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的知识
时间:2008-12-10 05:01:34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的知识
按照习惯培养规律,一个孩子要培养出一个好习惯,必然要经过三个过程,1、制度约束过程,这个时候孩子都是被动的。2、自觉过程。这个时候孩子知道要自觉去做了,一般都会自觉做,不要大人督促;3、自发过程,到了这个过程,习惯已经进入了孩子的潜意识,不让他去做,他还不舒服。到了第三个过程,这个孩子的习惯就彻底培养出来了。
我儿子读二年级,我很重视儿子的养成教育,规定他每天要读一个小时课外书,一般情况下他都能高高兴兴地读完一个小时,有时甚至可以读一个半小时。但在培养读书的这个过程中,有几次他会要求当天减短读书的时间。(了解原因,没有身体不舒服,也没有其他原因,就是一时烦躁吧)
答应他吧,又怕对于培养他习惯不利,不答应吧,又怕他进入了“假读书”状态,甚至导致他以后厌烦读书。请问:这时我是应该坚持“豆腐嘴,刀子心”坚持原则,还是放弃原则答应孩子的要求,以保护他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请问老李:这个“度”,怎么把握呀?
我的分析与建议:
培养习惯的三个过程,我并不完全赞同。2,3环节是符合行为发生机制的,但是行为起始动因,不是只有制度约束,比如人吃饭是源于需求,人喜欢运动或者上网,是源于兴趣,我如果从此养成了网上答疑的习惯,是源于大家的赏识(激励)等等。制度约束是动力最低的原动力。
孩子已经有“要我学”的迹象,建议答应孩子要求,这不是你应该坚持的“刀子心”(原则)。从另外的渠道进行习惯强化。比如给孩子讲一个“田忌赛马”(试吃),孩子还要你讲,你不讲了,让孩子自己去看(购买发生了);比如以孩子为师,请他讲看过的书的故事(及时鼓励);比如竞争式的读书比赛(适当让他赢率高一些);我在家就与太太(赏识团队称“笑姨”)与孩子一起比赛背颂泰戈尔的英文诗,让孩子尝到甜头,建立信心,重新唤起学科的学习兴趣(之前,因为老师更换,不习惯单独记忆单词)
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兴趣又是孩子一种习惯最好的牵引力,成就感也能够激发动力,以这样的方式培养的习惯,你说稳定不稳定?
实施时注意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结合孩子的个性化差异掌握分寸。关键和度在扩号里提醒了。依靠激励和刺激孩子的需求、兴趣,比约束的效果要好很多。
推荐文章
- 一个天才孩子面临的危险环境的知识
- 如何让孩子的作业不再拖拉
- 一次关于孩子入睡习惯的跟踪咨询
- 一个家庭教育跟踪答疑的案例
- 回答家长的提问二例知识
- 家庭教育讲学现场答疑选录
- 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
- 陪伴也是一种交流
- 关于父母应担起婴幼儿教育重任
- 父亲要当好孩子领路人
- 帮孩子养成做人好习惯
- 上海儿童中肥胖儿太高
- 孩子无法沟通的问题
- 测测孩子是否适合入学的测试
- 玩岁愒日
- 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案案例 购物
- 英国小学将开设“死亡课”
- 1《放风筝》教学设计
- 非典是毒物!!!!!!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加油吧自己的说说句子159句
-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妈妈》
- 吸引人的鞋服朋友圈文案34句
- 吃鸡调皮名38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