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陀螺引发的思考

由陀螺引发的思考

由陀螺引发的思考

  

一天晨间,峰峰的奶奶、爸爸、爷爷一齐带着二条橙色的棉毛裤,怒气冲冲地找教师,说峰峰的两条棉毛裤是在幼儿园孩子午睡时被其它小朋友剪坏的,家长肯定是在幼儿园剪的原因是棉毛裤是当天妈妈为其穿的,峰峰离园后一直在家,晚上就发现剪了洞。问峰峰和班内小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回答是不知道。

我来到教室,一只只五颜六色的驼螺仿佛指示灯指引着我。我邀请峰峰一起想办法,我们来到午睡室找剪下的布块,没有找到;然后,我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起分析:

“峰峰,如果是小朋友在午睡时剪的,剪下的布块很有可能在床上,怎么这里没有呢?”

“老师,* * * 一直睡不着,你到她的床上翻翻看”。我随即爬到上床还是没找到,我转换话题说“等一会我们再想办法,现在我们说说话好吗?”他见避开话题就很高兴地答应了。

“峰峰,你喜欢驼螺吗?”

“喜欢”

“那你为什么在家再做做玩玩呢?”

“在家我也做的”。

“你用什么做的?”

“我用方便面盒子做的,我做了一只方驼螺”

“做驼螺要用剪刀的,你家的剪刀放在哪里的?”

“我家的剪刀挂在墙上,我家的剪刀比老师的剪刀还要好,尖尖的头可以戳个洞,驼螺很容易做好的,我用四根牙签粘在一起做驼螺的柄”。

“你做的驼螺家里人看见吗?”

“没看见,我放在床底下放鞋子的地方。”

“你是不是一只驼螺是用棉毛裤上剪下的布做的?”

“不是,我是用剪下的布块贴在驼螺上,很漂亮。”

“噢!裤子上的洞是你自己剪的”。

“不”。

“是用方便面碗上的彩色纸。”

“我们上课去吧。”

教师生成了关于诚实的故事一课。课后,峰峰上来对老师说:“棉毛裤上的洞是我剪的,我回家后趁家里人在楼下,我就在楼上坐在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做驼螺,看看驼螺不漂亮,就把棉毛裤剪了------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唤醒了我的思绪。

其一,要关注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显而易见,峰峰是对制作驼螺有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但又缺少材料,导致剪裤子,剪坏了怕家人的训斥和打骂就隐瞒事实。隐瞒的实质是孩子在恐怕心理支配下所采取的一种自卫措施。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生活中要与人交往,受环境、家庭的影响,具有社会性。品德包含在社会性之中,虽不是社会性发展的全部,但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隐瞒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如不及时教育,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品德有负面影响,造成心理偏移,关于到幼儿一生的发展。

毋庸置疑,孩子隐瞒是成人教育不当而导致的,其错误和责任更多地归咎于成人而不是孩子,成人首先反省自己给幼儿心理造成的影响,给幼儿的旺盛求知欲的影响,而不是严厉地指责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