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洪芳教育随笔两篇

邱洪芳教育随笔两篇

邱洪芳教育随笔两篇

  一、换个角度看孩子

  听话可爱的孩子,怎么看都喜欢,闲时还抱抱他们,亲亲她们,跟孩子们讲讲“悄悄话”。那些顽皮的孩子,总是让人“提心吊胆”的,需要我对他们时刻提高警惕,生怕他们闯祸,搞得教师焦头烂额。

  人们常说:“怕什么,就偏来什么?”这不一大早,已经有好几位小朋友来“投诉”,“老师,孙吉庆打我”、“老师,孙吉庆抢我积木......”这些在我们成人不值一提的“小纠纷”,在孩子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只能不厌其烦地帮他们调节,同时,孙吉庆自然成了我心目中的“麻烦孩子”、“问题孩子”。

  美术课上,我正在辅导小朋友画画,安静的教室里突然冒出邓思琦清脆的声音:“老师,孙吉庆把李圣美的纸弄破了。”听到他又“闯祸”,真恨不得打他十下屁股才痛快,我强压着怒火问他怎么回事。知道做错了事的孙吉庆小声地说:“老师,李圣美不会画画,我想帮他画,他不愿意,我一拉纸就破了。”听了孙吉庆的解释,我很为刚才的想法羞愧,诚然孙吉庆是有些争强好胜,但他也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虽然事与原违,他帮了“倒忙”,但他的出发点还是对的,只是方法有些“过激”。我们平时只看表面现象,而不会关心孩子的内心想法,听听我所认为的“顽皮”孩子的心声,才知道忽略了他的闪光点。认为凡事都是他的错,什么事都一刀切。于是,我便对孙吉庆说:“老师知道你的想法是对的,只是下一次要和小朋友商量好了再帮他。” 孙吉庆小朋友见我没批评他,很是高兴地点了点头。

  由此,使我醒悟到,我对待孩子还不够耐心、细心,孩子有千万个,个性也有千万种,教育方法也有千万种,但我觉得出发点只有一个:尊重、理解孩子,从孩子角度看问题,在教育过程中不用有色眼睛看孩子,时常去听听每位孩子的心声,他们都将是可爱的小精灵。

  二、何不做个“懒老师”

  自从新《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大家都在大力提倡,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然而,我们在日常教学当中,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生怕孩子自主了,班上就“乱套”了。

  我们反思一下,在教学当中,我们也经常充当着孩子“包办者”的角色:在分组活动时,我们会基于幼儿的水平差异考虑,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给孩子操作。以往的做法是,我们老师直接将孩子分配,你玩这组,他玩那组,让孩子按老师的“分配”参加活动;又例如,在练习两人抛接球的时候,教师也是直接指定谁和谁一组,幼儿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其实,老师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机会,导致对活动失去了积极性,在活动中、生活中习惯了充当“听令者”,没有这的想法,而且也给老师自身带来了无谓的负担。

  其实,老师们何不做个‘懒老师’,让孩子学习自己思考和动手呢?”实际上,区域活动这种形式就是给孩子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孩子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水平能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