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育的新思路
常规教育的新思路
常规教育的新思路
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潘年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以下几条新思路:
一、常规的建立由教师规定转变为教师引领下幼儿自发讨论、合作为主的民主制定。
在常规教育中,有许多规则是要幼儿记住并执行的,让幼儿执行规则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意识到自己是规则的受益者。因此,必须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修改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强加。如:我们班在开始使用“五彩钥匙”作为进区卡时,孩子们对自己的“钥匙”爱不释手常常悄悄地藏在兜里带回家,结果第二天因找不到卡而进不了区域。于是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决定为进区卡做一个“家”,每天放学将“五彩钥匙”送回家,第二天来园后再把它“请”出来,这样也很好地避免了缺席小朋友插卡的麻烦。因为是孩子们参与下建立的常规要求,所以能真正为幼儿所接受。可以说我们每个班的区域标志和规则都是讨论、合作的结果。
此外,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十九世纪就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形象地解释为: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亲手做了,就自然理解了。说明孩子是在体验中学习的。我园有三幢楼,上下楼梯时孩子们总会不自觉地将两只手吊住扶把,探出头看下一层的伙伴,以至于前面落下很长一段距离,使队伍停止不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和幼儿共同编了儿歌:右手扶把慢慢上(下),左手乖乖放背后,走路轻轻象花猫,不推不挤要安全。并进行一次性示范,幼儿反复练习巩固,很好地解决了楼梯上的滞留等待现象。
二、常规的功能由限制幼儿活动,方便教师管理为目的转变为支持和引发幼儿
- 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 《纲要》指引下的幼儿环境教育新思路
- 运用蒙氏教育理论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 让幼儿爱上音乐课:浅谈我园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 拓宽思路 完善管理 积极探索农村幼教发展的新途径
- 应对挑战 开阔思路 谋求发展――在2004年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报告
- 税费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后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和措施的思考
- 教育博客在常规管理中的应用
- 十三种常见的妨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式
- 对超常教育热的冷思考
- 教研面临的新问题和我们的研究思路
- 浅谈对幼儿生活常规的教育
- 浅谈我园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 小班观察记录《新入园幼儿常规的培养》反思
- 中班安全教育《马路上的车》教案反思
-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迷路的小兔》大班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