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语文人有两件宝 教案人有两件宝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双手、做工、才能、劳动”4个词语。认识“宝、思、考、事、情、创、造” 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让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吗? 2.找做得好的同学简单
小一语文 我选我 教学设计我选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5个词语。认识“班、静、悄、亲、切、集、体”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为大家服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用选举实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2.
泰坦尼克号 教学设计示例泰坦尼克号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 2.注意文中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3.体会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学会分析一般电影剧本中人物的形象。 (
一个都不能少 教学设计示例一个都不能少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①了解电影剧本的特点。②体会画面以及画面组合的内涵。③把握剧本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④剧本是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来描绘人物性格的。(二)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能阅读一般的电影剧本,并能分析人物的形象。(三) 德育渗透点引发学
漫话小行星 教学设计示例2漫话小行星 教学设计示例2一、导入新课 先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九大行星排列及运行轨迹图,使学生头脑中留下感性的立体的九大行星图。然后,请大家分别谈谈对哪种天体感兴趣,为什么?想没想过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领域寻求自身发展的方向?二、明确目标 1.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办法,增加
漫话小行星 教学设计示例1漫话小行星 教学设计示例1一、导入新课学生活动:以“我知行星有多少”为题,课前说话三分钟。师评议并导人:晴朗的夜空,灿烂的群星中,除了大家熟悉的九大行星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它们大多都分布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那么你想知道小行星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回答)让我们带着这些问
气候的威力 习题精选气候的威力 习题精选阅读测试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①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
气候的威力 教学设计示例气候的威力 教学设计示例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训练点1.了解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安排说明顺序的依据。3.弄清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周密。(二)能力训练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数字杂说 习题精选数字杂说 习题精选阅读语段,回答下面问题。模糊数学孙章1965年,世界上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模糊数学。数学的特点是精确,如今却与“模糊”攀上了亲,似乎不可思议。确实,模糊数学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与日俱增。正如1975年纪念模糊数学诞生十周年的论文集所指出的:“未来的十年,
数字杂说 教学设计示例数字杂说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知识,培养科学兴趣。2.训练快速阅读与概括能力。3.了解科学小品与一些说明方法。(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对身边常用的数字有进一步的了解。破除迷信,科学地认识和运用数字。二、重点、难点、疑点
莺 教学设计示例莺 教学设计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训练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二)能力谰练点 1.品析文中优美的语言。 2.训练学生利用已有说明文知识阅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莺科类小鸟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爱鸟类、热爱自然的情感,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小六语文 将相和 教学设计2将相和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二)能力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
高一《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设计示例(三)《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设计示例(三)教学目标:1.能力训练点: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2.美育渗透点: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预习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神话传说及“断臂维纳斯”
高一《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设计示例(二)《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清冈卓行的美学观点,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3、美育目标:发展学生审美个性,引导学生认识审美活动的主观性特征。【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高中一年级《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一)《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设计示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文艺随笔的特点。2.深入探讨重要语句,领会句子的含义。(二)能力训练点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对米洛斯的欣赏和赞誉,提高艺术鉴赏能力。2.揣摩语言、抓住关键,培养分析研究和自我质疑解难的能力。3.
高中一年级《说“木叶”》 教学设计示例《说“木叶”》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设想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
小一语文教案 聪明的华佗聪明的华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
司马光 教学设计司马光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
墨池记 教学建议墨池记 教学建议一、文章主旨文章从记述墨地遗迹入手,指出王羲之的书法达于精妙的境界,是“以精力自致”,并非出于“天成”,从而阐明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要依靠勤学苦练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二、结构内容《墨池记》是“记”体。按照“记”体的格式,先记地点,次写景物或传说,再写
墨池记 教学设计示例墨池记 教学设计示例【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自读重点把握文中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本文平易朴实、婉转沉着的艺术风格。【自读程序】一、齐读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
出师表 教学建议出师表 教学建议一、主旨概述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因后主刘禅昏弱,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深怀内顾之忧,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对后
出师表 教学设计示例出师表 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认真阅读“阅读提示”的内容,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全文主旨。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国事无论巨细,莫不取决于诸葛亮。公元227年,诸葛亮认为伐魏的条件已经具备,但在内政方面,还觉得放心不下,因此临行前上《出师表》给刘禅,希望他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隆中对 教学建议隆中对 教学建议一、课文题解《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
隆中对 教学设计示例隆中对 教学设计示例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习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教学过程:一、明
鲁迅自传 教学设计示例鲁迅自传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自传的写法。2.体会本文选材精要,叙述详略得当的特点。(二)能力目标培养概括能力和说话能力(三)情感目标学习鲁迅严肃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爱国思想。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难点: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涵。2.选材精当和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