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期待优质教育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期待优质教育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期待优质教育资源

  

“第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北京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大厅里挤满了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和急于出国留学的学子。可很多内行的家长和学子却感叹:为何来的很多都是些国外三四流大学? 

  目前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状况如何?“外方”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设计是否真正达到“优质教育资源”水平?为此,本次教育展特别组织了“中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与推广研讨会”,来自中国教育部、荷兰、新西兰的教育官员,以及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校主管,围绕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办学经验。 

  合作办学已进入提高“外方”质量阶段 

  “的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进口’形式,能够迅速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满足我国高等教育需求。”教育部国际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聂瑞麟同时坦言,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尚处在起步阶段,中方和国外合作方在主客观方面的不同步,信息的不对称,再加上某些市场因素,出现了一些诸如层次不高、专业设置重复等问题,甚至存在假冒伪劣、非法招生等违背公信原则的现象,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综观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聂瑞麟认为,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缺乏真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聂瑞麟分析说,首先,合作办学项目缺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世界一流学校或世界名校,在我国的高层次的合作不多。其次,我国高校在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缺乏引进国外高校的特色专业。“即使合作办学项目不一定是世界一流学校,但该项目应该是某个学校在本国学科领域的强势专业。只有引进真正意义上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中外教育的‘嫁接’,促进国内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才能加速国内院校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以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聂瑞麟说。 

  因此,经过10年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进入了提高“外方”质量的阶段。聂瑞麟建议国内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地域和各学科领域紧缺人才的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慎重选择外方合作对象,对外方资质进行深入了解,严格审查其学历学位发放部门,谨防掉进国外的“文凭工厂”或“认证作坊”。同时,国内高校要加强对引进项目的领导,坚持“以我为主”的管理方法,最终达到双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投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成为主要困难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较多集中在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电气信息类、经济学类等专业,而工程类、医学类、农业类、高新技术、生命科学以及新材料专业与外国合作办学的学校或机构不多。这种项目引进,将可能导致专业设置重复,真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 

  为何出现此类情况呢?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管理、经济类等项目办学投资成本较少,而工科类、高新技术类投资成本较大。 

  教学水平名列澳洲前茅的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强优势,但该校目前没有与国内航空类院校进行合作办学计划,“主要是投资成本太大”,该校国际交流总经理MichelleHoodbhoy女士毫不避讳地说,航空航天属于尖端学科,需要大规模投资,但该学科社会人才需求量并不大,投资成本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所以学校不会冒风险进行合作办学。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国教育推广总管吴媛媛表示,管理、经济类专业的合作办学双方投资小,见效快,同时中国国内对该类人才需求也比较显著。 

  在光电子科技研究、海岸污染及环保研究和应用数学领域具备学科优势的香港城市大学今年9月即将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在相关领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该校对外联络合作处高级事务主任黄月有女士说,香港城市大学非常愿意与内地名牌高校在先进科技领域进行合作办学,共同发展潜力学科,实现长期合作。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车伟民认为,一些国外知名院校的学科前沿专业目前还没有与国内院校进行合作办学的一个原因在于,一流国外院校对我国的大学不太了解,两者信息交流不对称。办国际教育展目的就是为国内外院校提供相互了解、实现信息交换的平台,使国内外院校自由配对,在互利原则的指导下,实现课程交流、文化交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