3和5、4和4组成8。由1和7组成8,想到7和1组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想到5和3组成8。我们只要记住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8、4和4组成8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四人小组合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记住8的组成,看谁最先会背。

  c.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8的组成,背完后,教师问:你是怎样记的?

  d.指导学生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55页,请同学们看一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反馈练习

  1.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8的组成。(如,师举1,生举7。)

  2.同桌两人打手势来对8的组成。

  3.填空。

  [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8是怎样组成的,并且学会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认识8、9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课引入时,我采用了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知识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向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新授部分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即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小组讨论,巩固新知;反馈练习,强化新知。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8是怎样组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第二、三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启发、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通过组织四人小组讨论、同桌互相交流等方式,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人人都动口、动脑参与学习,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活动反思:

  活动按事先预定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1、提供的操作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4、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31、大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相同物体的不同特征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初步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挂图两幅。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小鸭子们要到郊外游玩,我们看一看一共去了几只鸭子?(出示挂图一)

  二、学习4的组成:

  1、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些鸭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根据鸭子所处的位置及颜色不同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

  2、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

  3、师:看到4可以分成1和3,我们很快的能想到4还可以分成3和1,为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说出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几和几是部分数,几是总数?

  4、齐读一遍。

  5、拍手问答。

  三、找一找,巩固学习4的组成。

  师:刚才我们根据小鸭子所处的位置及颜色不同列出了4的三组组成分合式,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还可以根据什么列出4的组成分合式。(引导幼儿根据荷叶和石头的大小、位置列出组成分合式。)

  四、幼儿操作活动:

  我们班小朋友真聪明,我相信我们班小朋友不仅聪明,还乐于助人,对不对?森林里的小袋鼠们找不到妈妈了,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出示挂图二)每位袋鼠妈妈都有4个孩子,这些袋鼠宝宝有的跟妈妈出门了,有的留在了家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五、小结。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分解,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32、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设计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各数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活动所运用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记忆和训练。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之重要和有趣。”找了在计算教学中有丰富经验老教师讨教,他们给我建议是: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细细研读他们给我的建议,回忆着以前听过的优秀计算活动,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在设计教案时也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并知道它们合起来是6。

  2、培养幼儿归类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6个小熊

  2、幼儿用具:(雪花片,吹塑圆片),作业单,铅笔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5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

  2、教学6的组成

  ⑴请幼儿观察小熊特征。

  ⑵请幼儿根据小熊特征分类。

  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分合,知道两队调换合起来是6。<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教师小结6的分解

  3、分圆形图片,练习6的组成。

  ⑴教师提示幼儿象刚才分小熊站队那样分。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玩“捉迷藏”的游戏

  ⑴、请6名幼儿藏好,请几个站起来。

  ⑵、幼儿说出藏了几个,并引导说出6的分发。

  课后反思:

  本节课目标很明确,就是学习理解“6”的组成,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因为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特别强的特点。我们应该在数学活动中应该提供一些渗透着正确的、幼儿可接受的、可感兴趣的数概念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33、大班数学优秀教案《7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 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3、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 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 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4、大班数学教案《3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和幼儿互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新的知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

  (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

  (让幼儿边数边回答)

  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1+2=3,2+1=3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

  儿歌:3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问问你,

  3可以分成几和几?

  ( )老师,我告诉您,

  3可以分成1和2,

  1和2合起来是3。

  3可以分成2和1,

  2和1合起来就是3。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动中我选用了小盒子、苹果图和小口袋都是幼儿平常熟悉、喜欢玩的物品,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又能把数学中数物的匹配练习融入其中,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在活动中我是介绍者和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我有点急,反复的告诉幼儿。这时幼儿就显得没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

  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尤其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5、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5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的组成教学中,由于受内容局限,教学形式与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和程式化,幼儿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学习5的组成》的活动方案产生了。从活动教学原则出发,改变以往的习惯教法,充分运用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形象的情景中,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5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掌握5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掌握4的组成。并有用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记录单、铅笔、苹果学具),数字胸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1.师出示数字4,说:“小朋友看,这是谁呀?”(数字4)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数字4,今天要和小朋友玩碰球游戏,要求:老师说出的数与小朋友说出的数合起来是4。如:嗨嗨海,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海嗨,你的1球碰3球。!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幼儿边说边伸出相应的手指)

  二、进行部分

  1.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起兴趣,并交代要求。

  秋天到了,小兔家的苹果成熟了。有一天,小兔摘了几个苹果回来(出示苹果),我们来帮小兔数数看有几个苹果?(5个)小兔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它想把苹果分给好朋友小猪和小熊分享,该怎么分呢?可以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忙想办法,

  试一试,要求分一次就在记录纸上记一次。(为幼儿提供苹果学具,记录单,铅笔。)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 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教师有目的的选择三种不同分法的幼儿说说。)

  幼儿1:按顺序分的;

  幼儿2:没按顺序,随意分的;但分法正确。

  4.给各种分法写上相应的数字。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5的最佳分合方法。

  师:请你仔细看看,你觉得哪种分法好?为什么?

  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又快又不会漏分。

  6、幼儿集体朗读5的四种分合式。

  7.老师讲解归纳小结:

  (一)、5的分合得出分成两份有4种不同的分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关系:总数不变,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左边的数越来越大,右边的数就越来越小,这种规律叫递增递减。

  (二)、交换关系:如1和4、4和1、等。小结:象这样的数字相同,位置交换,总数不变,这种规律叫交换律。

  三、游戏“找朋友”

  1.交代游戏规则。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好,帮小兔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兔要和我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请小朋友佩带数卡,我们要找的朋友要合起来是5。找对的小朋友跟我去做客。)

  2.幼儿从椅子下一张数字胸卡,挂在胸前。

  3.幼儿根据数字胸卡,寻找相应的数做朋友。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查。

  5.互换数卡继续游戏

  教师:小朋友真厉害,都找对了,我们一起去帮小兔分苹果吧。

  (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菜场、游乐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超市里,要用5元买两种物品,必须使两种物品合起来的价钱刚好是5元,不能多也不能少。)

  教学反思

  一、自我反思:

  此活动的设计是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课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一开始没有直接点题,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课题:5的组成。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小兔的小帮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二、听课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5的四种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活动中,运用帮小兔想办法——通过操作得出四种分法——通过找朋友游戏与小兔去做客的一系列情节贯穿,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积极的探索出5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中注重了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活动中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既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36、大班数学教案《学习的4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减法,继续感知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走了”、“还剩”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独立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4的减法图三幅。视频仪、电视机。

  2.学具:幼儿数学操作材料P25,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4的分合。集体、个别与老师口头对4的分合。

  二、学习4的减法。

  (一)、学习4的第一组减法。

  1.教师依次出示3幅图,(小鸡在草地上),请幼儿用完整句讲述每一幅图的意思,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走了,还剩)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

  2.请幼儿说说每一幅图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为图列出算式。

  3.集体读算式。

  (二)、学习4的第二组减法。

  教师直接将3幅图出示,(天空中的飞机),让幼儿观察后用完整句表达,并列出算式,集体、个别讲述。!.快思.教案网出处!

  (三)、学习4的第三组减法。

  也是直接出示三幅图,最后一幅打上问号,让幼儿编出题目,(河里的小鸭子),方法同上。

  (四)、集体读4的三个减法算式(4-1=3、4-2=2、4-3=1)

  三、操作活动。

  1.看图列减法算式。

  教师先讲述做法,然后让幼儿操作。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启发幼儿用 “吃了”、“还剩”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将算式填写完整。

  2.将分合式填写完整。(方法同上)

  四、评讲

  集体检查做的对不对,请个别幼儿上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操作的(放在视频仪上)。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37、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

  2、能根据图片的特征记录物体的数量。

  3、能按要求边操作边讲述活动过程。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及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黑板上范画,数字卡片1-5。

  学具:幼儿每人胸前一个数字挂牌,每人一份苹果娃娃。

  【教学过程】

  1、运用找朋友的游戏,复习4的组成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玩找朋友的游戏,但有要求,音乐一结束,要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的数字合起来是4的朋友。

  为什么找他做朋友

  2、幼儿操作,探索5的4种分合方法。

  (1)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上次我们学了4的组成,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把5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呢?那就请你们去分一分,玩一玩,并把你分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3)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小结: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

  3、进一步学习5的分合式,感知分合式的有序性出示图,观察画面,提问: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苹果?这些苹果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启发幼儿根据右边的标记特征,说出苹果的数量,教师记录。

  引导幼儿竖着观察分合式,你发现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再看右边,你又发现了什么?

  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知道左右两边的数字分别是倒数和顺数排列的,最后带幼儿读一读5的分合式。

  4、操作活动

  5、活动评价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材料,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练习,教师对操作认真以及大胆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延伸:

  先完成的幼儿到区域里去玩关于5的组成的活动

  教学反思:

  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5的分解和组成,部分学生记住了5的分解和组成。

38、幼儿大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能用印章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雪花片、小印章、作业单、印泥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5的组成与分解

  难点:能熟练操作作业单

  活动过程:

  1、集中幼儿注意力 “今天,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来看小朋友上课,你们高兴吗?”

  2、“可是今天我有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教师出示5个水果,“我准备了几个水果,一个盘子里放不开,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盘子里,谁想来试一下?”“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我就忘了“教师示范记录。

  3、“现在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什么?”出示雪花片,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4、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5、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3和几?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以此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5的组成与分解。

  6、幼儿操作作业单、巩固5的组成。教师最后和幼儿一起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巩固5的组成与分解

  活动反思:

  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39、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学习7的分合》反思

  教师可以变换数字卡片,与集体、小组、个别幼儿玩,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出示卡片带领大家玩碰球游戏。ppt课件复习6的组成,引导幼儿自主学习7的分合。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7的组成学习7的分合》

  活动目标:

  1.复习6的组成,体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2.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感知递增递减的关系。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并注意倾听、理解同伴的发言。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数字卡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碰球"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与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

  教师: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2球碰4球。

  教师可以变换数字卡片,与集体、小组、个别幼儿玩,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出示卡片带领大家玩碰球游戏。

  (2)ppt课件复习6的组成,引导幼儿自主学习7的分合。

  (3)学习7的分合。

  在已经学会6的组成基础上,请幼儿将7朵花分到两个不同的花瓶中,请幼儿说说有几种分法。

  请幼儿齐读一读7的分合式。

  (4)出示7只小狗图片,找找小狗的不同特征,然后根据小狗的不同特征分类。

  (5)让幼儿看一看、读一读,巩固7的分合。

  2、操作活动。

  (1)依样涂色进行7的分合,并记录7的分合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辣椒的数量及颜色的变化,请你按序

  涂色,并看图记录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

  观察点卡分合式,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填写分合式。

  (3)观察数字7,学习在日字格中,正确地描写数字。

  3、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其他幼儿边看边念分合式,巩固对7的认识。

  (2)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书面整洁、操作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反思:

  在学习7的组成时,我先以“看数拍手”的游戏的形式引入幼儿兴趣,孩子们在拍手游戏过程中都显得很有兴趣,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上来分,争先恐后的举手。边分边引导幼儿说左边分了几个,右边分了几个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基本能正确分配。也能很好的说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的机会,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让每个孩子都和我一起来分一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从孩子的操作过程中看,她们基本上都能进行独立操作了,并能进行口头表述。

40、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的分解组成》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和幼儿互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新的知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

  (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

  (让幼儿边数边回答)

  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1+2=3,2+1=3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

  儿歌:3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问问你,

  3可以分成几和几?

  ( )老师,我告诉您,

  3可以分成1和2,

  1和2合起来是3。

  3可以分成2和1,

  2和1合起来就是3。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动中我选用了小盒子、苹果图和小口袋都是幼儿平常熟悉、喜欢玩的物品,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又能把数学中数物的匹配练习融入其中,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在活动中我是介绍者和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我有点急,反复的告诉幼儿。这时幼儿就显得没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

  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尤其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