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课改自评报告

2005年课改自评报告

2005年课改自评报告

    2005年度,大竹县观音镇中心小学共有一、二、三年级23个班进入新课程改革,参与教师32人,学生956人。在课改工作中,学校积极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省市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实施新课程的一些有效做法。

一、建立组织,健全机制,确保课程改革实施
      学校成立以颜学永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学校课改工作。学校学科组、教导处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课改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制定并落实校课改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调控新课改工作进程,并定时宣传。成立以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外地专家等组成的课改工作专家指导组,形成强有力的专家指导力量,对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指导,制定学校课改实施方案及相关的工作制度。学校课改工作有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布置、有总结、有督查。

二、求实创新,构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学校严格贯彻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管理体制,按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积极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模式;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三维目标”:
   
首先,提高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切实把握语文、数学、外语等分科设置的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较为明显,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符合新课程要求,学校能较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课堂教学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学过程已成为师生互动、交流、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夯实基础,培训提高,稳步走进新课程
     
夯实基础,培训提高是我校落实新课程的重要措施, 学校一直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当作重点来培养,认真筛选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教师。确保了课改教师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先进示范、辐射作用。除做好走进新课程教师的准备工作外,学校采取多种手段与方法,使全体教师都能尽快适应新课程,
  ① 课改与讲座相结合
      
学校教导处为全体教师作“实施新课改,如何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实施新课改教师应有怎样的教学观”等走进新课程的讲座,为教师们作好理论准备。同时派课改年级教师和部分非课改年级教师参加了县新课程改革培训,开拓教师的视野。
  ②课改与研讨相结合
     
为确保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质量,学校不断组织专题沙龙式研讨会,探讨“如何创造性利用教材”“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探究性习惯养成”“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走进新课程,教师如何转变角色”等问题,以期全面提高教师落实课程的实施水平。
  ③课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提出课堂教学“六个优化”的新要求。即:一、优化教学观念。凭借素质教育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二、优化教学目标。“没有目标的教学就等于饭后散步,有目标的教学就等于百米赛跑”。三、优化课堂结构。结构即组合,按素质教育思想和最优化原则,把教育的有关因素组织排列起来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即为优化课堂结构。四、优化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的特点和条件而相应变化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摆脱迷惘和困惑,走向教学目标的阶梯。五、优化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即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环境造就人”,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六、优化分层练习。教师把课堂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教师运用教育机智适时引导,积极推动、鞭策优生努力进取,鼓励差生迎头赶上,“抓两头,带中间”推动中等生不断进步,要重视主体式训练(练“三基”、练迁移、练能力)。
  ④课改与考核检查相结合
     
为检查考核教师们学习新课标的情况,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说、上、评”等系列业务竞赛。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教师人人参与的走进新课程的相关理论业务知识考试,以检验所有教师的相关水平,确保所有教师有必要的理论储备。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的实施,是教学改革。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交流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
   
要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思考、探究、参与的机会,积极开展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改革试验;大力倡导有效教学,鼓励教师创新,实施有效教学策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把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开发信息资源。一部分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五、推进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

我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
  首先,评价内容素质化。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结果,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其次,评价方式多样化。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过分注重分数的做法,将纸笔测验与各种表现性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提倡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
   
逐步建立了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改变长期以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的做法,探索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形成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逐步建立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型学校评价标准,促进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继续实行等级制书面考试,同时,积极进行口试、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等方面测试和考查的探索。

六、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1、确保改革专项经费的投入。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设立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专项经费,用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推广经验和表彰奖励等。增加教育装备、电教设备和信息技术教育专项经费,用于配备新课程实施需要的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电教设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设备、教学软件等。
  2、加强对课程改革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实验,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良好的运行机制,采取课题研究、论文评比、研讨交流、典型个案分析等措施,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教导处对学校的课程改革进行跟踪指导,科学监控,及时评价反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定期给予表彰奖励。
  3、积极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课改的目标、内容、意义和在课改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争取家长的理解、配合和社会的支持,为课程改革工作深入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