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在本课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了使学生便于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形象化的图表进行讲解。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特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用图表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从中认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高 飞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教师上课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哲学常识第八课 第二节 第二框 教案设计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李岸旭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理解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知识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就要在“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 一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完整的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是下定义,形成概念,揭示事物的内涵和外延,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思维形式; “为什么”是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的地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量变、质变的含义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二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识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2、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
实践出真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三章,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第一节,实践出真知 导入:马克思生前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3、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 含义 4、理解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识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2、理解: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3、运用: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具体问题具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二)能力目标: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重点和难点】重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实践的基本含义? 2、实践应具备哪三个特征?导入新课 认识是从哪里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教材补充内容之一第二节第二框 第三课第二框之补充材料(单击打开或保存)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教材补充内容之一第二节第一框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P72之“议一议”:这些工工程程均是能源设施建设,本身所投资金巨大,可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带动相关相关行业发展;建成后可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为我国各项事业提供巨大的能源支持,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教材补充内容之一第一节第二三框 第二框 我国的人口问题1、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总数12953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1·07%人口粗文盲率6·72%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20世纪90年代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达6·96%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91%2、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五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课时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材分析教材主要分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学情分析】 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特别是让学生深刻领会我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教
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公民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公民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复习提问]  我国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对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有何作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目前只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教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改
初三年级第四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识记)(1)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包括和。其中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2)为主体,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的和初级阶段决定的。2、毫不动摇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一、说教材(一)内容简析本框是初三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结束语,也是全书思想教育的归宿和落脚点。本课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择业观,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本框内容分三部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巨变和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2、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教学重点、难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设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教材补充内容之一第二节第二框 第三课第二框之补充材料(单击打开或保存)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教材补充内容之一第二节第一框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P72之“议一议”:这些工工程程均是能源设施建设,本身所投资金巨大,可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带动相关相关行业发展;建成后可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为我国各项事业提供巨大的能源支持,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教材补充内容之一第一节第二三框 第二框 我国的人口问题1、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总数12953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1·07%人口粗文盲率6·72%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20世纪90年代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达6·96%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91%2、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五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课时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材分析教材主要分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学情分析】 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特别是让学生深刻领会我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教
第一课 第八框 活动课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 第八框 活动课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 [教学目标] 对有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情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问题回答,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能够理解以下问题: 1、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
第一课 第三框 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 第三框题 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 [教材分析] 讲述继奴隶社会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也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封建社会的进步性及剥削关系。 首先指出,'封建社会的生产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生产者。由于农民古
页次:21/24 每页25 总数59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