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正、反面情境培养幼儿利他行为的研究报告

利用正、反面情境培养幼儿利他行为的研究报告

利用正、反面情境培养幼儿利他行为的研究报告

  

利用正、反面情境

培养幼儿利他行为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利他行为是一种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它是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的基本行为之一。幼儿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加上又多是独生子女,缺少多元化的、健康的社会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这一行为如不加以引导,将有碍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无法培养幼儿成为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高素质的人。

国内外许多教育心理学家都认为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大多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结果而习得的。而个人的利他行为与当时的情境有关。如果一个人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就能激发自己也去做好事,这可能是一种从众行为,也可能是模仿或受暗示。由此看来,通过正确规范的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可以逐步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形成良好的利他行为。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单对幼儿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单纯地运用正面教育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纠正幼儿的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尝试运用了正、反面情境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这里的“正面情境”,也就是正面情境全程化,指的是教师创设正面规范的行为过程,用语言描述行为的结果。而“反面情境”则有两种:一种是反面情境全程化,指的是创设错误的不规范的行为过程,仅用语言描述行为结果;另一种是反面情境结果化,指的是创设错误的、不规范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仅用语言描述行为过程。

二、研究对象、时间、方法:

研究对象:中班三十名幼儿。

研究时间:2002年3月――6月。

研究方法:情景诱导法、自然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

三、研究目标:

1、    运用不同的情景教育方式,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养成。

2、    培养幼儿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初步体验给予他人方便所带来的快乐。

3、    激发幼儿的交往欲望,促进社会文明人基本素质的养成。

四、研究过程:

(一)调查与分析:

1、          调查内容:在大带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