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症状
头晕耳鸣,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五心烦热,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心悸汗出,大便溏薄,下肢水肿,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阴,处方常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二、处方举例
党参、黄芪、山萸肉、菊花各10克,茯苓、山药、熟地各20克,白芍12克,枸杞子15克,钩藤、牡蛎(先煎)各30克。
本型是阴虚阳亢型向阴阳两虚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介证型,多由肝肾阴虚,日久不愈,进而损气而致。方中党参、黄芪、茯苓、山药益气培元;熟地、山萸肉、白芍、枸杞子滋补肝肾;菊花、钩藤、牡蛎平肝潜阳。临床及实验亦证明六味地黄汤有一定的降压及利尿作用。
三、辨证加减
若气虚明显,下肢虚肿,大便溏薄者,去熟地,加白术、泽泻、车前子益气健脾利水;若阴虚明显,内热较重者,去熟地,加生地、知母、黄柏;如兼心气阴不足者,加麦冬、五味子以益心气,养心阴。
上一篇:阴阳两虚型高血压如何进行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