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鸿门宴 【第1课时】【课 题】鸿门宴【教学目的】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一、二段【教学难点】同上 【教 法】讲读、讨论 【教 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
第二册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目标: 1. 能力训练点: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 2. 美育渗透点: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 预习布置: 1.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神话传说及“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 2. 通读全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本文是作者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对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 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文章状 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 情。”教学重点应放在描写“百草园”部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语言,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整体感悟  1、导入      2、感知、 a、学习字词b、朗读全文,初步体味文中情趣c、课堂讨论 △从本文的题目看,你认
《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合案 ○教学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③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 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
我是这样教《走一步,再走一步》 武汉 一、导入新课 在师生问好后,我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以此导入新课。我讲道:“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
“主题”五题 讲课文,写作文,语文教师往往少不了强调主题(中心)。也许正因为过分强调了主题,本应该在中学课堂上独领风骚的语文教学落得个“凄凄惨惨切切”,本应该让学生自由展露才情的写作令学生敬而远之。一、受不了人为拔高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从来都是培养“主题”的。一篇文章,讲段落大意,讲中心思想,一定
第二册黄鹂 学习目的: 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蕴涵的哲理; 2、 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精彩语言;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 教学设想: 在学习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充分地让学生自主,自悟,自得,能者为师。既要
第二册黄鹂 一、 导入课文
第二册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要点:1、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2、学习文中夹叙夹议的方法和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3.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教学难点:解题;文中难懂的字句;关于冯铿的插写及三个“疑心”。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解题,理解第一部分。一、导入新课:一年
第二册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本周教学课时数为5课时。二、本周教学进度:《为了忘却的记念》三、本周教学知识要点及能力要求:(一)基础知识方面--1.字词--2.句式变换--3.夹叙夹议(二)阅读方面--1.把握作者思路和文章主旨。--2.对重点段落,作细微分析。(三)写作方面--1.写复杂记叙文的能力--2.能够为所写的
第二册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教学目的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2、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3、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教学重点1、探讨文章主旨。2、揣摩重点语句。三、教学设想基于本文篇幅较长和局
第二册滕王阁序 导标显示屏幕
第二册滕王阁序 教学目的1.背诵全文.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在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3.积累文化知识。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教学步骤一.导入:《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 一、素质教育目标
第二册滕王阁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2、了解文体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学习新课,导入《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
第二册滕王阁序 :-) 教学目的1.背诵全文.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在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3.积累文化知识。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教学步骤一.导入:《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
第二册我们对香港问题的立场 一、教学目的 1.注意表明我国收回香港坚定的原则立场的措辞,深刻体会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2.对一些句子的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也要用心加以探究。 3.进行爱国主义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 通过探讨汲取智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文章深意的意识。三、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
第二册我们对香港问题的立场 一. 教学目标:
第二册我们对香港问题的立场 【教学目的】
第二册树郭橐驼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三、教学
第二册名人传 一、导语所谓名人,无非是有名的人,大千世界,古往今来,知名人物数不胜数,请同学们举一些说来听听1、星派人物 包括歌星笑星足球明星等(学生举来举去就是这些“星星”,加上一个近期活跃的杨利伟,学生们黔驴技穷,吾感叹奈何,便只好引导一番,一女生搜肠刮肚,高声曰“刘胡兰”,众大笑)2、政治军事
《诗两首》教案1 五家渠一中 李专长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二首诗。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2.品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反复诵读,领会诗人坚强乐观的思想,感受他博大的情怀。 2.背诵、默写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 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导入;或可从“你知普希金有多少”
《丑小鸭》3 曲靖市北关小学 陈能波 《丑小鸭》是根据19世纪丹麦著名董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的。从课文类型看,它是安排在“看图学文”后的长“课文”。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编者安排了4幅连贯的插图。从课文特点看,它是一篇童话。教学时既要充分使用插图,又要体现讲读课文的特点。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
页次:115/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