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观摩课《 化装舞会 》 教案和评课

大班音乐活动观摩课《 化装舞会 》 教案和评课

大班音乐活动观摩课《 化装舞会 》 教案和评课

1、大班音乐活动观摩课《 化装舞会 》 教案和评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幼儿愿意表现,勇于表现的愿望。

  2、能随乐曲节奏进行走台步表演。

  3、以欢快的情绪,夸张的动作感染幼儿,让幼儿体验参与化装舞会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各种人物、动物图片。

  2、化妆用具;参加化装舞会所需要的服饰和头饰。

  3、迪士尼乐园背景图片一幅。

  4、活动所需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参加化装舞会的兴趣。

  教师以“米老鼠”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对化装舞会的兴趣。

  二、出示迪士尼乐园背景图片,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在“米老鼠”的带领下,听着音乐前往迪士尼乐园参观(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三、幼儿自主化装。

  1、“米老鼠”巡回指导幼儿化妆。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脸上进行化妆。

  3、提醒幼儿画的要与别人不相同。

  4、请动作快的幼儿帮助同伴完成。

  四、请幼儿上台自主表演。

  1、幼儿随乐曲节奏进行台步表演。

  2、大家一起跳欢快的结伴舞。

  五、舞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拉上帷幕。

  评委点评

  优点:

  教师对本次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利用废品制作了很多道具,敬业精神可嘉。

  不足与建议:

  1、活动目标的确定及活动过程均没有体现音乐活动的本体特征。

  2、所组织的环节都是孩子原有水平呈现,幼儿学到什么知识看不出来,选的音乐都是快节奏的音乐,没有注意动静交替。在最后的舞蹈中没有队型、舞蹈的任何要求,幼儿在音乐素养上有何发展?

2、大班音乐教案活动课《鸭子上桥》含反思

  一、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音乐游戏,由于大班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数序概念,同时,我们班孩子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根据教材的内容,我改变以往传统的方法,以游戏的形式、操作教具(小鸭子)吸引幼儿,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幼儿歌唱的欲望。活动整合了音乐元素以外的其他学科内容(数概念、轻重的关系),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是孩子们感兴趣和乐于尝试的,歌曲中有间奏停顿和附点,我运用直观的拍手方法在间奏处停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促进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积极、主动、乐观合作等个性的形成。我希望通过这些设计,使音乐活动真正成为快乐的载体。

  二 、活动目标

  1.借助画面,理解巧记歌词内容,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用手偶根据歌词内容进行歌唱

  3.体验分角色合作表演的快乐,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三、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8个,多媒体课件,平衡木一条,小鸭子卡片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宝贝们,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你们到草地上玩,你们想去吗?好!踏着音乐的节拍咱们出发吧!(放数鸭子音乐)好了,都安静的坐下来。哎!宝贝们,刚才咱们模仿的是谁?(小鸭子)谁来学一学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呷、呷、呷)嗯,真不错,现在咱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鸭子的叫声好吗? 师:小鸭子是这样叫的,C调 :1 3 5 3 ︳1----︳小鸭子是这样叫的;D调: 1 3 5 3 ︳1----︳小鸭子是这样叫的(逐渐升高音阶)......小鸭子的叫声真好听!老师知道你们都特别喜欢小鸭子,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群小鸭子,你们听,它们唱着歌来了(放课件初听歌曲)

  (二)熟悉歌词、感受旋律

  好了,刚才歌中的小鸭子他们在干什么?(让幼儿回答) 哦!原来小鸭子在玩上桥的游戏,那它们有几只小鸭子在上桥?它们是怎么过桥的?咱们再来听一遍,看看谁听得最认真,可要听仔细了!(谁来告诉老师,它们是怎么上桥的?)说的真好,把掌声送给他。

  师: 吴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出示节奏卡)……

  (三)处理间奏

  一只鸭子上了桥,两只鸭子上了桥,三只鸭子,哎?宝贝们,第三只小鸭子和前两只小鸭子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举手告诉老师)(第三只鸭子回头向后看)哦?第三只小鸭子回头一看,后边的小鸭子还没跟上呢,它会对后边的小鸭子说什么?(你来说。。。。)(哦,让后边的小鸭子快跟上,)这个地方有歌词吗?没有歌词,只有音乐的这个地方叫间奏,间奏的地方要等一等;那咱们做个什么样的动作来等一等,谁来尝试一下?(拍手、拍腿、拍肩、拍胳膊)你们的想法真好, 把掌声送给他。

  第四只小鸭子也在等后边的小鸭子,一起来尝试一下三只四只的等一等, (不能出声音,嘘!只做动作等一等,可多试几遍)三只,四只小鸭子在等着后边的,后边的小鸭子上桥的速度就加快了,加快速度:五只、六只、七只、八只,八只鸭子上了桥,猜猜看,八只鸭子都上小木桥了,小木桥有没有变化?(歌词:小小木桥摇呀摇……)

  处理第二段歌词:宝贝们8只鸭子都上小木桥了,,小木桥摇摇晃晃的,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你们猜猜看,小鸭子们应该怎样做才会更安全?动动脑筋想一想……(一只,一只从桥上下来了)好,咱们就听听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八只鸭子桥上走,下去了一只还有? 七只鸭子桥上走,下去了一只…….八只都下去了,小木桥还摇晃吗?( 小小木桥不再摇)

  师:现在你们来说着小鸭子上桥的故事,老师来把这个故事演示一遍,先来说上桥的故事,再来说下桥的故事,(教师操作小鸭子卡片)宝贝们,鸭子上桥和下桥时数数的方法一样吗?(上桥是一个比一个多,下桥是一个比一个少)

  跟唱歌曲:宝贝们,刚才有只小鸭子悄悄的告诉我说,要是你们班的小宝贝把小鸭子上桥的故事唱出来会更好听,咱们一起跟着音乐、拍着小手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唱出来吧(播放课件歌曲),你们唱的真好听!

  (四)钢琴伴奏,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A:现在咱们不跟音乐了,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唱一遍。

  听好老师的前奏,别忘了在三只、四只的地方,不出声音等一等

  B: 谁能用更好听的声音,把鸭子上桥的故事唱出来,(其他宝贝给拍着手)

  C:现在,咱们一组小宝贝演唱,一组小宝贝在间奏处学小鸭子的叫声,嘎嘎两次,(时间不够可省略此步骤)

  五 、听音乐玩游戏

  (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 、创编动作

  宝贝们,现在歌曲我们已经学会唱了,老师给你们提个要求,给这首歌曲配上自己喜欢的、好看的动作,来表演唱‘鸭子上桥” 。 向后转,面向评委老师,让评委老师看一看哪个小宝贝表演的最好看,唱的声音最甜!(我们的小宝贝表演的好看吗?掌声鼓励)

  七、 拓展

  宝贝们,鸭子上桥是一个挨一个,排着队很有秩序的上桥,那咱们小宝贝什么时候也应象小鸭子一样有秩序地排队做事情? ( 孩子自由说)一起来看看画面上的小朋友她们是怎么做的?( 放课件拓展部分,播放安全要牢记)

  希望宝贝们在玩滑梯 ,做游戏时,也象小鸭子一样有秩序,才会更安全。

  小结:今天你们跟老师玩的高兴吗,你感到快乐吗?好了,咱们也象小鸭子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外边去做游戏吧!

  教学反思:

  《鸭子上桥》是一首活泼欢快,伴有一定的情境的歌曲。第一段歌词琅琅上口,也较为浅显易懂,容易孩子们记忆。歌词中有数数特别是倒数的内容,旋律中又有间奏,停顿和附点的问题,对于中班儿童而言虽然具有难度,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歌唱水平,我将感知间奏作为活动难点。旨在帮助幼儿集中注意理解歌词,同时在图片中穿插了一定的情境,用比较直观的手段如羽毛、鸭蛋表现歌曲中枯燥和难懂的间奏及附点,并借助一个小鸭子伸脖子的动作与滑稽有趣的表情,顺利的使幼儿在间奏处停顿,他们还能非常快乐的沉浸在情境中。用伴奏和教师的教具操作给予孩子探索的机会,创编歌词;学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境等等;通过这些设计,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快乐的课堂、自主的课堂。

3、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公主的舞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白故事梗概,在熟悉舞蹈与游戏的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学会随乐而舞,并学习根据音乐的结构、情绪、和形象创造性的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

  2、知道手腕花在舞蹈动作转换和交换舞伴时对方向、方位的提示作用。

  3、体验集体舞中交换舞伴的快乐及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手腕花幼儿每人在右手上佩戴一个手腕花,分为两种不同的颜色,且两种颜色的人数相同,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分组并辨识行走的方向。

  2、音效和辅助音乐在主音乐"瑞典狂想曲"之后,添加适当的"敲门声"、"开门…脚步声"等音效以及。水族馆,音乐,将故事的游戏性推向高潮,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完整。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很久以前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位漂亮而又善良的公主,但是有一个巫婆总是想要害死她,一位英俊的王子救了她,后来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今天,公主要举行盛大的皇宫舞会,邀请在座的每一位小公主和小王子都去参加,你们想去吗?

  二、欣赏A段乐曲,学习圆圈舞

  1、学习基本动作,用动作感知音乐。

  ①幼儿坐着,模仿老师做上肢动作,用动作感知音乐。(拍手、左右看、点头、走一走)

  ②启发幼儿创编王子和公主相互邀请时的行礼动作。(遇到你喜欢的公主或王子,你要怎样邀请他和你跳舞呢?)

  ③全体幼儿模仿行礼的动作,提示幼儿动作要到位。

  ④幼儿站在凳子前,随音乐节拍做行礼的动作,再次用动作感知音乐。

  2、学习圆圈舞

  ①教师邀请一位"王子"进行示范表演。

  ②启发幼儿发现、分析两人配合表演时的动作特征,如两人的站位、动作的顺序和方向以及公主移位的方向。

  ③请-xt"王子和公主"尝试示范表演。(教师可用语言提示)

  ④王子和公主们站成单圈双圆的队形,王子在内,公主在外,两人面对面尝试表演。(不加音乐,教师用语言提示,适当放慢节奏)

  ⑤一遍动作后,公主移位,发现换了新舞伴,引导幼儿继续表演。

  ⑥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完成圆圈舞,茌每段音乐的最后一句交换舞伴。(2遍)

  三、欣赏B段乐曲,学习音乐游戏。

  1、大家正在舞蹈时,音乐突然中断,播放敲门、开门及脚步声的声效,启发幼儿么了?谁来了?"引出巫婆这一角色。

  2、第一遍游戏,交代要求:听到敲门声时,两人抱在一起变成木头人,可避免被抓。(教师扮巫婆)

  3、第二遍游戏,交代要求:听到敲门声时,三人抱在一起变成木头人,可避免被抓。(教师扮巫婆)提前引导幼儿:如果落单了,要如何躲避巫婆。(如:在"木头人'之间躲避等)

  4、第三遍游戏,选定一位幼儿来扮巫婆,听到敲门声时,三人抱在一起变成木头人,可避免被抓。落单的公主或王子则被巫婆带出教室。

  四、解救公主(王子),结束活动。

  师:公主(王子)被可恶的巫婆抓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激发幼儿的责任心、凝聚力,启发幼儿进行营救公主的行动,播放进行曲,幼儿听音乐,"武装"自己,去解救公主,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4、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鸵鸟的舞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欢快的音乐中模仿鸵鸟,创造出多种舞步。(重点)

  2、能看懂图谱,具有初步用符号记录的意识。(难点)

  3、在音乐游戏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鸵鸟图片、音乐《玛卡丽娜》《动物世界片头曲》、记录单、装饰物。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大家来听听音乐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幼儿回答。

  (2)欣赏图片,鼓励幼儿模仿鸵鸟的姿态。

  (3)尝试创编舞步并用符号进行记录。“鸵鸟们想用这段音乐来开一场舞会。

  朋友们来帮帮它们,你们来随音乐跳一跳。”幼儿随乐进行表演。请个别幼儿说说他跳的舞步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其余幼儿学习。

  (4)集体随乐看图谱进行表演。(左右交替舞步、踢踏步、小碎步、十字步)

  (5)听音乐,引出舞会第二部分《狮子来了》引导幼儿学习躲避狮子的办法。提示幼儿在逃跑过程中鸵鸟仍要保持它的姿态。

  (6)幼儿自己装饰成鸵鸟,随音乐游戏两遍。(教师当狮子)游戏之后总结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自己进行游戏。(幼儿当狮子)

【活动反思】

  《鸵鸟的舞会》这节音乐活动是将之前观摩的一节音乐活动稍稍改动得来。虽在原有基础改动了一些地方,但操做起来有些地方还需要思考,游戏中孩子在躲避狮子时候对情绪和动作的控制问题应得到重视。

5、大班优质音乐教案《化装舞会》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步舞曲明快的风格,能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三拍子节奏,学习三拍子舞步。

  2.能根据意愿,尝试扮演一个有趣的角色,感受与朋友一同舞蹈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每人自制一个玩具。

  2.《G大调小步舞曲》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邀请卡,请幼儿参加化装舞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幼儿观看化妆舞会的图片或视频,知道化装舞会时应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样子。

  (2)请幼儿说说自己想怎么打扮自己,要扮演什么角色。

  2.欣赏感受乐曲,了解乐曲的结构与风格特点。

  (1)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感知乐曲ABA的结构。

  (2)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三拍子的节奏型,感受强弱弱的规律。

  (3)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如用手拍腿、用脚踏地、叉腰点头等。

  3.学习两个朋友的邀请舞。

  (1)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A段音乐,学习三拍子的基本舞步。

  (2)幼儿邀请一个舞伴,站成一排,跟着A段音乐学一学跳一跳。

  (3)请幼儿感受B段音乐。(教案出自:banzhuren)想一想,在这段音乐里,两个舞伴可以做什么动作,要求也要符合三拍子节奏。

  (4)两个朋友跟随音乐跳邀请舞。

  4.请幼儿戴上面具继续舞蹈,结交“神秘朋友”,感受化装舞会的快乐。

  (1)幼儿戴上自制的面具,扮演一个不一样的我,和舞伴跟随意和纽约自由地在场地上转圈跳舞。

  (2)幼儿可以交换面具,继续舞蹈,感受与朋友一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延伸:

  自制一个自己喜欢的面具,继续开展化装舞会。

  动作建议:

  A段音乐:幼儿一男一女自由结伴,由男孩邀请女孩,两人并排拉手向前跳三拍子舞步。

  B段音乐:两名幼儿面对面站立,根据三拍子节奏自由做身体动作。可根据幼儿设想的化装舞会角色设计有趣的动作。如“我扮演小兔来参加舞会,我的长耳朵也会随音乐节奏摆动”等等。

  再现A段音乐:就近交换舞伴,重复A段动作。

6、大班音乐活动课教案《三只猴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并初步学习歌曲的诙谐、幽默的风格。

  2、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跳。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张;玩偶小猴三只)、粉色小包包三个

  2、表现歌曲内容的图卡十二张、字卡:三只猴子

  3、猴妈妈头饰五个、小猴胸饰十二个

  推荐课件:《三只猴子》PPT课件

  下载地址:http://www.banzhuren.cn/ppt/1223.html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猴子爬树》

  老师带上胸饰,做猴妈妈与孩子一起表演。

  师:小猴子们,跟着妈妈一起去爬树吧。小猴子们可真乖,爬树的时候都会注意安全。可是,还有三只猴子可调皮了,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玩的吗?那就请你们看个节目,节目的名字叫《三只猴子》(出示字卡)

  二、观看表演,组织讨论。

  1、教师操作小猴玩具,通过表演演绎歌词内容。并念最后一句:赶快下来别再跳。

  2、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

  1)谁来说说三只猴子是怎样玩的?(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简单归纳,并分别出示相应的图谱)分段练习说歌词。

  2)教师示范念歌词。

  师:我把小猴子玩得事情连起来说一说 ,就变成一手好听的儿歌了,想不想听?如果你会的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念。

  3)引导幼儿学念歌词。

  师:好听吗?你们要不要试一试?(跟着老师念一遍)师:好听的儿歌如果配上好听的节奏,会怎样呢?听你们听一听。(跟着钢琴节奏念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好听的儿歌还可以用好听的歌声唱出来呢。仔细听好了……

  2、幼儿随乐学唱歌曲,重点练习第二句。

  师:你们想试试吗? 你觉得那一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重点练习)

  3、学习有表情的演唱。

  1)师: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开心)一起用开心的样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后感觉怎样?谁来学一学?妈妈在喊得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分句学唱)

  2)那我们唱的时候,把猴子开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妈妈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是不是会更好听呢?一起试试看。

  四、 歌曲表演。

  1、教师邀请三位幼儿合作示范表演。

  2、分组表演。

  幼儿每四人一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并渗透安全教育。

  1、师:刚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听一听(老师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 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2、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不知道猴子道哪里去了,跟着老师一起唱给他们听,好吗?(唱到不能动了的时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动)躺在医院不能动感觉怎么样?(难受)以后还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那我们也要来让小猴子知道以后不在床上乱跳,应该说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也想用歌声告诉他们,让我来试试看。唱“以后不要再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开心的乖宝宝。”

  教学反思:

  《三只猴子》这首歌曲是由台湾著名歌星张帝演唱的曲调进行改编的,歌曲幽默诙谐,曲调活泼,趣味性强,叙述着猴子在床上跳,妈妈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爱。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XXXX XXXX∣ 的节奏与部分歌词的演唱,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并通过图谱、肢体动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点练习,让幼儿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达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进而学唱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7、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舞会》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设计思路来源于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家长们最熟悉的,也是时下最时尚的动画大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题材而构思的。通过耳熟能详的背景音乐烘托整个游戏气氛,让孩子们以最高涨的激情快速投入到游戏中。游戏的情节设计和装扮过程也是动画片“真人版与搞笑版“的体现,可谓“寓教娱乐,妙趣横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集体舞,创编并合作表演挖陷阱,织网的动作。

  2、能在腕花和标记的帮助下,迅速变化往圆心交替走和圆上走的队形并结伴交换舞伴。

  3、体验集体舞中战胜灰太生狼参加舞会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创编出了挖陷阱织网的动作。

  教学难点:结合挽带和标记迅速变化圆心交替走及圆上走。

  活动准备

  音乐《喜洋洋》、红黄花40朵,面具、演出服装

  活动过程

  师生随喜羊羊和灰太狼音乐入场

  (一)、动画一:村长:小羊们,我们青青草原要开舞会了,我们还请了许多客人到我们青青草原来,你们慢慢去准备吧!

  动画二:灰太狼,羊村要开舞会了……

  师说:唉呀,灰太狼要在开舞会的时候来抓我们,怎么办?(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先抓住他呀?

  (二)、老师引导幼儿想办法,并创编动作。

  1、学习音乐第一部分打招呼,交朋友动作。

  2、学习音乐第二部分挖陷阱的动作。

  3、学习音乐第三部分织网的动作。

  (三)、完整的随音乐跳二遍。

  师:这灰太狼可不容易对付,我们要多挖几个陷阱它才会上当。

  (四)、师:舞会快要开始了,灰太狼也快来了,我们要加油干呀!(幼儿随师跳集体舞途中,放灰太狼录音)舞会要开始了,我得想办法混进去,然后一个一个把它们吃掉。一位教师扮灰太狼进入场地,说:我要吃掉你们,唉呀,我掉到陷阱里了,求求你们饶了我吧!

  师:快快,我们牵起双手把网拉紧。

  (五)参加舞会

  师:小朋友们真勇敢,唉呀,舞会快开始了,我们还没打扮自己呢。快快抓紧时间把自己打扮得要多美有多美。(师生换装)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了一节大班集体舞活动《快乐的舞会》,这是一节以幼儿集体创编舞为主线的课程。之所以选择了这一类型的音乐活动,是因为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我们小朋友所熟悉和喜爱的好朋友,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挽带和标记的帮助能迅速变化往圆心交替走和圆上走的队形,通过这节课,能让幼儿体会到大家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整个活动,目标基本达到。从目标的完成度来看,尤其是中间的难点环节,幼儿创编出了挖陷阱织网的动作并结合挽带和标记迅速变化圆心交替走及圆上走这一环节目标基本完成,但同时,我感觉整体安排欠紧密,难点没有加强,其实挖陷阱这个简单的动作幼儿已经能够很快掌握,在实施中可以适当地根据进度减少练习次数,同时,织网这环节是难点中的复杂之处,老师应一步步引导幼儿(先脚——手——打结)多花点时间练习,并且,由于踏脚等细则没有说清楚,使幼儿很迷茫,操作时就显得不顺畅了。

8、大班音乐教案观摩《采茶扑蝶》含反思

  民间音乐游戏—采茶扑蝶(大班)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和乐曲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玩法与规则,学玩游戏。

  2.能注意倾听音乐,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简单了解采茶的过程,熟悉歌曲《采茶》。

  2.每人右手戴一个标记。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与韵律:采茶。

  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采茶。

  边做动作边唱歌。

  2.欣赏乐曲,学习扑蝶游戏。

  (1)倾听、初步欣赏扑蝶的音乐。

  (2)进一步感受乐曲,学习采茶人扑蝶的游戏方法。

  讨论:采茶人是什么时候扑蝴蝶的?扑了几次蝴蝶?

  采茶人是怎么扑蝴蝶的?(集体学习扑蝴蝶的动作:看→扑)

  尝试做采茶人,随音乐扑蝴蝶。

  (3)初步学习蝴蝶的角色动作(用双手做蝴蝶)。

  讨论:蝴蝶是怎么飞的?什么时候躲起来的?怎么躲?

  跟随音乐尝试用双手做蝴蝶随乐游戏。

  两两合作,分别做采茶人和蝴蝶(手部动作),随乐游戏。

  (4)进一步学习蝴蝶的角色动作(扮演蝴蝶四散游戏)。

  讨论:自己扮演蝴蝶可以怎么飞?怎么躲?

  教师做采茶人,幼儿做蝴蝶,四散随乐游戏。

  幼儿两两合作,分别做采茶人和蝴蝶,四散随乐游戏。

  3.完整随乐游戏:采茶扑蝶。

  (1)完整倾听、欣赏音乐:采茶扑蝶。

  (2)两两合作,尝试跟着音乐完整地游戏。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教学反思:

  在这个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在学习中的.创造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让幼儿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幼儿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例如在节奏游戏中,有一些幼儿的创作显得比较简单,体现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教师示范,同时注重幼儿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拓展教学时,我发现有一些幼儿获得信息的渠道较狭窄,今后可带领幼儿做一些资料收集的操作,让幼儿熟悉这个环节。我还需不断改革教学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9、大班语言活动观摩课教案设计:狮子和狐狸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儿童作品,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接收相关的信息,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内容。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在伙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3、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初步培养幼儿爱憎的情感。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动画片《狮子和狐狸》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第一段:

  1、“今天我要请小朋友看一部有趣的动画片,仔细看动画片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你知道狮子为什么没有追上狐狸和小鹿吗?”(相互讨论一下)

  二、观看动画片第二段:

  提问(请幼儿欣赏无声片段)

  1、小朋友猜猜“小鹿来到洞口,它和狮子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再来看看动画片。

  2、请幼儿欣赏有声的片段

  模仿狮子的话

  3、“小鹿进洞以后结果会怎么样? ”

  三、观看第三段:

  1、模仿狮子的话,引导幼儿理解狮子的角色特点。

  你听到狮子说了什么?(幼儿回答)你觉得这只狮子怎么样?(丰富词汇:老奸巨滑)

  2、“狐狸头上都是什么?它发现了什么?”

  3、“它会怎么做呢?”

  四、理解故事中角色的特点。

  “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五、完整欣赏及表演故事。

  “这次我们完整地欣赏故事,你们仔细看,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10、中班音乐活动观摩课教案设计《大吊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大吊车的外形和用途。

  2、辨别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

  3、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一起演唱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

  感受歌曲的有趣,体验与同伴一起演唱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难点:

  辨别乐曲中的高低音。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歌曲磁带大吊车PPT

  头饰:狗熊、小猪、大狮子、老黄牛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模仿小司机,随音乐做开车动作进入活动室。

  2、观察PPT,初步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知道它的用途。

  提问:大吊车上有什么?它的外形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吊车?它有什么用途?

  3、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有趣。

  ——随节拍念歌词,为演唱做准备。

  ——欣赏歌曲,感受旋律。

  ——教师启发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根据吊起的动物不同,改编歌词。

  4、欣赏尾奏,辨别乐曲中的高低音。

  ——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大吊车把大箱子吊起来。

  ——欣赏尾奏,听一听像大吊车像干什么?

  ——伴随音乐,模仿大吊车做吊起和放下动作。

  教师启发幼儿用自然地声音演唱,边唱边进行自由表演。

  5、进行音乐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一起演唱的快乐。

  ——分配角色,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生共同游戏,鼓励幼儿的创造性表现。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中制作泥工《我喜欢的大吊车》,和同伴共同交流欣赏。

11、孙悟空和孩儿们 ——大班综合活动观摩课教案设计及活动反思

  孙悟空和孩儿们

  ——大班综合活动

  设计意图:

  孙悟空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物,是幼儿心中无敌的英雄。一天中午饭后,我和孩子们观看《西游记》,发现有的小朋友用纸卷起纸筒当金箍棒学着孙悟空的样子舞动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哼着:“猴哥,猴哥,……。”于是我设计了“孙悟空和孩儿们”这一节活动,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通过设计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心理特点的活动,既满足孩子们当孙悟空的愿望,又能在活动中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提高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和反应的灵敏性。

  2、体验用废旧材料自制纸棒进行游戏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用挂历纸自制的纸棒人手一根。

  2、《西游记》片头视频、VCD播放机、《猴哥》《碰碰车》音乐磁带、录音机。

  3、旧鞋盒、水果篮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播放《西游记》片头视频,以此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孙悟空表演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孙悟空七十二变本领大,孙悟空降魔除妖用的什么武器?(金箍棒)他的金箍棒能变长变短、能大能小。(每个幼儿手拿一根“金箍棒”)今天我们也用我们的金箍棒玩一玩,我们看一下谁的玩法多。

  二、鼓励幼儿自由玩耍“金箍棒”

  1、播放背景音乐《猴哥》让幼儿自由玩纸棒。(让幼儿自主探究纸棒的玩法)

  评析: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创出了纸棒的多种玩法,有的转着玩、用额头顶着玩、学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样子、当马骑、当望眼镜、用来射击……

  2、让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适时适度鼓励表扬幼儿,让全班幼儿体验各种玩法所带来的快乐。)

  3、用《碰碰车》音乐为背景,启发幼儿用纸棒合作搭成山洞钻山洞。(师和一名幼儿示范一遍。)

  师:老师还有一种新的玩法,请小朋友面对面站成二路,把纸棒和对面的小朋友的纸棒打在一起,山洞既搭成。

  4、师:你们会画房子吗?让幼儿动手用纸棒拼成房子。(让幼儿练习双脚跳、单脚跳及提高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

  三、游戏

  电话铃响,师作接电话状。告诉幼儿,刚才接到唐僧师傅的电话,唐僧师傅让我们去摘桃子。(摘桃子时让幼儿分成两组,每次由两个小朋友抬着果篮(旧鞋盒)一起去摘,每次只能摘一个桃子。回来后取出桃子放在本队的果篮里,下一对小朋友方可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一组摘得桃子多哪一组为胜者。)

  评析:用“摘桃子”的游戏提高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和合作能力。

  四、小结

  请孩子们拿起自己的“金箍棒”启发幼儿巩固纸棒的玩法。(能转着玩、盯着玩、跳房子、射击……)

  活动延伸:

  继续带领幼儿探索纸棒新的玩法。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都很喜欢孙悟空,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动的比较多,参与意识强,师生互动的较好,使活动气氛达到了预期,圆满完成了活动目标。

  在本节活动中教师充分激发幼儿兴趣,让孩子自主探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大胆表演。让孩子体验到了从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利用游戏“摘桃子”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让幼儿从小养成与小朋友合作的好习惯。

  此活动案例的成功说明:教师深入幼儿生活,挖掘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心理特点的活动,对提高幼教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12、大班音乐活动观摩课:我的大鞋会唱歌 教学设计和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平时,我们经常看见幼儿踩着大人的鞋悠闲地晃来晃去,不时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玩得非常开心,因此我萌发了设计这个活动的念头。我想来自幼儿身边的物品幼儿更有感性认识,让幼儿乐于探索、兴致盎然的物品更具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体验穿大鞋游戏的快乐。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3、尝试创编出不同的节奏,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室外环境

  2.报纸、挂历纸、硬纸板、木板、塑料布、铁盒、铁盖、塑料瓶等

  3.音乐磁带一盒、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充分感受

  1、引导幼儿发现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体上的会有不同的声音,丰富幼儿的感受。教师:今天你穿谁的鞋子?幼儿:(我穿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姐姐的运动鞋、奶奶的布鞋、妈妈的靴子……)

  2、教师:我们穿上大鞋从活动室走出来有什么感觉?幼儿:(脚上感觉非常松、很暖和、很舒服、很爽;踏起来声音很响;脚有些穿不稳当;人变高了;觉得有些站不稳好像要摔倒;像走在小山坡一样、像踮着脚尖走路)

  3、教师:我们去踏踏地上的物体,听听踏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有没有一样?让幼儿穿着大鞋自由活动,感受踏在不同物品上时产生的声音。

  4、教师:刚才你们踏了许多东西,谁来讲讲感觉怎样?

  幼儿:(踏在铁盒、铁盖上,像铃铛、打雷的声音;踏在塑料袋、报纸、挂历纸上,像小雨、蛇爬行的声音;踏在木板上,像打鼓的声音、地震的声音;踏在地砖上,像小马跑步的声音;踏在铁盖上,像开枪的声音……)

  二、游戏引导

  1、引导幼儿从声音的感受中体会不同的节奏。教师将幼儿大鞋发出的各种声音归类,进行声音节奏练习。

  如: 打鼓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

  小铃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丁零零? 丁零零? 丁零零

  小马跑步驾驾驾? 驾驾驾? 驾驾驾

  2、教师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戏。老师敲击出不同的节奏并说:"我的小鼓会唱歌"。然后小朋友说"我的大鞋会唱歌。"跟着小鼓踏出相同的节奏,并发出相应的声音。

  三、自由创编

  1、教师:你们的大鞋会唱歌,真好听,你还能不能编出更好听的节奏型呢?小朋友可以互相学学,也可以邀请老师参加。

  2、教师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并将幼儿创编的节奏型及时记录下来。

  分析:由于教师对幼儿创编节奏型的记录,满足了幼儿创编的成就感,幼儿乐此不疲,创编出的节奏型多种多样。

  四、成果分享

  1、自由交流: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和朋友创编的快乐,相互交换节奏型踏节奏。

  2、教师:你们的大鞋都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我们来表演一下,让幼儿边看记录的节奏型边踏节奏。

  五、延续幼儿的兴趣,充分感受穿大鞋的乐趣。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大鞋都会唱歌,我们合在一起来唱一唱。让我们快乐地动起来吧!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踏大鞋合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来表现

  活动反思:

  园大班的,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较差,具有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所以我在本次音乐中为幼儿准备大鞋和小鞋,运用“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和爱好。

  一、导入部分。我各出示爸爸鞋和鞋,请幼儿说说穿上鞋发出什么声音,请个别幼儿试穿表演,其他幼儿听听有什么不同的声音,幼儿说出了很多,如:咚咚咚、嚓嚓嚓、踢踢踢等,可幼儿说不到我要求点子上,这时可以让幼儿直接听听歌曲里是怎么唱的,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这样一下子就能引导到主题上,也可以避免导入时间长。

  二、学唱部分。我让幼儿欣赏后,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记住歌词,为歌唱活动做准备。图谱非常清楚,给了幼儿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孩子们看着图谱来记住歌词,孩子们在图谱的引导提示下掌握得很好!幼儿很容易记住歌词内容,兴趣也很高。学唱了三遍,幼儿基本上都会唱歌曲,达到了预期目标。刘提出,左手伴奏可以再轻点,以便幼儿能听清歌词内容。学唱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还有,作为我班有这样程度的歌唱能力,可以采用分组唱、轮流唱、对唱等来尝试,以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

13、大班数学活动观摩课教案:看谁猜得准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各种大小的盒子·····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今天来了 多少位客人老师?

  二.1.师:今天和小朋友玩个闯关游戏,第一关:比一比,猜一猜(出示货车教具)有一辆车到饼干厂去运饼干,像这样的饼干箱这样的货车能装下多少个?注意不能超过车厢的长也不能超过车厢的高。

  你是怎么猜到的?(验证)

  2.又来了一辆大货车,和第一辆车比一比,有什么区别?(更长了)能装下多少个这样的饼干箱?

  3.小结:车长了装的东西也就多了。

  三. 恭喜小朋友顺利的闯过第一关,接下来是第二关:比赛游戏:看谁猜得准

  比赛规则:1.猜出答案后不能大声的说出来,不可以告诉别人。2.把猜出来的答案写在纸片上贴在自己名字旁边相应的格子里。

  1. 第一题;请你猜一猜,1号盒子能装下这样的牛奶多少盒?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总结验证鼓励好的方法)

  2. 依次出示2号和3号盒子总结验证:猜时可以拿牛奶和盒子比一比猜一猜,也可以拿盒子和盒子比一比猜一猜,盒子大了装的东西也就多了。

  四.接下来是第3关:猜一猜摆一摆

  1.(出示示范的盒子):瞧这是第3关中要用到的宝贝,等会小朋友拿到盒子后像老师这样先猜猜能放多少个这样的糕点,把猜出来的数字写在盒子后面,再到这边拿糕点摆一摆,看自己猜对没有,然后回到座位上。请得到一颗星的小朋友到一号桌,两颗星的小朋友到2号桌,3颗星的小朋友到3号桌拿盒子。

  2.反馈结果让学生上台讲述是怎样猜出来的。

  五.结束语:闯关游戏到此结束,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非常顺利的闯过了 3关,也有的小朋友在闯关中遇到了一点小困难,但都勇敢的走过来了。所以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鼓鼓掌吧。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道加赛题(出示教具)对比猜猜比刚才老师猜的盒子区别在哪?(高了) 这样的盒子能放下多少盒?

14、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观摩课教案《年妈妈的一家》

  一、设计意图: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老师给孩子们渗透新年和幼小衔接的一些知识时,很多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一年是多久呀?几个月是多长时间啊?有多少天呢?"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要领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而数学教育能激发孩子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因此,我从孩子们的问题入手,设计了"年妈妈的一家"这个活动,将"年、月、日"人物化并带入到故事中,设计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礼物的"形式"出现,以童话般的生动形象展示12个月、大月、小月、365个日娃娃,使原来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挂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图卡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日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笔、人手一份、2011年日历表人手一张四、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3、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4、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5、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6、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7、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8、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幼儿尝试在日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附故事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点儿,每座有30个娃娃。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15、大班音乐活动示范课教案《兔子和狼》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歌词。

  2.学唱歌曲,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唱。

  3.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磁带、图谱、狼与兔子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活动。

  听音拍手、律动。

  二、观看课件,导入。

  (一)导语:官老师刚才做了个梦,梦见谁了?请看。(操作课件)一只大灰狼

  和一只小兔子,它们在说话呢。说什么了?我们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

  (二)幼儿欣赏课件。

  (三)以提问的方式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内容。

  师:课件里有谁?大灰狼说了什么?小兔子又说了什么?

  (四)师幼共同根据图谱朗读歌词内容。(引导幼儿按节奏念出歌词)

  三、学习歌曲。

  (一)播放音乐磁带《兔子和狼》,幼儿欣赏。

  师:官老师把这个梦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

  (二)结合图谱,帮助幼儿记歌词。

  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三)再次欣赏,幼儿倾听,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做拍手、拍膝等动作。

  (四)播放音乐磁带,带领幼儿跟唱2—3遍。

  (五)钢琴伴奏,幼儿花样唱,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1.男女分唱。2.集体唱。 ==四、佩戴头饰,幼儿表演唱。

  (一)教师扮演狼,全体幼儿扮演兔子。

  1.歌曲演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请求兔子的原谅。

  引导语:小兔子们,我再也不做坏事了,原谅我好吗?你们愿意和我做个朋友吗?

  2.引导幼儿讨论兔子要不要原谅狼的过去,给狼一个改正的机会。

  3.小结:相互接纳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这样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二)个别男生扮演狼,个别女生扮演兔子。

  (三)男生扮演狼,女生扮演兔子。

  四、活动结束:狼与兔子一同去户外游戏。

  师:狼和兔子终于成为了好朋友,请狼和兔子一起去操场上做游戏

16、幼儿大班语言活动优质课《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猜想,预设故事的发展,并能用连贯清楚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能够创造性的用语言、动作进行表演。

  3、能对故事内容进行正确的判断,明白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是因为爱听好听的话。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PPT、狐狸和乌鸦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律动形式组织幼儿入场: "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去郊游,好吗?(放音乐《郊游》)2、出示PPT场景图,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呀?(出示场景图森林)森林美吗?在这美丽的森林里发生了一个动听的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想)掌声有请故事主角出场,当当、当当……(出示狐狸和乌鸦PPT)。

  (2)关于狐狸你们知道些什么?关于乌鸦呢?你们觉得狐狸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小朋友们赶快去找个位置安静的坐下,然后一起来听《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

  1、教师PPT课件讲述故事开头,"森林里有棵大树,乌鸦在上面做了一个窝,……心里很高兴。"师引导:小朋友们也来学一学乌鸦找到肉高兴的样子好吗?(幼儿学)你遇到高兴的事是什么样子呢?乌鸦这么高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幼儿说)2、教师讲述故事的发展:"这时候……馋得直流口水。"师引导:"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它在想什么呢?"(幼儿说)他会怎么做呢?(幼儿说)那狐狸真的那么做了吗?我们继续来听故事吧!

  3、老师讲述故事高潮部分,引导幼儿理解、学习、模仿狐狸和乌鸦的不同表情、语言和动作。

  (1)"狐狸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你好啊!乌鸦没有回答。"师:咦!狐狸是怎么说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狐狸吧!(幼儿学)恩,不错,那乌鸦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一边说一边学一学吧。(幼儿学,可请个别学)(2)狐狸笑着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你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师:这回狐狸又是怎么说的呢?(幼儿集体学,然后个别学)那乌鸦又是怎么做的呢?小朋友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幼儿一边做一边学)(3)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你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你来,可就差多了,你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你唱歌,你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了起来。哇……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了下来……师:小朋友们,狐狸第三次是怎么说的啊?我们来比比看谁说得最好?学得最像呢?(幼儿学)这回……乌鸦怎么做的啊?你们来学学看吧(幼儿边说边学)4、引导幼儿说出乌鸦上当的原因。

  (1)小朋友们,狐狸为了得到肉,对乌鸦说了几次话?都说了些什么?(带领幼儿说)(2)狐狸为什么要对乌鸦说这些话呢?为什么狐狸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幼儿说)乌鸦的羽毛真的比麻雀漂亮吗?乌鸦的歌声真的很好听吗?(引导幼儿观察乌鸦和麻雀的图片和听它们的声音)大家都知道乌鸦的羽毛不是很漂亮,声音也并不好听,那为什么狐狸要说它的羽毛漂亮,声音好听,还想听它唱歌呢?狐狸是真的喜欢听乌鸦唱歌吗?(幼儿讨论说,重点引导说出只要乌鸦一张嘴,肉就会掉下来。)(3)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乌鸦是怎么上当的呢?幼儿说后老师小结。

  5、引导幼儿畅想故事的结局。

  (1)"乌鸦听了狐狸的奉诚话,心里一得意,刚一张嘴唱歌,嘴里的肉就掉下来了,结果怎么样了呢?"(幼儿说)老师进一步提示:狐狸看到掉下来的肉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呢?(幼儿讨论)当乌鸦一张嘴,肉掉下去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呢?

  (2)看,乌鸦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肉,可却被狐狸骗走了,它心情会怎样?你有办法让乌鸦不丢嘴里的肉吗?

  (3)你觉得狐狸是一只什么样的动物?乌鸦呢?你想对狐狸或者乌鸦说点什么呢?

  三、故事表演。

  1、欣赏老师的表演。师:我们的表演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2、幼儿带上头饰集体表演,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小朋友们也来贴上狐狸和乌鸦的图片,扮演狐狸和乌鸦,来演一演《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好吗?你喜欢表演谁就贴谁的图片,然后找到搭档。好,我们一起来演许多乌鸦和许多狐狸,好吗?

  四、结束部分。

  1、刚才我们讲演的这个故事名字叫什么?那你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幼儿说)

  2、引导幼儿继续猜想:乌鸦丢掉肉的第二天又找到了一块更大更香的肉,狐狸闻到了,又来到了树下,小朋友猜猜后面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一起讨论讨论,然后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写下来或画下来,下次讲给老师和小伙伴听,好吗?

17、大班音乐活动《兔子和狼》 优秀教案欣赏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歌词。

  2.学唱歌曲,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唱。

  3.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磁带、图谱、狼与兔子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活动。

  听音拍手、律动。

  二、观看课件,导入。

  (一)导语:官老师刚才做了个梦,梦见谁了?请看。(操作课件)一只大灰狼

  和一只小兔子,它们在说话呢。说什么了?我们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

  (二)幼儿欣赏课件。

  (三)以提问的方式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内容。

  师:课件里有谁?大灰狼说了什么?小兔子又说了什么?

  (四)师幼共同根据图谱朗读歌词内容。(引导幼儿按节奏念出歌词)

  三、学习歌曲。

  (一)播放音乐磁带《兔子和狼》,幼儿欣赏。

  师:官老师把这个梦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

  (二)结合图谱,帮助幼儿记歌词。

  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三)再次欣赏,幼儿倾听,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做拍手、拍膝等动作。

  (四)播放音乐磁带,带领幼儿跟唱2—3遍。

  (五)钢琴伴奏,幼儿花样唱,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1.男女分唱。2.集体唱。

  四、佩戴头饰,幼儿表演唱。

  (一)教师扮演狼,全体幼儿扮演兔子。

  1.歌曲演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请求兔子的原谅。引导语:小兔子们,我再也不做坏事了,原谅我好吗?你们愿意和我做个朋友吗?

  2.引导幼儿讨论兔子要不要原谅狼的过去,给狼一个改正的机会。

  3.小结:相互接纳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这样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二)个别男生扮演狼,个别女生扮演兔子。

  (三)男生扮演狼,女生扮演兔子。

  四、活动结束:狼与兔子一同去户外游戏。

  师:狼和兔子终于成为了好朋友,请狼和兔子一起去操场上做游戏吧。

18、大班计算观摩课教案《智勇大冲关》及评课记录

  计算教案《智勇大冲关》

  一、活动目标:1、能根据7的组成方法,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2、能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积极参与并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1、场地准备:每张椅子上标有 数字1--7牌号,备用椅子7张。

  2、6以内的部分组成、加法、减法卡片,7的所有组成、加法、减法卡片。

  3、6盘每盘数量为7个(块)的6种水果。(实物和图片)

  4、幼儿操作材料:小刺猬摘果子(高水平)、看图列式(中水平)。

  三、指导要点:1、通过推理法、操作法列出7的减法算式。

  2、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

  四、活动过程:1、教师引言:今天曾老师要带小朋友们数学智勇大冲关,我们要冲过 关!冲过第二关的时候还要请小朋友们吃东西呢!有没有信心?!

  2、现在我们开始冲第一关“对号入座”,条件是:按自己的卡片要求填得数,按得数找座位。具体做法是:幼儿按自己手中的卡片要求心算得数后找相应的座位。

  3、第二关:听鼓声做动作。复习7的组成、7的加法。(收集幼儿手中7的组成、7的加法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和老师一起听鼓声用不同动作表现7的组成如:7可以分成1和6,教师击一次鼓,幼儿动作表现6次,依次类推。

  4、第三关:吃水果列算式。请幼儿吃水果,学习7的减法。老师:“小朋友们前两关的表现很棒,现在曾老师请你们吃水果,每一种水果都有7个(块),吃完水果后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教师分别请幼儿吃一块、两块……六块水果,教师帮助幼儿列出第一、第二组算式,引导幼儿用推理的方法列出其他四组。教师在背景图上演示图示和算式卡片,请幼儿探索发现规律“都是7块水果,吃的越多剩下的越少,吃的越少剩下来的越多”(即:被减数不变,减数递增差递减、减数递减差递增的规律)。

  5、第四关:游戏“抢椅子”。

  玩法:每次请7个小朋友玩游戏,教师控制椅子数量,分别淘汰1—6名小朋友,帮助幼儿巩固学习7的减法,引导幼儿推理学习并列出各组算式。

  6、第五关:小刺猬摘果子、邮递员送信。(幼儿操作活动)

  (1)高水平:小刺猬摘果子,幼儿通过自己摆弄果子,列出相应算式并初步用语言描述简单应用题。(2)中水平:看图列式。

  评价要素:1、能否理解情境、图示并列出减法算式。

  2、能否积极运用已有经验列出相应

  3、看时间情况分小组或个人评价。

  在这堂课中,幼儿与教师间的互动较好,教师的讲与幼儿的操作交互进行,给予幼儿自主参与的机会。教学流程清晰,注意唤起幼儿的先前经验。但仍有几个需要老师注意与思考的问题:

  一、 目标 “能根据7的组成方法,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不仅有组成,还有分解),从幼儿的表现上看,幼儿对7的组成、分解,6以内的减法非常的了解,很容易就根据教师的提问列出相应的算式,因此整节课把重点放在这一目标上对幼儿的经验提升帮助较少;而从幼儿最后的自我操作环节表现上看,幼儿虽很容易列出算式,但对减法算式的意义并不是很理解,因此我认为这节课的目标应定为“理解7的减法”。

  二、 做好幼儿的新旧知识点的过渡。理解7的减法的逻辑顺序应是:理解7的分解组成——理解7的加法的意义——6以内的减法——理解7的减法。按照这一逻辑去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并以此设计教学游戏与环节,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螺旋上升的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层层递进。

  三、 教师要利用好提问三部曲帮助幼儿经验提升与归纳,多问为什么?如第三关“吃水果”,幼儿列出算式来,教师可以问:“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等,帮助幼儿去理解算式及减法的意义。

  四、 第五关的分组活动,由教师指定幼儿来进行分组,出现了某些幼儿“不想玩”某些材料的声音,因此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要考虑怎么分组才是最合理的,同时材料的高低分层出现了颠倒。数学的学习有三个水平:动作水平感知——表象水平理解——概念水平应用。教案中高水平:“小刺猬摘果子,幼儿通过自己摆弄果子,列出相应算式并初步用语言描述简单应用题”这应该处于表象水平;而中水平“看图列算式”应该上升到概念的水平。

  最后,还想说数学的学习要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游戏或内容都能很好的帮助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才是关键!

  大班数学活动《智勇大冲关》评课笔记

  优点:

  1、活动的设计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幼儿在攻破道道关卡后的获得成就感。

  2、能依据幼儿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原则,创设贴切幼儿生活的游戏。

  3、能根据减法的学习规律设置活动环节。

  3、在操作活动中,能有意识的根据个别差异投放操作材料。

  不足与建议:

  1、目标

  本节活动的确是围绕“列算式”这一目标开展的,但是却没有对列式的能力要求做说明,所以目标1显得有些空泛。而目标2中的“运用推理的方法”在活动中也没有体现出来,况且“用推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是一节课能够解决的,反之可以将这一目标融到幼儿的生活当中。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反而是设置生活中的情境让幼儿去学习7的减法。所以建议目标改为:“在生活当中理解7的减法”。

  2、数学概念

  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只是学习将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理解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分合关系。请幼儿吃水果部分,请了一个“吃”再请另一个“吃”,这就涉及到数的多样性合成问题,就成了“连减”,由此列式就变成了7-1-1。

  3、教学策略

  (1)整节课基本为集体活动,教学结构单一,师生间呈现以教为主,教师主导过多。缺乏作为主体的幼儿的独立思考空间和体验操作学习。比如吃水果环节,教师没有让幼儿亲眼见到点心分出去后的“结果”,没有顺势引导幼儿去发现规律。

  (2)幼儿对加减算式题能较快地掌握,这可能是一种假象,当幼儿加减运算概念还未达到抽象概念水平时,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加减算式题所表达的含义。因此,教师应通过引导幼儿学习口述应用题,促进其加减运算能力和一般思维能力的发展。

  (3)减法的教授并不能仅局限在学会列式,算出结果,最重要的是知道结果产生的原因也即含义。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运用组成知识,创设幼儿迁移数分合操作经验的机会,解答减法运算问题,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减法中的逆转关系。如在学习7-2=5这道算式时,在幼儿回答了得数后,教师可出示7的组成分合式,并指着这一分合式进行讲解,即从7里面拿走2,剩下的是5。

  4、板书

  板书对幼儿的理解缺乏提升和归纳,无法促成有效的发展。

  5、材料

  材料干扰性大,要注意每种材料投放的指向性,宜简单明了,便于操作,免受多维度的干扰。另外,教师在让幼儿进行入区操作前,应对所投放的材料进行集中说明,否则幼儿入区后面对眼花缭乱的材料时就无从下手。

  6、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得以进行下去的桥梁,教师在提问中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给幼儿指引方向,所以活动中要注意提问有没有提到关键语,有没有在提问中提供思路。

  7、评价

  本节活动教师没有关注到要给幼儿的自我评价的机会,比如“对号入座”环节,教师就无需对幼儿进行挨个检查评价,这样不仅费时,而且错过了一次让幼儿间互评的机会。此外,教师评价的针对性不强,如击鼓并拍出相应次数时,教师多次强调让孩子拍有别与其他人的身体部位,对于这节活动而已,落脚点就错了。

  8、教师教态自然,但是缺乏激情,特别是在这样一堂“闯关”的活动,更需要教师的带动营造出“闯关”成功的激动。

19、优质课大班科学活动《开锁》教案和评课

  活动名称:科学活动《开锁》

  班 别:大班

  活动目标

  1、尝试开锁,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操作能力。

  2、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锁。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体验游戏的愉悦。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各种挂锁、弹子锁、暗锁、抽屉锁、单车锁、摩托车锁及其钥匙。

  2、各类锁的图片各一张,锁宝宝一个。

  3、密码箱、魔术箱、跳舞娃娃各4个,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开锁

  1、出示锁宝宝,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就是锁头宝

  宝。锁宝宝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锁宝宝。今天我想请你们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吗?”

  2、带幼儿参观各种锁,交待玩锁要求。

  小朋友,你们看,锁宝宝的朋友是谁呀?对了,是各种各样的

  锁头,你们会开吗?我们现在就玩个开锁的游戏吧,大家注意了,待会你们要把自己开的是什么锁,你是怎么把它打开的告诉老师好吗?

  3、幼儿尝试开各种锁。

  二、讲述操作过程,联系生活了解不同类锁的功用

  1、出示各类锁的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把各种车锁和门锁进行分类。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认识的锁?今天学会开哪些锁?自己家里用的是哪些锁?并请部份幼儿示范、讲述开锁过程。

  3、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锁?(如:汽车摇控锁、电子插卡锁、防盗报警锁等)

  三、游戏 开箱取宝

  1、出示密码箱。小朋友,锁宝宝看见大家这么聪明、能干,准备奖励大家,为大家准备了各种礼物,礼物就放在这个箱子里,现在小朋友都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把箱子打开,看看锁宝宝送给我们的是什么礼物。

  2、提问箱子为什么打不开?

  3、教师讲解并示范开密码箱的方法。

  4、幼儿分组根据密码开启密码箱,取出箱中礼物。

  四、游戏 快快救出小娃娃

  1、小朋友,锁宝宝送给你们的礼物漂亮吗?我们也请锁宝宝来看看我们的礼物吧。咦,锁宝宝怎么了,它为什么哭了?原来呀,锁宝宝的四个好朋友跳舞娃娃想去参加联欢会,可是被魔术师用连环锁分别锁在四个魔箱中,你们愿意帮助锁宝宝救出跳舞娃娃吗?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

  3、幼儿分成四队,团结协助,找钥匙开连环锁,营救跳舞娃娃。

  4、请跳舞娃娃跳舞,对小朋友表示感谢。

  5、请全体幼儿与娃娃一起跳舞,然后送娃娃去参加联欢会,结束课题。

  评析:

  本活动的选材源于生活——可取,以多样化的活动材料为载体,使活动环环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的发现与探索,符合《纲要》对科学领域经验的要求。

  建议多给幼儿有价值探索的时间,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真正发挥其教育的价值。

20、大班综合活动观摩课教案设计欣赏《和时间赛跑》

  大班综合活动: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3.培养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时间。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时钟、秒表各一。

  2.一定数量的雪花片、皮球、呼拉圈、记录卡、笔、小塑料筐。

  3.幼儿有一定的计数和记录经验。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钟,调动幼儿关于时间的经验。

  (1)出示时钟,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引导幼儿学会看时间7点整和8点整。提问:你会看时间

  吗?这是几点?你怎么知道的?早上7点你在干什么?早上8点你在干什么?

  (3)幼儿经验介绍:在早上7点到8点这一小时里做了哪些事情?

  2.感知时间,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师:“原来在一小时里我们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那么你们知道一分钟里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吗?”

  (1)幼儿第一次游戏,无意识插雪花片,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2)邻座幼儿相互交流:插出了什么东西?用了几片雪花片?

  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有的插了3片,有的插了7片,还有的插了12片呢?(发现加快速度就可以)

  (3)幼儿第二次游戏,有意识插雪花片,体验时间的价值与自

  身努力有关系。

  (4)幼儿对比前后两次游戏交流:是不是加快速度后比第一次插得更多了?

  (5)请幼儿迅速将两次的作品放入雪花片筐子里。

  3.开展体育游戏,幼儿轮流玩两种不同的体育器具,进一步感知时间的价值与自身的努力有关系,并学会记数和记录。

  (1)创设活动情境,交代活动要求:轮流玩一玩皮球、呼拉圈,边玩边数,把每一次的个数记录在记录卡上,每次的时间都是一分钟,两种器具都要轮流玩到。(请个别幼儿示范,交代游戏规则)

  (2)幼儿分别玩两种体育器具,并记录结果。教师发指令,幼儿听信号进行游戏。(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记录情况,发现记录错误的要及时提醒,强调游戏规则。)

  (3)幼儿带回记录卡,坐在位置上相互交流活动的结果。

  (4)集体交流,比较评出各项目玩得快和多的幼儿。

  4、利用现场的情景和资源,处进同伴互动,激励幼儿学会抓紧时间、珍惜时间,拓展和迁移经验。

  (1)鼓励幼儿快速整理场地、器具,更深刻地感受到只要抓紧时间、加快速度,一定能做更多的事情,同时让幼儿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2)启发幼儿讨论:平时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21、大班语言活动观摩课教案设计——散文诗:云彩和风儿反思

  设计意图:

  《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精悍,语言优美,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云彩和风儿的多姿变化。在活动中让幼儿运用感官探究,借助自制的课件,再通过游戏以及有趣的动作模仿,了解、感受风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幼儿学习散文诗的兴趣,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使孩子更喜欢作品中的各种形象,对风儿的神奇和云彩的多变有了更深的感受,从而达到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理解风使云彩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完整表达云彩的变化。

  3、发展幼儿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云朵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2、收集各种云彩图片,布置“云彩世界”。

  3、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课件。

  课件画面1:天空及风吹动云彩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2:一艘竖起桅杆,扬起风帆的小船在飘动,并慢慢地飘到远处看不见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3:一头躬起身子、张开大口吼叫的大狮子;被吓得到处逃散的差羊群的动画画面。

  课件画面4:一个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儿、跑来跑去的胖娃娃的动画画面。

  4、为幼儿准备蓝色的纸和白颜料、每人一盒彩笔、抹布。

  5、云彩、风头饰各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头饰,激发幼儿对“云彩和风”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参观“云彩世界”,探索使云彩变化的秘密。

  1、带领幼儿自由参观 “云彩世界”,引导孩子观察云彩的不同动态。

  2、集中交流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云彩有趣吗?

  3、提问:为什么云彩会变?(组织幼儿看课件1)

  三、借助课件,帮助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了解风与云彩变化的关系。

  1、让我们来看看风是怎么让云彩变化的?

  提问:(1)风在使劲做什么动作,它让云彩变成了什么?——(课件2)。

  (2)接着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课件3)

  (3) 吹呀吹, 云彩又变成了什么?——(课件4)

  2、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这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诗——《云彩和风儿》。(出示课题)

  3、完整欣赏课件。

  4、幼儿有表情地跟着朗读,并做动作表演。

  四、游戏《风吹云彩动》

  1、介绍游戏方法。教师当风手持旗子,幼儿当云彩用动作表现风吹云彩时的不同形态。

  2、师生一同游戏。

  五、操作探究,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云彩的不同变化

  1、介绍操作方法:将白色的颜料泼在蓝色的纸上,用嘴吹,想象风儿把云彩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最后用彩笔把它添画完整。

  2、提出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六、延伸活动:作品展示,介绍自己的创作。

  如:“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绵羊,咩咩咩,和太阳公公捉迷藏;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一只小白兔,在地上一蹦一跳,在锻炼身体;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向彩虹姐姐飘去,想和彩虹姐姐做游戏;吹呀吹,云彩变成了……”

  活动反思:

  教育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朋友对学习感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幼儿就是在游戏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因此,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我在导入环节创设了丰富的图片,这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引导小朋友在情境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当然,这节课我准备不充分,没有体现思维的含量,层次不够清晰,活动环节没有体现循序渐进,思维梯度不分明,这方面我应该多下功夫。

22、大班音乐活动《表情歌》优质课教案设计

  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绪,并学习运用不同的音乐手段(不同的力度、速度)来表达。

  2、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3、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表情图象、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各种不同性质的音乐进教室。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表情王国去玩吧!

  二、发声练习《问好》师生接唱。

  师:表情王国到了,听他们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1=C 2/4

  55

  33

  55

  3

  54

  32

  1—

  见

  了

  朋

  友

  真

  高

  兴

  你

  好

  你

  好

  三、观看表情图并做出相应的表情。讨论当你是这种表情时你会怎么样(让幼儿做出动作)

  四、学唱歌曲

  师:现在,表情王国里的人很喜欢唱《表情歌》,请小朋友注意听这首歌里唱了什么?

  1、完整地欣赏歌曲

  欣赏完后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幼儿回答)。谁来说说这首歌里唱了什么?(幼儿回答)

  2、幼儿打节奏学歌词(引导幼儿拍出)×× × 的节奏型)。

  五、教师有表情、有感情的范唱

  范唱前提问:请小朋友注意听,老师在唱我快乐时,着急时,幸福时声音是怎样的?表情是怎样的?

  1、分段学唱歌曲(重点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音乐手段来表现)。

  2、幼儿跟老师完整跟唱一遍。

  3、分组唱:一组小朋友领唱,另一组小朋友做动作。

  4、完整的唱一遍。

  六、幼儿听音乐表演。(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来表现)。

  七、幼儿自由表演、表达。

  表情国王邀请我们去参加舞会,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表情和动作来表演。

  评委点评:

  不足与建议:

  1、注意歌曲演唱的情绪,并在过程中强调幼儿情绪的表现。

  2、忽略了歌曲情绪与音乐元素有关(如本曲中的力度速度的变化),这一部分联系与强调得不够。

  3、教材的选择过去浅显简单,不适于大班孩子。

  3、学唱歌曲方法单一、机械,游戏性弱。

  4、教师音乐感染力和表现力较弱,语言要求不够明确到位。

23、大班音乐活动观摩课《 化装舞会 》 教案和评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幼儿愿意表现,勇于表现的愿望。

  2、能随乐曲节奏进行走台步表演。

  3、以欢快的情绪,夸张的动作感染幼儿,让幼儿体验参与化装舞会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各种人物、动物图片。

  2、化妆用具;参加化装舞会所需要的服饰和头饰。

  3、迪士尼乐园背景图片一幅。

  4、活动所需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参加化装舞会的兴趣。

  教师以“米老鼠”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对化装舞会的兴趣。

  二、出示迪士尼乐园背景图片,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在“米老鼠”的带领下,听着音乐前往迪士尼乐园参观(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三、幼儿自主化装。

  1、“米老鼠”巡回指导幼儿化妆。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脸上进行化妆。

  3、提醒幼儿画的要与别人不相同。

  4、请动作快的幼儿帮助同伴完成。

  四、请幼儿上台自主表演。

  1、幼儿随乐曲节奏进行台步表演。

  2、大家一起跳欢快的结伴舞。

  五、舞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拉上帷幕。

  评委点评

  优点:

  教师对本次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利用废品制作了很多道具,敬业精神可嘉。

  不足与建议:

  1、活动目标的确定及活动过程均没有体现音乐活动的本体特征。

  2、所组织的环节都是孩子原有水平呈现,幼儿学到什么知识看不出来,选的音乐都是快节奏的音乐,没有注意动静交替。在最后的舞蹈中没有队型、舞蹈的任何要求,幼儿在音乐素养上有何发展?

24、优质课观摩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案和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听辨乐曲,并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初步感知乐曲的结构式ABA,并感受音乐速度快、慢的变化。

  [3]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懂得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教学准备:

  [1]小鸡律动音乐,教学音乐。

  [2]牛皮纸:若干张。丝巾:若干条。小圈:若干个。

  [3]图谱、故事

  [4]表演的道具:老鹰头饰、披风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扮演小鸡到森林去玩,好吗?去森林要经过走山路、过小河、钻山洞,你们准备好了吗?来来来,大家一起来。[音乐]

  [二]完整欣赏,听辨乐曲形象

  提问:1、你们听了这首乐曲心情是怎样的?

  2、听出乐曲的速度变化了吗?

  [三]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初步用肢体和道具(牛皮纸)感受音乐速度的快和慢。

  1、音乐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用身体动作做出速度的快和慢

  3、出示牛皮纸,怎样让这张纸发出快和慢的声音

  [四]分段欣赏,表现乐曲形象

  1、听赏A段音乐.并告诉幼儿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

  第一遍: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幼儿听音乐相互观摩,用所创编的动作完整地表现乐曲。

  第二遍:学习进行表演,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小鸡们愉快地玩耍。

  2、听赏B段音乐。告诉幼儿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第一遍:幼儿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老鹰和小鸡的表情表现角色心理。

  第二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合作交流的情感。

  [五]讲述故事,借助图谱,听辨乐曲结构ABA。

  故事引入:引用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乐曲结构。

  借助图谱:巩固乐曲结构。

  [六]音乐游戏,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

  师幼合作,生生互动。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始终保持愉悦状态。

  [七] 小结结束,思想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愉悦之后,体会到这节课带给大家的道理。

  师:“小鸡真勇敢,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你们都是妈妈的好宝贝,我们玩得真开心。哦!时间不早了,小鸡们,我们回家吧!听音乐走出活动室,结束全课。

  大班音乐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说课稿

  一、说教材

  1、作品分析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一首世界名曲,是德国勃拉姆斯的作品。曲风活泼欢快,旋律热情奔放。乐曲结构为ABA,A段音乐轻快柔和,而B段音乐快速而紧张,AB两段音乐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听上一遍就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设计意图

  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幼儿的认知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对幼儿来说极具挑战性。

  通过分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发现这首乐曲与孩子们喜爱的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较为匹配。于是,在本活动中通过“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展开音乐欣赏,将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肢体语言、故事、图谱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从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3、说目标

  幼儿学习音乐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正如《纲要》中所说的:“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以下是我的目标:

  [1]听辨乐曲,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初步感知乐曲的结构式ABA,并感受音乐速度快、慢的变化。

  [3]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懂得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4、说重点、难点

  重点为:通过听听、说说、看看、玩玩,并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难点为:感知乐曲的结构式ABA。并感受音乐速度快、慢的变化。

  5、说准备

  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对参与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我进行多方面的准备:

  [1]小鸡律动音乐,教学音乐、图谱、故事。

  [2]道具:牛皮纸若干张、老鹰头饰、披风、丝巾、小圈

  二、说教法

  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教学中的最大特点,在师幼互动的基础上,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提问法、游戏法。

  1、欣赏法:是音乐活动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完整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乐曲的完整性,让幼儿完整感受乐曲突快、突慢的特点,为活动开展做情感铺垫。而分段欣赏是引导幼儿更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并启发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表现。也就是《纲要》中所说的:“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2、启发提问法:是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方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倾听,并能启发幼儿积极的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提问让幼儿将感受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也是《纲要》中指出艺术是:要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3、游戏法:让幼儿在玩中欣赏,在欣赏中创造。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兴趣倍增,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而音乐欣赏教学寓教于乐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及《纲要》中指出的:“重视幼儿合作,表达与交流能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具有自信心的精神”。

  三、说学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欣赏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活动中,我充分运用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玩一玩、肢体动作的表现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快乐。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说过程

  根据《纲要》提出的艺术教育指导要点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使孩子在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上都受到美的刺激,并参与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此环节创设情境,以小鸡到森林里去玩这一主线贯穿始终,为幼儿欣赏音乐打下基础。

  [2]完整欣赏,听辨乐曲形象。有表情的感受音乐形象。完整欣赏保持了乐曲的完整性,并为活动开展做情感铺垫。

  [3]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初步用肢体和道具(牛皮纸)感受音乐速度的快和慢。用肢体和身边的物品感受音乐的速度变化,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形象。

  [4]分段欣赏,用肢体表现乐曲形象。更进一步感受音乐,并大胆运用肢体进行创造和表现音乐。

  [5]讲述故事,借助图谱,听辨乐曲结构。通过听听、看看直观的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及音乐的结构式ABA。

  [6]音乐游戏,体验合作表演快乐。让幼儿在玩中欣赏,在欣赏中创造。在活动中师幼合作,生生互动。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始终保持愉悦的状态。

  [7]小结结束,思想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愉悦之后,体会到这节课带给大家的道理。

  活动的七个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整个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利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

  评委点评:

  优点:

  活动设计结构尚合理。教师投入。

  不足与建议:

  1、图谱的设计与呈现难以帮助孩子理解曲式。

  2、怎样引导孩子去聆听与想象音乐值得思考。孩子在聆听时有什么感受,有没有通过动作表现出来,老师的观察与引导是很重要的。而孩子感受音乐不够充分,又难以进行表达表现。

  3、每个环节到底让幼儿了解掌握了什么?从音乐深角度来讲并没有达到目标要求。

  4、教具的选择与使用应恰到好处。

25、大班音乐活动观摩课教案《猪八戒吃西瓜》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猪八戒吃西瓜》

  活动目标:

  一、理解并学唱歌曲《猪八戒吃西瓜》,感受歌曲诙谐有趣的风格。

  二、能在歌曲间奏和结尾处合拍地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出来,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三、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四、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磁带、钢琴、有关歌词内容图片、猪八戒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进活动室。

  二、发声练习。

  三、幼儿学唱歌曲《猪八戒吃西瓜》。

  1、幼儿倾听歌曲《猪八戒吃西瓜》一遍。

  教师提问:歌曲里面唱的是谁?猪八戒干什么了?

  2、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教师提问幼儿歌词内容,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3、幼儿跟着音乐小声哼唱。

  4、幼儿跟着音乐有表情地歌唱。

  四、肢体动作创编。

  1、让幼儿听辨间奏并练习用小手合拍地拍间奏。

  2、引导幼儿在间奏处用肢体创编动作。

  3、让幼儿边唱,边在间奏处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

  4、组织幼儿讨论:

  猪八戒吃完西瓜,把西瓜皮丢地下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猪八戒为什么会摔跤?引导幼儿认识到瓜皮不能随便乱扔。

  5、引导幼儿创编猪八戒摔跤的动作,启发幼儿用“很痛”、“懊恼”、“生气”等表情,去感知、体验、表现猪八戒滑稽可笑的形象。

  五、幼儿表演

  幼儿戴上猪八戒头饰有表情地进行表演《猪八戒吃西瓜》。

  六、结束部分

  结束语:小朋友们今天表演得很棒,但我们可不要学猪八戒乱扔西瓜皮,乱扔西瓜皮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好,应该把瓜皮扔到哪去呀?那现在我们把《猪八戒吃西瓜》这首歌带回去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宝宝,和老师们再见。

  教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26、大班音乐活动公开课教案及评课:狮王进行曲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特点,了解图谱的各种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2、尝试用打击乐器来感受乐曲的节奏,并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重点:

  通过反复欣赏音乐,感知、理解音乐特点。

  活动难点:

  尝试用打击乐器和图形谱来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狮王进行曲》CD碟,课件,打击乐器(铃鼓、木鱼各十件)及图片,大狮王面具。

  2、图形谱,狮王和小狮子图各一张,大黑板,磁性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最近啊,森林里可热闹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幼儿随着音乐边做动作边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狮王进行曲

  (一)以故事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师:在这个大森林里,动物们正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狂欢节,当风吹树摇时,远处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吼~”,这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敲起了锣鼓,狮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得意地大声吼叫:“我是森林伟大狮王,大家都来听我说,吼~”小狮子也跟在后面威风地叫着:“我是森林小小狮王,大家也来听我说,吼~”,狐狸为了讨好狮王,带着小动物们跳起舞来。听,森林里传来了好听的乐曲,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耳朵听听看,音乐里面有哪些动物,我们来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灵!(音乐起,听时老师适当提示小朋友:听到这里你们感觉怎么样?这里跟刚才有什么不同?谁来了?)

  1、完整地欣赏乐曲一遍,提问:

  (1)小朋友,听了音乐,你感觉怎样?

  (2)你听到里面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模仿动物叫声)

  2、欣赏视频《狮王进行曲》

  (1)幼儿安静地欣赏FLASH,感受音乐特点。

  (2)集体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到椅子那儿自己找个位置坐好。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听看音乐里面都有谁?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欣赏乐段一)

  (二)分段欣赏(结合图形谱听音乐,理解图形谱的含义)

  乐段一:(1)幼儿欣赏一遍,提问:你听到里面有谁?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2)我们的音乐可以用许多的符号来表示,(出示图形谱一)小朋友们请看上来,这些符号有什么不同?(长短、粗细的线条)这些细细的短短的线条呢就表示音乐比较轻比较短,我们拍的时候就要轻一点,长长的粗粗的就表示音乐比较长比较重,我们拍的时候就要重一点,谁能来拍拍?一起来拍吧。这里的跟上面不一样了,应该怎么拍呢?(幼儿自主拍)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拍一遍吧。好,跟着音乐来,准备开始!(跟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乐段二:(欣赏乐段二)

  (1)幼儿欣赏一遍,提问:谁来了啊?(教师贴上狮王图片)

  (2)(出示图形谱二)提问:这是什么?(大脚印)表示谁来了?这些毛毛的圆弧形又是什么意思呢?(表示狮子发出的声音很大,都在抖动了)你找到了几个毛毛的圆弧形?看着这些符号小朋友们会不会拍出它的节奏呢?

  (3)让我们跟着音乐来吧!准备开始!(跟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乐段三:(欣赏乐段三)

  (1)幼儿欣赏一遍,提问:这回谁来了?(教师贴上小狮子图片)

  (2)(出示图形谱三)提问:这些脚印跟前面的脚印比,有什么不同?小脚印表示什么意思?圆弧形呢?它们跟上一张的一样吗?为什么上一张的长这一张的短?(叫的声音有的长有的短)这些符号小朋友们会不会拍出它的节奏呢?(跟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乐段四:(欣赏乐段四)

  (1)幼儿欣赏乐段一遍,提问:这里面讲的是谁?

  (2)(出示图形谱四)为什么这张图形谱在上面和下面都有一个符号呢?(表示两种角色一起表演)让我们一起拍拍它的节奏吧!(跟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小结:像这些每个图形都在告诉我们,谁在表演,表演什么?这就叫图形谱。

  (三)我们一起看着图从头来跟音乐完整地拍一遍吧!准备开始!(幼儿完整地跟音乐拍奏一遍。)

  三、尝试根据图形谱的节奏分段进行乐器演奏

  1、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要组建一个乐队一定没有问题,让幼儿分角色分段尝试演奏。

  3、全体幼儿跟音乐进行完整演奏。

  四、共同合奏,欢迎狮王

  狮王远远地就听见大家演奏的乐曲声可真动听啊!它要来参加大家为它举行的狂欢节啦!我们一起用整齐、动听的演奏来欢迎狮王好吗?准备!(集体听音乐进行演奏)

  五、游戏:捉迷藏。

  1、交待游戏规则。

  2、进行游戏。

  六、结束活动

  ——玩得开不开心啊?还想不想玩啊?好,那就让我们把这个游戏带回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吧。

  评委点评:

  优点:

  1、能借助图谱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形象化。

  2、教师音乐活动的感染力较强。

  不足与建议:

  1、音乐欣赏重视的是个性化的感受与表达,教师应创造欣赏的意境将儿童带入音乐世界自由驰骋,而不是将音乐故事强加给幼儿。

  2、单纯的乐器演奏并不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且该作品要用作乐器为之演奏难度较大。

  3、倾听是音乐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活动中教师忽略幼儿对音乐的倾听感受,音乐概念的分析脱离音乐,整体只欣赏4遍音乐。

  4、离开辨析音乐的想象是无效的想象。

27、大班音乐活动观摩课教学设计:我是小兵

  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幼儿对警察、解放军、海军叔叔充满了崇敬与向往,为此在选取了《小海军》这首极富童趣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这首歌曲的特点就是声音有力、干净利落以及海军的英勇与坚强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初步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

  2、愿意用动作表达感受。

  3、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和表现力。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音乐意境。

  难点:用动作表达感受。

  活动准备

  进行曲,摇篮曲各一段,当兵图片,睡觉图片各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音乐《我是解放军》,让幼儿跟着音乐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 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1)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听起你觉得怎么样?

  幼儿答:像解放军走路。。。

  (2)教师提问:如果让你们走路你们会怎么样走?

  引导幼儿自由的做出自己的动作。

  (3)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小结: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学解放军叔叔一样走路,特别有劲有精神。

  2、 欣赏摇篮曲,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1)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一段音乐,你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2)幼儿欣赏摇篮曲

  (3)教师提问:你们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幼儿答:慢慢的,轻轻的。。

  3、引导幼儿将摇篮曲与进行曲比较

  教师提问:这首音乐和刚才那首有什么不同?那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做什么?(引导幼儿做出动作)

  小结:这两首音乐一个像解放军叔叔走路一样刚劲有力,一个像小宝贝睡觉一样轻柔缓慢,是不同的两首音乐。

  教师:你们真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音乐玩个游戏把。

  四、 用游戏表现音乐性质的不同。

  游戏规则:你听到什么音乐做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放摇篮曲与进行曲,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延伸部分:

  回家和爸爸妈妈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并做动作。

  四、结束部分:

  你们表演的真棒,那就让我们学解放军叔叔走路一样到外面让其他小朋友看看。

28、中班语言活动观摩课《铁马》教学设计及评课发言稿

  中班语言活动:《铁马》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阅读过程,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观察博士爷爷表情的变化,了解铁马的各项本领。

  3、初步学习“站”“降落”“浮”“沉”等动词。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书、白马及各本领的图片、字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复习《机器人》读本,引出铁马读本

  二、图画阅读

  阅读封面:(出示读本,观察封面)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博士爷爷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出示白马图片)这是一匹真的马,它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马都有哪些本领?出示表格并记录本领。故事中的铁马它会有什么本领呢?让我们来看看。

  阅读内容:

  1页:博士爷爷在干什么?他一按遥控器铁马就怎么了?铁马除了能站还有什么本领?

  2页:铁马在干什么?博士爷爷的动作怎么样?(请幼儿模仿)

  3页:博士爷爷看到铁马这个本领。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回顾前三页并加以总结)你觉得铁马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4页:铁马怎么了?翅膀从哪里出来的?博士爷爷心理怎么想?

  5页: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从哪里看出来?

  6页:这是哪儿?铁马怎么啦?博士爷爷什么表情?为什么?

  7页:铁马和博士爷爷怎么啦?它们什么表情?接下来该怎么办?

  总结分享:认识读本名称并总结铁马与真马的本领

  三、游戏

  老师扮演博士爷爷,幼儿扮演铁马学习铁马的各种本领。活动结束。

  评析:

  一、

  1、在读图过程中,要注重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儿童是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图画的,然而对文字以及词的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必须建立一定的基础。

  2、同时我们要思考一下语言活动的价值取向:

  A、用故事的语言描述故事;B、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理解词汇;C、注重画面的故事性;D、需加强故事情节的丰富性,故事内容有连贯性。

  二、

  1、要注重孩子语言习惯的养成,如何提高倾听习惯。这个过程中,需要幼儿学会听老师说,倾听同伴说。

  2、注重观察图的方法及对策。给于孩子留观察的时间专注看一幅图,然后来描述,学会看、学会说。

  3、注重对教材的解读,解读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29、大班阅读语言活动教研课《小蛇要走了》优秀教案和评课稿

  《小蛇要走了》

  读本分析:小蛇要“走”了,它要去哪里呢?朋友们都认为它是要永远地离开了,而小蛇的意思却是出去一段时间,正是对这个“走”字的不同理解,引出了一个又伤感又有趣的故事。因此,对“走”字的不同理解,既是幼儿理解故事的关键,又是故事的开始、发展和转折的关键线索——为什么小动物们会有那么多让小蛇无法理解的行为呢?为什么最后大家又很高兴地和小蛇再见了呢?有些时候,正是因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引发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也让我们的生活多了很多乐趣!

  大班阅读语言活动:《小蛇要走了》(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熟悉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结合情节和人物心情的变化,用适宜的情感、语气朗读文本,并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2、愿意在大家面前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大图书一本 、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动物头饰若干 、音乐光盘。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故事内容,加深对故事情节、人物心情及其变化的理解。

  1、翻阅大图书,回忆故事内容。

  以谈话的方式进行交流。

  关键性问题:小蛇要走了,它要去干什么?它的好朋友是谁?它们一开始都知道吗?它们认为小蛇要永远的离开,心情是怎样的?小蛇听了猴子的话,为什么感到很吃惊?后来大家为什么都变得很开心?

  小结:原来小蛇只是暂时离开大家,它要去度假,过一段时间就回来,大家都误会了。

  2、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示范朗读故事,注意突出人物的语气。

  3、教师领读,幼儿跟读。

  二、阅读幼儿用书。

  1、幼儿自由阅读2分钟,教师巡回指导。

  2、集体朗读。(教师根据幼儿的朗读情况做简单评议)

  提出要求:不争也不抢,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

  3、分组、分角色进行朗读。(强调要把语气读出来)

  三、角色表演

  1、角色分配,做好演出前的准备。

  老师当旁白,幼儿带上头饰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角色表演。

  全体幼儿分四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老师小结。

  3、活动自然结束。

  评析:

  1、语言课要求老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

  2、整个活动中要体现孩子的阅读常规,如:幼儿有序的取书、放书。

  3、语言课要丰富幼儿的故事语言,特别要有意识的训练大班幼儿,如:第一环节中老师提示幼儿通过已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总结故事,这样才能体现孩子语言的发展,其实也是幼儿口语自我的呈现。

  4、整个活动中老师要多给孩子们说的机会,特别是在角色表演中有感情的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30、大班社会活动观摩课教案: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活动名称:你今天节约用水了吗?

  活动前言:据相关的统计,我国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了,许多的地方都已经出现了用水困难,尤其是在夏季,人们对水的浪费更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教会孩子节约用水呢?具体的来看看实施的步骤吧!

  活动目标:

  爱护珍惜水资源,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幼儿前期调查、ppt、录像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环节说明:分享前期调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重点提问:水有什么用?除了人需要水,还有水也离不开水?

  小结:世界上一切的生物都需要水,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

  环节说明: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珍贵,激发珍惜的愿望。

  重点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适时播报水资源匮乏的新闻)

  2、看了照片,听了新闻,你心里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世界上的水资源原本就非常稀少,随着这么多年来,人们不断开发使用,水资源就越来越匮乏。

  三、关注生活、积累方法。

  环节说明:观看生活录像,思考节水的方法,强化节水意识。

  重点提问:

  1、那在幼儿园里,我们小朋友做到节约用水了吗?

  2、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小结:节约用水,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节约一滴水开始,养成节水的好习惯。(出现节水标志)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期的调查可以使用调查表,帮助幼儿完善表达,丰富经验。

  2、活动建立在幼儿情感认可之上,因此要给予幼儿丰富的感受、体验、表达。

31、大班美术活动观摩课教学设计《夸张的面具》

  目标:

  1.欣赏多种艺术面具,对面具创作感兴趣。

  2.感受面具夸张的造型特点和多样的颜色特点。

  3.尝试自己创造性地设计面具。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丰富幼儿有关人物面部特征和表情变化的知识经验;初步了解面具用途。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水性笔、油画棒、水粉等绘画材料,砂纸、白板纸做成的面具模形若干,成品面具若干,幼儿舞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自己带来的面具,初步感受面具的特点。

  (1)幼儿戴面具玩《木头人》游戏,进入活动室。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面具。

  2.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感受面具夸张的特点。逐个提问:这个面具是什么样子的?

  3.讨论、构思设计面具。

  (1)相互交流自己想设计什么样的面具。

  (2)请个别幼儿示范设计面具。

  4.幼儿创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重点:(1)启发幼儿想象,设计出与众不同的面具;(2)鼓励幼儿将面具尽量画大。

  5.欣赏、介绍自己设计的面具。

  6.幼儿拿着设计好的面具玩《木头人》游戏,结束。

  活动提示

  1.教师选择欣赏的面具时要注意:每一个面具的特点区别要明显,含有明确的、不同的美术要素,基本一眼就可看出面具的主要特征,而且要层层递进地增加欣赏的难度。

  2.可将幼儿创作的面具放入活动区供幼儿游戏。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面具或面具图片。

32、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化石》观摩课教案及活动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感应回旋曲式ABACA。

  2、通过语词与肢体律动,感应A段中的重音。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二、准备:

  生活经验:了解化石的形成

  三、过程:

  (一)暖身活动

  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幼儿造型)

  2、播放情景音乐,师语言提示,幼儿做相应动作。

  3、介绍化石

  (二)回旋曲式ABACA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化石的曲子,里面的小化石在说话,我们听听,小化石在说什么?(示意幼儿回椅子上做好)(A段,拍膝盖)

  2、师:小化石说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它(我是小化石)一边说一边还怎样?(拍腿)

  小化石边说还边在我们的大腿上跳舞,我们一起来试试。(带动幼儿说我是小化石并拍膝)

  这回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A段)

  3、师:小化石除了在腿上跳舞,还可以在哪里跳舞呢?(创编不同部位拍手 跺脚)

  4、这回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让小化石在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跳舞。(A段)

  5、出示图片化石

  师:小化石自己太孤单了,它请来了2位好朋友,看看是谁?(蜜蜂、蝴蝶)

  6、知道谁先跟化石做朋友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全曲)

  7、它先跟谁做朋友呢?蜜蜂和蝴蝶谁的翅膀振动得比较快?(请个别幼儿上来做出蝴蝶、蜜蜂飞行的动作。)

  8、我们再来听听音乐里是蜜蜂先飞来还是蝴蝶先飞来?(全曲)确定出来到顺序(蜜蜂 蝴蝶)

  9、那小化石只出来一次吗?听听小化石出来跳了几次舞?(全曲播放,边播边摆放图谱)(摆图谱提示语:是谁?是谁?我们一起来飞,飞高高,还可以怎么飞?)

  10、先是谁出来?(化石)接着呢?(蜜蜂)接着?小化石共出来了几次,最后变成了什么化石?(鱼化石)我想变成鱼化石应该怎么变?鱼化石是硬的还是软的?那应该怎么走呢?走的步是重的还是轻的?(个别示范集体学)

  你会吗?一起试下。边走边念:我是X化石。

  11、师:除了鱼化石,还可以变成什么化石?(个别创编,集体为其念儿谣。师评价指出明显特点 它走的时候是很硬的,说一个字就走一步)

  12、集体创编,边念边做动作。(全曲)

  师:请大家一起变变变,变成你喜欢的化石。你是什么化石?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

  看,这里还有一只跟别人不一样的化石。

  师:这时,谁来了?(蜜蜂)它飞高高,飞低低。

  (三)角色表演

  1、师:鱼化石、蜜蜂、蝴蝶都出来了 ,他们想出来表演,还带来了软垫、拉拉彩球、水袖,你觉得这三件衣服穿在谁身上最合适?(讨论三种角色适合的道具)

  2、幼儿自选道具打扮自己

  师:现在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角色,用这些道具给自己打扮一下。(选道具)

  师: 蜜蜂蜜蜂在哪里/我是小蜜蜂。

  介绍游戏规则:先是谁出来?(化石)化石的音乐停后你就在原地变成化石不懂,接着是谁出来?(蜜蜂)蜜蜂就可以围着化石跳舞 ……

  是你的音乐的时候你就出来中间跳舞,没到你出来的音乐时候在旁边做造型。

  3、配乐来一遍,并集体进行评价:谁表演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全曲)

  化石:念儿谣了没?脚步重不重?跟音乐了没?

  (小化石:变变变变成X化石

  蜜蜂飞高高 飞低低

  蝴蝶飞呀飞可以在后面飞,还可以怎么飞?)

  XX 表演得好不好?

  最后化石出来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要出来一起唱歌跳舞。

  4、配乐来一遍。(全曲)

  师:你们除了变成鱼化石,还可以变成什么化石?怎么做?

  这回你可以变成你喜欢的化石,好么?嘴里要念出来你是什么化石。

  五、结束

  表演直接出去

  设计意图:

  幼儿都去过博物馆看过恐龙化石,对化石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兴趣,整天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讨论,根据本班孩子的兴趣,我设计了一系列关于化石的课程,如:化石是怎样形成;认识各种化石;介绍一些地质灾害等。本周我以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化石)的曲子设计了这节音乐游戏《化石》。

33、大班科学活动观摩课教案设计:森林的夜晚

  幼儿园大班科学:森林的夜晚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睡姿。

  2、激发幼儿对动物睡觉姿势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科学的探索。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二、活动准备:

  1、神气龟教学课件、神气龟课件小游戏。

  2、音乐《森林舞会》、《森林狂想曲》等。

  3、七彩大转盘、小旗若干、贴在转盘上的动物图片(蜘蛛、大象等七种动物)。

  三、活动过程:

  1、幼儿随着音乐《森林舞会》进入教室,导入活动。

  ①师:“森林里举办舞会,邀请我们所有的小动物去参加,准备好了吗?我们大家一起去参加舞会吧!”

  ②师:“舞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累了,请小动物们回家中休息……。”

  ③师:“夜深了,森林安静下来,小动物们都睡觉了。瞧!小动物们睡得多香啊!”

  2、幼儿观看神气龟教学课件,探索、感知动物不同的睡觉姿势。

  ①请幼儿逐一欣赏课件。(关闭声音)出示某种动物画面后,说说这种动物的睡觉姿势,再请幼儿观看神气龟课件里这种动物的讲解(播放声音)。请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睡姿,教师总结(可以让其他幼儿,向模仿得好的幼儿学学动作。),以此类推。

  ②师:“小动物的睡姿很可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睡觉的?”

  ③请幼儿说说动物睡姿时,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汇表述:小心翼翼、金鸡独立、趴、挂、立等。

  ④师:“大自然非常奇特,由于各种动物生活习性的各不相同,它们的睡姿也不同,小狗趴着睡,蜘蛛挂丝睡,大象站着睡……。”

  ⑤师:“请神气龟小博士来给我们介绍介绍小动物们是如何睡觉的。”“你们要仔细听,听完了,神气龟小博士要考考我们的。”

  3、操作神气龟课件小游戏:请幼儿根据课件游戏中的问题,先学学动物的睡姿,再用鼠标选择正确的动物睡姿。

  ①师:“神气龟小博士要看看哪种小动物的睡姿最美!”

  ②师:“神气龟要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能回答它的问题。”

  4、玩游戏:大转盘

  ①师:“神气龟和你们玩的这么开心,我也想和你们一块儿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大转盘》的游戏。先来听听游戏规则!

  ②幼儿分成红蓝两组,以竞赛的形式来游戏。

  ③当转盘转动时,幼儿跟着一起念:转盘转转转,停!当念到停时,红色指针指向哪种动物,红队队员就来学学这种动物的睡姿。蓝色指针指向哪种动物,蓝队队员就来学学这种动物的睡姿。谁学得姿势最像最美,就发一面小旗给他(有若干红蓝色小旗)。

  5、师:“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的睡姿各不相同,小朋友,请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找找相关的书籍,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睡姿,回来告诉同伴和老师,好吗?”

  6、幼儿随着音乐《森林狂想曲》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师:“美美地睡了一觉,大家都精神焕发,森林中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请幼儿跟着老师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走出户外。

34、中班音乐活动观摩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买菜》

  教材分析:

  《买菜》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名按照节奏分别画出,如萝卜就画两个并列的萝卜,西红柿就画3个并列的西红柿,这种图形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歌曲的节奏,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

  活动目标:

  1、幼儿学唱歌曲《买菜》。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让幼儿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体验到唱歌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图片若干(与歌词内容相匹配)

  2、幼儿操作的卡片若干张,每人一支水彩笔。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律动,带领幼儿来到课前准备好的菜场场景内。

  只见活动室里布置成农贸市场,里面有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肉类、家禽类等,各种菜都分类放好,给孩子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反思:本环节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做铺垫的,幼儿通过愉快的参观活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歌曲内容。

  2、学习歌曲《买菜》。

  教师说到:"我是谁呀?妈妈今天带你们去个好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孩子们一下子乐开了,他们有的跟在妈妈的后面,有的的拉着小伙伴的手,更有的孩子跑过来高高兴兴地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去买菜。

  教学反思:教师利用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通过扮演妈妈的形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引发他们的生活体验。

  幼儿参观过菜场以后都抢着回答看到的瓜果蔬菜:有的说:“我看到了花菜、萝卜、青菜、鱼、鸡、还有虾” ;有的说:“看到了茄子、西红柿、辣椒、青菜和带鱼” ;有的说:“ 看到了草莓、香蕉、包菜、鸡蛋。” ……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妈妈在菜场里买了什么?

  (1)完整欣赏歌曲,

  (2)通过律动学唱歌曲,

  (3)两人一组角色表演学唱歌曲。

  三、游戏结束:妈妈和宝宝卖完菜回家。

  教学反思:

  买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事,放学回家后大人去菜场买菜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对买菜这种活动已经非常熟悉。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音乐技能,选择的内容来既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活动开始,我以“妈妈”带孩子们去“买菜”的形势导入,小朋友们的兴趣很浓,积极性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

  “拿也拿不动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我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让孩子们自己感受、讨论,进行非指导性学习,就是为了尊重幼儿欣赏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幼儿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尊重幼儿多样的表演动作。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幼儿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幼儿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幼儿主体意识,又使幼儿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35、大班音乐游戏观摩课教案:“我”爱洗澡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运用身体动作艺术性地表现洗衣的过程。

  2、根据动作和语言的提示,在分角色表演中分享游戏的快乐。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过程:

  一、用动作表现衣服洗涤的过程

  二、幼儿随音乐创编衣服洗涤的动作

  重点指导:师借助图片,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创编不同的动作

  三、分角色表演,分享游戏的快乐

  (一)部分幼儿扮演洗衣机

  (二)分角色表演

  四、延伸活动

  师:衣服洗干净了真香啊!我们一起到太阳下面(外面)晾衣服啦!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通过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来调动幼儿表演的兴趣,给幼儿适当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来创编动作。我也努力引导幼儿使整个活动的氛围轻松、愉悦,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能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创编简单的搓洗动作,并能结合音乐将自己洗澡的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出来。

36、大班音乐活动优质课教案《猪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计意图: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种大环境中孩子们很自然的对电脑这个信息工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孩子都会上网。可网络是个复杂的虚拟社会,有许多不利孩子健康发展的东西在其中。但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渐渐变的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引导孩子学会“辨别和选择”,正确的应用网络。

  《猪之歌》是一首网络流行歌曲,受到许多“网民”的喜爱,常常被翻唱,被制作成各种FLASH。由于其歌词生动形象,曲风诙谐有趣加上演唱者在演唱时模仿“猪”酣酣的声音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更加有趣。而歌词内容以描写“猪”的形态和生活习惯为主,较为健康。于是我想利用这首歌曲来引导幼儿学会辨别好坏,从一个侧面慢慢的引导幼儿健康进入认识网络世界。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生动形象的歌词和诙谐有趣的曲风,并能大胆的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2、能判断他人的优缺点,明白要学习他人的优点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三、 活动准备:

  下载歌曲《猪之歌》,和FLASH动画。

  四、活动过程:

  一、题:说出各种能听到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2、“有一种歌曲是在网络上听的,这种歌曲叫做网络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网络歌曲——《猪之歌》。”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网络歌曲。

  (幼儿说出多种听歌曲的途径。有广播,MP3,三用机,CD……)

  二、欣赏歌曲:

  第一次欣赏:

  师:1、“你喜欢这首歌么?为什么?”

  2、“歌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滑稽的曲风。

  (歌曲欢快幽默的曲风,很快就让幼儿体会到了歌曲的滑稽有趣,特别是开头都会先唱“猪”这个字,听起来象是一个人在对一只猪说话,每位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都忍不住开心的笑起来。对歌曲的鲜明形象及其内容有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第二次欣赏:

  师:“请你边听边想一想这首歌里唱了猪的那些地方?他是怎么唱的?”利用FLASH动画让幼儿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歌曲。

  (有趣的动画直观再现歌词中对猪的生动描写,如:有一句歌词是“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动画中就出现了夸张特写的猪鼻子和猪流鼻涕的滑稽摸样。有趣的画面在使幼儿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其了解了歌词。)

  第三次欣赏:

  师:“这首歌这么有趣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找找《猪之歌》中,

  师1、“你们喜欢音乐吗?”“你们在那里可以听到音乐呢?”启发幼儿哪些地方演唱了猪的优点,哪些地方演唱了猪的缺点,并有手势表现出来。”

  师:“歌里的小猪有优点也有缺点,你想学他的那些地方呢?”

  “在每个小朋友身上也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借助动画,幼儿联系对猪的认识经验,所以很快幼儿就寻找到了唱“猪”优、缺点的地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判断。如:唱到“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时许多幼儿或用手画出或做出打“叉”的手势,或用打枪的手势,表示坏习惯;而唱到“从来不挑食的乖娃娃”时有的幼儿点头,有的则伸出大拇指,表示这是好习惯。在讨论想学猪哪些地方时,一个平时不爱吃饭的女生笑着说:“我要学它不挑食,这样身体才会好。”)

  三、表演歌曲

  “这首歌这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表演吧!看谁表演的动作最像,最有趣。”师幼进行表演。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愿望,每位幼儿都很投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来表现歌曲,并能想出好多有趣的动作。比如:用手把鼻头向上压,拉耳朵,厥嘴,半蹲着扭屁股等等。)

  四、观察反思:

  观察反思:

  这次活动生动有趣,很好的让幼儿感受了歌曲的诙谐有趣的独特风格。有趣的FLASH动画激发了孩子们表演的愿望。歌曲中对“猪”的优缺点的鲜明表述,让孩子能很清楚的判断出来,并能从中得到启示。表演时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快乐大胆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那只可爱的小猪。

  活动中请孩子用手势来表示“小猪”的优点与缺点让幼儿明确的感受到歌曲中“猪”的特点,并且让幼儿自己有喜欢的动作来表示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在表演的过程中一些幼儿抓住了“猪”的外型特点把嘴巴厥起来像及了一只可爱的小猪。但由于歌曲演唱的速度较快,孩子们不能很好的听清楚歌词,多数是靠动画来理解的。如果在活动时教师能清唱一次,能让幼儿听清楚歌词,有助于对歌曲的欣赏和理解。

37、大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案及评课稿:《微笑》

  大班语言活动:《微笑》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初步感受微笑的社会价值,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3、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并从中体验快乐。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一封信、一本故事书、音乐《歌声与微笑》、微笑标志(与幼儿人数相等)、图片(老人、孤儿、失学儿童、残疾人、病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用一封信导入:今天小兔给我们班送来了一封信,是谁寄来的呢?(神秘的语气)(小蜗牛),你们想不想知道信里面都写些什么?(拆信)原来是一只微笑的蜗牛,还有一张字条:亲爱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当你们孤单和不快乐的时候,别忘了你的好朋友小蜗牛正在对着你们微笑!

  你们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看了信以后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小蜗牛为什么会给我们写信呢?这还得从森林里的小动物说起呢!

  二、展开

  1、幼儿看故事图1、图2:

  【插问】小鸟、大象、小兔愿意为朋友们做事,让他们高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为朋友们做什么事?让他们高兴呢?

  大家都在为朋友做事,小蜗牛也想为朋友们做点什么,小朋友们你能不能帮它想一想,小蜗牛应该为朋友们做点什么呢?(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

  2、讲述故事图3、

  4、5

  提问: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高兴的事情?(把微笑送给大家),朋友们为什么都说小蜗牛了不起?

  小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把微笑寄给了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见面和不见面的,近处和远方的朋友。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我们也来表扬它一下。

  3、用微笑传递快乐

  (1)体验微笑:小蜗牛的微笑真甜啊,你会微笑吗?来,笑一个。

  (2)送微笑:A、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微笑(出示自制微笑标志),我要把它送给你们?让你们高兴!

  B、那你们想把微笑送给谁?为什么?谁最需要我们带去微笑?(图片老人、孤儿、失学儿童、残疾人、病人等)

  4、小蜗牛真了不起,它把微笑送给了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也送给了我们,我们又把微笑送给了老人、孤儿、失学儿童、残疾人、病人……,微笑真的很好,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5、这个快乐、美丽的故事就叫《微笑》(翻回封面)。我们一起来讲一遍好吗?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三、结束

  邀请舞:《歌声与微笑》

  教研组评析:

  这真如老师说的是个美丽、快乐的故事,故事宣扬微笑的社会价值,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教师活动过程构思巧妙,一封神秘的信引发幼儿的好奇,信是谁寄来的,内容是什么?小蜗牛的信在整个作品中是个难点。将难点前置,让幼儿亲身感受。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体验故事中小蜗牛爱朋友的情感。导孩子围绕“微笑”线索展开讨论,并让幼儿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孩子们已被“微笑”这根线牢牢牵住,身心投入,思维积极。

  情感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音乐又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快乐。让孩子们在优美、富有节奏的《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互送微笑,体现了“情感与音乐”的交融,使活动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蕴涵的力量。

38、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老鼠画猫》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说说、画画、唱唱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

  2、让幼儿自然、愉快地演唱歌曲,认识反复记号,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

  3、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4、 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 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滑音的唱法和尝试用说唱形式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和恰当的动作表演。

  活动准备:

  1、大老鼠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2、音乐《小老鼠上灯台》、《老鼠画猫》;

  3、猫画像一张、歌词图谱、画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入场。

  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师:鼠宝宝们,我们整天呆在黑黑的洞里,大家都闷坏了吧,今天老猫好像不在家,咱们出去放松一下,不过你们还是要小心,如果老猫回来了,要赶快逃回洞里!老鼠大队,出发啦!

  (音乐起)

  三、画猫。

  师:小老鼠们快坐下,现在我们召开一个紧急会议。你们觉得猫哪里可怕?

  师:不会抓老鼠的猫长什么样子?我们一块儿把它画出来。

  四、欣赏音乐一遍。

  五、出示图谱,幼儿学念歌词。

  六、认识反复记号。

  七、学唱歌曲

  师:小老鼠画出了这么可爱的猫心里得意极了,你们瞧,它的尾巴都翘得高高的了,所以,我们唱“小老鼠”的时候,要唱出一个上滑音来,表示非常得意的心情。

  师:在唱到“牙齿一个也不能要”的时候,小老鼠觉得光唱还不能表达它高兴的心情,它决定第一遍唱,第二遍要大声地说出来。

  八、开舞会

  师:老鼠宝宝们,今天我们画了一只不会抓老鼠的猫,你们开不开心?原来这么凶狠的大野猫现在变成了这么可爱的小猫,你们还怕不怕,现在我们一起来开个舞会庆祝一下,好不好?

  (音乐起)猫叫

  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中的猫其实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的搬家吧!

  (音乐起)

  幼儿退场。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无论是从形象,还是风格上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内容。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要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导入活动,吸引幼儿,在听到猫叫后出示一张凶狠的老猫图,找出老猫的可怕之处。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小老鼠”们一块儿画一只不会抓老鼠的猫,边画边按歌曲节奏念歌词,这样一来幼儿在绘画中熟悉了歌词。这首歌曲的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颠倒,所以我又根据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等等,依次出示这些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念歌词。

  歌曲的节奏较快,又有滑音、说唱形式的演唱技巧的要求,所以在学唱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然后再加入滑音的唱法,最后引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演唱。符合幼儿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高潮。

  本次活动也有不足之处:在教幼儿学习说唱部分时,出示圆舞板稍早了一些,幼儿手中的圆舞板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要是先用拍手练习说唱部分,在后面开舞会的环节再出示圆舞板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总之,本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在各位资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我在不断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