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症
头面烘热汗出,头晕头痛,烦躁不宁,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两足发凉,或有水肿,月经紊乱,经量涩少,以致绝经,舌质淡红,脉弦细或细数。治以补肾泻火、调理冲任,常用二仙汤加减。
二、处方举例
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各15克,黄柏、益母草、知母各10克,当归、白芍各12克,牡蛎30克(先煎)。
此型多因妇女七七经水将绝之际,肾气渐衰,冲任脉虚,肾虚于下,虚火炎上而致。本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药同用,以针对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证候特点而设。方中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知母、黄柏,泻相火而滋肾阴;当归、白芍、益母草养血而调理冲任;牡蛎潜阳敛摄。
现代研究认为,冲任失调与内分泌失调及障碍有关,二仙汤可改善人体内分泌功能,降压疗效在73~80%左右,且无不良反应。实验研究发现黄柏、淫羊藿降压作用最明显,当归的非挥发成分能明显降压并使血流速度增加。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针对部分妇女在月经期前后血压升高或波动的特点,在二仙汤的基础上,加减组成新的复方当归冲剂,内含当归、川芎、淫羊藿、锁阳、车前子、仙鹤草、制香附,在妇女每次月经来潮前7~10日开始服用,来潮后停用,取得了满意疗效。
三、辨证加减
兼肝郁气滞,症见胸闷胁痛、烦躁易怒者,加柴胡、苏梗疏肝理气;兼心烦失眠者加合欢皮、夜交藤、远志宁心安神;兼肝阳上亢者,去巴戟天、肉苁蓉,加珍珠母、钩藤、夏枯草平肝潜阳;偏于血热者,症见月经先期,量多色鲜,加女贞子、旱莲草、丹皮、侧柏炭滋阴清热,凉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