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绘本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反思

中班数学绘本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反思

中班数学绘本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反思

1、中班数学绘本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绘本故事内容,尝试将图形组合拼图。

  2.能将不同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并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3.体验探索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根据故事情节,大胆展开想象,能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拼图。

  活动难点:

  在创意组合拼图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卡。

  3. 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拼搭图形的已有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ppt的演示出示主要人物,激起幼儿兴趣。

  今天啊我带来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东西,(魔法棒)魔法师能用魔法棒变出许多神奇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变出了什么东西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故事,感受图形的变化

  1.讲述画面2——6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

  2.讲述画面7——13内容,初次感受单一图形的组合。

  3.讲述画面14——16内容,尝试进行两种图形的创意组合。

  师:从前有一位非常懒惰的魔法师,他什么事情都不喜欢做,可是他需要做魔法药啊,于是他用魔法变出了一个正在烤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想让哈哈阿姨来给他做魔法药,于是哈哈阿姨在辛辛苦苦做魔法药的时候,这个魔法师把哈哈阿姨做的饼干全部都吃光了,哈哈阿姨觉得非常生气,哈哈阿姨把所有的魔法药都喝光了,于是魔法师就把哈哈阿姨关进了监狱里,小朋友们,哈哈阿姨被关进监狱了,你们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帮她,可以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她逃出来?

  师:她听到了小朋友给她想的办法,于是她偷偷的逃出来了,可是这时候在门口睡觉的大猫突然醒了,张开爪子想扑向哈哈阿姨,哎,刚才哈哈阿姨是不是喝了魔法药啊,哈哈阿姨也有了魔法,哈哈阿姨念了一个咒语,把墙上的砖头变成什么,变成了一只大狗,你们看看大狗的身上是什么形状(长方形)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它的边是一样长的吗,哪两天边是一样长的,长方形相对的边是一样长的,这就是说这只大狗是由许多这样的长方形拼起来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你们觉得大狗用圆形来拼可以吗?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一个图形圆溜溜,没有脚,滚动起来真能跑,那个圆形能不能一个挨着一个拼呢,我们来试一下,你们觉得圆形拼的和长方形拼的有什么不一样,因为这个圆形圆圆的没有脚,所以它拼起来中间会有空隙,那你们觉得是长方形拼出来的小狗好看一些还是用圆形拼出的小狗好看呢,为什么呢,因为长方形有四个脚,四条边,拼起来可以紧紧的挨在一起,圆形圆圆的没有脚拼出来中间会有空隙,所以用长方形拼出的大狗更加厉害,一下子把大猫赶走了。

  师:哈哈阿姨来到了城堡的门口,发现这个城堡在天上,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啊,他们要什么逃走你们的想法非常棒,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他们还可以用什么飞下去呢,那你们有想过有没有什么有翅膀的东西可以帮助她呢,找一个大一点小鸟来帮助他们,我们来看一看,这只小鸟它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们想一想这个小鸟可以用什么来拼呢?现在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睁大眼睛来看一下(把圆形对折)这个圆形变成了什么(半圆形)这回又变成了什么(半圆展开)来仔细看一下这个圆形是不是有两个半圆,老师在这里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图形,在这个框子里一共有几个图形,有几个圆形,几个半圆形,接下来请小朋友来前面进行一共拼小鸟的有游戏,

  (1)幼儿大胆想象,交流想法。

  (2)个别示范拼图,共同讨论完成大鸟的拼图并尝试记录。

  师:谁想来试一试,一个孩子拼一个部分,想好你要拼什么部分,孩子们他在这个框子里拿出了一个图形,还剩下几个图形呢?

  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助哈哈阿姨变出了一只大鸟逃出城堡。

  (二)继续讲述故事,幼儿交流讨论,进行不同图形的创意拼图。

  1.激发幼儿想象力,通过观察帆船的实物图片,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图形用拼出帆船

  师:哈哈阿姨看到小朋友们拼出的小鸟,她也从口袋里拿出了几块饼干,用魔法拼了一只大鸟,哈哈阿姨和大鸟来到了三角树森林里,这个三角树森林下面有一条非常宽的河,那为了过河哈哈阿姨该怎么办呢,这个河太宽了大鸟飞不过去怎么办呢,可以用魔法拼一个大帆船,这个帆船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拼呢 ,我这里也有很多三角形,这个绿色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三角形的边是斜斜的,长出的扁扁的

  这个三角形呢,这个边是直的,边有点短,这个三角形,它的两个边一样长,它们三个都不要,后面的桌子上,老师都为每个小朋友们准备了五个不一样的三角形,请你们用三角形来帮哈哈阿姨来拼帆船,帮哈哈阿姨过河,再拼之前老师提一个小要求,你们只有三分钟的时间,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拼完,计时开始

  2.幼儿进行创意拼图,并进行记录。

  3.作品展示验证,评价小结(在孩子操作工程中,老师将孩子的作品照照片进行展示)

  你拼出了什么?用了哪些材料?交流、检查。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2、大胆想象,尝试运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拼出各种图案。

  3、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课件。

  2、电脑若干台。

  3、三角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身体变变变”。教师说咒语,幼儿变成相应的物品。

  2、师:有一位懒惰的魔法师,他想制作一种魔法药,只要吃了这种魔法药,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二)教师讲述故事,初步巩固图形的特征。

  1、教师讲述故事至“猫竖起爪子扑向阿姨。”提问:你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2、师:看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3、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

  (三)尝试探索图形之间的转换。

  1、继续讲述故事至“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她想变出一只会飞的大鸟”,可是,圆圆的饼干怎样才能变成小鸟呢?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完成小鸟的拼图。

  3、幼儿探索:你能把三角形和正方形变一变吗?

  4、继续讲述故事至“咱们避开乌鸦群到湖对面去吧”,可是,她们怎么过河呢?

  5、幼儿探索:用三角形拼成其他图形。

  (四)幼儿创意拼图。

  1、师:魔法师知道哈哈阿姨逃走了,变成了凶恶的大灰狼追了过来,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动物吧。这次,阿姨会变出什么厉害的动物呢,我们也来试一试把。

  2、幼儿两人一组,在电脑上进行创意拼图。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评价。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更多的几何图形卡片,供幼儿自由拼搭、分合。

附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从前有一个懒惰的魔法师,他非常非常的懒,所以他决定研究一种只要念了咒语就什么都能实现的魔法药,可是他又懒得自己动手做。于是他念起了咒语“天灵灵,地灵灵,给我一个手艺好的厨师,耶!”说完,就出现了一个正在拷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命令哈哈阿姨制作魔法药。哈哈阿姨做完魔法药,魔法师就把阿姨的饼干全吃了,又香又脆真好吃。魔法师说:以后你就住在这儿给我拷饼干吧。阿姨听了非常生气,就把魔法药全喝光了,魔法师一气之下就把阿姨关了起来。

  有一天趁魔法师睡觉的时候,阿姨偷偷地溜了出来。这时,在门口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阿姨这才明白,原来她吃了魔法药,可以实现任何魔法。

  但是打开门后阿姨惊呆了。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的几个掰成两半。“圆圆的饼干,半圆的饼干啊,都聚在一起变成一只大鸟吧,耶!”念完咒语,饼干变得越来越大,真的变成了大鸟。

  大鸟带着阿姨经过一片三角形的树林,来到了湖边。阿姨对着三角形念了咒语,“长三角、宽三角、大三角、小三角,都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帆船吧,耶!”刚念完咒语,这些三角形就开始移动,“砰”的一下变成了帅帅的大帆船,阿姨和伙伴们坐在帆船上,飘到了湖对岸。

  这时,睡醒的魔法师追了出来,他变成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阿姨看着这么多的图形,这次她会变成什么才能逃脱魔法师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3、中班优质数学教案《真正的魔法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序数,根据序数把握事物的空间位置。

  2.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蜡笔、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欢迎各位来到魔法之城,这是谁呀?(魔法师)魔法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魔法师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有几位小魔法师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师,数数看有几位?(5位)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我们跟他一起数。

  (二)比较高矮进行排队。

  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法师,就要通过魔法考试,那谁是第一个来考试的呢?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从矮到高排的),请一名幼儿上前进行操作。

  (三)魔法考试。

  1.教师:魔法考试开始了,那我们来听听大魔法师是怎么说的,听录音(请在最大书架上数第4栏里,找出柜子的钥匙。)

  2.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些什么?教师:那从上数是什么意思呢?谁再来说一说(上数是从上往下数),原来上数就是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那上数第七栏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那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真的是这个呢,钥匙在不在里面,我们来打开看一看,哇!上数第七栏里真的有一把钥匙呢,太棒了,我们给刚刚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声音。

  3.教师:在这一轮比赛中有2位魔法师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找错了。

  4.教师:那剩下的3位魔法师找到了钥匙通过了考试,我们来看看是哪3位魔法师呀?

  5.3个魔法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加第二轮考试了,听听看第二轮会考他们什么呢?(小魔法师们,请在下数第六个抽屉里取出明信片)

  6.教师:谁听清楚了,下数是什么意思(从下往上数)原来下数是从下往上数,下数第六个抽屉是哪一个呢?那谁来试一试,找一找。那这个抽屉到底能不能打开呢?哇,真的打开了诶,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乐)

  7.教师:那几个魔法师通过了考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师了。他们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明信片上告诉我们要找什么,怎么数的?(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哦)谁看懂了?要我们找什么?怎么数?(你怎么看出是从左往右数的,哦,原来呀,箭头从左边往右边就表示左数。

  (四)幼儿操作。

  1.现在到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最后一轮考试了。

  2.教师:请你们帮这几位魔法师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请你将答案用蜡笔记录在操作单上。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讲评操作单,教师:真的是这件,这件衣服上藏着一个机关,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楼梯。

  5.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教师:看,我们的魔法师通过了考试,来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饼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结束活动。

  教师:魔法师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她出去玩,在出发前妈妈要小魔法师找出帽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栏呢,等下次我们在一起学习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4、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春天的池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学习将相等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若干。(六只青蛙、六只白鹅、七只鸭子、七只乌龟、八条小鱼、九只虾子。)

  学具:第一、二、三组:幼儿用书第9页,笔人手一支。第四、五、六组: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

  【活动准备】

  1、集体活动。

  (1)看数字拍手

  中班数学教案《春天的池塘》含PPT课件

  (2)目测数群。

  教师出示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引导:图上有什么?有多少动物?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先看哪边?有几个?接着再数……

  幼回答

  师和幼儿一起检验。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把一样多的小动物排在一起,谁愿意来试一试?

  (3)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上来给实物卡片排队,启发幼儿想一想,一样多的应该怎样排?知道将数量相同的卡片上下摆放。并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样排卡片的?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鸭子和乌龟放在一起?……

  集体进行小结:青蛙和白鹅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数量都是7……

  2、操作活动。

  给圆点找朋友,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队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上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5、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是圆形的,×××也是圆形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提高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一些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

  2、水果如苹果、桔子、荔枝等。

  3、大量具有各种形状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红布下到底藏了什么呢?引发幼儿讨论和有意注意。(足球、篮球、乒乓球、钟表、鼓等。)

  (2)慢慢揭开红布,向幼儿展示物体,诱导幼儿边看边说它们的名称和形状,引出活动主题“有趣的圆”。

  2、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知“圆”的特性。

  (1)请个别幼儿上前触摸各种球体,去发现其特征在老师下说出自己对“圆”的感受。(很光滑,圆溜溜的没有尖尖的角。)

  (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比赛好吗?看谁在教室内找到的。又多又快(2分钟)。组织全体幼儿在室内寻找。

  (3)让我们蒙起眼睛试试看,还能摸到“圆”吗(3分钟)。

  3、室外发现,开拓思维。

  小朋友,教室外面还有圆吗?(有)多吗?(多)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找一找。(5分钟)开拓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丰富幼儿对“圆”的经验。

  4、击鼓传花,听说竞赛。

  (1)说明游戏竞赛规则:幼儿分为两队,各代表红花队和黄花①鼓点响起,两队各自传花:鼓点一停,两队持花者站起,红队持花者说上句:××是圆形的,后由黄队持花者说下句也是圆形的。说对者可由老师在黑板上相应花前贴上一枚圆片,如说错和重复别人的句子都不能贴磁片。

  ②游戏双方两队以圆形磁片多者为胜方。

  (2)赛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为胜方鼓掌祝贺,同时也为败方增强信心鼓掌支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以“有趣的圆”为主题进行绘画。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6、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三角形》含反思

活动名称:

  有趣的三角形

设计思路:

  在我班开展的“汽车”方案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车轮特别感兴趣,轮子的大小、花纹都是他们喜欢研究的内容,现在孩子们又开始研究起轮子的形状来。他们认为圆形的轮子安装起来不方便,于是将我们班级的汽车轮子都改成了正方形的、三角形的等容易他们摆弄的形状。于是我便把孩子们感兴趣的各种图形融入了区域活动中。可是我发现,虽然大家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是对一些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在教室里常常可以听到他们的争论:

  “这不是三角形,是枪形的!”

  “不对,这个是三角形的!”

  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

  对于刚升入中班的孩子,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想数学活动与动手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亲自寻找和发现问题。就如在活动“有趣的三角形”中,孩子们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自己在操作中认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其实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我们方案活动中的一个集体活动。以往的方案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以个体化的经验为主。可是当大多数孩子们有了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兴趣点,我们该怎么班呢?因此我认为集体活动在方案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解决大多数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它也能把个人经验扩大到集体中,起到提升关键经验的作用。

  其次我也认为我的这个教学活动比较符合二期课改的理念。怎样处理好教师的预设与孩子的生成问题。我的这个活动的主题是完全来自于孩子们的兴趣,来自于他们从方案中生成的内容。而我也根据了想法,预设了一些问题与材料。可是我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开放式的。孩子们会去研究什么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以及会新生成什么问题?这些都是我无法预计的。因此这个活动可以说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

  同时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注重孩子的成果,但我更看中孩子们操作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我提供了场景,让幼儿之间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我保留了孩子们的作品,取之于孩子用之于环境创设。我更明白这是他们的成长足迹,作为教师应好好的帮助他们留住他们的成长轨迹。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三角形,巩固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形状。

  2、能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将三角形变成各种物体。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各种图形的彩纸、各种图形的即时贴、铅画纸、塑料纸、积木、玩具、大垫子、固体胶、水彩笔、皇冠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找找三角形

  [环境创设]

  1、电脑放映组:幼儿观看教师自制的PPT,寻找“动画片”中的三角形。

  2、游戏组:在各种图形宝宝中寻找三角形。

  3、搜索组:在教室里寻找各种各样的三角形。

  T:我是三角形王国的国王,你们好!在我的王国里有很多三角形宝宝,今天他们在和樱桃班的宝宝捉迷藏呢!请你们动动小脑筋把他们都找出来,行不行啊?

  T:瞧,电脑的图片里藏着许多三角形宝宝,请你们用你们的火眼金金把他们都找出来。

  在图形王国里也藏着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宝宝,也请你们把他们找出来,然后送回到我的王国里。

  在教室里还有许多玩具、积木,你也可以在里面找找三角形藏在哪里了?

  T:准备好了吗?好,出发吧!

  二、幼儿操作寻找三角形,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享交流

  1、T:大家都找到三角形宝宝了吗?来赶快到我这里来休息一下吧!

  2、T: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王国里的三角形,你们都找对了吗?

  都是三角形吗?它到底是不是三角形?

  3、T:原来三角形宝宝都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

  4、T:你们还在那里找到了我的三角形宝宝呢?

  四、游戏:变变变

  1、T:宝宝们,你们真棒!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的三角形宝宝本领可大呢,他们会变魔术!不信我开给你们变几个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了哦!

  2、播放PPT

  3、T:变、变、变,变出什么了呀?

  4、T:怎么样,我的本领大吧!你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动动小脑筋,做个小小魔术师吧!记住哦,如果你变好了,请你把它放到这里给大家欣赏一下哦!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7、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0》含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个数字。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引出数字0

  1、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讨论

  1、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复习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8、中班数学优质教案《有趣的夹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行6以内的数数,学习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卡片上的圆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乐意表达操作成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夹子若干(大小、颜色不同),大统计表一张,小统计表1张,音乐磁带,录音机,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夹子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二、幼儿第一遍玩夹夹子游戏,感知6以内的数量。

  1.幼儿听音乐夹绿颜色的夹子,并进行数数。

  2.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并在统计表的相应数量边贴上标志。

  三、幼儿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进行数量的统计。

  1.幼儿听音乐夹夹子,并进行数数。

  2.教师关注幼儿夹夹子的情况。你夹了几个夹子?两种颜色混在一起,数起来方便吗?

  3.鼓励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介绍统计表,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

  四、游戏:摸摸乐,引导幼儿按照卡片内容并进行夹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关信息(圆点数量、颜色),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4.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统计情况,获得小红花。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夹子,进一步感知数量,进行颜色大小的分类统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9、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美丽的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点数4以内的物品,会按物取数。

  2、能进行物与数的对应计数。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四周布置数量是4的物品,

  2、积木若干,分类河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

  1、2,31、教师出示手指1,2,3,请幼儿拿出指定数量的积木。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数量(如在地板上踏步3下),注意要放慢速度,使数数和动作配合一致。

  3、教师可启发幼儿用其他形式练习数数,以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二、点数4以内的物品

  1、请幼儿分别说出活动室里各种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用手指表示1-4的数量。

  2、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物品的数量,要求幼儿点数后说出物品的总数。

  3、引导幼儿从众多积木中拿出数量是4个的积木。

  4、教师出示手指1-4,请幼儿按要求拿出相应数量的积木,分别放在分类盒中,并依次说出它的总数。

  三、观察画册《美丽的花》

  1、看一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花朵的特征,比较其大小、颜色和品种的不同。

  2、说一说,每种花的名称是什么。

  3、数一数,画面上有几个品种的花,每一种花各有几多。

  日常生活教育及区域活动投放材料:

  请幼儿观察数学《真开心》,引导幼儿分别找出4以内数量的物品,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说出穿不同衣服的小动物各有几只等,巩固幼儿对物品数量的认识。

  家园共育:

  家长可利用家中的物品(数量在4以内),让孩子说出桌子有几条腿,家里有几盏灯,可让孩子一一点数,再用手指头表示其数量。

  活动反思:

  不管上什么课,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老师提问的方法和语言的表达都要适当精细,通过这细微之处,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有时面对孩子们排序错误引导不是很好,老师的语言也怎么才能够说的更精练。这也是我以后要多学习弥补的地方。今后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不断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能有更多的进步。

10、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相邻的数》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的知识涵盖面和认知水平可能会因为区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而我们所面对的农村幼儿与市直幼儿就更不一样了,所以,我针对农村幼儿的个体情况,在活动中我以生活中实际为主进行教学,利用生活中的邻居来进行相邻数的教学,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相邻的数,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相邻数的学习,懂得邻居之间要相互帮助,养成团结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的行为品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相邻的数,知道相邻的数之间相差1。

  活动准备

  1、 数字卡片

  2、 小动物的家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1、 小朋友们,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家都会有邻居,那么你们来说一说,你们家的邻居都有谁?

  2、 通过教师的提问进入相邻数的学习。

  二、学习相邻数

  1、 教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由幼儿读数。

  2、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几个数字和我们的邻居一样,是相互挨着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那么他们都主谁和谁是邻居呢?引导幼儿说出每个数字的相邻数。

  3、 让幼儿仔细观察1~10的数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知道相邻的数之间的关系是相差数字1。

  4、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中的内容。

  三、游戏活动

  1、 幼儿手拿数字卡片找邻居。

  2、 小动物找邻居。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找到了邻居,真的很棒!那么我们成为邻居要怎么样做呢?我要成为相互帮助,助人为乐,团结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1、 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相邻的数以及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学习了知识。效果比预期的要好。

  2、 在教学活动中有个别的幼儿不能太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注重个别幼儿的接受能力,

  3、 通过活动了解到关于相邻数的学习,如果能在活动中添加一些加减法的练习(加1和减1)来辅助相邻数的学习。

  4、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让他们更透彻地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以及他们应该怎样去完成你的要求,从而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

11、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有趣的0》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数卡、花朵图片、《找朋友》歌曲、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

  学具:每人一个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0”娃娃。

  1.今天郦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字娃娃排队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先请出数字朋友,请小朋友做拍手游戏,你拍几下,相应的数字娃娃就会出来排队了。

  2.讲故事:数字娃娃排队。

  (故事大意:数字朋友出去玩,大家都排好队,可是0宝宝排在哪里数字朋友都说不对,请小朋友帮帮忙。)讨论:小朋友,你们说“0”娃娃应该排在哪里?它们为什么不让“0”娃娃排在那里?

  二、讨论“0”娃娃的含义。

  1.它们来到花园里,花园里的花真多。数字娃娃要和花儿交朋友,你们来帮帮忙好吗?

  2.老师指没有花瓣的花:“它应该和哪个数字做朋友?”

  3.还有什么没有可以用“0”表示?

  三、讨论“0”娃娃在生活中的含义1.教师:你觉得“0”娃娃像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ppt,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电话机上的“0”表示号码中的一个数字。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四、“0”娃娃作用。

  1.比较1、0和10,知道0不可缺少。

  2.让小朋友操作0来让数字宝宝变大。

  五、游戏“找朋友”

  听音乐,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如果一样大,就拥抱一下。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2、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间的关系,尝试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拼出狗、鸟、帆船等形象。

  2、发展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养成与同伴间的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及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难点:幼儿合作操作,用几何图形拼贴图完成一本书。

  【活动准备】

  1、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5组、自制图书11本。

  3、幼儿专用胶水、蜡笔、篮子等。

  4、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入“哈哈阿姨吃了魔法药”的故事情节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万事烦”的懒惰的魔法师。万事烦的梦想就是什么事都不做。所以他抓来了烤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让阿姨制作魔法药……

  2、引导幼儿看课件,复习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及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1)教师讲述到“哈哈阿姨悄悄地想逃走。这时在门前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的时候,停顿,提问:你们猜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师:原来……哈哈阿姨因为喝了魔法药,也变的有魔法了他念了咒语“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

  (2)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

  (3)师:哈哈阿姨逃走了,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几个掰成两半。这回她变出了什么呢?

  3、幼儿进行拼搭的游戏活动:幼儿操作,合作完成狗、大鸟、帆船的拼贴。

  (1)用圆形和半圆形拼成大鸟。(把圆对称的分成两份就成了半圆形)

  (2)用三角形拼成帆船。(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小结:原来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秘密,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等等。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看运用多种几何图形拼成的图片。

  5、幼儿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1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7的守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7以内的数。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的现象。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卡片、数字卡片、食物盘、摸箱若干,笑脸、哭脸粘图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以“月亮姐姐”身份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开启“智力乐园”密码,复习7以内的数。

  出示数字5、7、6,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相应的数量。

  三、参观“智力乐园”,感知7以内的数守恒。

  1、师讲解示范。

  2、幼儿自由操作。

  (1)比较两组实物卡片的数量。

  (2)比较盘子里两组实物的数量。

  (3)比较两个箱子里的实物数量。 !.快思.教案网!

  3、交流操作结果。

  (1)出示大小、颜色、形状和排列形式不一样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感知7以内数的守恒。

  小结:虽然大小、颜色、形状、排列位置不一样,但数量一样。

  (2)验证。

  4、游戏“捉迷藏”。

  (1)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强调先数再比一比)

  (2)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整个教学以月亮姐姐带小朋友玩游戏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

  3、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4、不足之处:教师试图把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所以语言烦琐了一些,就怕孩子做不好,幼儿游戏兴趣高,可让幼儿多玩几次。

14、中班数学游戏教案《011的排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加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2.学习0到11的排序。

  3.加强幼儿对数学的喜爱。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2张

  2.圆形数字卡片若干,操作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中午好!周老师想问一下小朋们会不会开火车呀!

  幼:会

  师:那火车是怎样开的呢?

  幼:呜噜~呜噜~

  师:那小朋友们跟着周老师一起来开火车啦~

  (二)出示图1:

  师:哇,看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棒,找到了一辆小火车(出示图1),刚才小火车告诉周老师,它要把12个数字宝宝载回家,可是数字宝宝们都藏起来了,小火车想叫小朋友们帮忙把它们找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已经找到了数字宝宝11,我们把数字宝宝11贴在小火车上。还有哪些数字宝宝没有找到呢!

  幼:……

  师:刚才小火车说呀,我们要找的数字宝宝是从0到11。那小朋友想一下11的前面还有哪些数字宝宝呢?

  幼:……

  师:那小朋友们跟着周老师一起来把0到11一起来数一下。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跟着周老师一起开着自已的小火车去找数字宝宝吧!

  (三)出示图2:

  师:哇,好漂亮呀!小朋友们看我们这是来到了哪里呀?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的数字宝宝呀就藏在这块美丽的大草地上,在跟小朋友们捉迷藏呢?

  请小朋友们陆续地找出数字宝宝老师按照找出顺序依次贴在小火车上。

  (四)出示图1:

  让小朋友们在小火车上把数字宝宝按0到11的顺序排列出来。再朗读一遍。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开着小火车把数字宝宝给送回家了。

  (五)游戏:看图填空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开始开火车喽。小朋友们牵着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衣服我们一起来开火车了。(音乐:开火车)

  把小朋友能见到对应的位置,开始进行填空游戏。(小朋友们把对的数字卡片贴在相对应的位置。)

  (六)小结:

  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15、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纽扣》含反思

  设计意图:

  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数学活动,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到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并学习到了各种分类的方法。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对游戏感兴趣,所以学起来也比较快。

16、中班数学优秀教案《5的守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助人为乐带来的快乐。

  2.能仔细观察物品的数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

  3.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感知5的实际意义。

  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物品的数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

  活动难点: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ppt

  2.糖果卡片(红色和黄色)若干。

  3.桃子(大、小)若干

  4.饼干卡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5.操作纸每人4份

  6.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复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事物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教师出示松鼠图片。

  师:“松鼠兄弟两人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发现了地上有好多好多的松果,它们开心极了,于是低头捡起松果来。不一会口袋就装满了。”(出示松果排列的图片)

  师:“小朋友到底是松鼠大哥捡的多还是松鼠小弟捡的多。还是两人捡的一样多?”(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验证)

  小结:“原来他们捡到的松果一样多,都是5颗。”

  师:“路上碰到狐狸,小朋友你们知道狐狸捡到的肉谁的多谁的少吗?还是一样多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数的时候要注意点一个数一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二、操作探索,感知等量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颜色、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的变化而改变

  1.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颜色变化而变化。

  狐狸松鼠请客(教师出示动物朋友的图片)

  师:“先数一数一定有几位动物朋友?”

  师:“请把红色的糖果分给小猪,把黄色的糖果分给小兔子。”

  (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糖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

  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发现颜色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随颜色的变化而变化。虽然颜色不一样但

  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2.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师:“请把大的桃子分给小猴妈妈,把小桃子分给小猴宝宝”(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桃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大小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3.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师:“请把三角形的饼干分给小熊,把正方形饼干分给小老鼠”(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桃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形状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4.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松鼠和狐狸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事物。”(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幼儿操作后引导幼儿观察两组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随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排列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有5根鸡腿。

  三、生活联想,感知等量物品数量也不随事物的种类、粗细、高矮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1.(出示有关种类不同、高矮不同、粗细不同等因素的两种数量相同的事物图片)小结:小朋友,等量物品数量也不随事物的种类、高矮、粗细的变化而变化。

  2.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活动室内有什么是大的大小、颜色或是高矮等等因素不同,而数量是相同的两组事物。

  3.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再去找一找吧!

  四、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孩子能在游戏中掌握5的守恒,能用5以内的数字表示不同形状、颜色,但数量相同的事物;其中的拼图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协作配合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这种活动方案容易造成老师只注意整体,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17、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哈哈阿姨的魔法饼干》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对图形组合的变化产生兴趣,感受图形组合的神奇有趣。

  2、大胆想象,尝试用各种图形拼搭简单的物体。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物质准备:

  1、ppt

  2、大背景

  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三角形、圆形、方形等饼干和树木墙壁图片)

  活动背景:

  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图形图案,对各种形状十分感兴趣,但对于图形的组合变化正缺少一个启蒙。这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讲述的是一个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被坏魔法师控制,后来利用各种图形组合变化逃出魔法师城堡的故事。孩子们可以通过故事领悟到各种图形变化组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扩展他们的空间感、图形思维。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谈饼干大不同(意图:通过聊一聊、说一说,唤起幼儿对饼干形状的记忆,激发活动兴趣。)师出示饼干盒,猜猜是什么?

  提问:你吃过饼干吗?你吃过什么形状的饼干?

  小结: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饼干。

  过渡: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饼干高手--哈哈阿姨,她会做各种各样的饼干,你们想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她都会做。

  二、看看图形变一变(意图:在故事情境中使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图形组合的图案产生兴趣。);.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师讲述故事,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如果你们能变成小老鼠陪我聊天那该多好啊!变变变!

  1、提问:饼干真的变成小老鼠了吗?太神奇啦,饼干是怎么变成小老鼠的?

  小结:原来圆形和三角形在一起,就可以变出东西来。

  过渡:哈哈阿姨真的有魔法了,这下可以逃出去了。

  2、要想逃出去,首先要打开这扇门,哈哈阿姨只有这些饼干,你觉得她会把这些饼干变成什么逃出去呢?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请你们变成锯子让我逃出去吧?这个锯子是怎么变出来的呀?

  小结: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在一起,可以变出许多东西。

  3、提问:哈哈阿姨逃了出来,但是发现有一只小猫守在大门口,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方方正正的砖头,你们可以变成什么来吓走小猫呢?谁来变变变?(讨论互动)这样东西是怎么变出来的?

  小结:原来许许多多的图形在一起,拼一拼、搭一搭,就可以变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三、试试图形变变变(意图:大胆想象,尝试用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拼搭出简单的物体。)

  1、哈哈阿姨终于能走了,打开大门,哇,原来城堡竟然在这么高的天空中,哈哈阿姨咒语:好吃的饼干啊,方方正正的砖头啊,高大的树木们,请你们变、啊变、变成什么才能下去呢?哈哈阿姨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助她吗?你想变出什么来帮助哈哈阿姨下去呢?

  2、幼儿尝试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拼搭各种不同造型的东西。

  重点关注幼儿拼搭过程中的想象和创造。

  3、分享交流:你想了什么办法?是用什么图形变出来的?

  提升:原来拼拼搭搭时两种图形重叠起来会更好看。原来一种图形可以由两种图形合起来代替。

  四、吃吃:延伸活动(意图:使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图形的组合产生持久的兴趣。)在大家的帮助下,哈哈阿姨终于回到了家,为了感谢大家,哈哈阿姨准备送饼干给大家,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18、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梯形》含反思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因为梯形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音乐、幻灯片、梯形和长方形人手一份、图形石子路、小信封装着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白兔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的房子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2、感知梯形的特征。“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一)

  3、长方形和梯形相比较。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1、出示小白兔家其他地方的梯形,让幼儿认识,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2、出示幻灯片的梯形,让梯形按不同的方向旋转,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3、教师再次总结。

  三、游戏《寻找梯形》

  1、出示小白兔设计好的石子路,让幼儿认识设计稿里面的图形。

  2、请幼儿帮忙,完成梯形石子路的设计。

  3、幼儿和教师一起检测梯形石子路。

  4、放音乐,踩着梯形石子路去郊游。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节活动,主要从幼儿对平面图形认识开始,因为梯形的概念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梯形的概念不易理解就不要求幼儿用语言来描述梯形特征。本节活动我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首先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样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真正理解认识梯形,最后用游戏巩固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互动也不错。我感觉本目标完成的很好。

19、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谁吃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比较6以内数量的多和少。

  2. 进一步理解6 以内数字的次序。

  活动准备

  1-6鱼形数字卡两三套。

  活动过程

  1. 先玩游戏“超市大赢家”:教师请两名幼儿到超市去抢购某种物品,在相同时间内看谁拿得多?教师敲鼓计时,鼓声停止后,请幼儿一起点数分别拿的是几件,比较谁多谁少?

  2. 再玩游戏“小猫钓鱼”:全班分两组,每次每组派一位幼儿(小猫)出来抽(鱼形)数字卡,比较两张卡数值的大小。"屈,老师.教,案,网"取得较大数值的幼儿(小猫)可“吃掉”对方的(鱼)数字卡。假如双方抽的数字相同,便重新抽卡。活动依此类推,最后看哪一组得卡最多。

  3. 活动完成后,请一位幼儿出来,把1-6数字卡由左至右顺序排列。

  活动评价

  能比较6以内数量的多少。

  能顺序排列1-6。

  活动建议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数的概念是抽象难懂的,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更多具体的情境,如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或故事情境,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和认识数字。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0、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毛毛虫的春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1—5的序数,了解序数的意义。

  2、尝试按物体的大小排序。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加数学游戏。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动物卡片(小猫、小狗、小鸡、小羊、毛毛虫);

  实物卡片(樱桃、枇杷、苹果、香蕉、甜瓜)

  睡衣设计要求卡片一张;

  2、学具:水彩笔人手一盒;

  毛毛虫操作图人手一张;

  蝴蝶胸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模拟:毛毛虫找食物,初步感知1—5的数,尝试按大小排序。

  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找吃的了,是哪些小动物呢?

  排在最前面的是谁?小猫排在最前面,它是“第一”,排在“第二”的是谁?毛毛虫排在第几个?……(让幼儿说出第一到第五的序数,并会用数字表示)

  毛毛虫的动作比较慢,大家都来帮助他,小朋友看,它们帮毛毛虫找到了什么好吃的?

  (樱桃、枇杷、苹果、香蕉、甜瓜)

  你会给这些食物排排队吗?为什么这样排?

  (引导小朋友将食物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毛毛虫的个子真小啊,第一天它啊呜啊呜吃掉了一颗红樱桃。第二天他个子长大了一点,猜猜它会吃什么?第三天呢?……

  二、幼儿操作:毛毛虫穿彩衣,理解1—5序数的意义。

  师:毛毛虫吃得饱饱的,准备睡觉了,他想请小朋友帮它设计一件彩色的睡衣,(出示睡衣设计要求)你们看,这是它的设计要求,看看图片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身体是由五个圆圈组成的)

  卡片上的“1”后面的红色标记表示什么?……(引导幼儿根据卡片上提供的数字和颜色标记分析睡衣的设计要求)

  幼儿操作:帮毛毛虫穿上彩色的睡衣

  三、音乐游戏:蝴蝶找花,巩固练习对序数的理解。

  师:穿上了你们设计的彩色睡衣,毛毛虫美美地睡了一觉,过了几天,毛毛虫醒来了,它发现自己长出了一对彩色的翅膀,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学蝴蝶找花呀?

  音乐游戏蝴蝶找花的玩法:

  请五名小朋友扮演花,其余小朋友戴上胸卡扮演蝴蝶。

  音乐起,蝴蝶随音乐翩翩起舞,飞到第一朵花旁闻一闻;飞到第二朵花旁拍拍翅膀;飞到第三朵花旁转一圈;飞到第四朵花扭一扭,飞到第五朵花旁采花蜜。

  音乐停,老师说“下雨啦!”,扮演花朵的小朋友张开双臂,“蝴蝶”根据胸卡上的数字飞到相应的花朵下避雨。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再找找好朋友坐在哪里?

  2、请你猜猜他是谁:根据老师描述的位置说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都喜欢体育游戏,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把游戏的手段方法当做一条主线,通过精确的讲解、示范,来引导幼儿练习、引导幼儿探究、引导幼儿竞赛,同时在巡回指导中纠正幼儿常犯一些错误的游戏方法,以便幼儿能正确的学,愉快的学。 交流是培养幼儿友好往来,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为主体的具体体现。课堂中,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幼儿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与教师、伙伴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

  活动结束时可根据幼儿活动量大小,带领幼儿做一些放松性的整理动作,使幼儿尽快消除疲劳,同时进行简单的小结或讲评。最后要教会幼儿整理运动器材,将它们放回原处。

21、中班数学优秀教案《7的守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数量的多少,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能提高对比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正确感知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理解数量7的守恒。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信封,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海豚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海豚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海底世界要举行音乐舞会了,但是参加舞会有两个要求,第一是小动物们要组队参加,第二是每队必须是7个。"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你们听清楚有什么要求了吗?现在跟老师一起看看有那些小动物来参加舞会了。

  二、利用ppt,学习7的守恒。

  1.数量多少与大小无关师:大鲨鱼和小乌龟来参加舞会了,小乌龟说:大鲨鱼个数太多了,不能参加。大鲨鱼说:我们不多,是你们太少了。你们来帮忙数一数小乌龟有几个?大鲨鱼有几个?它们到底能不能参加呢?

  小结:鲨鱼很大,乌龟很小,但是他们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

  2. 数量多少与颜色无关师:那下一个入场的是谁呢?有多少水母,能参加吗?小朋友仔细看这些水母它们一样吗?请你们分开来数一数紫色的有几只?蓝色的有几只?是不是一样多?

  小结:虽然水母颜色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

  3.数量多少与形状无关师:小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了,有什么样的小鱼,它们能参加舞会吗?圆圆的小鱼有几条?长长的小鱼有几条?他们一样多吗? 。

  小结:虽然小鱼长得不一样,但每队都是7个,也能参加舞会。

  4.数量多少与排列方式无关音乐舞会开始了,第一个表演的是小章鱼,有几只章鱼?它们随音乐翩翩起舞,不停地变换队形,变成人字形,现在变成了几只?一会变成十字形,现在又变成了几只?

  小结:虽然小章鱼变换不同的队形,但它们的个数没有变化,还是7只。

  三、操作小动物图片,巩固7的守恒。

  师:小章鱼的舞蹈太美了,其它小动物也想要表演,你们想帮它们排什么样的队形?现在老师的信封里有许多小动物,看看里面是谁?先把小动物摆成一排数数有几个?(请幼儿给动物排队形)它们排的什么队形? 每一种小动物有几个?

  小结:虽然每种动物的样子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排的队形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7个。

  四、活动结束小朋友们给小动物排的队形可真好看,小动物很高兴。小海豚说音乐舞会非常成功,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再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利用PPT学习7的守恒环节做得较好。通过设置“海底世界音乐舞会”这一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点,幼儿很自然的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后,幼儿能主动跟随问题情境的发展,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掌握了守恒的意义,达到预期的目的。不足之处:

  1.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需要准确、精炼。如:开始环节提要求时,我说的是排好队,改成组队参加更精确。

  2.在点数时,一定要正确示范点数方法。在点数之后,要强调一下总数,这些动物一共是7个。

  3.本次活动最大的问题是操作环节没处理好,时间太长。以后在教具准备上,还要精心一点,应提供易于幼儿操作的材料。

  4.由于幼儿操作时间长,我过于着急,此环节没能很好的小结。

2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聪明的玩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数字,并乐意用目测数群的方法进行数数活动。

  2、物质准备:

  (1)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2)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2、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第一、二组:聪明的玩家(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第三、四组:给一样多的发花(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第五、六组:一样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3、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活动反思:

  因刚接班不久对幼儿掌握数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3、中班数学绘本活动:一起一起分类病公开课教案反思

  教学环境分析:

  以无线局域网、HTML5网页游戏、AirPlay同屏镜像功能、西沃5代操作系统、电子白板一体机、平板电脑、视频、音频、录屏软件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支撑此次活动,利用其直观、可交互、操作性强等特点,充分发挥其对教学活动的支撑、整合作用,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生动化、有趣化。突出、突破“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这一重难点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任务。HTML5网页游戏设计和平板电脑的支持,实现了人机互动;网页游戏中分类标准的多重组合使得幼儿端每次接收到的分类表都有所不同,幼儿在趣味游戏中自然地学习二维分类。最后,我将百度搜索引擎服务于教学,通过网络幼儿进一步认知分类并感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

  教学目标:

  1.会看标记,在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2.积累各种分类方法的经验,在观察比较中,提高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3.了解分类使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整洁、方便、舒适等。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教师演示课件一套;

  2.电子白板一体机、苹果平板电脑10台;

  3.无线局域网、HTML5网页游戏(使用Webstorm制作H5网页游戏、通过阿里虚拟空间发布到互联网,并形成二维码供扫码使用)、AirPlay功能、投屏软件、西沃5代操作系统、班级优化大师软件;

  4.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了一维分类的相关方法,有去过水果店、超市等地方的经验;

  5.幼儿编号1--10号。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情境中感知和认识事物的多样性,积累各种分类方法的经验。

  难点:会看标记,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那你们生过什么病,有什么感觉?

  有一个叫马克的孩子,他得了一种病,叫“一起一起分类病”。这是一种什么病呢,得了这种病会怎样呢?

  【媒体运用:1.Airplay桌面同步功能;2.利用EN5代白板的动画触发功能动态呈现“一起一起分类病”。】

  【设计意图:1.Airplay桌面同步功能的使用,实现了教师在幼儿中间,通过苹果平板远距离操控课件,更方便教学。2.动态的东西总是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白板的动画触发功能的使用、“一起一起分类病”的动态呈现,将幼儿的注意力聚焦到这种“病”,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将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共读绘本,积累分类经验

  1.衣服分类:马克在做什么?他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的圈画笔功能】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笔圈画功能,将有相同特征的物品圈在一起,使得集合更为明显,分类更加直观,有利于幼儿对于分类的理解和掌握。】

  2.玩具分类:后来马克看到自己的玩具,又想要分类了。那他是怎样分类的呢?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的即时性触发动画功能】

  【设计意图:因为幼儿的回答顺序是随机的,通过白板的“即时性触发动画”功能的使用,实现非线性教学,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分类经验。】

  3.对“一起一起分类病”的了解

  师:现在你们对这个分类病有没有一点了解呢?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

  小结:“一起一起分类病”是对周围的事物都要分类的一种病。得了这种病的人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会把相互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来,分类并起出新名字。

  【媒体运用:视频+解说、班级优化大师】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解说,直观、形象、动态地向幼儿介绍“一起一起分类病”,解开幼儿对“分类病”的疑惑,加深对“分类病”的认知。班级优化大师的排名功能,激发每个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回答。】

  (三)情境操作,自主学习

  1.自主尝试

  后来看到家里这么多的东西,你觉得得了分类病的马克会怎样来分类呢?请你们每个人拿出自己的平板试一试,分一分。

  【媒体运用:幼儿用苹果平板的相机扫一扫二维码,在safari浏览器中生成HTML5网页游戏并进行分类游戏】

  【设计意图:一维分类对中班幼儿来说并不难,但是二维分类却是有难度的。我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先“跳一跳”----通过可以适应多平台的HTML5网页小游戏的设计,幼儿自主尝试物体的二维分类。】

  2.师幼同评

  师:都分好了,我们来看看分得对不对呢?

  (1)来看这幅图,这个标记是爸爸,表示这下面放的都是爸爸的东西。这个标记是妈妈,表示这下面放的都是妈妈的东西。我们来检查一下,爸爸的皮鞋、运动鞋、拖鞋、剃须刀……妈妈的高跟鞋、口红、香水……

  (2)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前面还有两个标记呢?这个标记是鞋柜,这个标记是洗手间。把分类错的圈出来。

  【媒体运用:利用AirPlay投照片功能、圈画笔功能】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突破难点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将幼儿的操作结果即时投放到一体机上,师幼共同点评。教师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的同时,引导幼儿发现一个物体的不同属性、了解两种分类标准、学习运用二维分类表对物体进行分类。在点评过程中,通过画笔的作用,幼儿能够直观地看到分得不对的地方,有效对比,在看看、说说中掌握二维分类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四)巩固运用,举一反三

  1.讨论二维分类标准

  马克在操场上遇到了一群小朋友,他会怎样分类呢?

  小结:男孩女孩分一分,衣服不同分一分,一个分类表就出现了!提醒你们哦,你们每个人的分类表可能不一样,一定要看清楚标记再分。

  【媒体运用:白板的动画触发功能】

  【设计意图:幼儿充分观察、思考,结合上一环节的经验,认知小朋友的不同属性,自己确定男女性别与衣服特征的二维分类标准,教师通过白板的动画触发功能的设计,即时生成二维分类表。】

  2.幼儿情境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幼评价

  【媒体运用:利用HTML5网页游戏、AirPlay镜像投屏功能;班级优化大师】

  【设计意图:在这次的HTML5网页小游戏中,二维分类表格是随机的,每个幼儿端的分类表是不一样的。幼儿运用不同的分类表格多次进行操作,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屏镜像将操作状况及时反馈,幼儿不仅能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还能明晰别人的思维过程,使数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展示评价更加直观、清晰。而班级优化大师的使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经验迁移,拓展分类

  1.续读绘本,水果店的老板也有分类病

  你们觉得水果店的老板有没有得“分类病”呢?为什么?幼儿回答并说出理由。

  【媒体运用:音频】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拓展对“分类病”的经验。】

  2.其他有分类病的人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生活中除了马克、水果店的老板得了“分类病”,还有没有其他人也有这种“分类病”呢?

  (六)联系生活,感悟分类的价值

  1.师:平时我们认为“病”都是不好的,那你觉得我们今天说的这种“分类病”是好还是不好呢?后来马克醒了,原来他做了一场梦,他并没有生病,而是养成了分类的好习惯。

  2.百度也有分类的好习惯,搜索“动物”、“水里的动物”等。

  【媒体运用:百度搜索引擎】

  【设计意图:运用网络,现场拓展分类经验,再次感知分类的多样性以及互联网的强大,潜移默化地告诉幼儿探索世界的另外一条线索——网络】

  3.分类与生活

  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分类。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方便、整洁和舒适。

  【媒体运用:视频】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直观感知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方便、整洁和舒适。】

  结束:现在我们去幼儿园里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哪些东西也是这样分类摆放的,看看幼儿园里有哪些人也有这种分类的好习惯。走吧!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中班幼儿上的这一节课,该班幼儿基本能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进行分类的方法,在颜色、大小上分类掌握较好,但是在形状、以及用途上掌握较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通过其他的领域来巩固对物体的分类,也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学习。

24、中班数学绘本优质课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绘本故事内容,尝试将图形组合拼图。

  2.能将不同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并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3.体验探索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根据故事情节,大胆展开想象,能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拼图。

  活动难点:

  在创意组合拼图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统计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卡。

  3. 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拼搭图形的已有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ppt的演示出示主要人物,激起幼儿兴趣。

  今天啊我带来了一件非常神奇的东西,(魔法棒)魔法师能用魔法棒变出许多神奇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变出了什么东西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故事,感受图形的变化

  1.讲述画面2——6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

  2.讲述画面7——13内容,初次感受单一图形的组合。

  3.讲述画面14——16内容,尝试进行两种图形的创意组合。

  师:从前有一位非常懒惰的魔法师,他什么事情都不喜欢做,可是他需要做魔法药啊,于是他用魔法变出了一个正在烤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想让哈哈阿姨来给他做魔法药,于是哈哈阿姨在辛辛苦苦做魔法药的时候,这个魔法师把哈哈阿姨做的饼干全部都吃光了,哈哈阿姨觉得非常生气,哈哈阿姨把所有的魔法药都喝光了,于是魔法师就把哈哈阿姨关进了监狱里,小朋友们,哈哈阿姨被关进监狱了,你们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帮她,可以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她逃出来?

  师:她听到了小朋友给她想的办法,于是她偷偷的逃出来了,可是这时候在门口睡觉的大猫突然醒了,张开爪子想扑向哈哈阿姨,哎,刚才哈哈阿姨是不是喝了魔法药啊,哈哈阿姨也有了魔法,哈哈阿姨念了一个咒语,把墙上的砖头变成什么,变成了一只大狗,你们看看大狗的身上是什么形状(长方形)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它的边是一样长的吗,哪两天边是一样长的,长方形相对的边是一样长的,这就是说这只大狗是由许多这样的长方形拼起来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你们觉得大狗用圆形来拼可以吗?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一个图形圆溜溜,没有脚,滚动起来真能跑,那个圆形能不能一个挨着一个拼呢,我们来试一下,你们觉得圆形拼的和长方形拼的有什么不一样,因为这个圆形圆圆的没有脚,所以它拼起来中间会有空隙,那你们觉得是长方形拼出来的小狗好看一些还是用圆形拼出的小狗好看呢,为什么呢,因为长方形有四个脚,四条边,拼起来可以紧紧的挨在一起,圆形圆圆的没有脚拼出来中间会有空隙,所以用长方形拼出的大狗更加厉害,一下子把大猫赶走了。

  师:哈哈阿姨来到了城堡的门口,发现这个城堡在天上,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啊,他们要什么逃走你们的想法非常棒,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他们还可以用什么飞下去呢,那你们有想过有没有什么有翅膀的东西可以帮助她呢,找一个大一点小鸟来帮助他们,我们来看一看,这只小鸟它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们想一想这个小鸟可以用什么来拼呢?现在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睁大眼睛来看一下(把圆形对折)这个圆形变成了什么(半圆形)这回又变成了什么(半圆展开)来仔细看一下这个圆形是不是有两个半圆,老师在这里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图形,在这个框子里一共有几个图形,有几个圆形,几个半圆形,接下来请小朋友来前面进行一共拼小鸟的有游戏,

  (1)幼儿大胆想象,交流想法。

  (2)个别示范拼图,共同讨论完成大鸟的拼图并尝试记录。

  师:谁想来试一试,一个孩子拼一个部分,想好你要拼什么部分,孩子们他在这个框子里拿出了一个图形,还剩下几个图形呢?

  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助哈哈阿姨变出了一只大鸟逃出城堡。

  (二)继续讲述故事,幼儿交流讨论,进行不同图形的创意拼图。

  1.激发幼儿想象力,通过观察帆船的实物图片,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图形用拼出帆船

  师:哈哈阿姨看到小朋友们拼出的小鸟,她也从口袋里拿出了几块饼干,用魔法拼了一只大鸟,哈哈阿姨和大鸟来到了三角树森林里,这个三角树森林下面有一条非常宽的河,那为了过河哈哈阿姨该怎么办呢,这个河太宽了大鸟飞不过去怎么办呢,可以用魔法拼一个大帆船,这个帆船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拼呢 ,我这里也有很多三角形,这个绿色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三角形的边是斜斜的,长出的扁扁的

  这个三角形呢,这个边是直的,边有点短,这个三角形,它的两个边一样长,它们三个都不要,后面的桌子上,老师都为每个小朋友们准备了五个不一样的三角形,请你们用三角形来帮哈哈阿姨来拼帆船,帮哈哈阿姨过河,再拼之前老师提一个小要求,你们只有三分钟的时间,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拼完,计时开始

  2.幼儿进行创意拼图,并进行记录。

  3.作品展示验证,评价小结(在孩子操作工程中,老师将孩子的作品照照片进行展示)

  你拼出了什么?用了哪些材料?交流、检查。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5、公开课教案中班数学绘本:小刺猬的项链反思

  活动目标:

  1、 利用绘本中的情境,帮助幼儿掌握间接排序的经验。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按照规律排序。

  3、 让幼儿体会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小刺猬的项链》PPT2、彩色珠子,绳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习间接排序的规律

  教师讲述: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他浑身长满了刺,你们说是谁?(刺猬)(出示图)这只小刺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拉亚。拉亚总是孤单的一个人,因为它浑身都长满了刺,所以它经常紧紧的缩在一起,小动物看见它就跑!每天。拉亚都是一个人玩,一个人吃饭,有一天,小刺猬拉亚从院子里捡来了许多豆豆。

  1、提问:小朋友看,这些豆子有什么不一样呀?(颜色、大小)

  2、拉亚看着这些小豆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提问: 猜一猜,它会用这些豆子做什么呢?(幼儿讲述)

  3、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刺猬把豆豆变成了什么?教师讲述拉亚拿起小豆子穿呀,穿呀,穿成了一条项链。你觉得拉亚的项链美吗?你能不能说出拉亚项链的秘密?你觉得项链美在哪里?

  (幼儿发现红绿规律)一个红、一个绿。。。。。原来这条项链是用一个红、一个绿。。。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4、第二天,拉亚戴着这条美丽的项链出门了。森林里的小动物看到拉亚的项链会是什么反应呢?(出示图片)瞧,小动物什么表情啊?这次为什么没有躲开呢?(幼儿讲述)

  教师讲述故事:(小动物们看到拉亚的项链,都在想拉亚的项链真好看,他们也想有这样的一条项链!拉亚看到小动物们不再害怕他了,还想跟他做项链,心里很高兴。于是拉亚说:“走,我带你们去捡豆子,它们可以做成美丽的项链哦!”拉亚带着小动物去树林里捡豆子去了,他们回来之后也做了项链。)

  二、大胆尝试

  1、小动物们捡了好些豆子准备大展身手了。他们已经开始了。看小兔子第一个做好项链,我们去看看小兔子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呢?(图片)

  (幼儿发现红黄绿规律)项链里面有颜色的秘密。我们一起来说说秘密: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绿……

  2、过渡:小兔子的项链穿好了,真漂亮!可是旁边的小猴子着急了,我们来看看小猴子遇到什么麻烦了?(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完整的项链,幼儿说出规律)

  3、老师这儿也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串项链用的红、黄、绿豆豆,你们能按照规律,帮小猴子穿好项链吗?

  小结:小朋友可真厉害,一起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好吗?真的每个小朋友串的项链都和它的一样诶!小猴子太开心了,他感谢你们。

  在一旁的小鸭子着急了,吵着也要一条漂亮的项链,你们愿意帮忙吗?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先想看,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规律帮小鸭子做项链?小朋友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放规律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情感升华,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小鸭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有了一条漂亮的项链,你帮助了他,你快乐吗?幸福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幸福(播放幸福拍手歌音乐)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此活动反思如下;

  1、我班幼儿在小班时已熟练掌握ABAB、ABC 、并创新了AABB、AABBCC等许多规律,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促进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能进一步发展。因此此目标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

  2、活动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正确到位的提问孩子们很快能发现每条项链的规律,而且在说第三、第四条项链的排列规律时百分之八十的幼儿能将两种特征结合起来一起说。

  3、在操作环节大部分幼儿在拿到材料后,能主动找到好朋友一起分享材料,有3名比较腼腆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找到了伙伴分享材料。孩子们串出规律水平不一有的喝教师演示的规律一样,有的则大胆创新了许多规律,有的幼儿甚至9个物品为一组规律特别棒!但也有的孩子所串的项链看不出按什么规律串的,有2个孩子是性格特别外向沉不下来交往能力特别强,找到了6个伙伴合作分享材料,因此材料的种类太多,他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地串了起来,因此没按规律来串。还有1名幼儿他的能力在三到四个物品为一组规律之间,但分享到的材料过多,导致没有按规律来串。

  4、此活动时间有一些长大概有35分左右,但整个活动氛围特别融洽,孩子们特别快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之中不愿走出活动室。

26、幼儿园中班数学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序数的基础上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

  2.在绘本情境中,看懂数学符号“→”,体验数学思考的乐趣。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有关绘本内容的PPT,任务卡(利用现有场景设置的带有箭头的任务卡)、图片(各种魔法帽)、魔法帽各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能熟练点数1~10。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PPT1(魔法城)。师:这是哪里?这是谁?(魔法师)

  小结:欢迎来到魔法城,这里住着一位大魔法师,他办了一所魔法学校。

  2.出示PPT2(小魔法师们在玩耍)。师:有几位小魔法师?

  出示PPT3(小魔法师们按照大小个排队)。师: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小结:魔法学校里一共有十位小魔法师,他们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好队,准备去参加魔法考试了。

  (价值分析:通过魔法城图片的解读,帮助孩子们迅速地进入活动情境,并初步接触“→”)

  二、魔法考试

  (一)找钥匙

  1.出示 PPT4(第一个考试——找钥匙,并添加“↓7”)。师:第一个考试是找钥匙,钥匙在最大的书架上的柜子里。

  提问:钥匙在哪里?“↓7”是什么意思?

  小结:“↓7”就是按照箭头的方向,从上往下数第7个。

  2.出示 PPT5(小魔法师们找钥匙)。师:哪几位小魔法师找对了?

  小结:箭头“↓”表示从上往下数,一共有5位小魔法师闯关成功。

  (二)找魔法卡片

  1.出示 PPT6(第二个考试——找卡片,并添加“↑6”)。师:大魔法师给出了第二个题目,谁看懂了?是什么任务呢?

  小结:第二个考试是从下往上数,在第6个抽屉找9张卡片。

  2.出示 PPT7(小魔法师们找卡片的情况)。师:他们错在哪里?

  小结:箭头从哪里开始,就表示从哪里开始数数。先要从下往上数,找到第 6 个抽屉,还要在抽屉里找9张牌,才算完成任务。

  (三)寻找魔法斗篷

  1.出示 PPT8(两位小魔法师通关)。师:通过两轮考试,最后只剩下了两位魔法师,让我们为这两位小魔法师拍手庆贺吧。

  2.出示 PPT9(第三个考试——找衣服,并添加“→10”)。师:请仔细阅读任务卡,获得卡片上的信息,把这些信息都用起来就能完成挑战了。(从左到右数,第10件衣服)

  (价值分析:通过三个任务,有层次性地帮助孩子们了解并内化相关符号。第一次任务,在幼儿解读的基础上由教师来告知任务内容;第二次,主要由幼儿来解读,并用语言组织,说出任务内容;第三次,由幼儿解读任务,并自己寻找图片上的答案)

  三、寻找魔法帽

  1.过渡。师:小魔法师终于来到了魔法城,他为了感谢我们,从魔法城给我们寄来了几张卡片。

  2.解读卡片信息(寻找魔法帽图片的任务)。师:请说说卡片上藏着的任务是什么。(请幼儿一张张解读卡片上的信息)

  3.幼儿两人或是三人一组,持一张任务卡,去寻找魔法帽图片。

  4.展示幼儿找出的图片(各种魔法帽),教师给每一位幼儿分发魔法帽。

  (价值分析:结合现实的情境,运用任务卡,在真实的操作中帮助孩子们真正地了解本次活动中数学符号的含义,激发幼儿运用逻辑与关系,寻找礼物,并获得真实的礼物,给予幼儿活动中参与的满足感)

  活动反思

  首先,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较好。为了达成目标,我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在PPT中,为了方便幼儿验证,在图示上加入了数字;二是故事情境中,安排了三个与目标匹配的任务,并且利用“找对”与“纠错”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三是操作紧紧围绕目标,结合活动场地,提供了任务卡片,让幼儿在现实操作中去运用序数与箭头。

27、幼儿园中班数学绘本:大熊的储藏室优质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操作中感受分类的作用,引发对生活中分类运用的关注。

  2.尝试根据食物的外部特征,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故事画面PPT。学具: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幼儿:秋天

  师:对,是丰收的季节,大熊笨笨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准备了很多食物,有白菜饼干苹果等等,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还有哪些水果呢?

  大熊想把这些食物装进储藏室,可是储藏室装不下,可是装不下,它想整理一下,谁能帮帮它呢?

  (2)这么多的食物,有什么不同?(颜色、形状、种类)

  (3)这么多的食物,大熊想要全部放进储藏室,会出现什么问题?(放不下)

  二、探索将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1.呈现问题:储藏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可是要怎么整理呢?”(幼儿先讨论再讲述)

  2.交代操作要求: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也准备了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种类不同的食物,请你试着把食物分成三类放在柜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交流:你想了什么方法?是怎么分的?还有谁也用了这样的方法分?

  5.结合PPT,讲述小熊的分类方法。

  三、介绍二次分类并尝试二次分类的方法

  1.介绍小猴的好办法:先按种类分一分,再把每一类按大小继续分一次,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这样即能把这些食物全放进储藏室,还能让你看得清楚,拿得方便。

  2,幼儿再次操作要求:按种类分的基础上再按大小分一次,摆放清楚整齐。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师幼检查,纠正错误

  5.我们再次来看看大熊的问题解决了吗?观看PPT。

  四、与生活链接

  大熊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我们的活动区里的积木、图书、玩具还是乱乱的,你可以怎么整理? 让我们回到教室把图书、玩具等物品分一分,理一理,让班级看起来更整洁。

  活动反思:

  幼儿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和分类,但概括分类的水平还很低,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环节的设计以感知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求通过活动让幼儿能概括出食物的外形特征,根据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并感受分类的重要性,发展数学思辨能力。在一开始的分类中,幼儿只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得心应手,在学习了二次分类后,有的幼儿会有一些难度,需要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但总体感觉还不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分类,以巩固所学。

28、幼儿园中班数学绘本:蜈蚣叔叔的袜子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穿袜子时的特别和有趣,初步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 乐意参加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关系他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蜈蚣材料、各色夹子

  活动过程:

  一、角色引题,激发兴趣

  1.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他是小精灵嘟嘟,“小朋友,你们好!”

  2.嘟嘟:“见到你们真开心,我还带了一位朋友过来,它长着许多脚。你们知道是谁嘛?”

  3.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蜈蚣呢?

  二、逐页阅读,了解排序

  1.蜈蚣先生是嘟嘟的邻居,嘟嘟总叫他叔叔。

  2.他是有名的帅哥。帅哥是什么意思呢?(漂亮、整洁)

  3.你觉得蜈蚣叔叔那里帅啊?(衣服整洁、袜子五彩缤纷)袜子里有什么秘密呢?

  4.嘟嘟好几天没有看到蜈蚣叔叔了,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蜈蚣叔叔生病了?(躺在床上、触角都耷拉下来)

  5. “蜈蚣叔叔你好。妈妈说这个送给你,希望你能早日康复!”嘟嘟边打招呼边偷偷瞄了一下蜈蚣叔叔的脚。 “谢谢你小嘟嘟。有你的关心我一定能很快就好起来!对了,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一会有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可是我没有力气。”如果你是嘟嘟你愿意帮忙吗?(愿意)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喜欢帮助别人。可是蜈蚣叔叔有30只脚,你们还愿意帮助他穿袜子吗?(愿意)你们真是太棒了。对了,小嘟嘟和 你们一样是个乐意帮助别人的好孩子,他也愿意帮助蜈蚣叔叔穿袜子。看!蜈蚣叔叔开心的笑着说:“袜子都晒在院子里。”

  6.嘟嘟咚咚的到了院子里。蜈蚣叔叔院子里的袜子都是什么样的?(红袜子排成一排,黄袜子排成一排…..)

  三、尝试排序

  1.嘟嘟看到这么多颜色的袜子心想:该怎么来穿呢?嘟嘟有了好办法,一、二、三看----已经传好了。(出示穿好无规律袜子的蜈蚣)

  你觉得嘟嘟这样穿袜子,蜈蚣叔叔满意吗?

  蜈蚣叔叔说:“谢谢嘟嘟,可是这样就不帅!”

  2.蜈蚣叔叔说:“我会按照我的心情来穿,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这样穿。”(ppt1蓝绿蓝绿)原来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时候袜子是按照蓝黄蓝黄的规律穿的。今天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袜子和蜈蚣叔叔的照片,请大家到后面找一个位置,一个篮子,帮蜈蚣叔叔穿好袜子。穿好了带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

  幼儿操作。指导语:蜈蚣叔叔心情好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规律穿袜子呢?

  集中:大家都帮蜈蚣叔叔穿好了袜子。谁来说说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穿袜子的呢?蜈蚣叔叔:谢谢你们。看到这样有规律的袜子我心情可真好!谢谢!(一次操作)

  3.孩子们,我特开心的时候我还会这样穿(ppt2穿一半红红绿红红…..)你们快帮我穿穿好吧!请大家到后面找一个位置,一个篮子,帮蜈蚣叔叔穿好袜子。穿好了带到原来的位置上坐好。(二次操作)

  幼儿操作。指导语:蜈蚣叔叔特开心的时候是怎么穿的呢?

  集中:大家动作可真快。一下子蜈蚣叔叔就穿好了袜子。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帮蜈蚣叔叔穿袜子的呢?

  蜈蚣叔叔:谢谢你们!穿上红红绿红红绿的袜子我特别开心!谢谢大家!

  4.蜈蚣叔叔开心的时候喜欢蓝绿蓝绿这样穿袜子,特别开心的时候又喜欢红红绿红红绿这样穿袜子。如果你是蜈蚣叔叔你还会想怎么穿呢?(请3名小朋友提问语:你是怎么穿的,心情怎么样?谢谢你为蜈蚣叔叔设计新的穿法!)(三次操作)请大家到后面帮蜈蚣叔叔穿穿袜子。穿好了把蜈蚣叔叔带到我这,大家一起看看谁穿的更有创意。

  幼儿操作。指导语:你帮蜈蚣叔叔按照什么规律穿的呢?

  集中:大家都设计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对了,这个是谁设计的呢?(幼儿)你来介绍一下一按照什么规律穿的呢?这样的穿法果真让人赏心悦目。我真是越看越喜欢!谢谢你!

  四、经验迁移

  1.孩子们有了你们设计的各种穿法,蜈蚣叔叔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地帅帅地生活着。 “叩叩叩”谁来了?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蜜蜂黄黑黄黑)蜈蚣:希望你能早点康复!蜈蚣叔叔:“谢谢你蜜蜂!”

  2. “叩叩叩” 这一次又是谁呢?他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蜈蚣:希望你能早点康复!蜈蚣叔叔:“谢谢你蜜蜂!”

  活动反思:

  这是第一次上绘本数学,一开始备课的时候我去网上找了一些备好的教案,他们的教案都是把绘本中的故事情节给写入了教案,然后我就照着他们的修改,可是在上课之给学科组的老师们看教案的时候她们发现我的教案太长了,太罗嗦了,对我说我上的课不是数学课了,到是像语言课,我们只是借住绘本中的一个情境来进行教学,之后就开始重新修改,汤老师和夏老师帮助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每个提问都要有针对性,环环要紧扣,语言也要精炼一些,今天上下来之后觉得环节还是比较顺畅的,孩子们的掌握程度还是蛮高的,但是一堂课中我显得太主动了,什么都帮他们想好了,什么都告诉了他们,其实可以完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其中的一些小秘密,让他们自己叙述自己发现的知识,在操作的时候不应该用PPT,应该让孩子上前来操作,师幼互动起来,而不是自己光点点图片,在最后也没有回归到绘本中,显得有些脱节了。

29、大班数学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反思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组合,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2、大胆想象,尝试运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拼出各种图案。

  3、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课件。

  2、电脑若干台。

  3、三角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身体变变变”。教师说咒语,幼儿变成相应的物品。

  2、师:有一位懒惰的魔法师,他想制作一种魔法药,只要吃了这种魔法药,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二)教师讲述故事,初步巩固图形的特征。

  1、教师讲述故事至“猫竖起爪子扑向阿姨。”提问:你猜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幼儿根据图画,自由回答。

  2、师:看看大狗是用什么变成的?“方方正正的砖”,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方方正正的?

  小结:我们身边的黑板、窗子、书、文具盒……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

  3、师:谁愿意试一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成大狗。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

  (三)尝试探索图形之间的转换。

  1、继续讲述故事至“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她想变出一只会飞的大鸟”,可是,圆圆的饼干怎样才能变成小鸟呢?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完成小鸟的拼图。

  3、幼儿探索:你能把三角形和正方形变一变吗?

  4、继续讲述故事至“咱们避开乌鸦群到湖对面去吧”,可是,她们怎么过河呢?

  5、幼儿探索:用三角形拼成其他图形。

  (四)幼儿创意拼图。

  1、师:魔法师知道哈哈阿姨逃走了,变成了凶恶的大灰狼追了过来,阿姨又念了咒语“圆圈、三角形、方块们,变成比大灰狼更厉害的动物吧。这次,阿姨会变出什么厉害的动物呢,我们也来试一试把。

  2、幼儿两人一组,在电脑上进行创意拼图。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评价。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更多的几何图形卡片,供幼儿自由拼搭、分合。

  附故事: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从前有一个懒惰的魔法师,他非常非常的懒,所以他决定研究一种只要念了咒语就什么都能实现的魔法药,可是他又懒得自己动手做。于是他念起了咒语“天灵灵,地灵灵,给我一个手艺好的厨师,耶!”说完,就出现了一个正在拷饼干的哈哈阿姨。魔法师命令哈哈阿姨制作魔法药。哈哈阿姨做完魔法药,魔法师就把阿姨的饼干全吃了,又香又脆真好吃。魔法师说:以后你就住在这儿给我拷饼干吧。阿姨听了非常生气,就把魔法药全喝光了,魔法师一气之下就把阿姨关了起来。

  有一天趁魔法师睡觉的时候,阿姨偷偷地溜了出来。这时,在门口睡觉的猫突然睁开了眼睛,“喵”猫竖起爪子想扑向阿姨。“方方正正的砖头啊,变成勇敢的大狗吧,耶!”就这样,方方正正的砖头飞过来变成勇敢的大狗把猫赶走了。阿姨这才明白,原来她吃了魔法药,可以实现任何魔法。

  但是打开门后阿姨惊呆了。魔法师的城堡竟然飘在空中!怎么才能下去呢?这时阿姨摸到了口袋里的圆圆的饼干。阿姨把圆圆的饼干拿出来,把其中的几个掰成两半。“圆圆的饼干,半圆的饼干啊,都聚在一起变成一只大鸟吧,耶!”念完咒语,饼干变得越来越大,真的变成了大鸟。

  大鸟带着阿姨经过一片三角形的树林,来到了湖边。阿姨对着三角形念了咒语,“长三角、宽三角、大三角、小三角,都聚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帆船吧,耶!”刚念完咒语,这些三角形就开始移动,“砰”的一下变成了帅帅的大帆船,阿姨和伙伴们坐在帆船上,飘到了湖对岸。

  这时,睡醒的魔法师追了出来,他变成了一只凶恶的大灰狼,阿姨看着这么多的图形,这次她会变成什么才能逃脱魔法师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30、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魔法药水》反思

  活动要求

  1、了解人有开心和悲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懂得一些让自己的心情快乐的方法。

  2、制作开心罐头,围绕“我最快乐的……”主题开展装饰绘画活动,体验制作的快乐。

  3、能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开心罐头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6、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7、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开心,悲伤娃娃各一个。

  教师自己制作的开心罐头一个

  幼儿人手一个罐头,各色颜料及棉签。

  活动过程

  一、快乐和悲伤

  师:看,班里来了谁?(娃娃)

  师:呀,小娃娃怎么了?(观察娃娃的表情了解开心和悲伤两种情绪)可能发生什么事了?(猜测)

  师:你什么时候也会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情?(鼓励幼儿回忆讲述)

  师:当心里很难过甚至想哭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幼儿可讨论后回答)

  二、我的开心罐头

  师: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你们看,这是一个开心罐头,里面藏着许多开心的故事,每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只要拿它出来,看这上面的许多开心的故事,所有的伤心和难过都会赶走了。(让幼儿观察开心罐头上的画面)

  师:猜猜我的开心罐头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三、制作自己的开心罐头。

  师讲解制作要求:给开心罐头装上底,在罐头表面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鼓励其丰富画面内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鼓励其绘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四.开心罐头的故事。

  师:小朋友的开心罐头上的开心事可真多,谁愿意来把你的开心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把自己最高兴的事都画下来或请爸爸妈妈帮我们记录下来,把他们都放到罐头里,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好吗?

  活动延伸

  让幼儿将自己的开心关头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给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再一次感知曲线特点的机会,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欲望。在个别指导时我对幼儿表现和需要给予及时反馈、帮助和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绘画技能得到提升,在玩玩画画中体验作画的乐趣。摆脱了教师教一笔,幼儿学一笔的旧方式,较好的完成活动目标。

31、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多变的图形反思

  通过幼儿自身尝试和体验,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品质。鼓励孩子们大胆实践,敢于尝试新办法。

  [设计思路]

  幼儿喜欢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长方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为了开展分类、排序等探索活动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联想和创造;幼儿还需要在各种操作时间中进一步学习、发现,为此设计了本节活动。

  [幼儿分析]

  中班的孩子正是对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感兴趣的时期,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也没有什么主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也能将事情做的很好。因此,在活动时,为他们提供一些蕴涵教育目标的,适合他们的材料,让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通过活动,发展孩子的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拼图添画的兴趣。

  2、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联想画成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出其主要特征。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箱子一个、图形示范几张、图形拼插玩具每人一份、带有图形的纸张每人一份、彩笔。

  [活动流程]

  1、导入:听音乐“找朋友”入场。

  2、授课:游戏“奇妙箱”。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箱子)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阿?

  A、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了,摸出来,看!是什么?

  拿出图形(圆形):这是什么呀?幼儿:圆形。

  教师接着把此“圆形”粘贴在黑板上,讨论:那你还看着是什么?幼儿发散思维想象:大苹果、太阳等。

  B、 师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小朋友摸出图形后,如同上进行讨论。(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3、师:咱们再来玩个“超级魔术师”的游戏。

  拿起一张圆形,变变变,“变出不同的脸”,把什么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成的呢?(引导幼儿学会添画,变成另外的图形)

  4、引导幼儿自己想象创新。小朋友们,你们也想不想象魔术师一样来变魔术呢?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图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来开始设计、创造。咱们来比比看看谁能设计出和别人不一样的。

  5、将部分幼儿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并进行评析,鼓励幼儿的设计。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的进行,幼儿对图形掌握的很好,一看到图形就能立即能说出该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对拼图添画很感兴趣,想象的丰富,能把想象的某个物体说出是什么图形,拼图完成的较好,添画有的幼儿完成的不是很好,在这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32、幼儿园大班数学绘本教案《特别的尺子》反思

  设计意图:

  近期班级增加了自然测量的区角,孩子们利用树枝、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测量的活动,孩子们的测量兴趣十分的高。但是在孩子们测量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孩子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孩子们在测量时均出现重叠、间断的现象。《数学核心概念》中提出,测量的核心经验之一是:比较必须是“均等的”,即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必须是不间断或没有重叠的。还有就是:计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一种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计量单位越小时,测量的物体包含的单位数量就越多。这样一个复杂的数学概念,如何能让幼儿理解呢?因此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就可以帮助孩子轻松理解这个难题。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收尾相连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了解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要有统一的标准。

  2.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跳绳(若干)、桌子、椅子等物品、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最近我们增加了一个测量区,小朋友们都利用了哪些材料进行测量呢?除了可以用这些材料进行测量,还可以怎么来测量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乐乐,她的妈妈有一种很特别的“尺子”,这把尺子可以测量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及方法。

  引导语:乐乐长高了,衣服、裤子都短了,妈妈想要为乐乐做一件连衣裙,织一件合身的毛衣,除了毛线和织针,还需要什么?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尺子,妈妈是用什么来当的尺子?妈妈是怎么用手来测量的?请小朋友们也来试试看吧!

  重点提升: (1) 只手这么量:手伸直一柞,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动哦。再来, 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柞。

  引导语:除了小手可以当尺子,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当尺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乐乐还用了什么来当尺子?用脚印来量到底是怎么个量法呢?谁能来试试?

  重点提升:人有两只脚,一个脚印量完了,后面一个脚印可以接过来,脚跟去靠脚尖。

  小结:原来我们的脚也这么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运动,还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3.初步使用首尾相连的方法进行测量。

  (1)幼儿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

  引导语:今天教室里有桌子、椅子、跳绳等物品,一会儿请小朋友们4人一组用刚刚我们学会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这些物品的长度。

  幼儿进行测量,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了解幼儿用手或脚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如:重叠、起点终点没有对齐、测量时测量物之间存在空隙等。

  (2)分享交流,梳理测量经验。

  引导语:刚刚小朋友们都尝试用自己的手或脚对绳子进行了测量,接下来我们请小朋友上来说说看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怎么测量的?谁来说说看?

  小结:在测量时,要从起点开始,一只手(或脚)接着另一只手(或脚)进行测量,测量时不能有空隙,也不能重叠,最后数一数一共量了几次就能知道绳子的长度了!

  4.掌握测量的正确方式方法。

  (1)幼儿再次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

  幼儿再次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正确掌握测量的方法。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次用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并将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

  (2)交流巩固,巩固测量经验。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用尺子、自然物测量,今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手和脚也一样可以测量,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请爸爸妈妈想一想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去试一试,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带回班级分享!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继续探索寻找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进行测量及测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故事选自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绘本中融入的数学元素主要是自然测量,这个故事告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进行测量;许多标准化单位都源于人体,我们的身体具有数学价值,数学其实离我们很近。本次活动,我们预期幼儿能够获得的经验是“有学习用手及脚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体验身体真有用”。

  《我家漂亮的尺子》这个绘本很长,内容涉及比较多,在自然测量工具上,涉及了手柞量、脚印测量、步子测量、胳膊“庹”量、胳膊“抱”量等,下子将内容拓展给大班上学期的孩子,对孩子来说,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绘本的内容进行节选,通过引导幼儿知道原来我们身体的手和脚可以当做尺子一样测量物品,在绘本的后半部分我将以活动延伸的部分进行拓展延伸。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绘本学习了如何正确的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后,大多数孩子们都学会了如何正确的用身体进行测量的方法。通过此活动发现孩子们对测量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孩子们不仅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同时还寻找了很多生活中的自然物对自己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因此这个点上教师又将有了一个新的突破点,如何测量自己的影子?用哪些材料测量?等问题与幼儿一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