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圈养”孩子说“NO”
对“圈养”孩子说“NO”
清清妈不以为然:“没事儿,都是孩子,何必较真儿?况且,宝宝多经历几次,就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有很多文章就是这么说的,我觉得有道理。“网上说也不一定都对,咱们清清老实,出去玩儿容易被别的孩子欺负,还是在家里安全。”
妈妈其实很困扰
我理解奶奶心疼孩子,想避免她被小朋友欺负的心情。可这种“圈养”的方式,副作用是明摆着的:清清变得越来越胆小,快3岁了还怕生,看着其他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玩儿,就躲得远远的。这确实如同网上育儿专家说的:“孩子如果长期不接触小伙伴儿,容易性格孤僻、胆怯,也不利于交往能力的培养。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冲突中,他们才能慢慢学会如何解决这些纠纷、学会合作和与人相处。”
可是,这个道理跟奶奶讲不通。她固执地把孩子困在家里,这不等于因噎废食吗?孩子或许能因此一时不受欺负,但养成了懦弱的性格,很可能会一辈子受欺负!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对宝宝的保护不能过度;小伙伴之间共同游戏、玩耍的过程,是他们相互学习的最佳“时段”。该“散养”的时候就得“散养”,孩子只有在伙伴们中间长大,日后才能经得起风雨。
建议妈妈这么办
帮孩子结交小朋友为了解除奶奶的顾虑,妈妈不妨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家里来,便于清清在熟悉的环境中结交小伙伴,尽量让他们自己玩儿。慢慢地,相互约着到院子里玩儿,也可以结识一些性格比较温和的孩子一起玩儿。清清的“安全”有了相对的保障,奶奶的“禁令”也就比较容易解除了。
自己解决纠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们在一起,磕磕碰碰、受点欺负是难免的。告诉奶奶,与其处处呵护清清,不如教给她一些交往的技巧和自我保护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清清不想把过山车给小弟弟玩,可以这么说:“来,咱们先比比个儿吧。我比你高好多,你太小了,还玩不了这么大的车,太危险了,碰着你准得流血,等你长大了,我再教你玩,好吗?”也可以说:“我的车快没电了,我先玩一会儿,明天换了电池给你玩行吗?”以如此商量的口吻和小朋友对话,多数情况下能和平解决纠纷。这样做,孩子既享受到了同伴玩耍的乐趣,又学会了怎样自己解决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可谓一举两得。
- 幼儿教育别重知识轻道德
-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 最好别让孩子太“听话”
- 教育孩子的多种错误态度
- 应该警惕特别“乖”的小孩
- 走出流行育儿做法的误区
- 关于精英式教育的相关资料
- 错误的鼓励会使孩子更自卑
- 教育孩子的错误态度
- 说教不当,孩子遭殃的相关知识
- 请勿先入为主,听孩子把话说完
- 关于孩子的屁股的相关知识
- 教育孩子的错误态度和解决方法
- 关于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五句话
- 沈括著《梦溪笔谈》
- [满分作文]掌声
- 青蛙跳出井以后_小学生作文:二年级
- 珍视来自于孩子中的生成活动
- 幼儿园教案中班健康活动争当小小特种兵反思
- 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朋友圈文案35句
- 暖宝宝促销朋友圈文案31句
- 心理健康诊疗设备朋友圈文案37句
- 弱电工程朋友圈文案33句
- 水文朋友圈文案37句
- 有文化内涵的微信名字4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