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过暑假家务学习不能少

农村孩过暑假家务学习不能少

农村孩过暑假家务学习不能少


    编者按


  放暑假了,不用说,同学们都在这近两个月的假期里放下包袱,放飞心情。城市里的大多数孩子,暑假节目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跟着父母出外旅游,饱览湖光山色、增长见闻;有的参加夏令营、兴趣班,结识不同学校的同学,发展自己的特长,巩固学过的知识;有的相约志同道合的同学去打球;有的在家里上网、看电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同龄人――农村的孩子,尤其是家境贫困的农家孩子,他们是怎样过暑假的呢?为此,本报记者特意采访了几个农村的孩子,看看他们的暑假生活是如何度过的。

  3篇文章,3个不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割水稻、晒谷、做饭、除草……这些,就是他们在暑假做得最多的事情,但是,无论多忙多累,他们都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那些从来不用为生活担忧的孩子,应该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学会珍惜现在,更加努力地读书!

  徐方健是恩平市良西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今年13岁。徐方健的父亲在一次事故中受伤,失去了右手。徐方健的父母均在镇上的陶瓷厂里打工,两人每月的收入加起来只有600多元,用以维持一家6口人的生活。

  记者走进徐方健家那30平方米的房子时发现,这个家虽然简陋,但“家”的味道很浓,特别是一幅写着“自强不息”的字画格外引人注目。当时只有徐方健的奶奶一个人在家,奶奶告诉记者,他们兄妹正在菜地里锄草。

  当时正值正午,太阳火辣辣的。记者在刺眼的太阳光下见到了徐方健兄妹。初见徐方健,记者误认为他只是一名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他身材矮小、面黄肌瘦,根本不像一个13岁的少年。奶奶含泪告诉记者,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的父母曾经想让他放弃学业,可他坚持要读书。谈起未来,徐方健的脸上绽放着希望。

  放暑假了,徐方健就更多地承担起了家务活。他一般早上6时就起床了,帮奶奶为全家人做好早饭。“奶奶身体不好,我多做点,她就可以少做点了。”说到这,徐方健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这孩子很懂事,放暑假了,不光帮家里做事情,还帮亲戚、邻居的忙,他去姑妈家帮忙晒谷,前天才回来。”奶奶告诉记者:“这孩子对学习从来不放松,放假了,每天都抽时间自学初中的课本知识,但是,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让他读上初中啊。”说到这,年迈的奶奶不禁潸然泪下。

  在记者和奶奶谈话时,徐方健就懂事地去喂家里的几只小鸡。记者问他,过完暑假,读初中的学费怎么解决?徐方健腼腆地告诉记者,在这次的毕业选拔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名列镇的第8名,被推荐到重点中学上初中。虽然学费还没有着落,但他是不会放弃读书的,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家里做点家务,减轻家人的负担。

  对于恩平市东成镇道隆小学四年级学生郑艳芳来说,过暑假不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旅游、“网上冲浪”这些事情,似乎在她的脑子里没有印象。也难怪,整个暑假等待她的是无止无休的劳动,因为,她已是家里的重要劳动力之一。农家孩子的暑假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而又沉重。


  记者走进东成镇炉塘村郑艳芳的家时,她的母亲正在加工蝴蝶花,看到有人来了,连忙站起身,拿出了家里惟一的电器――一台电风扇。她家的房子大而空,最主要的家具就是一个木柜和一个铁柜、几张凳子,墙壁没有粉刷,还露着砖头。

  记者见到了郑艳芳,显然,这个没见过世面的13岁小女孩被吓住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低着头背靠在门框上一动也不动。在场的人劝她坐下,她还是不敢动,最后在母亲的劝说下,她才勉强坐在凳子上。

  原来,年纪小小的郑艳芳已经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为她的爷爷和奶奶没有劳动能力,父亲有精神病,弟弟年纪小,能帮母亲干活的,就只有她了。

  7月8日开始放暑假后,郑艳芳就一头扎进了地里,帮助母亲割水稻。虽然这种活不需要多少技术,但胳膊被水稻秸秆戳伤是难免的事情。在她的胳膊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有密密麻麻的红点,那就是割水稻时被戳伤而留下的痕迹。即使她小小年纪就下地干活,即使她和母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也不能让自己家里的粮食有个好收成。她的母亲告诉记者,她家今年种了两亩地,由于受到暴雨的影响,这次水稻收成只有往年的六成,大概有250公斤,一家人今年的口粮有些吃紧。


  干完地里的活,郑艳芳还要帮助母亲缝蝴蝶花,挣加工费来补贴家用。在母亲的帮助下,她学了没多久就能自己独立缝了。记者看到,郑艳芳把布片放在自己的右大腿上,用手把它抚平,然后用左手捏住只有芝麻般大小的塑料珠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要缝上去的位置,再用一根指头压住,右手拿针穿过珠子的孔缝。由于珠子太小,经常会缝偏,她不得不用剪刀把线剪断,重新再缝上去。就这样,她把将近100粒塑料珠子一粒粒缝上去……有时不小心,针就会扎进指头,锥心地痛。

  郑艳芳的老师告诉记者,她家没有能力建房子,现在住的房子还是移民办给他们家建的,但是,在这样艰苦的家庭条件下,郑艳芳平时学习很刻苦,成绩排在班里的前列,而且很爱帮助别人,与同学的关系很好。即便再忙,郑艳芳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记者问她的母亲,郑艳芳开学时的学费有没有着落,这位母亲一脸茫然,把目光投向远处……

  13岁的岑超威是恩平市大田中心小学五(2)班学生。岑超威是个孤儿,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贫困。那么,岑超威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呢?近日,记者在大田中心小学黄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大田镇塘头村岑超威的家中。


  岑超威的家是一间老式的民房,里面光线黑暗,墙上有很大的裂缝,屋顶还是用木柱临时支撑着的,家里稍微值钱点的东西,就是两台破旧的电风扇了。

  记者来到岑超威家中时是早上7时,岑超威正准备去晒谷。岑超威说,他是早上6时30分起床的,这是他平时上学就养成的习惯。洗脸刷牙后,他便开始打扫屋内屋外的卫生、打井水,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岑超威个头不高,但为了减轻爷爷的负担,他执意要和爷爷一起把堂屋里的几袋谷一起抬到村口的晒谷场上去,爷爷也只好依了他。只见岑超威咬着牙,干得很卖力。这样一趟又一趟,300多公斤的谷足足花了爷孙俩半个多小时才全部搬完,再等他们把谷子全部铺开,已是将近上午8时了,奶奶煮的粥也熟了。

  简单地吃过早餐,爷爷、奶奶到地里收割稻谷去了,而岑超威上午的主要任务便是坐在晒谷场边看好谷子。他手里拿着一根顶端飘有白纸袋的竹竿,站在太阳底下,不敢离开晒谷场半步,因为稍不留意,就有鸡呀、鸟呀来吃谷,这可是爷爷、奶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口粮啊,每一粒都是那么珍贵!此外,岑超威还要不时地用脚翻谷子,这样谷子就容易晒干。


  10点30分,村子里有炊烟飘起。该做饭了,岑超威让一位要好的小伙伴帮忙照看一下谷子,自己便回家做饭去了。先炒菜,他们只有一道菜――煮冬瓜汤。岑超威先把冬瓜放到水里洗干净,去皮,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以备用;然后,在锅里放点油,把水煮开,把冬瓜片放进去接着煮。放盐时,岑超威告诉记者,夏天天气热,所以盐要少放些。菜做好了,岑超威又接着做饭,动作利索得很。11点30分左右,饭菜全都做好了,爷爷、奶奶也从地里回来了,一家人就开始吃饭。爷爷喝着冬瓜汤,直夸孙子做的汤味道不错,岑超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中午,村子里很静,奶奶去了晒谷场,岑超威就利用这个空隙在家里做暑假作业。记者看到,虽然放暑假没有几天,但岑超威的暑假作业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他说他现在最想看课外书,但却没什么书看,只好反复翻看一本年初从镇上买来的作文书。

  记者离开时,已是中午1时,岑超威还在看书。记者问他剩下的半天怎么过,他说,傍晚做饭,然后帮爷爷、奶奶把谷子收回去,晚上就到别人家去看一个小时电视,他最喜欢看的是新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