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探究性主题活动说课稿—有趣的测量活动

大班探究性主题活动说课稿—有趣的测量活动

大班探究性主题活动说课稿—有趣的测量活动

大班探究性主题活动说课稿—有趣的测量活动

一、说主题选择的依据
(一)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几个幼儿在一起谈论着:你的杯子不如我的杯子大、你新买的文具盒不如我的大、你的书包不如我的大等等。每当幼儿这样说自己的同伴时,往往那些幼儿听了之后也非常生气或是不承认,“我的比你的大”容易发生争执。看到这些情况后作为教师为何不让幼儿从实际生活中来比较呢?用什么来比较?怎样比较?成了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的测量活动内容出现了。
(二)主题目标来源于《纲要》的要求。《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根据这一要求,利用测量活动将幼儿生活中的内容数量化,不仅能使幼儿轻轻松松积累测量的经验,而且从中体验到测量的乐趣。因此,我们从测量身边的物品中——测量活动室的桌子、窗台开始,进行最简单的测量活动,先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引导幼儿发现和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并学会做最简单的测量记录;进而在后面的测量活动中能进一步发现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这也非常符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我园的生活课程理念应是——幼儿园的教育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通过幼儿的生活,和为了幼儿的生活——既为幼儿解决生活问题服务,又为幼儿未来更好的生活做准备。
二、说内容的选择
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脚步、小棍、绳子等)作为量具,仅局限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测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为了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测量的知识,积累测量经验,学会做简单的测量记录,提高幼儿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的思维能力,本次活动内容主要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过程设计为一个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试图放手让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将幼儿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让幼儿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协商、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
(一)活动目标的确定
1、学习用自然物体进行测量,培养幼儿测量物体的兴趣
2、通过探索,知道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3、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相互协商、共同解决困难
4、能够大胆的提出问题 
5、学习做测量记录
活动重点:通过探索,知道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活动难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活动一:有趣的测量活动―――测量教室的窗台、桌子
目标:1、初步学习用身边的轻便物品进行测量,培养幼儿测量物体的兴趣
   2、初步学会做测量记录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测量物体的兴趣
活动难点:会做测量记录,发现自然测量的方法
活动二:有趣的测量活动―――测量塑胶跑道、两棵树的距离
目标:1、通过探索,知道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相互协商、共同解决困难
3、学会做测量记录
活动重点:通过探索,知道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活动难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三、说活动的准备
(一)活动准备
区角活动:教师和幼儿发现大量的可以用来测量的工具
观察活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记录表格
测量活动:有趣的测量活动―――测量教室的窗台、桌子
(二)物质材料准备
1、事先准备场地,作好幼儿测量活动的准备工作
     2、尺子、积木、椅子、绳子、笔、记录纸、活动黑板等
四、说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预设)小朋友现在非常乐于测量,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测量塑胶跑道、和这两棵树的距离。怎样测量塑胶跑道呢?跑道是什么形状的?
(设计意图:幼儿天生就有好强的求知欲,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发现问题,激发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过程,探索发现问题的兴趣)
(二)讨论与探究:分组测量塑胶跑道、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并作好记录
1、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讨论、协商怎样测量、记录。教师巡回观察、倾听,适时引导幼儿解决小组间出现的矛盾。
师:(预设)现在请小朋友找几个同伴,你们可以相互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怎样记录?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小朋友赶快行动吧!
(幼儿的认知结构主要强调直觉思维。教学中与其指示幼儿如何做,不如让幼儿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儿童独立摸索,看起来是“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恰恰赢得了时间,这种探究最有现实意义。探究性游戏活动的教育目的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师:(预设)我发现许多小朋友测量完了,请小朋友把你的记录纸拿过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小朋友的测量结果吧。(请幼儿介绍测量情况)还有和  小朋友不一样的吗?你来介绍一下吧。为什么小朋友的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在测量时我们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有的测量工具大,有的小,所以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在探索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允许幼儿出现错误,通过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自由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积极参加讨论,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纠正错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提高)
(四)再次测量,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
师:(预设)请小朋友重新选择测量工具,再来比较一下.
(将幼儿交流的多种经验纳入到自己的经验中来,再次验证自己的观点与经验,从而使幼儿的能力与知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巩固与吸收)

五、说学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知识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从幼儿的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入手,让幼儿通过实验、做、记录、看去积极主动的获得对测量的直接经验,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幼儿不断的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知识。
“学习”指的是幼儿“学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是让幼儿“动”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活动任务是让幼儿“动起来”,学的质量体现在动中。在组织活动中,不是教师专门教给幼儿测量的技能,而是让幼儿在“动”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与方法。活动目标是让幼儿积累学习经验,因此不能让幼儿单一的追求活动的知识效果。因此,教师引导下的幼儿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幼儿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幼儿自己发现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再次验证的过程中。
六、说教法
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为在这一次活动中目标大而多,不能通过一节教育活动完成,因此在设计上为了让幼儿分步有浅到深的掌握测量的知识与经验,从幼儿身边最常用的物品开始,让幼儿通过测量简单的物品,初步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在本次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测量塑胶跑道、树与树之间的距离让幼儿体验探索的兴趣,获取直接经验,从而促进幼儿分析能力,观察能力。
好的教育方法,必须向幼儿提供这样的场合,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经验,实验各种东西,操作各种东西,提出问题,并给自己找出答案,在活动中要帮助幼儿与活动材料的相互作用。幼儿独立自主探索活动,必须由个体亲身经历,是他人无法代替的。所以在活动中给幼儿留有较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活动步骤不宜太细太死,让他们充分体验,才能有助于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吸引幼儿,使他们更投入,自由进行探索,在分享的过程中,进行自主交流与表达,使他们的零星的经验得以提升与发展,从而形成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测量结果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1、首先提供充分的场地,创设宽松的环境
2、在探究中随时观察幼儿、引导幼儿。教师语言“你是怎样测量的?用什么工具?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你真聪明,还可以在试一下吗?”多用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幼儿,同时对幼儿的探究及时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教师观察重点:
(1)幼儿是否按自己的意愿拿取材料?
(2)幼儿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如何?
(3)幼儿之间对游戏材料使用的协调情况如何?幼儿在合作时合作情况如何?
七、说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尝试用各种不同的物体作为测量的工具;
2、认识活动:认识米尺或软尺的刻度,学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探索活动:尝试用测量工具去测量各种物体,如幼儿园的院子、升国旗的台子、大门等;
4、比较物体的远近、高矮、大小等各种属性;
5、发现并创造出更多的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和比较测量结果的办法;
6、引导幼儿认识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并喜欢做天气和气温的记录。
八、可能存在的问题
1、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有些幼儿的情绪过于急躁或不愿再尝试,教师怎样引导?
2、如果幼儿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幼儿还是进行测量、不到集体中来,教师应该怎么办?
3、幼儿可能想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如果在他们测量时,用一种工具每测完,就换另一种工具,应怎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