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孩子为什么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孩子为什么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今年9月28日,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一良种场小学的两名小学生,在因为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后,喝下农药自杀身亡。而据了解,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日渐增多。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一项调查指出: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总数的20.4%。而本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去年对区内30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25%以上的被调查者曾经有过自杀的意念。

  在令人震惊的悲剧和出人意料的数据面前,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一次次地上演?孩子们为何如此轻率地离开世界?

  生命教育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有所“抬头”,使不少人的成就感表现为收入的多少、官位的高低。一些人一味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因此,不少父母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许多学校把更多目光盯在升学率上,结果导致亲情淡化,不少孩子生活在成绩、奖项等数字化评价氛围中。

  当这种本末倒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共识时,很容易给青少年造成心理内压。他们发现活着似乎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被他人评价,生命反而成了这些评价的附庸,甚至生命的意义单纯到仅仅是数字与奖罚。这或许是一些青少年心理脆弱,面对负面评价会轻率放弃生命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人的发展首先需要生命的延续,生命本身是第一位的。人类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归根结底是为生命更加精彩服务。因此,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家庭、学校、社会重视生命教育是当务之急。教育之本首先体现在对生命本身的关爱,这也应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过度竞争害死孩子

  如今,成才道路上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教育资源还不充足的一些地方甚至是残酷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适当而有序的竞争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催人上进;过度而混乱的竞争却会造成社会不公和误导人生。

  成才的道路本来很多,可是当青少年都被引导到“上大学”这一条路上时,就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度竞争,大批竞争者被挤倒,个别人掉进水里也不足为奇了。况且这一代青少年在家里深受呵护乃至溺爱,缺乏激烈竞争的思想准备和能力,缺乏对父母和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对失败的耐受力,心灵比较脆弱,在家庭、学校、社会三重压力下,致使个别孩子经不起挫折而选择逃避竞争,甚至放弃生命。

  所以说,过度竞争害死人。对此,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为孩子成长创造一个制度、舆论、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宽松环境,显示“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前景,才能避免学生自杀的悲剧。

  溺爱是自杀的温床

  一项调查发现,如果父母过度溺爱、保护孩子,孩子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发生率就比较高。可见,溺爱是自杀的温床。当前,不少家长过度娇惯、保护孩子,处处满足孩子的要求,也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就感的机会,造成孩子任性、自私、过分依赖。

  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很难接受压力。这种孩子特别容易导致两极分化,要么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要么过度自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或打击,都会以自杀、自残、报复等过激行为进行自我否定。我奉劝一些家长:不必时时为孩子担心,而要处处为孩子考虑,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健全人格。

  尽快补上“挫折教育”一课

  现在,全社会都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寄予厚望,期盼他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长大成人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与此相适应,对孩子们学业的严格要求,广泛培养他们琴棋书画的爱好和本领等等相关举措也就应运而生。但使人遗憾的是,不少家长、老师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和曲折,在遇到挫折时会产生哪些情绪波动,需要什么帮助等等,都知之甚少,特别是在孩子们陷入挫折危机不能自拔时,更不知道怎样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化解。这样,孩子们“积小患致大疾”,导致有些孩子走上了绝路。

  面对孩子轻率离开世界的一个个悲剧,社会,特别是对孩子们直接履行培养、教育职责的家长、老师,都要痛定思痛,并认真思考,怎样亡羊补牢,尽快给中小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

  青少年“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青少年可说是最“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群体。由社会竞争导致的就学压力和家长的过高期望,极易使他们矛盾恐惧、孤立无援。再加上承受力的有限和想法的简单,极易使他们选择极端的方式来面对困境。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和正确的疏导,就会出现对自己或是对他人的伤害。前者的代表是日益年轻化的自杀人群,而后者则是青少年犯罪,典型代表就是马加爵。然而,无论是对自己的侵害还是对他人的侵害,其实都是对社会的一种“报复”,是对自己和他人完全绝望以后的“毁灭”行为。因此,我们需要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切勿让原本单纯、健康的孩子在不自觉中形成不健康的性格和反社会的人格。

  不要过度赞美死亡

  孩子们自杀的巨大“勇气”,让人震惊。一些平时摔个跤都哭、打一针都怕的孩子,为什么面对宝贵的生命,竟然能这样“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及至对自己痛下杀手?我想,他们的无畏是因为无知。在电子游戏中,死过一次,还可以再来。一揿开始键,失去的生命便可重新鲜活。不少青少年却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现实世界里,属于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再回来。

  青少年的模仿性比较强,看到一些媒体、影视作品中对自杀的报道、描写,觉得非常凄美。当他们遇到一些打击,冲动之下就很容易模仿,却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多大的痛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告诉孩子们,死亡不是一种“解脱”,我们必须敬畏生命。我们的传媒和学校要多树立遇到挫折能健康积极解决问题的榜样,不要过多地展示甚至赞美死亡。

  三言两语

  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认识多少字、背出多少数学公式,而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中愉快地学习、爱学习。可不少大人却生硬地把他们赶入作业与题海之中,追求分数而扼杀其学习兴趣。孩子们觉得生活只有枯燥沉重的学习负担而没有乐趣时,心理病态是必然的,产生自杀的念头也不足为怪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把快乐还给孩子吧。(张崇信)

  加缪在他那本著名的哲学小读物———《西西弗的神话》里,开头第一句就是:人类遭遇的第一个哲学问题,就是该不该自杀。然而,当一个人还处于童年或青少年时期时,很难有这样的哲学自觉。因此,小小年纪选择轻生,问根究底,还是教育出了问题。教育并没有使孩子们领悟到生命的光彩与绚烂,却使他们从小要承受过重的课业负担,长大以后要练好“各般武艺”,来应对社会的功利,最终失落生命的本色,没有懂得为人的意义与价值。(荣阳)

  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6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可见,预防自杀已是刻不容缓。预防自杀的有效手段是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全社会应当形成“共同关注、及时干预”的自杀干预机制,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现在不少学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我以为是一个不错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