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才是五色笔

生活才是五色笔

生活才是五色笔

       江淹是南北朝时的大文学家,因独享汉语中的两个成语――“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而名垂千古。相传江淹被贬到福建浦城当县官时,很不得意,有一天,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他漫步来到浦城郊外,夜宿在一个小山上。睡梦中,他恍惚见到一位神人授他一支五彩缤纷的神笔,自此江淹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涉笔成趣,妙手天成,于是成了一代文章风流魁首,史称 “梦笔生花”。和“梦笔生花”故事一脉相承的是江淹到了晚年,才思大为减退。传说有一天晚上他在凉亭里睡觉,梦见一个人,自称是晋代的文学家郭璞,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了那人。其后他写的文章就日见失色 ,风骚不再。时人谓之才尽,于是便有“江郎才尽”一说。

    如今初学写作的年轻人都憧憬“梦笔生花”的佳境,希望能像江淹那样得到一支五色笔,文思如涌,写出璀灿如花的文章。而文章成就者又都忌讳“江郎才尽”的典故,生怕失去那支五色笔,才思枯竭,再也写不出美文华章。

    其实历史上的江淹并非借助那支五色笔才写出美妙的文章来的,江淹能写出一手好文章,除了天资聪颖,主要是他的坎坷的官场人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江淹(444~505),6岁能作诗,20岁就当官。由于江淹恃才傲物,倜傥不俗,为同僚所嫉妒,于是被人诬陷,以受贿罪入狱,后经刘景素保释,受到刘的重用,任主簿、参军等要职。30岁时,江淹受刘景素谋反案牵连,贬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萧道成执政后,把江淹召回,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中书侍郎等职。其后,江淹得宠于萧家历代皇帝,仕途一帆风顺,享受高官厚禄,再没有经历什么风浪。

    从江淹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江淹年轻时仕途蹭蹬,屡受磨难。所谓“愤怒出诗人”,他的那些忧伤感怀的传世之作正是在那个命途多舛的年代所作。如《恨赋》,概括地铺写历史上帝王将相、美人高士“饮恨吞声”之死,表达“有志不申”这一鲜明主题。再如《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一声叹息,写尽人间的生离死别,真实地反映出他处江湖之远、遭谪贬之辱的阴暗心境。而“文章憎命达”,晚年的江淹,居庙堂之高,仕途通达,生活优越,高墙深院隔绝了他与外界的联系,也阻塞了他的创作灵感,缺少生活的波澜,缺少创作的激情,从此江淹再也写不出那些感人肺腑的生花杰作来。

    古今中外,文学殿堂的登峰造极者无不经历波澜起伏的生活磨难。司马迁如果没有年轻时壮游天下的经历,没有那痛不欲生的冤狱之苦和腐刑之辱,他是写不出《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的中国第一部通史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的青少年时期,既赶上了曹家受宠皇恩的全盛时代的尾声,又亲历了遭受株连被抄家而败落的全过程,特别是他的晚年,“举家食粥酒常赊”,穷困潦倒,满目凄凉。大富大贵和极贫极弱的跌宕起伏,激起了他的创作冲动。难怪他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他在《红楼梦》中写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传神人物,许多都是曹家大宅里的生活原型。苏联大文豪高尔基青少年时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 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以维生计,如果没有这些曲折的生活,他是写不出自传性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生活是个万花筒,生活才是五色笔。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抓住震撼人心的生活素材,就能妙笔生花,写出精彩的文章。因此,对于初涉写作的年轻人来说,首先要真切地感悟生活,有了生活积累再练笔。如果没有生活浪花,没有生活感受,异想天开地梦笔生花,幻想一夜之间成名成家,那是不现实的。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点名气的作者来说,不要为名所累,不要脱离生活,只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创作的元素,才思就不会枯竭,文章就会再续辉煌。须知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80岁时上手术台前,还以顽强的毅力口授一生中最后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