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影响

疾病知识  2009-03-06 04:51:08  文章出处:
  目前已公认高血压是冠心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者比正常血压者高两倍。冠心病是由于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或是在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或是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造成血管腔狭窄,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目前已公认高血压是冠心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者比正常血压者高两倍。冠心病是由于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或是在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或是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造成血管腔狭窄,其结果是造成心肌供血减少或完全得不到供血,从而发生心肌缺血或坏死,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高血压可增加心肌耗氧量,不利于心绞痛控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与长效钙拮抗剂,并同时联用消心痛或鲁南心康等硝酸酯类药物。要避免过快降压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和交感神经兴奋,必须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靶目标以下,即140/90毫米汞柱。若心绞痛控制不满意,应注意血压是否达到理想水平,即血压达到120/80毫米汞柱。

  高血压合并自发型心绞痛(包括变异型心绞痛)者,由于心绞痛乃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供血不足所引起,应首选钙拮抗剂与硝酸酯类联用,钙拮抗剂中以硫氮卓酮为优,硝苯地平常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有增加心血管病事件的可能。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及应激等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而致血压升高,而升高的血压又加重心肌耗氧,使冠状动脉供血进一步不足,构成恶性循环,从而扩大心肌梗死面积,产生严重并发症,因此宜尽快降压。如疼痛缓解后血压仍极高,宜小心降压,可用β受体阻滞剂以减少心肌损伤范围及降压,但即时降压作用常不大。也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率和病死率。若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有禁忌证者可应用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二者可以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病死率:一是无Q波性心肌梗死,二是心梗后心室功能未受损。有些高血压病人在心肌梗死后血压明显降低,乃心功能减低的反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的减低,降低心肌肥厚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减少心肌梗死后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