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课改总结

2007年课改总结

2007年课改总结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的部署,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课程标准》,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积极实践,不断探索,使我校的课程改革稳步、健康地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年度,我校共有一、二、三年级共23个班进入新课程改革,参与教师23人,学生956人。现就本年的工作作一简单小结。

      一、抓静态管理,求稳定。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性。

      我校制订了各种活动制度,做到活动时间、内容、地点、主持人四落实,如每周二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周三下午为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周四下午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建立了各种例会制度,如教研组长、班主任和课题组成员及课改小组的月例会制度,小结和交流每月的工作情况,探讨和部署下阶段工作。健全了教师的学习培训制度和《观音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2. 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和载体。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对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整合,在保证学生基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基础学力的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各自不同领域里充分学习、充分发展。我校在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学科课程体系,拓展学科课程的内容,如语文课增加了写字课,英语课增加了口语交际课,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保证了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抓学习培训,求提高。

     新课程改革已在我校全面启动,而新课改能否得以有效地推进和实施,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综观我校教学现状,在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一言堂”的现象,为此,我们首先加强了对教师的课程改革培训,通过培训,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纠正,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加强理论培训

      经过通识培训,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抓好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习培训,组织了三个层次的学习培训:一是通读,要求每位教师首先要通读新课标,并写好学习札记,从而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标有了感性的认识,从整体上加以把握;二是解读,组织教师对新课标进行解读,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标能准确地理解和接受,从而对新课标有了理性的认识;三是研读,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每位教师能对新课标逐章研读,并结合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每人写一篇走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2.深化操作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仅仅停留于课程理论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必须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为此我们加强了操作层面上的培训。教导处经常收集一些教学案例,采取“学术沙龙”的形式,组织教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反思、讨论、评价,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使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教学的现状,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吸取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并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3.强化教学常规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即时培训,把着力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常规培训上。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制订了新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措施和评估要求,切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开展了“备、说、教、研、思”的系列研讨活动。制订了备课、说课的具体指导意见,下发了备课和说课的范案,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设计;教导处和教研组长每周一节年级研讨课,与教师共同研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每两周召开一次课改会议,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学习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抓教学研究,求发展。

我校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在实践中求提高,在研究中求发展。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或改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校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法、训练等)、教学评价”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我们把课改的着力点定位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力求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每节课上,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主动、和谐和全面的发展。期初详细制订好活动计划,建立好活动台帐,开展了“备、说、教、研、思”的系列研讨活动。做到每位教师上一堂课改研讨课,每位教师评一节课,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例如通过听课,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于形式上,学习的有效性较差。为此,我们召集有关教师进行了专题研究,共同探讨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经过实践、反思和学习,我们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一是建立好学习小组,采取异质分组的方法。二是制定小组学习规则,明确在小组学习时学生学习的4个阶段,即“思、听、说、议”。“思”即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听”即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说”是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议”即小组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三是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要深入小组参与讨论,进行指导,并及时了解小组的学习情况,以便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2.加强教科研工作,提升办学品位。

     我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把教育科研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问题中寻找课题,在思路中寻找出路,把思考化为行动,强化管理,重视过程,讲究实效,在领导和教师中树立教育科研主旋律意识,确立课程改革的超前意识,强化教育质量的精品意识,找问题启动,抓课题带动,借制度推动,靠“研”教连动,用成功促动,努力激发教师潜心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我校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将抓住课改契机,准确把握课改脉搏,不断加强教学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求发展,努力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