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学强化操作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关于小学教学强化操作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关于小学教学强化操作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第三次全教会赋予了素质教育崭新的含义:“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同时不断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必须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动手操作在获取知识过程不同阶段和作用,可分为感知性操作、应用性操作和探究性操作。

一、利用感知性操作,激发创新热情

人只有在创新中学习,才能在社会中生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双手”。一方面,创新离不开动手操作;另一方面,在动手操作中也会滋生出创新的成份。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充分地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试一试,对实际事物进行感知性操作,是建立数学概念,逐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比如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让学生从比高矮等简单事例入手,使学生明白长度单位对于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借助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书本长宽、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等。通过实际的操作,感知了厘米、米的长短及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运用。

创新源于学生的探究,源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而不是一味地从知识中来。由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在充分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并抽象成清晰的概念。再比如数的概念、重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识)、平均数问题、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让学生进行感知性操作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注重应用性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可以安排在知识的形成阶段,也可以安排在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阶段。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比如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测算书本、课桌、黑板等的面积,既促进了面积单位的掌握和运用,又为下一步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奠定基础。再如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等。让他们互相协作,展开活动,既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作业布置上,要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休息日随父母去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足。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强化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加强探究性操作,培养创新思维 

所谓探究性操作,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再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的操作性训练。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时,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一系列问题:(1)6的约数有哪些?8的约数又有哪些?(2)6和8的公有的约数有哪些?(3)在公有的约数中哪一个最大?由此,引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意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尝试。这样既深刻理解掌握了新知,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我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程度的大小来决定的。可以说,成功的数学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学“分数化小数”,我出示了几组分数化小数的题目:(1) =0.25,(2) =0.1666…,(3) =0.24,(4) =0.10769…,(5) =0.3,(6) =0.4285…,然后引导学生探究规律,设计了几个提问来激发学生思维,并点拨思维方向。上面六个最简分数中为什么(1)、(3)、(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2)、(4)、(6)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数的哪个部分有关?与分母的什么有关?从分母所含的质因数的种类去观察能否找出什么规律?通过上述三个问题予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还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会思考。

(三)创新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颖、独到的见解后,往往会产生“我的想法正确吗?”、“我的想法会得到同学的认可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心理活动,结果欲言又止。鉴于此,教师应及时表扬,热情鼓励,以促使学生探索精神和行动的发展,燃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直觉,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上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创造性。

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操作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