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一) 案例描述
 
最近孩子们在学着写数字1-10,我利用离园前的一段时间,让幼儿练练这几个数字。这时家长陆陆续续来接孩子,小杰刚要把本子交给我,他妈妈就拉住了他:"给妈妈看看,你写得怎么样。"她一翻开本子就吼了起来:"你这写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重新写过!"说着拿起橡皮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小杰撅着小嘴,又拿起了笔,小心翼翼的开始写起来。妈妈在一边不停的指导着。稍有差错就擦掉重写。写到5的时候,小杰总是写不好弯勾,妈妈又在一旁吼起来:"你怎么这么笨啊!你看人家超超写的多好啊!"孩子委委曲曲的继续写着,时不时抬起头看看妈妈眼中是否流露出满意的眼神,生怕得不到认可。"弯过来的时候要碰到右边的格子嘛!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说着,她又拿起了橡皮。孩子终于忍不住了,"哇"的哭了出来:"妈妈,我不会写。" 当妈妈再要求他写的时候,他再也不肯拿起笔,只是哭着说:"我不会,我不会"

  (二)分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在家庭中,家长无一例外地对自己孩子将来的有所考虑和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化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本案例中的这个恨铁不成钢的妈妈就是过分干涉限制了孩子的言行,非得让孩子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使孩子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她对孩子批评多于鼓励。她不知道每个人,特别是孩子都喜欢?quot;好听的",也就是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她对孩子的限制多于信任。孩子是不断地成长的,今天不能做的事,明天就能做了。她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不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操之过急.家长的责任在于不断地发现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培养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可是她过高的要求却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在一次次的否定中,孩子也误以为自己就是差的,就是笨的,导致最后不敢再尝试.这就形成家长的过高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三)家长寄语
  作为父母,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拓宽期望面 。
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评价标准。家长要拓宽期望面,不要单以智力高低,学业成绩来衡量孩子。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就走另一条路试试!家长应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第二,期望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兴趣爱好。
家长不应从自身的喜好出发,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计发展的方向。必须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先不妨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或钟爱的,孩子的发展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定下的目标是否符合孩子的发展水平,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如此等等。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甚至自己作为期望的参照物与出发点。
  第三,表达态度适当,激发孩子动机。
  父母对孩子期望的表达方式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合适的积极的引导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孩子发展的动力。而消极的不良的表达方式反而会抑制阻碍孩子的发展。
  大多数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是人之常情,尤其看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表现得特别好,就巴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那样,却忘了评估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做不做得到?一旦孩子没有达到父母预想的目标,有的家长就会按耐不住,对孩子施加压力。其实任何学习都是急不得、逼不得的,尤其是第一次接触新事物,应该让孩子在自然的情况下愉快地学习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 父母应训练孩子成为生活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父母适当减少对孩子的关爱与期望,多让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