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活动《欢乐小芽儿》教学设计

小班艺术活动《欢乐小芽儿》教学设计

小班艺术活动《欢乐小芽儿》教学设计

1、小班艺术活动《欢乐小芽儿》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能用肢体动作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

  2.喜欢想象动作,体验自主表现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小种子、小芽儿、小花、小果子图片,歌曲《小种子要发芽》音频、分段音频。

  纸面教具:小种子、小芽儿、小花、小果子。(打印后自行制作挂牌)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种子成长过程图片,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

  1、学一学小种子钻出土地的动作

  ——有一颗小种子在地下睡觉。春天来了,小种子要发芽, 顶顶脑袋往上钻,钻呀钻,哎哟哟,钻呀钻,哎哟哟。(出示图卡:种子。)

  ——小种子想要长大,它做了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们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2、学学小叶子长出来。

  ——小种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钻出泥土啦,它还长出了两片叶子。(出示图卡:小芽。)

  ——小叶子,伸懒腰,伸伸胳膊伸伸腿,伸呀伸,哎哟哟,伸呀伸,哎哟哟!

  ——小种子钻出泥土,长出了什么?用动作表演一下,小叶子是怎么伸展的吧!

  3、学学小花朵开放了。

  ——小叶子长呀长,慢慢地长大,又长出了一朵小花。(出示图卡:小花。)

  ——小花蕾要开花,花瓣层层都打开,开呀开,哎哟哟,开呀开,哎哟哟!

  ——小叶子越长越大,然后长出了什么?你来做一做,小花是怎么开花的吧!

  4、学学小果子长大了。

  ——小花开出来以后,它又结出一个小果子。(出示图卡:小果子。)

  ——小果子要长大,向着太阳笑哈哈,笑呀笑,哈哈哈,笑呀笑,哈哈哈!

  ——小花开出来了,又结出了一个小果子,小果子是怎样笑的?你能表演一下吗?

  二、播放音乐《小种子发芽》,引导幼儿欣赏并表演

  1、完整欣赏音乐《小种子要发芽》。

  ——这里有一首很动听的歌曲《小种子要发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一段音乐贴张图卡。)

  ——你觉得这首曲子分成了几段?每一段都在说什么呢?

  2、分段听音乐,感受乐曲旋律。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小种子钻出土、小叶子伸懒腰、小花朵要开花、小果子笑哈哈的动作吧。

  ——你们想先做谁的动作?我们一起听音乐跟着做吧。(根据幼儿的选择,分段播放音乐。)

  3、完整表演律动。

  ——现在请你从小种子、小叶子小花朵、小果子这4个角色中选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最想表演的,贴上对应的卡片。

  ——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先围成圆圈,一会儿唱到谁,谁就站起来表演,好吗?

  ——如果你想表演别的角色了,就和其他小伙伴商量下,跟他交换卡片,然后再一起表演。

  温馨提示

  1.尽量引导幼儿探索 出和别人不同的动作。

  2.在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跟着节奏表演。

  3.等幼儿熟悉音乐和动作以后,可以提醒幼儿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

2、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小瓢虫飞》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听歌曲,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随乐有节奏地触碰身体的相应部位。

  2.尝试用小碎步表现小瓢虫飞的动态,在随乐表演动作中体验音乐的美好与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创设花、草、树等的公园场景。

  课件准备:瓢虫实拍图,《小瓢虫飞》歌曲音频,草丛插图。

  纸面教具:打印小瓢虫,制作成手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展示瓢虫的实拍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了解瓢虫。

  ——今天有一位特别的客人来班级做客,大家来看一看,它就是瓢虫。我们一起来欢迎它,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二、出示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小瓢虫捉迷藏”,教师展示小瓢虫手饰,以情境性的游戏口吻,让幼儿熟悉歌曲所指的身体各部位,引导幼儿感知点点头、耸耸肩膀、拍拍膝盖、扭扭屁股等动作。

  ——小瓢虫飞到头上——点点头向它问好。

  ——小瓢虫飞到肩膀——耸耸肩膀逗逗它。

  ——小瓢虫飞到膝盖——拍拍膝盖欢迎它。

  ——小瓢虫飞到屁股——扭扭屁股和它交朋友。

  三、播放歌曲《小瓢虫飞》,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认真欣赏歌曲。

  ——小瓢虫邀请大家一起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的小瓢虫飞到了哪里,小瓢虫飞到哪儿,你们就用相应的动作跟它打招呼。

  2.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四、播放音频,组织幼儿参与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随乐律动的乐趣。

  1.让幼儿戴上小瓢虫手饰,站立学一学用小碎步来移动,引导幼儿感受小瓢虫的轻盈;在游戏中,配合身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像小瓢虫那样轻盈、快快地飞?

  2.教师即兴改编歌词,请幼儿认真听听小瓢虫飞到身体的哪个部位(手臂、肚子、耳朵、鼻子等),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演。

  ——小瓢虫一会还会飞到哪里呢?飞到在哪里,大家就让它停一会,碰一碰它。

  五、待音乐停止,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让幼儿用小手跟着比划,打准节奏。加上动作,幼儿继续来演唱歌曲,自由的加上动作,大家都积极表现,体验歌曲的气氛。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练习了音高、节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体验了歌曲的情感。

3、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生气了怎么办》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3-6岁是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惑,但是在情绪的处理与宣泄方法选择上,成为了情绪健康的一个重点。活动《生气了怎么办》以《指南》健康领域为要求指导内容,在活动设计中恰当的指导幼儿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一、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知道情绪失落时自我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

  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知道情绪失落时自我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三、教学过程

  1、讲述故事知道引起心情不好的原因。

  首先,故事中人物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萌萌,今天发生了很多糟糕的事情

  辛辛苦苦搭建的积木被小朋友推倒了,我很生气。

  小朋友不和我玩我很生气,我很生气。

  妈妈冤枉了我,我很生气。

  和小朋友打架,我很生气。

  这些让我感觉到心情糟糕透了。

  2、寻找方法,怎样可以使心情变好?

  ——我得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的心情变好呢?

  我可以听一听音乐

  一个人安静阅读。

  一个人独自待着。

  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画画。

  可以安静地睡一会。

  我可以拍球,运动。

  还可以大声的喊出来。

  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

  最后我还可以深呼吸。

  这样我的心情就变好了。

  3、总结梳理心情变好的方法。

  ——小朋友们,我的方法你学会了吗?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可以试一试这些方法比如:听音乐、安静阅读、独自待着、画画、睡觉、运动、大声呼喊、和朋友一起玩、深呼吸。你的心情一定会变好的。

  活动反思:

  在做完活动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从选材上,我觉得选材适合幼儿园的孩子,贴近幼儿的生活。在过程环节设计上,层次明确,有开始有总结。

  缺点与不足:在环节上,视频教学会更加直观些,在总结部分比较简单。

  在技术处理上,图片的处理,音频的链接合成会有一些瑕疵。

4、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认识新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交朋友的方法。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认识新朋友》图片2张。

  材料准备:海报纸、笔。

  环境准备:请一名其他班的老师作为客人朋友。

  活动过程

  一、阅读《认识新朋友》图片,了解有哪些交朋友的好方法。

  ——班上来了位新同学,我主动和她打招呼。

  ——如果要你们自我介绍,要怎么说呢?

  大家好,我叫×××,你叫什么名字?

  ——新朋友遇到困难,我要帮助她。如果新朋友不知道厕所在哪里,你会对她说什么?

  ——假如你正准备和同学玩游戏,你会邀请新朋友一起玩吗?怎么邀请呢?

  二、请其他班的老师扮演新朋友,让幼儿用学到的方法来交朋友吧。

  ——今天,班级来了一位新朋友,请大家和她交朋友吧。

  三、组织幼儿分组自由讨论其他交新朋友的方法,教师把幼儿讨论出的方法记录下来。

  ——你还知道有哪些交朋友的新方法吗?

  温馨提示

  1.本活动可以分两次开展,因为“和新来的朋友交朋友”和“到一个新环境中和其他人交朋友”是两个角度。第一次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和班上新来的朋友做朋友,即图片1的内容;第二次活动重点讨论如果自己新到一个班上,怎么和班里的人交朋友,即图片2的内容。

  2.如果班上恰好有新来的幼儿,教师可以尝试让老同学和新同学示范交朋友的方法,教师做指导和提示。

  3.活动结束后,把图彩印出来布置在墙上。经常鼓励幼儿用本活动中提到的方法和其他人交朋友。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5、小班艺术活动《香香的饼干》教学设计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泥工活动的快乐。

  2.技能目标:能运用捏、搓等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知识目标:学习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捏、搓等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学习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

  二、活动准备

  1.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印花工具。2.兔妈妈、羊妈妈的头饰、音乐

  三、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情景表演导入活动。

  请另外个老师扮演兔妈妈,我扮演羊妈妈,小朋友扮演兔宝宝,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羊妈妈家做客,羊妈妈用好吃的饼干招待了兔宝宝。带着兔宝宝到羊妈妈家做客,羊妈妈用好吃的饼干了什么?饼干好不好吃?激发兔宝宝要学习做饼干的兴趣。(引导幼儿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第二部分:羊妈妈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制作饼干,兔宝宝观察并模仿做动作。

  首先介绍了做饼干的材料。接着我示范了如何制作饼干并让孩子们跟我一起边说边做捏、搓的动作。接着我引导幼儿观察,用什么将橡皮泥压平?怎么使用辅佐材料做出各种各样印有花纹的饼干?又是用什么东西给饼干印上花纹的?在这个环节里,我重点讲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饼干。

  第三部分:兔宝宝自己学做饼干,羊妈妈和兔妈妈一起指导。(放音乐)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兔宝宝还可以做各种颜色的饼干,印花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注意桌面卫生。兔宝宝帮羊妈妈收拾好做饼干用的材料。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美工区中去制作自己喜欢的小饼干。

  《香香的饼干》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我对自己的微课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我的语速有点过快,向幼儿展示做小饼干这个环节有点快。没有做课件。由于是第一次录制微课,所以在摄像采集重点环节还掌握的不够到位,在今后的微课录制中我会去做一个与活动有关的相应课件让活动效果更佳明显。

6、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在农场里》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舒适地歌唱,学习仿编歌词。

  2.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体验合作创编与用歌声交流的快乐。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叫声。

  课件准备:农场插图、小猪、小牛、小鸭、小羊动物的图片,《开火车》音乐音频,《猪》、《牛》、《鸭》歌曲音频,《在农场》歌曲伴奏音频。

  纸面教具:打印小猪、小牛、小鸭、小羊动物图片制作成头饰。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频《开火车》,边跟随音乐边表演进入活动室。

  ——大家一起坐上小火车,我们去音乐农场去玩一玩吧!

  二、展示农场的图片,提示幼儿到达农场,并让幼儿认真观察图片。

  ——大家都看看,农场里有哪些动物?

  三、出示纸面教具,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我猜你说、我说你猜”。玩法:教师依次播放各类动物的图片,请幼儿模仿对应动物的叫声。(或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幼儿找出对应的图片。)

  四、播放音频,组织幼儿参与“农场演唱会”的游戏,让幼儿学唱歌曲。

  1.展示小猪的图片,播放歌曲《猪》,让幼儿学习歌词,并感受歌曲。

  2.播放歌曲第一段,鼓励幼儿轻声地跟唱。

  3.播放伴奏,让幼儿跟随琴声演唱歌曲。

  五、依次播放小牛、鸭子图片,鼓励幼儿逐一改编歌词。

  1.引导幼儿进行歌词改编。

  ——小牛、小鸭子们都等不及了,我们让它们也来表演吧。小牛的叫声是怎样的?谁能帮它编出自己的歌曲?

  2.鼓励幼儿根据学过的句式改编歌词,并有节奏地朗诵。

  3.引导幼儿跟随伴奏,演唱自己仿编的歌曲。

  六、出示纸面教具,组织幼儿戴上头饰,分组游戏。

  1.让幼儿分为三组,唱小猪歌词的一组,唱小牛歌词的一组,唱小鸭歌词的一组。

  2.组织幼儿互换角色,再次分组演唱。(可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增减动物与分组。)

  活动反思:

  歌唱《在农场里》的集教活动,我将活动目标定为:1.能初步控制声音进行歌唱,学习仿编歌词。2、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体验合作创编与歌声交流的快乐。

  我使用了生动的动物手偶,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活动形式分为歌唱、体态律动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再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创编歌词。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与小动物的距离。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农场里的动物:“农场里有哪些动物朋友,我们把它们也请到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小羊、小狗、公鸡是怎么叫的?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根据图片分别领唱并表演,以带领其他幼儿进行创编和模仿。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还让幼儿体验了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愉悦和成功。

7、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水果猜谜语》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知道常见的水果的名称、特点。

  2.齐唱和分组表演整首歌曲,体会合作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水果猜谜图片,苹果、西瓜、葡萄图片,《水果猜谜》儿歌动画三小段,《水果猜谜》完整儿歌音频。

  纸面教具:水果图案头套(苹果、西瓜、葡萄),水果涂色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果猜谜图片引导幼儿猜一猜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水果朋友,你们猜猜它们都是谁?

  二、第一遍播放歌曲,验证幼儿的猜想

  1、教师播放第一段《水果猜谜》儿歌动画后,出示苹果水果图片;

  2、教师播放第二段《水果猜谜》儿歌动画后,教师出示西瓜水果图片;

  3、教师播放第三段《水果猜谜》儿歌动画后,教师出示葡萄水果图片。

  三、第二遍播放歌曲,了解水果的特征

  1、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味道等。

  小结:三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都不一样。

  2、播放《水果猜谜》的完整儿歌音频,请幼儿听一听,并说一说它们哪里不一样。

  四、播放歌曲《水果猜谜》,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帮助幼儿熟悉旋律及歌词。

  2、幼儿跟着教师唱歌曲3~5遍。

  3、幼儿独立完整的唱《水果猜谜》。

  五、鼓励幼儿分小组完整表演歌曲。(此活动环节,可根据班级孩子的情况选择)

  1、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头套,分组演唱歌曲。

  2、开头的“我爱水果”所有幼儿一起齐唱,之后的每个水果由一个小组演唱,连起来做1-2遍。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1)在表演区,投放不同水果的头套,让幼儿自由表现各种水果,进一步感受音乐。

  (2)在美工区,教师发放水果涂色卡片(苹果、西瓜、葡萄)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涂色。

  2.家园共育:家长和幼儿一同观看宝宝巴士儿歌《水果猜谜》,巩固歌曲内容。

8、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跟着老师走走》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愿意跟随教师随乐有节奏地走、跑、跳。

  2.能根据提示,控制自己的身体,初步合拍地做立正、转圈、下蹲等简单动作。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拍手点头》歌曲音频,《跟着老师走走》歌曲音频、歌曲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拍手点头》,请幼儿专心聆听音乐,并根据教师的提示做动作。

  二、播放歌曲《跟着老师走走》,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歌词。

  1.播放歌曲,请幼儿认真聆听并跟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

  ——刚才这首歌是让你们跟着老师做什么?

  2.反复播放歌曲,让幼儿听一听,并模仿教师用手指在膝盖上有节奏地交替做走、下蹲等动作。

  3.播放歌曲伴奏,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播放音频,引导幼儿站立,围成圈,跟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1.让幼儿站起,并按照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教师播放慢速度伴奏边唱边带领幼儿练习已学的动作。

  2.改变演唱歌词,提醒幼儿认真听,并根据教师所唱歌词和动作来变化自己的动作。(侧重让幼儿聆听音乐,根据音乐节奏来走动;熟悉后,可变换歌词和对应的动作来进行游戏,如“跟着老师跑跑”“看谁最先蹲下”“转个圆圈停下”等。)

  3.教师边唱边引导幼儿完整地跟随音乐来做动作。

9、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煤煤球》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鲜艳的色彩非常敏感,形式多样的作画方法使幼儿兴奋、惊奇,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于是我设计了《煤煤球》这一活动,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认识颜色,体验不同工具作画的乐趣,感受色彩带来的美。

  活动目标

  1.在认识颜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美工工具。

  2.引导幼儿在作画中,体验用一次性叉子作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颜料、画笔、洗笔桶、剪刀、手工纸、眼睛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玩偶煤煤球,让幼儿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并说出它摸起来毛茸茸的。

  2.教师介绍所需要的工具。

  3.教师示范作画,并讲解步骤,说清楚注意事项。

  让幼儿自由作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一次性叉子把颜料在纸上划开,体现出煤煤球毛茸茸的外形。教师强调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美工室卫生,小心剪刀,注意安全。

  4.引导幼儿说一说,想一想,煤煤球除了需要眼睛,还需要什么?

  幼儿:要手、胳膊、脚等。

  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上来给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出煤煤球。

  小班艺术《煤煤球》微反思

  小班的绘画活动应该侧重于哪一方面培养,是我一直以来困惑的问题,很多老师注重幼儿要画出一定的图案来,而缺少了最可贵的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其实,绘画活动不仅仅是儿童对一种技能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儿童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儿童的绘画创作过程正是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在我这这次的活动中,我通过使用一次性叉子刮画的方式,让孩子大胆尝试,通过自己的意愿大胆的装饰图案,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大胆的表现。当作品完成后,孩子们的脸上都呈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10、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雏菊》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让幼儿练习用排笔作画,感受画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1、颜料白色、绿色、黄色。

  2、黑色A4卡纸1张。

  3、圆形拓印工具1个、排笔3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

  勤劳的小熊在花园里种了一种漂亮的花,现在花都开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师出示已经画好的雏菊花图片)

  教师:

  哇!这些花好漂亮啊,原来小熊种的是雏菊花,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画这些漂亮的花吧。

  二、活动开始。

  第一步:首先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黑色A4卡纸放在桌子上。(让其晾干一会)

  第二步: 用准备好的圆形拓印工具在黑色卡纸上拓印出圆形(幼儿可随意拓印)。

  第三步: 在刚刚拓印好的圆形的基础上点上雏菊花的花心(可用不同颜色化作花心)。

  第四步: 然后再花心的旁边用白色的颜料画出雏菊的花瓣,可以让幼儿切换不同的瓣颜色和花心,已达到不同的效果。

  第五步: 让其充分晾干,然后让幼儿一一展示,评比作品。

  活动结束语:

  教师:

  哇。今天我们的绘画课就到这里了,我们的小邹菊也画完啦,你们学会了吗?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我运用了丙烯颜料,圆形拓印工具,排笔等。在活动中我尽量让幼儿动手操作,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本节课中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在圆形拓印工具上涂抹绿色颜料时涂抹不均匀,并且准备不充分,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我会继续努力、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向其他老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为幼儿创造一节完美的教学课程。

11、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欢乐小芽儿》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能用肢体动作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

  2.喜欢想象动作,体验自主表现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小种子、小芽儿、小花、小果子图片,歌曲《小种子要发芽》音频、分段音频。

  纸面教具:小种子、小芽儿、小花、小果子。(打印后自行制作挂牌)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种子成长过程图片,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

  1、学一学小种子钻出土地的动作

  ——有一颗小种子在地下睡觉。春天来了,小种子要发芽, 顶顶脑袋往上钻,钻呀钻,哎哟哟,钻呀钻,哎哟哟。(出示图卡:种子。)

  ——小种子想要长大,它做了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们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2、学学小叶子长出来。

  ——小种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钻出泥土啦,它还长出了两片叶子。(出示图卡:小芽。)

  ——小叶子,伸懒腰,伸伸胳膊伸伸腿,伸呀伸,哎哟哟,伸呀伸,哎哟哟!

  ——小种子钻出泥土,长出了什么?用动作表演一下,小叶子是怎么伸展的吧!

  3、学学小花朵开放了。

  ——小叶子长呀长,慢慢地长大,又长出了一朵小花。(出示图卡:小花。)

  ——小花蕾要开花,花瓣层层都打开,开呀开,哎哟哟,开呀开,哎哟哟!

  ——小叶子越长越大,然后长出了什么?你来做一做,小花是怎么开花的吧!

  4、学学小果子长大了。

  ——小花开出来以后,它又结出一个小果子。(出示图卡:小果子。)

  ——小果子要长大,向着太阳笑哈哈,笑呀笑,哈哈哈,笑呀笑,哈哈哈!

  ——小花开出来了,又结出了一个小果子,小果子是怎样笑的?你能表演一下吗?

  二、播放音乐《小种子发芽》,引导幼儿欣赏并表演

  1、完整欣赏音乐《小种子要发芽》。

  ——这里有一首很动听的歌曲《小种子要发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一段音乐贴张图卡。)

  ——你觉得这首曲子分成了几段?每一段都在说什么呢?

  2、分段听音乐,感受乐曲旋律。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小种子钻出土、小叶子伸懒腰、小花朵要开花、小果子笑哈哈的动作吧。

  ——你们想先做谁的动作?我们一起听音乐跟着做吧。(根据幼儿的选择,分段播放音乐。)

  3、完整表演律动。

  ——现在请你从小种子、小叶子小花朵、小果子这4个角色中选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最想表演的,贴上对应的卡片。

  ——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先围成圆圈,一会儿唱到谁,谁就站起来表演,好吗?

  ——如果你想表演别的角色了,就和其他小伙伴商量下,跟他交换卡片,然后再一起表演。

  温馨提示

  1.尽量引导幼儿探索 出和别人不同的动作。

  2.在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跟着节奏表演。

  3.等幼儿熟悉音乐和动作以后,可以提醒幼儿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

12、小班语言活动《鱼儿多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清楚地描述鱼的外形,如颜色、大小、花纹等。

  2、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鱼,并产生探索鱼的好奇心。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

  《鱼儿多多》课件:各种鱼儿的图片、音乐等

  材料准备:1.请幼儿每人带来一张鱼的彩色图片。(家长提前帮忙把鱼的轮廓剪出来)

  2.教师在大海报纸上绘制蓝色海洋的背景图。3.胶棒。

  活动过程

  1、播放鱼儿图片,引导幼儿从鱼的颜色、大小、花纹等方面向大家介绍鱼的样子。

  一一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鱼?它长什么样子?

  ——它和别的鱼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鱼的大小、颜色、外形特征等角度进行讲述。)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

  3、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粘贴到海洋背景图上。

  4、全班幼儿一起分享海洋背景图上的鱼,引导幼儿讨论关于鱼的一些问题,如鱼生活在哪里,鱼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图上有这么多鱼,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鱼?

  ——真正的鱼儿生活在哪里?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鱼?(鱼缸、河里、小溪、池塘、海里……)

  ——鱼的家里有什么?(水草、鹅卵石等)

13、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水果躲猫猫》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形式表现歌曲,尝试简单仿编歌曲,感知水果的丰富多样。

  2.愿意参与歌唱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大树一棵;绿色的枝干若干,可以直接夹在椅背上;椅子围成半圆变成树林的场景。

  课件准备:歌曲《水果躲猫猫》及伴奏音频,果园背景图及相关图片。

  纸具教具:大树,各种各样水果的图片若干,水果图片后面有粘性,小熊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1,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在森林的深处,有一棵神奇的果树,它可以结出很多种果实,你觉得它会结出哪些果子?一起来猜猜吧!

  二、操作课件内容,引导幼儿了解果树的故事

  1、了解关于果树的故事。

  ——这棵神奇的果树会结出神奇的果子,到了晚上,树上的果子会躲起来睡觉,

  只有在白天,它们听到歌声才会出来。

  ——一只小熊想要摘一个大苹果,于是对着果树唱道:“大苹果,大苹果,你在哪里?

  ——就在这时,苹果大声回应小熊,它唱着:“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小熊你好!”

  2、引导幼儿用唱歌的方法帮助小熊摘果子。(先点击播放音频)

  ——我们听到了苹果的声音,但是为什么没看见苹果呢?

  ——原来小熊说它的声音不够大,需要请小朋友一起大声唱,帮它把苹果唱出来,你们愿意吗?(教师根据幼儿的演唱点击课件画面。)

  ——还有哪些水果没出来呢?我们该怎么唱呢?一起来唱唱吧!

  三、出示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做游戏

  1、营造果园场景,将椅子围成圆圈。

  ——这棵神奇的果树越来越大了,已经长到了我们教室里,可是水果宝宝在哪里呢?

  2、认识张贴在椅背上的水果,认识游戏的角色。

  ——大家都找一找,认识一下都有哪些水果宝宝呢?

  3、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并躲在相应的椅背后面。

  ——你想做什么水果宝宝呢?请找到你想变的水果图片,站在它的身后。

  ——天黑了哦,水果宝宝们应该要躲进树叶后面了,我们也快快躲起来吧!

  四、出示纸面教具,引导幼儿根据歌唱并表演

  1、幼儿扮演水果,教师扮演小熊,一起用歌唱的方式来表演摘果子。

  ——我来当小熊,你们快躲好哦。小熊唱到什么水果,你就用歌声告诉我你在哪里,并从椅子后面站起来。

  2、请个别幼儿扮演小熊,来摘果子,幼儿之间练习对唱。

  ——水果有些太多啦,我们多请几只小熊来帮我摘水果。

  3、尝尝大家提前准备好的水果。

  ——小熊采到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现在要请大家一起来品尝一下这美味香甜的水果啦。

  温馨提示

  1.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已有的经验准备水果图片,便于幼儿张贴在果树上。

  2.活动中的情境创设环节,如果有果树KT板,可以直接放在椅子前方,营造果树的气氛,并便于遮挡幼儿扮演的水果。

  3.椅子上的水果图片是在活动中张贴的,便于幼儿选择躲藏的地方。根据班级幼儿的能力选择张贴水果的位置,比如将同类水果聚集在就近的几张椅子,也可以分散贴。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表演区投放果树和水果图片,鼓励幼儿操作水果图片,通过张贴水果、遮盖水果等活动,激发演唱歌曲的愿望。

  2、在美工区投放神奇的果树,鼓励幼儿画一画果子并张贴到果树上,说一说神奇的果树会结出哪些果子

14、小班社会活动《特殊的新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今年过年与以往不同的原因。

  2.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习惯,做个乖乖在家的好宝宝。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能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好方法

  教学准备:

  《特殊的新年-2020》PpT

  教学设计

  导入:

  1.主人公宝熊之前是怎么过年的

  故事情节:

  宝熊最喜欢和森林里的好朋友一起过年。

  狐一家带着宝卿一起贴春联贴窗花,还堆了个大大的雪人

  浣蓆一家带宝蓆一起挂灯笔,红红的灯笼在树上,真醇庆

  兔妈妈让宝然用卿面杖把小面团成薄薄的圆面皮,

  小兔子们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答包进圆面皮里

  饺子下了锅不一会,香味儿就飘了出来

  这是宝熊第一次和大家一起过年,第一次尝到了香喷喷的饺子

  教师提问:宝熊之前过年会做什么?

  ——春联、貼窗花、挂灯笼、包饺子

  2.但是今年为什么不一样了呢?

  故事情节

  宝熊还想一起过年,再听听新年的钟声若看被烟花照亮的夜晚

  可是,2020年,却不一样了

  森林里有了可怕的病毒,传播速度特别快

  在丛林间穿梭最快的猴子叔叔也没能跑过它,住进了医院里面

  这可让大家慌了神

  这时候大象爷爷说:“我们要共同抵御这个叫做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第一步就足不能再让它传播,大家今年都不要出门啦!

  教师提问:森林里出现的可怕病毒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

  教师提问:大象爷爷想出的办法是什么?

  ---不能出门

  3今年过年该怎么过呢?

  故事情节

  宝熊很失落,跟它的好朋友们打了电话。

  喂,小狐理,今年可以一起过年嘛。我还想和你们一起贴春联呢!

  小狐理说:

  妈说我们今年不能出门啦,明年再来遭请你来跟我们一起贴春联贴窗花.

  你在家不要吃手或者用手揉跟晴,要多洗手!

  宝熊想了想又跟小浣熊打了电话:

  喂-小浣熊,今年可以一起过年嘛。我还想和你们一起挂灯笔呢!

  小浣熊说:

  爸说我们今年不能出门啦明年再来遭请你跟我们一起挂灯笼

  家不能一直睡觉,也得要运动。

  宝熊也担心了起来,赶紧又和小兔子打了一个电话:

  喂一小兔子。今年可以一起过年嘛。我还想和你们一起包饺子呢!

  小兔子说:

  妈妈说我们今年不能出门驶,明年再来遭请你来跟我们一起包效子

  你最好也不要出门啦,如果出门,一定记得要戴口罩。

  教师提问:宝熊跟它的好朋友打电话,都是怎么说的?谁能学学宝熊讲一讲?

  ---今年可以一起过年嘛?

  教师提问:他的好朋友都是怎么说的?

  ---今年不能出门

  4、为什么不能出门

  故事情节

  宝熊很失落,大家都不能出门,今年不能一起过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想了想还是给大象爷爷打了个电话:“大亲爷爷,今年为什么不能出门呀

  大亲爷爷:“宝熊呀,今年不能出门是因为森林里多了个叫做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非常小。小到我们的跟晴都看不到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被它传梁染上。

  宝然:“传染上会怎么样?也会生病吗?

  大爷爷:是呀,病毒十分厉害有者像国王船子一样的皇冠,遇到了它会得很严重的病。

  宝熊“是不是就像旗子叔叔那样猴子叔叔每天都很难过的

  大象爷爷“对,得病的(会没有力气,呼吸也很困难。而且这个病毒特别狡滑,它会从生病的人身上产生新的病毒,传染给更多的人

  宝熊:天呀,那我们该怎么办呀?

  大亲爷爷:“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出门!而且勤洗手、多锻炼。

  教师提问:大象爷爷讲了这么多关于病毒的事情,谁能说一说?

  病毒特别小、病毒十分厉害、病毒特别小

  5:总结

  宝熊打完电话后,准备好好研究一下注意事项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宝熊的好朋友们跟它说了什么吗?

  ①不要用手揉眼睛,要多洗手。

  2不要一直睡觉,要多运动

  3最好也不要出门啦,如果出门,一定记得要戴口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什么别的预防病毒的好办法吗?

15、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有趣的影子》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

  2.喜欢玩影子的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影子造型的乐趣。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有趣的影子》课件,各种物体图片及其影子,故事音频等

  活动过程:

  教师谜语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你停它也停,你走他也走,和你做朋友,就是不开口?这是什么呢?

  ——你见过影子吗?在哪里见过?

  教师结合PPT画面,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有谁?它们发现了什么?

  ——师:手电筒照在墙上出现了什么?(圆形的光圈)它们准备用手电筒做什么呢?

  ——师:墙面上出现了什么?(一只手的影子)是谁的手呢?

  小结:原来不是手,是两只小兔子肩靠肩在一起的影子呀。

  ——师:墙面上出现了什么?(一只小兔的影子)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呢?

  小结:原来不是一直兔子,是两只小兔子背靠背的影子呀。

  ——师:小动物们觉得真有趣呀,大家都来玩影子游戏。看,这次墙面上出现了什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的影子呢?

  小结:原来是小鸟呀!

  ——师:这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影子?是谁的影子呢?

  小结:原来小动物都站在大象的身上才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变出了一棵大树的影子。

  结合PPT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了解。

  小游戏

  1、找影子

  ——请小朋友们把积木和它们的影子朋友连在一起吧!

  ——师:有三只小猪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了,你能帮帮它们吗?

  2、奇妙的影子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PPT中的影子图片,请幼儿猜猜这个影子造型是怎么变出来的。

  ——教师创设环境,邀请小朋友用手或者身体来做影子造型,请小伙伴来猜一猜他们表演的是什么。

  ——师:你和谁一起做了影子造型?你们的造型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做出这个造型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科学区:找影子(小汽车找影子、小动物找影子等)

  日常活动:

  ——影子造型: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做出有趣的影子造型(可以增加一些道具)。​

  附故事:

  夜晚的森林里,动物们发现了一个手电筒,一按按钮,一束圆圈的光照在墙壁上。咦?谁的手?大家慌忙四处查看,原来是俩只兔子肩并肩站在手电筒面前。怎么回事?“手影”又变了。哦,俩只兔子背靠背坐在那里了。哇!真好玩!这下所有的动物都高兴起来,他们轮番表演,又摆出了好多种姿势,墙壁上出现了好多有趣的影子。最后大家集体合作,做出了一颗大树的影子。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贴近他们生活,深受孩子们喜爱。

  2、本次活动,目标设置得当,尊重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跳跳就能达成新的认知目标。

  3、本次活动过程井然有序,过渡环节自然,消除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4、在教师找幼儿影子,幼儿找其他幼儿的影子环节让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充分的互动了起来,活跃了课堂氛围。

  5、在找影子环节,让幼儿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16、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车子来帮忙》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一些特种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在扮演游戏中感受特种车的用途。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车子来帮忙》课件:《车子来帮忙》,道路清障车、救护车、警车的图片等。

  材料准备:三种玩具车:道路清障车、救护车、警车。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图片《车子来帮忙》,并了解这些车的用途。

  ——马路上发生了车祸,绿色的小轿车被撞了,看一看它被什么、车拖走了?

  ——这辆红色的车是怎么拖绿色的车的?

  ——这辆白色的车是什么车?

  ——救护车的车顶上有什么?(红色鸣笛)它发出什么声音?

  一一救护车上有什么?(担架)

  一一救护车要拉着受伤的人去哪里?

  ——警车上有哪些东西?

  二、教师出示救护车、警车、清障车的图片,请幼儿逐一选择自己认识的车。

  ——小朋友们,请指出你认识的车,说说它叫什么名字?

  三、教师创设不同情境,引导幼儿开出相应的玩具车(救护车、警车、道路清障车)。

  一一小朋友们,我们要来玩“车子来帮忙”的游戏。这里有病人需要抢救,我们要开什么车?

  一一我们赶快把病人送到医院。

17、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找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

  2.学习使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找朋友》图片、歌曲音频、伴奏音频。

  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个铃鼓。

  活动过程

  一、一边欣赏歌曲《找朋友》,一边看图片《找朋友》。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找朋友的快乐。

  ──小鸡和谁找朋友?小方和谁找朋友呀?

  ──他们找到了好朋友后开心吗?发出了什么声音呢?

  二、学唱歌曲《找朋友》。

  三、教师向幼儿示范使用铃鼓的方法,并发放给每位幼儿一个铃鼓,让幼儿感受铃鼓的声音。

  ──这是铃鼓,圆圆的上面有铁片。

  ──看老师摇一摇,它就有好听的声音。

  ──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你们要用右手4个手指握住铃鼓的里圈,用大拇指顶在边上,这样可以稳稳地拿住,不容易掉。

  四、教师示范跟随歌曲节奏拍打或晃动铃鼓,请幼儿模仿教师跟着歌曲节奏晃动铃鼓。

  温馨提示

  1.铃鼓有两种,一种只有鼓圈,另一种蒙有鼓皮。本活动中使用只有鼓圈的铃鼓即可。铃鼓的演奏方式也很多样,可以握在手中摇晃发出铃声,也可以轻击鼓面来打击节奏。但是第二种方式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双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因此建议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只用第一种演奏方式即可。教师也可以根据铃鼓类型和本班幼儿情况引导幼儿掌握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演奏方式。

  2.打击节奏可以简单一些,用2/4节奏即可。

  3.幼儿在跟随歌曲节奏摇动铃鼓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教师一方面可以多次播放歌曲,帮助幼儿感受歌曲节奏;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幼儿多次尝试跟着节奏摇动铃鼓。

  4.在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后,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启发幼儿仿编歌曲,如:“小猫小狗找朋友,喵喵汪汪”,让幼儿感觉其中的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18、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神奇水果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2.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难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活动准备:

  《神奇水果屋》故事图片4张、故事分段音频、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丰收的快乐。

  ·根据颜色猜水果。

  ──熊妈妈的果园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的,你们知道

  都有哪些水果吗?

  ·观察图片《神奇水果屋》第1幅,倾听故事第一段。

  ──谁来摘水果了?熊妈妈和熊宝宝是怎么运水果的?

  ──谁能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丰收的烦恼。

  ·观察图片《神奇水果屋》第2幅,倾听故事第二段。

  ──发生了什么事?它们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欣赏故事第三段。

  ──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熊妈妈和熊宝宝?

  丰收的庆祝。

  ·观察图片《神奇水果屋》第3幅,说说水果屋的样子。

  ──熊妈妈和熊宝宝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水果屋是怎么做成的?

  ·观察图片《神奇水果屋》第4幅,欣赏故事第五段。

  ──熊妈妈和熊宝宝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动物们是怎么庆祝的?

  ·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你喜欢熊妈妈和熊宝宝的水果屋吗?喜欢水果屋的哪些方面?

  ──我们也来唱歌跳舞,庆祝熊妈妈和熊宝宝的丰收。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利用道具、头饰自由进行故事表演。

  打印故事图片投放语言区,一边看一边讲述故事。

  活动提示:

  教师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画面中解读故事内容和角色的心理变化。鼓励幼儿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想象,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神奇水果屋

  熊妈妈的果园里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梨子,绿色的西瓜,紫色的葡萄。

  一天清晨,熊妈妈和熊宝宝高高兴兴地来到果园里摘水果。他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满满一车子,熊妈妈在前面拉车,小熊在后面推,“嗨哟嗨哟”把水果运回了家。

  水果太多了,把屋子塞得满满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有地方住,只好睡在外面了。晚上,天好黑,好冷!熊妈妈和熊宝宝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水果盖间大屋子。熊妈妈和熊宝宝用西瓜做墙,用苹果做屋顶,用梨子、萄萄做门窗……美丽的水果屋盖好了。

  瞧,屋里的桌椅也是水果做的。熊妈妈和熊宝室每天都可以吃到水果了。小动物们都来,他们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准备了课件,让幼儿更直观的“看”这个故事。刚开始时,我用熊宝宝咧嘴笑的图片引出故事人物,幼儿很感兴趣。接着由熊宝宝为什么笑来引出故事的图片,幼儿看的都很认真专注,也能根据教师的问题来说一说,做一做,但是此处幼儿的完整表达还是欠佳,我的问题也并未点到点上,问题对于幼儿来说过于复杂,比较难以回答,下次课时可做适量更改。

  本节课我着重教授了“摘、推、拉”这3个动词。当熊宝宝摘水果时、熊宝宝推车子时、熊妈妈拉车子时,我分别要求幼儿来学一学,加深体会这些动词的使用和动感,增加趣味性。但对于这篇故事的趣味性,幼儿不是体会的很深,原因有可能是对于小班孩子完整表达语句的水平还较低,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对于为什么要搭水果屋、水果屋搭成后小动物们的喜悦,幼儿表现的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但是对于小班的孩子的定位,我还是有些错误,对于完整句子的表达和发散性思维,小班的孩子还是处于一个较弱的阶段,不能在问题中出现过于复杂的话语,动作要更加有趣一些,让幼儿更感兴趣

19、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鸭》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开展的课题《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发与实践研究》研究中,发现“变废为宝” 自制体育器械对体育活动游戏化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把宣传标语条幅进行简单拼接,做成了一块大大的长方形绸布,和孩子们玩游戏。我发现孩子们对布的兴趣远远超过参与游戏的兴趣。孩子们在落下的绸布上或躺、或坐,或打滚,或踩踏,非常开心。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具体参阅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教育建议,于是,我利用布的特性,开发其铺垫、折叠、拉扯、包裹等功能,创设情境式游戏活动,调动小班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小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目标:

  1.在跑、跳、钻、爬、滚等运动中提升身体的敏捷性,促进大动作的协调发展。

  2.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乐观开朗的个性。

  3.体验和大家共同活动的快乐。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长约6米、宽约3米的大块长方形红绸布、小鸭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播放音乐《母鸭带小鸭》

  幼儿排好队,老师扮演鸭妈妈,随音乐《母鸭带小鸭》,进场。

  师:“鸭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要带你们去小河里游泳。路上会遇到一些障碍,宝宝们一定要排好队,听指挥紧紧的跟着妈妈,知道吗?”

  再次播放母鸭带小鸭音乐师幼共同模仿小鸭走。

  二、动作练习部分:

  1.“过泥沟”,练习不同的跳:红绸布折成长条,让幼儿练习双脚跳、单脚跳。

  师:“宝宝们,快看前面有一片小泥沟,我们要跳过这片小泥沟,才能到小河里游泳。”“你们会怎么跳,谁来试试”

  (幼儿示范,教师总结)师:“你会双脚跳,真勇敢”“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你会单脚跳,真棒!”“宝宝们,我们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用你的方法跳过小泥沟。”

  2.“穿浪花”,练习低头钻跑。

  (两教师抖动红布,幼儿目测其飘扬及落下的速度和距离,从“浪花”下穿过)

  师:“宝宝们,小河里卷起了浪花,我们要一起勇敢的穿过浪花。”“穿浪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眼睛看着浪花卷起来的时候,低头快速的钻跑过去,”“宝宝们,注意看妈妈怎样穿浪花”

  教师示范穿浪花,总结:“注意了一定要眼睛看着浪花卷起来,再穿过去”“我们分成三组,颜色的鸭宝宝注意了,浪花卷起来了,快穿过去”

  (幼儿分成三组依次穿过浪花,总结表扬孩子们的勇敢。师:“我的鸭宝宝们真勇敢!”)

  3.“打雷,下雨了”,练习钻爬,头部抚触。(两名教师蹲下身体把红绸布拉平)(播放打雷下雨音乐)

  师:“听,什么声音?”“下雨了,宝宝们快!钻到红绸宝宝变成的荷叶下面,避避雨吧!”幼儿钻入大红绸布下模仿躲避雷雨,教师拳头模仿雨滴轻轻拍打幼儿。

  4.“雨停了,小雨点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练习滚动。(两名教师把红绸布拉平放到场地中间)

  师:“宝宝们,你们知道小雨点在叶子上是怎么滚动的?”“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视频)师:“鸭宝宝们,谁来用身体学学小雨点,怎么滚动。”(请2—3名幼儿示范,总结)

  (1)幼儿在红稠布上,探索并练习滚动的不同方法。

  师:“鸭宝宝们,排好队我们一个接着一个滚过去”(播放小鸭滚音乐)

  (2)教师总结后,选择一种方法,幼儿依次由红稠布的一端滚到另一端。

  三、结束部分

  1.“小小的船”,放松动作。(播放音乐月亮船直至活动结束)

  师:“宝宝们,累了吧,和妈妈一起做到小船上休息一会吧。”幼儿坐在红绸布上,面朝教师,手握两边的稠布,左右摇晃,进行放松。念儿歌: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乘船回家,自然结束。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划着小船回家啰!”

  幼儿站于布侧,一手抓布,一手做游泳状,“游”出活动场地。

  自我评析:

  本节活动,我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小班幼儿最喜爱的动物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游玩为主线,抓住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用红绸变泥沟、卷浪花、变荷叶、变小船的游戏情节,贯穿了幼儿的跑、跳、钻、滚的动作练习,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中,我做到心中有目标,教育无痕迹,始终以游戏的口吻,游戏化的情节,游戏化的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儿丝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被强制,而是主动遵守规则,积极练习动作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整个活动,不同的场景我采用不同的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兴致盎然,孩子们在发展动作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美的陶冶,真正体现了体育活动游戏化开展的理念。

20、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不怕看医生》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健康《不怕看医生》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6、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7、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 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

  2、 PPT课件(关于小朋友看病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下呀?那是什么动画片呢,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看完后请幼儿来说一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简单描述视频中的内容,教师继而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针。

  二、观察图片,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1、教师:好了,刚刚我们都看过小猫不怕看医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们你们去看过医生吗?医院里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病经历,并依次播放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让幼儿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医院的表现,并引导幼儿知道就医的安全事项。

  3、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

  4、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

  5、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

  6、注意清洁卫生,不到处乱摸。

  7、耐心等待就医。

  活动反思:

  这次心理健康活动——《不怕看医生》,是想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们又非常怕打针,只要家长说带他们去医院看病他们就很反抗,因而这次活动对幼儿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活动中幼儿观看了动画故事《不怕看医生》,并观看了很多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就医的安全事项,从图片和动画故事中幼儿体会到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说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看医生。

  但活动中不足的是没有准备看病的用具,若能给幼儿看一些医用材料,如,棉签,纱布,口罩,听诊器等,幼儿会更感兴趣,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提供一些实物给幼儿,让幼儿能更清楚直接地接触到,幼儿掌握起来也会更快更好。

21、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会数15》教学设计反思

  数数是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基础。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通过开展新颖的游戏,设计多样的情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地参与兴趣。感知5以内的物体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并说出物品总数,理解5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物体的数量,理解5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并说出物品总数,尝试按数取物。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愿意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5以内的物体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并说出物品总数,理解5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

  难点:尝试准确的按数取物,理解5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各色绒球若干,玩具小木碗5个,手工制作的小动物5个,挂图《我会数1-5》,1-5数字卡一套,自制抽奖盒,作为小礼物的玩具(小压花器、泡棉印章、拼图、彩笔、小手套等各五个),PPT背景图(森林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手指游戏:

  一个手指点点,二个手指剪剪,

  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插插,

  五个手指开小花。

  二、回忆、复习

  出示挂图,复习数字1-5及其对应的量。

  三、操作活动

  创设情境: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个森林幼儿园。森林幼儿园今天来了5个动物宝宝,他们分别是小鸡、小鸭、小猪、小老虎和小熊。

  1.给小动物送接送卡

  ——动物宝宝们非常开心能去幼儿园,但是它们的爸爸妈妈太粗心,忘记带接送卡。

  这是动物宝宝的学号,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根据它们的学号帮动物宝宝把它们的接送卡送给它们呢?

  2.帮小动物盛饭

  ——很快就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今天,森林幼儿园的老师太忙了,她想请一位小朋友来帮她给这五位动物宝宝盛午饭。

  3.森林幼儿园礼物大派送

  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的帮忙,森林幼儿准备了很多礼物给大家。但是需要玩一个小游戏:这儿有一个抽奖宝盒,里面有许多数字卡片,你抽到的是几,就可以在礼物桌上选几个你喜欢的礼物。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数一数身边的物体,例如:活动室内的门、窗、灯、桌子、植物.....

  2.将挂图《我会数1-5》投放至区域内,引导幼儿再认。

  3.将各色绒球,玩具小木碗,手工制作的小动物投放至娃娃家,引导幼儿在给小动物“盛饭”的游戏过程中理解数与量的关系。

  《会数1-5》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教育的活动目标是:1.感知5以内的物体的数量,理解5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并说出物品总数,尝试按数取物;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愿意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重点在于感知5以内的物体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并说出物品总数。难点是尝试准确的地按数取物,理解5以内的数字的实际意义。数数是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基础。但因为“数”是一个抽象性的概念,所以小班的数学教育易于枯燥化。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觉活动思维为主,其思维离不开自己的动作和具体情景。因此在此次活动中,我的优点是:活动趣味化、情景化、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在操作活动环节,我先创设了一个幼儿熟悉的幼儿园活动情境,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给小动物送接送卡”“帮小动物盛饭”以及“森林幼儿园礼物大派送”三个有趣的操作游戏。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通过开展新颖的游戏,设计多样的情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地参与兴趣。

  然而,活动结束后,我发现该活动还是有些不足之处的。第一点,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物品,可是部分幼儿在点数的时候能手口一致的点数,但在说出总数的时候。会出现错误。根据这一点。我觉得在平时的活动中应强化“总数”的概念,以及多给幼儿创造手口一致点数的机会。第二点,教师的语言表达在富有情趣、感染力的同时要简洁规范。因为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理解力有限,教师在表达时简洁、清晰才不会误导幼儿。而且在每个环节进行之前,教师应该强调清楚具体的操作要求,尤其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最好先示范一遍。这样在操作过程中才不至于出现混乱,有利于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三点,操作材料应该准备充足,每个幼儿一份或者是两个幼儿一份。激发幼儿幼学习兴趣的往往不是教师直接的”教”,而是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内容与要求也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学概念,活跃思维。因此,活动时应该为每一个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这样才能在一次短的教育活动时间内让每一位幼儿都拥有操作的机会。

22、小班手工活动《有趣的棒棒糖》教学设计反思

  棒棒糖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食物,以此为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色彩鲜明,简单易学的手工棒棒糖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充分锻炼动手能力,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学会与人交往,且能够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自信心及多种情绪情感体验。

  (一)活动名称:小班手工活动:有趣的棒棒糖

  (二)活动由来:

  掌握小班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是教师工作学习的重中之重。小班幼儿在此阶段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以无意注意为主,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喜闻乐见能引起强列情绪的事物才易记住。因此,设计今天的手工活动,有趣的棒棒糖。色彩鲜明,简单易学的手工棒棒糖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充分锻炼动手能力,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学会与人交往,且能够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自信心及多种情绪情感体验。

  (三)活动目标:

  1.了解手工制作棒棒糖的基本材料及制作基本流程。

  2.学会独立制作手工棒棒糖,发挥幼儿创造性。

  3.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体验艺术的美感及满足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哆啦A梦玩偶一个,PPT制作、彩色塑料吸管、彩色橡皮泥、泡沫板绿地、水彩笔一盒,剪刀一把,白纸若干。

  (五)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导入――实物导入:哆啦A梦与棒棒糖,激发幼儿对棒棒糖的兴趣。

  (1)哆啦A梦的口袋里变出了棒棒糖。

  (2)提出问题:哆啦A梦的棒棒糖和我们吃的棒棒糖有什么不同呢?

  (3)教师解释“手工棒棒糖”的含义,出示PPT,帮助幼儿明确手工制作与实际的区别。

  2.幼儿交流讨论,激发探索兴趣

  谈话“哆啦A梦的请求”,激发幼儿对制作棒棒糖的兴趣。

  (1)提出问题:如何制作手工棒棒糖?

  (2)自由讲话,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3)教师总结幼儿的讲述情况。

  3.实践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棒棒糖的材料,了解材料的用途。

  (2)教师示范做手工棒棒糖。

  (3)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活动

  游戏“棒棒糖加工厂”

  (1)教师指导,幼儿分组,自由分配加工厂角色,如色彩设计师,糖果制作师,小棒制作师,组装师,售货员等角色

  (2)游戏开始,教师计时,比比哪个加工厂做的棒棒糖又快又好。

  (3)到时间后顾客选择自己喜欢的棒棒糖,售货员可叫卖,最快卖光的加工厂获胜。

  (4)教师总结并奖励获胜的加工厂糖果。

  5.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情感共鸣(1)“小小糖果真奇妙”

  (2)学会手工,好处多

  (3)发明创作我动手6.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介绍自己的棒棒糖,教师将棒棒糖设计稿制定成册,放在幼儿园图书馆里展览。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设计大师。

  7.活动总结和反思

  小班手工活动,有趣的棒棒糖。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务充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但要注重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问题,小棒的剪裁一定要提前做好,橡皮泥的切分一定要给幼儿使用塑料手工刀。难点在于在制作糖果的过程中,让幼儿能够区分手工制品和真实糖果制作的不同。根据小班幼儿的认识特点设计活动是教师着重应当考虑的。

23、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折纸是幼儿园美术手工活动中的一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折纸的过程中需要用眼睛看折叠的过程,并在看的同时思考并记住过程,在折的时候需要亲自动手,期间遇到问题还要仔细想是怎样折的,这样就可以开动大脑、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本次小班折纸活动选择小猫,因为小猫温顺可爱是许多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并且外形特征明显,小朋友通过观察进行折纸活动,还可以通过想象增添一些背景,给孩子带来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并在此基础上折小猫头。

  2、能够进行添画眼睛、嘴巴、胡须和背景。

  3、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

  难点:能够发挥想象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纸、水彩笔、固体胶、a4纸、黑色记号笔、猫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猫的图片,让幼儿说出猫的脸部特征。

  教师提问:喵、喵,快看谁来啦,原来是两只可爱的小花猫。小花猫有着毛茸茸的身体,还有对尖尖的耳朵,圆圆的眼睛,长的真可爱。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花猫吗,那我们来看看,小花猫的头长的像什么?对,像一个三角形,它的耳朵是尖尖的,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怎样用手工纸折小花猫。

  二、基础部分:

  1、教师出示折好的小猫头,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猫,你想知道他是怎么折的吗?

  2、下面我们来看看,都会用到哪些工具,a4纸,正方形的彩纸,固体胶,黑色记号笔,水彩笔,

  3、展示折猫头的过程。

  (1)取出正方形的彩纸一张 沿着对角线、角对角折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的两个直角向内对折。

  (3)然后把折好三角形打开,尽量抚平折痕

  (4)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以刚才的折痕为参照线向斜上方,折起一个角,另外一边以同样的方式折起,一定要对称这样才美观。

  (5)把上端的一个角往下折,转过来一个猫头就折好了。

  4、下面我们拿黑色记号笔来为小猫画上圆圆的眼睛、黑黑的小鼻子弯弯的嘴巴、俏皮的胡须看一个猫头就完成了。

  5、取一张A4纸,将折好的猫头放在合适的位置,预留出的画身体的地方,用固体胶,固定在a4纸上,

  6、用黑色记号笔,画出猫圆滚滚的身体,还有小爪子,可爱的尾巴,我们再画一些绿色的草地吧,可以多画一些小草,好啦,真好看,在用红色的彩笔画出圆圆的太阳,再画一些白云,再画一个。还可以填一些五颜六色的花朵。

  7教师指导请小朋友你也来试试

  三、结束部分:

  进行作品展览。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折纸活动更加感兴趣了,当我出示了小猫头的图示之后,和他们讲解了折叠步骤,孩子们就纷纷开始动手,他们一边看图示一边埋头折叠,能力强的幼儿不一会儿就折叠成功了, 因为这一次的折叠活动需要辅助材料—黑色记号笔、水彩笔、固体胶、a4纸、正方形彩纸,用来给小猫画眼睛、鼻子、嘴和胡须以及身体、小草、白云、太阳、花朵。活动快结束时候,我就试探地问他们,你们完成了吗?轩轩说:“老师,我们还要用笔画眼睛呢?”于是,在孩子们的提意下,我给他们拿上了准备好的笔,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笔给小猫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猫身体,草地、白云及花朵,完成后,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折的小猫给我看,有的和身边的小朋友比谁的小猫漂亮,有的拿着自己折好的小猫放在脸前做面具,并发出小猫“喵喵”的叫声……就在这时,苗淼也把她折好的小猫给我看,我突然发现她把小猫的眼睛、鼻子和嘴画错了位置,于是,我为了加深幼儿对图示的观察能力,在肯定她的基础上,我拿着苗淼的小猫脸问大家:“请小朋友们仔细地看一看这只小猫的脸,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说,这只小猫没有嘴,有的说,这只小猫没有胡子,我紧接着又问:“再仔细地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这时范可儿说:“老师,她把小猫的脸画反了位置”,没有身体,于是我组织小朋友们仔细地观察了图示第五步上反过来的小猫,从而加深幼儿对小猫的认识。

  在这次的折纸活动中,因为我选材较简单,所以,孩子们也能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成功的喜悦,是我意料之外的,但同时也提醒我,为什么个别幼儿没能成功的完成折纸活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从易到难,让幼儿每次活动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24、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小蜗牛旅行记》教学设计反思

  一、设计意图:大自然千奇百态的变化源于四季交替的神奇魔力,让幼儿从小认知四季的不同景色特征,了解各异的气候特点,可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索欲,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对季节的景色特征,气候特征有初步的认知。

  3、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认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难点:能对季节景色特征和气候特征有初步的认知。

  四、活动准备:PPT、音频

  五、活动过程:

  1、美丽的草原上,有一群小蜗牛,他们快乐地生活着。

  小蜗牛慢慢地长大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们决定去旅行。《快乐的小蜗牛》

  春天,它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园里鲜花盛开,勤劳的小蜜蜂正忙着采花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花和蝴蝶》小蜜蜂和蝴蝶送给每只蜗牛一串美丽花环,祝愿他们旅途愉快!小蜗牛们可开心了,带着花环又出发了。

  2、它们爬呀,爬呀,终于,在夏天的时候,来到了一个池塘边,他们看到小青蛙们在荷叶上快乐地歌唱,原来他们正在开演唱会。《小跳蛙》

  欣赏完小青蛙们的演唱会,小蜗牛继续去旅行。

  3、秋天到了,小蜗牛来到小猪的农场,今年农场大丰收了,小猪们正忙着收庄稼呢。小蜗牛也来帮忙,小猪们谢谢蜗牛们的帮助,送给他们一些粮食带在路上吃。

  小蜗牛告别了小猪,背着粮食往前走。《快乐小猪》

  4、冬天来了,吹起了北风,下起了大雪。小蜗牛来到一座森林里,小老虎和小狮子们肚子饿的咕咕叫,正在寻找食物。《狮王进行曲》。

  小蜗牛把自己的食物送给了他们,小老虎和小狮子们高兴极了,都谢谢小蜗牛。

  小蜗牛钻进小房子里,关紧房门,呼呼地睡觉了。

  5、第二年春天,小蜗牛醒来了,从小房子里钻出来,呀!小动物们都来了,他们说:“小蜗牛我们一起去旅行吧!”

  小动物们一起快乐地踏上了旅途!《欢乐颂》

  《小蜗牛旅行记》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以小班幼儿的实际认知为基点,灵活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积极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通过生动的图片,欢快的音乐和较为形象的乐曲,来帮助幼儿认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5、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欢乐农场谣》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感受欢快愉悦的情绪。

  2.积极参与哼唱,能有节奏的唱出小动物的声音,并且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歌唱游戏活动的乐趣。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情境图《王老先生有块地》四幅

  2.小鸭子的录音

  3.动物图片(鸭、鸡、狗)、王老先生图片

  4.4块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 进入场地

  弹奏儿歌伴奏,师、幼随伴奏乐入场。

  师:小朋友有一位王老先生请我们一起到农场去玩一玩吧。(教师唱“咿呀咿呀哟”)

  二、欣赏歌曲,分段学唱

  1.背景一: 进入“小鸡寻食”情境

  (1)初次倾听 尝试理解

  师:农场到了,(出示王老先生图片)刚刚说是谁请我们来玩的?在他又大又绿的农场里,养了好多好多小动物,仔细听,有谁啊?(教师清唱)

  (2)再次倾听 动作辅助

  师:小鸡出来咯,(出现第一只小鸡)小鸡多不多?只有一只小鸡,我们再来唱一唱,其他小鸡们就会出来啦。(教师清唱第二遍)

  (3)三次听学 游戏理解

  师:小鸡们听到你们的歌声都出来啦(出示很多小鸡),小鸡们叽叽叽叫个不停,可能是怎么了?小鸡吃虫的时候刚开始是慢慢吃,后来呀越吃越高兴,就越来越快,听(教师有节奏的唱叽叽叽)

  2.背景图二: 进入“小鸭跳水”情境

  (1)听音识小动物 表现动作

  师:王老先生又在田里还养了其他什么小动物,听!是谁啊?小鸭子是怎么唱歌的?谁来试一试?

  (2)营造情境 游戏练唱

  小鸭子们跟着鸭妈妈站在河边,不敢跳下水,我们一起给他们唱歌加油哦。

  3.背景图三:进入“小狗走迷宫”情境

  师:王老先生还会在田边养什么?瞧!(露出小狗的尾巴)(幼儿猜猜,说说)

  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可能是(饿了),是啊,他最想吃什么呀?可是,小狗迷路了,谁愿意来帮帮小狗。

  谢谢你们帮小狗找到了肉骨头。

  三、完整演唱 整体感知: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边游戏,边唱了一首歌,叫(点背景图一)王老先生有块地,我们把这首歌连起来唱一唱。

  四、创编歌曲 激发想象

  王老先生的田地里还养了好多动物呢,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把XX唱进歌儿里好不好?

  那我们一起农场里玩一玩吧(弹奏伴奏乐退场)。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我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给小鸡唱歌、给小鸭加油、给小狗指路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这首儿歌细节方面,歌词的第一句和第四句是重复王老先生有块地,第一二句和第四句的旋律又是相同的,学习时难免有些枯燥了;而第三句是有节奏地模仿小鸡的声音便成了这首歌最有趣的地方,因此这一句,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一边模仿小动物,一边做游戏。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是情境游戏法,创设了给小鸡唱歌、给小鸭加油、给小狗指路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内容,学习小动物的声音,感受叫声的节奏等,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氛围是自由的,心情是愉快的,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培养了幼儿的音乐素养。

  不足的之处在节奏的表现方面再强化一些,运用的手段、方法再多样一些。如,用拍手、跺脚、唱歌词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地体验、感受,多样化地表达、表现,这样也许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26、小班音乐活动《欢乐农场谣》公开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感受欢快愉悦的情绪。

  2.积极参与哼唱,能有节奏的唱出小动物的声音,并且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歌唱游戏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情境图《王老先生有块地》四幅

  2.小鸭子的录音

  3.动物图片(鸭、鸡、狗)、王老先生图片

  4.4块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 进入场地

  弹奏儿歌伴奏,师、幼随伴奏乐入场。

  师:小朋友有一位王老先生请我们一起到农场去玩一玩吧。(教师唱“咿呀咿呀哟”)

  二、欣赏歌曲,分段学唱

  1.背景一: 进入“小鸡寻食”情境

  (1)初次倾听 尝试理解

  师:农场到了,(出示王老先生图片)刚刚说是谁请我们来玩的?在他又大又绿的农场里,养了好多好多小动物,仔细听,有谁啊?(教师清唱)

  (2)再次倾听 动作辅助

  师:小鸡出来咯,(出现第一只小鸡)小鸡多不多?只有一只小鸡,我们再来唱一唱,其他小鸡们就会出来啦。(教师清唱第二遍)

  (3)三次听学 游戏理解

  师:小鸡们听到你们的歌声都出来啦(出示很多小鸡),小鸡们叽叽叽叫个不停,可能是怎么了?小鸡吃虫的时候刚开始是慢慢吃,后来呀越吃越高兴,就越来越快,听(教师有节奏的唱叽叽叽)

  2.背景图二: 进入“小鸭跳水”情境

  (1)听音识小动物 表现动作

  师:王老先生又在田里还养了其他什么小动物,听!是谁啊?小鸭子是怎么唱歌的?谁来试一试?

  (2)营造情境 游戏练唱

  小鸭子们跟着鸭妈妈站在河边,不敢跳下水,我们一起给他们唱歌加油哦。

  3.背景图三:进入“小狗走迷宫”情境

  师:王老先生还会在田边养什么?瞧!(露出小狗的尾巴)(幼儿猜猜,说说)

  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可能是(饿了),是啊,他最想吃什么呀?可是,小狗迷路了,谁愿意来帮帮小狗。

  谢谢你们帮小狗找到了肉骨头。

  三、完整演唱 整体感知: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边游戏,边唱了一首歌,叫(点背景图一)王老先生有块地,我们把这首歌连起来唱一唱。

  四、创编歌曲 激发想象

  王老先生的田地里还养了好多动物呢,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把XX唱进歌儿里好不好?

  那我们一起农场里玩一玩吧(弹奏伴奏乐退场)。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我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给小鸡唱歌、给小鸭加油、给小狗指路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这首儿歌细节方面,歌词的第一句和第四句是重复王老先生有块地,第一二句和第四句的旋律又是相同的,学习时难免有些枯燥了;而第三句是有节奏地模仿小鸡的声音便成了这首歌最有趣的地方,因此这一句,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一边模仿小动物,一边做游戏。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是情境游戏法,创设了给小鸡唱歌、给小鸭加油、给小狗指路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内容,学习小动物的声音,感受叫声的节奏等,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氛围是自由的,心情是愉快的,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培养了幼儿的音乐素养。

  不足的之处在节奏的表现方面再强化一些,运用的手段、方法再多样一些。如,用拍手、跺脚、唱歌词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地体验、感受,多样化地表达、表现,这样也许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27、小班语言活动《妈妈抱抱我》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依恋情结很重,特别需要安全感。小班的宝宝们希望大人抱抱她亲亲她,他们需要爱的支持。孩子有了被爱的经历,才会学会爱别人、爱社会,友好的与人相处。爱是孩子情感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纲要》中教育内容与要求对语言领域的要点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此次活动中,我希望营造的即是一种暖暖的美好而深情的氛围。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对绘本故事《妈妈抱抱我》的解读,从动物妈妈和宝宝之间爱的亲密动作,让孩子感受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从而让幼儿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情感和拥抱的温暖。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幼儿在尊重、宽容接纳的氛围当中,积极踊跃的表达。

  活动目标:

  (一)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并引导幼儿说出“* * 妈妈用 * *抱他的宝宝”。

  (二)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暖。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绘本《妈妈抱抱我》和PPT课件

  背景音乐

  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歌曲《我的好妈妈》

  老师 — 小朋友,你爱你的的妈妈吗?为什么呢?

  幼儿 — 妈妈爱我们。

  老师 — 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

  幼儿 — 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二、教师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的妈妈是怎样爱他们的宝宝的?我们来听听故事。

  1、感受鸡妈妈的爱

  —(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可以说说小鸡的妈妈是母鸡,而公鸡是小鸡的爸爸)

  —你们猜鸡妈妈是怎样爱小鸡的呢?

  —(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用翅膀抱她的孩子。

  2、感受狗妈妈的爱

  —那小朋友你来看看,这又是谁呢?它是怎样爱宝宝的呢?

  —(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他的孩子。狗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呢?

  —(出示第五张图片)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她的孩子。

  3、了解鸟妈妈的爱

  —接下来小朋友猜猜谁又来了呢?猜谜语:个头小,本领大,常在空中玩耍,爱在树上睡觉。

  —(出示第六张图片)是鸟妈妈和他们的孩子呀。他们在蓝天中玩耍,在大树上搭一个鸟窝睡觉。

  —(出示第七张图片)鸟妈妈在干什么呢?原来鸟妈妈用妈妈用嘴巴轻轻地给孩子挠痒痒。

  4、了解大象妈妈的爱

  —(观察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看到了什么?(幼儿观察)

  —(出示第九张图片)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小象。

  情景表演,教师和幼儿边表演边述说。(播放背景音乐)

  表演完了,故事还没有完,故事(讲述第十、十一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的抱在一起。

  —好温暖的故事呀,故事里有许许多多的爱。

  四、讨论其他动物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用肢体表现。

  —原来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妈妈是怎样爱他的孩子的吗?(幼儿讨论)

  小结:除了抱妈妈,还有好多时候,好多事情都可以知道你很爱他,记得要说出来,做出来哦!

  宝贝们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爱宝宝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音乐律动游戏)

  教学反思:

  我之所以选择绘本《妈妈抱抱我》进行教育,一是因为抱抱是爱的表现,是最直接、最自然地情感交流,本故事抓住了幼儿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亲情关爱和对小动物的新奇,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是题材看似简单,却十分贴近幼儿生活,角色分明,能够用眼用心感受到图像所传递的讯息,满足孩子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从鸡妈妈用翅膀抱他的孩子,狗妈妈用舌头舔他的孩子,鸟妈妈用嘴巴轻轻地亲孩子,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小象,整个故事表达了浓浓的爱意, 真诚的情感表露震撼人心。

  整个活动,气氛温馨轻松自然,我始终注意语气轻重缓急,注重情感表达,师幼互动亲切,情感交流真切自然,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去掉让孩子拓展生活中寻找爱的这一部分,在时间和完整度上就会更一筹,这个可以作为课后的活动延伸。但总体来说整堂课还是不错的,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28、小班语言活动《神奇水果屋》教学设计故事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2.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神奇水果屋》故事图片4张、故事分段音频、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神奇水果屋》第1幅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让幼儿通过颜色猜水果。

  ──果园里有各种颜色的水果,有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的,小朋友们能通过颜色,说说熊妈妈都种了哪些水果吗?

  2.播放故事音频,倾听故事第一段。

  ──这是谁的果园?谁来摘水果了?

  ——熊妈妈和熊宝宝是怎么运水果的?

  ──谁能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出示《神奇水果屋》第2幅故事图片,播放故事音频第二段。

  ──果园里大丰收!但发生了什么事?

  ——熊妈妈和熊宝宝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神奇水果屋》第3幅故事图片,播放故事音频。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第三段。

  ──该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他们?

  2.引导幼儿说说水果屋的样子。

  ──熊妈妈和熊宝宝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水果屋是用什么做成的?

  出示《神奇水果屋》第4幅故事图片,播放故事音频,引导幼儿欣赏第四段故事。

  ──盖好了水果屋,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心情是什么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他们的心情很好的?

  ──都来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庆祝的?

  播放完整故事视频《神奇水果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里的趣味。

  ──你喜欢熊妈妈和熊宝宝的水果屋吗?

  ——如果你在水果屋里,你最想吃什么水果?

  ──我们也来唱歌跳舞,和熊妈妈、熊宝宝一起庆祝丰收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表演区利用道具、头饰自由进行故事表演。打印故事图片投放语言区,一边看一边讲述故事。

  附【故事】

  《神奇水果屋》

  熊妈妈的果园里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梨子,绿色的西瓜,紫色的葡萄。

  一天清晨,熊妈妈和熊宝宝高高兴兴地来到果园里摘水果。他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满满一车子,熊妈妈在前面拉车,小熊在后面推,“嗨哟嗨哟”把水果运回了家。

  水果太多了,把屋子塞得满满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有地方住,只好睡在外面了。晚上,天好黑,好冷!熊妈妈和熊宝宝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水果盖间大屋子。熊妈妈和熊宝宝用西瓜做墙,用苹果做屋顶,用梨子、萄萄做门窗……美丽的水果屋盖好了。

  瞧,屋里的桌椅也是水果做的。熊妈妈和熊宝室每天都可以吃到水果了。小动物们都来,他们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着重教授了“摘、推、拉”这3个动词。当熊宝宝摘水果时、熊宝宝推车子时、熊妈妈拉车子时,我分别要求幼儿来学一学,加深体会这些动词的使用和动感,增加趣味性。但对于这篇故事的趣味性,幼儿不是体会的很深,原因有可能是对于小班孩子完整表达语句的水平还较低,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对于为什么要搭水果屋、水果屋搭成后小动物们的喜悦,幼儿表现的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

29、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大和小》教学设计反思

  【设计意图】

  大和小是在比较中生成的,为了让幼儿充分理解大和小的概念,本次教学活动《大和小》,老师将丰富的教具和多种游戏融于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掌握活动重难点。在教学技术支持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自己制作教学动画,力求幼儿在活动中既有视觉上的享受感,也有实际操作带来的成就感。在活动延伸上,教师自弹自唱歌曲《大和小》,将艺术领域和科学领域自然的整合在一起,给幼儿美的享受。让幼儿在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探索欲,化被动为主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可以用眼睛目测物品的大小,了解大小是比较得来的。

  2.在动画游戏和操作游戏中,理解大小的概念,并能根据大小对物品进行分类。

  3.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感受活动探索带来的乐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点】

  理解大小的概念,知道物品大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

  【活动难点】

  能够根据大小对物品进行分类,可以使用简单的符号在操作卡上进行物品大小标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自制动画、一大一小两只娃娃、两套大小的衣服和帽子、操作卡片2种(每位幼儿两种各一张)、钢琴、乐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境导入

  师:今天小猪和小猪的哥哥遇到了一道难题,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帮助他们吗?

  2.自制动画,出示问题

  动画:原来是小猪妈妈做了两块蛋糕,一块大蛋糕,一块小蛋糕,小猪哥哥要吃大蛋糕,小猪要吃小蛋糕,可是他们分不清大小,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帮他们分下蛋糕吗?

  3.幼儿讨论回答

  4.动画出示答案

  师:小朋友们真棒,有红色玫瑰花的是大蛋糕,另一块就是小蛋糕。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猪和小猪的哥哥成功地吃到了他们要吃的蛋糕。

  二、基本部分:

  1.游戏--为娃娃穿衣服

  (1)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新朋友(出示一大一小两个娃娃),这两个娃娃要穿衣服出门(出示几件大小不一的衣服、帽子),小朋友们,你们能根据娃娃身体的大小为他们找到合适大小的衣服吗?

  (2)幼儿讨论操作,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厉害,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娃娃都穿到了适合他们的衣服,给自己鼓个掌加油下吧!

  2.幼儿讨论,身边还有哪些事物有大有小

  师:那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品是有大有小的呢?

  3.操作卡实练

  (1)师:每个小朋友现在都有一张操作卡,每个格子里都有两个物品,请小朋友再大的物品上打一个圈,将大物品标记出来吧。幼儿操作完,教师评价。

  (2)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一次,这张操作卡上面,有两个娃娃,女孩子要大球大飞机,男孩子要小球小飞机,请小朋友用划线的方式将玩具分给他们吧。幼儿操作完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物品要分大小,至少需要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才能比较出大小。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认识了大和小,在我们身边其实还有很多事物都有大有小。往小了说,我们的衣服有大有小;我们的玩具有大有小;我们的书本有大有小。往大了说,国家有大有小;海域有大有小;地球很大可是比起太阳它就小了,太阳很大可是比起浩瀚的宇宙它也就小了。

  【活动延伸】

  师:在本次活动的最后,老师还要和小朋友分享一首歌曲《大和小》

  附歌词:大大的犀牛小眼睛,小小的蜻蜓大眼睛。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大和小》教学反思

  这是个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感知大小后,掌握大和小概念。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之中。

  《纲要》指出“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到了发展性原则,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从观察、实践、感知等方法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与大小有关的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调动幼儿己有的对生活环境的了解和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好的方面:在活动的教学方面,我为孩子创设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活动准备方面主要用了孩子生活中熟知的实物,孩子操作起来容易一些,也感兴趣一些,并且加入了自制动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通过活动的操作卡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大小的认知;在活动延伸上,教师自弹自唱歌曲《大和小》,既将不同领域整合联系在一起,而且也给了幼儿美的享受。在活动过程的组织方面,这是考验教师的教育智能,随机应变的能力。另外,我感受到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预设不同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不足方面:在孩子给小娃娃找衣服帽子时,出现了摆放杂乱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及时引导“宝宝们看,这叫整整齐齐吗,该怎样放才是整整齐齐的呢?”指导孩子将物体按序摆放整齐。

  通过这堂课,我也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不论是从教材的选择、课案的设计、活动的准备,过程的组织,都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和准备。

30、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玩球乐》教学设计反思

  一、课程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要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以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而球类游戏是孩子生活中最为喜欢的活动,它种类繁多,颜色丰富,材质多样,孩子们对球会滚、会跳的特性充满好奇。因此我设计了《玩球乐》这一健康活动,此活动的开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一开始的认识球,尝试玩球,到运球,引导幼儿在多样化的情境下,通过一系列趣味化、富有童趣、贴近童心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球的多种玩法。

  2.通过玩球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及灵敏、协调能力。

  3.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球的快乐,喜欢进行球类活动。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大、小球若干、一根长绳(长绳上系着很多小球)、单元筒若干、呼啦圈若干、《小手和小脚》和《彩虹的约定》音乐等。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热身运动。跟随《小手和小脚》音乐做律动,老师边和幼儿一起唱儿

  歌,边一起做动,要求动作可爱,

  (2)小结。师:宝宝们真棒!请找个位置坐下来吧。

  2.基本部分

  (1)出示无线的小球。

  ①师:我的口袋里有个神奇的宝贝,猜猜会是什么?

  幼:……

  师:原来是小球。

  ②教师引导幼儿球的多种玩法。

  师:宝宝们,这个球可以怎么玩呢?请幼儿自己尝试球的不同玩法。

  ③教师小结:“宝宝们玩球的办法真多,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一下?教

  师分别请出1——2位幼儿表演自己玩球的方法。

  (2)出示系着小绳子的小球。

  ①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球,宝宝们看看它和刚才的小球一样吗?

  师:迅速抛出系有线的小球收回。

  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这个小球上多了一根线。

  师:师摆动小球。

  师:哇,小球跳舞了哦,还可以让小球怎么跳呢?

  幼儿自由回答。(用手上下、左右、前后拍,用小脚踢等。)

  ②师:老师为每个宝宝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藏在了你们的小椅子下面,宝宝们打开看看是什么呢?

  幼:是小球。

  师:哇,和我一样的小球耶,宝宝把球拿出来,把小盒子放回原来的地方。

  ③师:宝宝,用我们刚刚试过的方法来和小球一起跳舞吧。(播放音乐)

  教师引导:“现在宝宝们跟着我一起来玩。”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和小球跳舞。

  ④教师小结:宝宝开心吗?原来小球还有这么多种玩法啊呢。小球有点累了,我们让小球先安静会儿,把它放回原处吧。

  ⑤师:刚才我们是和一个小球跳舞,与好多小球一起跳舞会是什么样子呢?

  (教师出示一根长绳,上面系着很多小球。)

  师:哇,真漂亮!一会儿音乐响起的时候,宝宝就和小球一起跳舞,如果音乐停下来了呢?——宝宝和小球也一起停下来,听明白了吗?

  ⑥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有多种玩法(绳子放低,幼儿用脚踢球;绳子抬高一点,引导幼儿小脚够不着可以用小手拍球;绳子再抬高一点,引导幼儿站起来、小手微举拍球。)。

  师:听音乐,开始。音乐停下来了。音乐又开始了哦。

  师:小球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会儿吧。

  教师引导:“现在小球跳累了,大球来陪我们一起玩了!”

  ⑦师:宝宝们,看我们面前有筐球,我们要把这些球送到前面的筐子里。我们该怎么送?

  师:宝宝,你们发现有几个单元筒了吗?我们要绕过单元筒才能到达筐子那里。宝宝们,请仔细看我是怎么做的。

  师:我先轻轻的用两只手抱起一个球,先绕过第一个单元筒,第二个单元筒,第三个单元筒和第四个单元筒,然后两只手轻轻的把球放在筐子里,原路返回。宝宝们,看清楚了吗?

  师:现在请宝宝们和我一起走一遍,先绕过第一个单元筒,第二个单元筒,第三个单元筒和第四个单元筒,原路返回。真厉害!

  ⑧师:宝宝,你们发现地上有好多圈圈了吗?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把小球送到前面的筐子里呢?

  幼:跳过去。

  师:哦,我先试试看。两只手轻轻的抱起一只球,先跳过第一个圈、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然后两只手轻轻的把球放在筐子里,原路返回。宝宝们,明白了吗?

  师:我先请一个宝宝试试看。请你试试看!

  师:真了不起!宝宝们,你们看清楚了吗?

  幼:看清楚了。

  师:愿意走单元筒这边的宝宝站这边,愿意走圈圈这边的宝宝到这边来。

  (教师提醒:现在请宝宝把球送到前面的那个筐子里,记得两只小手只能抱一个球哦。送球的时候要慢慢跑,小心碰到其他的宝宝,也要小心自己,不要摔倒了。轻轻的拿球再轻轻的放球。)

  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玩运球的游戏(教师要注意关注一下对活动不太投入的幼儿)。

  ⑨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把球宝宝全部送完了。

  3.结束部分

  (1)师:宝宝们玩了这么长时间,都有点累了吧?好,让我们好好放松一下吧。 教师带领幼儿随《彩虹的约定》音乐做律动放松一下。

  (2)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体育活动,在玩皮球时,我主要采取的是单手和双手拍皮球方式。如果多采取一些方法,可能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厚。

31、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气味真正多》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鼻子辨别不同的气味,并讲述自己的感受。

  2、能说出鼻子的作用和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3、养成科学用鼻、爱护鼻子的良好习惯。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将香油、醋、蒜泥、香水、酒、分别装入瓶中,制成气味瓶。

  2、动画课件:故事《翘鼻子鲁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小鼻子都闻到过什么气味?(酸、甜、辣--)

  二、引导幼儿想办法了解“神秘的气味瓶”,尝试用鼻子辨别不同的气味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辨别瓶子里物品的气味。

  师:刚才,我的好朋友送我一件礼物,大家帮我猜猜是什么?怎样才能知道呢?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我的礼物是什么?(看一看、尝一尝、闻一闻等)。

  2、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食品,探讨正确的闻味方法:打开瓶盖,手在瓶口上方轻轻扇动。

  这个办法也可以,但是李老师要告诉你们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可不能随便放在嘴里尝,万一是不好吃的东西就不好了,是不是?那除了尝还有其他的好办法吗?(闻闻)哦,鼻子一闻就闻出来了,这是个

  好办法,老师先来试一试,这是什么东西呢?(老师用手扇扇的方法)哦老师闻出来了,先不告诉你,等会请你来好吗?哎,刚才老师闻味的时候小手在干什么呀?对了,闻味道的时候呀,小手在杯子上面轻轻的煽动,这样味道就乖乖的跑到你的小鼻子里去了。你学会了吗?

  3、引导小朋友能用正确的闻味方法辨别气味瓶中不同的气味,跟大家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知道鼻子能帮助我们闻到了各种各样的气味。

  (1)大家帮我闻一闻是什么呀?(像是酒的味道)你见过谁喝过酒呀?

  (2)蒜泥 (辣辣的,是大蒜的)家里有人吃蒜吗?你吃过大蒜吗?喜欢吃蒜吗?告诉你们吧,大蒜里面的大蒜素可以帮我们杀菌消炎预防感冒,所以我想没吃过大蒜的小朋友回去可以吃一点妈妈用蒜泥做的菜试试看,好吗?

  (3)香水 老师这还有一件小礼物,可是它不肯出来,他想请小朋友先闭上小眼睛,他会出来亲亲你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吗?那好,赶快把你的小眼睛轻轻闭上吧。好了,快把眼睛睁开,仰起小脸用小鼻子闻一闻什么味道?对,小朋友你们的小鼻子可真灵。

  (4)香油、醋哎,老师差点忘了,刚才我去咱们幼儿园厨房里取蒜泥的时候,厨房里的阿姨说,想要做一道小朋友非常喜欢吃的菜,要用到香油,可是啊厨房的阿姨只知道这两瓶一瓶是醋,一瓶是香油,可是到底那一瓶是香油呢?阿姨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们愿不愿意帮助阿姨?那怎么才能知道哪一瓶是香油呢?哦,用小鼻子闻一闻就能知道,好,那老师请你来闻一闻好吗?哪瓶是香油?那这瓶呢?对,是醋。那我再请小朋友来闻一闻这瓶到底是不是香油?那都来闻一闻,哦,这瓶是香油啊,老师给她做个记号,等会给餐厅里的阿姨送去好吗?

  4、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1)小朋友你在家或者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2)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什么气味?为什么?幼儿讨论交流。

  5、教师小结:

  我们身边有好多东西气味是不一样的,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我们的鼻子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各种不同的气味,但是李老师要告诉你们不是所有的气味都很好闻,有的气味对你的身体有影响,所以当你的鼻子要去闻你从来没有遇到的东西或者你不熟悉的东西时候,可以用小手扇扇的方法来试试看:小手轻轻朝鼻子扇扇。

  三、观看故事《翘鼻子鲁鲁》,帮助幼儿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1)我们的小鼻子本领可真大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鼻子呢?(讨论)有一个小动物,就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鼻子,还和小鼻子开了一个很危险的玩笑。到底是谁呢?他的小鼻子怎么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讨论:鲁鲁做的对吗?为什么?

  (3)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如何保护鼻子?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不往鼻子里塞东西、不要用手抠鼻子、玩耍时要注意避免碰撞鼻子、流鼻涕时要及时擦等等。

  (3)教师小结“我们的鼻子帮助我们闻到了各种各样的气味,让我们

  知道了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如果鼻子不透气,我们就闻不到气味了,所以我们可要好好保护鼻子噢!

  四、 活动延伸

  宝贝们,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让我们的小鼻子到外面闻一闻大自然中都有哪些气味吧!

  教学反思:

  让孩子闻气味中,我就应该顾及到每个孩子,让他们都闻一闻 说一说。在课前准备所需东西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每个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丰富。在教育孩子保护鼻子的环节中,我应该让孩子们去思考,让孩子们去说一说结果。

32、小班科学活动《厉害的舌头》教学设计反思

  《厉害的舌头》内容新颖,有创意,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通过观察,引导幼儿了解舌头的外形特点和构造。在尝试、比较、讨论中了解舌头的三大作用。并懂得基本的保护舌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舌头的外形特点和构造。

  2、让幼儿在尝试、比较、讨论中了解舌头的三大作用。

  3、引导幼儿认识在生活中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舌头。

  4、发展幼儿的味觉感官,培养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镜子一面,调味品一份(包括酸、甜、苦、辣、咸),吸管一根。

  2、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舌发出声音。

  2、提问:是谁帮助我们发出这些有趣的声音?

  认识舌头各部分的名称及部位

  1、师:对了,是我们的舌头,你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它?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面镜子,请你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看看它的上面、下面有什么。

  2、幼儿边观察边发言。

  3、教师把自己的手当作舌头演示,幼儿认识各部分名称:舌头后面连着喉咙的部分叫“舌根”,舌根的前面部分叫“舌体”,舌体的最前面叫“舌尖”,舌体的上面叫“舌背”,舌背上有舌乳头、舌苔,舌体的下面叫“舌腹”,舌腹上有舌系带、血管和突起。

  4、师:刚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舌头自己还想介绍一下自己,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说什么。

  (看多媒体软件)了解舌头的作用

  1、幼儿和教师试试舌头不动,还能不能说话。

  2、师:舌头除了能帮助我们说话,还有什么作用?(幼儿讨论)

  3、幼儿用吸管品尝各种调味品。品尝后教师提问:

  你尝到了什么味道?是谁帮助你知道这些味道的?舌头为什么能尝出各种味道呢?(教师:因为舌背上有许多小小的味蕾,这些味蕾对味道特别敏感。)什么地方的味蕾对什么味道反映最灵敏?(看多媒体介绍。)

  4、幼儿和同伴互看,比较舌头的异同。教师指导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舌苔会特别重?(教师:因为舌头是反映身体状况的一个标志。)

  5、教师:我们的舌头不仅能帮助我们说话、品尝味道,还能反映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舌头的作用真大。

  讨论如何保护舌头

  1、师:如果舌头生病了或受伤了,我们一定会觉得很痛苦,那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舌头呢?

  2、幼儿讨论。

  3、师生共同小结:舌头最怕刺激性强的食物,我们以后吃东西时要小心,不要吃太辣、太烫或太冷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不能边吃边说,以免咬着舌头,还要注意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增强营养,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让小细菌无法生长。

  活动延伸:

  1、智力抢答,教师出有关舌头的知识题,幼儿抢答。

  2、回家找资料查查动物的舌头是不是跟人类长得一样,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33、小班艺术活动《毛毛虫挠痒痒》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毛毛虫

  2、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3、锻炼手指动作的灵活性,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二、活动准备

  毛毛虫头饰若干、音乐<毛毛虫挠痒痒>、多媒体课件、情境布置颜料水彩等、白纸、胶棒

  三、活动过程

  1、热身游戏

  (1)教师扮演毛毛虫妈妈,跟着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老师,出发!(教室内)

  (2)毛毛虫们真棒,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音乐起)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挠痒痒(中指弯曲,身体跟着手指的动作慢慢向前,当音乐发生变化时提醒幼儿去慢慢接触别的幼儿或者老师的身体模仿挠痒痒)

  2、音乐游戏

  (1)提问:哪里像是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找出音乐中节奏强的部分

  (2)提问:怎么“挠痒痒“?(启发幼儿用手指来比划:左手扮大树,用右手的食指毛毛虫在左手掌上演示“爬行”。)

  (3)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3、互动游戏

  (1)、教师(或家长)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音乐到节奏强处,教师挠“大树”痒痒(注意观察幼儿表情)

  (2)、幼儿可选择当毛毛虫,游戏反复进行。

  (3)、小毛毛虫累了,咱们休息一会儿吧(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图片,让幼儿找出毛毛虫的共同点

  4、动手游戏

  (1)引导幼儿想象毛毛虫的样子(浑身毛毛的 胖乎乎的)

  (2)教师示范用手指蘸上颜料在白纸上印出毛毛虫的身体

  (3)幼儿自由创作

  四、活动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挠痒痒》的小游戏,也观察了毛毛虫的图片,请幼儿回忆游戏内容,帮助幼儿园巩固复习,并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进行表扬及鼓励

  (2)提醒幼儿将《挠痒痒》游戏带回家跟家人一起玩

  五、活动延伸

  户外游戏:互相做挠痒动作

34、小班艺术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欢乐的曲线》

  活动目标:

  结合游戏引导幼儿学画不同方向的曲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彩带(人手一份),画笔若干,代表天空,陆地,海洋的画纸三张

  活动与指导:

  (一)让彩带跳舞

  与幼儿一起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的舞动.在游戏中感受曲线.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引导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态的曲线.

  (二)观察曲线

  1,提问1)跳舞的彩带象什么?(小虫,蛇,水……)

  (2)它是怎样动的呢?请小朋友用食指画一下它是怎样动的好吗?

  教师记下幼儿画出的彩带的样子.

  (三)作画:

  出示挂图,找一找画面上少什么?(气球少线绳,蝌蚪少尾巴,小鸡少虫吃)

  分三组,自由绘画,巡回指导.

  组合画,并点评.

  (四)游戏:

  模仿曲线.

  反思与建议:

  首先在选材方面,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尤其是我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此活动正好投其所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了曲线美.同时让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也正好符合了《大纲》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

  其次,此活动给幼儿创造了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充分发挥了其想象力,让其自由创造想象.本活动还摆脱了教师教一笔,幼儿学一笔的旧方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感受中有所体验,效果也很好.

  其不足之处,就是在让幼儿想象"曲线"象什么的时候,如教师引导方式再生动一些,让幼儿的想象更丰富,效果会更好!

35、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彩绸真好玩》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健康《彩绸真好玩》教案(附反思)

  设计思路

  进入小班下学期后,幼儿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动作的协调性、持久性正在逐步提升。本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正是建立在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之上,旨在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让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促进幼儿肢体的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整个活动力图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然、生动、有趣的活动环境,引领幼儿融入情境、引发幼儿与教师、同伴、材料充分互动,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基本的运动经验,实现自主发展和协调发展。

  活动目标

  1、在彩色绸上尝试不同的玩法,发展走、跑、爬、跳等基本动作。

  2、依据不同的信号调整身体运动的方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6、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7、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红、黄、蓝大绸布若干,竹梯、平衡木: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快乐小司机

  【师】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公园玩吧! (听着音乐做律动:模仿檫车、开车、摁喇叭、转弯等动作。)

  【师】公园到了,我们把汽车停好,进公园玩喽!

  (二)情景游戏:彩绸变变变

  1、顺着小路走一走――把绸布分别铺在竹梯和平衡木上成小路 [师]这里有两条小路,我们一起走一走。(带着幼儿依次走过小路,提示幼儿保持身体平衡。)

  2、经过小河跳一跳――把蓝色绸布对折成小河状

  【师】前面有两条小河挡住了去路,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运用跨跳或并脚跳的方法过小河.)

  3、看到山洞钻一钻――把红色绸布做成山洞状

  【师】小朋友们都过河了吗?我们一起钻山洞喽。(幼儿手脚并用爬行,身体尽量不要碰到“山洞”。)

  (三)自由探索:彩绸真好玩(自由探索彩绸的多种玩法。)

  【师】这里有好多彩绸,你们看看有些什么颜色7(红、黄、蓝)数数看一共有几块彩绸?

  1.【师】漂亮的彩绸宝宝要和我们做好朋友一起玩呢?你想跟它怎么玩呢?(引发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如倒爬;顺爬;滚;抖动彩绸,幼儿用脚踩:幼儿与教师结伴玩吊竿;两位教师拉住彩绸两头,幼儿双手吊在上面蹦跳或摇荡;用彩绸作渔网,玩捕鱼、坐轿子等游戏。)

  2.【师】下雨啦,快点找个地方躲起来吧!(一起躲到大红伞下)风好大呀,把大红伞吹上去了,风小了,大红伞下来了。(变换伞的高度,) [师]哎呀1一阵大风吹过来,把大红伞吹跑了,我们快去把它追回来吧(大红伞四处移动,幼儿跟着目标快速追逐奔跑。) [师]大红伞终于追回来了,和好朋友靠得紧一点,我们再也淋不到雨啦!

  (四)放松整理

  【师】雨停了,天晴了,我们也玩累了,一起开着汽车回家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在基本动作发展与运动经验方面的原有水平与发展需求。

  首先,活动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准备活动一动作练习一集体游戏”的活动模式,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每个环节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幼儿都能自然地融八情境,自始至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状态中。

  其次,整个活动的过程兼顾了趣味性、层次性与安全性。整个游戏过程在器材选择、组合方法、变化方式等方面都考虑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如在竹梯与平衡木上铺上黄色的绸布作难度不同的小路、用蓝色的绸布做成宽窄不一的小河、把多种色彩的绸布铺在地上作地毯等,既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确保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再次,教师的适时介入与及时推进使集体教学活动的效应得以充分体现。如在自由探索彩绸玩法这一环节中,很多幼儿只是在绸布上爬爬、滚滚、坐坐,缺少必要的运动量。教师发现后立即调整教学策略,甩起一块红绸与幼儿玩起了踩蛇、抖蛇、追蛇的游戏,将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36、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宝贝在哪里》教学设计反思

  小班健康《宝贝在哪里》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部器官,能准确指出五官的位置。

  2、初步了解五官的用处。

  3、教育幼儿学会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6、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7、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

  2、五官可以活动的脸谱一幅。

  3、《小手拍拍》歌曲磁带。

  活动重点

  1、准确指出五官。

  2、学会保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过程

  (一)照一照,讲一讲“宝贝”的名称。

  1、 教师启发提问:这是什么?(镜子)请小朋友

  每人拿一面小镜子,仔仔细细地照一照自己的脸,看一看你的脸上有哪些“宝贝”,然后告诉老师,好吗?(好)

  2、请幼儿告诉老师:我的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二)请幼儿指一指“宝贝”的位置。

  1、师:哪个小朋友本领大,边用手指,边说一说你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都长在什么地方?(鼻子在脸的中央,眼睛在鼻子上边,嘴巴在鼻子下面,耳朵在脸的两旁。)

  2、教师念儿歌,请幼儿指出五官。

  小小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两只眼睛明明亮,长在鼻子的上方。

  鼻子下面是嘴巴,笑一笑呀象月亮。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嘴两旁。

  3、做一做。出示贴错的五官脸谱,请幼儿找错并贴正确。

  小朋友,我带来了一张五官脸谱,你看帖的对吗?(不对)请小朋友帮它贴正确吧!

  (三)说一说“宝贝”的用处,以及应怎样保护它们。

  1、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宝贝”各有什么用处吗?(知道)

  2、启发幼儿说出后,教师小结:鼻子能问气味,眼睛能看东西,耳朵能听声音,嘴巴能吃饭和说话,它们一样都不能少。

  3、既然我们的“宝贝”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一样都不能少,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们呢?教师先引导幼儿回答,然后教师小结:不能用手抠鼻子,不能用脏手揉眼睛,不能对着耳朵大声喊叫,不能把手放进嘴巴里,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们。

  (四)师幼用问答对唱的形式,边回答边指出五官。

  “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吴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依次回答并指出其它的五官。

  (五)随音乐《小手拍拍》边表演边指出五官,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事和物越来越感兴趣。但孩子在玩耍活动中,因缺乏生活经验,经常使自己的五官受到伤害,因此,我安排了这一活动,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孩子对自我的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从培养孩子从小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37、小班健康活动《安安全全玩滑梯》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

  2、编排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

  (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

  (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

  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

  (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教学反思:

  鉴于幼儿园小班幼儿以直觉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在现场边玩边学是最好的方法。今天的安全教育活动,我和孩子们围坐在滑滑梯旁边的草坪上。我故意找了平时较顽皮的帅帅和俊宇分别示范走楼梯和坐着往下滑的动作。孩子们在同伴的示范下,知道了正确的玩滑梯的方法:从楼梯上走上去,人多的时候不推也不挤,一个一个来,然后坐下双手扶住,才能往下滑。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用照相机有针对性的拍了一些行为,有对的、也错的。

  在活动小结的时候,用照片直观的再现活动,先请孩子们进行分辨,然后告诉孩子们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安全的,要学习;那些是错误的、有危险的,不能学习。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已被悄悄的唤醒。

38、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灰太狼有蛀牙》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再讨论中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3、幼儿逐步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小蜜蜂、喜羊羊、美羊羊面具各一个、灰太狼头饰一个。

  2、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儿歌《小牙刷》、《亲亲小牙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歌曲《别看我是一只羊》问小朋友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引出“聪明的喜羊羊和倒霉的灰太狼”的故事。

  2、出示灰太狼头饰,师:灰太狼整天都想出各种办法去抓小羊了,今天灰太狼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请幼儿猜一猜,这次灰太狼抓羊成功没有呢?引出故事。

  二、展开:

  1、教师有表情有动作地完整讲述一遍故事。(播放背景音乐)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并且提问。灰太狼抓住了美羊羊,其他羊想办法救出美羊羊。(播放背景音乐)

  (1)灰太狼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

  (2)教师模仿喜羊羊:你们怕灰太狼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把美羊羊救出来!

  (3)那喜羊羊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灰太狼又是怎么做的呢?谁又去劝的灰太狼的呢?喜羊羊又是怎么骗的呢?

  3、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

  (1)喜羊羊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灰太狼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2)喜羊羊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请幼儿上台模仿灰太狼的样子:灰太狼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3)这时候,谁来劝灰太狼了?(请一名幼儿扮演灰太狼,其余幼儿模仿红太狼: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喜羊羊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灰太狼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

  4、讲述故事第三部分灰太狼为什么要拔牙?(因为灰太狼有蛀牙)

  三、讨论:了解蛀牙的形成。

  1、讨论牙齿有什么作用。

  (1)前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里面方方的牙齿可以压碎食物;练习发音如:字、师、四,明白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发音,讲话清楚。

  蛀牙百科:蛀牙有时也有人叫它虫牙,学名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39、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半个蛋壳》教学设计反思

  幼儿对鸡蛋有着浓厚的兴趣。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圆圆的蛋还会孵出小鸡来,这一切都吸引着好奇的幼儿,为学习奠定了生活化、情境化的基础。本次活动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整体的蛋,先从蛋的外部蛋壳开始,通过故事《半个蛋壳》以小老鼠皮皮与蛋壳的趣事为载体,让幼儿发现原来看似没用的蛋壳也是很好玩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蛋壳易碎的特点。

  2、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重点难点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完整的,半个的蛋壳若干;PPT;小老鼠皮皮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半个蛋壳,并运用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蛋壳)对,是半个蛋壳。这半个蛋壳象什么呀?

  二、感受故事。

  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神奇的小客人,它是谁呢?(神秘的语气)请出小老鼠皮皮。

  1、小老鼠皮皮它要去旅行,它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播放 PPT 出示图一)它会把蛋壳当成什么了?(幼儿回

  小老鼠皮皮到底把半个蛋壳当成什么?(出示图二)提问。2、小老鼠皮皮把蛋壳顶在头上当成什么?师:皮皮把蛋壳顶在头上,哈哈,可以拿来当蛋壳帽子。走着走着,前面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没有桥没有船,皮皮怎样过河呢?皮皮会把蛋壳当成什么呢?(出示图

  3、小老鼠皮皮真聪明,它一下子就想到头上的蛋壳,拿下来放到河里,蛋壳轻飘飘,一艘小船起锚了!小船划呀划,一会儿划到河对岸,前面有座小山坡,小老鼠皮皮爬呀,爬呀,上山好累啊!下山怎么办?它会把蛋壳当成什么呢?(提示:要是有辆小车多好呀?出示图四)4、皮皮坐上蛋壳车,划下高山坡,皮皮心里真快活。皮皮回到家,它会把蛋壳当成什么?(出示图五)你们看蛋壳怎么了?为什么会碎的?(幼儿回答)

  三、完整欣赏并讲述故事

  1、教师完整讲故事。提问:皮皮聪明吗?它把半个蛋壳当成什么?为什么要把它当成小车呢?

  皮皮把蛋壳当椅子坐,不小心跌了一跤,蛋壳怎么样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述这个故事。

  2、共同看图讲述故事。

  四、延伸部分

  1、引导幼儿观看 ppt,蛋壳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可以做成肥料等等

  2、把蛋壳分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自由玩耍,自由创作,体验蛋壳的易碎,知道易碎的物品要轻拿轻放。

  活动反思

  活动选材很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第一环节中幼儿对于蛋壳的想象表现得很好,孩子们想出像帽子、灯罩、水杯、船、摇篮、西瓜壳等等,这对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二环节孩子们在边观看 ppt 边猜想故事情节中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幼儿都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为皮皮想办法帮助皮皮,当幼儿想出好办法时在教师及时鼓励表扬下孩子表现得更积极。第三环节利用图片将故事重现,将故事整个画面呈现。不足之处,我让幼儿带了很多的蛋壳,但由于时间紧迫,没来得及让幼儿动手操作,把活动进一步延伸。

40、小班语言活动《月亮生日快乐》教学设计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概复述故事。

  2.培养幼儿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图画的能力。

  3.把孩子领进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那种互相关爱 、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友情。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概复述故事

  难点:幼儿理解互相关爱 、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月亮,生日快乐》PPT、绘本、小熊头饰、小熊玩偶、钢琴曲《天空》纯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魔术表演,变出小熊玩偶,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学说对话。

  (1)【一天晚上……月亮听不到。】

  提问:如果你是小熊,有什么办法可以离月亮近一点,让月亮听到你说话?

  小结:你们想的办法都有可能,那么小熊用了什么办法?我们继续往下听。

  (2)【于是,他划船度过小河,走过树林,爬到高山上。】

  提问:1)小熊想送月亮生日礼物,他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呢?

  2)你们说了那么多,那小熊到底对月亮说些什么呢?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我们仔细听。

  (3)【小熊心里想……月亮说。】

  提问:1)小熊对月亮说了哪些话?小熊说这句话的时候,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

  2)你们想不想学学故事里小熊和月亮说的话?我们分弟弟组和妹妹组,分别扮演小熊和月亮,一起对话吧

  3)现在你们知道月亮和小熊的生日是哪天了吗?他们都想得到什么礼物呢?小熊到底有没有送给月亮帽子呢?我们接着看。

  (4)【小熊回到家,就把小猪储钱罐里的钱,全部倒了出来,然后他上街去,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提问:帽子是买到了,可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怎样才能给月亮戴上帽子呢?谁有办法?

  小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那故事中的小熊是怎么做的?

  (5)【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好让月亮戴上】

  提问:你觉得月亮能戴上帽子吗?为什么?我们和小熊一起来静静的等一等。

  (6)【然后他在树下等着……“戴起来刚刚好耶!”】

  提问:1)你们看,小熊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7)【小熊睡觉的时候……他带起来也刚刚好耶!】

  提问:小熊得到了月亮送来的帽子,他心里会怎么想呢?你们学学小熊高兴的样子。

  (8)【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风把小熊的帽子吹走了,他在后面追着,但是,帽子却飞走了。】

  提问:1)你们看呀,帽子飞走了,小熊呆呆的站在河边,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熊会对月亮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

  (9)【那天晚上……“生日快乐”】

  提问:小熊对月亮说什么了?月亮又是怎么回答他的呢?现在我们妹妹做小熊,弟弟做月亮,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虽然他们把帽子弄丢了,可是他们互相还是喜欢着对方,他们真幸福。

  2.看数字故事,完整听一遍故事。

  3.请复述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三)结束部分

  总结小熊和月亮成为好朋友,是因为他们互相关爱 、互相宽容体谅、互相分享彼此快乐,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也能向他们学习。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

  小班语言:《月亮,生日快乐》反思

  优点:

  1.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引导,使幼儿明白老师是孩子们的玩伴,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体。

  2.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边玩边学。老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小熊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欢快的声音吸引着孩子。使幼儿开心地跟着老师做起来。

  缺点:

  1.教学软件使用技术不够专业。在制作过程中,情景、动画的处理还不能完全幼儿化,存在缺陷。

  2.活动缺少情景创设。应该创设情景,将幼儿带入其中,高度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获得难忘的经验。

41、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太阳和月亮》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

  2、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可以理解和感受“热闹”与“静悄悄” 难点: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语气来朗诵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太阳、月亮、小花、小鸟、小兔)

  活动过程

  (一)《白天夜晚》游戏开场:

  师:白天太阳出来了,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活动,但是当晚上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就要安安静静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小耳朵仔细听...

  (二)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有两位客人来到我们班里,你们仔细看一看是谁啊?(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们可真有礼貌

  提问:什么时候可以看见太阳?(白天) 月亮什么时候出来?(晚上)

  (三)完整欣赏诗歌

  1、幼儿欣赏诗歌

  师:今天,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 名字叫《太阳和月亮》(教师有感情朗读 播放音乐)

  2、教师提问,引出儿歌内容

  师:这首儿歌好听吗?名字谁还记得?(教师点名回答)你们在儿歌里都听到了谁啊?(小花,小鸟,小兔) 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小花,小鸟, 小兔出示白天图片,让幼儿用完整的话说)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的,在刚才的儿歌里谁睡着了?(小花,小鸟,小兔出示夜晚图片)

  (四)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

  师:现在小朋友们一起根据图谱完整的说一遍

  师:刚刚太阳出来的时候和月亮出来的时候,念儿歌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大,小)因为白天,小朋友们都来幼儿园玩游戏很热闹所以声音可以大一些.....晚上要睡觉了,所以要静悄悄的,声音要轻轻的,我们现在用热闹和静悄悄的声音看着图谱再来说一遍儿歌。(巩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与记忆)

  (五)让幼儿表演诗歌

  师:现在我们站起来一起加上优美的动作看着图谱说一遍吧,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师幼共同完整地用动作来表演、朗诵诗歌)

  (六)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现在窗户外面是太阳升起来了还是月亮升起来了

  呢?太阳升起来啦,我们一起出去看看还有谁醒来了!

  活动总结

  1.重点突出, 孩子们可以理解“热闹”与“静悄悄”的不同氛围

  2.小班的孩子们都很机灵,在课前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活动中也可以掌握儿歌重难点

  3.提前熟悉孩子们,所以孩子们可以熟悉老师并根据活动内容玩的很开心

  4.孩子如果可以理解儿歌内容,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创编,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锻炼观察孩子的理解能力,根据掌握能力加大或减小难度

  5.教师示范第一遍如若幼儿没有回答上来,可以再重复一遍, 加深印象

42、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蝌蚪》教学设计反思总结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学习用手指压印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重点难点

  渗透点的基础知识,本节课为表现形式绘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现。幼儿可基本用手指点出蝌蚪脑袋。

  活动准备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擦手纸、黑色水彩笔、教师范画、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新老师,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组织幼儿同听课老师打招呼)老师今天还请来了一些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老师说说它的样子你们来猜一猜。(小朋友真聪明)教师说谜语导入活动。(出示蝌蚪图片)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大脑袋细细的长尾巴”。

  提问: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 它们的妈妈是谁?(青蛙)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蝌蚪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带领幼儿一块学一学蝌蚪游,一边学习蝌蚪的生长过程(变成青蛙游到青蛙图片的地方,简单认识一下青蛙的样子)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要去干什么?(捉害虫)教育幼儿保护青蛙,告诉幼儿青蛙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但小蝌蚪只能生活在水里,它跟小鱼一样离不开水

  二、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也很喜欢小蝌蚪,所以我把它们画下来了,你们看——

  1、教师出示范画,提问幼儿“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画的吗?让幼儿说一说,然后告诉幼儿是用手指画的,用手指画的画就叫手指画。

  2、教师示范画法,用食指的手指肚画出蝌蚪的头,让幼儿试画一下。提问幼儿手脏了怎么办?(用纸擦一擦,不能乱摸)然后让幼儿添画蝌蚪的尾巴,最后教师再示范尾巴的画法。(让幼儿把尾巴画细长)

  3、提问:如果要想画很多只蝌蚪往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么画?让幼儿学一学,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画画时可以转动纸,并且提醒幼儿蝌蚪不要画的太挤,画在纸的中间。)你们会用手指画画了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

  (3)作画姿势正确,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准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老师:这群小蝌蚪真可爱,都长着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好吗?“小蝌蚪黑黝黝, 大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真可爱)。”

  总结: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种画画的本领,用什么来画

  画(手指)你们高兴吗?组织幼儿洗手。

  三、延伸活动: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后,我反思到:从我们大人的眼光、理念的角度看,五颜六色的小蝌蚪是不对的,小蝌蚪是黑颜色的。但从美术的角度,从幼儿的角度看,幼儿眼中看出来的东西都是五颜六色的,漂亮的。在他们童话般的世界里,充满了美丽的颜色,没有对任何一样事物用颜色来肯定它。例在画" 雨"时,有的幼儿用五颜六色来画,他说这是"七彩雨",这难道错了吗?这是幼儿大胆想象和创新的表现,我们不能抹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行为,对于前一名幼儿的行动,她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她想让小蝌蚪漂亮起来,所以想了这么一个办法。而后一名幼儿更加大胆、更加创新,后一名幼儿的创作在老师眼中觉得这是不对的,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没有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这和教师鼓励幼儿的创新行为是违背的,不一样的。在我们的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大胆作画敢于创新,画出和教师不同的画,但对小班的幼儿,叫他们在勾画轮廓线上是不能够创新的,能按老师的要求画出轮廓已经不错了。因此,只有在着色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涂色。

43、小班律动活动《小手爬》教学设计反思

  年龄段和领域:小班上学期 艺术领域

  (一)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幼儿间互相指认身体部位。

  2.了解幼儿爬山相关经验。

  3.熟悉歌曲《小手爬》旋律,鼓励幼儿用手表现爬山动作。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韵律活动:《小手爬》

  年龄段和领域:小班上学期 艺术领域

  执教人及单位:纪新春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旺疃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动作,进一步了解身体不同的部位。

  2.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创编歌词和动作。

  3.感受韵律活动的乐趣,懂得勤洗手、勤剪指甲,爱护自己的小手。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重点:能根据歌词内容做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动作,进一步了解身体不同的部位。

  活动难点: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动,感受和表现音乐旋律的上行、下行,创编歌词和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歌曲《小手爬》

  2.音乐课件:《讲卫生爱护小手》

  3.幼儿课前熟悉《小手爬》歌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点鼻子”、“爬山”,引起兴趣,了解巩固对身体部位的认知。

  1.教师用手和幼儿亲切打招呼,然后带领幼儿作“点鼻子”的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师:我们一起来点点身体上的部位,老师说什么,小朋友就点什么,准备好了吗?

  2.师:现在老师的速度要加快了,看看谁指的又快又准确,小耳朵竖起来,听仔细了。

  3.师小结:小朋友真是聪明,都能认识自己身体的部位了。

  4.师继续“爬山”游戏:“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五妞妞,来爬山,爬呀爬呀爬上山”。听,小手要去干什么?(爬山)你爬过山吗?从山的哪里爬?爬到哪里?然后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从山脚爬爬到山顶再下来回到山脚,向上爬 越来越高,向下爬 越来越低。

  二、学习律动,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创编歌词和动作。

  (一)幼儿学做律动。

  1.教师示范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以较慢的速度边念边示范。“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背上”。让幼儿说说小手先爬到哪里?后来又爬到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头顶上和脚背上。

  2.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学习小手爬。

  3.师:小手说他喜欢一边唱歌一边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来听听看看,它是怎么唱的和玩的。幼儿听音乐看课件,教师示范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教师完整示范表演,突出在每句结束时小手爬到头顶上或小脚上,引导幼儿关注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4.教师带领幼儿跟琴声一边唱歌一边做小手爬的动作。师:小手说爬的太慢了,要快快爬呢!可以吗?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速度一起演唱与做动作。

  5.师:这首歌里的小手真可爱,爬来爬去到处走,在小手向上爬和向下爬的时候,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呢?教师借助琴声和肢体手势动作来让幼儿理解:小手爬到头顶上的时候,音乐慢慢高起来,小手爬到脚背上的时候音乐是慢慢低下来的。

  6.听音乐师幼共同做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

  (二)替换歌词和动作,幼儿仿编。

  1.师:小手除了可以爬到头顶上、小脚上,还能爬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幼:肩膀上、鼻子上、眼睛上、嘴巴上、耳朵上……引导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做一做。

  2.师:小手除了用爬的动作,还会用哪些动作来爬山呀?引导幼儿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做仿编的新动作。教师帮助幼儿整理、替换歌词,如跳呀跳呀…一跳跳到…滑呀滑呀,……一滑滑到…引导幼儿一起唱唱、做做。

  三、观看音乐动画片,提升幼儿生活经验。

  1.师:小手除了会爬山,还能做什么?(洗脸刷牙吃饭等)小手灵不灵巧?本领多不多?对我们重不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

  2.播放音乐动画片课件,提问幼儿如何爱护和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引导幼儿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动:引导幼儿课后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来玩这个韵律活动。

  (三)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引导幼儿尝试两两合作创编韵律活动,继续感受随音乐旋律的上行和下行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

  2.鼓励幼儿对自己和同伴的表演进行评价。

  音乐活动《小手爬》课后反思:

  1.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首先,我以打招呼的形式和幼儿互动,引起兴趣,拉近距离,然后以“点鼻子”的游戏了解和巩固幼儿对身体部位的认识,为后来幼儿创编小手爬的位置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一边念着歌词“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背上”,帮幼儿提取节奏,然后配合用肢体语言表演,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示范,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小手向上爬到了头顶,向下爬回了脚背。接着通过听琴声和观察教师手势语感知音乐从低到高,小手从下往上爬,音乐从高到低,小手从上往下爬,加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在创编环节,由于前面铺垫较好,幼儿基本都能完整创编歌词和动作,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独立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幼儿通过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在体验和模仿中感受到了歌曲的旋律,学会了律动的动作,整个活动过程轻松而愉悦,基本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但由于是小班幼儿,对通过听来感受音乐旋律的上下行并表现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老师的多方引导和帮助才能做到。

44、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蜜蜂做工》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蜜蜂做工》。

  2.体验自主结伴唱歌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蜜蜂采蜜实拍图若干,动画《蜜蜂做工》,儿歌图谱,歌曲《蜜蜂做工》音频、伴奏。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蜜蜂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分享交流

  1、结合图片回想蜜蜂采蜜。

  ——大家还记得它们是什么吗?

  ——小蜜蜂为什么要飞来飞去?

  ——小蜜蜂这么辛勤地劳动,你知道能酿出什么吗?味道怎样?

  2、欣赏儿歌视频《蜜蜂做工》。

  ——儿歌里是怎么唱小蜜蜂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欣赏儿歌视频)

  ——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有的小朋友没有听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

  (再次欣赏儿歌视频。)

  ——这次你听清楚了吗?歌里唱了什么?

  二、出示儿歌插图,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并学唱歌曲

  1、出示插图。

  ——有只小蜜蜂在偷懒,它停了下来,这样做对吗?

  (播放歌曲音频。)

  2、学唱歌曲。

  ——老师先来夸一夸勤劳的小蜜蜂。(教师清唱歌曲。)

  ——你知道小蜜蜂为什么要辛苦地飞到树林里采花蜜呢?

  ——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和老师一起轻轻地唱。

  ——小朋友试着用美妙的歌声自己唱一唱。

  3、展示图谱,完整学唱。

  ——我们一起完整地唱唱这首儿歌。(播放伴奏)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学小蜜蜂飞

  ——“嗡嗡嗡,飞吧小蜜蜂!”,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学学小蜜蜂呢?

  (教师边单句清唱边演示简单动作)。

  ——请几个小朋友扮演小蜜蜂来飞一飞,我们再来唱一唱。

  ——请女孩子先来试试,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学小蜜蜂飞。

  ——男孩子也想试试吗?

  ——谁想邀请朋友一起学小蜜蜂飞一飞,唱一唱?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歌曲和图片放置表演区,提供装扮小蜜蜂所需的道具,鼓励幼儿自由接班,扮演小蜜蜂继续演唱歌曲。

  2.家园共育:将歌谱贴在家园栏,引导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表演演唱,也可让家长同幼儿一起学蜜蜂飞一飞,并唱一唱歌曲,体验亲子互动的欢乐。

  附【儿歌】

  蜜蜂做工(儿歌)

  嗡嗡嗡,嗡嗡嗡,

  大家一起勤做工。

  来匆匆,去匆匆,做工兴味浓;

  天暖花好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

  嗡嗡嗡,嗡嗡嗡,别学懒惰虫。

  活动反思:

  每当音乐响起,我总能看到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虽然小班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显得格外稚嫩,但通过系统的训练,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会不断增强。《蜜蜂做工》的乐曲节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节奏图谱的引领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乐曲所蕴含的情节,并在音乐的渲染下有节奏的做出动作,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意识。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节奏意识”后,再以《蜜蜂做工》的乐曲为背景,尝试用打击乐器进引导他们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节奏,从而实现了从“节奏意识”到“节奏感知”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个活动,从选材到活动目标的界定,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儿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在活动的实施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应进一步突出重难点,指导幼儿怎样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等。

45、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春天》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歌曲,体验歌曲的旋律之美。

  2.尝试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在音乐与表演中感受春天的美。

  3.理解歌词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学会表演歌曲。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春来了》儿歌音频;春天景色插图;《春天》歌曲、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一、播放儿歌音频《春来了》导入活动。

  ——一年有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哪里看起来特别有春天的感觉?

  二、引导幼儿欣赏春天的景色插图,根据插图请幼儿说一说。

  ——你看到的春天有哪些景色?

  三、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倾听,了解歌曲内容并学唱。

  1.播放《春天》歌曲音频,根据歌曲音频依次出示图谱,熟悉歌词内容。

  ——你们听到了什么?歌里是怎么唱的?

  2.播放《春天》歌曲伴奏音频,学唱歌曲3~4遍。

  四、再次播放歌曲伴奏,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来做动作。

  2.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带着动作进行表演歌唱。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将音乐投放至表演区,幼儿可继续表演歌曲,可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

  附【儿歌】

  春来了

  小雨小雨唰唰,

  小风小风沙沙,

  小河小河哗哗,

  小鸟小鸟喳喳,

  春天春天来啦!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46、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开车歌》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

  2.分辨行进与停止的交通灯信号并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开车歌》歌曲音频及伴奏;《开车歌》歌曲插图等。

  纸面教具:两张白色硬纸卡,分别打印红色和绿色的交通灯。

  纸面教具:两张白色硬纸卡,分别打印红色和绿色的交通灯。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说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让幼儿自由表达想法。

  —— 红灯亮时,汽车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二、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并学唱歌曲。

  ——这是什么的声音?

  ——汽车看见绿灯怎么做?

  ——汽车看见红灯怎么做?

  三、播放歌曲,并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幼儿扮演司机。幼儿听音乐开车子,并按老师出示的信号灯颜色前进或停止。

  1.请幼儿扮演小司机。鼓励幼儿想象并说出自己喜欢开的车。

  —— 你是什么司机?开的什么车?

  2.请幼儿沿着线路,表演开车前进,教师同时播放音乐。

  3.教师举红灯纸牌说“红灯”,幼儿停止前进;

  教师举绿灯纸牌说“绿灯”,幼儿继续前进。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是主体活动“车子叭叭”的组成部分。幼儿对汽车有着切身的感受、体验,他们在乘车和玩车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幼儿乐意参与、表现。在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态度以及自我表现的意识。

47、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听到的声音》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不同。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电子资源:PPT课件《有趣的声音》。

  物质准备: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PPT)。

  1、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敏,你听!(PPT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

  2、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 PPT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叫呢?会叫的小动物有很多很多,不过这次妈妈只请了大公鸡来叫醒小宝宝。

  3、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 (PPT播放洗手声音)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饭,宝宝准备坐上爸爸的大汽车去上幼儿园啦!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PPT播放汽车的声音)马路上除了汽车发出声音声音之外,还有什么车也能发出声音?( PPT摩托车,自行车)马路上的声音有很多很多,我们下次再去慢慢听。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实物操作)

  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

  师小结:瓶子碰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师:我们在瓶子里装点豆子,瓶子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提醒幼儿盖紧瓶盖)

  3、幼儿集体装黄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

  师: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师:大鼓的声音很大,它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小鼓呢? (大鼓力气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气小)

  小结:原来,大鼓要用大一点的力气,小鼓要用小一点的力气。

  5、探究大小鼓的声音与装豆多少有关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瓶子宝宝,一个瓶子里面装了很少的豆子,我们来听听看像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鼓的声音。另外一个里面装了很多的豆子,我们也来听听看。

  小结:原来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满,力气大一些就是大鼓的声音了。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了各种声音,我们也自己动手让瓶子宝宝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原来我们的小耳朵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声音,但是有小朋友不爱惜自己的小耳朵,让自己的耳朵很受伤。以后小朋友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耳朵,也不要大声的喊叫,这样我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各种好听有趣的声音了。

  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以幼儿的一日起居为线索贯穿整节课,通过课件形象具体感受不同的声音,然后出示多种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最后人手一种饮料瓶子作为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活泼、学习的积极性也是蛮高的。但在最后孩子拿到饮料瓶子后,孩子的专注力都放在了饮料瓶子上,没有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课后觉得应把各种物品摆在桌上让孩子先去主动探索,然后再给予总结,课堂效果会更好些。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课,必须在教学中达到每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稳走每一步,虽然这节活动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我不会泄气,每一次的教学都是提高教师的成长。活动下来也让我体会到:探索过程中应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而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这样幼儿才能更自信,收到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48、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不同。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电子资源:PPT课件《有趣的声音》。

  物质准备: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PPT)。

  1、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敏,你听!(PPT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

  2、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 PPT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叫呢?会叫的小动物有很多很多,不过这次妈妈只请了大公鸡来叫醒小宝宝。

  3、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 (PPT播放洗手声音)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饭,宝宝准备坐上爸爸的大汽车去上幼儿园啦!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PPT播放汽车的声音)马路上除了汽车发出声音声音之外,还有什么车也能发出声音?( PPT摩托车,自行车)马路上的声音有很多很多,我们下次再去慢慢听。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实物操作)

  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

  师小结:瓶子碰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师:我们在瓶子里装点豆子,瓶子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提醒幼儿盖紧瓶盖)

  3、幼儿集体装黄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

  师: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师:大鼓的声音很大,它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小鼓呢? (大鼓力气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气小)

  小结:原来,大鼓要用大一点的力气,小鼓要用小一点的力气。

  5、探究大小鼓的声音与装豆多少有关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瓶子宝宝,一个瓶子里面装了很少的豆子,我们来听听看像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鼓的声音。另外一个里面装了很多的豆子,我们也来听听看。

  小结:原来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满,力气大一些就是大鼓的声音了。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了各种声音,我们也自己动手让瓶子宝宝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原来我们的小耳朵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声音,但是有小朋友不爱惜自己的小耳朵,让自己的耳朵很受伤。以后小朋友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耳朵,也不要大声的喊叫,这样我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各种好听有趣的声音了。

  教学反思:

  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入手,再去发现声音、感知声音,而后启发幼儿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了解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每个环节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奇妙的声音,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学习品质。

49、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小脚的朋友》教学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2.学习穿脱鞋袜。

  3.愿意和小脚一起玩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脚印人手一对、玩具铺成的小路、爬行垫、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跟着孙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吧。在音乐《郊游》的

  伴奏下进入场地。

  二、学习脱掉小袜子

  1.认一认(脱鞋袜,认小脚)

  师:小朋友和孙老师一起做游戏开心吗?我们的小脚也想出

  来做游戏,请小朋友脱下我们的小鞋子(提醒幼儿,两个鞋子是好朋友,要让他们亲亲热热在一起)”

  脱袜子:师:“请小朋友一块脱下我们的小袜子。”(儿歌引导:缩起小脖子,拉长小鼻子,弯起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2.看一看(观察小脚)

  (1)师:“看一看你的脚上有什么?数一数一只脚上有几只脚趾?另一只呢?”

  (2)引导幼儿闯一闻小脚,小朋友之间挠一挠脚底,体验和小脚玩的乐趣。

  (3)我们的小脚能干什么呢?(走路、跑步、跳绳、踢球)

  三、光脚走一走

  教师带领幼儿光着脚在地面上走一走,有什么感觉?(凉),然后再带领幼儿在事先准备好的凸起的积木雪花片上走走,感受一下是什么感觉?(刺脚)

  教师总结:原来光着小脚走路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受伤,那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小脚呢?(引导幼儿说出穿上鞋子和袜子、每天洗脚、勤剪脚趾甲)

  四、听故事

  师“可是有一个淘气的小脚丫丫就是想要光着小脚到外面走一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小脚丫丫的好朋友是谁?小脚丫丫离开好朋友之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鞋子、袜子是小脚的朋友?

  五、学习穿袜子

  师:“摸模我们的小脚有什么感觉?(凉)怎么办呢?给小脚了找朋友吧。”

  穿袜子:儿歌引导“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拉长鼻子,穿好小袜子。”(在幼儿穿袜子的过程中,要提醒幼儿特别注意脚后跟,避免穿反了)穿鞋子

  (穿完后与地上的脚印对照,检查是否穿对)

  六、穿着鞋袜在地而上再次体验,感知并比较(舒服)。

  活动延伸:

  现在请小脚了带我们去洗手间洗洗我们的小手吧,出发!

  课后反思:

  《小脚的朋友》这一活动就是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具体感受的活动,我把其定位为健康领域,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学习穿脱鞋子和袜子,知道鞋子和袜子能保护自己的小脚。并愿意喜欢穿袜子。午睡时,经常发现有的小用友好奇地脱下袜子,好像很感兴趣似的玩着小脚,也经常听家长们抱怨孩子一回家就脱下鞋袜,光着脚在地板上走。另外,现在的孩子在家长们的百般宠爱下成长,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妈,样样事都替孩子做了,孩子都没有自己尝试的机会,使得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很差,自我保护意识也就相应地差了,该如何让幼儿正确认识鞋子和袜子呢。我利用了《小脚的朋友》这一活动,让幼儿在认识小脚的用友是鞋子和袜子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穿脱鞋袜。

  活动的导入,我创设了一个游玩的情景,老师和孩子们在《郊游》音乐的伴奏下,来到了草地上,我请小朋友们脱下鞋子,一起来到垫子上,和小脚一起玩游戏,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接着,我让孩子们先脱下一只袜子,老师及时发现问题,比如:用力拉袜尖部分,怎么也拉不下来(活动中没有发现这一个问题,因此在讨论时我没有及时引导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我感觉是一个失误),或是脱下袜子时,袜子是反着的等。并和幼儿讨论怎样做才能避免出现这些现象,并在儿歌的引导下边说儿歌边教幼儿学会正确地脱袜子,并脱下另一只袜子。

  幼儿在脱下袜子后,我就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脚有几个脚趾头,在数一数,间一间,相互挠一挠中体验和小脚玩游戏的快乐。

  当问到“我们的小脚能干什么呢?”孩子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都能说出走、跑步、踢球、骑自行车等等,并让孩子们站起来模仿一下,又一次调动了孩子们的愉快的课堂氛围。光脚走一走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光着脚,分别在地面上和玩具铺成的“五彩小路”上走一走,让小脚感受到地面的“凉”和玩具“刺脚”的感觉,教师并及时小结:光着小脚在地上走有点冷,走在积木上还会痛。原来光着小脚走路很不舒服,容易着凉、受伤。因此展开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孩子们可以自由讲述,大胆说出穿上鞋子和袜子,但是对“勤剪脚趾甲”,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说出。

  接下来,我利用了故事《小脚的朋友》,既培养了孩子安静地倾听故事的能力,让孩子知道了鞋子和袜子是小脚的好朋友,能保护小脚。

  在学习穿林子的过程中,我仍然先让小朋友先尝试自己穿一只袜子,老师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了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特意模仿穿错的现象给孩子们看,比如:脚后跟穿脚背上了或是穿到侧面了,我仍然运用了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正确地穿上另一只袜子。

  穿好袜子后让幼儿帮小脚找到另一个好朋友“鞋子”,并穿上,提醒幼儿穿好后对照一下是否穿对,有没有穿反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再一次体验到快乐和成功,他们用自已的小手让三个好用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最后,我提醒小朋友先洗洗小手,再到户外活动场地上走一走小石头,再一次体验、比较,加深理解鞋子和袜子是小脚的朋友,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