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差,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不定时喂奶造成喂养量过多,饮食成分搭配不合理,对过多地添加辅食不适应,以及断奶期食物营养量过高等都会使婴幼儿消化器官不能适应,从而造成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大便异常,如量多、泡沫多、粥样、蛋花样、稀水样并伴有特殊的酸臭气味等。对于这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只要调节好饮食即可纠正。针对幼儿不同性状的大便,可采用不同的饮食调理方法。
(1)大便量多,泡沫多,粪质粗糙,含食物残渣或未消化的食物,大多是由于进食多或食物中含糖量过高所致。要控制饮食量或降低食物中含糖量,给幼儿喂些米汤、藕粉糊等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以恢复正常。
(2)喂奶的幼儿发现大便泡沫多,呈蛋花样,酸性气味重,多因喂奶量多,奶中含糖量偏高所致。这种情况不必停奶,可缩短喂奶时间或延长喂奶时间的间隔,并在间隔时间内喂适量的茶叶水或温开水。奶中要少放糖,逐渐恢复正常。
(3)大便呈黄褐稀水样或夹杂有未消化的奶瓣,且伴有刺鼻的臭鸡蛋气味,表示对蛋白类食物消化吸收有障碍,应减少辅食中蛋白类进食量。母乳喂养的幼儿,母亲可在喂奶前多喝些水,以降低奶中蛋白浓度。采用牛奶喂养时可在奶中加适量的水和米汤,浓度按月龄调配。
(4)大便量多,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奶瓣和脂滴,臭气大,说明脂肪消化不良。母乳喂养的,母亲要少吃脂肪高的食物。牛奶喂养的,可用水和米汤稀释牛奶或采用低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