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亲近的孩子适应能力更强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05:41  文章出处: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阿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安娜·萨卡迪称,她和同事在近20年中,对8000多名婴儿和30岁左右的成年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父亲能对孩子多操点心,孩子成人后适应力更强。  为此,记者专访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詹姆斯·霍文斯。“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一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阿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安娜·萨卡迪称,她和同事在近20年中,对8000多名婴儿和30岁左右的成年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父亲能对孩子多操点心,孩子成人后适应力更强。

  为此,记者专访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詹姆斯·霍文斯。“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人承认,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一直留有父亲的印记。”霍文斯说,这和父亲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在3个月时见到父母就会有不同反映。“当父亲靠近孩子时,孩子就会耸肩挑眉,变得比较兴奋;而看到妈妈就会表现得比较乖。个中原因很有趣,因为母亲抱孩子时,惯用相同的方式;而爸爸则多是变换着手法抱。”霍文斯说,等到孩子再大点,父亲多是用游戏的方法来带孩子,如当马让孩子骑。从小到大,爸爸这种不断变化的身体接触,让孩子最早体验到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适应别人,长大后,他们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接关系。另外,当孩子遇到陌生的人或物,如小狗等,妈妈一般会拉着孩子走开,并告诉孩子要远离危险。“而父亲往往站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无疑,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品格和探索的勇气。”

  “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解释。”霍文斯说,父亲是稳固家庭的重要角色,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会不自觉地以爸爸为榜样。正如主持本次研究的萨卡迪所说,这种生活教益的作用是长期的。假如一个女孩16岁时能和爸爸朝夕相处,她进入婚姻殿堂后,多半也能和伴侣建立起稳固长久的关系。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是因为子女对父亲的信任情结更胜于对母亲的依赖。

  霍文斯分析:“父亲不要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要知道,挣再多的钱都不如付出一点爱。你看,莫扎特的父亲甚至辞去了宫廷乐师的工作,在家专心培养儿子。当然,现代社会不要求你做专职父亲,只是多分点时间给孩子吧。”霍文斯建议,父亲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出表率。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