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留学儿子从小受穷

我让留学儿子从小受穷

我让留学儿子从小受穷

  海口刘女士上周看到《蓝周刊》关于小留学生的报道,主动与记者联系,讲述自己送儿子出国留学的心态和观点,她想对家长们说的是,送孩子出国留学之前,只在经济上做准备是不齐全的,无论是家长或孩子,应早早进行心理和生活习惯上的准备,最好从小就锻炼孩子自立自强,孩子走出国门后才能顺利适应全新的环境。
  刘女士与儿子相处的态度和对儿子的教育方式非常独特,刘女士从事建筑行业,在海口拥有实业和漂亮的住房,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但她最怕的是儿子会因为财富产生优越感,一旦发现有这样的萌芽,她会立刻采取种种办法把其优越感“扼杀”于“摇篮”之中。她的儿子苏苏18岁被送往新西兰梅西大学学建筑,现已在国外学习4年,刘女士只承诺对儿子的学费进行支持,他在国外的生活费要靠他自己的双手去挣。
  记者把刘女士的一些教育经验写出来,相信会给很多家长以启迪。

  只要儿子喜欢就一定与他抢

  苏苏是刘女士唯一的儿子,在很多亲戚的眼中,刘女士“不像个做母亲的”。她一旦发现儿子喜欢吃哪种食品,一定要和他抢着吃,儿子想买的玩具,偏不给买。刘女士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是,这是为避免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其成效是,苏苏很小便发扬“孔融让梨”的风格,他看到好吃的从不独享,一定会分给全家人吃,每次分水果时,他给老年人吃最大的,他自己吃最小的。

  上小学就不再接送

  一些重点学校门口,家长排队接孩子的现象司空见惯。苏苏的经历却很独特,他9岁时,转到海口市白坡里一所学校上小学四年级,刘女士只在开学的时候送过他一次,平时苏苏自己拿着车费,从海甸岛的家里坐车到东湖站点,下车后再步行走很长一段路到学校。有几次,善良的苏苏放学后在天桥上看到有乞讨的老人,把自己的车费全捐给了人家,只能走几公里路回家。

  产生优越感被送往异地求学

  刘女士的公司发展很顺利,房子、车子应有尽有。苏苏上初中一年级时,刘女士突然发现,几年来跟随自己生活的儿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优越感,这个10多岁的孩子竟然以“老板儿子”自居,指使自己公司的员工为其做事。为避免这种优越感继续蔓延,刘女士决心让儿子“独立生活”,于是把他送到北京一家封闭式管理的私立学校读中学,并严格控制其零花钱。

  捡回别人丢弃的衣物

  在远离母亲的环境中,苏苏再一次感到自己是个“穷孩子”,变得非常节俭。初中毕业时,苏苏从北京回到海口家里,所带回的礼物居然是他从学校拣回的7件T恤衫,这些T恤衫全都是同学们不屑于穿丢弃的。为鼓励他勤俭节约的精神,刘女士号召全家人都穿他带回的T恤衫,以实际行动表示支持。没想到苏苏第二年放假回家又拣了3双鞋回来。他还对妈妈说,这些都是名牌鞋,还新着呢,别的同学竟然扔掉了,多可惜啊。他把这些鞋洗得干干净净了,一年内没再买新鞋。
  谈起苏苏的节俭,有举不完的例子,在出国前,妈妈给他400块钱,让他买那件他早已看中的棉袄,可苏苏坚持等待商场服装打折,硬撑了1个多月,直到服装打5折时才很开心地把那件棉袄买回来。他即将出国时,为方便与家里联系,有亲友借给他一只旧手机,是摩托罗拉3310款的,很大很重很老款那种。另有亲友送了只价值5000多元的三星新款手机给他,但苏苏坚决没带新款手机,他只把那只旧手机带出国,还说,“穷孩子拿那么值钱的手机干啥?”现在那只手机已坏掉了,苏苏一直没舍得再买手机。
  出国后为了节省下理发的钱,苏苏托妈妈寄来了一套理发工具,头发很长时他让同学帮忙把头剃成秃瓢,再长长时再剃。

  艰辛打工自挣生活费

  苏苏是2001年10月到新西兰留学的,2002年他先在当地上语言学校,2003年在新西兰上大学预科,2004年他顺利考上了新西兰梅西大学,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这所学校有将近100年的历史,是很古老的学校,离首都有100公里。
  出国前,苏苏已与母亲“约法三章”,学费由母亲支持,生活费靠他自己挣。在新西兰苏苏一周住宿费花100块钱,每天吃饭花15块钱。为了挣生活费,苏苏干过很多艰辛的工作,他先是去餐馆帮洗盘子,总是一连站立5个小时,洗涤剂刺激得手几乎掉层皮,一小时挣10块纽币(当地币种)。后来又去建筑工地找工,帮人挖土方,帮人看工地,每小时可挣15元。最近一年来,他发现帮人刷油漆比较挣钱,周六、周日他每天至少工作8个小时,每小时可挣15纽币,2天里可以挣够一周的生活费。

  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

  刘女士说,下决心把儿子送到国外读书,源于他的一句话。苏苏上高中时,居然说:“没有我妈搞不定的事。”刘女士为儿子的这种思想担心,她的原则是,一个人从小不吃苦,长大必定会吃苦,人一辈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福窝里。她一直坚持培养儿子的吃苦劲头,有一年她送儿子去机场,上中学的儿子个头不高,身上背着大大的旅行包,左手拖着一只箱子,右手提前一只袋子。而她轻松地背着只小坤包,在儿子身边走,她一边心里琢磨着这孩子个头真小,心里觉得心疼孩子。转念又想,你可以帮他一把,但不可能帮他一辈子。就这样,苏苏从住处坐车到机场,再办行李托运手续,母亲一直没伸手帮他。
  授他家财万贯,不如教会他谋生的手段。刘女士决定要把儿子送到“她搞不定的地方去”,让他自己生存,去锻炼。可是,当知道儿子靠刷油漆赚生活费时,这位坚强的母亲终于心疼得哭了。去年夏天,刘女士每次与儿子通电话时,总是听到话筒里有呼呼的风声,苏苏吱吱唔唔地总说在散步,刘女士觉得奇怪,那边正是冬天,老在野外散什么步啊?后来苏苏说实话了,他是在帮人刷油漆。刘女士自己是搞建筑的,知道刷油漆是最苦的活。当时她感到很矛盾,心想,自己这是在折腾什么呢?以自己的能力,儿子原本不该这么受苦的。可接着她又想,这种锻炼的机会是难得的。
  一直到现在,众多亲戚才认为刘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明智的,苏苏没有染上纨裤子弟的任何坏习惯,在国外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条,与同学相处得很好,学习成绩也不错。记者在刘女士家里看到苏苏从互联网上发来的生活照片,他租来的屋子虽然简陋,却收拾得整整齐齐,连鞋子都摆得很整齐。

  妈妈是儿子第一个女性朋友

  这么坚强的母亲,这么独特的教育风格,有没有招来儿子的反抗?面对记者的疑问,刘女士宽慰地笑了,她说,自己和儿子一直相处得极好,从没红过脸。她总是习惯站在朋友的角度与儿子一同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她把自己当作儿子人生中第一位女性朋友,儿子才能对她无话不谈,甚至连爱慕哪个女同学也告诉她。儿子15岁那年,喜欢高年级的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这种感情里更多的是仰慕成分。放假时他特意晚一天回来,其原因是想把女孩贴在学校光荣榜上的照片撕下来。当他把这个秘密告诉母亲后,刘女士没有被儿子的念头吓住,她对儿子说:“你喜欢她,不如自己努力学习,也能登上光荣榜,这样你才能和她处于同一平台上,才能和她说话。”后来儿子学习果然很努力。
  平时母子俩常在互联网上聊天,苏苏总亲呢地称母亲为“老娘”,前几天刘女士生病了,苏苏给母亲发来的邮件上写道“老娘,我真为电话里面你那微弱的声音担心,希望你赶快恢复过来,以后千万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虽然国内的美食又便宜又好吃,但也不要老跑出去吃,本来有很多话想和你说,不过鉴于老娘身体不好的原因,所以保重身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