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1、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个别化学习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接触每个幼儿,实现新的教育目标,能促进幼儿的认识发展。

  摘要:

  幼儿课程要面向幼儿、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不再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在对幼儿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类似于个别化学习这种有利于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和发展的方式,在新的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将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要结合区角活动和教学方式的个别化,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个别化、学习活动

  正文:

  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和培养幼儿的个性,顺应幼儿自然本性的发展,满足其真正需求。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幼儿的发展需要。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幼儿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化需求,要求幼儿教育与实际生活相接轨,真正做到使儿童“回归生活”。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一、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个别化学习”教师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供给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而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是孩子“个别化学习”。这种学习活动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既能为幼儿提供在主题活动中对热点问题的探索空间;又能支持幼儿在主题背景下自主地表达与表现;还能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解决一些有关认知方面的问题。“核心经验”、“操作摆弄”、“自主学习”。这应该也是个别化学习的精髓所在,“核心经验”即主题的教育目标,说明个别化学习也是有教育目的,是要根据主题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创设相应的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把教育目标物化。“操作摆弄”这是幼儿的学习方式,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产生于动作”,个别化学习是让孩子们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是自发性的学习、发现性的学习。“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材料,运用自己的行为方式,主动地去学习。这种方式更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和“最近发展区”,也是最契合孩子学习方式和特点的。

  二、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实现新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幼儿园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接触每个幼儿,发现他们的有利条件以便因材施教。

  三、个别化学习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个别化学习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首先,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个别化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兴趣和好奇是创造性 思维的动力;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设置了各种问题,这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并将看到的现象在活动中加以利用,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愿参加、自主选择和自主行为,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其次,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总是以摆弄操作材料外显动作方式反映内隐的心智活动,幼儿活动伴随着幼儿动作开展,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联合的探索性动作,去感知、体验事物的性质、事物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另外,个别化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集体活动中,受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接触到每位幼儿。然而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交往的机会多了,幼儿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及能力水平去活动,在各种活动中似乎都是“成功”者,因而得到愉快、自豪、满足等积极情感的体验,这些积极的情感又使幼儿更积极的参与到新的探索活动中。

  最后,个别化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学发展。现代社会中,大多都是421家庭,幼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意识,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往、分享,个别化学习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较多的交往机会,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个别化学习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

  个别化学习活动满足了幼儿自主表达的愿望开发和运用多种生活化的材料和工具能唤起蕴藏在幼儿身上“沉睡的力量”,使幼儿在无穷的乐趣中学习、体验、实践,进而发现色彩世界奇特的变化。个别化学习活动可以为教师提供与每一位幼儿沟通、交流、互动的机会。教师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幼儿个别化学习的经验、能力和想法,可以用发现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个幼儿背后的情感、情绪。这样一种个别化交流的方式可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幼儿,去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时还可以在与幼儿共同创作中给予适宜的推动和支持,让幼儿更好地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另一方面,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按自己的兴趣、意志和能力来选择活动内容,探索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经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质,幼儿的智能发展和表现的形态也存在着众多的差异。要就要求教师客观、全面地观察和解读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从集体到小组的转变,使教师从繁杂的讲课任务中解脱出来,更多的机会观察幼儿。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社会性的情感及其他方面的优势。个别化学习活动给教师一扇了解幼儿的窗,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地解读幼儿。

  五、个别化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但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让老师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在教学活动中把握幼儿发展现状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作出科学评价的能力等。通过一次次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实现教学经验的积累的目的,不断地提升老师自己的教学技能。

  六、个别化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师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

  在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是一个“我教你学”的教育者形象,教学的出发点事为了完成教材、教学的任务,而非幼儿的需要。班级里总会有这样的幼儿,思维活跃、活泼大胆,愿意表现自己,善于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有这样的幼儿,他们胆小内向,沉默寡言,反应迟钝,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处于被忽视的那一类孩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不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学习水平,教育计划也只是针对大多数幼儿的接受水平。而个别化学习活动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走近了幼儿,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好的针对不同的幼儿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例如:能力弱一些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他们更充分的重视和更多的帮助,使他们尽快地融入集体。而面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教师则可以创造一些特定的环境,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扩展他们的特长,充分显示了活动的层次性。

  总之,仅靠集体教学活动来实施课程和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极有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拓展。个别化学习活动可以更好的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个性化学习与探索,并与集体活动的内容相互承接。有利于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幼儿园教育随笔《成长中的那些好戏》随笔

  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上演中各种各样的“好戏”,在这些好戏发生时,我们老师该如何“观戏”、“评戏”,让这些小演员们逐渐成长呢?一起来看看维尼班的这些好戏吧!

  早操回来,小朋友有的自主饮水,有的很快坐下准备上课了,这时传来了吵闹声:“你们要把椅子抬到那边去,这边不能坐”,“我就想坐这里,我不去那边”,“你们就是不能坐这边”,“我就要坐这边,不过去”。。。。。。几个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吵开了。我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绵绵生气的指着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我们在和他们吵架”,我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吵架呢?”,绵绵和雨欣指着左边的座位说:“这边有7个小朋友,那边只有2个人,乐乐、清清和妍妍要坐那边,这样才好看,我们喊他们过去,他们又不听,所以我们吵架了”。生活即教材,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好时机,于是我向他们抛出了两个问题:“你们想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绵绵说:“我们想到了喊他们搬过去的方法,可是他们不愿意”,我继续问“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在逐步的引导下他们用了“石头剪刀布”、“一个一个询问”、“投票”、“说服”等方法解决了这次吵架,将左边的三个小朋友成功的调到了右边,将坐位调整成了他们想要的“对称”模样。

  矛盾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吵架”的情节是孩子们在生活中自发生成的,在吵架刚开始时,我没有因为他们的“吵架”去制止他们,而是在一旁观察,在分析孩子的行为时,发现他们对坐位的“不对称”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在用语言表达上逻辑性不够,造成表达不清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方法单一,缺乏经验,因此导致他们吵架,需要作为教师的我帮助他们梳理问题的关键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于是,我决定利用这次他们自发生成的“吵架”,分析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幼儿自主思考的契机,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午餐时间,依依洗手出来端着餐走到自己的座位前,突然发现自己的椅子不见了,她看了一眼同桌的小朋友,说“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其余小朋友都埋着头吃饭,没有一个人回答,她继续问道“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月儿,是你吗?”,月儿摇摇头说“不是”,依依接着问“宝宝,是你抬的吗?”,宝宝也摇头说“不是我”,依依对着旁边的佳鑫严肃的说“佳鑫,是你吗?你离我最近”,佳鑫将头抬起来看了看依依然后点了点头,接着他主动站起来,重新去抬椅子了,依依笑着把椅子挪到自己位置上,开始进餐。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依依遇见的问题,但却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解决,而是将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留给了依依,在这个案例中,依依遇见问题时,她没有第一时间向老师求助,而是先通过集体询问的方法找抬了自己椅子的小朋友,可是这个办法失败了,没有人承认自己抬了椅子,接着她采取了第二个办法“一个一个的询问”,当问了两个小朋友都失败后,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询问,还加上了自己的理由“你是离我最近的”,她认为可能是最近的小朋友抬了,这一次她问了身边的佳鑫,果然找到了抬自己椅子的小朋友,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依依在日长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她在第一个办法失败后,马上采用了第二办法,最后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因此,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见问题时,成人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充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问题引发幼儿主动思考,丰富和运用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遇见的问题。

  这样的“好戏”每天都在幼儿园里上演,作为老师要正确的对待幼儿的这些“好戏”,每个问题的发生都是在为幼儿提供学习成长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为幼儿提供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正确的评估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适时的进行引导,逐步提升幼儿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3、幼儿园家园合作《浅谈幼儿教师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论文

  摘要: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经常地沟通不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教师也容易获得各种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家长 有效沟通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经常地沟通不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教师也容易获得各种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问题现状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形成、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家园关系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教师的基本素质,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注重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许多不同类型的家长,有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容易,也会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有些年纪大的家长比较关注幼儿的身体和饮食方面,对幼儿过于娇惯;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过高,但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则很低,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

  我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已有十余年的教龄,大中小班都带过,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家长,因此引发了我对“幼儿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这一问题的思考。

  二、案例呈现

  案例一:小班:挑食的小九月

  午餐的时候小九月端着碗吃得很香,可是当我再回到她身边时只看见她在吃米饭,而盘子里的菜原封不动的放在她面前,我蹲下来轻声问小九月:“九月,你怎么不吃菜啊?今天的菜可香了,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啊!”小九月依然不为所动,只是吃着米饭。见状我就端起盘子喂她吃,我把勺子放在她嘴边,她把嘴巴闭得紧紧的,后面无论我再怎么劝说她都不吃……

  等到傍晚小九月的妈妈来接她,我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把小九月吃午餐的情形讲给她妈妈,没想到她妈妈居然说:“老师,九月在家也不吃蔬菜,她不吃就不吃吧。”听完她妈妈的话,我语重心长地和她说:“你知道吗?咱们幼儿园的食谱是带量食谱,每天的饭菜花样多,每一种食物里面都有孩子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天两天不吃可以,如果时间长了轻则养成了挑食的习惯,重则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希望我们共同配合,一起改掉孩子挑食的习惯。”九月妈妈听完我的话说:“谢谢老师的用心,我们尽量配合。”自此,九月挑食的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中班:总爱扮演爸爸妈妈的凯凯

  凯凯是一个不算调皮的男孩,平时都是由姥姥接送,爸爸来的时候不多,从凯凯入园到现状一年半了,他的妈妈只来过两次,所以平时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会和凯凯的爸爸、姥姥沟通。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凯凯在和小朋友沟通时总把姥姥挂再嘴边,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凯凯特别喜欢玩角色游戏,他总喜欢扮演爸爸妈妈,而且总说“爸爸妈妈太忙了,你先自己玩。”当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心疼凯凯,所以在生活中我也有意识地多抱抱他、多摸摸他,他总是很满足地对我笑笑。

  后来我主动找到凯凯的爸爸和他沟通,他的爸爸总是憨厚的笑笑,点着头说好,我也尝试打电话和凯凯的妈妈沟通,可是凯凯的妈妈总以一句“老师,我太忙了,您和他姥姥说就好”为借口拒绝沟通,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凯凯的爸爸也不来接送凯凯了,我只好找到了凯凯的姥姥,通过沟通得知凯凯自从出生后基本就由双方老人照顾,凯凯爸爸妈妈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我把凯凯在园的表现和凯凯姥姥沟通,凯凯姥姥激动地说一定要和凯凯妈妈沟通。

  三、案例分析

  在案例一中,我通过和九月妈妈沟通得知,在入园之前,九月平时都是由奶奶照顾的,九月平时喜欢吃面条、包子等,奶奶每次都为九月做她喜欢吃的,知道九月不喜欢吃菜平时就很少做,以至于为孩子养成了挑食的习惯。九月的妈妈也很着急,但是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办法,在我们沟通之后,我就安慰九月妈妈,习惯的问题急不得,慢慢来,我建议不管在园还是在家,我们都要多多鼓励九月,每次可以少吃一点,习惯了一种菜之后再添加另一种菜,每天吃了两种菜才能得到奖励。九月妈妈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且一段时间以后,九月妈妈主动找到了我,高兴地说九月在家能吃菜了,这可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在案例二中,我通过和凯凯姥姥沟通,得知凯凯妈妈在生活上对凯凯姥姥的依赖性特别大,自从凯凯出生后妈妈很少照顾凯凯,时间长了也不太懂和凯凯怎么相处,所以干脆就把凯凯推给了老人照顾。后来我还是主动给凯凯妈妈打电话,我把我自己当妈妈的经验讲给她听,慢慢地,凯凯妈妈愿意和我沟通了,还说出了好多让她记忆犹新的凯凯的往事,我也给出了好多建议,比如每晚抽出时间和凯凯共同阅读一本绘本故事书,让凯凯讲讲自己好朋友的事情,和凯凯共同制作一件作品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凯凯愿意笑了,在和同伴交流的时候也开始说“我妈妈……我和妈妈一起……”

  四、尝试探索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注重沟通时的礼仪

  我们教师在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着对方,要始终保持微笑,并且要和他们平视,当家长站着时我们也要站着,当我们请家长坐下来时我们也要坐下来;当年长的家长与我们交谈时,我们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奶奶”或“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时,主动向小朋友和家长点头问好;交流之后我们要目送家长离去等等。

  (二)注重沟通时的态度

  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教师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家长将孩子托付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长,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我们对孩子要怀有无比关怀之心,要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而高兴,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觉得我们和他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样家长也一定能敞开心扉。只有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我们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自然融洽。

  (三)注重沟通时的艺术

  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是需要讲究方法的。我们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应语气委婉,不能携杂主观色彩。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的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我们的批评,这时如果我们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我们道歉,此时我们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其实,再好的孩子也会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对孩子的评价要客观,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我们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我们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沟通时的方式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等理由很少主动与我们老师沟通,这对家园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们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例如除了我们常用的面对面沟通外,我们还利用电话、微信、QQ、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期家长会、家长走进课堂等形式,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注重平时认真观察孩子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想法也会不同。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做到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

  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掌握与家长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促进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家长而言,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配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积累科学专业的育儿经验,只有在教师和家长双方教育力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下,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4、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个别化学习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接触每个幼儿,实现新的教育目标,能促进幼儿的认识发展。

  摘要:

  幼儿课程要面向幼儿、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不再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在对幼儿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类似于个别化学习这种有利于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和发展的方式,在新的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将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要结合区角活动和教学方式的个别化,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个别化、学习活动

  正文:

  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和培养幼儿的个性,顺应幼儿自然本性的发展,满足其真正需求。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幼儿的发展需要。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幼儿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化需求,要求幼儿教育与实际生活相接轨,真正做到使儿童“回归生活”。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一、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意义

  “个别化学习”教师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供给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而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是孩子“个别化学习”。这种学习活动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既能为幼儿提供在主题活动中对热点问题的探索空间;又能支持幼儿在主题背景下自主地表达与表现;还能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解决一些有关认知方面的问题。“核心经验”、“操作摆弄”、“自主学习”。这应该也是个别化学习的精髓所在,“核心经验”即主题的教育目标,说明个别化学习也是有教育目的,是要根据主题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创设相应的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把教育目标物化。“操作摆弄”这是幼儿的学习方式,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产生于动作”,个别化学习是让孩子们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是自发性的学习、发现性的学习。“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材料,运用自己的行为方式,主动地去学习。这种方式更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和“最近发展区”,也是最契合孩子学习方式和特点的。

  二、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实现新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幼儿园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教师观察和接触每个幼儿,发现他们的有利条件以便因材施教。

  三、个别化学习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个别化学习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首先,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个别化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兴趣和好奇是创造性 思维的动力;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设置了各种问题,这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并将看到的现象在活动中加以利用,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愿参加、自主选择和自主行为,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其次,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总是以摆弄操作材料外显动作方式反映内隐的心智活动,幼儿活动伴随着幼儿动作开展,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联合的探索性动作,去感知、体验事物的性质、事物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另外,个别化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集体活动中,受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接触到每位幼儿。然而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交往的机会多了,幼儿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及能力水平去活动,在各种活动中似乎都是“成功”者,因而得到愉快、自豪、满足等积极情感的体验,这些积极的情感又使幼儿更积极的参与到新的探索活动中。

  最后,个别化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学发展。现代社会中,大多都是421家庭,幼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意识,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往、分享,个别化学习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较多的交往机会,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个别化学习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

  个别化学习活动满足了幼儿自主表达的愿望开发和运用多种生活化的材料和工具能唤起蕴藏在幼儿身上“沉睡的力量”,使幼儿在无穷的乐趣中学习、体验、实践,进而发现色彩世界奇特的变化。个别化学习活动可以为教师提供与每一位幼儿沟通、交流、互动的机会。教师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幼儿个别化学习的经验、能力和想法,可以用发现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个幼儿背后的情感、情绪。这样一种个别化交流的方式可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幼儿,去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时还可以在与幼儿共同创作中给予适宜的推动和支持,让幼儿更好地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另一方面,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按自己的兴趣、意志和能力来选择活动内容,探索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经验,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质,幼儿的智能发展和表现的形态也存在着众多的差异。要就要求教师客观、全面地观察和解读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从集体到小组的转变,使教师从繁杂的讲课任务中解脱出来,更多的机会观察幼儿。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社会性的情感及其他方面的优势。个别化学习活动给教师一扇了解幼儿的窗,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地解读幼儿。

  五、个别化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但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让老师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在教学活动中把握幼儿发展现状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作出科学评价的能力等。通过一次次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进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实现教学经验的积累的目的,不断地提升老师自己的教学技能。

  六、个别化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师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

  在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是一个“我教你学”的教育者形象,教学的出发点事为了完成教材、教学的任务,而非幼儿的需要。班级里总会有这样的幼儿,思维活跃、活泼大胆,愿意表现自己,善于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有这样的幼儿,他们胆小内向,沉默寡言,反应迟钝,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处于被忽视的那一类孩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不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学习水平,教育计划也只是针对大多数幼儿的接受水平。而个别化学习活动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走近了幼儿,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好的针对不同的幼儿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例如:能力弱一些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他们更充分的重视和更多的帮助,使他们尽快地融入集体。而面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教师则可以创造一些特定的环境,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扩展他们的特长,充分显示了活动的层次性。

  总之,仅靠集体教学活动来实施课程和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极有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拓展。个别化学习活动可以更好的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个性化学习与探索,并与集体活动的内容相互承接。有利于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5、幼儿园教育随笔《幸福的劳动》随笔

  这是一篇大班教育随笔,幼儿园老师就像是一群孩子的保姆,工作是琐碎的,也是辛苦的。每天除了要带孩子们唱歌、绘画做游戏,还要照顾他们吃饭,睡觉,穿衣服,甚至包括上厕所提裤子,擦屁股,冲厕所。但是在你的每一次付出的背后,都有一群可爱的脸蛋在对你微笑。

  当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突然来到幼儿园,跟我诉说着小学的见闻和成长时,我是那么的激动,又是那么的幸福。原来曾经的辛苦不是自说自话,而是有人一直在用行动回应着我们。

  当已经毕业的家长群,在感恩节那天,晒出孩子的学科成绩,并对老师们说:“谢谢老师在幼儿园的辛勤指导”。我是那么的激动,又是那么的幸福,原来我曾经的挑灯夜战,不是没有结果。原来背后的一群家长也在默默关注着。在你低头给她们穿鞋子的时候,有人会认真的看着你的脸,并对你开心的说“老师,我好喜欢你”,并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在你守候一中午的午睡时,有人会睁开眼,对你幸福的说到:“老师,我今天中午睡的好香好香哦”。

  当你看到一幅幅绘画展在室外;当一个个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统一的口号出操时;当一个一个孩子喊着马妈妈、马妈妈幼儿园也有一个好妈妈。;我想我当时的内心是激动的,是开心的,是幸福的。是的,我们平时很辛苦,也很认真。但这不是独角戏,你有一大群的可爱的小粉丝,他们用爱的眼神望着你。他们努力的想要记住你的每一句话,他们努力的做好你要求的每一个动作。

  不仅如此,他们还关心着你的每时每刻,帮你端小椅子,提醒你喝水。一天没见到你时,他们会第一时间向你汇报重要的新闻,还迫不及待地关心你。这几天去哪了?有没有想念他们……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孩子这么在乎你,那是因为我们用爱的眼睛在守望着他们,因为我们用心在呵护着他们。还有什么比这还温暖,还有什么比这更难得。

  我用我的爱和智慧,感染着这群可爱的,这群聪明可爱的孩子又用天真和快乐围绕着你。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原来我一直在这样幸福劳动着。

  然而有的家长对幼儿园不了解,对老师不信任,家长工作方面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各种挑战。我是耳闻目睹,作为幼教集团中的每位老师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以顾全大局的思想去和家长做好沟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幼教集团的教育理念。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作为幼教集团中的一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孩子!

  我希望幼儿园里的每位老师都要把严谨的师德师风教育常记在心。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6、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引进中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与中国国情、本土文化产生冲撞导致剧烈的摩擦而无法继续得到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

  蒙台梭利 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 启示

  正文

  1前言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引入中国以来,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迫切的就是如何把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中国本土国情更好地结合起来,使之能够更好地为我国所用。蒙台梭利教具在符合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兼具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反映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提高了教师素质,使蒙台梭利教师符合蒙台梭利教师标准。本研究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中国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在实践方面为幼儿园教师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提供技术层面的操作。

  2蒙台梭利的主要教育思想观

  2.1混龄教育观——打破班级和年龄界限的幼儿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将年龄在3到6周岁的学前儿童编在一个相对大的环境里共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打破了班级和年龄的界限,更符合社会需求,使不同年龄的儿童交往合作,在共同生活学习中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有些研究者认为,混龄教育模式具有三个共同的要素:将不同能力,不同年龄的儿童编在同一年级中;强调儿童发展的需要和怎么最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2.2儿童社会性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混领班有利于儿童的交往与合作,通常年龄较小的幼儿会向年龄较大的幼儿进行模仿和学习,而年龄较大的幼儿也在教育年龄较小的幼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处于“上位者”的地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较大提升。而且,这种儿童向儿童学习的方式比儿童向成人学习更加自然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不感到受压抑。再者,混龄的设置是和蒙台梭利的吸收性心智密切相关的,更有利于儿童吸收环境中的一切,在和环境的互动中成长

  2.3蒙氏教具观——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

  蒙氏教具被蒙台梭利本人称为“工作材料”,“教材”是蒙氏教育的一大特色,是蒙台梭利经过大量的观察、实验,为“儿童之家”的孩子专门制定的一套主要以进行感官训练为目的,儿童在“工作”中反复操作以实现自我教育的活动材料。蒙台梭利教具主要分为6大领域,包括感官、数学、语言、科学文化、日常生活及音乐教育教具。

  2.4教师观——符合蒙氏教学合格教师标准

  蒙台梭利教师,简称蒙氏教师,是依照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教学原则,以蒙氏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教具,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由于蒙台梭利教师不会以只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的位置,处于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而让孩子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使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所以,蒙台梭利教师称为“导师”更恰当。

  3我国幼儿园蒙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引入我国以来,产生了许多问题,除了我国幼儿教育本身固有的问题之外,还有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推究。

  3.1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十分单一的,大多数幼儿园仍然是以年龄作为划分班级的依据,即把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分到同一个班级,这种同龄编班的形式最大的优势是便于实施集体教育,便于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以后,我国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幼儿园也不在少数,但是,鲜有获得成功的案例,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是片面地引进了蒙氏教育的皮毛,而没有掌握其精髓。国外蒙氏幼儿园均是在混龄分班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而我们国家仍然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典型的“中体西用”。

  蒙氏教具在幼儿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弊端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玩教具构成其重要的学习资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当今我国幼儿园,玩教具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制玩教具;另一种是正规玩教具。近些年来,在正规玩教具中,被大力推崇的是蒙氏教具。所谓蒙氏教具,是供给幼儿成长“工作”时所用的“材料”,能够起到增进幼儿智力和改善性格的作用,其优势毋庸置疑。但是,在引入中国幼儿教育中并加以实践的过程中,确实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是蒙台梭利教具本身存在的问题,蒙氏教具具有“单一性”,这种“单一性”是指功能上的单一,每一项蒙氏教具都突出一个感觉点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只训练一种感知能力,片面割裂人的感觉的整体性,不利于整体意识的培养。另外,蒙氏教具是经过人为加工的,在操作步骤,使用方法上都有严格的规定,是已经设计好了的成品教具,限制了玩具的可开发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蒙氏教具强调儿童自己工作,不赞同儿童之间的相互帮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社会性,合作性的培养。还有,经研究证明,蒙氏教具在孩子的成长经验,生活经验和情感的连接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二是蒙台梭利教具的时代性和本土化问题。时代的变化必然要求有适应时代的东西,蒙氏教具的时代性体现的不够明显。还有在我国幼儿教育引进蒙台梭利教具的过程中,我们犯了极其严重的照搬照抄的错误,教具承袭于西方而鲜少有改变,教育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方式,因此教具则应该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特色。

  三是蒙台梭利教具使用方法的不正确,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老师把蒙氏教具当成普通教具使用,在上课时,老师拿一套教具给孩子们讲解,告诉幼儿如何做是正确的,然后让幼儿照着老师摆出的样子重新摆一遍,在下课的时候就收起来,这整个过程完全是忽视蒙氏教具意义的形式主义,是为了使用蒙氏教具而使用蒙氏教具的过程。很多幼儿根本不了解这是在做什么,不少幼儿甚至对盛放蒙氏教具的工作盘更感兴趣,错误的理解,错误的使用方式,不充裕的使用时间,造成了对蒙氏教具的错误应用。

  3.2与蒙氏幼儿教学教师标准不相符

  在教师方面,出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缺少合格的蒙氏教师,甚至出现了非蒙氏教师进行蒙氏教育的奇怪状况。当我们用蒙台梭利教师的标准来评价我国从事蒙氏教育的教师时,可以发现,大多数都是不合格的,而得到国际认可的更是凤毛麟角。部分教师没有经过蒙氏教学的专业培训,没有系统学习过蒙台梭利相关理论,不具备蒙台梭利教学所应该具备的知识,仅仅是经过几天或一个月的短暂培训,就开授蒙氏课程,他们只学习到其皮毛,甚至连皮毛都没有学会,更谈不上理解蒙氏教育的思想,就打着蒙氏教育的旗子对幼儿进行错误指导,更有甚者,不能从心底认可蒙氏教育,却为了某种原因而教授蒙氏课程。

  4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针对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借鉴吸收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希望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4.1启示1: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不同年龄的幼儿交往,更有利于认知的发展。一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幼儿的游戏行为而得知,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游戏比同年龄儿童在一起游戏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在游戏过程中,非正当竞争行为减少,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年幼者通过模仿年长者得到学习和发展,而年长者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不仅能力得到发展,身为上位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较大提升。

  4.2启示2:精心制作和使用符合蒙台梭利教具要求的教具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幼儿园教育中教具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实现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教具使用的本土化,因此,幼儿园在制作和使用蒙氏教具时需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要使蒙台梭利教具具备时代特点和中国本土化,那它就必须要“变”。我们在保留蒙台梭利教具中依然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那部分之外,了解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本土化教具,要求教具与当地特点相结合,与幼儿园本身特点相结合,这不仅仅是蒙氏教师重要的职责与要求,更是为了适应儿童的发展。作为与儿童整日亲密接触的教师,是具有资格为儿童制作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具的,而且,我们应该多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制作教具,而不是只单纯考验教师的技能技巧。

  另一个方面是要规范使用蒙台梭利教具。首先要求幼儿园开设规范的蒙氏课程,而不是表面上打着蒙氏教育的旗子,本质上仍然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再次是教师要掌握规范的使用方法。最后是要为蒙氏教具的使用提供良好的环境,要保证时间充裕,也要注意营造自由、宽松的气氛。

  4.3启示3:培养符合蒙氏要求的教师

  为了培养合格的蒙氏教师,我国政府应该在制度上加以保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完整的教师管理体制。比如要求蒙氏教师持有专门的蒙氏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提高幼儿教师教学学历等,更或者在大学开设专门的蒙氏教师专业,提高教师起点。身为合格的蒙台梭利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所教的理论自信,清楚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同时,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只有细致观察每个儿童的不同,才能给与正确的启发与指导。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闫美玲. 当代美国幼儿教师观及其影响探析.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刘文,魏玉枝.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3): 18-20.

  [3] 张璐琳. 我国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少年儿童研究,2009,(18): 12-14.

  [4] 刘宝根,徐宇,余捷,陶晓玲.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美国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3): 11-12.

  [5] 李国英. 采取蒙台梭利教学法的马来西亚幼儿园. 江西教育,2007,(2): 12.

  [6] 霍力岩. 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教育改革——借鉴蒙氏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比较教育研究,1999,(5): 13-14.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7、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发现特别幼儿的闪光点》

  本篇是大班教育随笔《发现“特别”幼儿的闪光点》,通过从别的老师嘴中描述这个“特别”的幼儿,初步印象就是暴力,但教师不能以片面的言语去对待幼儿,着眼于他的优点上,不能死揪着缺点不放手,优点放大表扬鼓励,缺点不强调大力批评小声只对他一人指出并提出改进方法的建议。

  关于这个“特别”的幼儿,初次了解这个孩子是用耳朵听到的。记那是开学初家长会活动,听她妈妈说他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好的行为,甚至些许暴力倾向。在之前所在的幼儿园,经常出现打保育老师的行为。

  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一切带有情绪的暴力行为一定有他的前提和原因,我相信这样的孩子一定有很多优点,我们应该着眼于他的优点上,不能死揪着缺点不放手,优点放大表扬鼓励,缺点不强调大力批评小声只对他一人指出并提出改进方法的建议。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教育理念,我们迎来了这名幼儿。

  也许是刚接触一个新环境,他充满好奇和小心翼翼。慢慢下来后,发现他的情绪特别容易激动,可能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特别细小的事情就会攥紧拳头咬牙切齿的激动到颤抖,仿佛要雷霆大怒。但是只要转移他注意力,不过短短几秒钟就会满脸笑颜。说明一时的情绪化短暂占据他大脑,并不是主导。只要我们当时马上转移他大脑注意精力,就可以完成过渡。

  慢慢相处下来,发现了他很多优点:

  1、热爱链条和电子玩具能够专心致志组装出非常优秀的大作品,他经常区域游戏时认真钻研一种玩具至收区。

  2、懂道理并且自己也讲道理,我们跟他讲的道理他都能听懂,特别明理如大人。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也能及时改正。

  3、很有是非观念、乐于指正别的小朋友的错误即使他也在犯,这一点确实是他的可爱之处。本身做得不对的情况下,指出别人的不对而且错误点相同。

  4、乐于帮助别人,但是一定要强调“这是我帮他的”而且要说很多遍直到我们给予他充分的表扬和肯定。

  5、在玩玩具或者做一些好玩儿的事情,能想到他的好朋友帅帅,会帮他留个地方,或者去叫他。别的小朋友来,会告诉他们“这是我给帅帅留的”。

  认真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个所谓“问题”儿童,有很多大小不一的优点,如同龄孩子一样天真可爱。

  下面列举他的小实例,让我们走进这位容易暴躁的“非常有名”的孩子。

  一次绘画的教育活动,他在认真画画的时候,旁边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一下,画错了一笔,就像打开了他的暴躁小开关儿,立刻大声嚷了起来“你碰我干什么,你瞧你干的,都怪你”说着举起小拳头要做出打的姿势,被老师及时阻止了,老师说“没事,他不是故意的,你再接着画就可以了” “不行,我的画儿已经成这样了,画不好了,都怪他,啊~啊~”开始了他标志性的扯大嗓门儿叫。眼圈红红的眼看要落泪,小手紧紧攥住小拳头,咬牙切齿无法控制的身体颤抖。然后顺势躺在地上,脚连蹬再踹好不忙活。“信心(他的小名儿)你起来,我们是讲道理的孩子” 此时的他听不进去老师说的任何话,依旧边哭闹边继续蹬踹。吸引了很对原本正认真绘画的小朋友的视线。这时,我走进他身边,蹲下来轻轻对他说“信心你怎么了,是有小朋友欺负你了嘛?发生什么事,来,你起来跟小王老师说说” 只见他停止哭闹,安静站起来,我伸出自己的手作出让他拉手的姿势,他乖乖拉过我的手,跟我到了独立的衣帽间。他已经停止流泪,我说“信心你跟小王老师说说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是这样的小王老师,我正在画画儿,他突然碰我一下,我的画就画出来了,就坏了没法画了”“这样啊,小朋友如果要是故意碰的你,确实是他的不对,但是你有没有问问他是不是故意的呢,然后你就发脾气了,小王老师看到你是不还伸出了小拳头,你是要干嘛?”“我很生气,没有问,我就是当时很生气”“小朋友不小心碰坏了你的画,你很生气,老师理解,但是你想想,小朋友不是故意的,我们原谅他,然后我们再重新画个更漂亮的好吗?”“好,那您给我一张新的纸我要画个更漂亮的” “那你现在还生气吗?”“不生气了”“那我们进去和小朋友一起画画”说着拉着她走进活动室。

  这一个案例可以拓展延伸到很多他的事例,感觉他更像比同龄孩子小的宝宝。一个不合他意,立刻情绪就变了,既控制不住自己也听不进老师的教育言语。比如:没有先让他去选择玩具;他搭建好的玩具被小朋友碰倒等等细微琐碎的事情,都能成为他暴怒情绪的开关。但是,对于这样情绪化爱激动的孩子,冷却降温然后说服教育最为有效。先温柔的拉他去安静的地方谈谈,冷静后回到集体中间继续参与集体活动。

  严格践行《指南》在实施教育

  在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的同时,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更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我相信,信心在用自己的方式体验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和这位“特别”的孩子相处过程中,老师给予他充分的尊重、信任与鼓励,让他在不断完善自己大跨步向前的同时,他带给我们老师很多感触与收获。我时常反思自己,面对脾气暴躁的他我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是否合适,是否正好是它可以完全吸收理解的。他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相信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孩子生命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老师与孩子的相互成长。

  班级有这位“特别”的孩子。这是我的一种福气,同样教会我很多!在自己付出辛苦的同时,也会拥有更大收获与成长。

8、幼儿园幼师论文《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摘要: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幼儿园 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与教学

  正文: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集体教学活动仍是国内幼儿园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类型,集体教学活动游戏的开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活动的重要环节中设计的领域较为明显、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性较强、容易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等。因此,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实践与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游戏与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把传授知识与游戏紧密结合,互相渗透,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我们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计活动,把目标、要求隐含在游戏玩法中,让幼儿愉快地学习。对我们来说,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追随孩子,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如何真正让孩子自主。

  (二)利用游戏因素,使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

  1.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

  这是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例如:我们在组织语言活动《假如你有翅膀》时会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小鸟来到我们班,要和小朋友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快来和小鸟打个招呼吧!”

  2.以“假想”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

  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有的是对角色的假想,例如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以“动物妈妈”的身份出现,而小朋友们则是“动物宝宝”。有的是对情节进行假想,并以此来串联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在美术活动《画树叶》中,我们用这样一段话引入活动:“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它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进而引出教学活动——《给树妈妈穿衣服》。

  3.以园本特色的游戏方式组织活动。

  “做做玩玩”是我们幼儿园的园本特色教学活动。活动中幼儿可以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再利用制作好的作品进行游戏。这类活动可以在我们直接指导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把材料投放在相关活动区,让幼儿在入园后、离园前、专门的游戏或自由活动时自主地选择。

  另外,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还常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生活活动,例如练习拍球、跳绳等。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我们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有的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数学等游戏。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例如体育游戏“钻山洞”、音乐游戏“点豆豆”、科学游戏“吹泡泡”等;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特定环节出现,例如在语言活动中,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谜语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形式),也可以把某些游戏例如“我来问你来答”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以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程度。

  (四)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集体教学中。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地、创造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其中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借助模仿和想象来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生活;结构游戏是利用积木、沙、石等材料建构各种物体,从而发展幼儿的设计创造才能;表演游戏则是让幼儿依据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它可以促进幼儿语言、思维、交往、探索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由集体教学活动生成游戏,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从文学作品活动中生成游戏,另一种是从社会领域活动中生成游戏。幼儿常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中角色、情节的理解,从而生成新的游戏。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二)选择适当的游戏形式。

  幼儿园集体活动游戏化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选择适当的游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

  (三)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理论》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的3-8分钟;大班的5-10分钟。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有效的利用最佳时间,让幼儿掌握关键内容,这才是我们集体活动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提高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技能。

  游戏化的教学模式需要实现教与学的游戏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影响着教的性质,制约着教学游戏化的进程。幼儿教师首先应当具备游戏化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不是分离的状态,应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集体教学活动服务,它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为了充分落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应努力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尽量呈现给幼儿综合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与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激发幼儿学习与活动的主动性,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丁海东,《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教育导刊,2007

  [4]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西南大学出版社,2011

  [5]张艳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必要性》,《素质教育》,2017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9、幼儿园幼师学习论文《浅谈幼教工作》

  摘要:

  在教育承担起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幼儿的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幼师群体的职业获得感不高,幼师当自强。

  二、部分幼师将幼教视为为小学打基础的错误观念。

  三、部分幼师存在工作僵化,忽视幼儿差异性现象。

  四、父母成了孩子启蒙教育的旁观者。本文就以上几点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以供幼教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幼师 现象 对策

  正文:

  教育是立国之本,今有“教育强则国家强”。在教育承担起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幼儿的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孩子、不利于家长,更不利于国家。因此,如何改进教育的方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做好幼儿教育事业是一个时代性课题。

  一、幼师群体的职业获得感不高,幼师当自强。

  不得不承认,当前社会中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幼儿园老师应该算不上老师,只不过陪孩子玩耍、管好孩子吃饭、照顾孩子生活,充其量是个“保姆”的角色。当人们谈论起幼师时,往往会出现“好工作!”,看看孩子好简单的工作等认识。其实不然,幼师既要照顾好孩子的日常,还要让孩子建立生活常规,在学中玩、玩中学。

  幼师的工作量并不比其他老师少,一日常规,从不忘;孩子日常,辛劳转;备课教研,不间断;上课材料,自己创;环创墙面,思索苦;反思小结,不敢放,责任意识贯彻在幼教工作的始终。幼师要像妈妈一样喂饭、哄睡、换衣服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幼师又要是个艺术家,弹奏乐器、绘画、舞蹈,带着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在玩乐中学习,在玩乐中感受世界;还要像个孩子一样,和幼儿一起玩布偶,一起玩游戏。融入他们的世界,把自己当成宝宝;最后才是一名教师,给孩子讲童话故事,构建孩子心灵美好的世界。每天忙忙碌碌,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累点、苦点算什么,只要孩子们展开笑靥,便是世界的美好!幼师当自强,幼师们用自己的辛勤,培养着未来的花朵。

  真心是幼师的担当、用心是幼师的责任、实心是幼师的底气。在人生最美好的那段时光中,是幼儿园老师陪伴着度过的。因此,作为一名幼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戒骄戒躁、不妄自菲薄、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用行动来获得尊重。

  二、部分幼师将幼教视为为小学打基础的错误观念。

  幼儿园将幼儿教学当做为今后孩子的学习打基础,将小学内容强加到幼儿教学中,当下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也许幼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这样做的影响却考虑的不够全面。过早地将幼儿的学习模式化,反对孩子们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甚至用体罚的方式,这对孩子们的创造力的打击很大。采用不正确的方法强迫性的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们,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应有的好奇心和发现的喜悦也不复存在,甚至使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厌倦。

  曾有幸拜读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林先生从桃花心木的形状起笔,描写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的故事,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历程,最后通过与种树人的谈论,引出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寻求成长,又何尝不需要有像桃花心木一样的勇气和主动呢?从书本中找到水源,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从反思中触摸阳光,从交流研讨中迸发成长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在一步一步成长的历程中,做一位阅读不断、笔耕不缀、实践不止的幼教老师,做一位自强、自立、自主的幼教老师;做一个自省、主动、勤思的幼教老师;做一个学习、反思、研究、创新的幼教老师。培养一棵棵“有根有形有魂”的桃花心木。

  幼教老师是幼儿教育的灵魂,是执行者,好的幼教老师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幼教老师的准入门槛。幼教老师的知识面要适当拓宽,最好是心理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并重,适当的懂一些医学知识,能够对孩子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帮助,使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更加专业化。

  三、部分幼师存在工作僵化,忽视幼儿差异性现象。

  在幼儿园里,老师普遍将自己摆在成年人的位置去看待孩子,这是一种不自觉表现的习惯。于是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在老师的眼中变得那么的幼稚和可笑。老师这种心态一旦产生,就难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刚刚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的孩子是一张纯真的白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时候,幼儿园老师都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忽视孩子之间的差异,采用同一种要求和同一种方法来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错误的。另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智力的发展存在着较快或较慢的差异。老师以简单的聪明和笨来进行定义,对孩子们进行横向比较,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的成长环境,更会导致孩子失去原有的个性。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孩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不断形成孩子的认知结构和一些新的概念。因此,让孩子参与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点,可以让孩子有自由探索的空间。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参与愿望,更能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性知识。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并逐步培养孩子懂礼貌,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在这些活动中,要设立一些荣誉,培养出孩子的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以帮助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认真分析孩子间的差异,耐心的引导孩子,对每一个孩子都保有充分的尊重,运用纵向比较法,使孩子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保留其独有的个性。

  四、父母成了孩子启蒙教育的旁观者。

  父母是每一个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十分关键。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但是,很多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便当起了甩手掌柜,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高枕无忧,不需要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孩子的教育由老师去负责。父母一旦对孩子缺少关心和教育,会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如果家长和老师也缺少交流,孩子的不健康心理得不到及时纠正或者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来纠正,将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成长。

  所以,父母们应该改变这种想法,不能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老师就应该对孩子的教育全权负责。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应该多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包括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想法。而幼儿园方面,也应该更好的与孩子的家长进行联络,定期的将孩子一段时间来的表现进行记录,送到父母手中。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父母还可以适当的在幼儿园跟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和游戏,将幼儿园的教育跟家庭教育更好的联系起来。这样,双管齐下,孩子在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关怀下健康的成长。

  目前在国内的幼儿教育事业如今已经取得巨大的发育并日趋成熟,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事业也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这些都需要每一位幼儿教育事业工作者一起努力才能改变。在幼儿教育中要避免对孩子的忽视,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揠苗助长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学习是孩子的权利,享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更是孩子的权利,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0、幼儿园获奖论文《浅谈幼儿教师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摘要: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经常地沟通不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教师也容易获得各种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经常地沟通不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教师也容易获得各种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保教工作,从而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就成了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问题现状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形成、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家园关系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教师的基本素质,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注重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许多不同类型的家长,有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比较容易,也会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有些年纪大的家长比较关注幼儿的身体和饮食方面,对幼儿过于娇惯;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过高,但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则很低,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

  我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已有十余年的教龄,大中小班都带过,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家长,因此引发了我对“幼儿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和家长沟通”这一问题的思考。

  二、案例呈现

  案例1:小班:挑食的小九月

  午餐的时候小九月端着碗吃得很香,可是当我再回到她身边时只看见她在吃米饭,而盘子里的菜原封不动的放在她面前,我蹲下来轻声问小九月:“九月,你怎么不吃菜啊?今天的菜可香了,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啊!”小九月依然不为所动,只是吃着米饭。见状我就端起盘子喂她吃,我把勺子放在她嘴边,她把嘴巴闭得紧紧的,后面无论我再怎么劝说她都不吃……

  等到傍晚小九月的妈妈来接她,我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把小九月吃午餐的情形讲给她妈妈,没想到她妈妈居然说:“老师,九月在家也不吃蔬菜,她不吃就不吃吧。”听完她妈妈的话,我语重心长地和她说:“你知道吗?咱们幼儿园的食谱是带量食谱,每天的饭菜花样多,每一种食物里面都有孩子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天两天不吃可以,如果时间长了轻则养成了挑食的习惯,重则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希望我们共同配合,一起改掉孩子挑食的习惯。”九月妈妈听完我的话说:“谢谢老师的用心,我们尽量配合。”自此,九月挑食的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中班:总爱扮演爸爸妈妈的凯凯

  凯凯是一个不算调皮的男孩,平时都是由姥姥接送,爸爸来的时候不多,从凯凯入园到现状一年半了,他的妈妈只来过两次,所以平时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会和凯凯的爸爸、姥姥沟通。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凯凯在和小朋友沟通时总把姥姥挂再嘴边,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凯凯特别喜欢玩角色游戏,他总喜欢扮演爸爸妈妈,而且总说“爸爸妈妈太忙了,你先自己玩。”当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心疼凯凯,所以在生活中我也有意识地多抱抱他、多摸摸他,他总是很满足地对我笑笑。

  后来我主动找到凯凯的爸爸和他沟通,他的爸爸总是憨厚的笑笑,点着头说好,我也尝试打电话和凯凯的妈妈沟通,可是凯凯的妈妈总以一句“老师,我太忙了,您和他姥姥说就好”为借口拒绝沟通,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凯凯的爸爸也不来接送凯凯了,我只好找到了凯凯的姥姥,通过沟通得知凯凯自从出生后基本就由双方老人照顾,凯凯爸爸妈妈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我把凯凯在园的表现和凯凯姥姥沟通,凯凯姥姥激动地说一定要和凯凯妈妈沟通。

  三、案例分析

  在案例一中,我通过和九月妈妈沟通得知,在入园之前,九月平时都是由奶奶照顾的,九月平时喜欢吃面条、包子等,奶奶每次都为九月做她喜欢吃的,知道九月不喜欢吃菜平时就很少做,以至于为孩子养成了挑食的习惯。九月的妈妈也很着急,但是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办法,在我们沟通之后,我就安慰九月妈妈,习惯的问题急不得,慢慢来,我建议不管在园还是在家,我们都要多多鼓励九月,每次可以少吃一点,习惯了一种菜之后再添加另一种菜,每天吃了两种菜才能得到奖励。九月妈妈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且一段时间以后,九月妈妈主动找到了我,高兴地说九月在家能吃菜了,这可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在案例二中,我通过和凯凯姥姥沟通,得知凯凯妈妈在生活上对凯凯姥姥的依赖性特别大,自从凯凯出生后妈妈很少照顾凯凯,时间长了也不太懂和凯凯怎么相处,所以干脆就把凯凯推给了老人照顾。后来我还是主动给凯凯妈妈打电话,我把我自己当妈妈的经验讲给她听,慢慢地,凯凯妈妈愿意和我沟通了,还说出了好多让她记忆犹新的凯凯的往事,我也给出了好多建议,比如每晚抽出时间和凯凯共同阅读一本绘本故事书,让凯凯讲讲自己好朋友的事情,和凯凯共同制作一件作品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凯凯愿意笑了,在和同伴交流的时候也开始说“我妈妈……我和妈妈一起……”

  四、尝试探索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注重沟通时的礼仪

  我们教师在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着对方,要始终保持微笑,并且要和他们平视,当家长站着时我们也要站着,当我们请家长坐下来时我们也要坐下来;当年长的家长与我们交谈时,我们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奶奶”或“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时,主动向小朋友和家长点头问好;交流之后我们要目送家长离去等等。

  (二)注重沟通时的态度

  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教师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家长将孩子托付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长,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我们对孩子要怀有无比关怀之心,要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而高兴,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觉得我们和他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样家长也一定能敞开心扉。只有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我们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自然融洽。

  (三)注重沟通时的艺术

  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是需要讲究方法的。我们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应语气委婉,不能携杂主观色彩。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的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我们的批评,这时如果我们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我们道歉,此时我们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其实,再好的孩子也会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对孩子的评价要客观,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我们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我们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沟通时的方式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时候家长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等理由很少主动与我们老师沟通,这对家园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们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例如除了我们常用的面对面沟通外,我们还利用电话、微信、QQ、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期家长会、家长走进课堂等形式,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家园形成合力,共同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注重平时认真观察孩子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想法也会不同。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做到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

  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掌握与家长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促进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家长而言,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配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积累科学专业的育儿经验,只有在教师和家长双方教育力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下,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

11、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一名幼教的故事》

  正文

  谈到“师德”这个话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感人至深的故事,也谈不上什么高尚的品格和师德精神,有的只是近五年如一日的一份真诚、一份执著、一份坚守和付出后的期许感动。在此,就与老师们一道分享我工作中曾经的一次感动,那就是孩子轻轻的一声问候:“老师,你困吗?”

  记得那天中午,我值午睡,像往常一样照顾好孩子们吃过午饭,一切收拾完整就叫孩子们睡觉了。在我的督促、鼓励和帮助下,孩子们一会儿就按要求陆续睡下了,但有几个孩子却始终睡不好,时不时地又传出他们稀稀疏疏的讲话声,我就在他们的床边来回地走动,一会儿给这个孩子盖盖被子,一会儿又走到那个孩子身边摸摸他的额头,慢慢地很难入睡的那几个孩子也进入了梦乡。

  这时,我才放心地拿起一本书坐到一个孩子身边看了起来。时间在悄悄地溜走,孩子们的鼾声不断,不知不觉我也在这里坐了近半个多小时,我正准备起身看看孩子们时,一个声音突然从我后边传来:“老师,你不困吗?”我回过头去,原来是刘芮帆小朋友,她那小小的脸上,一双机灵的眼睛关切地看着我,好像在等着我的回答。我小声地告诉她:“老师也有点困啊,可要陪着你们睡觉,不陪着你们,老师担心你们睡不好啊。”“老师,你来我这里边睡一会儿吧。”。

  这小机灵说着就要起身掀被子,我连忙告诉她:“谢谢你哈,老师不睡,你们好好地睡好就可以了好吗?”她好像很明白似的眨眨眼睛,又翻过身去乖乖地睡着了。 那一刻,我听着孩子们甜美的鼾声和呢喃梦呓,回想着刚才孩子梦醒时那稚气的一声问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思绪也随着蔓延开来。

12、关注特殊儿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与融合教育》幼儿园论文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3岁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随着“融合”理念的提出,让孤独症幼儿和普通幼儿一起接受学前教育已经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长期以来,学者普遍认为多数自闭症患儿预后不良,成年后多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自闭症患儿的不良预后,甚至可以发掘出自闭症儿童远高于常人的天赋。因此,幼儿教师能否通过儿童特征表现准确判断自闭症的发生以及正确的引导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未来、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融合教育的角度,例举自闭症儿童典型特征及表现,同时浅谈如何正确引导和干预自闭症儿童,旨在为幼儿园、家长和自闭症儿童架起一座桥梁,帮助读者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困难,提供给他们需要的帮助,助力他们在普通环境中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成长的快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行为表现 融合教育 干预策略

  正文:

  一、自闭症儿童研究现状及融合教育的意义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又名自闭症,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时期。其表现核心特征包括言语发展障碍、社会人际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爱好狭窄, 是一种终身性的障碍。早期报道自闭症为罕见病,近20多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自闭症患病率均出现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全球自闭症患者约有2480万人。由此看来,自闭症已经不再是一种不常见的情况,能否正确引导自闭症儿童,对儿童、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而融合教育是现阶段干预自闭症儿童最普适、成效最显著的手段。

  由于低年龄阶段的孩子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有更大的可塑性,使得早期融合教育的意义更加深远,它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首先,一般儿童和家长对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的接纳态度,决定了融合教育的深人开展的可能性。

  其次,早期融合的实践证明,进行了早期融合教育的儿童有更大的可塑性。

  研究发现,同伴对于孤独症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伴是他在语言、游戏、大小肌肉等发展方面的极佳模仿对象。在早期融合教育环境中,儿童在社会能力和社会化游戏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其他发展领域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儿童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与他人的互动来进行。因此,社会性的学习活动对身心有障碍的儿童来说,是其身心发展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同伴示范、同伴教导和同伴增强,身心有障碍的儿童得以增进其社会互动能力与适当行为表现。

  二、自闭症儿童典型特征

  (1)言语发展障碍

  言语发展障碍是自闭症儿童一种很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诊断幼儿患有自闭症的重要依据之一。表现为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言语理解能力受损,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常, 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通俗说来, 自闭症儿童言语发展障碍日常表现为寡言少语,极其沉默,即使很亲近的人也难以走近他们的世界;他们说话所使用的词汇单一稀少,较为严重者甚至从不说话。生活中言语理解能力低下,即使很简单的话语也不能完全理解;患儿表达上常存在问题,如语序颠倒、重复刻板、答非所问等;患儿说话多平铺直叙,较少使用语气词来加强表达,多存在节律问题,患儿很少主动与身边的人沟通交流。

  (2)社会人际交往障碍

  人不是作为单一的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人际交往对人的意义重大。但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存在明显障碍,不愿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 哪怕是他们最亲近的父母,他们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玩耍、独来独往,没有好朋友。因为兴趣爱好单一狭窄,对正常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不感兴趣。对他人有严重的抵触心理,有的孩子不抵触,但因言语沟通障碍,也不能很好的交流。

  (3)重复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又一大特征表现:重复刻板行为。他们拒绝周围环境的改变,行为固定重复而又僵化。患儿具体日常表现为用一种方式生活:坚持吃一样的食物,穿一样的衣服,走同样的路线,反复描绘同一幅画或者重复写几个字,重复玩一种游戏或一种玩具,有的甚至使用同一个便器。作为自闭症临床表现中最难克服的缺陷,重复刻板行为严重阻碍了自闭症儿童融合社会和学习社会技能,影响儿童功能性行为的发展,儿童及其家人面临严峻的挑战。有家长甚至指出,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最难克服的问题,因为它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干预策略

  (1)获得安全感

  自闭症儿童首先缺失的不是能力,而是安全感。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在幼儿园获得安全感。与父母亲的分离焦虑,导致孩子的情绪紧张、不安,特别是对于那些依恋质量不佳的孩子,比较回避于退缩的孩子,情绪就更加不安。普通孩子如此,自闭症孩子更是如此,她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建立安全感。

  案例:快4岁的成成,刚上幼儿园时每天都哭,不哭的时候就是不停地拍手。成成依恋一个固定的老师。老师带小朋友玩的时候他在一边拍手,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他坐在老师旁边形影不离,连老师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老师走到哪里,成成就跟到哪里。一次,恰逢这个老师生病了,成成看不到这个老师,整整哭了一天。后来,成成升班了,考虑到成成对这位老师的依赖,幼儿园安排老师和成成一起升班。现在,老师换了,成成早已适应了。因为他在幼儿园有了充分的安全感。

  成成刚人幼儿园时,因不能适应而紧张、焦虑,班主班老师成了妈妈的替身,成为了成成在幼儿园的依恋对象。老师的处理很恰当,没有像对其他小朋友那样要求他,而是充分满足他的需求。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老师的这种“迁就”,换来的是成成升人中班后混在小朋友堆里不容易找到的现实。当然,这种“迁就”是暂时的,是为了孩子获得安全感而必须做出的行为,是为成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必需阶段。

  (2)培养适当行为

  幼儿园常将行为适当作为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具有适当行为对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环境非常重要。

  案例:嘟嘟上小班融合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能等待,什么都要第一个拿到。上课老师发书,要第一个给她;中午吃饭要第一个吃上;喝奶要第一个喝。否则,她就会哭个没完,有时候还打自己的头。老师采用延迟满足的方法,目的是让她学会等待。

  早期融合教育强调的是参与与独立,强调自主性。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而不是出现一个纠正一个,按下葫芦起了瓢。我们强调建立更多适当行为来代替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可能是孩子仅有或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教导孩子替代的行为,扩充其正向行为,才是长期预防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3)培养共同关注力

  在家庭中,往往几个成人关注一个孩子,而在幼儿园,几个成人关注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关注度降低了,对孩子主动关注老师的要求提高了。孩子要适应从被别人关注到主动关注别人,跟随别人一起做事情。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关注别人是从被别人关注开始的,且这种关注必须带给孩子快乐、有趣的感受。孩子经历了从被动关注到主动关注别人的过程,经历了从成人不断迎合他的喜好,到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主动去寻求成人的过程。这种主动性,通过小组活动加以强化和训练,即可培养共同关注力。

  对于孩子的弱项,我们要给予鼓励的态度。我们鼓励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表现得更好,而是要孩子有轻松愉悦的心情。我们切不可抓住孩子的弱项,拼命强调其改变,这样不仅会挫伤孩子的自尊,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相反,顺其自然来得更有效,孩子会更加努力。我们强调的关注能力、参照学习能力是孩子学习、交往、生活必需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孩子就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其中自信心是推动剂,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图理解能力是孩子交往中的润滑剂,促进孩子交往的深人与持久。

  融合教育的普及不仅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而且有利于普通儿童性格养成。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于被别人关心,很少有机会去关心别人。普通儿童在与自闭症儿童相处中,不仅影响这他们的包容心,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方方面面。他们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正常儿童学习宽容待人、更容易合作,适应能力更强;自闭症儿童也有机会享受与同伴在一起的接纳与认同,增强了努力进步的动力和信心,他们会表现得更努力,更阳光,更愿意克服障碍,问题行为更少。

  参考文献:

  [1]雷江华,《融合教育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9.

  [2]易小玲.幼儿园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策略——基于学前融合视角[J].管理观察. 2017(26).

  [3]GBD 2015 Disease and Injury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Lancet. 8 October 2016, 388 (10053): 1545–1602.

  [4]余纷纷,李勤,徐丽佳,毛倩,翁巧娟.自闭症儿童典型临床表现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5):80-81+84.

  [5]周念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2011,11.

  [6]王国光,《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M],2018.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3、幼儿园论文《走进孩子的心灵》

  摘要: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教师的主要职责。社会变迁,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化。作为现代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卓有成效。赏识教育的倡导人周弘先生说,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太压抑就会开裂,太放纵就会膨胀。儿童的心灵又好比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敏感而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受伤害。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关爱孩子幼小的心灵。”让我们拿出爱心,遵循科学规律,走进学生的心灵吧,学生一定永远记得你,家长也会感谢你。让我们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和孩子展开心灵的对话吧!

  关键词:

  心灵 尊重 心理素质 朋友 心理健康

  正文: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教师的主要职责。社会变迁,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化。作为现代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首要条件是具有“同理心”,能尊重学生。

  从字面上解释,“同理心”是同情理解的心态。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能体会当事人的私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老师不仅要能看到学生“不可爱”的一面,也要能体验学生“可怜”的一面。在“怒其不争”的同时,要注重“哀其不幸”。否则,就可能采取“过激”或“过度”的方式对待学生。我们四甲班有一个叫蔡安疆的女孩,父母在她两岁的时候,母亲就抛她而去父亲很少回家管她,70多岁的老奶奶带着她,所以她很少有人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喜欢晚上不回家,放学也很晚回去养成了说谎。偷东西的坏习惯针对她的实际情况,我首先设身处地的在她的角度思考,在狠狠批评她的缺点后,和她的奶奶制定了每天必须五点回家,作业必须签字等有效的计划,一个学期下来孩子进步显著,在成绩方面我每天都要单独辅导她,使她由不及格到现在的80多分,经常的鼓励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她也变得越来越好了。如果我看到她那么多的缺点放弃她,我想这朵花早已经夭折。

  二、走进孩子心灵,其次要了解他们的现状和心理特点。

  现在,学校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享受着自己家庭能提供的最优越的待遇,同时也要承担最沉重的义务。长辈的美梦要靠这棵独苗来延续,父母的遗憾要靠这个宝贝来弥补。人们称呼独生子女为家庭的“小皇帝”,不无道理。他们享有皇帝般的特权,也被赋予了皇帝般的责任。明智的父母尊重规律,循序渐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十分优秀。可是,一些急于求成的父母把对自己父辈没能开发自己智力的遗憾化作无比的动力,物质上,他们什么都不缺而精神上,他们没有别的孩子那般轻松、快乐。丰富的营养使他们的身体提前长大,不当的教养方式却使他们心理发展落后。溺爱的教养方式和不断高涨的期望值使一些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出现了弊端:自我中心,依赖无能,封闭冷漠,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人往往学习困难,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敏感脆弱,极度自卑。老师在看不惯这些缺陷的同时,更要同情、理解、帮助他们。尊重学生,体现在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上。所以我们老师不能只一味的指责或采取粗暴的责罚手段,而应该和孩子交心,让孩子敞开他们的心扉,我们才能真正教好他们。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丰富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助人技巧。

  现代社会是个变迁迅速到近乎不连续的时代。例如电脑,从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可是已经进入第五代了。比如观念,十年前颇为时髦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奉献牺牲精神被“讲求互惠”的新观念取代了。调控自我,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是现代人面临的一大人生课题。欲教人,先教己。要助人,先自助。教师要成为“充足的电源”,要当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必须先做勤劳的“充电器”。充实知识,提升自我,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教师首先要修炼出良好的心态,储备渊博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助人技巧。

  四、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主动地、机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循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帮助他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善待自己和他人,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与此同时,培养他们对家庭、对国家、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学生需要心理帮助时,我们应该主动地、机智灵活地、随时随地开展心理教育。我国古代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正反映了一个人的成长模式,也体现了心理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走进孩子心灵,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肯生命的益友。

  我要走进你们的心灵,我要成为你们的朋友。当你遇到苦恼的时候,你会想起我,愿意来找我,因为我要成为你人生的引领者;当你遇到不公的时候,你会来找我,诉说自己的不满,我用我的耐心告诉你,我对你是公平的,世界是公平的,人生同样是公平的;当你遇到委屈的时候,你能想到我,来到我身边,依靠我胸前,我的温暖可以告诉你人生需要忍耐,人生需要放开,人生需要朋友,人生需要互相的理解和尊重;当你遇到伤心事的时候,希望你能找到我,愿意依靠着我哭泣,那眼泪是美的,我用我的沉默、我的故事告诉你人生是很无奈的,现实是很现实的,可我们是坚强的,生活可以美好,因为你会幸运地发现你的身边还有我。

  我要走进你们的心灵,我要成为你生命中的益友。我可以帮你削铅笔,虽然我的手比较笨,可你不得不承认我的力气比你大。那时的我,会让你感到亲切,忘记烦恼,感到幸福,那便是我的幸福。我可以为你悄悄地摆放好桌上零乱的课本,因为我知道课间的时间是多么宝贵,你有好多话想和你的朋友说,那你就去吧,书本我可以帮你放好,因为我相信,呆会你能发现老师的关心,并信任你的老师,喜欢你的老师,你会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你。我可以帮你打饭,如果你现在身体不舒服,行动不方便,我不会给你放你不喜欢吃的食物,我理解那些怪东西会让人全身颤抖,因为我以前也是如此。我可以下课后在为你讲课上讲过的知识,虽然你没听,可你现在想听,我会这样做,因为我相信你会明白老师们对你们的爱,你们会懂事,知道上课应该认真听讲,不要再让老师不断地重复,不要自己总是落后,不要自己老师被父母责备,因为我们都很自豪,来到世间,我们可以快乐地生活。

  六、走进孩子心灵,让心灵走进心灵。

  “我是你过河的桥,我是你乘凉的树,我是你风尘仆仆那间歇脚的屋,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

  他们心灵中有他,他无比欣慰。

  他的心灵中有他们,他无比幸福。

  当心灵走进心灵,是奉献吧,如此坚定。

  当心灵走进心灵,幸福传递着,痛苦分担着。

  心灵与心灵,交织出幸福的路。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卓有成效。赏识教育的倡导人周弘先生说,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太压抑就会开裂,太放纵就会膨胀。儿童的心灵又好比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敏感而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受伤害。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关爱孩子幼小的心灵。”让我们拿出爱心,遵循科学规律,走进学生的心灵吧,学生一定永远记得你,家长也会感谢你。让我们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和孩子展开心灵的对话吧!

  参考文献:

  [1]韩愈的《师说》

  [2]《俪人.教师>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4、幼儿园论文《浅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通过创设户外体育活动氛围和环境,让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在户外体育中培养健康身心,锻炼身体、合作交流、互动探索,发展社会性能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创设和谐自主氛围、科学规划运动区域、引入趣味民间游戏、实施科学指导策略这些方面,探讨了“阳光体育,健康生活”理念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育;户外体育;实施策略

  正文

  《指南》中关于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指出要保障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要让幼儿有“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让幼儿形成安全、乐观的生活态度。基于此,说明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意义重大。幼儿处于身体协调性、肢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幼儿有健康发育的身体和心理,有必要重视幼儿阶段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通过鼓励幼儿走到户外,亲近大自然,在开放、自主的户外体育活动中,积极锻炼、交往、实践与探索,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健康生活与全面发展。通过构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创设和谐自主氛围,奠定户外活动基础

  为让幼儿有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需要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和谐、自主、趣味的户外体育氛围,将幼儿吸引出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阳光体育,简而言之即为健康、趣味的体育活动,幼儿们以集体形式积极参与。为确保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需要在时间上进行保证,在场地、设施上进行配合,并充分投放能吸引幼儿兴趣的游戏材料,还要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结合《指南》要求,要保证幼儿一日游戏时间,设计一日生活中的片段时间,邀请幼儿到户外参与体育活动。还需要专门分配一节课时间,组织幼儿参与户外集体体育活动。科学规划游戏场地,运用屏风、小栅栏、划线、画格子等方式,灵活设置游戏区域。鼓励幼儿自己搜集、整理或改造游戏材料,促进创新体育游戏。基于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目标,教师需要在生活中经常鼓励幼儿,激励幼儿,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心理,促进幼儿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尝试不同的体育活动,不断挑战自己和战胜自己。

  教师要合理介入与指导,适当干预与关怀,实施激励性引导策略,鼓励幼儿自我调整与实现,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还要做好安全保障,可以从改变材料和游戏规则入手,“跳绳”游戏活动,需要引导幼儿在空旷安全的游戏场地进行,“滚铁环”游戏,教师为幼儿准备呼啦圈和塑料钩作为游戏工具,确保幼儿的安全性,幼儿可以自主创造游戏形式,如滚铁环走迷宫、滚铁环过小河等,培养幼儿创造力。

  二、科学规划运动区域,引导体验体育乐趣

  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需要科学规划运动区域,让幼儿有自主参与的兴趣,并基于安全性、丰富性、多样性原则,引导幼儿体验户外体育运动的乐趣。科学规划运动区域,需要充分挖掘幼儿园的户外领域和空间,可以是户外走廊、操场、草坪、树林等场所。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小空间较为僻静的凉亭、葡萄藤架下方的区域,可以设置为武术、民族舞蹈、秋千、跷跷板体育活动区域。大空间的操场、草坪等区域,可以通过规划与设计,高效利用。

  在大空间的户外体育区域中,可以设置多种不同的运动区域,如攀爬区、平衡区、跳跑区、投掷区、跨跳区与绳类区域等。需要凸显各个区域的特色,与真实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如车类运动游戏与外围地带连接起来,设置逼真的道路环境,拐弯、绕圈、上下坡等,设置真实的有交通规则指引的道路,幼儿角色扮演行人、司机、交警等,如此,幼儿在开放式自主运动游戏中,既能健身,又能提升自身的规则意识与社会能力。另外,多个运动区域的合理搭配与连接,可以使得混龄幼儿自主交往,在运动游戏中提升交流能力。

  三、引入趣味民间游戏,促进传承优秀文化

  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可以引入一些趣味、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让户外体育活动更趣味、更丰富、更多彩。感悟民间智慧,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精彩,需要教师科学组织,巧妙渗透与引入。设计一些民间体育游戏的素材和工具,鼓励幼儿改编游戏规则与合作探究,在互助分享与合作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生活。

  如可以引入武术、赶小猪、跳方格、老狼老狼几点了、荡秋千等民间游戏,或是坐轿、跳四方、斗鸡等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游戏区域环境创设,需要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和协调性,科学设置游戏区域和游戏材料。选取户外草坪或干净的操场区域,准备传统游戏材料与工具,如秋千、跷跷板、安全空地等,并做好安全指引,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户外民间体育游戏中,有效培养幼儿谦让等待、合作互助、遵守规则、理解他人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健康生活,也激励幼儿进一步传承优秀民间文化。

  四、鼓励幼儿积极互动,组织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在户外体育活动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确保幼儿安全性的情况下,鼓励幼儿积极互动、实践参与,通过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实现社会性发展。需要加强对幼儿体育游戏过程性的组织、引导,促进幼儿动态发展。为幼儿创设自主参与户外体育游戏的机会,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新活动、新玩法、新知识,主动建构知识与方法,创新出新思维。这一要求下,教师积极预测与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可能性,预留给幼儿生成的空间与时间。

  如组织幼儿参与“小兔玩圈”户外体育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热身,为户外运动做准备,有腿部伸展、跑步跳跃、手臂伸直与弯曲等各个动作准备好后,继而幼儿间展开互动游戏和交流,探索不同的玩法,有滚圈、跳圈、小鸭走、踏圈走、转圈、套圈等玩法,并表现不同玩法的特点与趣味性。再在幼儿互动交流下,幼儿分小组自制小组内部的游戏规则,个性化的游戏规则能够凸显出幼儿的创意思维和合作能力。幼儿间互动交流,分享不同玩法的技巧与经验,并在小组长带领下,制定出注意事项与游戏要领。通过创新玩法与积极互动,组织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快乐健康创造与发展,凸显出户外体育活动的价值。

  结束语:《指南》理念下,需要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通过构建和实施户外体育活动,创设安全、自主、开放的户外体育氛围,让幼儿积极参与、快乐体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实现健康发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还可以邀请幼儿提出意见,丰富户外体育设备和设施,幼儿自主设计体育游戏规则,创新体育游戏玩法,积极互动与沟通交流,逐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实现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柳菁.挑战性与安全性并存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究[J].福建教育,2016(44):54-55.

  [2]梁品逸.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0):151-152.

  [3]张钦梅.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5(26):72.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5、幼儿园优秀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新疆喀什地区农村幼儿园为例》

  摘要:对于处于懵懂纯真时期的幼儿而言,周围的教育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习惯的养成。而在幼儿们长大步入社会之前,家庭教育环境是占据百分比最多的一部分,同时在幼儿的这个黄金时期,家庭教育相比于幼儿园的教育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则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对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不是幼儿园“单枪匹马”的战争,需要家园密切合作,缺一不可。

  关键词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行为习惯;农村

  正文

  一、农村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换而言之,养成习惯的过程,就是在挑选命运的过程。对于生长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没有城市孩子那么富足的家庭条件,幼儿园教育条件也没有那么优越,更没有选择优质幼儿园的优胜条件。虽然人生是场马拉松,但是起跑线依然重要。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期,如果家长认为此时期孩子的教育单单只是幼儿园的责任,那就有可能在对孩子忽略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助长孩子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个时期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长通力合作,共同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引导孩子,为孩子所处的两大主要环境——幼儿园和家庭,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农村家园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家长对幼儿的溺爱成为家园有效合作的拦路虎

  天地下没有不包容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过度的包容就成了纵容;过度的疼爱就成了溺爱。尤其是在黄金成长学习期的幼儿时期,很可能家长的一个不恰当思维理念会在幼儿浅显的认知下埋下种子,生根发芽,可能就会是波及一生的固有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人生。所以,幼儿园单方面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成果,会因家庭对幼儿的溺爱而微乎其微,更别说相比于家园有效合作的成果了。

  (二)家长对家庭教育意识浅薄,家园合作无从谈起

  农村孩子的家长大多是农民、工人,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教育难免会有欠缺,对处于幼儿时期孩子的家长而言,在平时不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幼儿潜移默的化影响,更没有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的意识,这也就使家园合作中的幼儿园处于孤掌难鸣地位。

  (三)家园缺乏沟通互动,双方对幼儿了解片面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当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时,所表现的言行和在家里与家人在一起时表现的言行很可能存在差异,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如果缺乏相互沟通互动,这就会导致双方对幼儿了解片面单一,不能为幼儿创造统一合适的教育环境,不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应对措施,让农村家园合作有效进行

  (一)提高家长对溺爱幼儿危害性的认知

  被父母长辈们宠溺的幼儿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缺乏承担意识,没有责任感,还会表现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依赖思维较强等一系列反阻幼儿成长的不良习惯。农村家长自身受教育水平较低,没有正确育儿思维,溺爱育儿现象更多。家长要明白溺爱育儿的危害性,否则就是自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此时,幼儿园教师就要发挥重要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方法,帮助农村家长认识到溺爱育儿的危害性,家园合作,正确教育已养成被溺爱习惯的幼儿。

  1、幼儿教师主动联系家长,详解危害严重性

  幼儿园教师主动联系幼儿家长,增加家访次数,与有溺爱心理的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客观讲述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并询问幼儿在家的状况细节,对比分析,并跟此类家长的家长详解差异,分析原因。同时教师也可以观察幼儿在家表现,拿出行为细节与家长分析,用预想思维跟家长谈一下这种不好习惯纵容发展下去的严重危害性。

  例如:教师家访时,幼儿正坐在地板上看动画片,旁边扔着没有吃干净的苹果核,对家里有客人来也视而不见。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见客人来家不打招呼、席地而坐,不讲卫生、垃圾乱丢没有规矩、浪费食物不懂节俭这些问题与家长展开详细讲解。

  2、幼儿园教师多举办活动,引导家长正确面对受溺爱幼儿的不良行为

  幼儿园教师可以与家长提前沟通好,选一个适宜的时间,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园教师正确指导家长对幼儿身教言传。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家长以每组五人的标准分为若干组,幼儿以同样标准分组。幼儿园教师放映《孔融让梨》的动画片,之后幼儿园教师为每组发送四个梨子,在幼儿园教师提前的沟通下,家长们相互谦让,谁也不去吃梨子。然后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一起观察幼儿的行为,倘若有的幼儿因为没有吃到梨子而哭闹、跟同伴争吵或者跟家长要取家长组中的梨子,此时家长就要做出正确的引导,跟幼儿认真的讲道理,并以自己在组内跟叔叔阿姨谦让为例子来说服幼儿。回家后,家长再准备一些幼儿爱吃的食物,等一家人齐聚后,根据人数拿出少一份的食物给家人分享,观察幼儿的表现,倘若幼儿谦让有理,家长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更丰富的美食,作为他表现的奖励;否则就需家长在此正确引导。

  (二)提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意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幼儿朝夕相处的家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暗化的影响孩子。但是农村家长自身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不高,平时不会过度关注自身言行对幼儿的影响,他们平时说教幼儿的言语思维,教育幼儿时的方式都会有不科学之处。对于此现象有以下几类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施。

  1、幼儿园举办讲座,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因农村条件限制,家长参加教育性质的讲座机会少,就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可以集聚家长的机会。幼儿园教师可以线上讲说一些教育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对比分析,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于其人生的意义;同时线上多推荐放映一些儿童教育界的名家讲堂,通过权威讲解增加对农村家长的说服力。

  2、加强村委会宣传力度

  在远离城市的农村里,村委会是与村民接触最多,可以集聚幼儿家长的地方。村委会可以选取多位幼儿家长代表,齐聚一起,通过视频、书刊、讲座形式宣传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再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展开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商讨。可以集思广益,研讨一套针对幼儿年龄段基本的育儿方案。

  (三)加强家园之间的互动沟通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本身家庭教育的科学与否就有待考究,如果再缺少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对幼儿的了解认知片面,教育效果就不容乐观了。家长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不能仅局限于是否今天被奖励、是否哭闹、中午是否听话吃午饭等这类话题,幼儿园不是改了名字的托儿所,不是幼儿不哭不闹就应该被奖励。家长应该多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细节、语言细节,以小见大,窥测幼儿的内心世界,以便于正确引导。因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多交流一些幼儿的细节问题,像当拿出一些零食,幼儿的表现是什么;当小伙伴在未经允许吃了自己从家带来的零食,幼儿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被其他小伙伴不小心把自己撞疼,幼儿对小伙伴的态度是什么等等。同时幼儿园也要举办一些亲子活动、每月活动活动,通过活动与幼儿相处,增加家园双方对幼儿的全面了解。

  例如:游戏可以是幼儿与家长角色互换的过家家游戏,模拟“家长”照顾“幼儿”吃饭的情景。过程中观察吃饭前后幼儿有没有监督家长肥皂洗手;吃饭前幼儿有没有对家长说一些不要浪费粮食、吃饭不要说话等一系列的言行。以此检验幼儿对这些餐桌文明礼节、节约粮食品德是否懂得知晓。

  总结:幼儿的教育不是幼儿园“孤军奋战”的战争,家长在认识到溺爱孩子的危害之时,在提高对幼儿教育意识的人之后,在经过与幼儿园频繁沟通互动后,家园合作便可以有效进行,农村幼儿也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瑞,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好家长;2018年78期

  [2]赵悦,家园合作模式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2018年04期

  [3]李莲花,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年14期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6、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幼儿区域活动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具有游戏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能给幼儿提供更多自主选择、自主操作和自主游戏活动的机会,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活动。《3至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日常活动中应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投放有支持价值的玩具和材料,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幼儿在区域中自主性学习,获得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发展需要。

  怎样进行区域活动创设及培养幼儿自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性学习,是我园开展区域活动以来重点探讨的内容,投放什么材料更适合吸引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怎样养成幼儿自主性学习常规习惯?教师怎样进行适时引导?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摸索和初探,有了一些收获和经验。根据区域功能和区域类型,通常在班级中将区域分为以下几类:生活区、建构区、表演区、角色区、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中、大班所设置的区域也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刚入园,需要培养动手能力与自我服务能力,可重点设置生活区。中班幼儿想象力丰富,喜爱游戏性活动,可重点设置益智区。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增强,喜爱探索,可重点设置科学区。除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的重点区域,我园每个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特点还共设了4个以上的区域。

  一、 区域材料的投放

  合理投放区域材料是培养幼儿在区域中自主学习的基础,老师在日常区域活动中应重视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地进行区域材料的投放。

  (一)小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生活区材料投放

  1. 舀的练习:小班幼儿对于勺子的使用是必备的生活技能,教师

  投放勺子和花生米、豆子等材料,让幼儿进行舀东西的专门练习,锻炼动手能力。

  2. 拉拉链的练习:为幼儿自己穿衣服打基础。教师投放将拉链缝

  制彩布或纸板上的材料,让幼儿单独练习,熟练以后再过渡到穿衣服并拉好拉链。

  3. 叠衣服的练习:教师最初可投放长方形或正方形手绢让幼儿练

  习简单的折叠技能,熟练后可以让幼儿自己叠衣服、叠裤子,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4. 使用工具的练习:教师投放大小不一的螺丝和螺丝帽,让幼儿

  练习拧螺丝帽,同时进行配对练习。

  5. 抓的练习:教师投放乒乓球等大一些的物品让幼儿练习五指抓,

  随着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逐渐让幼儿用小一些的物品练习三指抓、二指抓等,这些练习在小班初期进行。

  6. 串的练习:串珠子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教师投放彩色

  珠子和绳子让幼儿进行串珠练习。

  美工区材料投放

  1. 玩色活动:教师投放鲜艳的水粉颜料、正方形或圆形画纸、

  棉签,引导幼儿尝试印画,感受玩色的乐趣。

  2.创意画活动:教师投放各色浆糊、水粉纸、小勺、棉签,幼儿尝试用彩色浆糊进行对印。

  3.绘画活动:教师投放有大小不同圆形的画纸,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4.手工活动:教师投放彩色皱纹纸片和动物背景图、固体胶,幼儿将皱纹纸片搓圆后进行粘贴装饰。

  益智区材料投放

  1. 感官游戏:教师投放大小不同、质地不同的几种布料,每种

  各两块放入纸盒中,幼儿通过触摸感知布料不同质地、大小。

  2. 记忆游戏:教师投放各种接龙图片,如水果类、动物类等,

  幼儿根据对比图进行图片接龙游戏。

  3. 比较异同游戏:教师投放两幅有几处不同的图片,各种颜色

  的标记小圆点,幼儿观察、对比找出两幅图中不一样的地方。

  4. 拼图游戏:教师投放画有图案的卡纸条,幼儿进行拼图游

  戏。

  建构区材料投放

  1. 纸箱建构游戏:教师投放若干大小不同的纸箱,幼儿进行建

  构拼搭活动。

  2. 泡沫积木建构游戏:教师投放泡沫积木,幼儿进行建构拼搭

  活动。

  3. 卫生纸筒建构游戏:教师投放卫生纸筒,幼儿进行建构拼搭

  活动。

  阅读区材料投放

  1. 欣赏故事、儿歌活动:教师投放儿歌、故事音像材料,幼儿

  倾听欣赏。

  2. 图片阅读活动:教师投放故事图片,幼儿阅读。

  3. 图书阅读活动:教师投放图书,幼儿自主取拿阅读。

  (一) 中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生活区材料投放

  1. 夹的练习:教师投放筷子,将饮料瓶盖、花生米、豆子放入

  分类盘中,幼儿练习用筷子夹物品。

  2. 剥种子的练习:教师投放花生、开心果、瓜子等带壳干果,

  让幼儿练习剥种子后分享。

  3. 倒的练习:教师投放空瓶子和水壶,幼儿练习将水注入瓶

  子。

  4. 编的练习:教师投放彩色绳子、塑料经线蓝,幼儿进行编织

  游戏。

  美工区材料投放

  1. 色块拼接:教师投放KT板色块方片、固体胶,幼儿进行色块

  拼接活动。

  2. 绘画活动:教师投放各种动物方格背景图、水粉颜料、水粉

  笔,幼儿用水粉颜料涂色。

  3. 剪纸活动:教师投放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螺旋线图案,幼

  儿沿着螺旋线练习剪纸。

  4. 创意活动:教师投放清洗干净的塑料瓶子、彩泥、皱纹纸

  片,幼儿在瓶子上进行塑形活动。

  益智区材料投放

  1. 感官游戏:教师投放用养乐多瓶制作的听筒,两两一对装入

  小米、绿豆、玉米等做成听筒,并在瓶底做好标记,幼儿取听筒听音进行配对游戏。

  2. 拼图游戏:教师投放大小不一的盒子,幼儿根据盒子不同面

  的大小进行立体拼图。

  3. 数学游戏:教师投放各种各样的夹子,有数字1—10的小刺

  猬图片,幼儿将夹子按数量夹在刺猬图片上。

  4. 民间益智游戏:教师投放七巧板、模型图片,幼儿进行智力

  游戏。

  5. 棋类游戏:教师投放五子棋、棋盘,幼儿与同伴进行五子棋

  游戏,尽快将自己的棋连成5子一线。

  科学区材料投放

  1. 材料操作活动:教师投放大小不同的铁罐、玻璃瓶、塑料

  瓶、筷子,幼儿敲打大小不同的铁罐发现声音的不同。

  2. 探究实验活动:教师投放装有曲别针的矿泉水瓶、吸铁石,

  幼儿尝试不倾倒瓶子,利用磁力取出瓶中物品,体验玩磁铁的乐趣。

  3. 找平衡游戏:教师投放卫生纸筒、直尺、塑料拼插玩具,幼

  儿将直尺放在纸筒上寻找支撑点并标记出来,再将小塑料玩具放在支持上重新发现支撑点,感知规律变化。

  角色区材料投放

  1. 小餐厅游戏:教师投放各类食品模型、餐具模型、灶具模

  型,幼儿厨师服装,幼儿进行小餐厅游戏。

  2. 娃娃家游戏:教师投放娃娃、小床、小桌椅,结合小餐厅材

  料进行娃娃家游戏。

  阅读区材料投放

  1. 图书阅读活动:教师投放图书材料,幼儿自主选择阅读。

  2. 修补图书活动:教师投放双面胶、剪刀等,幼儿进行图书修

  补。

  3. 自制图书活动:教师投放A4纸、水彩笔、双面胶,幼儿根据

  阅读内容创作自制图书。

  (三)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生活区材料投放

  1. 编制练习:教师投放有锯齿边的纸盘、毛线,幼儿按顺序依

  次间隔相等距离进行缠绕编制活动。

  2.使用工具练习:教师投放废旧的小家电(电话、钟表等)、一字型和十字型螺丝刀、小盒子一个,幼儿练习螺丝刀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品练习:教师投放文具盒、铅笔、橡皮、尺子、书本、小书包等,幼儿练习有序、合理地整理文具。

  4.系的练习:教师投放彩色丝带、小礼品盒,幼儿用打结的方式练习系蝴蝶结。

  美工区材料投放

  1. 剪纸活动:教师投放彩色剪纸、剪刀、小筐、水彩笔、详细

  的剪纸步骤图,幼儿剪纸并尝试独立设计纹样。

  2. 创意活动:教师投放大小不一的泡沫、牙签、小木棒、吸管、

  水彩笔,幼儿大胆地拼插组合泡沫,表现不同形象的机器人。

  3. 泥工活动:教师投放彩泥、泥工欣赏图,幼儿进行泥工创意

  活动。

  4. 绘画活动:教师投放KT板和大小相等的黑色卡纸,用透明胶

  固定一个边,制成简易的版画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笔、抹布,幼儿学习用叠印的方法体验版画创作的乐趣。

  益智区材料投放

  1. 分类游戏:教师投放形状、大小、颜色、质地不同的几何图

  形板若干,细绳几根。幼儿按照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

  2. 记忆游戏: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幼儿两人一组将动物图片排

  成一排,另一名幼儿观察记忆,后拿走一张图卡,说出被拿走图片名称。

  3. 迷宫游戏:教师投放迷宫书图、白纸、水彩笔,幼儿设计迷

  宫图与同伴进行走迷宫游戏。

  4. 拼图游戏:教师投放方格板一块,各种俄罗斯方块图若干,

  幼儿通过对俄罗斯方块排列、组合进行拼图游戏。

  5. 数学游戏:教师投放牌面为1—9的扑克牌,5—10的数字

  卡。幼儿与同伴进行数的组成与分解游戏。

  6. 民间益智游戏:教师提过彩色绳子若干,幼儿与同伴进行翻

  绳游戏。

  科学区材料投放

  1. 操作材料活动:教师投放不同形状的纸片,牙签若干。幼儿

  制作陀螺,感知陀螺旋转的乐趣。

  2. 探究实验活动:教师投放卡纸,小积木,卫生纸筒2个,幼

  儿用卡纸制作直桥、拱桥各一座,在桥上投放小积木,感知不同桥面的承重能力。

  3. 观察探索活动:教师投放大纸箱制成的神秘屋,手电筒,各

  种玩具若干。幼儿观察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

  建构区材料投放

  1. 纸杯建构活动:教师投放纸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

  2. 木质积木建构活动:教师投放木质积木,幼儿进行建构活

  动。

  3. 木板建构活动:教师投放木板,幼儿结合积木进行建构活动。

  4. 汽车玩具建构活动:教师投放汽车玩具,幼儿结合积木、木

  板进行建构活动。

  表演区材料投放

  1. 韵律表演活动:教师投放韵律音像材料,纱巾、彩带。幼儿

  进行韵律表演活动。

  2. 节奏表演活动:教师投放音乐音像材料,节奏图谱,打击乐

  器,幼儿进行节奏表演活动。

  3. 故事情景表演活动:教师投放角色头饰、指偶、服装、道

  具,幼儿进行故事情景表演。

  二、区域活动幼儿的常规培养

  区域活动中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保障。没有良好的区域常规,区域活动不仅难以正常开展,还存在安全隐患。我园经过各班的探讨总结,摸索一些培养幼儿区域常规的方法。

  (一)区域规则的制定

  区域活动前与幼儿共同讨论新投放材料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制定各区域规则,用图片形式张贴在各个区域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前就了解区域,从而更好的养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管理和学习的习惯,各

  区域进区规则:

  阅读区:凭卡进区,爱护图书,安静阅读,轻轻取放。

  建构区:凭卡进区,整齐摆放鞋子,友好合作建构,轻轻取放。

  美工区:凭卡进区,耐心完成作品,保持干净,轻轻取放。

  益智区、科学区:凭卡进区,耐心操作,小声交流,轻轻取放。

  表演区、角色区:凭卡进区,商量角色,合作表演,轻轻取放。

  教师还需要培养幼儿养成收拾物品的习惯,规定每次操作完毕后将材料恢复原状并物归原位,以便下次操作使用。

  (二)进区卡的制作和使用

  进区卡能保障每个区域合适的进区幼儿数量,避免因人数超多而造成活动困难,制作区域卡时可根据各区域范围的大小、类别投放一定数量的幼儿进区卡,如建构区、表演区、角色区、科学区幼儿游戏范围需要较大,一次性不适合进太多人,制作6—8张进区卡即可。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相对较安静,幼儿活动范围需要较小,可制作8—10张进区卡。各区域卡可与相应区域可设计相同的标志图,这样能便于幼儿直观的对应区域和进区卡,非常适合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区域操作结束后梳理小结

  区域活动时各区域可请一名幼儿担任小组长,协助教师提醒、管理该区域同伴。操作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材料的新玩法,幼儿的新经验,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并奖励下次进区当小组长的机会,提醒违反规则的幼儿及时改正。通过梳理小结和正面榜样作用,帮助幼儿增强自主遵守区域活动规则的意识。

  三、区域活动教师的适时指导

  区域活动不应借着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借口,放任幼儿自由的

  在区域中玩耍,又由于每个区域功能不一样,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才能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持续发展。

  (一)教师观察种类和记录方法

  区域活动教师的适时指导先要从观察开始,深入区域活动现场细致的观察幼儿活动情况才能有目的的指导。观察的种类有很多,从观察的目的来看,可分为有目的观察和随机观察;从观察的方式来看,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旁观者观察。从观察对象来看,可分为事件取样观察和个体取样观察。观察的同时应及时做好记录,才能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观察记录的方式也很多,常用的记录方法主要有突出事件记录、实况详录、图示记录、作品记录、多媒体记录、表格记录,教师可通过观察记录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情况和是否更新材料投入。

  (二)教师适时指导的时机

  幼儿自主操作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默默观察,幼儿非常专注地头伏并熟练操作时,教师可以不进行任何干预;当出现以下情况教师则应判断时机,适时指导:

  1. 当幼儿拿到材料后不知所措、迟迟不肯动手,教师应思考是

  否因为幼儿对材料的玩法还不熟悉,可以考虑以同伴的身份介入活动,巧妙地通过示范帮助幼儿了解材料的玩法。

  2. 当幼儿频繁更换材料,始终不能专心投入操作时,教师要分

  析原因,判断是因为幼儿不熟悉材料还是对材料太熟悉而失去了兴趣,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将游戏引向深入;变换玩法提高使用材料的难度。

  3. 当幼儿之间因为选择材料发生争执时,教师可以观察幼儿是

  否能够通过自主通过协商、轮换等方式解决,如果幼儿不能自己解决,那么教师应介入,并通过现实情境帮助幼儿获得解决矛盾的经验。

  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引导。现阶段我只是摸索了出初步的经验,在以后的区域活动组织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区域活动开展方法的探索,更好的实现幼儿的自主学习培养。区域活动具有游戏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能给幼儿提供更多自主选择、自主操作和自主游戏活动的机会,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活动。《3至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日常活动中应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投放有支持价值的玩具和材料,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幼儿在区域中自主性学习,获得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发展需要。

  怎样进行区域活动创设及培养幼儿自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性学习,是我园开展区域活动以来重点探讨的内容,投放什么材料更适合吸引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怎样养成幼儿自主性学习常规习惯?教师怎样进行适时引导?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摸索和初探,有了一些收获和经验。根据区域功能和区域类型,通常在班级中将区域分为以下几类:生活区、建构区、表演区、角色区、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中、大班所设置的区域也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刚入园,需要培养动手能力与自我服务能力,可重点设置生活区。中班幼儿想象力丰富,喜爱游戏性活动,可重点设置益智区。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增强,喜爱探索,可重点设置科学区。除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的重点区域,我园每个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特点还共设了4个以上的区域。

  一、 区域材料的投放

  合理投放区域材料是培养幼儿在区域中自主学习的基础,老师在日常区域活动中应重视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地进行区域材料的投放。

  (一)小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生活区材料投放

  1. 舀的练习:小班幼儿对于勺子的使用是必备的生活技能,教师

  投放勺子和花生米、豆子等材料,让幼儿进行舀东西的专门练习,锻炼动手能力。

  2. 拉拉链的练习:为幼儿自己穿衣服打基础。教师投放将拉链缝

  制彩布或纸板上的材料,让幼儿单独练习,熟练以后再过渡到穿衣服并拉好拉链。

  3. 叠衣服的练习:教师最初可投放长方形或正方形手绢让幼儿练

  习简单的折叠技能,熟练后可以让幼儿自己叠衣服、叠裤子,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4. 使用工具的练习:教师投放大小不一的螺丝和螺丝帽,让幼儿

  练习拧螺丝帽,同时进行配对练习。

  5. 抓的练习:教师投放乒乓球等大一些的物品让幼儿练习五指抓,

  随着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逐渐让幼儿用小一些的物品练习三指抓、二指抓等,这些练习在小班初期进行。

  6. 串的练习:串珠子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教师投放彩色

  珠子和绳子让幼儿进行串珠练习。

  美工区材料投放

  1. 玩色活动:教师投放鲜艳的水粉颜料、正方形或圆形画纸、

  棉签,引导幼儿尝试印画,感受玩色的乐趣。

  2.创意画活动:教师投放各色浆糊、水粉纸、小勺、棉签,幼儿尝试用彩色浆糊进行对印。

  3.绘画活动:教师投放有大小不同圆形的画纸,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4.手工活动:教师投放彩色皱纹纸片和动物背景图、固体胶,幼儿将皱纹纸片搓圆后进行粘贴装饰。

  益智区材料投放

  1. 感官游戏:教师投放大小不同、质地不同的几种布料,每种

  各两块放入纸盒中,幼儿通过触摸感知布料不同质地、大小。

  2. 记忆游戏:教师投放各种接龙图片,如水果类、动物类等,

  幼儿根据对比图进行图片接龙游戏。

  3. 比较异同游戏:教师投放两幅有几处不同的图片,各种颜色

  的标记小圆点,幼儿观察、对比找出两幅图中不一样的地方。

  4. 拼图游戏:教师投放画有图案的卡纸条,幼儿进行拼图游

  戏。

  建构区材料投放

  1. 纸箱建构游戏:教师投放若干大小不同的纸箱,幼儿进行建

  构拼搭活动。

  2. 泡沫积木建构游戏:教师投放泡沫积木,幼儿进行建构拼搭

  活动。

  3. 卫生纸筒建构游戏:教师投放卫生纸筒,幼儿进行建构拼搭

  活动。

  阅读区材料投放

  1. 欣赏故事、儿歌活动:教师投放儿歌、故事音像材料,幼儿

  倾听欣赏。

  2. 图片阅读活动:教师投放故事图片,幼儿阅读。

  3. 图书阅读活动:教师投放图书,幼儿自主取拿阅读。

  (一) 中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生活区材料投放

  1. 夹的练习:教师投放筷子,将饮料瓶盖、花生米、豆子放入

  分类盘中,幼儿练习用筷子夹物品。

  2. 剥种子的练习:教师投放花生、开心果、瓜子等带壳干果,

  让幼儿练习剥种子后分享。

  3. 倒的练习:教师投放空瓶子和水壶,幼儿练习将水注入瓶

  子。

  4. 编的练习:教师投放彩色绳子、塑料经线蓝,幼儿进行编织

  游戏。

  美工区材料投放

  1. 色块拼接:教师投放KT板色块方片、固体胶,幼儿进行色块

  拼接活动。

  2. 绘画活动:教师投放各种动物方格背景图、水粉颜料、水粉

  笔,幼儿用水粉颜料涂色。

  3. 剪纸活动:教师投放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螺旋线图案,幼

  儿沿着螺旋线练习剪纸。

  4. 创意活动:教师投放清洗干净的塑料瓶子、彩泥、皱纹纸

  片,幼儿在瓶子上进行塑形活动。

  益智区材料投放

  1. 感官游戏:教师投放用养乐多瓶制作的听筒,两两一对装入

  小米、绿豆、玉米等做成听筒,并在瓶底做好标记,幼儿取听筒听音进行配对游戏。

  2. 拼图游戏:教师投放大小不一的盒子,幼儿根据盒子不同面

  的大小进行立体拼图。

  3. 数学游戏:教师投放各种各样的夹子,有数字1—10的小刺

  猬图片,幼儿将夹子按数量夹在刺猬图片上。

  4. 民间益智游戏:教师投放七巧板、模型图片,幼儿进行智力

  游戏。

  5. 棋类游戏:教师投放五子棋、棋盘,幼儿与同伴进行五子棋

  游戏,尽快将自己的棋连成5子一线。

  科学区材料投放

  1. 材料操作活动:教师投放大小不同的铁罐、玻璃瓶、塑料

  瓶、筷子,幼儿敲打大小不同的铁罐发现声音的不同。

  2. 探究实验活动:教师投放装有曲别针的矿泉水瓶、吸铁石,

  幼儿尝试不倾倒瓶子,利用磁力取出瓶中物品,体验玩磁铁的乐趣。

  3. 找平衡游戏:教师投放卫生纸筒、直尺、塑料拼插玩具,幼

  儿将直尺放在纸筒上寻找支撑点并标记出来,再将小塑料玩具放在支持上重新发现支撑点,感知规律变化。

  角色区材料投放

  1. 小餐厅游戏:教师投放各类食品模型、餐具模型、灶具模

  型,幼儿厨师服装,幼儿进行小餐厅游戏。

  2. 娃娃家游戏:教师投放娃娃、小床、小桌椅,结合小餐厅材

  料进行娃娃家游戏。

  阅读区材料投放

  1. 图书阅读活动:教师投放图书材料,幼儿自主选择阅读。

  2. 修补图书活动:教师投放双面胶、剪刀等,幼儿进行图书修

  补。

  3. 自制图书活动:教师投放A4纸、水彩笔、双面胶,幼儿根据

  阅读内容创作自制图书。

  (三)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

  生活区材料投放

  1. 编制练习:教师投放有锯齿边的纸盘、毛线,幼儿按顺序依

  次间隔相等距离进行缠绕编制活动。

  2.使用工具练习:教师投放废旧的小家电(电话、钟表等)、一字型和十字型螺丝刀、小盒子一个,幼儿练习螺丝刀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品练习:教师投放文具盒、铅笔、橡皮、尺子、书本、小书包等,幼儿练习有序、合理地整理文具。

  4.系的练习:教师投放彩色丝带、小礼品盒,幼儿用打结的方式练习系蝴蝶结。

  美工区材料投放

  1. 剪纸活动:教师投放彩色剪纸、剪刀、小筐、水彩笔、详细

  的剪纸步骤图,幼儿剪纸并尝试独立设计纹样。

  2. 创意活动:教师投放大小不一的泡沫、牙签、小木棒、吸管、

  水彩笔,幼儿大胆地拼插组合泡沫,表现不同形象的机器人。

  3. 泥工活动:教师投放彩泥、泥工欣赏图,幼儿进行泥工创意

  活动。

  4. 绘画活动:教师投放KT板和大小相等的黑色卡纸,用透明胶

  固定一个边,制成简易的版画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笔、抹布,幼儿学习用叠印的方法体验版画创作的乐趣。

  益智区材料投放

  1. 分类游戏:教师投放形状、大小、颜色、质地不同的几何图

  形板若干,细绳几根。幼儿按照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

  2. 记忆游戏: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幼儿两人一组将动物图片排

  成一排,另一名幼儿观察记忆,后拿走一张图卡,说出被拿走图片名称。

  3. 迷宫游戏:教师投放迷宫书图、白纸、水彩笔,幼儿设计迷

  宫图与同伴进行走迷宫游戏。

  4. 拼图游戏:教师投放方格板一块,各种俄罗斯方块图若干,

  幼儿通过对俄罗斯方块排列、组合进行拼图游戏。

  5. 数学游戏:教师投放牌面为1—9的扑克牌,5—10的数字

  卡。幼儿与同伴进行数的组成与分解游戏。

  6. 民间益智游戏:教师提过彩色绳子若干,幼儿与同伴进行翻

  绳游戏。

  科学区材料投放

  1. 操作材料活动:教师投放不同形状的纸片,牙签若干。幼儿

  制作陀螺,感知陀螺旋转的乐趣。

  2. 探究实验活动:教师投放卡纸,小积木,卫生纸筒2个,幼

  儿用卡纸制作直桥、拱桥各一座,在桥上投放小积木,感知不同桥面的承重能力。

  3. 观察探索活动:教师投放大纸箱制成的神秘屋,手电筒,各

  种玩具若干。幼儿观察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

  建构区材料投放

  1. 纸杯建构活动:教师投放纸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

  2. 木质积木建构活动:教师投放木质积木,幼儿进行建构活

  动。

  3. 木板建构活动:教师投放木板,幼儿结合积木进行建构活动。

  4. 汽车玩具建构活动:教师投放汽车玩具,幼儿结合积木、木

  板进行建构活动。

  表演区材料投放

  1. 韵律表演活动:教师投放韵律音像材料,纱巾、彩带。幼儿

  进行韵律表演活动。

  2. 节奏表演活动:教师投放音乐音像材料,节奏图谱,打击乐

  器,幼儿进行节奏表演活动。

  3. 故事情景表演活动:教师投放角色头饰、指偶、服装、道

  具,幼儿进行故事情景表演。

  二、区域活动幼儿的常规培养

  区域活动中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保障。没有良好的区域常规,区域活动不仅难以正常开展,还存在安全隐患。我园经过各班的探讨总结,摸索一些培养幼儿区域常规的方法。

  (一)区域规则的制定

  区域活动前与幼儿共同讨论新投放材料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制定各区域规则,用图片形式张贴在各个区域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前就了解区域,从而更好的养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管理和学习的习惯,各

  区域进区规则:

  阅读区:凭卡进区,爱护图书,安静阅读,轻轻取放。

  建构区:凭卡进区,整齐摆放鞋子,友好合作建构,轻轻取放。

  美工区:凭卡进区,耐心完成作品,保持干净,轻轻取放。

  益智区、科学区:凭卡进区,耐心操作,小声交流,轻轻取放。

  表演区、角色区:凭卡进区,商量角色,合作表演,轻轻取放。

  教师还需要培养幼儿养成收拾物品的习惯,规定每次操作完毕后将材料恢复原状并物归原位,以便下次操作使用。

  (二)进区卡的制作和使用

  进区卡能保障每个区域合适的进区幼儿数量,避免因人数超多而造成活动困难,制作区域卡时可根据各区域范围的大小、类别投放一定数量的幼儿进区卡,如建构区、表演区、角色区、科学区幼儿游戏范围需要较大,一次性不适合进太多人,制作6—8张进区卡即可。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相对较安静,幼儿活动范围需要较小,可制作8—10张进区卡。各区域卡可与相应区域可设计相同的标志图,这样能便于幼儿直观的对应区域和进区卡,非常适合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区域操作结束后梳理小结

  区域活动时各区域可请一名幼儿担任小组长,协助教师提醒、管理该区域同伴。操作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材料的新玩法,幼儿的新经验,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并奖励下次进区当小组长的机会,提醒违反规则的幼儿及时改正。通过梳理小结和正面榜样作用,帮助幼儿增强自主遵守区域活动规则的意识。

  三、区域活动教师的适时指导

  区域活动不应借着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借口,放任幼儿自由的

  在区域中玩耍,又由于每个区域功能不一样,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才能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持续发展。

  (一)教师观察种类和记录方法

  区域活动教师的适时指导先要从观察开始,深入区域活动现场细致的观察幼儿活动情况才能有目的的指导。观察的种类有很多,从观察的目的来看,可分为有目的观察和随机观察;从观察的方式来看,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旁观者观察。从观察对象来看,可分为事件取样观察和个体取样观察。观察的同时应及时做好记录,才能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观察记录的方式也很多,常用的记录方法主要有突出事件记录、实况详录、图示记录、作品记录、多媒体记录、表格记录,教师可通过观察记录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情况和是否更新材料投入。

  (二)教师适时指导的时机

  幼儿自主操作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默默观察,幼儿非常专注地头伏并熟练操作时,教师可以不进行任何干预;当出现以下情况教师则应判断时机,适时指导:

  1. 当幼儿拿到材料后不知所措、迟迟不肯动手,教师应思考是

  否因为幼儿对材料的玩法还不熟悉,可以考虑以同伴的身份介入活动,巧妙地通过示范帮助幼儿了解材料的玩法。

  2. 当幼儿频繁更换材料,始终不能专心投入操作时,教师要分

  析原因,判断是因为幼儿不熟悉材料还是对材料太熟悉而失去了兴趣,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将游戏引向深入;变换玩法提高使用材料的难度。

  3. 当幼儿之间因为选择材料发生争执时,教师可以观察幼儿是

  否能够通过自主通过协商、轮换等方式解决,如果幼儿不能自己解决,那么教师应介入,并通过现实情境帮助幼儿获得解决矛盾的经验。

  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引导。现阶段我只是摸索了出初步的经验,在以后的区域活动组织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区域活动开展方法的探索,更好的实现幼儿的自主学习培养。

17、幼儿园安全教育论文《生命教育视域下幼儿安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幼儿年龄小缺乏保护能力,随着幼儿园虐童事件、幼儿园诱拐事件频发,幼儿安全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摘要

  幼儿安全教育是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基本措施,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挖掘“生命教育”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在联系,促进幼儿教师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共生。全教育的内在联系,促进幼儿教师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共生。

  幼儿园安全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幼儿园是幼儿集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学校安全教育缺乏主动性意识,安全教育实践没有常态化,安全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安全教育保障机制不力,教学效果不佳等。本文从幼儿安全教育实施与评价两方面出发,紧密联系“生命教育”与幼儿教师安全教育,完善其安全教育教学,生成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生命并保护其生命的安全教育。

  关键词

  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幼儿教师;评价

  正文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直接体现其人生价值,而安全和健康无疑是伴随着普天下所有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前提,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兴衰。相信大家都不愿看到我们的学生既不珍爱和善待自己,也不爱护他人和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只注重某些学生考出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尊重、热爱和护卫生命的教育,绝不是科学发展的教育。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直接反映了生活的价值。 安全与健康无疑是全世界所有学生实现生活价值的最大前提。 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稳定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及兴衰有关。 我相信,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我们的学生既不珍惜也不善待自己,也不关心他人和大自然。 并非仅靠科学发展教育来关注某些取得了优异成绩而又不懂得如何尊重,爱护和保护自己生命的学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纵观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并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有效的生活教育措施和实践。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引入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实体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发展只有八,九年。有许多教育和社会问题值得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2010-2020年)纲要》明确指出,有必要“加强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 《吉林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确定,“要切实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生命安全意识。”这表明政府和社会给了我们教育者。艰巨的任务是要有效地开展生活教育并进行研究和教育。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是否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安全进行了关怀和教育,目的是衡量我们是否是一个具有文明传统的国家,是否对国家最高利益负有国家责任,以及这是否是儿童共同关心的问题 发展健康,充满爱心的社会。 基本标准。 这也是建设幸福美丽的中国,维护社会和平,创造和谐生活的基础。

  2 解读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幼儿安全教育

  安全承载健康,幼儿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是容易受伤害的群体。幼儿园虐童事件、幼儿园诱拐事件频发,幼儿安全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实施幼儿安全教育时,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安全”实际上则是安全教育的内涵问题。安全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最终达到让儿童产生预防和应对伤害的安全行为和自我保护能力目的教育。[1]古人曰:“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申鉴·杂言》)依荀子所言,幼儿园生命安全教育是幼儿生命安全的首要屏障。目前,幼儿对生命本身的认知、对危险因素的警戒、对危险事件的应对等存在认知缺失,从而导致幼儿生命教育质量原地踏步。

  3生命教育视域下幼儿安全教育的实施

  幼儿安全教育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为保障幼儿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安全教育的实施。幼儿安全教育是适应性教育,是关注幼儿思想与行为的教育。我们应当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完善幼儿安全教育内容与方法,促进幼儿安全教育环境“生命化”,提升生命教育实施质量,浸润幼儿心灵,构建幼儿生命防护网。

  3.1 完善幼儿安全教育内容

  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本质。幼儿安全教育内容是幼儿安全教育的主要教育因素。目前幼儿安全教育内容主要为意外事故(摔伤、磕碰、烫伤、触电、走失、动物咬伤、交通安全等)的预防与处理。幼儿是独特的生物性存在,其具有自己的思想意识而非机械性的存在。意识决定行为,因此,应建立幼儿的生命意识,开展死亡教育,完善幼儿安全教育内容。人的生命有限,不可复制。幼儿生命教育应教会幼儿认识生命由生到死的过程,帮助幼儿科学认识生命,学会主动珍惜生命,主动保护自我生命并尊重他人生命。心理学家列温认为死亡教育是“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切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

  3.2优化幼儿安全教育方法

  1.专题式

  教师是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开展者,专题式学习有助于教师开展科学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实施能力。专题式学习即指在幼儿园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幼儿园专门组织教师按照“生命伦理、生命哲学、生死哲学”的专题学习“生命教育”。有研究者指出有54%的教师没有听说过“幼儿生命教育”,但93.1%的幼儿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3]幼儿园师资来源主要是学前类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由于中国提倡生命教育较晚,学校教育亦较少涉及生命教育的理论内容。而学前专业教师入职后由于教学工作繁重,更较少接触生命教育相关领域。实施专题式生命教育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生命伦理、生命知识素养。

  3.3 促使幼儿安全教育环境“生命化”

  生命教育视域下实施幼儿园安全教育,应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幼儿安全教育环境,构建符合家长及幼儿安全需要的安全教育物质环境与安全教育精神环境。幼儿安全教育不能与社会脱节,其目标制订、活动组织、教学内容均取决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求。安全教育的物质环境主要涉及安全教育的活动材料、活动空间的环境布置两方面。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对幼儿安全知识结构的要求不断更替,因此,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材料应与时俱进,园所安全教育环创设计也应及时更换,打造有效的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环境。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时偏向于教师主体的师生关系,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形成严肃的教育氛围,不利于儿童安全教育活动的实施。

  4生命教育视域下幼儿安全教育的评价

  安全教育评价是评估安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与结果好坏的重要指标,其直接关系到幼儿生命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解读生命教育,本研究力图寻找幼儿安全教育评价与生命教育的联系点,以评价主体、评价取向、评价方法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高幼儿安全教育评价效力。

  4.1 评价主体多元化

  尊重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本质,安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构建和谐安全的教育氛围,进一步完善园所安全教育。教师、家长有必要自上而下建立并管理安全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价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安全知识宣传工作,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发展。督导委员会指对本园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幼儿园安全教育目标实现的机构。幼儿园安全是幼儿的第一道生命防线,幼儿园教师、家长须形成教育合力,保障园所幼儿生命安全与健康。因此,教师、家长可秉承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发挥教育智慧,形成教育合力并有效监督、指导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最终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长效发展。

  4.2 评价取向人本化

  幼儿安全教育评价有利于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幼儿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安全行为的产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是生命教育三大核心要义。幼儿安全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安全行为的主动性。幼儿教师的安全教育评价落脚点在于幼儿本身而非幼儿安全知识,评价始终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安全意识萌芽,及时防止意外伤害。幼儿安全行为的产生是评价幼儿安全教育的内核,教育者在评价取向下指导幼儿安全教育工作,满足幼儿身体健康首位的社会需求,也符合生命教育的生命价值取向。一方面,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细致化、评价标准个性化;另一方面,幼儿安全教育评价应注重幼儿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的掌握而非幼儿安全知识固态化反应。

  5总结

  总之,“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实现生命的实践活动,应该借助于完善的方法体系。将生命教育与幼儿安全教育融合,主要从幼儿教师安全教育实施与评价两方面为切入点。一方面,在幼儿教师开展安全教育实施方面,有以下三点教育启示:第一,教师应在幼儿园内科学开展死亡教育,完善幼儿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第二,采取专题式与体验式结合的教育方式优化幼儿安全教育方法,创造机会指导教师学习生命教育内涵。教师开展以幼儿体验为主的安全教育活动,达到幼儿主动积极获得安全教育的知识与能力的教育目的。第三,教师持有一颗关爱幼儿之心,与时俱进打造“生命化”安全教育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安全教育评价是幼儿园安全教育质量的重要检验工具,在“生命教育”视域下探索幼儿教师安全教育评价路径,可从评价主体、评价取向与评价方法三方面优化幼儿安全教育评价体系。运用全园教职工、家长力量促进评价主体多样化发展,推动评价取向人文化;同时,评价方法应与时俱进,可建立安全管理台账,监督幼儿教师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和实施安全教育的情况,保障并提升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生命教育是帮助人类认识生命、完善生命进而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教师须运用“生命教育”理念开展适宜性教育,完善幼儿教师安全教育实施与评价体系,优化幼儿园安全环境,引导幼儿主动珍惜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2-13.

  [2]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3] 邓燕.幼儿生命教育初探[D].包头: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29.

  [4]林启福.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健康与安全教育”[J].教育评论,2014(12):137-1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8、中班论文《浅谈中班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的对策》

  摘要:

  中班幼儿中自主游戏的开发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幼儿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但是由于现存幼儿自主教学中教师能力的不统一,幼儿基本情况的差异性,在具体的实施上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无法发挥自主游戏的效果。因此要从游戏环境创造、材料提供、角色和主题设计、沟通表达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构建,从而发挥最高的自主游戏效果。

  关键词:

  幼儿园 中班 自主游戏 质量

  正文:

  当下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中,游戏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充分尊重幼儿需求开展教学管理,有效的激发幼儿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多的开展自主游戏,这种游戏的开展主要是在幼儿的自愿自主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活动,让幼儿自主的提出其想法和选择所使用的素材,其方式具有灵活多样性,让幼儿具有更高的参与兴趣。

  一、当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问题。

  当下自主游戏中与其说是自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属于伪自主游戏范畴。首先,自主游戏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幼儿进行指挥,对游戏开展有过多的要求,对于幼儿的操作过于急切,因此过多的进行干预,甚至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开展,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幼儿的自主自愿特点。教师更多的通过成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幼儿实际操作的干预,有时会手把手的进行替代性操作,有时会进行较为强势的命令方式让幼儿进行教师想法的操作。在具体的游戏环节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兴趣和意愿,游戏的素材、流程设计等都没有满足幼儿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行规划,更多的是停留在自主游戏的表象,没有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实质。特别是中班幼儿自身经历了小班的幼儿教学,在基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上具备一定能力,有了自身自主性思维的形成,教师的强行干预会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

  二、在游戏中运用适宜的介入指导方法,发挥中班幼儿的主体性。

  从中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生发,游戏内容的形成到游戏材料的收集制作与投放,都是幼儿自主生成的。尤其是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完全掘弃了以往由教师引出并安排好的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并收集制作游戏所需的材料。如:娃娃家游戏,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发现烧菜还可以用微波炉,天冷了娃娃洗澡要用暖气等,教师及时引导和支持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按意原去收集制作这些游戏玩具。并按自己的兴趣投放和互动。这一游戏过程,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自主性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张扬。

  1.追随幼儿的关注热点,适时确立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

  教师在整理玩具橱时,不小心掉出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布娃娃,明明见状后,立即做了个打电话的姿势说:“请马上过来,这里有一个娃娃躺在地上生病了。”元元等几位幼儿听到后,嘴里边模仿着救护车的声音,边跑了过来。明明带头将布娃娃抱起后,放到了娃娃家的小床上。只见他将绳子的一头贴在耳朵边,另一头放在布娃娃的身上,给他看病。身边正在玩娃娃家的幼儿,也纷纷模仿起明明,给手中的娃娃看起病来。

  2.细心观察幼儿游戏,及时介入引导。

  经一周的游戏观察记录发现,幼儿对娃娃家、小医院、餐厅等游戏主题普遍感兴趣,可是游戏洗衣房就显得无人问津。为什么同样是幼儿生成,但参与积极性却截然不同?经过分析与反思,觉得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有的对洗衣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商量,去参观洗衣店。让幼儿亲自去看一看,学一学, 体验一下为娃娃洗衣的乐趣,经过这样的参观活动,幼儿果然在游戏中积极争着要来试一试,学着为娃娃洗衣服。这个活动,使我们认识到,教师敏锐的捕捉幼儿的游戏信息,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就会重新点燃幼儿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使之获得成功感。

  三、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的对策。

  1.环境创设

  充分利用教室环境和幼儿园公共环境空间资源,提供安全以及充分活动的环境,同时为游戏的开展节约时间成本。但是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造,避免单一沉闷的氛围,将环境设计的更加有活跃性、生动性。在墙面、地面等平面设置上进行生动趣味的图画装饰表现,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而不是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将幼儿园的空间视为一种游乐场,让其心理上具有愉悦感、轻松感。甚至可以建立特色的游戏空间,如相关情境的模拟空间等,有效的满足幼儿对娱乐环境的需求。或者借助一些道具对现有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成为活动性的环境,便于幼儿园的资源管理,同时有效的变换不同的游戏环境情境模拟。

  2.游戏角色

  在游戏的角色选择中,要充分的征求幼儿自主选择。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游戏角色,但是选择权要充分尊重幼儿自身喜好,不可强制性要求幼儿扮演自身不愿意的角色。如果幼儿在角色选择上没有明确性,可以通过教师的邀请来建议性的让幼儿进行参与。同时也要充分的对幼儿性格和喜好有了解,避免幼儿选择自身不能胜任或者无法有效完成的角色,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挫败感。如果游戏反复性操作,也可以让幼儿进行不同游戏的轮流尝试,这样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体验感受。

  3.游戏材料

  自主游戏中可以选择的材料尽可能的多元化,最好能够有效地覆盖所有幼儿的喜好。材料尽可能的达到生动形象化,如果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替代性材料。但是材料应该在性状、颜色上具有趣味性、鲜艳性,同时材料要具备安全性,不会对幼儿产生伤害。因此材料多采用海绵、泡沫等坚硬度较低的素材制作。材料如果不形象生动,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去模拟,同时也可以发挥幼儿自身的动手能力去对材料进行制作,即便制作的材料并不能满足成人对其效果的评判标准,但是也是幼儿自身对事物认识和体会的成长教育,不可以过多的去苛求,主要以鼓励与赞许为主,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4.主题选择

  在游戏的主题上,要充分满足幼儿自身的选择,让幼儿自发的进行主题的设想与策划,做好幼儿的民意调查,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减少教师个人成人判断的介入。除了游戏主题,具体的操作情境设计也可以充分满足与征求幼儿的意见,选择幼儿的兴趣点和实际情况特点开展。积极让幼儿进行主题游戏相关准备工作的参与,如材料的准备、制作、摆放,游戏规则与奖励的设置等。教师可以首先争取幼儿的想法,如果幼儿没有完整的思路,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的引导,但不要强制性的干预。同时也充分的让幼儿体会如何策划有执行力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想象空间得到扩展的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将游戏更好的联系实际情况。所有环节的设计都要以幼儿启发式为主,不可以过多的去干预。当然如果在相关想象上有与道德规范相冲突的地方,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纠正,不可以让幼儿有过多负面思维的出现。但是在纠正前要做好幼儿想法的全面了解,避免误会问题的产生。如果盲目的进行批评教育很可能导致幼儿在心理上受到压抑和创伤。

  5.评判表达

  在游戏的最终评判上,避免教师的垄断地位,让更多的评判话语权回归到幼儿中,让幼儿自主的对游戏情况的开展发表个人的想法和意见,充分的听取幼儿内心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对游戏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改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可以提高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因此这种自主性的游戏作用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幼儿的讲评除了幼儿自身感受的表达,也可以由教师作一定引导,让幼儿通过教师引导性的问题,对游戏参与情况进行有效的深入感受和提炼。但是教师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和打断幼儿的表达,要多以鼓励为主。对于个别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但是也要采用先肯定鼓励,后纠正的方式展开。切忌在众人面前过于严厉的指责幼儿,这样会打击幼儿自信心,引发幼儿厌学等不良情绪。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19、幼师技能大赛论文《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创新策略》

  摘要:

  美术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创新改革也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基于此,幼儿园的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其审美、评价、表现等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同时,也可以使美术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 美术教育 创新策略

  正文:

  一、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幼儿美术创新教育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师要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幼儿为本,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创新精神作为基本教学观,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丰富幼儿美术实践经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均相对固定,缺乏新意。例如,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画画就是教师讲述,幼儿跟随教师一笔笔绘画。上述固定的教学模式、成人化的教学思维均限制了幼儿对世界、对生活等的情感表达。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其对教学改革的长效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幼儿园美术教育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并树立正确、科学的美术教学理念与儿童发展观。使其在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幼儿阶段接受正规、科学的美术教育,进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丰富、适宜美术环境

  1.物质环境

  幼儿园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丰富、适宜美术环境,其场地的选择既要保障室内阳光充足,以保护幼儿视力,还要空间充足,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想象余地。另外,美术材料也十分重要,绘画材质、美术工具的多样性可丰富幼儿的感性认知。应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绘画用具、例如材质不同、形状各异的纸张、各种不同功能、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画笔、绘画用具等,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其美术创作积累感性经验。

  2.精神环境

  加强园中文化建设,对幼儿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创设美术创意室,在走道里设置“艺术长廊”等,用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同时,通过大大小小的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展示幼儿创造的环境,让幼儿能在艺术的氛围中展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教师们不仅将孩子每一次的作品都利用活页夹精心保存,定期进行“美术作品展”,同时还利用幼儿作品进行活动室内外的环境布置:,走廊张贴或悬挂的“我们的艺术长廊”,教室一角的“创意手工坊”还有“十一”、“新年”、“六一做做玩玩作品展等等,不仅让孩子随时体验自己创作的成功,同时,也是向家长展示自己成果的绝好机会。

  三、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1. 注重结合生活情境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美术教育也要贴合幼儿生活实际,使美术更具真实性,使幼儿切实感受美术的美丽。由于幼儿对美的感受带有直觉性,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形象和夸张的事物,我们就利用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幼儿的心灵,自然写生、名画欣赏、创意制作坊等,一步步引领幼儿陶醉于美术活动中。艺术来自生活,教师引导幼儿多观察生活,敢于想象,不断提高美术创造能力。教师要培养幼儿欣赏生活的习惯,如中秋节时,引导幼儿对中秋节进行交流,围绕月亮的主题搜集图片,利用这些图片为幼儿创设中秋节的美术学习氛围,将美术活动融入进生活中。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真实性,也降低了幼儿学习美术的难度,使幼儿在强化生活经验的同时获得实践能力的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虽然不乏美的事物,但我们还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表现美的双手,美术作品就是我们表现美的最好载体,当孩子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产生兴趣之后,我们就利用大量的、内容、形式各异的美术艺术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引导幼儿了解学习一些美术创作的方法与技巧,为幼儿创设参与美术创作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大量的、形式内容多样的美术活动中感知与表现,进而提高美术活动的效率。

  2.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

  幼儿园的教学原则是以游戏为主。爱做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基于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以游戏的形式组织美术活动,进而使其在游戏中丰富知识、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自行设计创新游戏,让学生通过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开拓幼儿想象空间,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总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就更难使幼儿做到积极思考。美术教学也是同理,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展示绘画作品的同时也口头叙述讲解。教师在进行趣味美术教学中可创设一些游戏活动需要的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最大限度地将幼儿的积极性挖掘出来,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例如《有趣的手影》活动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幼儿用轮廓线绘画出有关的手势和动作。对幼儿来说,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在完成上有较大的难度。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手指游戏“我们的小手会讲话,看看哪个小朋友会说的话最多?我们来比一比吧!”游戏结束,教师引导幼儿左手做模特,右手做小画家,记录下“手语话”。此游戏可激发幼儿兴趣,将乏味的手势临摹转变成有趣的手势游戏,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幼儿自主发现更多的手势,使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把教师预授知识转变成幼儿自身学习的需要,这种方法效果最佳。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情境法,幼儿能发现问题,同时还能独立解决问题,进而扎实掌握新知识。

  3.在欣赏、评价中提升审美

  正确理解并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极为重要。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客观理解幼儿的作品。传统美术活动中,教师只注重美术活动中教师对美术技能技巧的讲解与示范,关注孩子作品的完成情况,往往忽略了作品完成后的欣赏与评价,而这恰恰是孩子综合美术能力提升的绝好机会。因为在欣赏与评价中,孩子可以学会观察画面,从色彩、布局、创意、材料等方面去审视一幅作品的美。我们注重了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不仅让评价贯穿幼儿的美术活动,同时,注重评价方法的运用,而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表达能力有限,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多采用拟人化及情境化的语言。中班幼儿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时,可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要这样画?”引导幼儿边画边想,表达自己的构思,启发幼儿进一步创作。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教师应把评价幼儿作品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适当引导幼儿参与评价,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社会文化资源,使其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相配合,以保障美术教学内容的顺利贯彻。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文化资源有助于丰富幼儿想象力,进而为其进行美术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奠定丰厚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植物园、动物园等欣赏自然风景,或带领其参观各种美术馆和画廊等,使幼儿丰富体验、增长见闻。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举办家庭巧手大赛,使家长与幼儿一同做游戏、参与幼儿园的美术创作活动等,进而使广大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小结:随着教学的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已经成为时代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了。基于此,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不断创新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发展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芹.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幼儿美术教育成效[J].考试周刊,2011(31) [2]李银珍.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以美术教育为例[J].教育导刊,2011(2)

20、幼儿园论文《浅谈幼儿社交焦虑行为原因与指导策略》

  摘要

  近年来,幼儿问题行为是教师和家长都感到烦恼的问题,幼儿行为问题包括情绪和行为两方面,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成因是复杂的。因此,幼儿行为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笔者就焦虑行为问题中社交焦虑的成因进行了研究,为一线教师和家长解决幼儿社交焦虑行为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指导策略,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社交焦虑行为;原因分析;指导策略

  正文

  一、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概念

  在所有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都体验过恐惧、担忧、焦虑或羞怯。但作为一种问题行为的焦虑行为则是特指幼儿呈现过度的、削弱身体机能的焦虑。

  幼儿社交焦虑是指幼儿面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和回避的行为。面对新环境或者陌生人会明显地表现出恐惧,因为这些场合可能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或可能引起尴尬。和其他正常幼儿相比,社交焦虑的幼儿更容易拘谨、忧愁、情绪化、恐惧社交和感到孤独,严重的可能哭泣、胃部不适、发脾气、手脚僵硬等。

  二、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原因分析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发生存在相关联系。许多大样本的双生子研究表明,对于社交焦虑问题行为的发生,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共同患病的比率要高。还有一些学者对社交焦虑行为幼儿的一些焦虑症状(如害羞、社交抑制、回避等)进行了双生子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症状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相关。

  家庭研究表明,幼儿社交焦虑与直系亲属的焦虑行为有明显的相关。首先,容易发生焦虑行为的父母,过去和现在焦虑行为患病率较高。其次,如果父母患社交焦虑问题,其子女产生焦虑行为的几率也较高。在幼儿刚入园时,有的家长和老师交流时会非常紧张、说话不流畅等,这些家长的幼儿和老师的交流中也有一些困难,会害羞、回避,严重的会哭闹,甚至会哭闹两个月之久。

  2. 幼儿自身的气质因素

  气质类型对于幼儿的习惯养成、行为模式的发展、思维方式的形成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对新奇事物高阈限的幼儿,产生社交焦虑行为的风险较低。相反,另外一些幼儿天生具有对新鲜刺激过度兴奋和退缩的倾向,这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可能是日后发生社交焦虑行为的一个因素。幼儿园中非常内向的幼儿即使是非常开心也不会表现得特别明显,也会害羞,不表露出来。国外学者Caspi对800多名幼儿做了十余年的纵向研究来了解情绪问题和其气质特点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果幼儿表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那么在之后会很少出现焦虑;而如果幼儿表现出害羞、回避、消极面对新问题,则在以后会很容易出现焦虑。

  3. 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是幼儿刚出生就开始交往活动的场所,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会促使幼儿对社交焦虑的产生。不同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交也有很大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不安全依恋关系会导致幼儿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心理学家Ainsworth等人的“Strange Situation”实验推测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婴儿比其他类型的婴儿将来出现社交焦虑的概率更高。除了亲子关系外,父母的家养方式也与幼儿社交焦虑有一定的关系。焦虑幼儿的父母过分干涉、干扰或限制幼儿的独立,从而导致幼儿形成懦弱、胆小、畏惧的负面性格。例如,幼儿入园后焦虑的父母可能会预期自己的孩子一定会紧张不安,并对孩子的适应能力有低的预期。而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独立空间,幼儿入园后独立性很强,而且家长也都很放心。

  三、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指导策略

  (一)教师应对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策略

  1.提高一线教师在理念层面对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认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幼儿的社交焦虑问题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并做出积极的研究探索,了解并掌握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如遗传因素、气质因素、家庭因素等。对于幼儿的问题行为不能忽视和放任不管,应该及时了解幼儿地心理、情绪和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克服社交焦虑的困扰和影响。用发展的观点和思想对待幼儿的社交焦虑问题行为,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备自我发展的潜力,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幼儿地情绪和需要并给予适宜的引导而非教导,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赖。

  2、加强一线教师对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实践引导

  一线教师可采取“行为干预”这种策略让幼儿面对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情境或物体时,提供勇敢面对焦虑的方法。如系统脱敏法,教幼儿试着放松身心,信赖老师像妈妈一样;在幼儿保持放松的情况下,逐布呈现引起焦虑的物体或情境。在多次实验后,使幼儿面对这些引起焦虑的情境或物体时,仍感觉放松。比如,幼儿很害怕男士,可以尝试给幼儿讲一讲关于爸爸、叔叔等男士类型的绘本,然后观看男士可以帮助我们的视频,让幼儿对害怕的人慢慢产生好感。冲击法,是指长时间、反复地实施暴露,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处在引发焦虑的情境中,并不停地对自己的焦虑水平进行评分,直至幼儿的焦虑实施。这个方法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并且结果的可控制性较小,所以年龄较小、无法理解基本原理的幼儿不建议使用此方法。在行为干预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令幼儿恐惧的情境或物体,这些方法包括呈现现实的情境或物体、角色扮演、想象或观察他人在面对这些情境时的表现等。比如,有的幼儿害怕虫子,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虫子的可爱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也可以让不害怕虫子的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告诉害怕虫子的幼儿。

  (二)家长应对幼儿社交焦虑行为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教养方式

  需要父母两人的一起携手努力去构建良好的教养方式,树立良好的榜样,纠正父母自己的心理缺陷。母亲和父亲对孩子的教养影响同等重要,对幼儿早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母亲的温柔、优雅,也需要父亲的文明、坚强,需要父母共同努力去创建适宜的环境,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多鼓励、信任孩子,不能一味地溺爱或一味地批评轻视,而是让她在外人面前感到自尊,鼓励孩子多去尝试,不怕失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2.掌握正确育儿知识和方法

  年轻父母应该借助现在各种方便渠道多学习幼儿社交焦虑的成因、症状和策略,更多地了解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一些理论并灵活、具体的和育儿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而不是错误地认为家庭教育可以自己随便制定无师自通,家庭教育不是自发的本能的,它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

  3.树立良好的榜样

  正如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是父母平常的思想、行为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父母必须克服焦虑困难,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遇到困难不退缩,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和行为做好榜样,让幼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引起感情和行为的共鸣,幼儿会进行模仿。如看到路边的共享单车倒地时带孩子过去扶起来,并告诉孩子车子摔倒了会疼赶紧去帮忙扶起来,那么下次孩子看到这种情况会提醒父母一起去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会乐于助人,从而体会到自身价值,并产生自信,也乐意与人交往。

  参考文献

  [1]艾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幼儿异常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甘剑梅.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张芳芳.浅谈幼儿问题行为与教养方式的研究[J],教育时空

  [4]于晓宇.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J],现代交际,2015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1、幼儿园获奖论文《乡土探秘大自然浅谈幼儿园实施泥塑游戏乡土主题课程的开展》

  摘要:

  幼儿园利用泥土资源开发乡土主题课程,利用园外空地拓展幼儿实施泥塑游戏的探索空间,给孩子们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参与探索泥土的奥秘。开展乡土主题课程培养了幼儿主动实践、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健康、开朗、积极的儿童。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园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

泥塑游戏 乡土主题课程

  正文:

  一、乡土探秘大自然的园内泥塑改造

  幼儿园经过历年的发展,园内资源开发基本完毕。要满足孩子们的发展需求,建议利用以下几种方法拓展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一)利用死角——开辟“泥塑”活动区。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接触泥土的空间,幼儿园优化、改造教学楼西侧的泥地,充分利用起泥地的死角区域。这片区域采光好、地面平坦、靠近水源,且不会影响楼内的正常教学,是开展泥塑活动的绝佳场所。既方便孩子们进入课堂上学习知识,又便于走出教室来到属于自己的乐园,雕塑、制作、种植等,体会泥土的乐趣与芳香。

  孩子们也为了建造自己的泥塑乐园而付出努力,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戴上手套、备好工具,激情澎湃地参与改建活动。同时,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热情,为泥塑日常课程积累基础。

  (二)户外展示——幼儿园空间的利用

  幼儿园各班室内都没有为孩子们设置太大的作品展示空间,基本都以并列摆放的形式呈现,缺乏合理的空间利用。为了增强孩子们对泥塑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幼儿园就可进行泥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对幼儿园室外空余区域实施改造重新布置,设置操作区域及展示区域。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墙壁,展示平台可采用悬挂式结合地面阶梯式设计,从而拓展室外操作的空间。

  这种探索氛围,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参与探索泥土的奥秘,从而提高孩子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稍大一点的孩子更能体现出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特点,有利于营造出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从而形成有益于幼儿发展与成长的环境。

  二、校外乡土资源的利用

  由于幼儿园可供实践空地有限,园外拥有广阔的空地。为了给孩子们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利用园外空地拓展幼儿发展与实践的空间。

  (一)延伸资源——校外空地的开发

  校园外有一片纯天然绿色空地,还有大片的蔬菜、粮食种植田,为了实现本园幼儿的实践发展,幼儿园与田地所有者进行沟通,以“不搞破坏、按市价补偿”为原则,租借园外部分田地实施“泥塑主题”的统筹开发,为孩子们提供体验实践的户外空间。

  “泥塑的畅想”主题课程的实施途径

  场地规划

  由于受到学校场地限制,我们尝试将园门口的小泥地纳入我们的活动场地供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以此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弥补幼儿园资教育资源的不足。基于对自然环境利用,换气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教师开发、设计游戏和活动的灵感。

  实施设想

  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自然资源,培养幼儿主动实践、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健康、开朗、积极的儿童。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办学水平。

  幼儿园开展主题课程可利用的乡土资源包括:树、田埂、泥巴、草地、小山丘。我们将这些乡土资源融入现有课程中,从而形成幼儿园“泥塑”主题特色课程。

  (二)整合乡土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幼儿园开展乡土式主题并无固定方案,而是根据实践、幼儿需求、教材内容实时调整。目前,幼儿园已经开展了《树宝宝的成长》、《花样泥巴》、《第一道防线》、《绿色的家》、《勇攀珠穆朗玛》等主题。具体安排如表:

案例:语言活动——《树宝宝的成长》

  树是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植物,他们可以真实的看到、摸到。然而,孩子能够进一步了解的机会很少。《树宝宝的成长》我们利用园内角落空地,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泥地角落,观察小树苗的成长。有些孩子看了看会说:老师这里全是草,那颗是树苗呀?有些孩子凑近闻了闻:老师,这就是草,我闻到了草的气味。还有些孩子一边摸一边说:感觉它好软呀,会不会受伤呀?老师它会开花吗?它长大会是什么样的叶子呀?它能做成桌子吗?

主题延伸,生成活动

  幼儿园在开展“泥塑的畅想”主题活动时,发现很多幼儿体意犹未尽,兴趣点也没有全部被激发。因此,我们根据孩子们需求,基于上述的活动开展了延伸。具体如下表:

案例:社会活动——《绿色的家》

  园内改造完成后,草地里已经长出很多带刺的杂草,还有改造时掉落的石子,于是我们拉开了除杂草、清石子活动,为投放帐篷提供优越的场地。

  随着园内泥地改建完成,草地里不仅长出了一茬杂草,还散落了很多石子、杂物。孩子们戴好手套,备好垃圾筐,开始了草地清理活动。虽然草地里有很多小虫子,而且杂物也很难清理,但孩子们依然是激情澎湃,累并快乐着完成了清理活动,看着老师在平整的草地上搭建起一个个帐篷,孩子们展露出无比快乐的笑容,也深刻的体会到劳动的光荣。

案例:科学活动——《第一道防线》

  为了顺利实施乡土课程,满足幼儿成长需求,幼儿园在与园外旁菜地农协商后,为孩子们设置了科学地利用田埂活动——《第一道防线》。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试验,探寻田埂的科学利用。

  (三)泥塑游戏互动——提倡动手实践

  在现有活动的基础上,幼儿园进一步利用了额外的乡土资源,如:番薯、玉米、萝卜、土豆等。这些乡土农作物也被引入到我们的课程中,如下:

案例:挖番薯

  为了练就孩子们的耐心、细心,我们为孩子设置了挖番薯课程活动,利用灵巧的小手,从泥土中取出成熟的番薯;有些孩子力气小,他们便思考出:利用杠杆原理,抛开番薯周围的泥土,尝试敲出番薯。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体会了收获的喜悦,同时也体验了“汗滴禾下土”,初步认识“粒粒皆辛苦”。

  泥塑“游戏”

  幼儿园开展“泥塑的畅想”主题课程源起教学楼外的泥地,它是孩子们欢乐之源。利用幼儿园的这一特色,设计各类游戏,可以夯实孩子对乡土资源的热爱。根据泥塑基地的时节性对活动开展时间及形式安排如下:

  成效分析:

  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的要求,幼儿园乡土资源课程开发进展颇有成效,如下:

  (一)利用乡土资源,丰富课程体系

  幼儿园不再把孩子们困在教室,让他们从实践中、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并细致的记录、总结乡土资源课程发展状况,不断地挖掘、开发与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从而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方案。

  (二)后勤配套服务

  经费是确保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为了打造幼儿园乡土课程的特色,幼儿园后勤总务全力、全程支持课程进展的物质需求,积极采购课程物资,主动与园外资源所有者进行沟通、协商等。

  (三)推动教研发展,打造名师团队

  幼儿园顺利实施乡土资源主题课程,离不开教师队伍努力。要将乡土资源正确地融入教参中,合理的开发乡土主题课程,教师们就要学习大量的专业外的知识,并收集、分类、编创,然后再进行审议。一步步的学习,一点点的提高,极大的转变了教师们的传统观念,进一步发挥了教师的力量。长此以往,幼儿园必将出现大量的优秀教师,教师们不断地进步,有利于幼儿园成就名师团队。

  参考文献:

  1.李志英. 慈利县乡土科学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童欢. 发展适宜性教育视角下贵州省K县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3.张敏. 乡土资源在幼儿混合班艺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王翠苹.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2.

  本文为“当代杯”教师大赛原创作品,只做分享、学习、交流使用,抄袭必究

22、幼儿园教育活动《各种各样的桥》大班科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园科学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对身边常见事物都可产生有价值的科学教育活动。桥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在生活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桥材料不同,形态各异,幼儿感到好奇,有兴趣探究,将幼儿对桥的兴趣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幼儿体会探究桥的过程和与小伙伴交流桥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 了解桥在三个时期建桥主要用的材料。

  2. 能通过观察与比较,描述不同的桥的特征,建筑材料及功用。

  3. 通过了解桥的演变,感受科学发展的进步。

  4. 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桥的功能建造及主要用的材料。

  难点:能描述不同的桥的特征,建筑材料及功用。

  四、活动准备

  1.PPT课件(不同材料制作的桥、建在不同地方的桥的图片)。

  2.一个关于桥的谜语。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一个谜语,让幼儿猜,引发幼儿兴趣从而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老师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是什么?

  教师:样子像船不是船,永远停在江河畔,火车汽车它能载,光载东西不开船。让我们猜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呢?(桥)

  教师:相信聪明的你们已经猜到了,没错,猜对了,它就是——桥!

  (二)引导幼儿回忆见过的各种桥

  教师:小朋友,我们生活中见到各种各样的桥,那么你们见过桥吗?见过什么桥?它是什么样儿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各种各样的桥。

  (三)引导幼儿了解桥的构造及功能特点

  (四)教师编出示PPT图片,我们来看第一种桥

  (1)吊桥

  吊桥又称悬索桥,由悬索、桥塔、吊杆、锚碇、吊杆、加劲梁及桥面系所组,一般在景区可以看到

  (2)独木桥

  简单的人行桥,常用一面砍平的一根圆木做成的,架在悬崖等地上,最常见的地方是乡下,虽制造简便,但稍不小心就会受伤甚至丢掉性命。要经过这座桥、一定要在大人的陪伴下经过,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3)钢铁桥

  我们再来看钢铁桥、钢铁桥是用钢铁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具有强度高,钢度大的特点、这种桥呢大多在城市可以看到,有的小朋友上学的时候可以经过它。

  (4)拱桥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像北京颐和园玉带桥,就是一种。还有河北的赵州桥,也是拱桥的一种。

  (4)立交桥

  立交桥全称为"立体交叉桥",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处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互不相扰的现代化桥梁,这种桥呢建设成本较高,通常只在高速公路互通、城市干道或快速路之间的交汇处建设,主要作用是使各个方向的车辆不受路口上的红绿灯管制而快速通过。那立交桥的主要功能就是避免多方向车辆在交汇处互相干扰,他的主要特点就是道路平面分离,或立体交叉形成多层。

  (5)木桥

  木桥以天然木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梁形式,它具有重量轻,强度较高的特点,因为木材分布较广,取材比较容易,而且采伐加工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工具所以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梁形式。所以加工及各部分连接的构造简单等优点。但其也有易燃,易腐蚀,承载力和耐久性易受木材的各向异性及天然缺陷影响等缺点。这种桥大概只可以在山区景观区才可以见到的哦。

  (五)游戏环节连连看

  让小朋友找到独木穷、钢铁桥、立交桥、拱桥、吊桥、相对应的桥梁图片。

  六、活动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这些桥,还会有更先进的外形美观的桥出现,小朋友们可以平时多多观察,就可以发现更宏伟的大桥哦。

23、幼儿园教育随笔《玩具也要回家》

  玩具是儿童的最好的伙伴,它能给幼儿带来无限的快乐,在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玩具以其鲜艳的颜色,声音,拟人化形态,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引起幼儿的兴趣,它能激发幼儿做游戏的愿望,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也是他们所喜爱的好伙伴。

  近来我发现,幼儿在起初玩玩具时,很认真,三三两两的玩过家家,建大高楼,摆漂亮的房子,但过一会,大家的保护意识就没有了,玩具掉在地上无人理睬,甚至有的就踩着玩具去玩,收玩具时乱放一团,看到玩具盆就往里放,也不管是雪花片还是积木类的,见着盆就放,还有的根本就不收玩具,跑去站排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给孩子们上一课了。

  一天,我准备了好多个头饰,有大象,有小鸟,有狗熊,有青蛙。我问幼儿你们认识它们是谁吗?他们都大声的回答认识,是“大象、小鸟、狗熊和青蛙”,接着我又问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么?有的幼儿说,他们在散步,有的说他们在聊天,有的说他们在跳舞,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后来我告诉幼儿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这时我请几位老师来分别扮演大象、小鸟、狗熊和我来扮演青蛙。游戏开始,首先由青蛙兄弟来捉动物们,我说:“你们藏好了吗?”“动物们”都不出声,孩子们乐的这个开心哟,一个个都急着告诉我藏在了哪,不一会我找到了藏在窗帘后的狗熊。后来请幼儿来玩了几个来回,我一直扮演着青蛙说:“天都黑了,我要回家了。”我们和小伙伴们纷纷道别。游戏结束了,于是我问幼儿,小动物们玩得开不开心,幼儿齐声说:“开心”,接着又问,在天黑后,青蛙说了一句什么话,幼儿纷纷说,“青蛙要回家了”。就着这个游戏我及时进行引导,小动物们在游戏后需要回家,我们小朋友们上了一天的幼儿园,晚上爸爸妈妈来接你们回哪啊,“家”。向幼儿说出家的温暖,理解有家的感觉真好,任何物品都有家,玩具也有家,再以后的玩玩具结束后幼儿都纷纷抢着把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且知道按类别分。

  从此以后孩子们对玩具的取放更有序了,而且掉在地上的玩具也能及时的捡起来。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概念。所以玩具也要“回家”就运用了这一概念。

  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教育耐心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并且去探索解决的办法,在玩中学,要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从而使他主动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幼儿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那样效果会更尽好一点。最终把玩具宝宝送回自己的“家”中!

24、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发现不一样的你们》

  原来,孩子们的想法真的都各不一样!

  每到周五,都是我们的特色活动——Looking for活动的开展时间,今天的主题是锻炼幼儿手指灵活性,手眼协调,以及分类的能力。活动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两指配合,给小刺猬穿衣服——插牙签,有的孩子能认真的从一端开始,每根刺之间保持差不多的间距,直到小刺猬全身;有的孩子则有些着急,只关注给小刺猬多插一些牙签。帮小刺猬穿好衣服后,小朋友们帮助小刺猬找食物,可是,小刺猬的豆子都混在一起了,分不清楚红豆、绿豆、黑豆和黄豆,在游戏情境中,孩子们很投入,立刻说:“我来帮小刺猬分吧!”

  分豆子开始啦,在钱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临时将教具重新调整,让材料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每个小朋友一个盒子,一个盒子有四个小格,每小格里都有一颗豆子,首先分给孩子们观察,每个格子里的豆子分别叫什么,应该把豆子送回相应的家里,孩子们讨论的津津有味,跟同伴比较自己的红豆在第几格,而同伴的红豆在另一个,一番讨论结束后,我们开始要给小刺猬分豆子了啦,孩子们跃跃欲试,开始了自己的操作。

  安妮先找出来最大最容易分辨的黄豆,把黄豆找完后,再找黑豆、红豆,最后找最小的绿豆,按照大小依次找出来;果果只找了第一格的黑豆和第四格的黄豆,而中间就空着,我赶紧过去看看这是为什么,结果我的发现令我忍俊不禁:原来,第二格的红豆和第三格的绿豆不知何时混到一起,都躺在第三格里,果果不记得红豆和绿豆到底应该在哪里,干脆放着先找其他的,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次的Looking for活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孩子们的操作过程非常安静,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认真和专注,从他们细致的动作中,能感受到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有序,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我们每位老师都非常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及时地与孩子讨论,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手指肌肉得到了锻炼,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游戏,我们老师也感到非常欣慰,很简单、朴实无华的材料,注入了我们充分的准备,给了孩子们愉悦的情绪收获,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让我们发现了孩子们的想法各有不一样,孩子们都说:下次还要玩这样好玩的游戏!

  孩子们快乐,我们老师能不快乐吗?当然快乐啦!

25、幼儿园优秀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摘要

  幼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变化多端的世界里,他们与周围环境直接接触,通过感官来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而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感兴趣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来鼓励并帮助他们找到那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小门。可以通过运用生活、利用环境、创设情境、开展游戏和动手操几个方面来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

  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环境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幼儿期幼儿会有很多的好奇心,推动他们想去了解周围事物,产生各种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种好奇心,还促使他们去探索、观察发现,表现出对科学的求知欲的萌芽,但这种好奇心,会被他们忽视,所以就需要用以下的方法来让他们来了解科学继而喜欢上科学。

  正文

  一、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1、科学活动实现生活化

  科学活动生活化,能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使幼儿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例如:我园组织开展的“与小草共成长”就是科学,活动生活化的很好例证。春回大地,幼儿通过“踏春”、“郊游”,生成了一次对小草的科学探索活动。在孩子们的眼里,小草的根、茎、叶、花、果都有一个个讲不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从家长、同伴、书本和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小草的种类、生长的特点、食物链的作用及环境保护的特殊意义等知识,家庭、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小草的丰富经验,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观察、集体交流、亲子论坛等活动中,尝试多项科学活动内容。

  整个科学活动自然地融合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孩子们置身在了快乐的生活学习之中。

  2、科学活动实现游戏化

  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科学活动,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至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科学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或许同时也张开想像的翅膀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科学活动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由主动的学习。

  以我园“小小飞行员”的科学活动为例。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喜欢探索玩具飞机,就先设计了飞机制作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由选取不同材料设计制作自己想象中的飞机(家长协助制作),然后评出奖项,幼儿之间交换着玩。然后开设了“小小飞机场”从飞机外形的设计到内部每一个座位的制作,都由孩子们亲自动手。我们把原先在一个个集体科学活动中明确的具体目标,转化成无形的目标,隐含在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提供之中。

  在孩子快快乐乐的游戏中,科学活动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实现和巩固。教师组织和指导的这些游戏,不仅让孩子们“玩”,而且还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科学活动。

  3、科学活动实现社会化

  当今社会已越来越向着社会化、多元化发展,不管是科学活动的生活化还是游戏化,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我们在努力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同时,积极尝试与家庭、社区合作,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环境,整合多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我们还大胆地将孩子们带到周围社区:参观棚内植物的种植过程,社区作环保宣传……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何止我们所能估计到的一些科学教育目标呢?他们在与外界的交往互动中得到全方位、多元化、动态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为了让家庭真正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合作伙伴,我们尝试开展了“幼儿家庭科学游戏活动”,指导家长开展科学游戏活动,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在许可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一个可自由游戏的房间或游戏角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能适应孩子发展需要的科学游戏材料,允许孩子在自己的游戏空间内独立操作,让孩子有操作、转换、组合材料等活动的机会,允许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科学操作材料和活动。

  二、发挥幼儿的创造性,营造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氛围

  1、创设科学活动民主化氛围

  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当是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科学活动民主化包括师幼、幼儿之间两方面。首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如,在选择科学区域活动时,我们应当先征求幼儿的意见,让其自由选择,这样幼儿才有兴趣创造发现。其次,幼儿间关系民主化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它能激发幼儿科学活动创造欲望。如:在进行科学活动“鸡蛋壳的秘密”时,需要两人合作,其中一人摆正蛋壳的位置,在小木板上叠放书本。这一过程是单个幼儿无法创造的。这就是科学活动民主化带来的好处。

  2、创设科学活动探究式氛围

  有探究才有创造,有疑问才有发现。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恰当把握演示的时机,不要过早地把“谜底”告诉幼儿;教师的总结要以验证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当幼儿遇到困难、注意力分散时,教师要及时指导,使幼儿兴致盎然地重新投入活动。

  比如,在科学活动“种子是怎么发芽的”中,教师与其讲“种子发芽需要水分、空气、土壤、阳光和养料”“种子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温度下才能发芽”等一大堆抽象的大道理,还不如组织一次科学实验,在杯子里放一粒种子,或在自然角的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指导幼儿自已管理,让幼儿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疑问,发生探究,慢慢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这远比生硬地灌输要理解得快、感兴趣得多。

  三、引发幼儿的能动性,有机推动幼儿科学活动的进程

  1、重视科学活动有效指导

  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恰当的指导。教师若给予幼儿必要的、适时的指导,就要注意观察孩子,能根据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此时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如在“豆豆潜水员”活动中,有的幼儿不能使豆子浮起来,有些急、气馁。这时教师就给幼儿提出问题:“你们看别的小朋友,浮起来的豆的周围有什么?”幼儿回答:“有气泡”。教师又问:“看一看你的豆周围有气泡吗?怎样才能让豆的周围有气泡呢?”幼儿坐在那儿不动,想不出办法,教师又问:“杯子里的气泡是从哪儿来的”幼儿回答:“把碱和白醋放进水里就产生了气泡。”教师说:“那怎样才能再多制造一些气泡呢?”幼儿取醋和碱继续实验,不一会儿,豆浮起来了。幼儿兴奋得大声尖叫。

  在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怎么做,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或线索,激发幼儿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幼儿大胆尝试。

  2、树立在科学活动中向幼儿学习的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要和幼儿站在同一条线上,要有主动向孩子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准备活动材料时,教师不是一昧包办代替,而是与幼儿共同商议如何准备怎样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然要采纳幼儿的意见,就直接体现出了教师能够向幼儿学习的意识。又如:科学活动“吹纸比赛”中,教师在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办法把纸改一改,让它吹得更容易”的过程中,幼儿就表现出许多办法,其中有的办法是教师没有想到的,那么,幼儿的表现也拓宽了教师的思维渠道。

  以上几点是关于改进幼儿科学活动的策略,而改进策略的根本还在于上文所说的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只有这两方面相互结合,不断转化,共同促进,才能真正切合幼儿科学活动的发展趋势,引导其向深层次完善地发展,从而促使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纲要》中指出需要对科学情感方面主要是要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好奇心仍然是学习科学的先行条件,通过以上的方式让幼儿感知了解科学,在幼儿园内以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自然界和丰富的有结构的物质材料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会让幼儿更加有兴趣。

  总而言之不管是渗透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还是课程中的科学教育活动,都需要老师将幼儿的兴趣找到最对的出发口,让幼儿喜欢科学,了解科学,让科学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让我们的数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俊英 《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 地质出版社

  [3] 《浅谈幼儿如何学习科学》 中国幼儿教师网―― 幼教论文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6、幼儿园论文《利用本土资源优化环境创设》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摘要

  本土资源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优势,应将本土资源有效的引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将幼儿园教育置身于终身教育,用教育观来界定幼儿园,让环境会说话、让环境更好服务于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挖掘农村乡土资源,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环境创设 本土资源

  正文

  我园地处农村村庄,南靠秦岭山、西靠河流周围有丰富的农作物,还有一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幼儿们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也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优势资源。我们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 在环创中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环创应该以幼儿为主题地位,在实施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设法激发幼儿参与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努力把环境创设的过程演绎为有序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巧妙地把各个环节都优化为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如自然角的创设,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自己设计,初步设计规划图,哪些地方种些什么,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材料,怎么布置等等。在讨论之后发动幼儿进行分工,我们需要带些什么来班级,材料可以从哪里寻找。在幼儿们的讨论过程中让幼儿根据需要的材料自己整理,自己动手,从生活中寻找乡土材料,从而激发幼儿对乡土资源的喜爱。

  二、有效利用幼儿园本土资源中的自然材料

  大自然中有这丰富的资源就地取材,本土资源有容于其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材料,对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极为重要。我园面积大,绿化多,有各类树木、还有农村特有的砂石、泥土等。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幼儿每次散步、活动的时间,引导幼儿观察同时让幼儿拾捡、采摘一些幼儿园中特有的自然资源,如泥土、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松果、树皮、树枝、树叶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捡拾的材料进行加工,便可以用来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装饰,如让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在石头上画画、粘贴石头;将收集的松果、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小泥人等使幼儿园中的自然资源有效利用优化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三、家园共育,有效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幼儿园环境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部分,《纲要》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等对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的转变,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知识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农村有许多废旧物品,和农作物只要是安全、卫生的,我们就与幼儿一起收集,共同制作,让家长参与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环境,这些开放性的乡土材料极大的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想象力更为丰富。

  四、在环境装饰中彰显鄠邑特色

  环境幼儿园教学重要的资源,它是隐藏的教师。墙饰作为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从感官上给幼儿带来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因素的刺激,从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感。

  鄠邑区有丰富的农作物,如户太八号,便是我们鄠邑的特色,为了让幼儿了解我们的特色,每个班级都有“户太八号”种植区,幼儿们通过观察“户太八号”的生长过程激发幼儿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在科学室放置与葡萄有关的,如:葡萄酒、葡萄干、葡萄饼干等让幼儿对家乡特色进一步了解。老师们用葡萄树枝、葡萄叶和幼儿一起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我们还利用石头、玉米、小麦等乡土资源让幼儿们制作出一件件漂亮有意义的作品。用幼儿们的件件作品.把活动室、走廊、装点得生气盎然、富有情调,置身于这里让人感觉大自然就在身边,油然生出对自然界一木一石的呵护之情。幼儿们也在不断的收集、观察、设计、创作、欣赏中开始学会了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本土资源非常丰富,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环境及能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能使幼儿园环境更加优美,真正做到让环境说话。

  参考文献:

  【1】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美育 岳晓春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 庞丽娟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谢谢!

27、幼儿园《酸奶盒的故事》教育随笔

  在支持幼儿玩自己的游戏,做自己主人的理念的实践下,我们开放了环境。在美工区,减少了范画,取消了区域主题,减少了教师的直接介入,鼓励幼儿自主参与美工活动,根据需求自主探索过各种材料、制作自己的作品。可美工区越来越冷清。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丰富辅材,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如扣子、石子、瓶盖、各种果壳、各种豆类、小树枝、水果网、纸卷等;团小球,做小纸卷、撕小条;提供各种彩纸、各色小木棒、各色颜料和各种笔等。其次,丰富主材,一方面将小纸张变成大型的图形纸,如小树、喜洋洋、花瓶等;另一方面,提供真实的材料,如雨伞、风筝、蝴蝶翅膀等,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丰富的材料让美工区变得热闹,孩子们尝试着不同的材料,但一周后,美工区又冷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新学期开始后,幼儿园每天上午提供了酸奶,放酸奶的大盒越来越多,孩子们会怎样玩呢?我很好奇。于是将酸奶盒放到了各个区域里,孩子们使用最多的是角色区与积木区,角色区里孩子们扮演快递员用酸奶盒送快递,积木区里孩子们用酸奶盒平铺做路,搭建停车场、小桥......可孩子们对积木的使用越来越少,有时几乎没有。积木区的价值是什么?是通过操作不同的形状的积木,通过搭高、平铺、拼搭了解不同形状,感知空间感、方位感,而这也是酸奶盒缺乏的。区域的创设,在考虑幼儿兴趣的同时,要思考区域本身的价值与幼儿对此区域内材料使用情况,如果辅材代替主材,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经过深思熟虑和孩子们交流,我们决定让积木区搬家,为酸奶盒创造出更宽阔的场地——酸奶盒区。

  曦哲在酸奶盒区拆开了一个酸奶盒对我说:“老师,我想做汽车。”一旁的优优说:“我想做一个可以坐进去的汽车。”听到我们的谈话,孩子们都围了过来,纷纷说着自己的想法:“汽车要有灯,还有后视镜”“还有标致呢,我爸的车就是雪铁龙”“老师,我想做坦克,可以打炮的”.......我们决定尝试制作汽车。孩子们在班中发现了一个大纸箱,决定用其做车头,又找来小瓶盖做车轮,车轮粘了满满的一排,左右对称的个数。洪林提出:“这是坦克,坦克有这么多轮子。”经过孩子们的改装和寻找材料,汽车变成了坦克车。

  宸宸固定坦克上的炮筒时,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我走到他身边说:“需要位帮忙吗?”基于我对小班幼儿的了解,当我提出要帮忙时他会将所有材料交给我由我完成,所以我也做好了替他完成的准备,但我得到的回答竟然是:“需要,你帮我扶着。”宸宸的回答让我既惊讶又感动,在孩子们玩着自己真正的游戏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做什么。

  第一个坦克车成功后,孩子意犹未尽,紧接着几天,孩子们又尝试着做了长颈鹿。长颈鹿是孩子们用牛奶箱制作的。牛奶箱的出现让他们的思路更加开放,他们开始寻找各种可用的材料,如饮料瓶、薯片桶、卫生纸卷....渐渐地,酸奶盒的朋友也多了起来,孩子们还为它们的家取了新名字“小盒子大创意”。

  在我准备将制作完成的长颈鹿收起来时,椒椒和慧慧提出还没有做完,说:“我们要给长颈鹿涂上黄色还有斑纹。”长颈鹿的出现让美工区变得热闹起来,四名女孩将长颈鹿身上涂满了黄色,又尝试用各种笔在长颈鹿的身上画圆圈、画线条,一会儿又找来了褐色的卡纸,撕成小片粘贴在长颈鹿的身上,贴完一整张纸后,又找来了扣子、羽毛、纸卷粘贴在它身上,尾巴上竟然是黑豆扣子的有序排列!孩子们讲解着:褐色的纸是它的斑纹,扣子和羽毛是它的头花,尾巴上也插着漂亮的小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做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坦克、飞机、长颈鹿、台灯......制作完成后,美工区的孩子们会热闹地装饰着它们,使用了各种材料。工具的是使用也不再是难点,孩子们在制作中尝试着不同的工具,并主动寻求帮助。

  孩子的发展源于日常点滴经验的积累。从案例中,老师从开始的愁到最后的惊讶,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它带给了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与感动。孩子的力量来的绝非偶然或巧合,是整整一个月中,通过反思摆弄拼搭,对盒子的特性不断感知后获得经验,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们在后期的制作中游刃有余,老师在教研最后,深深地感受到,不论是什么样的材料,孩子都需要有充分的的时间去熟悉和感知它们,不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都是他们日后创作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我们对于材料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研究仍然在路上。

28、幼儿园教育随笔《睡前故事幼儿讲》

  以前午睡前的故事都是由保育员老师讲给小朋友们听的。为了训练我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胆量,经班上三位老师商量后决定,本学期(大班下学期)的午睡前故事由小朋友来讲,按花名册上的排列顺序轮流讲,每个幼儿都必须讲,轮完了再从头轮。从此以后,我们就把讲午睡前故事的“专利”让给了幼儿。每天中午睡前故事时间,保育员老师根据幼儿所讲故事内容的长短,安排3—5个幼儿,大约讲20至25分钟(12:00—12:25)。

  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们觉得新鲜,兴致很高,感觉效果还挺不错的。可是进行了几天后,问题出来了:1.小朋友讲的故事雷同的多;2.有的讲的故事太短;3.讲的故事多数是大家熟悉的;4.有的小朋友前一天晚上根本没有准备,第二天轮到自己讲时胡乱编一通,毫无逻辑性;5.小朋友们渐渐对听睡前故事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和兴趣,当别的小朋友在讲故事时,他们不想听就讲小话。小朋友讲的故事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三位老师商量了一下对策:1.对班上的幼儿提出要求:前一天小朋友已讲过的故事,准备第二天中午讲的幼儿就不能再讲了,避免重复;2.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和老师,在前一天晚上花点时间给幼儿讲一个故事,故事要求长度适中(5分钟以内可以讲完),内容新颖(不讲那些幼儿已经耳熟能详的,比如小猫钓鱼、白雪公主、三只小猪盖房子等);3.最好照着儿童故事书或者绘本讲,如果家里没有该类书的,下午放学接幼儿时就从班上带一本绘本回去讲给孩子听,第二天再让孩子带着来园,中午睡前照着讲。

  经过采取以上对策,在家长和幼儿的积极配合下,不好的现象转变了,小朋友们又对听、讲午睡前故事充满了热情和兴趣。从开学到现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班的“睡前故事幼儿讲”仍在继续!相信会一直坚持下去……

29、教育随笔范文《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反思》

  教学活动是要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要遵循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通过教学活动我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开展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幼儿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幼儿。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会综合应用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每个环节都要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进行。虽然活动环节设计合理,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我应当在备课前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以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现场,适时引导幼儿

  教师通常会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就会为了达到目标调节教学的进度。然而教学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精心设计了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了幼儿活动,但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去维持活动秩序,最后落个活动计划没完成、活动效果差的结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教师缺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有关,尤其缺乏把握教学现场的能力。

  在设计活动时很少留有生成的空间,活动中注重计划的成度,却很少注意幼儿的反馈,更不敢或不能对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因为一旦对幼儿反馈的信息给予解释或处理,那么这节课预定的目标就有可能完不成。其实,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完成教学进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把握教学现场,把注意力转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或新发现适时分析,一旦确定有教育价值,要及时生成新内容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

  三、注重幼儿作品讲评

  绘画完成后的评价部分也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评价不能重视结果,更多的要关注绘画的过程,围绕活动的重点进行作品评价。具体说是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针对性的评价。幼儿的作品哪里好?为什么好?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允许幼儿在创作时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角度的给与肯定,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改变过去整齐的横向评价。评价注重个别,从幼儿个人的成长来进行评价,以各种形式鼓励幼儿迈出可喜的一步,真正使评价收到好的效果。

30、幼儿园简短教育随笔范文《豆苗的故事》

  小朋友大部分都不爱吃蔬菜,通过种豆苗让幼儿收货自己种的菜,当豆面出现在餐桌上被小朋友一扫而过,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探索、感受和体验“生活即教育”。一起来看看幼儿园简短教育随笔范文《豆苗的故事》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探索、感受和体验,感受“一家人”的互帮互助,相互学习,这是我们混龄班所特有的。

  绿色菜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不太喜欢,而今天我们做的鸡蛋炒豆苗却被大家一抢而光,就连比较挑食的乐乐也吃地津津有味。

  时间回到几周前,一次活动时当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认识豆子时,孩子们对着豆子说:”老师,这长的怎么这么像石头呢?它能发芽吗?“单单凭借我们说教孩子是不能够理解的。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豆子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将饱满的豆子挑出来并用水泡起来,由于天气较冷所以豆子发芽也比较慢,孩子们每天都要跑过去瞅上几眼,突然有一天Ethan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豆子上长出一个小尖尖。“我过去一看原来是豆子发芽了,紧接着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观察了发芽的豆子宝宝,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豆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们细心地照顾着小豆苗,哥哥姐姐们带着弟弟妹妹们每天定时给豆子喷水,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豆苗的变化。一天正在喷水时溜溜指着一颗豆子说:“老师,这颗怎么没发芽呢?”我没有着急地去解释,而是让溜溜仔细地观察了这颗豆子和其它豆子的区别,很快溜溜发现这颗豆子坏了,并喃喃自语到:“原来豆子坏了是不能够发芽的。”“溜溜急忙对乐乐说:”坏了的豆子是不会发芽的,咱们把它夹出来吧!“哥哥的角色马上变成了小老师的角色。

  周末的时候孩子们经过商量轮流将豆苗带回家照顾。周一早上天气很冷,源源并没有把豆苗带回班上,问及原因才知道源源是担心早上太冷会冻着豆苗,他让妈妈在中午暖和的时候再将豆苗送过来。在大家的精心照顾下豆苗一天天地长高了,一天当我把盘子端起来准备让小朋友换水时,果果说:“哇,豆苗长胡子了!”我一看,原来是豆苗密密麻麻的根。什么是根?为什么会有根?大家相互讨论着,随机教育不用那么刻意便习得我们想要的。

  眼看着豆苗就可以吃了,怎么吃呢?大家激烈地讨论着,煮着吃、炒着吃、做饼吃……最终大家决定将松柳煮着吃,将豌豆苗炒着吃。商量完后大家分工合作,图图家庭负责剪,蜜枣家庭负责洗,芮而家庭负责挑……这时,只见金豆把一个豆苗摘的光秃秃的只剩下杆了,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把黄叶子都摘了。”芮而姐姐看到后耐心地给金豆示范着。这边诺诺像个小大人一样正指导着乐乐切豆苗呢!在大家的默契合作下,香喷喷的豆苗鸡蛋很快炒好了。

  老大美鑫认真地给每位小朋友分着,还不时地叮嘱着弟弟妹妹注意安全。这时的我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便利用这个很好的机会给孩子们讲了绿色蔬菜的营养,鼓励孩子们要多吃绿菜。

  同样的生活活动,大大小小在同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体验到的东西却又是不同的,混龄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开放性活动中获取不同收获的

31、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成长中的那些好戏》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好戏”,作为老师我们要怎么处理,引导这些小演员成长,生活即教材,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导孩子发现问题。一起看看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成长中的那些“好戏”》

  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上演中各种各样的“好戏”,在这些好戏发生时,我们老师该如何“观戏”、“评戏”,让这些小演员们逐渐成长呢?一起来看看维尼班的这些好戏吧!

  早操回来,小朋友有的自主饮水,有的很快坐下准备上课了,这时传来了吵闹声:“你们要把椅子抬到那边去,这边不能坐”,“我就想坐这里,我不去那边”,“你们就是不能坐这边”,“我就要坐这边,不过去”。。。。。。几个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吵开了。我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绵绵生气的指着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我们在和他们吵架”,我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吵架呢?”,绵绵和雨欣指着左边的座位说:“这边有7个小朋友,那边只有2个人,乐乐、清清和妍妍要坐那边,这样才好看,我们喊他们过去,他们又不听,所以我们吵架了”。

  生活即教材,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好时机,于是我向他们抛出了两个问题:“你们想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绵绵说:“我们想到了喊他们搬过去的方法,可是他们不愿意”,我继续问“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在逐步的引导下他们用了“石头剪刀布”、“一个一个询问”、“投票”、“说服”等方法解决了这次吵架,将左边的三个小朋友成功的调到了右边,将坐位调整成了他们想要的“对称”模样。

  矛盾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吵架”的情节是孩子们在生活中自发生成的,在吵架刚开始时,我没有因为他们的“吵架”去制止他们,而是在一旁观察,在分析孩子的行为时,发现他们对坐位的“不对称”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在用语言表达上逻辑性不够,造成表达不清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方法单一,缺乏经验,因此导致他们吵架,需要作为教师的我帮助他们梳理问题的关键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于是,我决定利用这次他们自发生成的“吵架”,分析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幼儿自主思考的契机,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午餐时间,依依洗手出来端着餐走到自己的座位前,突然发现自己的椅子不见了,她看了一眼同桌的小朋友,说“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其余小朋友都埋着头吃饭,没有一个人回答,她继续问道“你们谁抬了我的椅子?月儿,是你吗?”,月儿摇摇头说“不是”,依依接着问“宝宝,是你抬的吗?”,宝宝也摇头说“不是我”,依依对着旁边的佳鑫严肃的说“佳鑫,是你吗?你离我最近”,佳鑫将头抬起来看了看依依然后点了点头,接着他主动站起来,重新去抬椅子了,依依笑着把椅子挪到自己位置上,开始进餐。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依依遇见的问题,但却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解决,而是将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留给了依依,在这个案例中,依依遇见问题时,她没有第一时间向老师求助,而是先通过集体询问的方法找抬了自己椅子的小朋友,可是这个办法失败了,没有人承认自己抬了椅子,接着她采取了第二个办法“一个一个的询问”,当问了两个小朋友都失败后,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询问,还加上了自己的理由“你是离我最近的”。

  她认为可能是最近的小朋友抬了,这一次她问了身边的佳鑫,果然找到了抬自己椅子的小朋友,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依依在日长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她在第一个办法失败后,马上采用了第二办法,最后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因此,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见问题时,成人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充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问题引发幼儿主动思考,丰富和运用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遇见的问题。

  这样的“好戏”每天都在幼儿园里上演,作为老师要正确的对待幼儿的这些“好戏”,每个问题的发生都是在为幼儿提供学习成长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为幼儿提供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正确的评估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适时的进行引导,逐步提升幼儿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32、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用心聆听用爱浇灌》

  去书店走走,翻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学前教育书籍,虽然有很多优秀的书籍,但是很难有心动的感觉,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看见了这本书,本想着这就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是某个孩子的母亲写的与孩子在一起的成长事例。可是翻开后,看到里面的插画和那些简洁明了的对话、建议,我深深的被吸引了。读了这本书,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当我每天读了一点点后,我会充满期待,希望第二天的到来,我觉得我找到了恰当的和幼儿交流或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想要尽快的用这些珍贵的方法和孩子们快乐、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园的美好时光。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见一些问题。书上看似简单的对话,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发生的情境不同,书中的语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认为这些简单的语言很好“说”,可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真的很难,正如书中提到的,我们生活中很多说话的方式已经成为定性,想要改变很难,老师或是家人需要练习。其次,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生活只有一次,时间只去不回,孩子们美好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孩子们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他们,去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去发现他们的开心或是难过的瞬间。我们是师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琐事很多,有时我们难免会不耐烦。但是你的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你的孩子留下小小的“伤痛”。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和孩子们说一说,他们可以感受到你的难过,但请你不要以此为借口推开他们。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对于本书的领悟还不是很透彻。但是其中关于“学会赞赏孩子”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骄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赞赏的力量。

  禾禾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幼儿,又是男孩子,相对别的幼儿而言,他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比较慢,对于幼儿园的生活适应性不是很强,不大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每一次吃饭都要老师喂,即便老师喂,他也不大吃,有时候吃几口就吐了。他的脾气很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饭不会吃,无论老师怎样喂都不吃。老师也总是给予他特别的照顾。这学期开学后,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稍稍提高,但是吃饭仍需要老师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师表扬了他,他很开心。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很愿意吃饭,虽然有是仍需要老师喂,但是速度快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每天喂他吃饭的时候都会“悄悄地”表扬他。有一天我看见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饭,我立刻走到他的身边称赞他,“我们禾禾吃饭越来越好了,都用勺子自己吃了是不是?”他笑着点了几下头,我伸出大拇指给了他一个“大拇哥”。我发现他不仅吃饭主动了,在别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看到老师主动笑眯眯的叫老师好,园里的老师都称赞我们班的“小不点”长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很开心,我意识到了“称赞”的力量。但是称赞并不只是用“你真棒!”、“很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词语来评价幼儿的言行的。孩子们对于这样的词语并不受用,他们很可能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刚入园的时候,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我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去称赞他们,在区角游戏的时候,我看见幼儿搭出好看的房子,我总会对他们说,“xx搭的真好!”起初孩子们还很开心。可是两三次后,孩子们就对我的称赞不给予回应了,有时只是没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让我觉得很“尴尬”。对于孩子们这样的回应,我开始反思,是他们不在乎老师的称赞,还是对老师的称赞“麻木”了?在和孩子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称赞、表扬还是很在意,只是老师不恰当的“称赞”会让孩子产生怀疑,比如在搭积木的时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扬孩子们搭得好,而没有指出好在哪里,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称赞,会产生怀疑“老师是在夸我吗?我搭的真好吗?没有具体指向性的称赞会让他们“疲惫”。因此,我会练习如何有指向性的称赞孩子,我会在平时的活动中静静的观察他们的表现,然后去想一想该如何去称赞她,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可以有效的对幼儿进行称赞。

33、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丝带领结》

  区角活动开始了,美发店迎来了今天的第一位客人晓晓,三位理发师都忙碌起来,美美在准备理发工具,糖糖把晓晓拉到洗发台前坐下,拿出了洗发水开始给她洗头发,点点拿出小册子说:“请问你今天想做什么发型呢?”晓晓指了一款发型说:“这个好看!”大家分工合作,美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突然糖糖悄悄离开了美发店,去教室门口的材料加油站里取来了一些废旧丝带,美美拿起一根丝带缠在了晓晓的辫子上说:“你看这样是不是好看多了?”晓晓对着镜子高兴的点点头,这时糖糖拿起一根粉色的丝带往晓晓脖子上绕了起来,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危险动作,我一定要去制止。然后我快步走到美发店,正要开口制止,就听见糖糖说:“要是在脖子上加一个领结就更好看啦!但是我不会打领结,你们谁会吗?”我及时收住了打断的话,突然意识到如果我直接制止她们,不仅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中的游戏,也可能会干扰她们原来的活动意向。于是我放弃了直接干预的想法,暗中观察她们会怎么办?

  听见糖糖的提问后,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研究起领结的系法,几分钟过去了,经过一次次尝试她们的领结还是松松的完全不能系在脖子上,几个小朋友有点灰心了。我走进理发店:“你们好,现在还可以理发吗?”点点说:“可以啊!但是我们现在遇到了一点问题?”“哦,什么问题呢?说说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吧”。于是几个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出了遇到的问题,还给我看了松松的领结,邀请我加入她们的研究,经过了几次尝试之后终于成功了,理发师兴奋的把领结往晓晓脖子上系,我问:“怎么样系在脖子上才舒服呢?”点点说:“嗯,我觉得就像爸爸在家系领带一样吧!不能太紧。”“对对对,如果系太紧可能会有危险”糖糖补充道......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孩子是最会玩的,最爱玩的……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区域活动中,如果教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

  很庆幸自己没有在活动中盲目介入打断幼儿,让孩子成为主动的创造者,期待孩子们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吧!

34、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特别的婷婷》

  同事怀孕请假,我临时调到中三班担任教学工作,对班级孩子还不熟悉。一天早上体能活动,我让孩子们双手平举扮演小飞机沿着地上的画线快速“飞行”,训练幼儿的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孩子们一个跟一个有模有样地模仿小飞机沿“航线”飞行。

  轮到一个叫婷婷的小女孩,她歪斜着脑袋,平举双手,努力地按照地上的画线走,可是没几步她就偏离了“航线”。一次,两次,三次,无论我多次提醒,她还是没有按“航线”顺利完成动作练习。我不理解这么简单的动作她居然完成不了,正当我表现出焦躁、不满情绪时,另一位老师说:“她左眼先天性残疾,视力很弱,只有轻微的光感,右眼倒是正常,算了吧!”说完就示意婷婷到一旁坐下观摩其他孩子的活动。我听了为之震惊,为可爱的婷婷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先前自己的表现感到羞愧,回想之前她的种种表现,在这一刻间我找到了答案。

  对于像婷婷一样的特殊幼儿,我们老师在户外体能活动中因为害怕其身体缺陷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常常限制特殊幼儿的活动范围因此降低了特殊儿童对于活动的参与性。融合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待特殊幼儿的平等观与积极参与思想,融合教育注重每一个孩子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孩子都是幼儿园生活的主人。

  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教师应当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提高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对于特殊儿童的认识,对特殊儿童不再歧视或特殊对待,户外体能活动中不能为了规避安全问题而剥夺这些孩子的运动需求。作为老师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的发展,给予他们比正常幼儿更多、更长的成长时间,这样的特殊幼儿只有首先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与爱才能够真正融入到户外体能活动中。

  一天下午,婷婷照例一个人坐在花坛边上静静地观看小朋友们走平衡木。保育员召集小朋友们喝水,婷婷没有去,她悄悄地走到平衡木边,这一切,恰巧被我看到。“你想不想试一试?”我小声的问她,她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我,她并没有回答,但我清晰地看见两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在说话。我拉着婷婷的小手走到平衡木的一端,双手从她的臂膀下护住,示意她上平衡木并告诉她:“婷婷,你可以的!”我明显地感觉到她的身体在颤抖,她转过脸来无助地看着我,我给了她一个微笑,“没事儿,老师会保护你的!”就这样,我搀扶着婷婷一步一步的在平衡木上缓慢地前行。一旁喝水的小朋友们看到了,也齐声欢呼道:“婷婷,加油!婷婷,加油!”由于婷婷视力不佳,她前行得非常缓慢,好几次踩空,还好有我的保护。每次踩空后回到平衡木上,婷婷都要在原地停留片刻,双手紧紧抓着我的手,我总是轻轻给她一个拥抱,鼓励她:“没事儿,你能行的!我们再来一次吧!”就这样,在我的保护下她一遍一遍地练习着。那天,她很开心,我在婷婷身上看到了勇敢、坚持,还有渐渐萌发的自信。

  特殊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与正常幼儿有所差异,自身的缺陷容易使幼儿内心产生自卑情绪,极大程度上影响特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针对特殊幼儿应当创设比正常幼儿更加和谐、宽松的活动环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操场上老师哪怕远远的一撇相信的眼神,一个上扬的微笑,半环小小的拥抱,看似不经意的牵手都是他们参与活动的动力。此外,老师不要过多地干涉、苛责特殊幼儿在户外体能活动中的动作标准,以降低特殊幼儿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在体能活动中的参与性与自信。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同时双向关注全班幼儿的心理,避免活动中特殊幼儿出现自卑心理的同时,也应当对正常幼儿做好心理辅导。由于正常幼儿身边缺少特殊儿童,很可能在第一时间要正常幼儿与特殊幼儿交朋友,会出现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应当提前做好正常幼儿的心理引导工作,为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建立良好的友情,架起一道桥梁,让友谊增加特殊幼儿的自信。

  做足以上工作后,我们大家都不再把婷婷看作一个有身体残疾的特殊儿童,我鼓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她能力范围内鼓励她与正常小朋友一样快乐地奔跑,尽情地跳跃,往返赛中大家齐声为她呐喊助威。她和我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她是一个用一只眼睛感受着世界色彩的可爱天使。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特殊幼儿从小克服自卑心理,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用师爱的阳光温暖和唤醒他们心底沉睡的种子,相信他们有一天也能张开双臂勇敢地拥抱阳光。

35、幼儿园安全教育《防拐骗》大班教案

  幼儿园防拐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以下这节课通过《沙沙和陌生人》的故事,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更多安全教案请关注查看。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启发幼儿不能单独行动。

  4、懂得道理,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36、幼儿园安全教育《食品安全》大班教案

  我们每天都面对各种琳琅满目的食品,可是小朋友们是否会注意食品上包装呢,今天这节课就教幼儿认识包装上的安全信息及标志,学会观察和辨认,克制吃零食的习惯。您是否在苦恼教案怎么写?每天更新幼儿园教案,相信一定会给你的备课工作带来灵感。欢迎收藏和分享!

  活动目标:

  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2、能仔细观察、分析哪些食品时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克制自己,少吃零食。

  活动准备:

  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

  2、霉变及变质的食品若干。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安全信息呢?在正规超市买的食品外包装上会有生产日期和安全标志,你们知道吗?

  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的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认。

  教师提问:图中的食品包装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数字和图案?它们有什么用?

  ②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是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安全标记。它们可以告诉我们所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可以放心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时安全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没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志。如果你不会计算保质期到什么时候,可以问问身边的大人。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其他三幅图片。

  教师提问:面包上面有什么,还能吃吗?开封后搁了一段时间的食品怎样才能知道有没有变质呢?牛奶、豆浆能在温室下放很久吗?

  ②请幼儿回答,大家评论。

  ③教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可以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可以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新鲜牛奶、豆浆在室温下不能放太久。

  3、活动展开:实地观察分辨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①师:我这里有一些食品的包装以及各种食品,请小朋友来当食品检验员,检查一下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不安全。

  ②每次请3~5名幼儿,并集体检查讨论。

  ③讨论零食中的安全隐患,克制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

  教师小结:所以,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这样的零食,才会健康成长。

  活动总结:注意食品安全。

37、幼儿园教案《有用的鼻子》小班健康教育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学习擤鼻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爱护鼻子的意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活动准备

  1、香油、酒、醋、香水

  2、纸巾若干、垃圾桶

  三、活动过程

  1、利用赠“小礼物”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贡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好多小礼物,我们一起去闻闻到底是什么?”(幼儿操作 教师进行引导)

  师:(招呼小朋友就坐)“小朋友,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幼:(根据自己闻到的说出名称)香油、酒、香水……

  2、交流谈话引导幼儿认知鼻子的作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一:“用小鼻子闻到的”

  师:“你呢?你……”幼儿自由回答。

  师:“原来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味,那你的小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

  幼:“喷香的饭菜,厕所的臭味……”

  师:“小鼻子本领真大呀!小鼻子能闻味,还能干什么?”

  引导幼儿闭上小嘴巴,捏捏小鼻子,吸气—呼气—吸气。

  师:“哎?小鼻子刚才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鼻子在呼吸。

  师小结:原来小鼻子还能呼吸呢!

  3、利用故事引导幼儿保护鼻子。

  小猪鲁鲁也有一个小鼻子,它的鼻子是翘翘的,而且也有两个鼻孔。可是鲁鲁有个坏毛病,常常要挖鼻孔。猪妈妈告诉他这样很不讲卫生,细菌都跑到鼻孔里去了。一天,鲁鲁一个人玩感到真没趣,就拿起一个小豆子正要往鼻子里面塞,猪妈妈看到了(出示挂图)着急地大声说:“鲁鲁你不能这样做啊!……”

  师:“猪妈妈为什么非常着急,不让鲁鲁这么做?”

  师:“小猪鲁鲁听了妈妈的话,忙把小豆子收了起来。还有哪些小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哪个小朋友想告诉小猪鲁鲁?”

  4 、实践操作指导幼儿学习擦鼻涕。

  师:“小猪鲁鲁感冒了,鼻涕直往外流,怎么办?

  “擦一擦……”

  师:“那应该用什么擦?”

  “手帕、毛巾、纸巾……”

  师:“怎样擦呢?老师先做给小朋友看看(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小纸巾捂住鼻子,先按住一边的鼻孔,轻轻擤另一侧的鼻涕;“一、二、三” ,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最后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巾,每个小朋友拿一块跟老师一起做给小猪看看吧!擦完鼻涕的纸巾应该放到哪里呢?” 引导幼儿说出并发现垃圾桶。

  师幼一起练习擦鼻涕。

  师:“放完纸巾的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和小鼻子做游戏喽!”

  5、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朋友。

  师:“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幼:“贡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幼儿边说边指出。引导幼儿再来一边等待所有幼儿都围过来。

  师:“小鼻子旁边都有那些好朋友?”(眼睛、嘴巴、耳朵……)那我们再一起问候小鼻子的朋友吧!“……

  6、延伸活动,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以猜谜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简单结构。接着通过闻气味、捏鼻子体会鼻子的作用。同时插入擦鼻涕的方法,针对部分不会擦鼻涕的幼儿进行隔壁指导,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擦鼻涕的方法。

  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是活动的重点。通过讲故事,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中,使幼儿初步意识到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危害。

  不足之处:

  我讲述的比较多,对幼儿的引导有所欠缺,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38、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排队喝水教育趣事》

  幼儿园大班时期基本的常规应该已经建立了,对于排队秩序不好的情况老师应该怎么培养常规呢,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排队所带来的好处,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要是我不遵守规则》,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找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草长莺飞的金秋时节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新的学期我接收了新的班级,不同的是这个班级以前的三位老师因为各种原因都离开岗位了。中途接班,本来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我也有好多顾虑,突然换了老师,小朋友会不会不适应我们,家长会不会也不认可新的老师。但是在园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我还是硬着头皮接了这个班。在我心里,我认定既然我接了这个班,那我一定会尽心尽力管理好我的班级,照顾好我的小可爱们。

  转眼间开学已经三个周了,刚来这个班时我惊奇的发现我们班竟然有这么多的高颜值宝宝,各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别提我有多开心了。相处了两个多星期,我也愈发的喜欢我们这个温馨的小家庭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班里的一个景象让我惊呆了,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秩序很混乱,你推我挤,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也不断,水泼的到处都是,孩子们已经大班了,基本的常规应该已经建立了,看到这个现象可真的是急死我了,于是我决定改善这个不良习惯,可好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养成的。现在的孩子都很霸道、好强,谁也不肯让谁,在我的要求下,孩子们喝水时有排队意识了,但其实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非要老师盯着才可以。

  我发现硬性规定幼儿有序排队,幼儿不仅不感兴趣也没从本质上学到东西,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排队所带来的好处,孩子们都很喜欢听故事,也会从故事上学到东西,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要是我不遵守规则》,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找答案,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没有治安人员人们也会有序排队?没有警察为什么也不能超速?洛洛、浩浩 、苗苗都告诉我,因为不排队,不遵守秩序,会撞车......会出现拥挤,会发生意外。

  利用菲卢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我还要孩子们分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排队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养成排队的好习惯有哪些好处?孩子闷滔滔不绝啊,连平时最不爱排队调皮的孩子都说个没完,排队就不会撞车,就不会受伤,也不会你挤我我挤你打架……

  从那以后,我只要跟孩子们说喝水要排队哦,孩子们都会自觉遵守秩序,慢慢养成了排队的好习惯,喝水、上厕所、出去玩时、集合时,孩子们都会自觉的排队,我心里暗暗窃喜,我的小可爱们可真棒!

  这天,依旧是孩子们排队喝水时间,小班长恒恒在维持秩序,突然一阵吵闹声传来,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不能插队!”我连忙走过去,原来是腾腾挡在了保温桶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想把腾腾拉过来跟他沟通,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嚷嚷了起来,我蹲下来对他说:“告诉老师,你怎么了?为什么站在那里不动呢,这样其他小朋友都接不到水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腾腾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是的,老师,腾腾经常不排队,还推别的小朋友”“老师,我也看到了,有好几次喝水腾腾都不排队。”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开始嚷嚷起来,这时小班长恒恒大声说:“老师,我们以前小班中班的老师,在我们不听话,犯错了的时候都要惩罚的,我们都是蹲马步的”,“就是呢,犯了错就要惩罚的,我们都是这样,要公平的”,“是的,妈妈说了自己做错事要自己承担后果的,要蹲马步的,我们有约定的”孩子们再次像个小大人一样开始讲起道理来。这个时候,我把腾腾叫了过来当着小朋友的面,我说腾腾,你知道自己错了么?腾腾吞吞吐吐低着头说自己知道了,还没等我再说一句话,腾腾突然抬起头来,大声说:“老师,我做错了我自己蹲马步呀,以前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反正还能锻炼身体”,我问他,那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么?“我知道了,以后我也会排队的!”“真棒!”

  就这样腾腾自己去蹲马步了,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我突然觉得这群孩子可爱极了!在他们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好多好多的大道理,他们知道做错事要主动认错,要改正,要自己承担后果,他们还知道要公平.....他们不是一个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他们是一群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39、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最美的礼物》

  还记得那个明媚的清晨,当我走近书架的时候,一本名为《四叶草》的园刊映入了我的眼帘,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我翻开了这本园刊,紧接着我如同走进了爱丽丝的仙境,在“仙境”中我领略了真切、和美的园所文化、看到了孩子们美好不失趣味的童年时光、老师们博爱不失智慧的点滴工作,也正是这多一眼的凝视让我深深爱上了园刊这份特殊的礼物。

  带着那份喜爱之情,我开始关注园刊,也期待着有一天能为园刊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努力坚持了半年后我顺利加入了园刊编辑的队伍,当时的我欣喜若狂,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园刊其实并没有想象中有趣,面对众多的素材不知如何做出新意,也经常加班加点翻看各种稿件、筛选图片,成果未出倦怠先行,眼看着学期就要结束了,而我的园刊编辑工作却没有半点成果,这个时候我坐不住了,开始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是看到好的资源就想一股脑儿塞进园刊中,后来发现自己已经迷失了方向。

  吸取了错误的经验教训后我开始调整心态,重新寻找方向。在周二下午起床的时候我拿了本往期园刊回到班里,看到牛牛正吃力地穿着妈妈给他新买的鞋子就随手把园刊放到了它的床上帮他穿鞋子,这时候牛牛问“柳老师,这是什么书呀,能不能让我看一下呀”看到牛牛好奇的样子我就答应他了,当我帮他把鞋子穿好的时候他笑着说道“柳老师,这本书好漂亮呀,我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和老师在游戏的照片了”听到牛牛的话我突然想起正在编辑的园刊中好像缺少了这些有趣的事情,也瞬间意识到,小朋友和老师不就是园刊最好的素材吗?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不就是园刊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吗?带着这一丝灵感我又回到了认真钻研的阶段,后来成功找到了园刊编辑的方向,园刊工作也顺利迎来了丰收的硕果,《冬日赞歌》、《暖阳之约》、《花开永久》、《夏至未至》、《红叶染秋》、《雨雪霏霏》等一系列园刊相继出版,老师们也对其赞不绝口、喜爱有加,我那颗悬而躁动的心终于从归平静,也开始从容不迫地品尝这份礼物的味道。

  每一份礼物都值得被珍藏,就如同每一种味道都值得被品尝,感恩永久幼儿园让我遇见了园刊这份特殊的礼物,也让我认识了这群可爱的永久人、邂逅了这道唯美的永久景,在永久幼儿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是我收到的最美的礼物,也希望这份特殊的礼物能陪伴我们迎接下一个美好的明天。

40、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医药箱出炉咯》

  本篇是中班幼儿教育随笔,通过记录区域活动来掌控,医院区生意惨淡,教师通过提问引出问题,让幼儿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充分的去相信幼儿具备解决问题的潜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让幼儿解决问题。

  医院里不在有病人来看病了,只有医生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医院区里,于是一次讨论开始了。

  我提出问题:“现在都没有小朋友去玩医院区了,医院区变得好冷清哦,这是怎么回事呀?”

  彤彤说:“医院区里的电话是假的!万一摔伤了就不能去医院了。”

  我说:“这是个问题!”

  于是把问题交给了孩子们,分组讨论后。

  涵涵说:“老师,如果医生可以出去给病人看病就好了呀!”

  孩子们听到这个主意后,很赞成!

  我说:“那如果医生要出去出诊,需要些什么喃!”

  孩子们提出了“医药箱!”

  既然讨论出来需要一个医药箱,那医药箱从那里来呢?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做一个。说做就做!于是最重要的就是医药箱的外形用什么做。

  涵涵说:“用盒子做吧!”可是发现教室里没有大盒子了呀!

  扬扬说:“我家里有很多大盒子,我明天带来!”于是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扬扬。第二天扬扬带来了很多盒子。

  孩子们挑选了一个最大的鞋盒子来做!于是投票选了四个手工很好的小朋友,承担了制作医药箱的重要任务!

  “做好啦!”孩子们拿着医药箱高兴的展示着给其他小朋友看!

  医药箱第一次投入到医院区,就开始人气火爆,今天的医生是小马,马医生拿着医药箱到处给病人治病。本以为这就结束了,可是到了讨论环节今天遇到了新的问题。

  小马激动的说:“医药箱没有一个可以提着的地方,我都只能抱着走,太麻烦了!”新的问题出现了!

  涵涵说:“我们做个可以提的地方呀!“

  我疑问的说:“可是用什么做手提的地方呢?“

  玥玥说:“用绳子吧!“

  可是没有那么粗的绳子!这是小戴站了起来说:“可以用牛奶盒子上面的那个手提的地方。”孩子们看到这个手提的地方都很赞成。于是开始制作手提的地方,在老师的协作下,终于,医药箱出炉咯!

  孩子才是游戏的主人,游戏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的去相信幼儿具备解决问题的潜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让孩子在动脑、讨论、合作、通过经验的碰撞等等,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获得许多相关的学习经验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指导者应引导幼儿自主去发现、解决问题,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发现自我的能力,建立自信,要去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很棒的!

41、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幼儿老师的爱》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负起的责任。但是对幼儿的爱心教育决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象涓涓细流、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不知不觉中浸润着你的心田,日久天长,花香会溢满你生存的空间,流水会湿润每一片干渴的家园。到那时,你会发觉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爱则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们的心。爱体现在对孩子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当中;体现在老师看孩子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对孩子更多地给予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的情意和关爱。

42、幼儿园安全教育《认识火》大班教案

  本节课教会幼儿了解火手的特点和危害,学会简单的防火知识。一份优秀的教案是幼师上课成功的关键,那么幼师教案如何写?每天大量更新大中小班各类教案,一起来参考和学习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火的一些知识,懂得火对人们的好处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简单方法,培养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一起来灭火

  2、ppt课件:认识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红光光,大大篷,见风它就更逞凶;无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风。

  二、展开

  1、出示图片,了解火的发展。

  讨论:火是怎么来的呢?

  教师:最早是钻木取火,后来从打火石发明了火柴,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打火机,现在我们能用电子打火。

  2、了解火的特点。

  (1)点燃蜡烛

  让幼儿观察火苗的颜色(蓝色、黄色、红色),并通过观察说出火能发光。

  (2)让幼儿用手靠近蜡烛的火焰,感受火能发热。

  (3)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点燃三支蜡烛,把大小不同的三个烧杯盖上。

  观察结果:

  最小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少,火熄灭最快;

  最大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多,火熄灭的最慢。

  (4)了解火怕水的特点。

  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火会灭。

  3、引导幼儿讨论火的用途与危害。

  (1)火有哪些用途?

  (照明、取暖、煮饭烧水、发电……)

  (2)火有哪些危害?

  (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会烧伤人,烧毁房屋和树木,引起火灾)

  4、了解简单的防火方法。

  教师:火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我们不用怕它,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识。

  (1)平时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烟花爆竹。

  (2)如果不慎烧了东西,立即报告大人并立即离开。

  (3)火势太大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得消防员帮助。

  (4)如果身上着了火,就在地上打滚,压灭火焰。

  (5)如有浓烟就用湿布掩着鼻子,冲向门外。

  (6)如果被大伙围困,应尽力呼救,并想办法逃出。

  5、游戏:着火了。

  教师说出一种着火的情况,幼儿做出相应的应对动作及模仿措施。

  教师小结活动内容,教育幼儿要学会自我保护。

43、幼儿园家长教育《如何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启蒙性动画片的好处,知道如何为幼儿选取动画片。

  2.平时能陪幼儿观看动画片,体验亲子情感的提升。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如何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导语:你知道如何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吗?

  二、了解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的好处。

  引导语: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会给幼儿带来什么好处呢?

  小结: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净化儿童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带给孩子快乐。

  三、观看视频,了解现实中家长是如何为幼儿选取动画片。

  四、家长应如何为幼儿选择动画片。

  引导语: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的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呢?

  小结: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应该根据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同时,不同年龄,选取的动画片也有区别。

  五、了解陪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好处,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陪幼儿观看动画片。

  引导语:在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动画片之后,家长应多陪幼儿观看动画片。

  小结:因为在陪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同时,能增进亲子关系,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机会;也能了解孩子的喜好,间接控制孩子的观看时间;并且用孩子理解的方式来沟通、交流。

  六、动画片推荐:

  工程知识:《万能阿曼》

  海洋知识:《海底小纵队》

  数学知识:《怪物数学小分队》、《呜咪123》

  地理知识:《超级飞侠》

  安全知识:《消防员山姆》

  科学知识:《螺丝钉》

  建筑知识:《巴布工程师》

  逻辑思考力:《super why》

  思维:《米奇妙妙屋》

44、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对待去教育他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春的播种,终会换来秋的收获,我们手握祖国的未来,责任重大。一起来看看这篇

  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在我上课时候说自己想去卫生间大便,我说:“带上纸我和你一起去。”然后就把孩子送到卫生间,当时孩子说:“老师你去上课吧,我一会儿就回去。”我说:“那好吧,你解完赶紧回去”过了几分钟孩子没有回来,于是我就赶紧到卫生间,看看孩子是什么情况,询问孩子能不能解出来,孩子说能,我在那看着孩子,她紧紧的抱着肚子用力、使劲的解,看着孩子的脸鳖的都是红红的,却解不出来大便。当时我内心是着急的,于是赶紧想办法,我就抱着这个孩子,像抱着一两岁的孩子给孩子把尿那样,一面安抚孩子的情绪,一面帮她揉着肚子,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之后,你们猜我怎么做的?没错,我真的就是就用手帮孩子一点一点的把大便挤出来。

  其实当时我脑海中什么都没多想,也没有觉得有多脏,孩子痛苦的时候我内心也是痛苦、着急的,对待班里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所有的孩子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面对孩子只有作为一个学前教育者的责任和一个母亲的心,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后来孩子家长到园所来,才说明孩子的情况,其实孩子在家已经一周没解大便了,她感激的告诉我“我知道孩子今天估计要解大便,很可能会解不出来,但是我实在没想到您会用手帮我的孩子一点一点的挤出来,你是真的吧我的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很感谢您韩老师!”当这位家长朋友说出这段话的时候,我知道她是认可我的,我们或许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你遇到了这种事情会怎么做?答案就在我们的心里!

  这些事情是学前教育者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是我们会怎么做呢?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春的播种,终会换来秋的收获,我们手握祖国的未来,责任重大。我们可能没有高薪,可能没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当教师节家长和孩子们的祝福从手机传来的那一刻,我就们会觉得无比的骄傲与满足!

45、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春游感悟》

  春游的时候有很多情况发生,这次带着小朋友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不但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提高了幼儿的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独立思索、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小朋友。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小草随着微风缓缓地舒展着,云儿在蓝蓝的空中顽皮的嬉戏着,一会儿变成小白兔向前奔跑,一会儿又变成蝴蝶翩然起舞……而我们则带着我们大班这群快乐的孩子们一路欢歌,一路笑着去郊游。汽车好像和孩子们的心情一样,一路畅通,在我们的期待中很快就驶向了目的地,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春姑娘的怀抱,不光是孩子们被这一片嫩绿的景色所吸引,连我都禁不住一片欢喜。孩子们看到春回大地欢呼雀跃、手舞足蹈,小路蜿蜒,小草经过春雨的滋润换上了嫩绿的春装,五颜六色的花儿散发着阵阵清香。

  距真正的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车子开不进去了,我们还要步行一段路才能到达目的地,孩子们的脚步在那一棵棵嫩绿小草上迈过,步伐是那样轻松,那样执着,小路上有许多垃圾,有的孩子一再说“真脏”,这时然然说了一句:“脏什么呀,老师带我们来是让我们增长知识。”听了这话我笑了,有些孩子可能对这样的词语感到陌生,感到不解其意,可我还是觉得现在的孩子脑袋瓜子里面想的真不一样,小小的年纪就想得这么多,简直就是一个小大人。

  到达了红星水库,孩子们好奇的想到处走一走、看一看,于是我们就带着孩子们看看这瞧瞧那,孩子们一路说着、笑着,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火车”载着我们驶向“北京”;“飞机”带着我们飞向“蓝天”;最后,我们来到一片平坦的草地上, 孩子们撒欢地跑了出去,一部分幼儿在草地上追逐、翻滚、嬉戏,一部分幼儿和小昆虫为伴,一会儿又去打扰跳跃的蚱蜢,一会儿又去寻找个头大的蚂蚁……此时的青山绿水环抱着这些快乐的孩子们,好美的一幅画。

  这时,有个小朋友拿着一个毛茸茸的白球让我看,我刚刚要责怪他怎么能破坏花草,可是转念一想,这不是蒲公英的种子吗?反正已经成熟了,自己也要飞的,不要扫孩子的兴了,不如我随机进行教学吧!于是让每名幼儿都采一个毛茸茸的小白球球围拢在我的周围,我问“谁知道这是什么呀?”“可爱的球球”,“蒲公英”。我告诉孩子们,这是许多个蒲公英的种子,风一吹,这小小的种子在小伞的带动下,飞向不同的地方,飞到哪里就在那里扎根、生长,长出新的蒲公英来……

  “孩子们,让我们把蒲公英的种子送回他们的新家吧”!“好——”孩子们高兴极了,立刻用力吹起手中的毛球球的小白球,欢快的说:我的蒲公英回家了!我的蒲公英回家了!看着孩子们轻松、愉快的掌握了关于蒲公英的知识,我也特别开心,想着这种直观、情切、自然的教学方式多好啊!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当中,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孩子们最喜欢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玩了一会,孩子们满头大汗,大家开始休息并享受起美味了,这时有几名幼儿要求爬上一个小小的山坡,我告诉他们要注意安全,不要推挤,孩子们答应后,张睿谦带着他们从一条不太好上的小路开始爬山了。瑞瑞和曦曦长得都比较胖,平时在班级也不爱运动,她们也跟着往上爬,其他幼儿都很快就爬上去了,可是他们两个却怎么也爬不上去,瑞瑞实在是承受不了这屡遭失败的打击,而曦曦不同,她依然一次次地向上爬着,一次、两次、三次……有时就只差一点点就上去了,但是还是滑了下来,我真想过去拉她一把,但看到她认真、执着、信心十足的劲头儿,我又不忍心去打扰她,我只能偷偷地站在一边观望。爬呀,爬呀,足足爬了廿十多分钟,她终于成功了,和孩子们一起爬上了小山坡,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不容易才爬上去的,她没有再上坡上多玩一会,竟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从另外一条路上很快就下来了,继续沿着刚刚爬上去的路线往上爬,这一次她很快就爬上去了,于是她就上去下来,上去下来,反复的爬了七次。

  曦曦是一个胖乎乎的女孩,她比较内向,做事也比较慢,但是通过这次“秋游”活动使我了解到,她有时做起事来是那么的认真、那么执着、那么的不服输,终于获得了成功。通过此事再一次验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的真理。

  这次“春游”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自由活动的机会。 孩子们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孩子们会体验到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次“春游”活动,不但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提高了幼儿的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独立思索、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学会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也使我更加了解我的孩子们,我看到了平时没有没有表现出来优秀品质,此时的我为能有这样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而开心!

  孩子们需要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喜欢这样的形式,娱乐与教育融为一体,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灵活的出现在眼前,我们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多为幼儿创造这样的机会,使孩子们自由、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46、教育随笔浅谈幼儿教师跟孩子沟通的技巧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语言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我总结了几点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

  1、“趣”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有一次午饭时,孩子们很吵,于是我说:“咦,我们教室里什么时候飞进来那么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们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了。”孩子们听了都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便安静下来吃饭了。这就是富有趣味性语言的魅力。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涩的声音扮演鸭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等等,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得顺利且充满活力。

  2、“诗”化

  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将鞋子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是这样告诉幼儿:“左边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一对好朋友,永远不吵架。”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告诉幼儿:“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弯弯腰,帽儿点点头。”这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地学会了穿鞋子、叠衣服等本领,不仅提高了其自理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画的内容按步骤、要求编成生动形象、简短易懂的儿歌,边画边说。比如,教幼儿画鱼时,我们可以一边画一边说“一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一会上,一会下,游来游去真自由。”这样就逐步画出了鱼身、鱼尾、鱼头、上鱼鳍、下鱼鳍和鱼泡泡,这种“诗”化的语言不仅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帮助了幼儿顺利地完成了绘画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可谓是事半功倍。

  3、“简”化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范围较小的语句。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吃胡萝卜时,我们如果说:“胡萝卜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给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们都要吃胡萝卜。”这样的话孩子们很不容易理解,效果自然就会不尽如人意。但如果简单地说:“胡萝卜很有营养,吃了对小朋友的身体有好处。”我想孩子们应该会对胡萝卜有新的认识。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单、直白。

47、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快乐》

  第一次接触成为中班的孩子,也无形中在心里和小班时候的他们进行对比,孩子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为他们感到无比的高兴。李子沐是我们班很活泼很有礼貌的孩子,有一次在吃加餐时,当时的加餐是橘子,所有小朋友都吃着橘子,但是我看到他并没有动一下,我就问了子沐“子沐,你为什么不吃橘子呢?”子沐说“老师不喜欢吃橘子。”当幼儿说自己不爱吃什么食物时,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幼儿说不喜欢吃的时候证明他偏食,身为他的老师我一定要让他吃一点的,随后我就劝说子沐“你看看的手都爆皮了,这就说明你身体里非常缺维生素了,如果你再不吃水果的话你就该生病了。”“那好吧,那我试试吧!”看着他吃着橘子表情是那么狰狞,总是一副想要吐出来的样子。我对他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最爱吃的食物,比如你喜欢吃的巧克力。”听我说完,他的表情仿佛真的是吃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巧克力,橘子也开始一口接着一口的吃下去了,脸上露出的笑容,当时真的很幸福。吃完了加餐就跑过来给了我一个大拥抱,对我说:“谢谢老师,我吃的这个橘子是巧克力味的!”这只是在一个很平常的一天里发生的一件小小的事情,他在这次吃橘子的过程里从表现出来的抗拒,到后来能够接受橘子,这样的转变他自己也感觉很开心。后来的几次吃橘子的时候,他都会跑过来告诉我,“老师这次是冰激凌口味的橘子”,“老师这次是蛋糕味的橘子。”……

  从没想过只是让他把自己在吃的橘子想象成他爱吃的味道他就能接受橘子,从拒绝到接受。我想老师的幸福真的是在看到他们健康的成长,他们有小小的进步和转变,在老师眼中都是为他们值得自豪的,也是让老师最欣慰的。孩子的快乐很简单,老师应该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体会他们的快乐。当老师走进孩子的世界后,用更让他们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去认识探索这个世界。孩子们在成长过程里获得的快乐越多,他们就会有更广阔的未来。通过这样小小的实例,反映老师们给出的提示,建议性的话语,孩子们就会产生不同的思考做出不同的反应。

  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快乐,身为老师的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也要真正的了解幼儿的世界,走进他们的世界。

48、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随笔《人心齐泰山移》

  本篇是幼儿园班级亲子运动会活动教育随笔,看着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兴奋表情,家长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各项活动,也让大家忘记了时间和年龄,仿佛都在这一刻定格,这不仅是一个愉快的日子,也是家长和孩子们最难忘的一天。

  5月15日是国家庭日,晴空万里,我们大11班迎来第一次班级运动会,也是我们班第一次代表幼儿园开展亲子运动会活动,所以从活动方案到开展活动,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有班级三位老师的辛劳。并根据孩子们年龄段的特点制定了比赛项目。例如:亲子游戏有“接力运球比赛”“运沙包”幼儿团体操《我真的很不错》。综合游戏:幼儿家长套圈比赛。宗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地开展各类竞赛性游戏。

  活动在《义勇军进行曲》和《运动员进行曲》中拉开了帷幕,赛场上的氛围格外热闹,特别在亲子游戏时,平时,难得在爸爸妈妈背上撒娇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今天,趴在爸爸的背上,再去抱个皮球,小宝贝们开心的裂开了嘴。还有投沙包,左接右接,忙得团团转,看得出和孩子玩的时间不多。可看那爸爸、妈妈的认真劲,我也忍不住为他们加油。小运动员们个个精神十足,都有一副夺冠的架势。老师们也明确了分工,班主任担任主持人介绍规则发布口令并且组织家长和孩子,配班老师组织带领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分发运动器械,做好音乐的播放工作,保育员管理班级次序等等。孩子们首次是本班接触这样的活动显得格外兴奋,还再加上许多热心家长的热心配合及助威显得格外“热闹”:赛场上随着班主任一声“一二三开始”,呐喊声、助威声欢呼声响成了一片,整场比赛在激动人心颁奖仪式和轻松舒适的放松操《亮晶晶》中落下帷幕。

  活动结束后,我作为班主任静下心来思考,从今天的运动会里也有许多感悟,要组织好班级幼儿运动会,要有许多前期准备工作:三天班主任提前制定写好运动会方案和流程,班主任召集配班老师,保育老师坐在一起根据方案流程进行商议,沟通交流,安排好各自的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做好运动会准备准备工作,通知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协助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告知家长调整好时间来参加亲子运动活动。

  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天时地利人和”一个运动会的成功还跟各位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尽责是分不开的,由于运动会上需要裁判员、主持持、安全和秩序管理者等多种分工,再加上孩子们遇到这样的活动会格外兴奋,更需要很好的组织,因此合理的分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之前,我要列出需要安排的工作和较为详细的分工,保证各个环节都有责任人,提高活动的质量,如果碰到人手不够还可以邀请班级家委会承担裁判、安全管理者等工作,也发挥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老师们应该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鼓励的态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情绪,对待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孩子,调动孩子们为场上选手积极鼓劲儿和加油,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感受被关注、被鼓励的良好团队氛围。

  在这个活动里,最让孩子们高兴的是: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而平时忙于工作的家长们,也体会到运动对孩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在运动会这个平台里,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轻松、欢愉而又不失紧张激烈的活动氛围中,玩出了好心情,玩出了孩子坚强的毅力,玩出了家园之间更多的融洽。

  “生命在于运动”,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知道。现在社会,大家都重视身体的健康,近年来吉木萨尔县第二双语幼儿园非常注重幼儿的身心全面成长,为小朋友和家长们举办了的亲子运动会,让小朋友们和大朋友们都来参与。在这场亲子运动会中,我们每一个幼儿和家长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能跟宝宝们一起参与其中,这也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运动会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同时也让孩子和家长更加的快乐。为这个亲子运动会每位幼儿园的老师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工作。在这里我们也要非常感谢每一位老师们,是你们辛劳的付出,让我们的家长们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用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敬业的精神,认真、细致的组织、筹备了这次亲子运动会,这次运动会,我们班有很多家长参加活动,参与率高,看来家长对我们这次活动是非常支持的,而且,从活动过后的反馈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家长对这次的活动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这次运动会我们觉得开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围绕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宗旨和“喜迎国际家庭日 亲子运动促健康”为主题的运动会,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家园合作,民族团结,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我们相信一句话“有付出就有回报”。

  通过“亲子运动会”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孩子自主、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协调并发展了孩子的动作,真正地让孩子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了免疫力。老师们精心设计,组织了这场内容丰富多彩的亲子运动会。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和理解奥运精神;培养孩子友好合作、自尊自强、永不气馁的精神。亲子运动也同时为我们父母了解孩子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让家长和子女有了更多协作和沟通的机会。他们将更自信、更聪明、更健康、更富有创造性。

  这次运动会被称为“亲子运动会”,我想还有另一层含义:每个孩子都生活在家庭之中,今天好的运动成绩要靠每个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共同完成;同样在今后的学习中,以至于将来的工作中,你们的一个小组、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以至于以一个国家,都需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才能取得好成绩。孩子们,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去争取今天,明天及将来的人生的好成绩把!多么简单却又富含哲理的话语啊,相信这是所有家长想说给孩子的新生!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他们还不能真正真正体会运动会召开的意义,但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运动的最真实的体验,通过参与活动,不仅煅炼了宝宝的身体,培养了宝宝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集体荣誉的种子,增强了的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还增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以及家长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最后,我同样要感谢幼儿园的领导,以及与我一样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你们对孩子们所付出的爱心、耐心和关心,不但赢得了每一位家长的敬意,更将永远铭记在每一个幼儿纯真的心中。

49、幼儿园家长教育《幼儿园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老师沟通。

  2.掌握多种沟通方法,有效实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

  3.能够及时共享幼儿家园动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家长信息反馈表。

  活动过程:

  一、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与老师在园沟通的困惑。

  1.会议前,教师与家长谈话,了解家长与老师在园沟通的需求,并积极展开讨论。

  2.对于家长的一些困惑,教师及时进行梳理。

  二、带问题,观看视频,排解家长在园与老师沟通的困惑。

  家长观看视频,教师适时进行讲解。

  三、展开讨论:

  1.什么时候和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沟通?

  2.怎样和老师沟通?

  3.其它沟通渠道。

  总结:根据观看视频、教师讲解与讨论,使家长掌握了在园与如何老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有效的达成此次家长会的目的,并将以实施。

  四、填写信息反馈表。

  通过家长对此次家长会的反馈信息,分析整理出合理的有效信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50、幼儿园家长教育《如何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

  这个幼儿园家长课堂教案,《如何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应该根据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活动目标:

  1.了解启蒙性动画片的好处,知道如何为幼儿选取动画片。

  2.平时能陪幼儿观看动画片,体验亲子情感的提升。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PPT《如何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导语:你知道如何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吗?

  二、了解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的好处。

  引导语: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会给幼儿带来什么好处呢?

  小结: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净化儿童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带给孩子快乐。

  三、观看视频,了解现实中家长是如何为幼儿选取动画片。

  四、家长应如何为幼儿选择动画片。

  引导语: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的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启蒙性动画片呢?

  小结: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应该根据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同时,不同年龄,选取的动画片也有区别。

  五、了解陪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好处,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陪幼儿观看动画片。

  引导语:在为幼儿选取适宜的动画片之后,家长应多陪幼儿观看动画片。

  小结:因为在陪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同时,能增进亲子关系,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机会;也能了解孩子的喜好,间接控制孩子的观看时间;并且用孩子理解的方式来沟通、交流。

  六、动画片推荐:

  工程知识:《万能阿曼》

  海洋知识:《海底小纵队》

  数学知识:《怪物数学小分队》、《呜咪123》

  地理知识:《超级飞侠》

  安全知识:《消防员山姆》

  科学知识:《螺丝钉》

  建筑知识:《巴布工程师》

  逻辑思考力:《super why》

  思维:《米奇妙妙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