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随笔: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

上课随笔: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

上课随笔: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面前,我觉得至少有几个问题值得老师们深入思考:有效的课堂追求什么?何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今天的课程改革对老师们来说,其实就是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精心设计和搭配课堂流程,使学生们自觉自愿地、充满愉悦地完成学习体验过程。过去,我们总是用学习结果带来的成功或利益来教育孩子们,殊不知过程中的快乐对他们来说,甚至比结果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更重视学习过程,孩子们在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果过程中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将累积成为学习障碍,从而令学生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用这样的视角来观照课堂教学,我们就会更加注意“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如何教授这些知识才更有意义?”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不断生成。老师们也会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还有一个一直以来被忽略的问题——有差异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说,知识归根到底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会的。要实现有效的引导,即“从教对到教会”的根本转变,教师必须清晰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以及最合适的引导方式,比如,擅长听觉型学习的孩子,同擅长视觉型学习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差异,封闭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花费相当的经历来了解和研究学生,以不同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好地诠释了教学概念从传统到现在的发展,从单纯地注重教,到教和学的统一,从通过教来促进学,再到以学定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课堂从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舞台变成了促进学生发展和表现的舞台,教师的角色也从“演员”变成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