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语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1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严峻、恐怖、会意、一拥而人”等词语。 3、理解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
小六语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设计2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
小六语文教案 卜算子 咏梅3卜算子 咏梅 教师思考: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赞美梅花的佳作。《卜算子咏梅》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一组里一篇课文。这是毛主席词作中的精品。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
小六 卜算子·咏梅 2卜算子·咏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解释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学课文,质疑问难。教学过程:-、揭示课题1.解题。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这首词的题目。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读了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
小六 卜算子· 咏梅卜算子· 咏梅 教材分析: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物象。特别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诗词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发内心未申之志,喻节操之高洁,表达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之骨气。但古代诗人的咏梅诗,往往在傲骨厌俗中,也难免带有孤芳自赏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气质,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毕竟不够广阔。毛泽东同志作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感悟人生哲理 引导发表意见----《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本课时教学,把感
小五 桃花心木 教学设计桃花心木 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小学五年级 白杨 教案白杨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白杨的特点。(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三)德
小五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设计2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8个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青海湖壮丽的景色以及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生物资源。(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
小五语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设计1 小五语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设计1(下载: )
小五 词两首教学设计词两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塞”、‘笠”、‘蓑”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二)能力训练点 l、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两首词
阿里山的云雾2阿里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1、欣赏阿里山迷人的自然风光,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爱国之情。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阿里山的云雾变幻莫测的美。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根
梅岭三章 教学设计示例梅岭三章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体会作者豪迈的革命情怀。2.比喻、借代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二)能力目标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三)情感目标1、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小橘灯 教学建议小橘灯 教学建议一、重点段落分析(倒数四、五、六段)这个片段先后写的是,小姑娘制作小橘灯,分别时说的话,我提着小橘灯走山路的感觉,全文的思想在这个片段中得到了升华。写小橘灯的制作过程,用了一个长句,写了一连串连续的动作,语气连贯紧凑,写出了小姑娘的心灵手巧,动作麻利。小姑娘巧制小橘灯
小橘灯 教学设计示例小橘灯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仄、髻、瓤。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八九岁光景 仄仄的楼梯 无聊地站起 斑斑的血痕 惊异地说 灵巧的小橘灯3.掌握作者的有关知识。(二)能力训练1.理解小橘灯的象征意义以及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
夏 教案设计夏 研究主题: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的热切呼唤。2.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的作用在于平等地参与、周密地组织、巧妙地引导、简约地讲授,以及艺术地激活和完善学生思维的盲区,不断让学生去发现、感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指导思想:1、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2、 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 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二)、教学设计:一、 导入课文: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
1-3单元同步课堂作文写作训练设计1-3单元同步课堂作文写作训练设计 江苏滨海县第三中学 陆可爱 戴祥明 第一单元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训练目的]1、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引导学生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序。2、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训练重点]用各种说明顺序合理地结构文章。[训练难点]
《夏之绝句》 教学设计示例《夏之绝句》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设想简媜的散文是一种诗质散文,并不以见识广博、字句老辣取胜,而是以敏于感受、巧于构思、富于联想、精于炼字造句见长。这篇描写夏天生活的散文,充满着诗情画意。在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朗读,多感悟,切忌长篇大论地分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
菜园小记 教材教法菜园小记 教材教法一、思想主题本文记下了延安大生产时期垦地种菜的劳动过程,以及当时人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目的是教育和鼓励人们继续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战胜困难,度过难关。本文的激励和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作者并没有进行简单的空洞的政治说教,
菜园小记 教学设计示例菜园小记 教学设计示例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作者准确精当的用词来表现事物的特点。2.了解作者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的介绍事物。(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在记叙中进行描写、抒情、议论,领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的好处。2.学会有层次地阅读、描写事物。(三)德育渗透点劳动不仅能从物质上创
白杨礼赞 教材教法白杨礼赞 教材教法一、初读: 1.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培养动手能力。 2.对学生识记字、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采取“简单重现”的办法纠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寻求识记方法,训练他们形、音、义统一识记的能力。 引导寻求方向: 从字的结构考虑; 从词的构成方式考虑; 从其所处的
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示例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象征的艺术手法。2.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二)能力训练点1.能在整体感知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2.能指认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了解学习北方抗日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四)美育渗透
向沙漠进军 教学建议向沙漠进军 教学建议一、结构内容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和征服沙漠、改造沙漠的方法。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4段),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其中第1~3段指出了沙漠与人的关系,沙漠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说明了向沙漠进军的必要性,第4段分析了沙
向沙漠进军 教学建议向沙漠进军 教学建议一、结构内容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和征服沙漠、改造沙漠的方法。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4段),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其中第1~3段指出了沙漠与人的关系,沙漠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说明了向沙漠进军的必要性,第4段分析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