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幼师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幼师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1、幼师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教材分析】

  幼儿已经掌握了 2 和 3 的组成,并且能够根据要求正确操作学具。同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萌芽,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计算活动。本活动通过创设“草地上 xx 来了”的情境,利用动画的形式直观的向幼儿呈现加法的含义。同时,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体会加法的计算过程。

  【活动目标】

  1.知道“+”、“-”、“=”这 3 个符号的含义,学习 2 和 3 的加法运算。

  2.能列出 2 和 3 的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3.乐于思考与操作,感受加法学习的乐趣并学习整理学具。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课件,2 和 3 加法算式中的“+”、“=”及其他数字符号,铃鼓 1 个

  2.红、黄双面圆点卡片 3 张,1-3 的数字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图 1,初步学习 1+1=2

  (1)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讲清图 1 中所说的事并在图片下方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引导幼儿

  观察并说出:“草地上有 1 只小松鼠,又来了 1 只小松鼠,现在一共有2只小松鼠。

  (2)出示“+”和“=”这两个运算符号,让幼儿知道“+”是合起来的意思,如果将” 放在 1 和 1 中间,是表示 1 和 1 合起来的意思、。”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1+1=2,读

  作 1 加 1 等于 2

  (3)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如:1+1=2 中,两个 1 分别表示先来的 1 只小松鼠和后来的 1 只小松鼠,2 表示一共来了 2 只小松鼠。+”表示把先来的一只小松鼠和后来的一只小松鼠合起来,“=”表示“1+1”和“2 样多。

  引导幼儿思考并理解:“又来了”是“加”的意思,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引导幼儿观察图 2,学习 1+2=3

  (1)可请幼儿用一句话讲述图片的某个内容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可引导幼儿说出:“树上有 1 只小鸟,又飞来了 2 只小鸟,现在树上一共有 3 只小鸟。”

  (2)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又来了”是“增加的意思,及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时用加法计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图 3,学习 2+1=3。

  请幼儿快速观察图片并进行准确讲述。指导幼儿又对又快地摆出算式来记录图 3 中的内容,

  说出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中内容的。可引导幼儿说出:“花园里有 2 只蝴蝶,又飞来 1 只蝴

  蝶,花园里一共有 3 只蝴蝶。”

  提问:如果先飞来了 1 只蝴蝶,又飞来了 2 只蝴蝶,这幅图该怎样画?算式该怎样列?

  4.指导幼儿操作练习,巩固对 2 和 3 的加法的学习

  (1)根据情境摆算式,如教师先拍一下铃鼓,再拍一下铃鼓,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演示用数字卡摆出算式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可引导幼儿翻圆点卡片说算式,请幼儿将 3 个红黄双面圆点卡片按种色摆成一排, 逐一翻转,观察颜色并说出加法算式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算式,重点讲出各符号的意义,理解加法的含义。

2、大班数学教案《10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应用题,并引导幼儿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 “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3、大班数学教案《学习7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

  2、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

  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又是一次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活动。通过前几次的系统学习,小朋友们已经了解了如何口头自编应用题,如何列算式,如何进行简单计算。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重点让孩子了解,在加法中,两个加数互换不影响得数的道理,还有一个重点是根据我们小朋友学习的情况,让他们学习听两个数算加起来的得数。小朋友在听到老师的两次敲击声后,将两次敲击声相加,然后得出一个总数。这个活动很有趣,小朋友很喜欢,他们听得很认真,计算也很用心。在7以内数的加法中,他们基本上能熟练地做出来。尤其是对那些平常有不专心倾听习惯的幼儿,这样的活动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专注力,与专心倾听的习惯。

  这两个重点,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较好地完成。

  所以,数的加法的活动,在我们完成了常规的学习任务之后,我们需要挖掘一些新的内容,一些延伸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在普通的学习中,学出新意来。使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数学活动带给他们的学习的意义。

  而这样的学习需要我们去研究,思考,让每一次的学习活动都充满着新意,感觉都是第一次进行,这也是很难的事情,当然也是很需要的事情。

  本次活动的组织教学的思路也不同于往常,而是通过教师对一个算式的演示过程之后,让幼儿自己去思索,想想还有哪两个数加起来是7,然后可以怎么列出算式,可以说这是倒推上去的思考方法,这也给孩子一个开阔思路的机会。

4、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图中物体的不同点来列出算式,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6的加法运算,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熟练计算6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苹果树、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美丽的春天,花婆婆要到我们大二班来做客,我们一起来做个碰球游戏欢迎她。

  二、学习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谁来了?(花婆婆),花婆婆要考考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看看那个小朋友表现最棒,大家有没有信心?

  1.出示幼儿用书第十二页图,幼儿根据树的不同列出算式。

  幼儿列式:1+5=6 你是根据什么来列的?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还可以怎样列式?(5+1=6)每个数字又分别表示什么?

  (1)刚才我们根据树的高低不同来列式的,根据树的其它不同点还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2+4=6),你是根据什么不同来列式的?(种类)数字2、4、6各表示什么?根据种类的不同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4+2=6)

  (2)可以列出其它的算式吗?(3+3=6)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3)除了这5道6的加法算式题,还有没有得数也是6的加法算式题?(6+0=6 0+6=6)

  (4)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6的加法算式题念一遍。

  (5)比一比:1+5=6和5+1=6、2+4=6和4+2=6、0+6=6和6+0=6这三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2.花婆婆要给小朋友送礼物了!看看这是什么呀?(苹果树)苹果树上有的苹果已经成熟了,有的还没成熟。现在我们要把成熟苹果的摘下来,但是只有得数是6的苹果成熟了,得数不是6的还没成熟,不能摘。(教师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并说出算式和得数。摘对了其他小朋友就说:对对对,1+5=6你的苹果成熟了,如果算对了,这个苹果就送给你;反之,就说:错错错,你的苹果没成熟,这个苹果就不能送给你)。

  3.看看花婆婆又带谁来和我们一起玩了?(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烦了,大灰狼张着血红的嘴来吃小白兔了,还好,小兔子身上有3个数字,只要把这三个数字编成一道6的加法算式题,小兔子就会隐身术了,请小朋友快来救救小兔子。

  三、总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帮小兔学会了隐身术,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花婆婆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能干,她说还想和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你们愿意吗?(幼儿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自己摆出6的加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碰球游戏复习巩固了6的组成,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结合季节特点“花婆婆”贯穿于整堂课中,通过让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根据图中的不同来列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接着又用游戏让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不足之处:在操作材料的准备上应注重统一性。

5、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副、磁性教具若干、数字积木、数字卡、数题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的叫声》复习3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动物的叫声》游戏,好吗?小鸭小鸭叫3声,我的小鸭叫1声,你的小鸭叫几声?1和2合起来是几?

  师生互动,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的分与合。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准,老师奖给你一个奥运福娃,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把福娃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谁得的福娃多。

  2、出示背景图:

  A、草地上有1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呢?

  a.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 为什么用加法?(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怎么列式? 出示:1+2=3

  b. 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1只小兔,2表示2只小兔,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B、 池塘里有2只小鸭,又来了1只小鸭,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怎么列式? 出示:2+1=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各表示什么意思?

  C、教师编加法应用题,幼儿摆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送信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送信的游戏?请2位小朋友来扮邮箱,谁愿意?(点2名幼儿戴上邮箱头饰?)再请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谁愿意?老师发算式卡片,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小朋友把信送对了,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邮箱。

  4、教师评议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已有了3以内分与合的基础,计算本身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要让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坐住30分钟,真是不易的事情。(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年龄特征,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3的加法计算。

  教学中确立这样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

  3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3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奥运福娃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 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2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然后,我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再引导幼儿同桌讨论,交流算式的含义,在幼儿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1只小鸭合起来是3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1相加就是把2和1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 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 “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3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因为我组织教学比较到位,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6、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的加法》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4的加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小鸟、小兔各4张,画有4个图案的图片四张;

  2、数卡若干(1——4)

  3、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二、出示直观教具,学习4的加法

  1、小兔去拔萝卜,先来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图片)问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几只小兔呢?

  2、幼儿列算式13=4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3、依次出示小鸟、小狗、表示加法算式2 2=4、3 1=4(方法同上)

  4、引导幼儿观察1 3=4和3 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三、引导幼儿看图编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四、玩“谁最快”游戏

  教师出题,幼儿用数卡摆算式,看谁摆得又快又对

  五、看图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六、教师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是在幼儿已有了4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上,如何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真是不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4的加法计算。在教学中确立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 4的分与合是幼儿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4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用卡通图片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 ,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3只合起来一共有4只。然后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并教幼儿读算式,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2只小鸭合起来是4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2相加就是把2和2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 “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4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我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7、大班数学教案《2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 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4、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

  1、重点: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准备

  1、 演示教具:两朵花

  2、 幼儿人手两根蜡笔、两个瓶盖。

  3、 幼儿人手一套记录用的卡片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1) 教师(出示两朵花):“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两朵漂亮花,如果把它们分给两位老师,你们愿意怎么分?”

  (2) 幼儿自主操作。

  2、 基本部分

  (1) 教师和幼儿演示分的过程

  请两名幼儿扮演老师,演示分的过程。

  (2) 写出分解式

  教师:“两朵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在黑板上写“2”。

  教师:“把两朵花分给两位老师,要用分解符号表示。”

  教师画出分解符号,并告知幼儿。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然后写在2下面。

  教师:“分给第一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给第二位老师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分别在分解符号下面写两个“1”。(由上往下写)

  如图:

  2 2

  ∕ ↓ ∕ ↑

  1 1 1 1

  (3)演示合的过程:

  教师:“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会怎么样?”

  教师:“两位老师在黑板上贴了几朵花?”

  “1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十几朵花?”

  (4)记录和的过程:

  教师:“一朵花和一朵花合起来是2朵花,可以用组成式表示。”

  演示组成式的记录方法(由下往上写)。

  3、 幼儿操作:

  (1) 小朋友们拿2支蜡笔和2个瓶盖,自己动手试一试,并用卡片记录。

  (2)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请个别小朋友上黑板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教师分花进行,每个教师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给教师分花并记录的过程中,找出了“2”的一种分法,并告诉幼儿分解符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并演示和的过程,在第二次给记录和花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序的进行记录“2”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花的结果。

8、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 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数所表达的用以。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6的5种加法;

  2、学习感知分合式;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一颗大树,6个苹果,1个大,5个小;2个红色,4个黄色;3个有叶子的,3个没叶子的)。

  装有6的5组加法算式礼物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老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6”。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在黑板上的一边写好6的分合式)。

  二,学习6的加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2.集中交流。

  3.带领幼儿读6的5种加法算式。

  老师:“我们把6的5种加法算式用好听的声音来读一读吧”。

  三,“小动物们送礼物”的游戏。

  1.老师:“我这里有一个礼物盒,这礼物盒里有着很多漂亮的礼物,但是你们要先读出老师出示的算式并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很漂亮的礼物。(交代游戏要求)。

  2.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口列算式。

  3.评价幼儿游戏结果。

  4.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9、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应用题,并引导幼儿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 “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10、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学习2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副图的意思。

  3、专心的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螃蟹

  2、数字卡1、1、2,符号+、=。

  3、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2、启发幼儿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个泡泡,

  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4、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2、看分合式写数字。

  仔细观察分合式,在空格处天上正确的数字。

  3、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的加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11、大班数学教案《2位数的下补加法》含反思

教学目的:

  1、学习2位数均是下补加法的计算题,并巩固幼儿对下补加法的掌握。

  2、下补加法是变珠式运算,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性思维。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题卡、信封、头饰、磁带、挂图、投影仪、算盘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音乐律动《数字歌》

  2、故事引入。

  大二班的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戴上了好看的头饰,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杜老师也光荣的当上了森林邮局的鹿局长。好了,小动物们,森林邮局就要开业了,可是邮递员却不够用,我鹿局长要招收邮递员,欢迎小动物报名参加。想参加的小动请你举手。这么多的小动物要参加,我实在太高兴了!可是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看谁的本领最大,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邮递员!

  (二)基本部分

  1、复习看数读数、看珠读数。

  第一道题就是记邮编,一个好的邮递员要有好的记忆力,看谁能把我出示的邮编记得最快、最准。

  354,427,418,785,374,3040,3482,81,207,838,718,3235,1736,73

  2、复习直加直减题,学习2位数的下补加法题。

  第二题是查邮件,我们邮递员会收到很多邮件,要请各位小动物把今天的各种邮件的总数算出来。

  好了,再请你们看看今天送出去了多少件?还剩多少件?

  那我们今天一共收到了多少份电报呢?呀,这道题小动物们不会算了,怎么办呢?没关系,看我们以前学过了1位数的下补加法,那么请先把口决告诉我(+1,+2,+3,+4)例:14+42,二位数的下补加法题并不难,和一位数的一样,但一定要记住数位对齐,高位算起,先算十位1+4,加4的口决为+4=下5去1,十位得“5”;个位也同样4+2,口诀是+2=下5去3,个位得6;十位是5,个位是6,这个数是56。很好!

  请小动物们告诉我,我收到了多少份特快专递,又收到了多少张汇款单呢?那一共有多少,这也是一道下补加法题,还是要做到,数位对齐,高位算起。

  先算十位2+3,+3=下5去2,得5,十位为5;个位该怎么算谁能来告诉我?(请幼儿回答)

  好,这个数是多少?

  我要送走33份报纸和46份报刊,今天我一共要送走多少份刊物?请哪个小动物告诉我该怎么算(请幼儿讲解步骤)

  3、练习2位数下补加法题。

  小动物们,你们已经顺利通过了两次考试,只剩下最后一关了,请你们仔细听,我要出第三道题了,要看看到底谁的本领最大,请小动物们根据我的路线图把信送到小兔家。注意路上有许多计算题,只有答对了才能通过我们先要过小河,请能把小河上的这道题算出来。

  再爬上高山,谁能解决掉这个问题。

  然后走过森林,我请小动物们一起来算这道题。

  我们来到了绿草地,别光顾着看花和蝴蝶,快来算出这道题。

  请敲开小兔家的门。

  好的,信终于送到了小兔家,也恭喜你们终于通过了所有的考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邮递员,你们高兴吗?

  (三)结束部分

  游戏《送信》巩固复习2位数下补加法。请小邮递员把椅子下面的信封拿出来,把邮编算出来,并写在信封上,算对邮编的小邮递员可以去送信。

活动反思:

  低年级数学计算知识比较简单,但类型比较复杂,如果学生不懂算理,只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计算,就无法适应计算中各种类型的计算方法。因此,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我们在教学时,要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促使他们获取知识,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堂课,按新课程的理念我认为有两点成功之处: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稳定性不强,针对学生的特点,我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如:在导入时,创设情境:六一儿童节学校分礼物,我们班应准备多少。把简单的算式56+8融入其中。这样就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了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问题中,紧扣这堂课的主题。

  二、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爱玩的年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玩中学。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在教学中,我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使抽象的处理形象化,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设计中也有一些纰漏。在游戏活动中,有些学生不在乎计算的全过程,而惊讶于一个小组就要表演7个节目,节目是不是太多了!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很开心,不善于表现自己的显得很胆怯。这是由于我过分在乎练习的内容,而忽视了给出的数量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实际。我想,在以后的设计中,会严格把握好这一点。

12、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已经学过1-9的加法,为了激发幼儿更进一步的学习,根据教师指导用书活动要求,设计该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应用题,并引导幼儿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 “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13、大班优秀数学教案《7的加法应用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7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操作,游戏帮助幼儿巩固7的加法应用题。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乐意参加数学活动。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难点】:

  1、初步学会7的加法运算

  2、创编、计算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若干种动物卡片,水果,图形卡片,内容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导入:(复习6以内的加法题)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2+3=?

  (拍手,拍手,右手伸出2指,左手伸出3指)

  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2+3=5!

  (拍手,拍手,左手伸出2指,右手伸出3指,说出得数)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4+2=?

  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4+2=6!

  (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二、学习7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1、池塘里原来有6条鱼,又来了1条鱼,一共有几条鱼?(6+1=7)

  老师:小朋友,请看谁来了?。

  播放小鱼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

  故事引入。讲解小鱼原来有6条,又来了1条,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条?

  幼儿:7条。

  老师: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儿:6+1=7

  2、蝴蝶飞入花丛中,先飞来4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4+3=7)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那儿有几只蝴蝶呀?

  幼儿:4只蝴蝶。

  老师:是呀,有4只蝴蝶。那小朋友们看看远处又飞来了几只蝴蝶呀?

  幼儿:3只蝴蝶。

  老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花丛中先飞来4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

  幼儿:7只。

  老师:怎么算出来的呀?

  幼儿:4+3=7

  3、小鸡在啄虫子,第一次有5只小鸡,第二次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

  (老师启发幼儿创编应用题)5+2=7

  4、一棵苹果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苹果,先长出来了3个苹果,又长出来了4个苹果,一共长出来了几个苹果?

  (老师问,小朋友答)3+4=7

  老师板书所有是7的加法算式1+6(6+1)2+5(5+2)3+4(3+4)

  三、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1、幼儿分组创编得数是7的加法应用题。

  第一组动物卡片(一边学习口述创编应用题,一边取出相应数量的卡片)

  第二组水果卡片(同上方法)

  第三组图形卡片(同上方法)

  2、请个别幼儿口述创编的7的加法应用题

  四、结束部分

  1、小结本课内容

  2、对操作积极,认真的幼儿表扬鼓励,

  3、听音乐收拾学具,有序放到指定地方。

【活动反思】:

  对7的应用教学,主要是针对“看图列式”教学。我重点是带学生理解图意。首先教学加法列式,主要强调含有大括号的题,“?”号在 大括号外的表示求总数,用加法计算,可以列一图两式 。然后教学减法列式,主要强调大括号内有“?”的情况,不管“?”在左还是在右,都是求其中一部分,用减法,但只能列一图一式。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接受,要举一反三,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课时结束,我感觉学生学得还不错。

14、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20以内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活动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

  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课堂气氛较好。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15、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运算,正确理解图意,进一步理解数字相加的含义。

  2、在操作中,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提高运算能力,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3、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数字卡和操作板。

  3、6以内的加法算式题。

  4、印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玩游戏"碰球",复习6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6的碰球游戏吧!准备好了吗?

  师:"我的1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5球。"师:"为什么?"幼:"1和5合起来是6。"(依次提问6的几种分解、组成)

  二、新授:教师用PPT演示6的加法。

  1、学习1+5=6的加法运算。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吧!你们看,这是谁啊?(长颈鹿)有几只长颈鹿?(1只)1只长颈鹿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长颈鹿?(5只),5只长颈鹿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长颈鹿?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1只长颈鹿加上5只长颈鹿一共有多少只长颈鹿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1+5=6。

  2、学习2+4=6的加法运算。

  好,我们再看,它是谁?(大象)有几只大象?(2只)2只大象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大象?(4只),4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大象?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2只大象加上4只大象一共有多少只大象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2+4=6。

  3、学习3+3=6的加法运算。

  我们接着看,它是谁?(斑马)有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斑马?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3只斑马加上3只斑马一共有多少只斑马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3+3=6。

  3、学习4+2=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像老师方才一样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4只熊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熊猫在吃竹子?(2只),2只熊猫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熊猫?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4只熊猫加上2只熊猫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4+2=6。

  4、学习5+1=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5只猴子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猴子挂在树上?(1只),1只猴子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猴子?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5只猴子加上1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5+1=6。

  三、拓展迁移:幼儿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5=6。

  我们走得累了,来喝点水吧,哎呀!水壶里的水喝完了,请小朋友拿出操作板,一起来列出算式,算算我一共买了多少瓶水吧!1+5=6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5+1=6。

  肚子咕噜咕噜叫了,我请你们吃汉堡包吧,请你们在插班上算出我买了几个汉堡包?5+1=6。

  3、通过算式1+5=6和5+1=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我们看看,在1+5=6和5+1=6这两道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两道算式中的数字一样),第一道算式和第二道算式都有1,那这两道算式有5吗?(有)真有趣,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都是6。

  4、根据图意列出算式2+4=6。

  5、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2=6。

  6、通过算式2+4=6和4+2=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7、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3=6。

  小结:通过我们操作,我们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结束活动,游戏"检票"复习6以内的加法运算。

  今天,我们玩了一天,我们也该回家了,待会儿,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票,到老师检票员处检票,你们要答对票上问题,老师检票员才能给你盖上印章,你的票才能上我的大巴车哦!好,请你们拿着你们的票去检票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16、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会看图或按所出物品列算式。

  2、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

  (1)图片:小鸟、小猫、小兔、小孔雀各8只

  (2)森林图片一幅

  2、学具:小雪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操》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孩子们!(哎!)我们一起来做做《手指操》好吗?(好)伸出一双小小手,一起做做手指操;握拳张开好放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张开双手左右摆,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摆小雪花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1、教师说出8以内的数,请幼儿在篮子里取出相应的小雪花片,并把它分成两部分。(幼儿操作)

  2、请几个幼儿起来把自己是怎么分的告诉大家,看看他分得对不对,分对了的给以鼓励,同时教师把小朋友分的结果用组成式表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读一读这些组成式。

  4、教师告诉幼儿为了不遗漏,分的时候应该掌握一个规律:按左边少一个右边就多一个的方法来分这样不容易漏分,如把8分成了1和7,按左边多1右边就少1的规律来分,就是8可以分成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三、教师以许多小动物聚集在森林里庆祝"6.1"儿童节的形式教幼儿学习8的加法教师出示森林图片,告诉幼儿:"孩子们,这是美丽的大森林,今天森林里可热闹啦!许多小动物都聚集在这里庆祝六、一儿童节,它们要为小朋友表演节目,庆祝小朋友的节日小朋友高兴吗?(高兴)

  1、下面请看小动物们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节目《小鸟在歌唱》

  (1)出示1只小鸟,又飞来7只小鸟,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在唱歌?(8只)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减法)列式:1+7=8,根据加法的交换规律,交换两个加数得数不变。谁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抽幼儿列式:7+1=8。)

  (2)请幼儿齐读算式1+7=8,7+1=8

  2、请看小动物们给小朋友带来的第二个节目《小猫捉老鼠》

  (1)出示2只猫捉老鼠,又来了6只猫捉老鼠,问:现在舞台上一共有几只猫在表演《猫捉老鼠》?(8只)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呢?(加法)列式:2+6=8,看到这道算式,你还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吗?(抽幼儿列式:6+2=8)

  (2)请全体幼儿齐读算式2+6=8,6+2=8

  3、下面是可爱的小兔子给我们带来的节目--歌表演《小兔子乖乖》

  (1)出示3只小兔,后来又跑了了5只小兔,问一共有几只小兔在表演节目?(8只)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加法)列式:3+5=8,你还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吗?(抽幼儿列式:5+3=8)问:5在这里表示什么?3在这里表示什么?8呢?

  (2)全体幼儿齐读算式3+5=8,5+3=8

  4、漂亮的小孔雀听说小朋友的节日快到了,也赶来了,它也要为小朋友表演节目,请看小孔雀给小朋友带来的节目《孔雀开屏似彩霞》

  (1)出示4只小孔雀表演孔雀开屏,后来又来了4只小孔雀,问现在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孔雀在表演节目?(8只)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加法)几加几等于8?(4+4=8)它们这几个数分别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抽幼儿回答)(齐读算式)

  (2)请幼儿齐读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

  四、游戏《凑数》,复习巩固得数是8以内的加法玩法: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要求幼儿仔细看清楚老师写的是几,然后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幼儿也说出一个数字,要求教师说的数字和幼儿说的数字相加的得数是教师出示的这个数。如:教师出示数字8后说:"我出1,你出几?"幼儿说:"你出1,我出7,教师:1+7=?幼儿:1+7=8(游戏反复进行)

  五、教师总结活动情况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学习8的加法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到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节数学活动,是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物产生联系,不仅将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认知面,而且对开拓孩子思维,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及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也极为有益。

  一、游戏导入:“猜水果”

  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动物运动会,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幼儿们都很喜欢,哇!原来小动物们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瞧!这里有两篮水果,一篮苹果,一篮梨,这两篮水果的数量合起来是8。一篮苹果,一篮梨,苹果有1梨有几?这里我采用集体回答或个别回答的方式,随机追问: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幼儿复习8的分合,幼儿已经有了8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基本上全部都能回答出来。

  二、核心过程:学习8的加法。

  本节课并不难,但一定要操作与图示结合起来,给幼儿以直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新知在有趣的活动中内化,让幼儿体验、感悟知识的来源,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掌握领会学习的方法。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原来小猪正要去参加动物运动会,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依次出示图片),原来有几个,又来了几个,现在一共有几个?这里要求幼儿观察图片,说出相应的算式,并且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操作活动:小猪投篮

  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猪来到了篮球馆参加投篮比赛,看看它的篮球上有什么呀?篮筐里有什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先算出每个篮筐中算式的得数,将得数是8的篮筐和小猪的篮球用线连起来)通过多种游戏引导幼儿看图列出算式,学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好多幼儿把图连的像蜘蛛网一样的,再三强调的要求不能线乱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好线的走向,不然的话自己的都会搞不清楚。

  这节课下来,我也有几个点思考:

  1、如何关提高老师上课提问的有效性,为什么问题总是要问过好几遍之后幼儿才能回答。

  我的几点心得:

  1、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问应体现层次性,发展性的原则,并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分层提问,逐渐加深层次,体现有效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树叶分类”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先提问:“黄树叶和绿树叶想回家,怎么办?请你们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在幼儿按颜色分类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黄树叶家中,它们想按形状住在一起,你能帮他分一分吗?“幼儿根据问题按树叶形状完成了分类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能按树叶的大小再把树叶分一分吗?”于是幼儿又进行了第三次分类。通过教师层层设疑提问,使幼儿的每次的活动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引发幼儿不断地尝试探索,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又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2、从活动入手,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2、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知识水平的提问让幼儿回忆所学知识,在已有经验水平上探索发现,如在数学活动“认识时钟”中,教师出示没有针的钟面,问问幼儿:“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少了什么?”让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的钟的主要特征,促使幼儿回忆、思维,让孩子把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挖掘出来,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孩子能探索发现,提升经验,进一步了解三根针的意义。

17、大班数学教案《加法基础》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能正确读出算式。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难点: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能正确读出算式。

活动准备

  1.课件 2.数字卡片、符号卡片 3.瓶盖 4.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幼儿说《数字歌》入场

  二、集体活动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智慧王国到了。

  国王:欢迎来到智慧王国,智慧王国,智慧多多,游戏多多,想挑战吗?

  2.探索活动:

  师:你知道我们教师里有几位男生?有几位女生?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

  师:这些数字和符号放在一起,应该怎样读呢?

  3.游戏活动:

  游戏一:《瓶盖游戏》

  方法:请幼儿二人一组,二人分先后听声音数量,取瓶盖,最后看看一共有几个瓶盖,请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可变换方法再进行。

  游戏二:《下雨了》

  方法:幼儿取动物头饰扮动物,看到太阳标志时自由活动,看到下雨标志时,则快速躲进两间房子里,再请幼儿根据两间房子里动物数量说出加法算式。

  4.交流小结:

  三、结束

教学反思

  1.导入环节:用故事情节引入,请幼儿到智慧王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乐趣和探索欲望。

  2.感知环节:本环节一般情况下,讲授新知识都是以讲解演示方法进行,而此环节我采用的是教师设定情节,幼儿自己探索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自己发现加号、等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及算式的读法,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3.复习巩固阶段:让幼儿对新知识加以巩固复习,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让幼儿一遍遍写一道道算,小学化倾向严重,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严重危害,有的幼儿过早的出现厌学现象,有的幼儿过早的出现近视现象。因此,生动有趣、健康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很重要,本次活动的复习巩固阶段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

  一个是共性的游戏《瓶盖碰碰碰》,用听音计数的方法进行,并用加号、等号区分取瓶盖儿的先后,然后请两位小朋友用拼摆算式的方式记录计算过程,并请幼儿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大家集体验正,使幼儿对新知识有一个加深、巩固的过程。

  第二个游戏是《下雨了》,这个游戏相对瓶盖儿游戏是一个比较个性的游戏,它有一定的随机性,师幼不能预知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样的算式,但幼儿通过点数每间小房子里的小动物数量,这样的实际操作就能轻松完成算式,对算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幼儿在玩这个游戏时非常兴奋,因为它完全调动起了孩子的兴趣,在这个游戏中还渗透安全教育,团队精神,也渗透了运动活动中的跑的内容,而且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活动中还渗透了按图索骥的内容,让孩子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结束部分。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调足了孩子的胃口,“超级无敌恐龙屋”孩子会充满好奇和期待,而这个期待如果想实现是有前提的,请幼儿为小动物按特征分类,并区分左右,一个小环节渗透了分类,空间方位知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了新知识。

  5、本人才疏学浅,对新教材理解不够透彻,对于游戏中算式是否一一出示尚有困惑,今后时间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深入研究新教材的内涵,领悟新教材及《纲要》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有效开展幼儿数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18、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_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_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_1=5和1_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活动反思: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 1=4。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 ”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 ”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 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 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

  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

  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

  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 1=3”和“1 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

  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四、总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 ”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19、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学习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课件

2、 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答题卡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习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习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五、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20、大班数学教案《自编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含反思1

  设计意图:

  为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节学习创编8的加法应用题的活动。首先设置情景“买水果”让幼儿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让幼儿结合图片练习自编口述应用题,最后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用口述的方法编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由浅入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了知识。有趣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符合了《纲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实物图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体验编应用题的乐趣。

  3、能完整、准确的表述,提高幼儿语言概括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意自编8以内的应用题。

  难点: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情景布置;水果超市,人手一张操作卡,图片、骰子等材料若干。

  知识准备:幼儿已学过8以内数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以“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

  (二)创设情景,让幼儿初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1指导语: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水果超市买水果。

  2要求:

  (1)每人最多只能买5个,分两次买并把它放到两个盘子里。

  (2)买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你到超市里买了什么水果,第一次买了几个水果?第二次买了什么水果,一共买了几个水果?

  3游戏:买水果。师重点观察幼儿买水果的情况。

  4个别提问:重点引导幼儿完整、准确的进行描述。

  5师生共同小结:我到超市买水果,<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第一次买了2个水果,第二次买了3个水果,一共买了5个水果。

  (三)提供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口述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介绍材料,并提出要求。

  2互动游戏:谁最棒?

  (1)提要求:

  A、请认真观察,用刚才的方法完整的说一说。

  B、说完后再将最后一句话变成一个问题来考考小朋友。

  (2)幼儿分组游戏:重点指导幼儿观察图片,完整准确的描述。

  (3)请个别幼儿口述应用题。

  3师生共同小结。

  (四)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用口述的方法编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介绍游戏材料及要求。

  2幼儿分组活动。

  (五)引导幼儿各自找客人人老师口述应用题活动自由结结。

  活动反思: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21、大班数学优秀教案《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法。能看图片尝试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在看、听、想、说、做中感受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5以内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红、黄、绿队牌三张、抢答器(锣)三个,数字贴纸(选手号)若干张、统计牌一个,奖牌榜三张、

  3、红苹果若干个、奖状若干张、颁奖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整齐、响亮地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首先我来介绍今天参加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三个方队,他们是(举队牌)——红队,欢迎你们!他们是——黄队,欢迎你们!他们是——绿队,欢迎你们!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红黄绿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红苹果。看哪一队的红苹果个数最多。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提醒幼儿把题读完整),例幼儿:2+3=5

  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三位选手依此回答完毕)。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各队的红苹果得数,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板书),大家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某队现在暂时领先,但某队和某队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

  师:花园里有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又飞来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幼儿回答。师:根据幼儿口述边讲解边板书:2+2=4,哦,那么这到底对不对呢?那么这两个数字宝宝是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片,师引导讲解理解:2+2=4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考考我小问号.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红黄绿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红队可以选择黄队和绿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

  (选红苹果多的一队)师:你们选谁?黄队接受挑战,请听题。(黄队可以是任意队员答题。答题是否正确由挑战队判断,答队鼓掌)恭喜黄队得到一个红苹果。现在请黄队出题……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队都加上一个红苹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红苹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比如:这张图片你会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我请每队的6号选手当队长,请队长那出凳子后面的乐器当抢答器,当我那出图片说:抢答开始。注意:队长必须在我说开始之后才能敲响抢答器。好!准备!抢答开始。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2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加法的看图列式》含反思

  活动目

  1.在观察、讨论中理解5以内加法式题的实际意义,并尝试看图列式。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景区图片、各种交通工具图片、各种算式题。

  活动过程:

  一、 看一看,——了解晋城的一些著名的景点。

  出示5张旅游景点的图片,幼儿欣赏,并说说自己的见解。

  二、 猜一猜——说一说各种交通工具的特征及用途。

  1.猜一猜是什么交通工具?

  2.为交通工具编号。

  3.出示公园的图片,那咱们这么多人坐几号交通工具会最快到达。

  三、编一编——在尝试看图列式中,进一步理解5以内式题的实际意义。

  1.观察公园的几个区,说说自己看到的地方名称。

  2.教师出示一道式题:猜猜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来自快思老师教案.!那你还能想出不同的式题吗?

  3.出示小树林,找一找数字5。

  并用图中是5的树、花、草、人编5以内的加法题。

  4.幼儿分成两队,选择式题并说说式题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对多者为胜。

  四、到生活中找5的加法。

  活动反思

  1.设计课程主要的考虑对象就是幼儿,我们要把握好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从以上两方面着手,课程的大体方向就不会有太大出入。根据以上两点我设计了本节教育活动。

  2.因为设计的场景均为本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又以游戏的

  形式展现,所以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较高,目标完成良好。

  过程中有一名幼儿在两队比赛的过程中积极性不是太好,课后我与他交流,得知是因为前面的几个景点中有一个景点自己没有去过,所以没有说出来,旁边的小朋友就笑话他“那你都不知道”。导致他后面的环节积极性受到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讲故事的时间,以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传达了“不能讥笑他人”。

2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背景

  幼儿在学习5的加法上,已经知道数字5的分成,但幼儿的灵活反应能力和书写太差了。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5的加法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观察与动手能力上面,并进一步学习5的加法。使其更深入的了解的组成。同时,我又考虑到学习数字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5的加法。

  难点:书写5的加法算式。

  活动准备

  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树叶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老师昨天买回4个苹果,小兰又带来1个苹果,那么班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老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来的1个苹果)

  5 表示什么?(老师和小兰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 +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 1=5和1+ 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四棵数,小朋友上黑板按老师的要求给小树贴上树叶,下面小朋友思考,并列出算式。(图片略)

  1+4=5 4+1=5 2+3=5 3+2=5

  (四)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平来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24、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范例一(图一画好三只兔子,图二画好1只表示走了的一只,图三画好剩下的2只)

  范例二(图一画好三只氢气球,图二画好2只氢气球,图三画个疑问号)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要是3。

  二、集体活动

  一)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记的是一件事情,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讲清楚?先讲第一幅。

  想想第二幅怎样讲?(注意用“走了”,而不是“又走了”)把两幅图连起来说说看。

  第三幅图应该怎样讲呢?“还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的3只兔子,走掉了1只,没走的,现在还在这里的2只)

  大家一起把这三幅图连起来完整地讲一遍吧!

  2、个别幼儿进行算式书写:谁愿意用一道算式把这件事记下来,边讲边记。

  集体检验操作结果:大家一起来看看他记的对不对?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呢?“=”呢?

  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道算式吧!

  二)出示范例二

  1、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这个疑问号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呢?第三幅图里可以是什么呢?(请幼儿开动脑筋,试图猜测图义,并作出合理的讲述)

  2、重点讲解减法:谁会用一道算式边讲边记下这件事。(请一幼儿操作)

  3、集体检验操作结果:他记得对吗?[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大家来读一读吧!(幼儿集体读算式)

  4、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呢?

  二、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讲解操作要求: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好了学具盒,学具盒里有数字卡和符号卡,待会请小朋友仔细听题目。根据老师说的题目,摆出算式题。摆好后检查检查并说一说你摆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读一读算式。

  2、教师报题目:如:老师手上有3本书,给了1本给小红,老师手里还剩下基本书,请小朋友摆出算式来表示这件事。(幼儿操作,摆好后,引导幼儿说说算式中各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25、大班数学教案《7的加法运算》含PPT课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7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规律。

  2.能按照事物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兴趣。

  活动重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7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规律。

  活动难点:

  能按照事物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桃子、猴子等图片,1—7数字,加号、等号各一个。各种操作材料。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7的加法运算》PPT课件

  下载地址:http://www.banzhuren.cn/ppt/1855.html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小猴子来我们班做客了,你们看看来了几只小猴子?(出示7只小猴子)。

  二、活动指导

  (一)复习7的组成

  现在我们和小猴子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吧:

  1.师:小朋友,请你告诉我,7可以分成1和几?(同时播放课件)

  2.幼: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

  3.师幼继续做你问我答的游戏。

  (二)复习6以内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播放课件)

  1.复习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师:小猴子来做客我们用什么招待他们呢?猴子喜欢吃什么?(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我先拿一个大桃子给小猴子,又拿一个小桃子给小猴子,我一共给了小猴子几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含义。

  小结:1+1=2这是一个加法算式,第一个“1”表示一个大桃子,第二个“1”代表一个小桃子,“+”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表示前边两个数合起来的数量和后边的数量相等。

  2.复习2-6的加法,巩固幼儿对加法算式的理解,初步了解互换规律

  师:老师先拿一个大香蕉给小猴,又拿三个小香蕉给小猴,我一共给了小猴几个香蕉? 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一道加法算式。1+3=4,3+1=4,老师又继续拿一个大的橘子给小猴,5个小橘子给小猴?老师一共给了多少个橘子小猴呢?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一道加法算式。1+5=6,5+1=6。

  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都代表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互换规律。(+号前后的两个数互换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三)学习7的加法,引导幼儿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并能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1.进一步了解加法应用题的结构(播放课件)

  ①老师示范看图编应用题并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的结构

  师:7只猴子一样么?有什么不同?(老师根据猴子的位置和数量编加法应用题)。

  小结:把物品的数量用讲故事的方法说出来并提出一个问题,这就是应用题。刚才老师编出的是一道加法应用题。(地上有一只小猴,树上面有六只小猴,一共有几只小猴呢?)知道两个数:1只猴子和6只猴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

  ②幼儿根据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1+6=7,6+1=7

  ③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互换,互补规律。

  2.看图自编应用题,巩固幼儿对应用题的理解。

  ①(播放课件)请幼儿根据苹果的位置和数量来自编加法应用题,并用学具摆出加法算式。

  ②看课件,以给猴子送玩具为情境,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并列出加法算式。(小明给猴子送了4辆玩具车,小红送了3辆玩具车,一共送了几辆?)

  ③分组操作玩具自编应用题并用学具摆出加法算式。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又是一次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活动。通过前几次的系统学习,小朋友们已经了解了如何口头自编应用题,如何列算式,如何进行简单计算。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重点让孩子了解,在加法中,两个加数互换不影响得数的道理,还有一个重点是根据我们小朋友学习的情况,让他们学习听两个数算加起来的'得数。小朋友在听到老师的两次敲击声后,将两次敲击声相加,然后得出一个总数。这个活动很有趣,小朋友很喜欢,他们听得很认真,计算也很用心。在7以内数的加法中,他们基本上能熟练地做出来。尤其是对那些平常有不专心倾听习惯的幼儿,这样的活动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专注力,与专心倾听的习惯。

  这两个重点,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较好地完成。

  所以,数的加法的活动,在我们完成了常规的学习任务之后,我们需要挖掘一些新的内容,一些延伸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在普通的学习中,学出新意来。使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数学活动带给他们的学习的意义。

  而这样的学习需要我们去研究,思考,让每一次的学习活动都充满着新意,感觉都是第一次进行,这也是很难的事情,当然也是很需要的事情。

  本次活动的组织教学的思路也不同于往常,而是通过教师对一个算式的演示过程之后,让幼儿自己去思索,想想还有哪两个数加起来是7,然后可以怎么列出算式,可以说这是倒推上去的思考方法,这也给孩子一个开阔思路的机会。

26、大班数学教案《看图编加法应用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体验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必须要有一件事情,两个已知数(条件)及一个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2.发展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1.能反映花园里有一只蝴蝶的背景图及能反映花园里有四只蝴蝶的背景图各一张;

  2.能反映天空中有两只小鸟的背景图及能反映天空中有三只小鸟的背景图各一张(树上有2只小鸟,飞来了3只小鸟。)贴绒算式两张(1+4=?,4+1=?。);

  3.两个大问号。 学具:学具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复习5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1和几?”(谢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4球。)……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知道5有几种组成吗?(4种)对了,5有4种组成, 5有哪4种组成?

  教师板书: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引导幼儿看图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a、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花园里有什么?谁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教师: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说: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b、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又飞来了四只蝴蝶。)

  教师:看看怎么了? (又飞来了四只蝴蝶。)

  教师:现在花园里共有几只蝴蝶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幼儿尝试讲述计算方法。)

  教师:他是用加法算的……,一起来看看这个加法算式怎样列?

  c、教师出示算式1+4=?。

  教师:1+4=?你是怎么知道1+4=5呢?(引导幼儿说1和4合起来就是5)他说1和4合起来就是5,所以1+4=5。说得真好,回答问题的声音又好听、很响亮。

  教师:我们一起说说这个加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1表示花园里有1只蝴蝶在飞;4表示又飞来了4只蝴蝶;5表示花园里一共有5只蝴蝶;加号表示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加法。1+4=5。)

  2.a、教师:谁愿意用简单的话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出示?:这是什么?疑问号是叫我们不把答案告诉别人,而是提一个问题让别人回答。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提呢?(多位幼儿尝试提问)

  教师:请举手的小朋友告诉我吧!

  教师结合幼儿的小结: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b、教师:现在老师用数字1和4以及你们提出的问题编一道加法应用题,你们要仔细听哦。(教师边指图边讲)“花园里有1只蝴蝶在飞,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了4只蝴蝶,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教师分析:(结合图)这道题叫应用题,在这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花园里有蝴蝶;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花园里的1只蝴蝶是已经知道的和又飞来的4只蝴蝶也是已经知道的,也就是1和4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指着?)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讲讲这道应用题吧。这道应用题用什么方法算的,(加法)你怎么知道是用加法呢?(引导幼儿说:花园里的蝴蝶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因为花园里的蝴蝶比原来又增多了。)所以用加法。用加法算的应用题叫加法应用题。叫什么应用题?

  3.出示小鸟图两张,引导幼儿完整地看图编应用题。

  a、教师: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黑板,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天空中有小鸟)哪两个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我们一起来学:天空中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是已经知道的两个条件)。天空中的小鸟比原来怎么样?(天空中的小鸟比原来又更多了)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提呢?(出示?)

  教师:谁能完整看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要想清楚哦,天空中的小鸟是比原来更多了,该怎么提问? (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教师:××小朋友是这样编的,(教师边指图边讲)刚才××的应用题是怎样编的?(编得真好,送她一个顶呱呱,不仅爱动脑筋回答问题又很大声又好听。)

  b、教师把小鸟图变换一下。

  教师:老师把这两幅图变换一下,你们能编出另外一道应用题吗?看谁最爱动脑筋。

  教师: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天空中共有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说的真好也送她一个顶呱呱。)

  三、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教师:请看黑板上的这道加法算式,刚才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看图编加法应用题,那你们能根据加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吗?和你的伙伴说一说,(2分钟)

  教师:谁想好了?(老师重复)××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示算式中的4,××表示算式中的1,问一共有……表示算式中的?(教师边指图边讲)说的真好表扬他。

  教师:还有谁想出了不一样的?(请多位幼儿尝试编应用题并检查纠正不正确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有学会了新本领,会看算式编应用题。知道编一道应用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及一个问题。如果少了一个数字或少了一个问题,这道就不好编了,更没办法算了。

  四、听口编应用题操作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教师: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听老师编的应用题,摆出相应的算式。桌面上每人都有一个学具盒,学具盒里有1~10的数字看片及+、-、=。小朋友轻轻拿到学具盒,听老师的应用题摆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报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的速度放慢,关注每一位幼儿,表扬很快摆对的幼儿。)

  教师:摆对了吗?请摆好了的小朋友举手老师就会过来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准确。(教师评价幼儿操作结果,并对还不能很快摆出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小朋友把数字卡片及符号轻轻的送回家。下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加法应用题。

  收拾操作材料,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1、看图编应用题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贯测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都是已知两件事和一个基本问题组成的。幼儿要解答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这也就是应用题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训练。当教师出示牛奶瓶图时,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接着把“原来有一只奶瓶,后来又送来四只”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寓于结构,融于情境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综合思维过程,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幼儿马上就能异口同声地把答案喊出来。。

  然而,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试着让幼儿自己上来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幼儿在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很多,而事实上孩子们创编的应用题前两句基本是一个模型:本来有····后来又来了····。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也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创编应用题,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有5个幼儿甚至不会问问题,直接给出答案。最后的看算式编应用题的时候,有的孩子直接独处算式,我稍稍有些许变动,使得幼儿在独立完成列式时遇到了困难,有的观察仔细,有的不能理解题意,我就引导孩子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创编应用题。这可能是老师在我们编好应用题时我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帮助幼儿进行梳理,。这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没能很好的掌握。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转化训练,一方面是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我坚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每个教育环节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努力引领幼儿真正探索学习。

27、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组成》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学习3的组成,知道3有2种分法和掌握数分合的规律。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同伴之间的协助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分合式卡片;录音带;立体纸板树三棵;纸制半个苹果若干(写有1、2数字);纸制鞋若干对(写有1、2数字)。

  活动过程:

  1、游戏:开火车

  教师以“开火车”游戏来引导幼儿复习10以内的数。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卡片上的数:“X老师,我告诉你,你的火车X点开。”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1)、请3个幼儿为一组,手拉手边念儿歌边走动:“你拉我,我拉你,我们都是好朋友,你蹲下我站起。”<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儿歌念完,有的幼儿蹲下,有的幼儿站起,请一个幼儿在黑板上用分合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游戏,引导幼儿把每一次游戏的情况记录下来。

  (2)、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游戏的情况,把3的2种分法列出来,引导幼儿发现几组分法里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知道分合的交换规律。

  (3)、把3的几种分法用综合式的方式记录,引导幼儿发现两边的数字排列规律。

  3、游戏:啄木鸟医生

  以苹果树生病,请小朋友扮演啄木鸟医生为果树治病为引子,请幼儿把两个分半的苹果合在一起,要求两半个苹果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3。

  4、游戏:鞋子配对

  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组幼儿两个两个排在一起。游戏开始,每组一对幼儿合作找到一对鞋子,要求两个鞋子上的数字合起来是3。看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对。

  5、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学习《3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是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重要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都是先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孩子都会这类型的题目了。

2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在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初步认识,能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一次我用游戏开始这节课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6的加法算式 难点:能例举一两个简单的6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一、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二、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三、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29、·大班数学优秀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运算,正确理解图意,进一步理解数字相加的含义。

  2、在操作中,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提高运算能力,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数字卡和操作板。

  3、6以内的加法算式题。

  4、印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玩游戏"碰球",复习6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6的碰球游戏吧!准备好了吗?

  师:"我的1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5球。"师:"为什么?"幼:"1和5合起来是6。"(依次提问6的几种分解、组成)

  二、新授:教师用PPT演示6的加法。

  1、学习1+5=6的加法运算。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吧!你们看,这是谁啊?"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长颈鹿)有几只长颈鹿?(1只)1只长颈鹿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长颈鹿?(5只),5只长颈鹿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长颈鹿?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1只长颈鹿加上5只长颈鹿一共有多少只长颈鹿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1+5=6。

  2、学习2+4=6的加法运算。

  好,我们再看,它是谁?(大象)有几只大象?(2只)2只大象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大象?(4只),4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大象?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2只大象加上4只大象一共有多少只大象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2+4=6。

  3、学习3+3=6的加法运算。

  我们接着看,它是谁?(斑马)有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斑马?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3只斑马加上3只斑马一共有多少只斑马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3+3=6。

  3、学习4+2=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像老师方才一样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4只熊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熊猫在吃竹子?(2只),2只熊猫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熊猫?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4只熊猫加上2只熊猫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4+2=6。

  4、学习5+1=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5只猴子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猴子挂在树上?(1只),1只猴子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猴子?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5只猴子加上1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5+1=6。

  三、拓展迁移:幼儿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5=6。

  我们走得累了,来喝点水吧,哎呀!水壶里的水喝完了,请小朋友拿出操作板,一起来列出算式,算算我一共买了多少瓶水吧!1+5=6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5+1=6。

  肚子咕噜咕噜叫了,我请你们吃汉堡包吧,请你们在插班上算出我买了几个汉堡包?5+1=6。

  3、通过算式1+5=6和5+1=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我们看看,在1+5=6和5+1=6这两道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两道算式中的数字一样),第一道算式和第二道算式都有1,那这两道算式有5吗?(有)真有趣,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都是6。

  4、根据图意列出算式2+4=6。

  5、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2=6。

  6、通过算式2+4=6和4+2=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7、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3=6。

  小结:通过我们操作,我们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结束活动,游戏"检票"复习6以内的加法运算。

  今天,我们玩了一天,我们也该回家了,待会儿,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票,到老师检票员处检票,你们要答对票上问题,老师检票员才能给你盖上印章,你的票才能上我的大巴车哦!好,请你们拿着你们的票去检票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30、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更快一步适应学前班的加减法,同时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学前班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知道6的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计算出其数量。

  2.让知道快速算出有几只猴子的技巧与方法。

  3.让幼儿养成乐于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画面上猴子的数量;

  难点:能够计算出其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说出其数量;

  活动准备

  1.带有猴子的图片一,有一只大猴子,五只小猴子

  2.带有桃子的图片二,2个绿的,4个红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小猴子们旅行回来了,我们一块去看看他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一,问小朋友们,小猴子在哪里呀,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事情呢?)

  (二)展开部分

  老师引导幼儿可以运用加法、减法的算式进行运算,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如:1+5=6,表示的是1只猴子和5只猴子,他们呀,加起来就是6只猴子。

  教师:你们还能说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教师:列完后呢,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他列的算式好不好?

  教师:老师请一位来朋友将他列的算式按照排列的方式写到黑板上来好不好?

  加法:1+5=6 5+1=6 4+2=6 3+3=6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们好好想一想这位小朋友列的算术对吗?可以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轻松地掌握了6以内的加减法,并且学会了猴子、绿、红、树上等词语,有利于汉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前班学习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课程过于简单。我会在今后总结经验,会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好,表现的更加优秀。

31、大班优质数学教案《10的加法》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会)那今天小胡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2、新授10的加法。(PPT)

  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瞧,前面是什么小动物?(小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几个站着的(1)?几个坐着的呢(9)?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猪?(10只)那谁会根据这个图片给我们来列个加法算式?(1+9=10)我们以前还学过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个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说好不好?(9+1=10)

  师:我们走呀走,来到了池塘边,你看见了什么?(乌龟)请你仔细数数有几只在岸上,几只在水里呢?总共有多少只乌龟?我要请聪明的小朋友还给这些小乌龟们列列算式了,谁来?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

  1)幼儿购物游戏

  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

  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

  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32、大班数学课教案《学习5的加法应用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

  2、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难点: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

  师:引导幼儿说出加法的含义以及4以内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师: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1只狮子(出示1只狮子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狮子(出示4只狮子图片)1只狮子再添上4只狮子是几头?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1+4=5)师:老虎妈妈要给所有的小老虎开会,先来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图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几只?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2+3=5)师:大象爸爸要给所有的小象开会,先来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图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斑马老师要给所有的斑马开会,先来了4只斑马(出示4只斑马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1只斑马(出示1只斑马图片)4只斑马再添上1只斑马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小结,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题:4+1=5,1+4=5,3+2=5,2+3=5。

  师:引导幼儿观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师:你们看4+1=5和1+4=5,3+2=5,2+3=5。这些算式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它们数的位置交换,结果不变。

  师: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三、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法)

  2、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四、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指导。

  五、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平来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33、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的加法》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10的加法》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2506.html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会)那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的加法》含PPT课件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

  1)幼儿购物游戏 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屈/老.师教.案/网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 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 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34、小班数学教案《学习2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意图】

  计算活动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为了能让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好,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爱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动画片活动时间,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之类的动画片兴趣浓厚,尤其是它们住的城堡、宫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设计了《学习2的加法》这节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边拿边说,实现其满足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同时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能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计算的乐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保护了幼儿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

  (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40个,数字1、1、2各40张)、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儿两种)、水果购物券84张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创设情境(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35、幼师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加减反思

  【教材分析】

  幼儿学过 3 和 4 的组成和加减后.对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也欢尝试用数的组成和加减表示画面的意思,喜欢自己编应用题。5 的组成是 5 的加减运算的基础, 因此要从复习 5 的组成中,逐步推理出加减的算式。互换互补的规律对幼儿来说较难,教师要引导幼儿从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中理解这个数学规律,避免直接的教授。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观察图片、分组游戏中,自主学习 5 的加减并创编应用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知道 5 的加减算式可以表示关于 5 的数量变化,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

  2.尝试根据 5 的组成推理出 5 的加减算式,会看图说出 5 的加减运算,口头编出应用题, 并拼摆算式。

  3.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事情可用加减法计算,感受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用薯片筒自制的摇摇乐玩具若干个(在簡底中间用卡纸间隔成两个半圆,卡纸高度适宜,摇晃时小珠子能在两个半圆部分间跳动),“5 的分合”空白表若干张。

  2.自备图片(5 只小猫的系列图片,第 1 幅图片是 1 只先来,4 只后来:第 2 幅图片是 2 只黄色,3 只棕色;第 3 幅图片是 3 只在屋顶上,2 只在屋檐下),5 的数字卡片、运算符号卡片、分合号卡片教师与幼儿每人 1 套。

  3.教师自备改错卡和涂色题卡,铅笔、橡皮,幼儿每人 1 份,数字书写范例幼儿学习材料”一《我健康我快乐》

  4.幼儿已经掌握 3 和 4 的组成和加减,对 5 的组成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玩游戏“摇摇乐”,回、复习 5 的 4 种分法。介绍游戏“摇摇乐”的玩法及记录结果的方法。

  请幼儿摇一摇自己的小简,看一看小豆子位置的变化,探索 5 的 4 种分法并进行记录。幼

  儿游戏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总结 5 的组成

  2.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中数的关系,梳理出 5 的加减法算式。

  (1)结合鸟儿飞来的先后顺序,引导幼儿描述并摆算式。先摆加法,再摆减法。例如:“草地上来了 1 只小猫,后来又来了 4 只小猫,一共有 5 只小猫。”

  请幼儿摆出算式 1+4=5,说出各个数字及符号代表的意义。

  提问:“如果先来 4 只小猫,又来 1 只小猫呢?怎么摆算式?”幼儿可摆出:4+1=5。引

  导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总数不变。引导幼儿运用 5 的组成进行推理,摆

  出 5 的第一组减法算式。例如:因为 5 可以分成 1 和 4,1 和 4 合起来是 5,所以 5-1=4, 5-4=1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上小猫的不同演色以及在屋顶上和在屋糖下不同的位置等写出分合式并摆出其他 5 的加减法算式。2+3=53+2=5

  例如:根据 5 可以分成 2 和 3,可以摆出 5-2=35-3=2

  请幼儿说出式子中的数字和符号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例如:因为 5 可以分成 2 和 3,2 和 3

  合起来是 5,所以 3+2=5,2+3=5,5-2=3,5-3=2

  3.根据 5 的加减算式,尝试编出应用题。

  例如:根据 5-2=3,编出:柜台上有 5 个玩具车,卖出两辆,还剩下几辆?

  4.开展分组小游戏,引导幼儿熟练掌握 5 的加减。

  第 1 组:快问快答。幼儿轮流当描主,描主说出 3+2,其他幼儿抢答 3+2=5。谁成功抢答,谁作为新的主来出题。

  第 2 组:找错误。请幼儿从图卡中找到一处错误,画哭脸符号并改正。例如 2+3=4 可改为 2+3=5。

  第 3 组:涂色。根据算式,给相应的图案涂色。例如:看到 3+2=5,就可以涂 3 个红色,2个黄色。

  5.观察数字书写范例,学习 5 的书写。

  带领幼儿复习 1-5 的数字特点和笔顺,重温起笔、落笔的位置。幼儿在老师准备的范例上书写 5,教师要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地写,提醒幼儿书写工整并保持纸面整洁

  【活动延伸】

  在益智区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我健康我快乐》第 30 页。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36、幼师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以内的单双数反思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活动借助具体的事物和直接的操作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活动中设置多个游戏环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

  1.理解 10 以内单数、双数的含义,知道 2 个 2 个地数,正好数完的数是双数,数完后还剩 1 个的数是单数。

  2.能发现生活中的单双数并在游戏中快速区分单双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萌发对数学的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10 的物品卡片及数字卡片若干,珠子或雪花片若干摸箱、小筐若干,《幼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

  2,“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长大了》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玩“摸珠”游戏,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单双数的含义。

  (1)请幼儿每人从摸箱中抓一把珠子,然后 2 个 2 个地将手中的珠子放进小筐中

  (2)引导幼儿仔细点数自己抓到的珠子,用数字卡表示珠子的数量。

  小结:2 个 2 个地数,数完还剩 1 个的数是单数,如 1、3、5、7、9:2 个 2 个地数,正好数完的数是双数,如 2、4、6、8、10。

  (3)引导幼儿将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并观察、讨论:10 以内的单双数各有几个?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4)请幼儿阅读《我长大了》第 5-6 页,现固练习单双数的区分。

  2.通过游戏“跟着朋友走走”,引导幼儿快速区别单双数,感受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1)交代玩法、要求:教师和幼儿共同说“跟着朋友走走,跟着朋友走走”,起游戏的快乐

  说完,教师随意说出一个数,幼儿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如果是单数,大家站着做不动, 如果是双数,两个幼儿抱在一起。

  (2)可让幼儿说数字,反复进行游戏,速度由慢到快。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单双数的作用。

  (1)引导幼儿说说身边的单双数

  (2)请幼儿结合《我长大了》第 6 页找找身体上的单双数。

  (3)播放课件:雾霾严重时,为了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根据汽车号尾数的单不双来限制车辆上路行驶;街道两边的门牌号码是按单数、双数排列的;电影院的座位是按单号、双号排列的。

  4.请幼儿手拿数字卡片,寻找身边的单双数并按照单双数站队

  5.带领幼儿寻找幼儿园中的单双数

  活动反思:

  《认识10以内单双数》是一个数学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初步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含义。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时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抛开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活动中,我通过设计了“2元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购物活动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启发幼儿寻找身上哪些器官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在一系列活动中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单双数概念更深刻的理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动中幼儿与老师的交流多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少了,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一点在以后教学中会多加注意。

  总之,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

37、大班数学说课稿《9的加法》反思

  一、 说教材

  《9的加法》是《幼儿园整合性家园共育资源包》中《做中学1》下册的活动内容,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活动目标我定为:

  知识目标: 学习9的加法,能够看图列式,理解图示与算式的关系。

  能力目标:观察加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

  情感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重点:9的加法的计算。

  活动难点:看一幅图写2道算式。

  三、说教法

  大班幼儿形象思维方式发展已经相当好,逻辑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阶段既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根据数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本次活动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谈话教学法:科学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思考。

  2、演示教学法:利用PPT进行情境演示,让幼儿更直观的去理解9的加法。

  3、游戏教学法:幼儿活动以游戏为主,让幼儿感受数学的乐趣,喜欢数学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学法

  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儿童的年龄越低,越需要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在活动中注意安排幼儿的操作活动,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

  1、动手操作:幼儿利用手中的小棒计算9的加法。

  2、自主探究:幼儿根据第一组加法的学习,去探究学习第二、三、四组加法。

  3、合作学习:幼儿合作分工,完成“送水果宝宝回家”的游戏。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我设为四个环节:

  (一)游戏情景导入——游戏:“手指开花”。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手指开花”。老师手指上开出的“花”的数量和小朋友手上“花”的数量加起来是8。

  师幼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二)游戏活动准备——利用PPT图示学习“9的加法”

  1、学习第一组:“1+8=9”和“8+1=9”。

  (1)出示第二张PPT(点击出现一个苹果,再点击出现八个苹果,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根据图示编加法应用题,并列式。

  (3)引导幼儿交换加数的位置列式计算。

  这一环节让幼儿学习如何根据图示学习9的加法。

  2、利用PPT上的图示,让幼儿自己根据图示编加法应用题,自主学习“2+7=9”、“7+2=9”,“3+6=9”、“6+3=9”,“4+5=9”、“5+4=9”这三组加法。

  (1)PPT3图示:先出现2个梨,再出现7个梨。

  (2)PPT4图示:先出现3个草莓,再出现6个草莓。

  (3)PPT5图示: 先出现4只小鸟,再出现5只小鸟。

  这一环节让幼儿自主探究9的其他几组加法的运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四组加法算式,感知加法的交换律。

  4、师小结,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正确评价。

  (三)游戏活动过程——游戏:“送水果宝宝回家”。

  1、师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个水果宝宝图片,图片后面有一个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结果以后送回到相应的屋子里面。送错的小朋友要表演一个节目,送对的小朋友得到奖励。

  2、师幼听音乐一起游戏,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3、小结游戏:送错的宝宝表演节目,送对的宝宝得到奖励。

  这一环节让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四)游戏活动延伸:我们家的数学

  幼儿在家和父母一起找找家里的数学,并列出算计算一下。比如:我们家有一个男的,两个女的,一共有几个人?我们家有五个大盘子,三个小盘子,一共有几个盘子等等。

  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道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38、大班数学说课稿《8的加法》反思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8的加法,是幼儿在学习8的组成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我在设计《8的加法》这节课时,注重从感知入手,由具体到抽象,有易到难,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和数学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在学习1~8各数的认识和加法的基础上,根据8的组成知识掌握8的加法。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幼儿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以及热爱大自然地情感体验。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8的组成掌握8的加法并理解算式的意义。难点是让幼儿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三、教法、学法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尝试发现、综合对比等方法,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展开课堂教学。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入手,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四、准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还作了如下准备:郊外情境图一幅、毛绒手偶小兔、算式卡片、教具小鸭、苹果、西瓜、萝卜和幼儿操作的小花等等。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为五大环节来进行教学的

  1、猜拳幼儿,激趣导入

  针对大班孩子纯真幼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因此上课一开始进行复习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小朋友们,智慧爷爷给你们带礼物啦,表现好的都能得到,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猜拳游戏吧!点出复习题,在这种刺激下,人人都想当老师眼中的小能手,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在新课学习中,通过孩子们所喜欢的卡通动物形象-----小兔姐姐,以小兔姐姐邀请小朋友去郊游这一情境贯穿全课,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新知的欲望。通过郊外苹果树上的苹果,引导幼儿感知,探索1+7=87+1=8,并发现数量关系,理解算式的意义,然后出示小鸭图,让幼儿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2+6=86+2=8

  3、观察算式,发现加法交换律

  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我让幼儿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发现算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与幼儿一同归纳出: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4、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我安排了帮助小兔姐姐摘西瓜、拔萝卜、分小花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巩固8的加法知识和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

  5、游戏:坐车结束活动

  给每位孩子发一张“车票”“车票”上有一道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几就上几号车。

  总之,我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我相信这“郊外的一游”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教学反思: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39、幼儿园大班数学《10的加法》教案和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7、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应用题,并引导幼儿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 “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40、大班数学活动《6的加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7、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6的加法算式 难点:能例举一两个简单的6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一、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二、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三、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4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优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

  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平来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42、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公园里的小动物(10以内的加法)

  活动目标:

  复习10以内的加法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事先把《救救地球》幼儿用书第12页的树木、花朵、蜜蜂、小鸟、松鼠和蜗牛等图片制成头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分别戴上头饰,扮演树木、花朵、蜜蜂、小鸟、松鼠和蜗牛,想象大家正一起在公园里玩。

  2、扮演树木和花朵的幼儿,听到音乐便慢慢站起来,踮起脚尖,尽量伸展身体,长成树或花。

  3、当老师说:“树木和花朵能使空气清新,有一只蜜蜂飞到红色的花朵上面采蜜。”一只“蜜蜂”便要飞到红色的“花朵”旁边,当老师说:“有另外5只蜜蜂飞到黄色的花朵上采蜜。”另外的5只“蜜蜂”便要飞到黄色的“花朵”旁边。

  2、请幼儿说出分别在两朵花旁的“蜜蜂”数量,老师在白板写上:1口5=口。

  3、向幼儿提问:

  公园里共有多少只蜜蜂?

  怎样计算出来?

  4、请一位幼儿在方格里写上符号和数字,请其他幼儿看一看答案是否正确。

  5、活动依此类推,让幼儿运算10以内的加法。

  6、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第12页加法练习。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开头是用故事和小动物开始进入的,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很积极的配合和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数小动物的数量都数的很对,多少只加多少只都回答的很快,个别幼儿在算的时候是对的,但是说出来是错的,但这个别的是小问题,经过提示修改都能改正过来,但是主要的问题出在让孩子自己算的方面的上就不是很理想,在做算数题的时候,我是每个孩子发十个瓶盖当辅助教具,部分孩子就能很快的把算数结果写出来,但是个别的呢经过老师的引导都会算对结果,个别的孩子几乎不知道如何下手,都知道把瓶盖分两批拿出来,但是一合起来结果就错了。所以在这个孩子自己的算数上要多多练习。

43、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教材分析】

  幼儿已经掌握了 2 和 3 的组成,并且能够根据要求正确操作学具。同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萌芽,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计算活动。本活动通过创设“草地上 xx 来了”的情境,利用动画的形式直观的向幼儿呈现加法的含义。同时,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体会加法的计算过程。

  【活动目标】

  1.知道“+”、“-”、“=”这 3 个符号的含义,学习 2 和 3 的加法运算。

  2.能列出 2 和 3 的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3.乐于思考与操作,感受加法学习的乐趣并学习整理学具。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课件,2 和 3 加法算式中的“+”、“=”及其他数字符号,铃鼓 1 个

  2.红、黄双面圆点卡片 3 张,1-3 的数字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图 1,初步学习 1+1=2

  (1)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讲清图 1 中所说的事并在图片下方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引导幼儿

  观察并说出:“草地上有 1 只小松鼠,又来了 1 只小松鼠,现在一共有2只小松鼠。

  (2)出示“+”和“=”这两个运算符号,让幼儿知道“+”是合起来的意思,如果将” 放在 1 和 1 中间,是表示 1 和 1 合起来的意思、。”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1+1=2,读

  作 1 加 1 等于 2

  (3)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如:1+1=2 中,两个 1 分别表示先来的 1 只小松鼠和后来的 1 只小松鼠,2 表示一共来了 2 只小松鼠。+”表示把先来的一只小松鼠和后来的一只小松鼠合起来,“=”表示“1+1”和“2 样多。

  引导幼儿思考并理解:“又来了”是“加”的意思,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引导幼儿观察图 2,学习 1+2=3

  (1)可请幼儿用一句话讲述图片的某个内容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可引导幼儿说出:“树上有 1 只小鸟,又飞来了 2 只小鸟,现在树上一共有 3 只小鸟。”

  (2)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又来了”是“增加的意思,及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时用加法计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图 3,学习 2+1=3。

  请幼儿快速观察图片并进行准确讲述。指导幼儿又对又快地摆出算式来记录图 3 中的内容,

  说出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中内容的。可引导幼儿说出:“花园里有 2 只蝴蝶,又飞来 1 只蝴

  蝶,花园里一共有 3 只蝴蝶。”

  提问:如果先飞来了 1 只蝴蝶,又飞来了 2 只蝴蝶,这幅图该怎样画?算式该怎样列?

  4.指导幼儿操作练习,巩固对 2 和 3 的加法的学习

  (1)根据情境摆算式,如教师先拍一下铃鼓,再拍一下铃鼓,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演示用数字卡摆出算式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可引导幼儿翻圆点卡片说算式,请幼儿将 3 个红黄双面圆点卡片按种色摆成一排, 逐一翻转,观察颜色并说出加法算式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算式,重点讲出各符号的意义,理解加法的含义。

44、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组成书写

  【教材分析】

  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知识。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本次活动遵循幼儿学习的特点,创设“欢庆国庆”的活动情境,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发现,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理解数字 2、3 的组成、数的分合过程和数组成的意义。通过帮助幼儿认识田字格,指导幼儿掌握数字 1-3 的正确书写格式。

  【活动目标】

  1.学习 2、3 的组成及书写,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能自主探索找出 3 的两种分合方法。

  3.喜欢操作及书写数字,感受合作探索、共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彩旗、数字 1-3 的卡片和分合号卡片若干套(教师与幼儿每人 1 套,教师用的要大一些)、

  “北京天安门”背景图片、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

  【活动建议】

  1.运用操作材料,帮助幼儿理解 2 的组成。

  (1)教师出示两面彩色小旗,然后分别藏在左右手中,再请幼儿猜一猜,左手有一面小旗,右手会有几面?及时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以表示两面小旗的分合过程。

  (2)指导幼儿认识分合符号“A”和“V”。让幼儿记住箭头处填写总数,分开的两头填写两个部分数。

  (3)帮助幼儿理解 2 的分合关系并用语言表述:2 可以分成 1 和 1,1 和 1 合起来就是 2。

  (4)让幼儿操作手中的数字和分和符号卡片,练习巩固 2 的组成。

  2.幼儿自行探索 3 的组成,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1)幼儿分彩旗。两个人为一组进行活动,分别将每个人的 3 面小旗分成两份,要求两人的分法不一样。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口述 3 的分合式。

  (3)教师拼摆 3 的分合式,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合式,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及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出示北京天安门背景图片,引导幼儿玩“彩旗碰碰”游戏,巩固复习 3 的组成。

  游戏过程:教师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背影音乐。幼儿每人手里拿一面彩旗(上面写有数字 1 或 2)去找一个和自己手中的数字可凑出“3”的人,然后二人在北京天安门背景图片前摆造型“照相”。音乐结東时,两人交换数字卡片继续进行游戏。

  4.认识田字格。引导幼儿正确书写数字 1、2、3。

  (1)出示田字格图片后引导幼儿观察田字格。提问:这个格子像什么?数数它有几个小格子组成?田字格中的线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观察数字 1、2、3 像什么,帮助幼儿分析 3 个数字的特点带领幼儿做书写练习。

  (3)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数字,然后指导幼儿学写数字 1、2、3(提示幼儿数字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到右一个一个地写,保持书写整洁)。

45、幼师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圆形之间的关系数学活动

  【教材分析】

  大班的孩子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初步认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对图形的分割组合比较感性。为了加深幼儿对图形分割组合关系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的发展,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学习按一定规律数图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用各种图形拼贴而成的画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认识图形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图形拼贴而成的画,引导幼儿发现画面的不同,请幼儿观察由哪些图形组成。

  2.请幼儿操作不同图形,探索发现图形的变化。

  (1)自由探索图形的变化,用折一折的方法,看分别能变出什么图形。

  (2)根据指令,会剪一下使图形变化,并说出是怎样变化出来的。(如图形变半圆,正方形变三角形)

  (3)将剪开的图形继续变化,看每种图形还能变化出什么图形, 数一数变出多少个。

  3.用拼一拼、比一比的方法,引导幼儿探索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一个图形对折后剪开,可以变成两个相同大小的图形,这两个图形合起来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大。

  如:一个正方形对角折后可以分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对边折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这两个部分图形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正方形。

  4.引导幼儿尝试用图形拼出一幅画,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和空间知觉能力。

46、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加法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本内容为学前班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是在幼儿掌握5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为了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7、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得数是5的加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的组成学习加法。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孙悟空图片、实物(1朵白色的花,4朵粉红色的花,一棵贴有数字4的树,一棵贴有数字5的树);背景图(苹果树上2个黄色的苹果,3个红色的苹果,河里3条大鱼,2条小鱼);写有得数是5的加法算式的树叶、火车头头饰;贴有车厢号码的火车车厢挂饰、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火车票;1—5数字卡,“+”卡、“=”卡。

  学具准备:

  每个幼儿5个桃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幼儿边唱边跳歌曲《小青蛙找家》入座

  2、复习:(小游戏)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5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凑数”小游戏好吗?

  幼儿:好。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你出“1”,我出“4”。(打四的手势)

  合:1和4合起来就是5。

  ……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活动一:孙悟空送仙桃,小朋友操作活动。

  师:《西游记》小朋友都喜欢看,对吗?那你们最喜欢谁呀?

  幼儿:孙悟空、猪八戒……

  师:瞧,谁来了?(出示孙悟空图片)

  幼儿:孙悟空

  师:孙悟空来到学前2班,你们高不高兴呀?你们看他手里拿的什么呀?(桃子),孙悟空从花果山上带来了许多仙桃,他要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请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桌上都摆了5个仙桃,孙悟空要考一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摆一摆,5个桃子有几种分法?看哪个小朋友分法最多?

  (幼儿操作,师巡视)

  师: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孙悟空,他是怎样分的?

  幼儿:5个桃子可以分成1个桃子和4个桃子……

  师:(小结)5可以分成1和4,1和4和起来就是5 ……

  2、活动二:孙悟空变戏法

  师:孙悟空说小朋友真聪明!他要和我们小朋友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本领大?我们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们看,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说变,变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四朵粉红色的花)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手里有几朵白色的花?几多粉红色的花?一共有几朵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请说出算式。

  ( 幼儿回答,教师将算式贴到黑板上)

  师 :我们知道加法有一个交换律,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用手势交换1朵花和4朵花的位置)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

  孙悟空说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变出一棵苹果树(揭开背景图苹果树部分:2个黄苹果,3个红苹果),教法同上。

  孙悟空说我变了两次戏法都没难倒小朋友,我还可以变,孙悟空又一次拔出了一根毫毛,变出了鱼(揭开背景图河部分:3条大鱼,2条小鱼)让幼儿观察,自己编题、列算式,然后叫两名幼儿说结果:一个提问题,一个说算式,老师和其余幼儿进行评价。

  3、活动三:帮树叶宝宝找树妈妈

  师:花果山上的树叶怎么飘到这里来了,原来树叶宝宝和树妈妈走散了,叶宝宝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办法,帮帮叶宝宝,好吗?我们看看叶宝宝身上有什么?原来有电话号码,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数就能帮叶宝宝找到妈妈了。

  (幼儿操作,将树叶挂在相应号数的树上)然后请两名幼儿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三、游戏:开火车

  师 :是谁打电话来了?哦,悟空来电话,邀请我们到水帘洞去玩,你们高不高兴?我们坐火车去好吗?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火车票,幼儿算出自己的车厢号码,然后上与得数相同的车厢,有秩序地排在戴头饰小朋友的后面。(算错的不能上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47、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加法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已经学过1-9的加法,为了激发幼儿更进一步的学习,根据教师指导用书活动要求,设计该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应用题,并引导幼儿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 “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