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期宝宝的教育和培养
学步期宝宝的教育和培养
一周岁的幼儿对抗大人时,父母往往很难判断其认真程度如何。他们的意图真的是在表示"不",还是仅仅在于检验一下其新获得的能力的效果?父母们一般认为,对待孩子消极对抗的最佳办法,就是不拿它当一回事。他们或许会对某个要求做出简短的解释,或者他们会做出合理的妥协;但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对大人的话装作没听见,仍然我行我素。
学步期幼儿的对抗态度常使人感到恼火,但这也是父母获得满足感的源泉。对抗是独立的一种迹象,它表明孩子想自己照料自己,想自己说了算。更准确地说,学步期幼儿的对抗行为表明,他们已经知道人们所做出的决定不是不可更改的。他们开始认识到,日常的生活规律并不是由法律或自然法则所规定的,而是由人确定的,他们也想成为做出决定的人。起初,因为学步期幼儿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只看到了对抗他人决定的可能性。他们会逐渐地跨过这一步,找到更多其他积极的办法来使自己加入到做出决定的人当中。
许多孩子在一到两岁之间还会平生第一次大发雷霆。孩子在小的时候也许发过火,但随着其预见能力越来越强,其失望感也就越来越强烈。期望值越高,其挫败感则越强。起初,对大多数学步期幼儿来说,他们的愤怒情绪多半都是由某件东西诱发的,如卡在椅子背后的玩具,或者拼板塞不进拼图框里去。随后,越来越多的情况是,有些孩子的怒气指向了父母:妈妈不肯打开冰箱的门,或者爸爸把法试炸土豆切成了两半,而艾赛亚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土豆。
正如对其他的消极行为一样,父母对发脾气的学步期幼儿最好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这时不要试图去安抚孩子。孩子的怒气转瞬即逝,其情绪很快就会变得好起来。其实,学步期幼儿发脾气也许有一些滑稽的成分,因为他们并不是多么擅长于敲敲砸砸和尖声喊叫。
任何年龄的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与之亲近的成年人面前发脾气。当意识到孩子发脾气并非毫无来由,而是冲着自己时,父母往往采取各具特点的方法给予应对。有些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不予理睬,但事后很快便对孩子加以抚慰。他们认为,发脾气是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孩子在生气时大人应该帮助其冷静下来。另外一些父母认为对发脾气的孩子应进行惩罚。他们确信发脾气是孩子难以与人相处的一个迹象,他们要对这种行为尽早处置。实际上,如果大人对孩子发脾气的问题关注较多,无论这种关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当孩子大声尖叫时,父母老是不拿它当一回事也许很难,但这却是使孩子少发脾气的最有效的办法。
- 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的教学方案
- 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教案: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
- 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科学教案:有趣的米宝宝
- 关于宝宝感官的发育情况和培养建议
-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和科学活动兴趣的教案
- 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的教学方案
-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数学教案
- 培养小孩责任心和自信心的教学方案
- 培养孩子反应力和敏捷性的教学方案
- 培养幼儿沟通和交往协调能力的教学方案
- 培养孩子协调和灵活能力的教学方案
-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能力的教学方案:小小和阿呜的信
- 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学方案
-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教学方案
- 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合作快乐的教学方案
- 培养托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教案:串珠宝宝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