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夏季进补需掌握的要点有哪些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01:14  文章出处:
炎炎夏日,往往导致许多孩子食欲不振或者厌食。但与此同时,孩子的活动量又大,消耗加大,对营养素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如果孩子在夏季里经常有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盗汗、夜寐不安等虚症表现,而无发热、口臭、舌苔厚腻等实症表现,可以选择在夏季进行适当的进补。家长可以针对夏天的特点来安排好孩子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炎炎夏日,往往导致许多孩子食欲不振或者厌食。但与此同时,孩子的活动量又大,消耗加大,对营养素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如果孩子在夏季里经常有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盗汗、夜寐不安等虚症表现,而无发热、口臭、舌苔厚腻等实症表现,可以选择在夏季进行适当的进补。家长可以针对夏天的特点来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和营养。

    儿童夏季进补的特点首先是要清补不要滋补。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若用滋腻温热的补益中药反而会“火上加油”,效果适得其反。最好选择偏于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补品,如太子参、枸杞子、北沙参、麦冬、西洋参等,而不要用那些滋腻温热的补品,如阿胶、鹿茸、红参、附子、首乌、熟地等。

    孩子们在夏季都喜欢冷饮,但过多地食用容易发生腹痛、厌食、大便不调等肠胃炎症状,所以在调补药中益加些健脾和胃的中药,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有扁豆、山药、白术、陈皮等。

    儿童在进补时还应注意,初夏黄梅季节或小儿感冒后常有食欲减退、口臭、舌苔厚腻等“湿重”现象,此时需“祛湿”,即清理胃肠道。常用藿香、厚朴、米仁、陈皮、黄连、苍术等中药,待湿祛后才宜进补。

    夏季对孩子进补不宜采用膏剂形式,这是因为膏剂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很容易变质,即使放在冰箱中也未必安全,不利于长期服用,而且夏季孩子的食欲较差,服用膏剂会影响食欲。在夏季还是采用汤剂较好,经药厂加工的合剂、口服液、冲剂也适合儿童服用。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以下几个小验方,适宜于儿童在夏季进补:

    夏初时,用大麦和粳米及米仁煮成粥食用,有养胃、消热解暑的功用;

    黄芪30克煎汤去渣,放入粳米及米仁各50克,煮粥食用,有补气、养胃、利湿的功效;

    绿豆30克、百合100克,煎汤食用,有养阴、祛暑、清热的功效;

    西瓜皮30克、冬瓜皮30克、芦根30克,煎汤饮用,有止渴、清热、利尿功效;

    鸭子1只、枸杞子30克,煮后食肉喝汤,有清补、养肝肾的作用。

  美食链接:

   [荷叶粳米粥]

   主料:新鲜荷叶2片,粳米100克。

   配料:冰糖25克。

   制法:1.将粳米淘净入锅,加水适量,用鲜荷叶当锅盖,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熬煮成粥;2.待粥快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可食用。

  特点:清香怡神。食物功效:清热解暑,清胃润肠。

    温馨提示:

  儿童在夏季进补时,应尽量少食辛辣食物及冷饮,一些含有高糖的饮料也在禁忌之列。多补充水分及水果、蔬菜,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使进补发挥最佳的效用。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