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偷”了铅笔盒

是谁“偷”了铅笔盒

是谁“偷”了铅笔盒

  大班的小朋友宝宝新买了一个铅笔盒,蓝色半透明的,上面有活泼的卡通图案,打开后里面有很多小机关。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争着借他的铅笔盒用。

  第二天我接班时,崔老师把我悄悄的叫到一边说:昨天宝宝的新铅笔盒不见了,上午她在班里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小朋友都说是晶晶拿的,晶晶说借完后还给宝宝了。

  我回忆起昨天的情景,上完课后我让小朋友到院子里去跳绳,宝宝和晶晶是最后收拾好文具出门的。于是我又仔细问了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所有的小朋友都指正是晶晶拿的,而晶晶无奈的一口咬定已还给了宝宝。

  我缓和了一下气氛,对小朋友说:“可能我们昨天出去玩的时候太匆忙了,小朋友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没注意拿错了。现在大家再帮宝宝找一找好吗?”小朋友们很兴奋的翻找自己的橱子和书包。边找边说:我的橱子里没有,我的书包里没有。南南摸着自己的羊角辫,眨着大大的眼睛说:“老师你看,我的书包里只有我自己的铅笔盒。”

  我没有去看任何小朋友的书包和橱子,但铅笔盒还是没有找到。于是我说:“现在小朋友们该睡午觉了,睡不着的时候帮宝宝想一想,铅笔盒放哪了?想起来就告诉老师。”

  孩子们上床后,我站在文具橱前犹豫了很久,才开始找孩子们的书包。我先看了宝宝的书包,又看了晶晶的书包,都没有。于是就一个一个挨着找。突然,我从南南的书包夹层里发现了宝宝的铅笔盒。

  我先是吃了一惊,想到刚才南南一脸无辜的样子,我突然想起,昨天跳绳时南南因为摔了一跤,我先让她回的教室。难道真的是她?我该如何处理?我要揭穿她吗?

  记得上大学时,在《教育学》的教科书里,就有一篇教学案例,叫《一个铅笔盒所引起的》,和今天所发生的事极为相似。案例中的那位老师找出了拿别人东西的孩子,告诉她这是不道德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制定帮助她进步的具体措施,使她在全体同学面前痛苦流啼,忏悔自己的错误,得到大家的原谅。这一案例成为德育教育中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又通过个体的转变教育影响集体,使集体和个人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典范。

  仔细分析这一案例,觉得这种处理方法并不是最佳教育方式。她虽然可以成为教育集体的典型,但却深深地伤害了当事者个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了一个小小的失误或一时的冲动,就要被贴上一个不道德的标签,从此成为要改造的对象。这也许在她的一生中都会留下一个烙印或污点。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谨小慎微生怕孩子有不良行为,千方百计把苗头掐死在摇篮之中。遇到事件后就使劲地渲染,无论如何也要让他成为良好的教育契机。直到看到孩子痛苦的忏悔,才认为是万事大吉。

  难道我要让一个五岁的孩子在还不知道“偷”是个什么概念时,就背上“偷”的罪名吗?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处于好奇或游戏的心理去拿别人的东西。小时候我们的很多快乐不就是偷别人家枣树上的几颗枣子吗?我不想为了能教育全体而牺牲一个孩子的自尊。

  想到这里,我把铅笔盒放到了我的抽屉里。孩子们起床后,我把宝宝叫到跟前说:“铅笔盒找到了,老师打扫卫生时在橱子下面找到的。”宝宝高兴地接过铅笔盒,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跑去告诉晶晶这一消息,晶晶也如释重负。

  下午活动时,我注意着南南的举动,她有些恐慌,但我始终没有再提铅笔盒的事,给南南梳小辫时照样笑着摸摸她漂亮的脸庞。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没有人再提起,南南似乎也很快忘记了此事,大家像以前一样的快乐的生活着。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的谚语时时在我们耳边回响,但孩子很有可能是因为太喜欢而想多玩一会儿,但当大家都以为有人偷了东西而声势浩大的找“小偷”时,孩子便没有了退路。我没有声张,悄悄把铅笔盒还回去是为给孩子的自尊、自省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子。

  备注:此文已在 《幼教园地》2005年第23、24期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