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反思

1、大班音乐活动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反思

  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探索看图理解记忆歌词,并模仿创编部分歌词。

  3、感受歌曲和谐快乐的情绪,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探索看图理解记忆歌词,并模仿创编部分歌词。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背景图、音乐。

  2、幼儿已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动物和我们人类是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可是有一群小动物却急急忙忙想要离开它们的家,这是为什么呢?

  2.教师出示《小动物搬家》图片,幼儿观察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环境受到了污染,所以小动物的家园遭到了破坏,小动物们就会变得无家可归。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词。

  1.师:小动物看到自己的家园变成了这样,心里非常难过。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2.教师用小动物的语气说歌词,并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小兔说:“请留一片绿草给我”;小鸟说:“请留一片蓝天给我”;小鱼说:“请留一片清泉给我”;大熊猫说:“请留一片森林给我”。

  它们齐声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3.师:听到了吗?小动物们说的多好呀!它们多么希望自己拥有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啊!老师也把小动物的话编成了一首歌,歌名叫《我们都是好朋友》,老师把小动物希望的家园唱到了歌曲里。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

  4.师:你听到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5.师:老师用歌声把小动物们的家园唱出来了,你们看,这些美丽的地方是谁的家呢?(教师出示绿绿的小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水背景图)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然后把小动物送回它们的家园,好吗?

  6.教师边弹琴边唱第二遍歌曲。

  7.师:谁愿意来送小动物回家?请个别幼儿上前,集体念歌词把动物图片送到相应的位置。

  8.师:刚才小朋友把小动物们送回家送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唱。教师放音乐,幼儿集体学习歌曲。

  9、师:我们小朋友真棒!都把小动物送回到自己的家园了,那它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就让我们来唱一唱这首歌为它们庆祝一下吧!幼儿再次集体歌唱。

  10.师:真好听,小动物还想听小朋友唱这首歌呢,我们再来一遍,怎么样?幼儿集体歌唱。

  11.师:我们也是动物的好朋友,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园了,那我们的心情怎么样呢?(快乐的)现在我们就用快乐的歌声把小动物的喜悦唱出来吧!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请第一组小朋友唱小兔,第二组小朋友唱小鸟,第三组小朋友唱小鱼,第四组小朋友唱大熊猫,最后两句集体唱。

  (三)创编歌词,拓展思维。

  1.师:在这些美丽的家园里,除了歌里唱的这些小动物,还有很多的动物朋友呢!看,又来了一群小动物!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2.师:现在我们能不能将这些小动物编到歌曲里来唱一唱呢?幼儿看图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3.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小动物,现在请小朋友也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好吗?幼儿自由创编。

  4.请个别幼儿上前创编歌曲。

  (四)延伸:

  师:在自然界中,不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有其他的,像花草呀、、树木呀、山水呀、微生物呀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要保护它们,保护身边的环境,保护居住的地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我们的家园才会变得更美好!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唱歌曲时,旋律就隐约地展现出来了,在幼儿匹配歌词时,虽然幼儿是在讨论、交流,但教师弹奏的旋律间接地引起了正在操作的幼儿的注意,致使他们完成图谱后都愿意跟着旋律试着唱一唱,最后幼儿学会完整演唱歌曲后,也能听旋律自主演唱其他图谱。

2、大班社会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敏锐性,并学会运用新词:踢、滚,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幼儿与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有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一套:图①,小欣在踢毽子。图②,小欣的毽子搁在树上。图③,小明一边玩滚圈一边走来。图④,小明把毽子还给小欣。实物投影机。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由排图讲述。

  1.发给幼儿每人四张图片。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讲什么?

  2.师:请你们把图片排好顺序,编成一个故事。

  3.幼儿排图讲述,教师巡回引导。

  (三)讲述,交流,互动学习。

  1.出示实物投影机,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排图的方法和编成的故事告诉大家。

  2.鼓励幼儿质疑,教师解答。

  3.结合学词:踢、滚,教师质疑,幼儿解答。

  (四)幼儿排图讲述。

  1.幼儿变换图片位置,编出不同的故事。

  2.教师注意提示幼儿编故事的连贯性、逻辑性。

  3.请幼儿两人一组,轮流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同伴。

  (五)品德教育。师:你喜欢谁?为什么?

  (六)讲评,议论。

  幼儿评:谁的故事编得最好,为什么。

  教师出示评价表评价。

  (1)开展角色游戏,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2)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行为。

  (3)环境中渗透 将图片放在语言区,配上文字卡片让幼儿复习、巩固。

  (4)家庭中渗透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品德。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想一节课我可能改变不了一个孩子的性格但至少在孩子的心灵播撒了一颗快乐共享的种子。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赠名片交朋友环节秩序较乱,另外我的讲述不明确。许多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提高。

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鸟儿是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意图:

  鸟是害虫的天敌。近些年,由于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的乱捕乱杀,我们周围的鸟越来越少,至使森林和粮食遭受严重的虫害。尽管人们每年花费很多钱买药杀虫,可是收效不大。因此,保护鸟类,珍爱害虫的天敌,成为我们当务之急。这里,我设计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鸟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鸟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几种鸟的外形特征、习性和本领,初步了解鸟和人类的关系。

  2、通过幼儿想保护小鸟的各种办法,在参与活动中激发幼儿爱鸟的情感。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和家长搜集关于鸟的资料和图片,了解关于鸟的知识。

  2、鸟叫的录音,笼养小鸟。啄木鸟、信鸽、猫头鹰等几种鸟的标本。

  3、课件:群鸟飞舞、唱歌,啄木鸟、信鸽、猫头鹰几种鸟活动习性和本领的动画。

活动过程:

  1、听声音,激趣导入。

  “今天,有许多客人要来和我们做朋友,听一听它的声音,猜猜它是谁?”播放小鸟叫声的录音。幼儿猜出后,请幼儿说一说都见过那些鸟。

  2、把客人请出来:教师出示几种鸟的标本,做鸟飞动作把鸟标本分别放到各组中间,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了解鸟的外形特征。

  3、利用课件,了解几种鸟的习性和本领。

  当孩子们谈论到某种鸟时,在幼儿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后,利用课件,向幼儿展示鸟的习性和本领。必要时,反复播放几次。

  4、分组讨论,怎样保护鸟类。

  教师到各组听取幼儿的讨论结果,对幼儿想出的保护鸟的办法给予肯定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5、体验快乐,结束活动。

  出示装有小鸟的笼子,请幼儿说说小鸟的感受,猜猜小鸟在想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幼儿讨论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到窗边放飞小鸟,体验保护小鸟的快乐。

  播放群鸟飞舞、唱歌的动画和鸟叫的音乐,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在活动室内,自由地飞翔。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劝说自己的家人和亲属,不要捕鸟和吃鸟,人人争做爱鸟的好公民。

活动反思:

  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小鸟做窝的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寻找不同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做不同的鸟窝;整个活动设计有浅入深,各个环节交替自然有序,逐步递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4、大班健康教案《都是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要能原谅朋友的过错,感知朋友多的快乐。

  2、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教学挂图《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过程:

  1、听故事录音: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想问的问题吗?”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我们都是好朋友》,再次播放故事录音。

  2、讨论交流:

  ——“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在哪里?为什么?”

  (1)告知幼儿可以和身旁的小朋友一起商量讨论。

  (2)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倾听幼儿的讨论,了解幼儿的想法。

  (3)请各组幼儿推选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小朋友可以补充。

  (4)教师对各组幼儿的观点进行总结。

  3、感知迁移:

  ——“如果是你碰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做?”

  (1)幼儿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

  (2)幼儿阅读图书《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5、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好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是好宝宝

  活动目标:

  ·理解歌词内容,有“要为长辈服务”的愿望,激起“尊敬长辈”的情感。

  ·感受衬词“呦”给歌曲带来的亲切感觉,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歌曲伴奏

  活动过程:

  一、敬老节的由来

  ·下个星期一是敬老节,你知道这是谁的节日吗?

  ·为什么把重阳节又称做敬老节?

  ·小结:敬老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老人年轻的时候照顾我们,辛苦了很多年。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关心、照顾他们了。

  ·你准备怎么样为爷爷奶奶过节?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欣赏后提问:

  1、这首歌的名字叫《我是好宝宝》,你觉得歌曲里的孩子是好宝宝吗?为什么?

  2、什么叫“不撒娇、不胡闹”?

  3、好宝宝做什么事情会让爷爷奶奶觉得很舒服?请你用歌词来回答我。

  4、咚咚咚咚|咚咚|是什么声音?(用动作——捶拳捶出节奏)

  ·带着问题第二次欣赏:请你仔细听听,歌词里有什么特别好听的地方吗?

  ·教师范唱,幼儿感受衬词带来的亲切感觉

  三、学唱歌曲

  ·跟着音乐练习语言节奏

  ·个别幼儿演唱衬词,其他幼儿区分哪个唱地好,为什么?

  活动反思:

  今天的音乐活动,内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好娃娃如和尊敬关心爷爷奶奶的事情。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表现歌曲的气氛,愿意学学歌中的好娃娃,在家中做个关心老人的好孩子是活动的重点。歌曲的意境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恰当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象、联想来理解歌曲,可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如教歌曲《好娃娃》时,我创设了情境化教育环境,头发花白的“爷爷”走了上来(拄着拐仗),“小娃娃”急忙为“爷爷”搬凳子,爷爷笑哈哈;“奶奶”走了上来,步履蹒跚,嘴巴一张一合(没牙),“小娃娃”急忙给“奶奶”端了一杯茶,然后再学唱相应的句子,这时大部分幼儿很有兴趣,迅速理解了这首歌的内容。当“爸爸”“妈妈”亲切地夸奖“你尊敬老人有礼貌是个好娃娃”时,歌曲《好娃娃》就充满了感情色彩,“尊老爱幼”得到了自然的表现,幼儿真正领会了“尊敬老人有礼貌”的“光荣”、身临其境才能“心”临其境,产生同感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可以增强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自然地将自己角色化,与角色融在一起。

6、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有朋友是很快乐的事情。

  2、引导幼儿发现,怎样做是好朋友。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1、老师和家长用拍照的方式,收集幼儿一日生活中与朋友合作做事、友好游戏的情况。

  将幼儿一日生活中友好游戏、合作做事、相互帮助的情景抓拍下来,办成展览,对幼儿进行教育。体现了大班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的教育思想。

  2、"我们来做好朋友"添画图片。

  3、套圈、翻绳、棋类"层层叠"等游戏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环节:

  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到各游戏区域游戏。

  游戏一:套圈(三人一起拉手套玩)。

  游戏二:翻绳(二人翻绳)。

  游戏三:跳棋、围棋、飞行棋、军棋等类玩具。

  游戏四:玩"层层叠"玩具(二人竞赛玩具)。

  (二)发现环节:

  1、老师提问:你和谁在一起玩了什么游戏?你们一起玩时的心情怎么样?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刚才自己玩的情况。

  2、你还和谁在一起时,有过什么开心的事情?

  请幼儿讲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时开心的经历。

  3、出示展板:教师和家长一起收集的有关幼儿一日生活中友好交往、相互帮助的照片展。

  请幼儿介绍自己在和谁在一起,做什么事情。

  由于是抓拍幼儿生活中的事情、幼儿看到的是自己的照片,先请幼儿自由看说,在小组中介绍,再请6、7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照片。

  (三)小结教师与幼儿一起结:小朋友在一起游戏、做事很快乐。

  (四)教师提问:

  如果没有朋友会怎么样?

  我们怎样做才能和别人成为好朋友?

  先请幼儿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五)出示"我们来做好朋友"的添画画板画板中结合本班幼儿最近一段时间幼儿间缺乏友好的现象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家长提供的问题画成的画,请幼儿添画上好朋友应当怎样做的情景,也可以幼儿自己画,自己发现。

  如:幼儿衣服背后的拉链自己拉不好一个人下棋一个小朋友摔倒了有小朋友忘记喝水了班里来了一位新小朋友有的小朋友的毛巾掉了看见小朋友鞋带开了幼儿自己发现的成为好朋友的事情。

  (六)自然结束 将幼儿的添画作品当天展览出来,请家长观看,并建议家长回家后继续延续幼儿园的教育。

  四、活动延伸

  幼儿自愿结成小组(5-6组)并选出一名组长,每组一个绘画本,制成"朋友书"。请小朋友记录自己发现的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每周总结一次中,看一看哪个小朋友与别人做好朋友的事情最多。并将"朋友书"挂在走廊,便于幼儿、家长、教师随时翻看。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想一节课我可能改变不了一个孩子的性格但至少在孩子的心灵播撒了一颗快乐共享的种子。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赠名片交朋友环节秩序较乱,另外我的讲述不明确。许多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提高。

7、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为绿草、蓝天、河水、树林匹配相应的动物形象并进行演唱。

  2.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绿草、蓝天、河水、树林)标题:我们都是好朋友,每组一张小图谱,小动物图片若干(后面贴上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熟悉旋律,找出问题

  1.教师清唱歌曲前四句,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问题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歌曲中有四个问题,仔细听!”<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留一片绿草给谁呀,留一片蓝天给谁呀,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呀。)

  师:“请你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谱。

  幼1:留一片绿草给谁呀,留一片蓝天给谁呀。

  幼2: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呀。

  评析:教师的清唱方式,能快速吸引幼儿的眼球,通过引导幼儿聆听歌曲中的问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图谱的出示能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歌曲中的问题

  师:“你们真棒,把我唱的四个问题都听出来了,那我们一起试着唱一唱。”

  师:“有一句小朋友们和我唱得不一样,仔细听。”(重点指出第三句中“河水”节奏快一点)

  师:“那留一片绿草给谁呢?留一片蓝天给谁呢?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歌曲中的话说一说。

  幼l:留一片绿草给小猫,小猫在草地上打滚。

  幼2:留一片蓝天给小鸟。

  幼3:留一片河水给小鱼,小鱼喜欢在小河里游泳。

  幼4:留一片树林给大象。

  师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留一片绿草、蓝天、河水、树林给这么多的小动物。

  评析:幼儿跟着旋律试唱歌曲时,由于第三句留一片河水给谁呀旋律有点快,幼儿唱起来显得比较困难,所以教师重点引导这一句,也为下面的环节做好相应的铺垫。由于小动物是孩子们常见的、熟悉的.所以当问及“留一片xx给谁呀”时,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整地说一说。

  二、匹配歌词,尝试演唱

  1.说明操作要求,引导幼儿小组合作完成图谱

  师:“桌子上也有一些小动物,请你们六个小朋友一组,仔细想一想,商量一下,留一片绿草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蓝天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河水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树林给哪一个小动物?记住每个地方只能贴一个小动物哦。”

  2.幼儿讨论操作,尝试看着图谱跟着旋律试着演唱歌曲

  师:“贴好了以后,请你和好朋友一起看一看,跟着旋律试着把你们的图谱唱出来。”教师在幼儿操作时弹奏歌曲旋律。

  评析:在第一个环节中已经有了留一片xx给哪一个小动物的经验,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知道该怎么做,通过让幼儿与同伴共同选出四个小动物,提高了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三、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将幼儿的图谱展示出来,并提问

  师:“我们先来看哪一幅呢?谁来选一选。”教师请一名幼儿来挑选。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要留一片绿草给XX,留一片蓝天给XX,留一片河水给XX,留一片树林给XX?”教师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要……)句式说一说。

  幼1:因为小兔喜欢在草地上跳来跳去的,所以要留一片绿草给小兔。

  幼2:因为蝴蝶喜欢子在天上飞,所以要留一片蓝天给蝴蝶。

  幼3:因为河马喜欢呆在小河里,所以要留一片河水给河马。

  幼4:因为松鼠喜欢在树上摘果子,所以要留一片树林给松鼠。

  师:“真棒!那你们能不能把小动物们唱到歌曲中呢?”幼儿演唱,教师引导。

  评析:由于提供的每个小动物都是幼儿常见的,所以对于留一片xx给xx幼儿都能说出理由,但由于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说“所以要留一片Xx给xx”,从而帮助幼儿巩固歌词。

  2.引出歌曲后两句,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师:“接下来我也要唱了,仔细听,我唱的和你们唱的哪里不一样?”教师演唱最后两句——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幼1:你唱得比我们唱得多两句。

  幼2:你唱了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师:“我们都是好朋友,那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啊?和边上的好朋友抱一抱,一起唱一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学唱这两句。

  师:“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唱。”

  师:“这首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我们都是好朋友》,那我们和小动物是不是好朋友啊?哦,我们和小动物也是好朋友,所以世界变得更美妙。”教师边说边出示标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评析:前面的环节都是围绕四个问题展开,幼儿对于四句歌词都是比较熟悉,教师的完整演唱立即引起幼儿的注意,由于后两句歌词是没有图谱提示,所以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理解记忆歌词,并点题小动物和我们人类也是好朋友,从而引出歌名。

  3.其他形式演唱图谱,尝试自主演唱歌曲

  1)请一名幼儿选一幅图谱,全体幼儿进行自主演唱。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你能看得懂吗?请你们跟着旋律试着唱—唱。”

  2)请个别幼儿再次选择一幅图谱,少数幼儿挑战图谱。

  师:“这幅作品谁敢挑战一下,我要请一些勇敢的小朋友,谁来试一试?如果他们唱得好,我们—起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剩下的图谱我们可以放在区域活动中再唱一唱,好吗?”

  评析:每组幼儿的图谱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的环节是将其他的图谱试着演唱,也就是间接的演唱创编的歌曲,从而能体验到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教学反思:

  1.旋律的映衬

  活动开始教师唱歌曲时,旋律就隐约地展现出来了,在幼儿匹配歌词时,虽然幼儿是在讨论、交流,但教师弹奏的旋律间接地引起了正在操作的幼儿的注意,致使他们完成图谱后都愿意跟着旋律试着唱一唱,最后幼儿学会完整演唱歌曲后,也能听旋律自主演唱其他图谱。

  2.图谱的妙用

  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把图谱展示出来,让幼儿“照”着图谱“唱”出来,本活动是把图谱还给幼儿,把歌曲还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去讨论、交流,把自己感兴趣的歌词替换在图谱上并唱出来,这样幼儿对这首歌曲就充满了兴趣。

  3.环节的递增

  通过熟悉旋律、找出问题—一匹配歌词、尝试演唱一理解歌词、学唱歌曲,一个个设疑围绕着“留一片xX给xx”自然而然地展开,从发现问题——回答(匹配)问题——唱出答案,最后把剩下的图谱留在区域活动中,给孩子继续探寻留下悬念。

  整个活动以留一片xx给xx来展开,活动中的小动物图片也是幼儿熟悉的,通过与同伴合作为绿草、蓝天、河水、树林匹配相应的动物形象,理解歌词,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8、大班健康活动《扫尘》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新年扫尘的意义并能够做好周围环境的收拾整理及清洁工作。

  2.萌发自我服务意识,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

  3.学习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不讲卫生的图片,手套,小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1)教师:快过年了,你们知道春节有什么习俗吗?

  (2)讨论:新年习俗-扫尘的意义。

  小结: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传统年俗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中国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这一天,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2.讨论

  (1)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吗?

  (2)观察“不讲卫生”的行为图片讨论:这样的行为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小结:不讲卫生的行为给可恶的细菌很多机会,小朋友易生病。

  3.分组合作,清洁活动室。

  (1)请各位小朋友一起把我们的教室整理、打扫的更清洁吧。

  (2)小朋友自由分组,整理教室内外环境。

  (3)教师指导幼儿分组进行清洁卫生活动。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讲卫生有很多好处,能让我们有更健康的生活。

  活动延伸

  家园联系,共同督导幼儿做好家里,班级清洁,并养成独立整理自己用品好习惯。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9、教学设计大班健康体育活动《我是特种兵》反思

  幼儿园户外运动游戏《我是特种兵》,游戏情景设置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引出匍匐爬的主题,复习匍匐爬的动作,重点分步讲解腿、脚的爆发力和速度。

  设计意图

  在前三次体验匍匐爬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在爬的过程中腿部弯曲力度不够大以及动作的协调灵敏性和速度上有些欠缺,针对此问题,在第四次设计课中帮助幼儿提升匍匐爬的动作要领外,还注重了幼儿的爆发力和速度。在材料的摆放和投放中都做以了调整,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合作,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掌握匍匐爬的动作要领及上下肢动作的协调灵敏性。

  2、增进匍匐爬的速度和爆发力。

  3、在游戏中不怕困难,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匍匐爬的动作要领及上下肢动作的协调灵敏性

  活动难点:增进匍匐爬的速度和爆发力

  活动准备垫子、高低“电网 ”、拱桥、轮胎、沙包、音乐、红旗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

  一、跑步入场:S 型跑、蹉步、走

  二、热身运动:上肢、下肢活动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匍匐爬的主题。

  师:经过三次的匍匐爬训练科目,特种兵们都有很大的提高,动作完成的都很标准。这次那几位特种兵再来比一比?

  2、同伴示范——复习匍匐爬的动作,重点分步讲解腿、脚的爆发力和速度。

  师:一组请五名特种兵进行比赛,其余特种兵观看并找出规范的、有爆发力的、有速度的特种兵。

  师:哪一位特种兵刚才做的又快又好?再请做的好的给大家进行示范。

  总结:在匍匐爬的过程中注意头和屁股不能翘起来,上肢协调交替,膝盖向上弯曲,脚用力蹬地。要有爆发力和速度。

  3、体验环节——幼儿们再次体验进行两组比赛。

  师:特种兵们刚才都做的非常好,动作很规范、爆发力和速度也都很好。

  4、游戏环节——下面进入训练场地我们两组来进行对抗赛。

  (1)同伴示范,初次体验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两军对抗赛。每一组都要站在黄线后面进行准备,先走过木桩、跳过土坑、绕过树林、钻过山洞、爬过高低不一样的电网、最后每一组特种兵都要站在不同大小的垫子上,音乐一停哨声一响马上站好不动。

  (进行第一次的游戏)

  总结:特种兵们完成的都很好,就是在注意一下你的速度和你自己的身体要贴在地面上和小壁虎一样吸在地面上。

  (2)再次体验增加难度。

  师:这次我们的难度加大了,在钻电网的时候我们加了一个又矮又窄的桥,我们要从桥下钻过去。在钻是时候要有速度。最后每人取一枚手榴弹和对面的人进行对战。(进行第二次的游戏)

  总结:特种兵们又一次的完成了挑战,你们不论在那一项的环节中都做的非常好,你们的匍匐爬动作更规范、爆发力和速度上更快了,你们真棒。希望你们在爬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小脚不要抬起来。

  (3)体验持物匍匐爬。

  师:这次最终决赛,看一看那一组,又快又迅速的完成任务并取得小旗,取得胜利。

  师:特种兵们请你们拿着你们手里的手榴弹进行活动,爬过电网把手榴弹放在你们的武器盒里,取得一面小旗取得胜利。

  总结:今天的活动特种兵们完成的很出色,你们在爆发力和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你们出色的完成了对抗赛取得了成功,你们真棒。

  四、放松整理

  五、延伸活动

  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继续丰富幼儿对于士兵角色的情感,在以后的户外体育课中增加障碍物的难度,锻炼幼儿体能以及肢体灵活性。

  活动反思

  活动中的优势:

  游戏情景设置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我是特种兵的”游戏情节能够吸引幼儿。在第三次研究的基础上,本次研究的难点放在增进匍匐爬的速度和爆发力。为了突破难点在讲解时进行了幼儿师范分解动作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在设施的摆放上做了调整(摆成了两组对角是的半环绕)障碍物上的材料也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对走、跑、跳、爬、钻等动作的难度,帮助大班幼儿进行均衡锻炼。在活动中,运用同伴示范法、亲自尝试法以及游戏比赛法,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动作要领。教师既关注整体,又能关注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并给予孩子们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

  改进之处:注意说话时的一些词语在规范一些比如说,弯腰等。

10、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和手机做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一、微课导入

  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走入千家万户。除了成人对这些电子产品有依赖,我们也经常看到捧着手机、平板电脑沉浸其中的孩子们。手机等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减少、近视人群增多等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不断发展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设计开展了“和手机交朋友”社会活动。

  二、微课教学目标

  1.知道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危害,了解并感受过度使用手机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

  2.能与同伴一起制定公约,懂得一些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

  3.关注自身与家人、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三、微课教学过程

  (一)播放微课视频观看学习,感受手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1.出示小宝图片。

  师: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宝,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都把它带在身边,一刻也不分离,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欣赏《我与手机的故事(一)》

  主要内容:我有一个好朋友,每天我都把它带在身边。当我想听故事的时候,我就会打开荔枝电台,那里有好多好多有趣动听的故事;当我想买绘本图书的时候,我就会找到当当网,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图书任我挑选;当我想知道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大海为什么是咸的,我就会找到百度,它就像我的小老师,解答我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了解小宝喜欢手机朋友的原因,知道手机能够帮助小宝听故事、解答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感受手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师:你会用里面的哪些功能?这些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除了小朋友介绍了的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功能?

  小结: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与快地乐,成为我们的朋友。

  (二)理解绘本故事内容,体验因为手机被他人忽略的感受

  1.欣赏绘本《我与手机的故事(二)》

  主要内容:今天我可以和我最喜欢的大哥哥一起玩了,我好期待!可是一整天大哥哥都在玩手机,不太理我;我的生日会到了,我早早做好准备,做蛋糕、绑气球,我期待着和好朋友们一起吹蜡烛、做游戏,可整天好朋友都在玩手机,不太理我;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爬山的时候,陪我做游戏的时候,看海豚表演的时候,他们都在玩手机,不理我。我已经不喜欢我的手机朋友了)。

  师:小宝不开心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不想再和手机交朋友了?

  感受手机抢走了小宝与大哥哥的游戏时间,抢走了与朋友温馨甜蜜的幸福时光,抢走了爸爸妈妈的爱与陪伴之后,小宝的失落与伤心

  2.引导幼儿交流。师:你身边有这样的手机人吗?你们喜欢这样冷冰冰的生活吗?为什么?(在交流中达成共识: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需要交流与沟通)

  3.交流讨论。师:你们的生活中有手机人吗?你有没有因为手机受到别人的冷落?

  4.师:你有没有因为玩手机,忽略、冷落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理解,不能因为沉浸在手机略了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亲情)

  5.师:手机除了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了,还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呢?(让幼儿知道手机在小朋友视力发育、家庭财产安全、生命安全等方面都存在危害)

  (三)制定“我们的公约”,合理使用手机表格

  1.集体交流。师: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既能享受到手机带来的便利,又能减少手机对我们的伤害与控制?(幼儿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必须用的时候就使用,不需要用的时候就放下手机,享受身边美好的人、事、物)

  2.分组讨论、记录。一组幼儿记录:什么时候我们才需要使用手机;一组幼儿记录:使用手机时要注意些什么。

  3.制定“我们的公约”。将幼儿的记录合并为“我们的公约”,鼓励幼儿遵守公约。

  4.欣赏故事主要内容:今天我和大哥哥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在草地上快乐地踢足球,体息时我们利用手机地图功能找到了一家足球用品超市;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用手机播放背景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起开心地唱歌跳舞;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我们会做游戏、说悄悄话,还会打开荔枝电台,在故事的陪伴中进入甜甜的梦乡。现在我知道了,只要合理使用手机,手机就不会抢走我的朋友和家人,它会成为我们真正的好朋友)。师:手机影响了小宝和朋友、家人快乐相处吗?为什么没有?

  总结:合理使用手机,可以让我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这样手机才能成为我们真正的好朋友。

  四、微课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移情体验。活动的前中后三部分我都使用了绘本故事,利用故事中的主人公向幼儿娓娓道来手机的多种便利、手机的危害与影响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幼儿在情感体验、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合理使用手机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2)视频渲染。活动中我为幼儿播放了三段视频。

  《手机人》,让幼儿体验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的伤感;

  《生活中的我们》,让幼儿审视自己的行为,知道当我们沉浸在手机之中时,可能在不经意间冷落了身边的人;《手机的危害》,更是让幼儿感受到手机对我们身体健康、财产安全的影响。视频的播放,给幼儿的心灵最直接的触动,并让他们的情感得以抒发与升华。

11、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糊涂熊队滑不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画面,积极参与游戏,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阅读绘本和参与游戏过程中,理解和体验团结的重要。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

  l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五只熊抬着小船来到河边,今天他们要参加一场重要的划船比赛。(出示大熊集体照和老鼠的集体照和队伍的名称:熊队老鼠队)

  l你们觉得谁会赢呢?为什么?

  ---熊队能赢,他们力气大。

  ---熊队能赢,他们船大。

  ---老鼠能赢,他们轻,所以划的快。

  小结:熊队也认为他们一定能赢。因为他们胳膊很强壮、熊掌很有力、他们的船桨很结实、他们的小船很牢固。

  l比赛很精彩,可结果却让人很意外,你们看谁获得了冠军。

  ---秘密就藏在这两张图片中,你们发现熊队失败的原因了吗?

  ---你能找到老鼠队获得胜利的秘诀吗?(五只老鼠都在划吗?这只没有划船的老鼠,它是做什么工作的?)

  接下来讲述故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熊队的一号着急了,我们就要输了……

  l其实老鼠队获得胜利的秘诀很简单:齐心协力

  ---你们能做到齐心协力吗?

  ---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到齐心协力。

  阅读绘本,了解书中情节。

  二、游戏体验:划船

  l讲述游戏规则,开展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

  活动反思:

  《糊涂熊队划不快》是一节大班的绘本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活动中我加入了游戏的活动,符合3——6岁幼儿学习的特点,在游戏中学习,并体验大家一起合作完成,这一个能力的提升。在绘本中,我的主要教育价值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团队合作对于完成一个任务,一件事的重要,明白怎样做到协调,如何才能更快的到达终点,这一节活动中体验到的团结精神以及合作的方法,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活动,我是通过绘本阅读和游戏体验两个活动相结合,哟二在游戏中学习并体验绘本的教学意义,让幼儿体验了游戏的快乐,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正真了解绘本中所蕴含齐心协力的意义。

  绘本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教学,绘本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许多的教学内容,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元化的。幼儿在这多元化的情境中自主学习、阅读、表现自我,,还能从中感知社会,体验生活,获取多种知识技能。

12、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邮递马车》教学设计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及A、B两段不同的节奏,创编快递员动作。

  2、能力目标:能够按照乐曲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随节奏传递包衰。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音乐表现活动,体验与同伴在乐曲中共同游戏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二、重难点:

  1、重点: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及A、B段不同的节奏,创编快递员动作。

  2、难点:能够按照乐曲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随节奏传递包裹。

  三、活动准备:

  PPT、《邮递马车》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了解邮递马车。

  1、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交流,交流古代邮递方式的不同。

  提问: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没有飞机、汽车的年代,我们是怎样寄东西的?

  小结:在没有飞机、汽车的年代,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运东西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就叫做:邮递马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3、师幼交流,引出现代邮寄方式一一快递。提问:现在我们是怎样寄东西的?(快递员)

  (二)欣赏音乐,初步感知乐曲A段的节奏变化。

  1、播放音乐,感知乐曲旋律。

  提问:小朋友们,那你们知道快递员都要做哪些事情呢?幼儿表述之后,鼓励幼儿用动作进行表征。

  2、提取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哼唱简谱,带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3、领头人带领游戏,熟悉快递员的动作及乐曲旋律。

  (1)教师做领头人,进行快递员游戏。

  提问:今天我来做快递队的队长,带着你们做两个快递员的工作,你们看看是那两个动作?幼儿表述后,进行提升。

  (2)个别幼儿做领头人,带领同伴进行快递员游戏。

  提问:刚才小队长做了哪两个动作?鼓励全体幼儿大胆表征,创编动作进行引领游戏。

  (3)幼儿集体做领头人,创编新动作。

  提问: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当快递队长呢?今天,大家都是快递队长,我是快递员,你们带着我工作。哪位快递队长的动作有创意,我这个队员,就跟谁学!

  (三)传递游戏,感知B段乐曲旋律,练习传递方法。

  1、教师出示快递盒,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提问:你们收过快递吗?今天小朋友都是小小快递员,帮老师一起来运快递,看看老师手里这份快递会送到谁的手里!请小朋友们听着音乐的节奏来传快递,音乐停的时候,快递在谁手中,谁就要举起快递大声告诉小朋友:快递在我这里!

  2、小结:小朋友们传递快递,要有节奏地轻拿轻放,爱护快递。

  (四)完整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1、教师做领头人,完整进行游戏。

  2、邀请幼儿做领头人,带领同伴进行游戏。

  3、进行听声辨人游戏,体验音乐游戏乐趣。

  提问:如果你不看小朋友的模样,只听声音,能猜出他是谁吗?

  4、小结:小朋友们蒙着眼睛都能猜出是谁,真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好伙伴!你们猜,快递盒里放着什么礼物?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课后延伸:

  在音乐区投放快递盒、音乐,引导幼儿自主游戏:表演区可投放快递员饰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择的乐曲《邮递马车》欢快活泼,节奏感强且旋律优关,句式整齐,幼儿对乐曲本身兴趣浓厚: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将快递员的工作融入乐曲中,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游戏,幼儿在乐曲中、玩玩乐乐中,发现美,感受类,表现关,启发幼儿对关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日后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把握。不仅仅是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关,表征音乐的关,更要在音乐中感受节奏的变化之类,并能够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表达,提升幼儿的表现力。

  在本次活动中,本着幼儿为主的原则,调动幼儿的兴趣去参与活动,主动学习,逐步丰富已有经验。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对现代的邮寄方式有进一步的感受,对主题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活动顺应幼儿兴趣与需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更加自主。

13、大班打击乐《锅碗瓢盆交响曲》音乐活动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的风格,辨别 ABA 的曲式结构。(重点)

  2.能根据音乐旋律特点合理配器。(难点)

  3.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品准备:碗、盆、勺子、盘子、瓶子、筷子等厨房中常见的物品、《土耳其进行曲》音乐,节奏图谱。

  2.场地准备:分成三组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进行曲风格,了解曲式结构。

  1.欣赏音乐第一遍,感受进行曲风格。

  提问: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是《土耳其进行曲》,曲子旋律雄壮有力。

  2.结合图谱,欣赏第二遍音乐

  提问:这首曲子有几段?不同音符的乐曲给你什么感受?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是一段 ABA 三段体的乐曲。乐曲带给我们雄壮、轻巧、干脆的不同感受。

  二、出示锅碗瓢盆,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旋律特点合理配器。

  1.出示锅碗瓢盆,引导幼儿尝试敲出好听的而声音。

  这是什么?能演奏出好听的声音吗?请你来试试。

  2.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感受锅碗瓢盆演奏形式。

  他们是怎么敲出好听的声音的?

  小结:原来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品也能敲出美妙的音乐,但是需要掌握好节奏,掌握好力度,还要有大家的共同配合。

  3.分组讨论,结合乐曲特点进行配器。

  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特点选择合适的器具或合适的演奏方法进行配乐。

  三、完整演奏乐曲,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1.完整配乐第一遍

  提问:你们组选择的乐器合适吗?(引导幼儿调整器具)

  2.幼儿合作完整演奏两遍

  提问:演奏好乐曲需要我们怎么做?

  小结:演奏需要我们认真看谱,跟着音乐节奏,共同配合演奏。

  3.交换乐器演奏两遍

  4.看老师指挥演奏乐曲。

  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我们可以大胆尝试。

  四、延伸活动:

  搜集各样各样物品,引导幼儿到活动区中探索更多的演奏方法。

  活动反思:

  “锅碗瓢盆交响曲”属于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构思新颖、内容充实、形式贴近幼儿情趣。将音乐的节奏与生活中厨房用品相联系,将艺术

  教育形式回归生活。尤其是活动由浅入深,从感受到体验,从生活再现到音乐表现。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幼儿认知事物的规律。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突显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

14、教学设计大班安全活动《防电安全》反思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2、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3、锻炼幼儿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电。

  5、培养幼儿紧急反应的敏捷性。

  6、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课件《如何防雷电》;躲雷雨闪电的情景场地布置(即游戏场地):大树一棵、电线杆一条,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挂在场地的房顶上面飘落下来;情景演习的准备:电烫斗一个,一件破了一个洞的衣服;小兔子头饰、木篮子各40个;音乐《下雨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今天,黄可芳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 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 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黄可芳的家里坐下,她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们是怎样避雷雨闪电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帅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可爱、小帅哥谁做得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4、老师小结应该怎样防雷电。

  (1) 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雷雨闪电。

  (2) 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3) 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 不可以躲在潮湿的地方。

  六、情景演习:突然在黄可芳家里的一个角落里冒出一阵阵烟和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七、与幼儿一起讨论应该如何安全用电。

  1、寻找出冒烟的苗头(原来是黄可芳贪玩,用电烫斗烫衣服忘了关掉电源,把衣服烧焦了)。

  2、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家该如何安全用电?请幼儿各抒已见,这时候,要运用灵巧的引导语言来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3、老师小结该如何安全用电:

  (1)、不玩弄电器的插头,需要时请大家帮忙插和拔。

  (2)、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4)、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了》,兔妈妈和兔子们随着轻快的音乐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妈妈和兔子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活动反思:

  1、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说明,家长们在家都有教育幼儿如何安全用电。

  2、幼儿对参与表演性质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幼儿在玩中学得更好、更快。这个活动环节如此吸引幼儿,应该让幼儿多玩几次游戏,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要安排插入这个游戏让孩子们玩。

  3、幼儿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进步,并且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这真是可喜可贺,我发觉孩子们在玩中、在动态中更有积极性,更能发挥他们自己潜在的能力,思维都变得活跃而富有前进性。

15、幼儿园社会活动《猜猜乐》大班爱国活动教学设计反思

  “猜猜乐”游戏的设计类似“做动作猜成语”,但又“颠覆”了传统猜谜游戏中只有两人互动的过程,游戏挑战着每一个幼儿。将“猜猜乐”游戏与“我是中国人”主题相链接,让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前期经验,再找来许多与中国有关的图片……关键在活动的最后部分设计了图片展示,期望能通过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诵进一步提升和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与中国有关的事物,并能抓住主要特征对事物进行描述。

  2.能选择、捕捉事物有用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大胆猜测。

  3.遵守游戏规则,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升华热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记分牌、“我的祖国”相关内容的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提前上网搜集与祖国相关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了解游戏玩法和游戏规则。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猜猜乐”。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游戏?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1.猜谜者不能看图片,但是猜谜者可以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猜谜,直到猜出才算胜。

  2.提供信息的幼儿每次可用一句话来描述事物的特征,但不能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名称。

  环节评析: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则,让每一个幼儿明确评判标准,这是开展游戏的关键。讲一遍之后要问幼儿“我说明白了吗?谁起来复述一遍?鼓励

  幼儿复述规则,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掌握游戏规则,便于幼儿执行规则。二、热身运动,初次体验,真实理解游戏规则,尝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进行描述。

  (PPT 展示图片—熊猫)

  师:我们来试试看,谁愿意上来猜?看图片的孩子们看明白了吗?谁来告诉他信息?千万不能把名字说出来哦!

  小结:你们刚才玩的很好,上来猜和坐在下面说的小朋友都积极动脑了, 说的抓住了图片上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来说,猜的孩子认真听、很快说出了答案。

  环节评析:试猜的图片可以简单些。试猜,关键是提供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以帮助他们真正了解规则、掌握规则。当然,试猜时提供的图片最好也与

  “我是中国人”主题有关,这样能使整个活动一脉相传。幼儿每次猜对后,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回忆:还记得刚才哪几个朋友为你提供了信息?和他们一一握握手!事实上,这样的过程能渐渐地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成功与多个同伴提

  供的信息有关。

  三、抢答游戏竞赛,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

  1.讲解竞赛规则和要求:

  规则一:每队依次派出一个幼儿参赛,比如第一轮,每队的排头参加;第

  二轮,每队的第二个幼儿参加。依次类推。

  规则二:游戏开始后,每队的代表进行抢猜,谁先猜出谜底,他所代表的队为胜,并可加 10 分。

  规则三:竞赛过程中如果下面提供信息的幼儿直接说出答案,对方队即可直接加 10 分。比赛结束,总分多的一队为胜。

  规则四:每队的排头负责记分,但必须听到教师说“请加分”才能翻牌。环节评析:在玩法不变的基础上,规则有了改变,同样需要教师掷地有声

  地传递给每一个幼儿,让幼儿知道下一环节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公平、公正开展竞赛的关键。

  2.抢猜游戏

  五星红旗---提示:什么形状、颜色?上面有什么?(红色的长方形,上面有五颗黄色的星星,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天安门-----提示:是什么?在哪里?房子上都有什么?(是一座伟大的建筑、在北京,上面有红红的灯笼和五星红旗……)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广场,每天早晨,解放军叔叔会在天安门前升起五星红旗,特别壮观。

  万里长城-----提示:在哪里?很长很长,在飞机上看就想一条长龙。长城是我们中国很著名的一个名胜古迹,世界各国的人到中国来就一定要去长城参观。

  筷子-----是一种生活用品。多用筷子会让我们的小手更灵活、大脑更聪明呢!筷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吃饭的工具,是独一无二地的,外国人都不会用筷子,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学着我们中国人用筷子呢!

  毛笔------书法工具。古代的人都是用毛笔写字,写出来的字非常漂亮。现在有许多外国人都学习用毛笔写字呢。这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粽子-----什么时候吃?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福-----什么时候贴福字?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时除了贴福字,还干哪些事情?对,贴福字、贴对联、放鞭炮……

  放鞭炮时很热闹,我们要注意什么呀?对,要注意安全,你们都是安全小模范呢!

  过年的时候吃什么?对,过年时,中国人都要从很远的地方赶回家和家里人团圆、吃饺子,这是一家人最最幸福的时刻

  环节评析:在设计中,除了提供幼儿非常熟悉的天安门、长城、月饼、毛笔等图片外,还可提供一些稍有难度的图片,如国花牡丹、长城。为了帮助幼儿猜出结果,教师特意为幼儿建构“脚手架”,让幼儿在聆听歌曲《牡丹》《长城长》中寻找正确答案。

  在两组竞猜环节中,教师根据幼儿的猜谜情况,灵活地给予幼儿不同回应。当幼儿太过顺利时,教师可通过追问“还能提供什么信息让别人猜出答案呢”, 来鼓励其他幼儿从不同角度描述事物;当提供信息的幼儿屡屡讲不到要点时, 教师可亲自为幼儿提供信息以作示范;当信息提供已相当完整,而猜谜者却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则可以公布答案结束猜谜。

  3.查看记分牌,公布竞赛成绩……

  师:今天,你们每个人都猜过谜了,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猜出答案的?你们每个人也都做过提供信息的人,你觉得提供信息的人怎样说才能让别人明白呢?

  环节评析:提出这样的问题,未必会收获具体答案。但提出这样的问题, 能让幼儿回忆游戏的过程,并且能渐渐地引领幼儿掌握提供信息的要领,知道

  我们不仅要会说话,还要学着把话说准确,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明白。四、观看短片,升华幼儿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师:我们祖国的骄傲还有很多很多,老师把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图片,做成了一个小电影,来,我们一起看看,看我们的祖国有多么了不起!

  ……

  孩子们,看了这些,你们心里想到了什么?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学习本领,将来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祖国妈妈的骄傲!现在,我们站起来,手拉着手,一起大声说:祖国妈妈,我爱你!(音乐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一次游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从激发大班幼儿的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出发,创设了一个你说我猜、抢答抢猜的游戏情境;选择猜猜的每一件事物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凝聚了中国元素的精华,在巧妙设置其次第出现的前后顺序中,蕴含的是对幼儿前期学习经验的唤起与挑战;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却始终围绕以“提供有用信息”为线索让幼儿来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结合了对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理解沟通意识的培养;虽然教师是借班上课,但现场的师幼互动非常融洽,体现在教师对幼儿的兴趣激发、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也体现在每一位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伴间在游戏中的默契配合;整个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是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值得我们学习。

16、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教学设计和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

  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

  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

  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

  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

  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

  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 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

  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

  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

  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现的乐趣。

  本次活动中,活动开始时教师以“戏说脸谱中唱张飞的片段视频”引出活动,充分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学习京剧的热情。并且将难点前置,通过出示唱“啊”部分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通过发现图谱中图片大小的差异,引发幼儿有目的的感知拖长腔中的节奏变化及音高转换,主动学唱拖长腔的唱法。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图谱课件,采用“幼儿说-教师唱-再模唱”的形式,帮助幼儿有效解决对歌词及旋律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激发幼儿对学习京剧的兴趣。分析歌曲内容,使幼儿了解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通过教师对比范唱,幼儿对难点唱句进行了模唱练习。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声音唱出不同脸谱的人物特点,很好的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最后在幼儿运用动作表现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小演员唱京剧”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京剧动作的基本特点,并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表现,这一环节掀起了活动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17、教学设计大班音乐《电影的好搭档》反思

  设计意图

  电影对于现代频繁接触多媒体的幼儿来说已经相当熟悉,可是电影中的配乐却是幼儿以及我们成人比较忽视的部分。我们知道好的电影中的配乐能为电影增色不少。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情境中音乐代表的不同情绪,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

  2.尝试为不同的电影情节选取合适的配乐。

  3.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情境中音乐代表的不同情绪,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

  难点:尝试为不同的电影情节选取合适的配乐。

  活动准备不同风格动画片片段、不同风格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导入。

  1.T:最近我们聊了很多关于电影的事情,你们有没有发现电影里还有很多好听的音乐?老师来给你们听一首音乐,看看你会想到什么电影。

  (播放《Try everthing》。《疯狂动物城》)

  2.T:你想到了什么电影?为什么听到它你们这么开心呀

  小结:电影和电影音乐本来就是一对好朋友,好看的电影配上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下子记住它们,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里的音乐吧!

  二.感受不同情节时音乐的变化。

  1.T:电影如果没有它的好伙伴会怎么样?我们来看看两段视频,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2.T:看来加入音乐真的会让电影更加精彩。这部猫和老鼠里一句台词都没有,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剧情的变化的?

  3.T:老师这里有几段片段,大家一起来听听音乐,猜猜猫和老鼠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1)缓慢:猫和老鼠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很悠闲

  (2)紧张:猫在抓老鼠,老鼠快被抓到了

  (3)倒霉的音乐:猫受到惩罚了,老鼠的恶作剧成功了

  小结:音乐还可以代表不同的情节和情绪,让我们感受到剧情的变化,让电影更丰富,表达出电影中更丰富的情感。

  三.游戏“我是配乐小导演”

  1.T:看三段电影片段,谁来说一说片段给你的感觉?

  2.T:老师这里有个音乐库,请小导演给它配个乐。你打算给它配一段什么样子的音乐?

  (1)黄飞鸿:有力、精神抖擞

  (2)梁山伯与祝英台:抒情,忧伤

  (3)名侦探柯南:恐怖、惊恐、害怕

  3.T:我们来看看配上音乐的电影,看完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原来电影情节和音乐是好搭档,他们是同步的,表达的内容都是一致的。

  四.延伸,为身边的美景配乐。

  (出示运河公园视频。)

  1.T:我们学过的歌中有没有什么配上这么美的景色的?我们配上音乐一起来看看

  2.T:让我们为更多的美景配乐吧!

  活动反思

  活动结合主题进行开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需要。我先从幼儿的早操音乐入手,幼儿果然迅速被吸引到我设置的情境中,接着我从动画片《猫和老鼠》中选取了音乐片段让幼儿在听听、猜猜、看看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幼儿在倾听音乐猜情节的环节也参与得十分积极,后面动画的出现让幼儿的猜测得到了验证,很多幼儿都被乐曲诙谐有趣的特点与有趣的画面逗得乐不可支。

  通过初步的感受后,我设置了乐曲与视频匹配的游戏,先引导幼儿倾听不同风格的乐曲,鼓励幼儿说说乐曲带给自己的感受。

  接着播放不同风格的动画片段,引导幼儿尝试匹配,并将匹配的视频与乐曲同时播放进行“视听”的同步感受,集体进行验证,最后的效果非常好。在延伸部分我拍摄了一段幼儿园附近的运河公园的风景视频,请幼儿来用自己学过的歌曲进行配乐,做到了经验迁移与学以致用。

18、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朋友你好》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但随着幼儿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班上的孩子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的现象,为了满足幼儿交友的渴望与需求,就设计了这节课《朋友,你好》。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画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象,会用语言表达。

  3.初步学会关心帮助同伴,增进爱同伴的情感。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在仔细观察故事画面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象。

  活动难点:能够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微课视频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小老鼠和大老虎”的话题引入。

  1、谈话: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请你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小老鼠和大老虎图片)你们猜猜,它们两个会成为好朋友吗?我们来看一看。

  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

  1.播放PPT1——12,了解故事内容。

  问:你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究竟有哪些小问题吗?(小朋友试着学一学、说一说故事中的语言);这时的小老鼠心里会怎么样?(难过、伤心)

  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老鼠这次还会继续忍受下去吗?小老鼠还会和大老虎做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小老鼠太生气、太伤心、太难过了,它再也不能忍受了,它终于爆发了。当大老虎一脚踢飞它引以为豪的大城堡时,它有了一个决定,小老鼠的决定是什么?(不再和大老虎做朋友了)。那么当小老鼠决定离开大老虎时,你觉得大老虎会怎么做呢,它会挽留这位好朋友吗?它可以做些什么事来挽回小老鼠这位好朋友?它会对小老鼠说些什么呢?(幼儿想象表述)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3.继续播放故事图片13——19。

  4.了解大老虎做的事情提问:最后,小老鼠和大老虎有没有又成为好朋友?大老虎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小老鼠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提问:小老鼠和大老虎为什么又成为了好朋友呢?(小老鼠原谅了大老虎,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5.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和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呢?

  教师小结: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互相照顾。发生矛盾的时候,一个要学会谦让、一个要学会原谅对方。同伴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

  2)你可以对你的好朋友说什么呢?做些什么?(幼儿学会表达对朋友的情感)

  三、结束部分

  播放微课,自主阅读画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结尾。

  大班语言活动《朋友,你好!》活动反思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但随着幼儿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班上的孩子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的现象,为了满足幼儿交友的渴望与需求,就设计了语言课《朋友,你好!》。

  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一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老鼠和一只大大的强悍威武的老虎居然成了好朋友,这对很不相称的好朋友之间因为一些小小的问题波澜迭起,这些小小的问题其实也是存在于小朋友的生活当中的,比如故意踢翻朋友的玩具、和朋友一起分享的时候自己可能会多留一点的小心眼,这些都会让孩子感觉到绘本故事的亲近,他们在阅读中可以经历着相同的情感变化。而小老鼠大胆地和大老虎绝交,大老虎想尽办法赢回小老鼠的友谊,最终获得小老鼠的谅解的比较完美的结局会让幼儿雀跃,从中也能学到和朋友友好相处的一些方法。我想这就是绘本的价值所在吧。

  情感是这个绘本发展的主线,因此在环节设计上,我牢牢抓住这一点来深入。在表达上用生动的语言带领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在细节关注上,设计了体验环节,让孩子们和朋友一起做做亲密的动作;让孩子们用语言和动作来安慰同伴,增进了孩子和我之间的感情。并在每一次的小结中注重情感的提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和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本次微课教学时间的分配不科学,把控不到位,略显拖沓。因为在微课教学的顶层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过于追求整个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设计的教学环节较多。加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范围过大,过于追求知识的大容量和课堂讲授的精细化,最终导致整堂课时间把控不理想,略显拖沓。如何处理好课堂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时间的把控二者的关系,是我们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微课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次微课制作我主要选用了powerpoint和Adobe premiere两个软件,首先选用了powerpoint,选取绘本的图片进行PPT制作,在powerpoint中进行录音。我又在Adobe premiere软件中进行了视频和音频的后期处理。

  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其实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powerpoint软件中我给制作好的PPT进行录音,由于是第一次录音,没有经验,预计一次性录成,结果在Adobe premiere软件中进行音频和视频的后期处理时发现出现了“音不对图”的情况,导致我又第二次在powerpoint软件重新进行录音,这次总结教训,我一张画面,一张画面的来录音,最终完成了微课的制作。在这次微课的制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也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了请教,希望通过以后的微课制作,使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19、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熊出没》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音乐,乐意学习音乐游戏的玩法。

  2、尝试随着音乐的节奏,创造性表演音乐中人物的形象。

  3、体验在情境中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难点:

  能认真倾听音乐,乐意学习音乐游戏玩法。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熊大、熊二“萝卜蹲”的图片,光头强带着电锯去森林砍树的视频片段,《熊出没》的歌曲录音。

  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游戏“萝卜蹲”“木头人”,会唱《熊出没》主题歌。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师:这首歌曲原来我们都会唱啊!你在哪儿听过?今天我们就要用这首歌曲来玩一个音乐游戏。

  二、学习游戏

  1、在主歌的伴奏下玩“萝卜蹲”游戏。

  (1)出示熊大、熊二“萝卜蹲”的图片,师:熊大、熊二在干什么?你能学一学熊大的样子吗?我们来学一学。熊二呢?我们也来学一学。猜一猜,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呢?谁会学着熊大、熊二的样子玩一玩这个游戏?你们看清楚了吗?谁先蹲的?每次蹲几下?

  (2)师:小朋友们都很棒,你们学的都很像,那我们现在可以自己创编一种食物造型,你们想想看,如果你是熊大,你想做哪种食物造型。

  师:现在请大家站在椅子前,一半小朋友做熊大,一半小朋友做熊二,请熊大、熊二摆好你们的食物造型,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玩一玩。

  (2)师:刚刚有的小朋友没跟上,我们再玩一次,你们能跟上节奏吗?让我们一起听音乐,做“萝卜蹲”游戏。

  2、在副歌的伴奏下玩“光头强与石头熊”游戏。

  播放光头强带着电锯去森林砍树的视频片段。师:熊大、熊二正玩得开心,谁来了?光头强来干什么?我们要不要跟过去看看?跟踪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万一光头强发现后面有动静转过头来,怎么才能不被他发现?

  (1)教师扮演光头强,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三步一回头的动作,多名幼儿做熊。师:你变成什么啦?你呢?你们太棒了,都想出了不同的食物造型。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刚刚光头强是走了几步转过头来看你们的呢?我们来数一数。(教师清唱此段歌曲,幼儿尝试做动作)走了几步呢?那么熊大、熊二也应该走几步?对了,应该走三步,第四步时摆一个造型不动。

  (2)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练习三步变食物造型的动作。师:熊大、熊二,让我们听好音乐,想好要摆的食物造型,一起来试一试吧!

  (3)师:刚才你们模仿跟踪光头强的时候脚步又轻又整齐,现在光头强真的来了,你们跟踪的时候,步子一定要轻哦,让他听不到你们的脚步声,能做到吗?

  (4)师:刚刚有些熊和光头强跟得太紧了,这样安全吗?对,应该和光头强保持一定的距离;熊大、熊二也考得太近了,容易碰撞发出声音,被光头强发现;还有光头强听到声音,好像不是他的脚步声才回头的,大家的步伐要和光头强一致。(师幼再玩一次游戏)

  尾奏部分,教师查看幼儿变成的各种食物造型。师:这是一棵大柠檬吗?这是一个石头熊啊!哼!找了半天,怎么谁也没有发现,气死我了,还是回家睡大觉吧!

  师:光头强回家睡大觉了,你们也可以怎么样?小椅子就是你们的家,快回去吧!

  三、完整游戏

  1、回忆游戏过程。师:这个游戏从头到尾是怎么玩的?我们来回忆一下。一开始熊大、熊二玩了什么游戏?接着谁出现了?又玩了什么游戏?最后怎么样了?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完整地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教师提醒幼儿前奏时可随音乐的节奏自由摆动)

  四、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0、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小蜘蛛》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看看、念念、做做等活动中,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尝试用小手、身体、彩带表现小蜘蛛爬行的有趣经历。

  3、幼儿在表演和游戏中,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色彩带人手一根、布袋一个、音乐、视频。

  经验准备:了解蜘蛛的习性,见过蜘蛛网。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幼儿兴趣。

  手指游戏:一只小小蜘蛛慢慢爬上来,大雨落下把它冲跑了。

  太阳出来晒干瓦上雨,那只小小蜘蛛慢慢又爬上来。

  二、幼儿初步感知音乐。

  1、看一看。

  (1)老师用手指表演“小蜘蛛”的故事

  (2)结合动画,理解歌曲意境。

  2、说一说。(幼儿发挥想象,了解歌曲内容)

  提问:小蜘蛛在干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猜测、理解《小蜘蛛》意境

  3、念一念,熟悉歌曲的节奏。(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两两合作,分角色表现蜘蛛爬行的有趣经历。(跟着音乐做游戏)

  三、在游戏中,用身体表现蜘蛛爬行的有趣经历。

  1、老师边唱边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歌曲

  重点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现蜘蛛网

  2、师生共同探究怎么样让蜘蛛网不破呢?有什么好方法?

  3、幼儿尝试两两合作结合肢体进行合作表演,并看谁的造型最独特?

  4、重点提问:你刚才和朋友是怎么配合的?三只蜘蛛在一起还能怎么玩?

  四、用彩带表现小蜘蛛爬行的有趣经历。

  ——引导幼儿尝试用彩带在游戏情景中表演《小蜘蛛吐丝》

  1、摸彩带。(制造神秘感,锻炼幼儿勇敢的品质)

  2、彩带的遐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蜘蛛网的游戏。(用彩带编制蜘蛛网表现歌曲内容)

  探索编织更大的网,并说说编织的蜘蛛网像什么?

  4、全体师生共同游戏《害虫大作战》

  师:你知道蜘蛛结网是为了什么吗?幼:捕捉害虫。

  那你们试一试结一张最大的网,把害虫都吃到肚子里面。(小朋友结网、客人老师钻一钻)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将重点放在巩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学习八分音符,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因此我设计了其他班孩子送图谱学本领来导入活动,激发孩子参与活动学习的兴趣。

  孩子在巩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学习八分音符时,能较好的掌握好节奏,并运用身势来打节奏,孩子能自己创编动表现儿歌,能和孩子们一起合作《小蜘蛛》的节奏游戏。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1、活动导入有些急促,活动的衔接不够流畅

  2、教师引导语应当规范,例如,这么多的蜘蛛、蝴蝶该怎么打节奏呢?

  3、在制作图谱时,可以将图谱分开学,让孩子分组探索音符的不同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教研、课堂观摩以及理论的学习来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精炼化、规范化。

21、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我的小黄鸭》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我的小黄鸭》,能唱准附点节奏。

  2、在边玩边唱中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PPT、吉他、歌曲伴奏MP3。

  教学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1、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

  (引导幼儿联想,如:鱼、乌龟、螃蟹、鸭子等)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1、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教师弹奏吉他歌唱A段第一遍,引导幼儿倾听歌词)

  3、小结:是呀。有了小黄鸭做伴和我一起玩水,真高兴。请你们来做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一起来做游戏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A段一同做“玩水”的游戏1-2次,让幼儿充分感受附点节奏)

  4、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5、教师追问: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

  6、师生合唱A段2遍。

  三、玩玩唱唱

  1、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请你来听一听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2、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适当节奏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

  3、你听出来小黄鸭吹的泡泡时往哪儿飞的吗?

  4、这样一来这首歌更有趣了,一起来唱唱吧!

  5、你们的歌声把一群小黄鸭都吸引来了,瞧瞧来了几只?

  (引导幼儿观察ppt,出现许多小黄鸭,引导幼儿数一数)

  6、小黄鸭要去海滩表演啦,想邀请你们一起去,你们愿意吗?让我们来排练一下吧!

  7、正式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快来表演吧!

  教学反思:

  这次我选择了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歌曲它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吸引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大班音乐活动《蝴蝶找花》教学设计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蝴蝶找花》教学设计活动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二:活动准备

  呼啦圈 长条拉花 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激发幼儿的想象。

  (1)师:在一个很美的王国里,住着很多花仙子,你们听,那里传来了一首很好听得音乐,她们在准备什么呢?

  (2)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提升

  2:蝴蝶的到来引出花朵的尽情绽放。幼儿第一次创意造型。

  (1)蝴蝶飞来了,想找一朵最漂亮的花。

  (2)蝴蝶舞动翅膀在幼儿间自由飞。

  师:刚才蝴蝶飞呀飞,有些花开得好,但有的花还是花骨朵,她想找最美的那两朵。(引出两人创意造型)

  3:蝴蝶采花,幼儿第二次创意造型(合作)

  (1)鼓励幼儿运用呼啦圈以及肌体动作进行创意造型。

  (2)蝴蝶的及时加入让花朵开放得美。师:蝴蝶又要去找开得最美的那一朵。(引导幼儿在乐曲的最后变换不同的动作)

  4:套圈引出多人合作。

  蝴蝶看到那边有很多很多的花,把最美的礼物送给它们。(引导幼儿多人造型,蝴蝶在幼儿身上不同部位挂圈)

  5:总结提升

  6:幼儿展示不同的创意造型。

  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蝴蝶找花》活动的题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充满梦幻的世界里,幼儿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在单人,双人以及多人中进行合作,蝴蝶舞动着美丽的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幼儿在感受优美音乐的同时花是否尽情绽放,能否引来蝴蝶歇歇脚,幼儿在蝴蝶的带动下能够去创造,情景性的教学法远用在本活动中很好的运用,课堂气氛洋溢在一片温情种,优美的音乐,美的造型,蝴蝶的飞舞,让孩子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但在音乐的理解与运用上,幼儿还应进一步的提高。

23、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学设计《赛马》反思

  教学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赛马》,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初步区分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2、引导幼儿运用节奏、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

  3、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欣赏素材:二胡独奏曲《赛马》、教师:身着蒙古族服装

  2、场景布置:图片若干(草原、蒙古包、跳舞、赛马等)

  3、教学录像:蒙古大草原赛马以及载歌载舞场景

  4、筷子:每人两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特点。

  1、教师(身着蒙古族服装)带领幼儿随音乐以骑马律动进课室。

  (1)小朋友,你们好!我来自蒙古。

  (2)你们去过蒙古吗?蒙古的风景可美了,今天让我来当导游,带你们去蒙古美丽的大草原看一看吧。

  过渡语:美丽的大草原到了,我们一起来参观吧!

  2、自由欣赏图片,教师作适当引导。(放音乐)

  (1)蒙古人民住在哪里?(大草原)

  (2)刚才你们在草原上看到了什么?

  (3)你们看得真仔细。他们最喜欢做什么活动呢?(跳舞、骑马)

  师:说得非常好,蒙古人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赛马和跳舞。

  过渡语:今天老师从草原上带来一首好听的乐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完后请把你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二、欣赏乐曲《赛马》,感受乐曲的旋律与三段体结构。

  1、完整欣赏乐曲。

  (1)提问:听了乐曲你们心情怎样?你们想做什么?(让幼儿说出不同的感受)

  (2)师:小朋友说得非常好,今天草原上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比赛,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比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看录像,理解乐曲的相关内容。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骑马比赛)除了赛马,人们还在干什么?(跳舞)

  (2)小结:对了,“赛马”是蒙古族的一个重大节日活动。它主要表现了蒙古人参加赛马比赛活动时人们很开心地唱歌跳舞欢庆、比赛快要结束了,赛马手骑马快速冲向终点的一个热闹激烈场面。

  3、完整欣赏乐曲。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听这首乐曲。小朋友要仔细听,哪段音乐是赛马?哪段音乐是跳舞?

  哪段音乐是骑马冲向终点?

  4、分段欣赏:

  (1)提问:谁来告诉我,哪段音乐是赛马?你为什么认为前面第一段音乐是赛马?

  师:对了,前面第一段音乐的节奏很快,它表现了赛马手骑着马你追我赶,很欢快很激烈的场面。我们来听听,这段音乐是不是这样?(听第一段,教师作骑马状)

  (2)提问:哪一段音乐是表现跳舞呢?中间这段跳舞音乐的节奏跟刚才第一段比,变得怎么样?(慢)中间这段音乐是人们在很开心在跳舞庆祝,所以这段音乐欢快而优美。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段音乐是不是欢快优美的。(听第二段,教师作跳舞状)

  (3)提问:那最后一段音乐他们干什么呀?(骑马冲向终点)赛马手要骑马跑向终点,马儿你追我赶,跑得越来越怎么样?那这一段是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呢?(越来越快)我们来听听这段音乐是不是这样?(第三段教师作骑马状)

  (4)谁能给这首乐曲取名字?

  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名字就叫《赛马》。这首乐曲,它是用我们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二胡来演奏。

  三、尝试用筷子演奏,表现乐曲情绪。

  过渡语:今天,老师还从草原上带来另外一份礼物。这是什么?(筷子)筷子也能敲击出马跑的声音,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讨论筷子的敲击方法(发筷子,找圆点坐好)。

  提问:你拿着筷子可以怎样敲?除了对敲,还可以怎样敲?

  2、幼儿尝试用筷子来表现乐曲。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做演奏家。听着音乐,试一试,看看谁能敲击出赛马、跳舞、骑马冲向终点的节拍来。(教师用语言和动作加于提示)

  3、注意观察,重点指导。(重点指导第二段的节拍)

  师:第二段音乐是表现跳舞的,我们可以加上一些优美的动作来演奏,试一试。(放第二段音乐)

  4、师生完整演奏一遍。

  师:好,我们一起来演奏这首《赛马》,可以用你喜欢的敲击方法来演奏。

  四、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分段创编动作,表达对不同乐段音乐的感受。

  (1)师:你们的演奏太精彩了!现在,我们也来当回赛马手。赛马手是怎样骑马的?谁来表演一下。除了拉缰绳,还可以怎样骑马?

  (2)第二段音乐时,人们又是怎样跳舞的?谁来表演一下。 我们来学一学。

  (3)第三段音乐时,马儿要冲向终点了,赛马手是怎样骑马让马儿跑得更快?

  2、师生共同表演。

  师:现在,请小朋友听着音乐,用你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演《赛马》。(教师用语言提示:赛马比赛开始了——准备跳舞——骑马冲向终点)

  3、游戏:赛马。

  (1)创设情境,体验“赛马”带来的快乐。

  师:你们想不想来一场赛马比赛?(想!)那好,请你们退到后面线上,面向我站成一排。

  第一段赛马音乐,请骑着马到我这里。第二段跳舞音乐,一起来跳舞。第三段音乐,你们又骑上马准备冲刺回到终点。准备好,赛马比赛开始了。

  (2)最后表演一遍,结束。

  师:你们真是神气的小骑手!(1、幼儿表现好,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遍?2、如幼儿很乱,就要加于指导示范。)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是很活跃的。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就是我本人在各个环节上并没有的交代清楚,比如单响和散响还是有很多的幼儿没有搞清晰,以至于在选乐曲的时候他们就选自己最熟悉的乐器而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乐曲。在一段音乐结束后并没有用适合的话给予幼儿肯定,也并没有让幼儿感受赛马的激烈。一段演奏完了就马上演奏第二遍第三篇,整堂课就会说“你们有信心吗”我觉得真的不是很合适,原本想好的话全部都没有说,临场应变能力不行。有太多的不足,还需多锻炼,对音乐进行多分析和理解,引导幼儿更好的诠释音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专研多请教,争取在音乐领域有所进步和提高,让幼儿在充满音乐和享受音乐的环境氛围中学习成长。

24、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小熊过桥》反思

  意图:

  动画和图片是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因此,在这个活动设计里我尝试用动画引入,将语言教学和形象生动的动画及美丽的图片相结合,整合成一个能有机开展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图片在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儿歌,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配合表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理解儿歌的意义。

  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动画视频歌曲、有关图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1、动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通过动画情景,让幼儿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教师根据动画情景表演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3)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

  2、利用图片学习儿歌。

  (1)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边出示小熊过桥的有关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2)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

  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师:“现在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过桥的?”

  ③教师边出示有关小鲤鱼的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二段,

  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幼儿先集体朗诵整首儿歌再分组竞赛朗读。

  3、能力提升: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表演区继续表演儿歌(小熊过桥)

  (2)请幼儿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小熊过桥》。

  教学反思

  《小熊过桥》这是一首情节性的诗歌,关于一个小动物的故事,诗歌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讲述了一只小熊从最初害怕走竹桥到后来勇敢前进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困难源于生活,借助《小熊过桥》这一载体回到生活中去体会成功的喜悦,活动贴进生活容易被幼儿接受。

  这首儿歌幼儿很喜欢,与以往的儿歌有所不同。在以往的儿歌教学中,儿歌简短、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学习。但今天学习的这首儿歌《小熊过桥》内容比较多,较长。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理解儿歌。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开始,我就带领幼儿过小桥,让幼儿自己体验过小桥的心情。提出问题:刚才你们在过小桥时心情怎么样的?今天有只小熊也要来过一过小竹桥,猜猜小熊过桥会碰到什么事情呢?提出悬念。根据幼儿回答播放课件:对于“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画面上对应出现:一只乌鸦边飞边叫,桥下的流水露出了咧嘴笑的笑容,又形象又富有情趣。在针对儿歌的最后一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画面上出现了回头笑嘻嘻的小熊,半钻进水不停摇着尾巴的鲤鱼,再配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幼儿陶醉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插上了想象翅膀。最后, 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动作并把儿歌表演出来,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小熊、鲤鱼、乌鸦、流水一起有节奏的念儿歌。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不事事依赖别人。

25、大班音乐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小溪流》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

  2、学会相互评价。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椅子摆成半圆形。

  2、材料准备:《小溪流》音乐光碟、钢琴。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

  难点:学会相互评价。

  四、活动过程:

  1、唱歌问好。

  《小溪流》进入活动室,小朋友们,让我们都变成一条小溪,流到我们喜欢的地方。(找座位坐好)

  2、复习歌曲。(练声)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小溪是怎样的?(有水、水清澈、缓缓的流着……)

  小溪也和你们一样会唱歌,今天我们和它一起来唱歌。

  3、听音乐感受歌曲。

  师:现在我们听听小溪流唱的歌。

  A:欣赏第一遍、:(常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听听小溪流想去什么地方?它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找大海的?

  欣赏完提问:

  (1)、小朋友们听到什么?

  (2)、流进了什么地方?(哪里)

  (3)、小溪流的心情怎么样?

  (小溪流很高兴,我们一会跟小溪流唱歌的时候也要像小溪流一样用快乐、好听的声音)

  B:第二次欣赏,熟悉旋律。(拍手感受音乐)

  4、熟悉歌词。

  师: 现在老师把小溪流的歌词念给小朋友们听一听。(1-2遍)

  5、学唱歌曲。

  A:老师范唱。

  B:幼儿跟唱。

  6、幼儿分组表演唱。(学会从音准节拍,幼儿音乐的表现上去互相评价歌唱效果)

  7、游戏:找朋友。

  A:教师示范游戏,与幼儿共同讨论,熟悉游戏规则,一人(几人)当邀请人(小溪流),在音乐前半部分拍手唱歌,唱到“流进河,”及“流进江”时邀请一个小朋友跟着一起游戏。

  B:按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体会找朋友的快乐。

  8、活动自然结束。

  说明本次活动,我的目标有两点:1、感受歌曲活泼流畅的旋律,学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2、学会相互评价。 整个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所定的目标,小朋友们都陶醉在了优美、活泼的音乐中。经过老师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学习音乐、深入的感受音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孩子们的身心如鱼得水,一直都沉浸在快乐中。尤其是在游戏和唱歌比赛环节,把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6、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反思

  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探索看图理解记忆歌词,并模仿创编部分歌词。

  3、感受歌曲和谐快乐的情绪,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探索看图理解记忆歌词,并模仿创编部分歌词。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背景图、音乐。

  2、幼儿已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动物和我们人类是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可是有一群小动物却急急忙忙想要离开它们的家,这是为什么呢?

  2.教师出示《小动物搬家》图片,幼儿观察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环境受到了污染,所以小动物的家园遭到了破坏,小动物们就会变得无家可归。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词。

  1.师:小动物看到自己的家园变成了这样,心里非常难过。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2.教师用小动物的语气说歌词,并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小兔说:“请留一片绿草给我”;小鸟说:“请留一片蓝天给我”;小鱼说:“请留一片清泉给我”;大熊猫说:“请留一片森林给我”。

  它们齐声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3.师:听到了吗?小动物们说的多好呀!它们多么希望自己拥有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啊!老师也把小动物的话编成了一首歌,歌名叫《我们都是好朋友》,老师把小动物希望的家园唱到了歌曲里。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

  4.师:你听到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5.师:老师用歌声把小动物们的家园唱出来了,你们看,这些美丽的地方是谁的家呢?(教师出示绿绿的小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水背景图)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然后把小动物送回它们的家园,好吗?

  6.教师边弹琴边唱第二遍歌曲。

  7.师:谁愿意来送小动物回家?请个别幼儿上前,集体念歌词把动物图片送到相应的位置。

  8.师:刚才小朋友把小动物们送回家送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唱。教师放音乐,幼儿集体学习歌曲。

  9、师:我们小朋友真棒!都把小动物送回到自己的家园了,那它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就让我们来唱一唱这首歌为它们庆祝一下吧!幼儿再次集体歌唱。

  10.师:真好听,小动物还想听小朋友唱这首歌呢,我们再来一遍,怎么样?幼儿集体歌唱。

  11.师:我们也是动物的好朋友,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园了,那我们的心情怎么样呢?(快乐的)现在我们就用快乐的歌声把小动物的喜悦唱出来吧!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请第一组小朋友唱小兔,第二组小朋友唱小鸟,第三组小朋友唱小鱼,第四组小朋友唱大熊猫,最后两句集体唱。

  (三)创编歌词,拓展思维。

  1.师:在这些美丽的家园里,除了歌里唱的这些小动物,还有很多的动物朋友呢!看,又来了一群小动物!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2.师:现在我们能不能将这些小动物编到歌曲里来唱一唱呢?幼儿看图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3.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小动物,现在请小朋友也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好吗?幼儿自由创编。

  4.请个别幼儿上前创编歌曲。

  (四)延伸:

  师:在自然界中,不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有其他的,像花草呀、、树木呀、山水呀、微生物呀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要保护它们,保护身边的环境,保护居住的地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我们的家园才会变得更美好!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唱歌曲时,旋律就隐约地展现出来了,在幼儿匹配歌词时,虽然幼儿是在讨论、交流,但教师弹奏的旋律间接地引起了正在操作的幼儿的注意,致使他们完成图谱后都愿意跟着旋律试着唱一唱,最后幼儿学会完整演唱歌曲后,也能听旋律自主演唱其他图谱。

27、大班艺术活动优秀教案《夸夸我的好朋友》教学设计与反思

  夸夸我的好朋友是大班的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它的教学目标是

  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以及欣赏同伴的优点,并且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夸夸我的好朋友》的教学过程:1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有好朋友吗?”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2介绍自己的自画像,并说说自己的五官特征以及优点。

  3游戏:击鼓传花的方式进行游戏,花落谁手就从小塑料筐里取出一张自画像,先猜猜他是谁,然后说说这个小朋友的优点,回答正确了的就发一个五角星的印章。

  4小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夸夸自己的好朋友。

  这节课的活动准备是,每人一张自画像,小红花一朵,五角星印章数枚。

  这次的教学活动还是一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小朋友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夸夸好朋友的快乐,同时也锻炼了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但是在材料准备上,总有那么不足,自画像的提供,可以改成小朋友平时的照片,这样在猜猜他是谁的时候能清楚地看出来。还有就是活动结束有点冷场,既然小朋友喜欢游戏,活动结尾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游戏的方式结束,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一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8、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快乐的小面条》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2、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欢乐。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场地、音乐、黑板、厨师服具。

  活动过程:

  一、热身准备活动。

  音乐伴奏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场地随音乐舞蹈。

  二、基本部分。

  (一)进行肢体动作的想象和表现。

  小朋友在家见过煮面条吗?

  提问:面条煮之前是什么样的?把硬硬的直直的面条放进锅里它会慢慢弯曲,慢慢变软,火越来越大,水开了,面条在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好像人的肢体缠绕,四肢波浪,(谁能来表现一下?)煮熟了以后还要注意关火。

  (二)乐曲的想象和表现。

  1、我这有一首好听的曲子,你们仔细听,边听边想,哪一段音乐表现的是直直的硬硬的面条,哪一段表现的是刚下锅的面条,哪一段是在锅中沸腾的面条。(音乐伴奏,幼儿欣赏)

  2、再来感受一下(音乐伴奏,教师用画来表现)

  音乐结束后,教师边指画便问幼儿这是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直直的硬硬的面条,第二段表现的是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是不断翻滚、转圈的面条。

  3、我们来边感受音乐,边欣赏煮面的过程。(教师将图片一一画在黑板上,用各种线条来表现。)

  4、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一下没下锅时硬硬的直直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刚下锅时慢慢弯曲变软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表现不断翻滚、转圈、跳上跳下的面条。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现。

  5、我们一起来做一下煮面的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舞蹈)

  6、好,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做小面条,站到锅边准备好,我来当厨师煮面喽!

  (音乐伴奏,幼儿舞蹈教师指挥)

  注意最后强调关火,提醒幼儿关火后面条就不能动了。

  三、结束部分。

  我们去请别的小朋友也尝一尝吧!引导幼儿出活动室,跟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29、大班音乐活动设计《小白船》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l、引导幼儿体会、感知歌曲中优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节拍,唱出优美、舒缓的韵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通过学习演唱3/4拍歌曲,使幼儿初步了解朝鲜族歌曲的特点。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歌曲课件、音乐教学磁带、录音机、自制长鼓、朝鲜族服装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听两段不同的音乐(曲一:活泼欢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动作。

  二、展开:

  (一)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特点、熟悉歌曲旋律。

  l、提问幼儿:刚才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哪段音乐是三拍子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三拍的强弱规律。

  2、组织幼儿跟随歌曲音乐练习三拍子节奏。

  (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习歌词。

  l、教师介绍歌曲名称并示范演唱歌曲。

  2、通过提问及课件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曲里唱到的小白船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船有什么不一样?歌里还唱了什么?

  3、幼儿看课件完整欣赏歌曲。要求幼儿记住歌曲中最喜欢或是最优美的歌词。

  4、根据幼儿分别说出的歌词,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三)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请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小声完整跟唱歌曲。

  2、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并有重点地练习演唱:我们还有那句唱得不够好,还需要再练练?

  4、通过歌曲接龙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

  5、为幼儿提供场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组演唱,激发幼儿的演唱兴趣。

  6、请幼儿集体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四)通过观察朝鲜族服装和欣赏朝鲜族舞蹈,引导幼儿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

  1、启发幼儿通过教师身上的朝鲜族服饰,初步认识和了解朝鲜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

  2、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朝鲜族舞蹈。

  三、结束:请幼儿背上“长鼓”,伴随小白船的音乐,与教师一起载歌载舞。

  [课后反思]:

  此次活动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点,第一,我这节课为幼儿创设了一种意境,让幼儿在优美、宁静的旋律中去体验和表现歌曲的诗情画意。课堂展示美丽的夜空图,配上声情并茂的语言,让幼儿把教室变成美丽的夜空,培养了幼儿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第二,知识的拓展,激发幼儿插上想像的翅膀,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乐于想像,跳了简单唱好一首歌的框框教学。

  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第一,在三拍子韵律体会环节初浅不到位,点到却没深入没能达到体会的目的;第二,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不足,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再加强;第三,幼儿“动”得不够,老师在启发幼儿投入的乐曲中让自己随音乐放松,表演方面还应该想更多的办法。

  体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反复实践感觉、不断深化的过程,而“比较”则是这个过程的重要方法和原则。音乐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材料、要素、结构及形象都有非具象性和,需要在反复比较中形成印象和理解,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新的认识。比较的方法也会丰富幼儿体验的活动和形式。教学还需要更深刻的分析与反复实践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0、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案《猪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计意图: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种大环境中孩子们很自然的对电脑这个信息工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孩子都会上网。可网络是个复杂的虚拟社会,有许多不利孩子健康发展的东西在其中。但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渐渐变的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引导孩子学会“辨别和选择”,正确的应用网络。

  《猪之歌》是一首网络流行歌曲,受到许多“网民”的喜爱,常常被翻唱,被制作成各种FLASH。由于其歌词生动形象,曲风诙谐有趣加上演唱者在演唱时模仿“猪”酣酣的声音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更加有趣。而歌词内容以描写“猪”的形态和生活习惯为主,较为健康。于是我想利用这首歌曲来引导幼儿学会辨别好坏,从一个侧面慢慢的引导幼儿健康进入认识网络世界。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生动形象的歌词和诙谐有趣的曲风,并能大胆的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2、能判断他人的优缺点,明白要学习他人的优点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三、 活动准备:

  下载歌曲《猪之歌》,和FLASH动画。

  四、活动过程:

  一、题:说出各种能听到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2、“有一种歌曲是在网络上听的,这种歌曲叫做网络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网络歌曲——《猪之歌》。”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网络歌曲。

  (幼儿说出多种听歌曲的途径。有广播,MP3,三用机,CD……)

  二、欣赏歌曲:

  第一次欣赏:

  师:1、“你喜欢这首歌么?为什么?”

  2、“歌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滑稽的曲风。

  (歌曲欢快幽默的曲风,很快就让幼儿体会到了歌曲的滑稽有趣,特别是开头都会先唱“猪”这个字,听起来象是一个人在对一只猪说话,每位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都忍不住开心的笑起来。对歌曲的鲜明形象及其内容有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第二次欣赏:

  师:“请你边听边想一想这首歌里唱了猪的那些地方?他是怎么唱的?”利用FLASH动画让幼儿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歌曲。

  (有趣的动画直观再现歌词中对猪的生动描写,如:有一句歌词是“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动画中就出现了夸张特写的猪鼻子和猪流鼻涕的滑稽摸样。有趣的画面在使幼儿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其了解了歌词。)

  第三次欣赏:

  师:“这首歌这么有趣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找找《猪之歌》中,

  师1、“你们喜欢音乐吗?”“你们在那里可以听到音乐呢?”启发幼儿哪些地方演唱了猪的优点,哪些地方演唱了猪的缺点,并有手势表现出来。”

  师:“歌里的小猪有优点也有缺点,你想学他的那些地方呢?”

  “在每个小朋友身上也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借助动画,幼儿联系对猪的认识经验,所以很快幼儿就寻找到了唱“猪”优、缺点的地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判断。如:唱到“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时许多幼儿或用手画出或做出打“叉”的手势,或用打枪的手势,表示坏习惯;而唱到“从来不挑食的乖娃娃”时有的幼儿点头,有的则伸出大拇指,表示这是好习惯。在讨论想学猪哪些地方时,一个平时不爱吃饭的女生笑着说:“我要学它不挑食,这样身体才会好。”)

  三、表演歌曲

  “这首歌这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表演吧!看谁表演的动作最像,最有趣。”师幼进行表演。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愿望,每位幼儿都很投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来表现歌曲,并能想出好多有趣的动作。比如:用手把鼻头向上压,拉耳朵,厥嘴,半蹲着扭屁股等等。)

  四、观察反思:

  观察反思:

  这次活动生动有趣,很好的让幼儿感受了歌曲的诙谐有趣的独特风格。有趣的FLASH动画激发了孩子们表演的愿望。歌曲中对“猪”的优缺点的鲜明表述,让孩子能很清楚的判断出来,并能从中得到启示。表演时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快乐大胆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那只可爱的小猪。

  活动中请孩子用手势来表示“小猪”的优点与缺点让幼儿明确的感受到歌曲中“猪”的特点,并且让幼儿自己有喜欢的动作来表示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在表演的过程中一些幼儿抓住了“猪”的外型特点把嘴巴厥起来像及了一只可爱的小猪。但由于歌曲演唱的速度较快,孩子们不能很好的听清楚歌词,多数是靠动画来理解的。如果在活动时教师能清唱一次,能让幼儿听清楚歌词,有助于对歌曲的欣赏和理解。

31、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照片的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照片的故事》

  一、设计意图:

  《纲要》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照片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拍照和欣赏照片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孩子自己的照片直接来源于他的生活经验,是他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但是这种讲述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记忆的简单再现,往往需要孩子将看到的信息重新组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用现在的知识经验去创造性地讲述。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利用照片发展孩子详细地、有条理地、完整地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能力,启发他们通过敏锐的观察,捕捉静态的视图传递的动态信息并能较好地运用语言描述,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另外,摄影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在引导幼儿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照片本身所蕴涵的价值,恰当地融入艺术和社会领域的内容,对孩子来说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照片: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智慧树剧照、全家福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

  2、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为了提高幼儿讲述的兴趣,布置照片展览会,为幼儿创设了想讲、愿意讲的环境氛围,这可以使幼儿在有声有色的讲述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与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册。

  5、实物展示仪。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师:“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里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幼儿一:“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张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里收获了许多花生,我和爸爸帮奶奶晒花生,奶奶要剥花生给我吃,我说:‘奶奶,我帮你剥。’我剥不动就用牙齿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机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齿咬花生的样子给照下来了。”

  幼儿二:“这是我过五岁生日时我妈妈带我到小天使影楼拍的一张照片,我特别喜欢奥特曼,就拉着妈妈跟奥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纪念,我大声喊‘打败怪兽’妈妈祝我生日快乐!后来,妈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妈妈……”

  孩子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有趣、完整。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他们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如:春游、运动会、六一团体操表演等,孩子们都能快乐地、用完整、连贯的的语言讲述,而且讲述内容生动、有趣,是孩子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的剧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留念……)

  (3)刘翔比赛的照片。(刘翔哥哥在参加跨栏比赛,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获得了世界冠军……)

  4、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与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每一张照片不仅可以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这些照片装在一起,给它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照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五、活动反思:

  正是因为此次活动的选材直接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照片的内容是孩子熟悉的、亲身经历的,适合于幼儿的讲述活动,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投入,师幼互动也非常激烈、有效。幼儿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语言活动中示范模仿法也十分重要,老师的示范讲述引起了幼儿浓厚的讲述兴趣,还让幼儿感受和理解了故事的要素和结构,幼儿在讲述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运用。在这里我不只是单纯运用教师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示范,因为作为身边的小伙伴的示范更能让幼儿所能接受。借助同伴的示范讲述进一步开阔了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活动一开始我将幼儿带来的照片布置展览出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了幼儿充分讲述、与同伴交流的自由,使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宣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活动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展示和保存活动成果,孩子共享的快乐体验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延伸活动将照片丰富到语言区便于幼儿随时讲述,照片的故事依然继续。

32、幼师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

  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

  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

  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

  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

  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

  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 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

  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

  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

  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现的乐趣。

  本次活动中,活动开始时教师以“戏说脸谱中唱张飞的片段视频”引出活动,充分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学习京剧的热情。并且将难点前置,通过出示唱“啊”部分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通过发现图谱中图片大小的差异,引发幼儿有目的的感知拖长腔中的节奏变化及音高转换,主动学唱拖长腔的唱法。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图谱课件,采用“幼儿说-教师唱-再模唱”的形式,帮助幼儿有效解决对歌词及旋律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激发幼儿对学习京剧的兴趣。分析歌曲内容,使幼儿了解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通过教师对比范唱,幼儿对难点唱句进行了模唱练习。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声音唱出不同脸谱的人物特点,很好的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最后在幼儿运用动作表现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小演员唱京剧”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京剧动作的基本特点,并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表现,这一环节掀起了活动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3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98k》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如肢体动作);

  2、按照节奏进行整齐的打节拍,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欣赏音乐、发现美感知乐曲;

  3、乐于参与游戏,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带来的利与弊;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重点:按节拍正确、整齐击打乐器

  难点:不同节奏变换式的演奏。

  活动准备:音乐《98k》、铃鼓、手摇铃、蛙鸣筒、沙锤、A4纸

  一、活动开始

  1.师幼问好、幼儿就坐;

  2.师播放音乐《小了白了兔》,让幼一起唱并做动作,最后让幼儿说说在哪学到、听到此歌曲(抖音)。

  3.播放第二首打枪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出在(吃鸡)游戏听过这首歌,师正确引导幼儿生活中比吃鸡、抖音有更好的玩的游戏,导入本节活动——《98k》

  二、活动过程

  1.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感知乐曲。

  2.再次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乐曲自由拍打节奏,请节奏感强的幼儿分享,大家一起边熟悉节奏边用肢体演奏。

  3.发乐器并介绍名称、用途。

  4.让幼儿试着跟随音乐节拍演奏。

  5.师幼一起跟着拍子演奏。

  6.按照乐器将幼儿分组演奏、合奏表演,师按节拍引导幼儿分组打击乐器。

  三、活动延伸:

  1.让幼儿画一把自己喜欢的枪

  教学反思:本节活动幼儿参与性高、节奏感很强,能按照节拍正确的演奏。教师需进一步注意细节,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更多不同的演奏。

34、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戏说脸谱》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

  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

  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

  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

  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

  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 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

  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

  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

  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现的乐趣。

  本次活动中,活动开始时教师以“戏说脸谱中唱张飞的片段视频”引出活动,充分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学习京剧的热情。并且将难点前置,通过出示唱“啊”部分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通过发现图谱中图片大小的差异,引发幼儿有目的的感知拖长腔中的节奏变化及音高转换,主动学唱拖长腔的唱法。

  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图谱课件,采用“幼儿说-教师唱-再模唱”的形式,帮助幼儿有效解决对歌词及旋律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激发幼儿对学习京剧的兴趣。分析歌曲内容,使幼儿了解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通过教师对比范唱,幼儿对难点唱句进行了模唱练习。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声音唱出不同脸谱的人物特点,很好的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最后在幼儿运用动作表现歌曲环节,教师出示“小演员唱京剧”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京剧动作的基本特点,并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表现,这一环节掀起了活动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在整节活动中我一直围绕音乐活动的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在充分欣赏感受、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大胆演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们在整节课对歌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够大胆的用动作表

  现人物特点,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教态自然亲切,教具准备恰当。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师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思考,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演唱活动中。在教师回应方面,能够随时接过孩子的问题,加以肯定和引导,并能激发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要深入的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去设计教学活动。要研磨一节好课,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打磨自己。当然丰富幼儿的课前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5、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小老鼠打电话》教学设计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音乐旋律,掌握∣1.2 3 4∣ 566∣的拖长音节奏以及∣53 0∣42 0∣2 32∣1 -∣的空拍节奏。

  2、能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表现小老鼠打错电话前后愉快、害怕的心里变化。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音乐旋律,掌握∣1.2 3 4∣ 56 6∣的拖长音节奏以及∣53 0∣42 0∣2 32∣1 -∣的空拍节奏。

  难点:能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表现小老鼠打错电话前后愉快、害怕的心里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打电话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自制猫的家、真实电话两部、小老鼠和猫的头饰若干、自制电话本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猫和老鼠”的游戏情境,进行发声练习,激发活动兴趣。

  出示图片“猫和老鼠”并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它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套用歌曲第三句旋律和节奏,难点前置,练习空拍和拖长音。

  ∣1.2 3 4∣ 566∣∣53 0∣42 0∣2 32∣1 -∣

  喵 喵喵喵 喵喵喵吱吱吱吱 吱吱吱 吱

  2.创设“小老鼠打电话”情景剧,两位教师分角色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旋律,理解并学唱歌曲。

  (1)两位教师扮演猫和老鼠,情景剧示范演唱,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歌曲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拖长音和空拍节奏。

  提问:小老鼠打电话要干什么?什么叫做过家家?小老鼠手里拿着什么打电话?它看了几次电话本?电话号码是多少?它是怎样打电话的?小老鼠是怎样邀请朋友的?邀请朋友的时候心情怎样?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唱准拖长音和空拍节奏。

  (3)教师再次示范演唱,教师扮演的猫从房子中出现,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情节的转变,体验小老鼠从喜悦到害怕的心里变化。

  提问:小老鼠把电话打给了谁?猫说了什么?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老鼠现在是什么心情?害怕又后悔的小老鼠说了什么?声音和表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引导幼儿学习小老鼠害怕时颤音的演唱方式。

  3.幼儿完整演唱,用欢快、跳跃以及紧张、害怕的声音表现老鼠前后心理变化。提问: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的时候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老鼠的快乐?打错电话之后老鼠是什么心情?声音和动作有什么变化?

  4.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感受歌曲跌宕起伏的情节,体验游戏的快乐,懂得要做一个认真仔细的人。

  (1)幼儿扮演老鼠,教师扮演猫,引导幼儿用小老鼠害怕和关门的动作表现歌曲间奏∣243 243∣ 11 1∣x—∣。

  提问:猫要来了,小老鼠感觉怎么样?小老鼠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有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示害怕和关门的动作。

  (2)两名幼儿与教师一同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玩游戏。引导幼儿在∣ 1313 13∣55 3∣4545 43∣22 2∣间奏处表现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并及时演唱歌词“朋友怎么会是他”。

  (3)教师小结: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因为粗心拨错了电话号码,找来了猫。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打错电话,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和麻烦,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希望小朋友们不要打错电话,做一个认真仔细的孩子。

  《小老鼠打电话》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我始终围绕歌曲内容,通过创设情境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歌曲,大胆表现歌曲。

  在活动开始环节,创设“猫和老鼠”的游戏情境,巧妙将发声练习与难点前置相结合,解决歌曲的空拍节奏和拖长音。这首歌曲富有情节、充满趣味性,我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将歌曲内容生动、直观的展示给幼儿,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扮演的猫,出现了多次,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活动的需要,做了以下处理:前两次猫都是躲在房内只出声音,不现身,其目的是为幼儿留有悬念,引发幼儿欣赏并学唱的兴趣。第三次猫出现,其目的帮助幼儿体验剧情转折,为幼儿充分表现小老鼠心里变化做好铺垫。幼儿游戏环节,猫多次走出房间,与幼儿互动,游戏达到高潮。通过幼儿与“猫”的互动游戏,解决了间奏时幼儿枯燥单一的动作表现,鼓励幼儿更加自由充分的表现小老鼠的心里变化。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整个活动将情境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理解歌曲、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快乐、在游戏中创造性的表现音乐。多感官通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在情感上得到很大的满足,教师还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