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 教学设计示例向沙漠进军 教学设计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训练点 1.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分类说明的方法。 2.学习恰当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人类征服沙漠的业绩,树立改造大自然的雄心。 (四)美育渗
蜘蛛 教学建议蜘蛛 教学建议结构内容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以幼年时听到的关于蜘蛛的一个诗谜作文章的小引,形象鲜明地概括了蜘蛛会结网的生态特征。第二部分(2~3)具体记叙蜘蛛捉飞将的情景,着重说明它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第三部分(4~6)说明蛛丝的成因及利用。第四部分(7)介绍了有丝而不结网的其他蜘蛛
八年级 蜘蛛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2.学习本文生动性说明的说明方法。(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三)情感目标欣赏准确生动的语言美。二、学法引导1.以本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会用“新”眼光去看“旧”事物,在“旧”事物中看出新迹象、新特点,借此寻
纪念白求恩 教学设计示例纪念白求恩 教学设计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读准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理解并运用“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五个成语。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写读书摘记,积累成语。2.练习运用
白蝴蝶之恋 教学设计示例白蝴蝶之恋 教学设计示例【自读导言】《白蝴蝶之恋》通过对一只受伤的小蝴蝶的情感倾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的思考。学习这篇文章应多在诵读、品味上下功夫。(解说:本文情感丰富而复杂,自读时,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理清文章思路,圈画抒情味极浓的语句,仔细揣摩。对文章主旨,可让学生各抒
小一语文 春晓 教学设计2春晓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1. 引入激趣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
小一语文 春晓 教学设计1春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
小六语文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教学设计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词语:泱泱、名誉主席、显赫、搭讪、绝口不提、波澜壮阔。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能力训练点  l.培养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宋庆龄虽身居
小六语文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教学设计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词语:泱泱、名誉主席、显赫、搭讪、绝口不提、波澜壮阔。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能力训练点  l.培养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宋庆龄虽身居
字里行间尽现爱国情—《詹天佑》导读字里行间尽现爱国情——《詹天佑》导读 《詹天佑》一文,作者撷取了典型事件即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赞扬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里呢?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清朝政府提出修京张铁路计划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出来阻挠,且互相争夺,互不相让,其目的是进一步控制我国北方。他们
小六语文 詹天佑 教案设计2詹天佑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否则”、“赞叹不已”练习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小六语文 詹天佑 教案设计1詹天佑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结合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竣工、轰动”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  4.用“否则、赞叹不已”练习说话。(二)能力训练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加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
小五语文 跳水 教学设计2跳 水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能初步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并做简单批注。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起因
小五 跳水 教学设计1跳水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好句。(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像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二、
小五 乌塔 教学设计乌塔 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 
小一语文 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
小一语文 古朗月行 教学设计古朗月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碧”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
变色龙 教学建议变色龙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变色龙》这是个比喻性文题,以自然界中皮肤颜色会随周围物体颜色而变化的小动物变色龙来比喻在处理咬人狗过程中不断出尔反尔、自食其言的奥楚蔑洛夫,由此引起人们的深思,进一步使人认清其丑恶的面目、卑劣的本质。题目的幽默、辛辣、形象,体现了作者独有的语言风
变色龙 教学设计示例变色龙 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找出文中奥楚蔑洛夫对小猎狗和赫留金6次不同态度和判定的语言,分析这些语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2.对比的作用。3.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能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实质的能力。2.从平
孔乙己 教学设计示例孔乙己 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二)整体感知: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当时社会冷漠的苦人儿的形象。大作家巴金说,《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建议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  这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设计示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二)能力目标1.速读课文,能捕捉人物的主要特点。2.培养阅读、思维、口头表达等能力。(三)情感目标1.从文中提到的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感受到他们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
死海不死 教材教法死海不死 教材教法一、新颖巧妙的标题标题“死海不死”,新颖、巧妙,引人入胜。“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字含义不同,“死”与“不死”互相矛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全文围绕“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死”(人不会被淹死
死海不死 习题精选死海不死 习题精选阅读分析题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
死海不死 教学设计示例死海不死 教学设计示例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训练点1.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2.复习“抓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3.体会在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
页次:21/46 每页25 总数1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