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患者排粪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疾病知识  2009-03-06 02:03:54  文章出处:
  排粪造影也称动态性或排空性直肠造影,是一种模拟排粪过程,通过向病人直肠注人造影剂,对病人排便时肛管、直肠、盆底部位进行动态、静态、提肛、力排、排空后直肠肛管形态及黏膜变化进行影像学造影的方法。它能显示肛管直肠部位功能性及器质性病变,对诊断直肠排空障碍型慢性便秘有重要价值,如直肠前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排粪造影也称动态性或排空性直肠造影,是一种模拟排粪过程,通过向病人直肠注人造影剂,对病人排便时肛管、直肠、盆底部位进行动态、静态、提肛、力排、排空后直肠肛管形态及黏膜变化进行影像学造影的方法。它能显示肛管直肠部位功能性及器质性病变,对诊断直肠排空障碍型慢性便秘有重要价值,如直肠前膨出、直肠内套叠、直肠黏膜内脱垂、盆底疝、盆底痉挛、耻骨直肠肌肥厚等均可做出诊断。该项检查与肛肠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有助于正确评价导致直肠排空障碍型慢性便秘的病因。

    造影前清肠。造影前2~3小时口服钡剂充盈小肠。用稠钡剂加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或钡糊剂300 m1灌肠,以充盈至降结肠为准,并涂抹肛管标记肛门。拍摄侧坐于特制排粪桶上的静息、提肛、初排(力排充盈)、力排黏膜和正位力排黏膜相。摄片应包括骶尾骨、耻骨联合和肛门。测量:正常者,肛直角采用后肛直角,力排较静息时增大,应大于900,提肛时最小。肛上距、乙耻距、小耻距以耻尾线为基线测量,耻尾线以上为负值,以下为正值。肛上距力排大于静息,但肛上距必须小于30mm(经产妇小于35mm,乙耻距、小耻距均为负值。骶直间距测量骶2~4骶尾关节、骶尾间及尾骨尖与直肠后端5个位置的距离,骶直间距应小于10mm或小于20mm且均匀。直肠前膨出为壶腹部远端呈囊袋状突向前方,深度应小于5mm。钡剂排出顺畅。

    排粪造影有助于诊断直肠、肛管解剖及功能障碍异常。必要时,排粪造影可与盆底腹膜造影术同步进行,有助于盆底疝及直肠内套叠的诊断。排粪造影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重要检查方法。检查者应亲自阅片,结合临床资料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不能仅凭影像资料诊断。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