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奏乐《年兽来了》教案

大班奏乐《年兽来了》教案

大班奏乐《年兽来了》教案

1、大班奏乐《年兽来了》教案

  挑战6+循环游戏年兽出现一起对付它

  挑战5+循环游戏幼儿自由选工具进行分组

  桃战4+游戏2交换工具做出规定动作

  挑战3+游戏2自由选择工具做出规定动作

  动作+音乐幼儿做教师规定动作

  挑战2+游戏1用钱做出规定动作

  挑战1+游戏1用卷轴做出规定动作

  动作+音乐幼儿做教师规定动作

  情境导入

  动作建议

  [1-5]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年兽来了”

  [6-7]小节:随乐摇摆身体,两拍一次,摇摆三次后做出投降动作一次。

  [8-9]小节:随乐摇摆身体,两拍一次,摇摆三次后做出投降动作一次。

  [10-11]1小节:随乐摇摆身体,两拍一次,摇摆三次后做出投降动作一次。

  [12-13]小节:随乐摇摆身体,两拍一次,摇摆三次后做出投降动作一次

  [14-15]小节:做投降动作停止6拍,做开合动作2次,一拍一次。

  [16-17]小节做投降动作停止6拍,做开合动作2次,一拍一次。

  [18-19]小节:做投降动作停止6拍、做开合动作2次,一拍一次。

  [20-21]小节:做投降动作停止6拍,做开合动作2次,一拍一次。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1.红布

  [6-13]小节:“双手握红布并拢,摇摆三次后打开红布一次”,重复4次

  [14-21]小节:“双手握红布打开做投降动作停止6拍,一拍一次做开合动作两次”,重复4次。

  2.钹

  [6-13]小节:“双手握钹打开,摇摆三次后敲击钹一次”,重复4次。

  [14-21]小节:“双手握钹打开做投降动作停止6拍,一拍一次敲击钱两次”,重复4次。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AB结构,尝试根据情境设定做出抵御年兽的游戏动作。

  2.尝试用三静一动表现A段乐曲,用一静二动表现B段乐曲。

  3.体验抵御年兽时的紧张心情以及胜利以后的喜悦。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椅子背后套上书袋。

  2.课件、红布16块、钹16对、礼炮1个。

  经验准备

  对年兽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

  1.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2.情境创设:古时候,人们不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时年兽就会出现。

  3.引出音乐和节奏:年兽是怎么出现的呢?

  二、情节推进,在课件的辅助下随A段音乐做出规定动作

  1.引出老人的话,引导幼儿做出规定动作。

  2.经验回顾,发现年兽害怕的东西。

  3.选用红布,根据秘籍随A段音乐做出相应动作。

  4.改变红布打开的方向,再次根据秘籍随A段音乐做出相应动作。

  5.改用钹,根据秘籍随A段音乐做出相应动作。

  三、情节继续推进,在课件的辅助下随B段音乐做出规定动作

  1.引出发狂的年兽,感受B段音乐的节奏。

  2.幼儿想办法在年兽抓狂时如何保护自己。

  3.引出老人的话,引导幼儿做出规定动作。

  4.幼儿自由选择工具随B段音乐做出规定动作。

  5.幼儿交换工具随B段音乐做出规定动作。

  四、拜师学艺、年兽出现,完整表现音乐

  1.创设拜师学艺情景,幼儿自由选择工具进行分组,完整表现整段乐曲。

  2.教师拿出礼炮,跟幼儿一起完整表现整段乐曲。

  3.年兽出现,师幼一起随完整音乐吓跑年兽。

2、大班教案《风来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辩证的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知道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协调配合,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认知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

  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灾,可以利用风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谚语;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

  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

  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

  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

  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

  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

  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

  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

  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动起来产生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组选出代表)。

  2.教师将吹起的气球发给幼儿,请他们两人一组,将气球里的气放出,感受空气被压迫出来的动力,是否形成了风。

  3.羽毛比赛。(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问:如果让羽毛动起来(不用手触到)怎么办呢?(扇,吹动)(2)幼儿分两组,老师同时从高处放下两片羽毛,看哪一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幼儿共同向羽毛吹气,运用手中的物品扇动空气)

  4.分组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在什么时候发现风或制造风(骑车,汽车开动,快跑的时候)。

  三、归纳总结,分析风的种类

  1.根据活动准备,寻找生活中不同的风。

  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你们都找到了哪些风。

  (1)空调吹凉风;(2)刮大风时很冷;(3)打开冰箱有凉风;(4)台风;(5)妈妈洒完香水后有香风;(6)电吹风里的风很热。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风,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这些风。风是一个大家族,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型的风可以按等级分,按季节分,按风向分。如一级炊烟随风偏,二级风来吹脸面,三级风吹叶动彩旗飘,四级风吹飞纸片……;夏季的风温暖潮湿,冬季的风寒冷干燥。

  请幼儿根据儿歌判断现在室外风的等级。

  2.实验风的干湿、风向。

  用风扇将喷出的水雾吹向孩子,让大家感受风潮湿的感觉,并引导孩子回忆下雨时风的特点(有点凉,吹在身上有湿的感觉)。再用电吹风吹向幼儿的头,感觉风很热很干燥!

  点燃蜡烛,让孩子拿着站在窗口、门口和走廊上,观察火苗的方向,并说出风是从哪儿吹来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了解了判断风的等级、风向和风的干湿的方法,这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你们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负责天气预报的科学家是怎么预测风的等级和风向的吗?(风向标,测风仪)

  3.动手制作风向标。

  (1)将红蜡光纸条两头对折剪出头,粘在细木棍儿上。

  (2)将吸管插入装有沙子的饮料瓶中,再将细木棍儿插入吸管。

  四、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最后把孩子们的作品摆放起来集中展示。

活动延伸

  带幼儿用自制的风向标到户外观测风向。

教学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3、大班教案《狼来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想象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用自己的话讲述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3.体验阅读乐趣,感受大家成为朋友的快乐。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幼儿对大灰狼原来印象。

  1. 调动幼儿原有阅读经验。

  2. 调查对大灰狼的印象。

  3.说说为什么不喜欢大灰狼。

  教师小结:原来在小朋友印象中大灰狼是个凶猛、以强欺弱的坏家伙。

  (二)理解绘本内容。

  1. 引领幼儿阅读。

  2.幼儿阅读。

  3. 集体阅读绘本结尾。

  (三)完整欣赏,提升拓展。

  1.完整欣赏。

  2.欣赏后再次调整幼儿对大灰狼的印象。

  3.教师总结。

  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大灰狼都是坏的,大灰狼也有可能和动物们成为朋友。如果我们人类也能够合平共处,大家都能成为朋友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提供胸饰等让幼儿进行表演,进一步体验故事的乐趣。

活动反思:

  《狼来了》是一个老故事,但其中蕴含着极具学习,发人深省的道理。通过读本的学习让幼儿明白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4、大班教案《老虎来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续编故事,对续编故事情节的想象活动萌发兴趣。

  2.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有大公鸡、小猴、小猫、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背景图片,大老虎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森林里的背景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谁的家?谁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这个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 幼儿描述图片)

  2.教师根据幼儿进行小结。

  二.集中讨论活动:

  (一)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1.播放“老虎吼叫”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是怎么样?

  2. 提问: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样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自由讨论。)

  个别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1、教师用符号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1)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老虎的?

  (2)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3)老虎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4)为什么老虎跟小动物做了好朋友?

  2、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续编,每个朋友都参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号记录下来,再在小组中大声、连贯、完整地说给同伴听。

  3、使用符号记录的时候互相帮助,记录完了就坐下来交流。

  4、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发言,评选“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幼儿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声、连贯、完整地进行表达,提醒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集中交流、分享:

  (1) 每个幼儿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

  (2) 每组的“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掌握非常好,而且兴趣浓厚,他们喜欢小动物,喜欢这样的故事,所以每个幼儿的精力特别集中,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在续编故事时大多数幼儿能开动聪明的头脑激情发挥想象和小组的伙伴一起交流,在交流中幼儿都能认真倾听故事,还有一部分幼儿只喜欢听别人讲,不过他们都听投入。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觉得我在设计整个课案的过程中不足的是:

  在整个课堂中,教师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应该长一点,应多的启发幼儿去思考去想象。

5、大班教案《冬天来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知道冬季的特点和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教育幼儿保护小动物。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冬季特点。

  难点:知道不同动物过冬方式。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幼儿入场,组织幼儿。

  2、看课件,观察图片说说看见了什么,是什么季节?导入新课。

  基本部分:

  1、谈话:冬天来了,气候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会感觉到什么呢?你用什么办法让你不感觉冷?

  2、故事:森林里有一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过冬的想知道吗?

  3、看课件,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看到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4、教师引导,幼儿作答。

  5、教育幼儿保护小动物。

  结束部分:

  1、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本课内容,边小结边出示儿歌。

  2、教读儿歌。

  延伸部分:画出自己心中的冬天景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上开展教学活动比较轻松,幼儿也表现得投入、积极,特别是孩子们对动物们的过冬方式非常感兴趣,在观察图片很认真,能把自己所看到的,观察到的说出来,表现得很好,对后面学习儿歌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全都是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课堂效果良好。

6、中班教案《年兽来了》

【活动目标】

  1、练习躲闪跑和追逐跑。

  2、发展动作灵敏性。

  3、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装水油桶5个,软飞盘,年兽头饰,热身活动音乐磁带录音机,布置好场地“鞭炮”。

【活动过程】

  一、年兽下山。

  ——有一个怪物喜欢吓唬人,它的名字叫“年兽”,冬天的时候年就会下山来,年兽是怎样下山的呢?

  ——教师示范,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年兽下山的动作,并将活动膝关节,踝关节等动作自然结合进去,如弯弯腰,扭扭胯,蹲一蹲,站起来,抬脚踵等为游戏活动做准备。

  二、年兽来了。

  ——年兽下山了,它到处吓唬人,怎样才能不被年兽抓住呢?

  ——教师讲解,然后请一名幼儿合作,示范讲解怎样躲闪年兽及怎样抓住小朋友。

  ——鼓励幼儿自己试一试。

  ——幼儿分两组,一组扮年兽,年兽有飞盘,一组扮被抓的小朋友,个别小朋友有“鞭炮”。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听到老师说“年兽下山了”,游戏就开始了,年兽要抓人,小朋友要避免被抓住,还要躲闪飞盘,“不幸”被抓住的孩子退出此次游戏,如果年兽抓住有“鞭炮”的孩子则两人同时退出。场内的大树可供幼儿躲藏。

  ——幼儿游戏一次后,引导幼儿说说怎样才能躲闪年兽(或抓住小朋友)。

  ——幼儿互换角色,继续游戏。教师根据幼儿活动量决定游戏次数。

  三、年兽和我做朋友。

  ——年兽想让大家喜欢自己,就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礼物,大家喜欢新的年,叫它新年。新年就和大家成了朋友,它再也不怕鞭炮了。

  ——幼儿和教师一起随着轻松的音乐放松身体。

【活动结束】

  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游戏场地,结束此次活动。

7、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年兽来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躲闪跑和追逐跑。

  2、发展动作灵敏性。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装水油桶5个、软飞盘、年兽头饰、热身活动音乐磁带、录音机、布置好场地"鞭炮"

活动过程:

  1、年兽下山。

  --有一个怪物喜欢吓唬人,它的名字叫"年",冬天的时候年就会下山来,年是怎样下山的呢?

  --教师示范,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年兽下山的动作,并将活动膝关节,踝关节等动作自然结合进去,如弯弯腰,扭扭胯,蹲一蹲,站起来,抬脚踵等为游戏活动做准备。

  2、年兽来了。

  --年兽下山了,它到处吓唬人,怎样才能不被年兽抓住呢?

  --教师讲解,然后请一名幼儿合作,示范讲解怎样躲闪年兽及怎样抓住小朋友。

  --鼓励幼儿自己试一试。

  --幼儿分两组,一组扮年兽,年兽有飞盘,一组扮被抓的小朋友,个别小朋友有"鞭炮"。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听到老师说"年兽下山了",游戏就开始了,年兽要抓人,小朋友要避免被抓住,还要躲闪飞盘,"不幸"被抓住的孩子退出此次游戏,如果年兽抓住有"鞭炮"的孩子则两人同时退出。场内的大树可供幼儿躲藏。

  --幼儿游戏一次后,引导幼儿说说怎样才能躲闪年兽(或抓住小朋友)。

  --幼儿互换角色,继续游戏。教师根据幼儿活动量决定游戏次数。

  3、年兽和我做朋友。

  --年兽想让大家喜欢自己,就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大家喜欢新的年,叫它新年。新年就和大家成了朋友,它再也不怕鞭炮了。

  --幼儿和教师一起随着轻松的音乐放松身体。

  4、活动结束。

  --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游戏场地,结束此次活动。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8、大班美术《福灯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圆柱体、长方体、三菱柱等不同样子的福灯笼。

  2.能用描画、剪纸、粘贴等多种方式创造性的装饰福灯笼。

  3.感受福灯笼带来的喜悦,体验制作福灯笼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制作不同样子的福灯笼。

  2.难点:能用描画、剪纸、粘贴等多种方式创造性的装饰福灯笼。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写毛笔字及剪纸的经验。

  2.物质准备:

  ⑴彩色卡纸、亮光纸、彩纸、皱纹纸、彩笔、毛笔、干花、小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材料若干。

  ⑵教师自制福灯笼范例、灯笼展示课件、背景音乐、仿真树、布置

  有民间特色的“炕”作为幼儿操作台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以社区活动“福灯笼大赛”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制作灯笼的乐趣。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交流自己见过的灯笼,丰富已有经验。

  提问:刚才课件里有什么样子的灯笼?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灯笼?是什么材料做的?

  2.以社区举行“福灯笼大赛”,激发幼儿制作灯笼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福灯笼,引导幼儿知道制作灯笼的方法。

  1.教师出示自制的福灯笼,提问:灯笼上有什么?由几部分组成?引导幼儿知道灯笼由灯笼提手、灯笼身体、灯笼穗子组成。

  2.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尝试按照步骤图制作三棱柱。

  ⑴提问:灯笼身体是什么样子的?三棱柱是怎么做出来的?

  ⑵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总共有几步、有阴影部分、有对折线、箭头代表对折的方向。)

  ⑶教师出示介绍不同对折线的卡纸,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看看有几根对折线,并尝试按照对折线自由探索,看看都能折出什么样子的灯笼身体。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操作示范,并小结提升:折的时候要沿线对齐,折过的地方要压平。

  3.教师介绍材料,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制作和装饰福灯笼。

  出示各种制作材料及福字,引导幼儿采用描画、剪纸、粘贴等多种方式创造性的装饰福灯笼。

  小结:可以用多种方式来体现福灯笼的“福”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灯笼。

  3.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制作福灯笼的乐趣。

  ⑴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大胆设计,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⑵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稍弱的幼儿,鼓励幼儿制作出不一样的福灯笼。

  4.师幼共同欣赏、评析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⑴悬挂“福灯笼”:出示社区背景图,请幼儿将制作好的“福”灯

  笼悬挂到“福气多多树”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评析,提问:你是制作福灯笼的?你喜欢哪个福灯笼?为什么?

  ⑵请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福灯笼去参加社区“福灯笼”大赛,自然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回活动室,进一步装饰自己的“福灯笼”,参加社区大赛。

  2.区角活动:提供更多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制作多种多样的福灯笼。

  课后反思:

  一、活动联系生活,重视幼儿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活动选自省编教材主题活动《冬天的故事》,此活动虽然出自冬天主题,但幼儿对灯笼的喜爱不单单停留在春节或元旦。恰巧社区开展的系列传统文化活动中,有灯笼展览这一环节,结合当地的特色活动,能更好的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这一教育理念。活动中我采用了欣赏、探索、创作等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装饰和创作,并且围绕活动的关键字“福”,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用毛笔写、剪纸、描画等多种方式表现,将我们的传统文化自然融合其中。

  二、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正确评价幼儿,保持其制作的乐趣与热情。我在巡回指导时,紧扣教学目标,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制作与装饰,并及时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孩子们在不断的鼓励中热情满满,制作兴趣高涨。

  三、尊重幼儿的意愿,满足幼儿的制作需求。在活动后期,个别幼儿制作兴趣高涨,我及时提醒幼儿,可以活动后继续装饰,并且在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一起继续装饰自己的福灯笼,孩子们对于参加大赛,自信满满。

9、新大班奏乐《武林大会》教案

  动作建议

  [1-8]小节:前奏保持不动

  [9-10)小节:前奏,准备造型。教师预令:准备练功。

  [11-12小节:双手对拍4下

  [13-14]小节:在第一拍做狮吼功造型定住不动(双手变成狮子的爪子,可以ー上ー下、一前后、交又等等)

  [15-16]小节:同第11-12节

  [17-18]小节:同第13-14节

  [19-20]小节:同第11-12节

  [21-22]小节:同第13-14节

  [23-24]小节:同第11-12节

  [25-26]小节:同第13-14节

  [27-28]小节:双手在胸前绕臂

  [29-30]小节:做“行礼”的动作(一手握拳、一手五指并拢架在拳头上)

  [31-32]小节:双手放在胸前,掌心向外,指尖向左,从左往右滑动,做“漂移”的动作

  [33-34]小节:在第一拍做“练功”造型,保持不动

  [35-36]小节:同第31-32节

  [37-38]小节:同第3-34节

  [39-40]小节:同第31-32节

  [41-42]小节:同第33-34节

  [43-55]小节:双手打开,手臂稍稍弯曲再身体两侧架住,眼睛闭上,保持不动

  教师语令:“收”双手从两边向头顶划去,气成丹田,双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按压”到胸前,做“行礼”的动作,一起说:“承让”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11-26]小节:拍手一蔽击铃鼓鼓面。敲击4下,摆出狮吼功造型保持不动(参考动作建议)。重复动作,共4次。

  [27-30]小节:一只手手握铃鼓一只手握拳在胸前绕臂、行礼。

  [31-42]小节:手握铃鼓做“漂移”的动作(参考动作建议),源移时铃鼓可以稍稍抖动。漂移一次摆一个“练功”造型保持不动。重复动作,共3次。

  [43-55]小节:(将铃鼓放在头顶(手臂、大腿))双手打开,手臂稍稍弯曲再身体两侧架住,眼睛闭上,保持不动(保持铃鼓不掉落)

  教师语令:“收”双手从两边向头顶划去,气成丹田,双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按压”到胸前,做“行礼”的动作,一起说:“承让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简单明快的风格,在“武林大会”的情境中,学习使用乐器一拍一下击,并做不同武功的造型

  2.借助图片,尝试努力模仿相同的武功造型。借助腕花、教师示范和反馈,明确圈上行进的方向。同武功的造型。

  3.在“比赛定力”的过程中,努力按照要求将乐器摆放在对应的身体部位,并努力保持身体平衡,不让其掉下。

  4.熟悉武林大会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成圈,每一张椅子中间要留有空隙。

  2.铃鼓17面、小铃17把、沙锤17把、锣1个

  3.人像剪影一张、武林大会比武倒计时一本、手腕花

  4. PPT

  经验准备:知道一些武功招式、按照手腕花方向移动

  活动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武林大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听说大家这些天都在努力的练功,今天就让为师来看看练的如何。

  2.随乐做基本动作1-2遍,分享“狮吼功”的不同造型。

  3.出示Pt武功秘籍,根据幼儿所点开的武功秘籍,练习相应的招式。(出示新招式后,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来描述新招式的动作,大家先共同单练新招式,后随乐)

  4.累加乐器一铃鼓,幼儿尝试练习并使用铃鼓

  (1)在情境中,探索铃鼓的使用方法。

  (2)使用铃鼓随乐继续练功,先巩固上一个招式,再练习一个新的招式。(在学习新招式时,需要带着乐器单练)

  5.累加游戏

  (1)教师示范:教师示范武林大会的比武规则,以边示范边讲解边练习的形式,帮助幼儿明确和掌握游戏的规则。

  (2)幼儿单练幼儿随乐单练

  (3)武林大会正式开始,共三个回合。根据每一次教师指定位置定点,若乐器不掉落,则可在下一轮之前更换新乐器;若掉落下来,拿好乐器回到座位上。

10、幼儿园大班奏乐教案《武林大会》

  挑战6+“武林大会”第三轮

  挑战5+“武林大会”第二轮

  挑战4+“武林大会”第一轮

  挑战3+加人游戏,以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的方式理解掌据游戏规则

  挑战2+加入乐器,探索带着铃鼓如何练功,尝试改变招式的不同方位

  挑战1+新招式,学习新的武林秘籍鼓励幼儿描述动作,幼儿共同练习新招式。音乐随乐做身体动作1_2遍动作分享“师吼功”的不同造型(身体前倾、后仰,瓜子的方位)故事动作建议[1-8]小节:前奏保持不动[9-10)小节:前奏,准备造型。

  教师预令:准备练功。

  [11-12小节:双手对拍4下

  [13-14]小节:在第一拍做狮吼功造型定住不动(双手变成狮子的爪子,可以ー上ー下、一前后、交又等等)

  [15-16]小节:同第11-12节

  [17-18]小节:同第13-14节

  [19-20]小节:同第11-12节

  [21-22]小节:同第13-14节

  [23-24]小节:同第11-12节

  [25-26]小节:同第13-14节

  [27-28]小节:双手在胸前绕臂

  [29-30]小节:做“行礼”的动作(一手握拳、一手五指并拢架在拳头上)

  [31-32]小节:双手放在胸前,掌心向外,指尖向左,从左往右滑动,做“漂移”的动作

  [33-34]小节:在第一拍做“练功”造型,保持不动

  [35-36]小节:同第31-32节

  [37-38]小节:同第3-34节

  [39-40]小节:同第31-32节

  [41-42]小节:同第33-34节

  [43-55]小节:双手打开,手臂稍稍弯曲再身体两侧架住,眼睛闭上,保持不动

  教师语令:“收”双手从两边向头顶划去,气成丹田,双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按压”到胸前,做“行礼”的动作,一起说:“承让”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11-26]小节:拍手一蔽击铃鼓鼓面。敲击4下,摆出狮吼功造型保持不动(参考动作建议)。重复动作,共4次。

  [27-30]小节:一只手手握铃鼓一只手握拳在胸前绕臂、行礼。

  [31-42]小节:手握铃鼓做“漂移”的动作(参考动作建议),源移时铃鼓可以稍稍抖动。漂移一次摆一个“练功”造型保持不动。重复动作,共3次。[43-55]小节:(将铃鼓放在头顶(手臂、大腿))双手打开,手臂稍稍弯曲再身体两侧架住,眼睛闭上,保持不动(保持铃鼓不掉落)教师语令:“收”双手从两边向头顶划去,气成丹田,双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按压”到胸前,做“行礼”的动作,一起说:“承让”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简单明快的风格,在“武林大会”的情境中,学习使用乐器一拍一下击,并做不同武功的造型

  2.借助图片,尝试努力模仿相同的武功造型。借助腕花、教师示范和反馈,明确圈上行进的方向。同武功的造型。

  3.在“比赛定力”的过程中,努力按照要求将乐器摆放在对应的身体部位,并努力保持身体平衡,不让其掉下。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成圈,每一张椅子中间要留有空隙。

  2.铃鼓17面、小铃17把、沙锤17把、锣1个

  3.人像剪影一张、武林大会比武倒计时一本、手腕花

  4. PPT经验准备:知道一些武功招式、按照手腕花方向移动

  活动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武林大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听说大家这些天都在努力的练功,今天就让为师来看看练的如何。

  2.随乐做基本动作1-2遍,分享“狮吼功”的不同造型。

  3.出示Pt武功秘籍,根据幼儿所点开的武功秘籍,练习相应的招式。(出示新招式后,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来描述新招式的动作,大家先共同单练新招式,后随乐)

  4.累加乐器一铃鼓,幼儿尝试练习并使用铃鼓

  (1)在情境中,探索铃鼓的使用方法。

  (2)使用铃鼓随乐继续练功,先巩固上一个招式,再练习一个新的招式。(在学习新招式时,需要带着乐器单练)

  5.累加游戏

  (1)教师示范:教师示范武林大会的比武规则,以边示范边讲解边练习的形式,帮助幼儿明确和掌握游戏的规则。

  (2)幼儿单练幼儿随乐单练

  (3)武林大会正式开始,共三个回合。根据每一次教师指定位置定点,若乐器不掉落,则可在下一轮之前更换新乐器;若掉落下来,拿好乐器回到座位上。

11、大班数学《认识左右》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以自己为中心,正确判断左右。

  2.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3.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左右

  1.师生互动,引出“左、右”。(小朋友,把我们的双手伸出来,一起拍一拍: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二、认识左右

  1.看图片,猜一猜。提问: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你们猜猜这是左手还是有右手?请你仔细观察比较。(把手伸出来摆一摆,比较一下)

  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中手掌、大拇指的位置,分清左手和右手。

  提问:我们的右手会做哪些事?(握笔、抓筷子、拍球等)那另外一只手是……(左手)

  小结:原来,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它们相互配合,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你们都能分清左右手吧?来,试试看。(举右手、举左手,记住了拿筷子的手是右手)

  除了手,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也分左右?

  1)耳朵。(请一名幼儿)指一指哪个是右耳?(右手找右耳)对,右手和右耳在同一边。左耳呢?(和左手在同一边)

  2)腿或脚,大家一起指摸一摸,怎么找?(左手找左腿、右手找右腿)

  小结:是的,我们的身体就分为左右两部分。

  2.游戏《手指点点》。

  鼓励孩子听口令,用手找到“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部位。初步感知“左右”方位和我们身体的关系。

  提问:现在,老师考考你们,我说口令,你们找相应的部位,我们先来试试。准备好…(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左脚、鼻子鼻子看右边,有什么?看左边,有什么?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

  教师注意纠错。(记住右耳在右手边左耳在左手边)

  小结:游戏中,小朋友们都能分清“左”和“右”,真棒!是的,刚刚我们借助我们的身体知道了:左手这边就是我们的左边,右手这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三、区分左右。

  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发现问题

  提问:现在我邀请几个小朋友面朝大家,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找到左右?请幼儿集体评价方向是否正确,从中发现左右会随着身体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他伸的对吗,你们把右手伸出来试试)(再请全体幼儿到前面尝试同方向伸右手)

  提问:为什么老师说的是右边,而你们指的方向不一样?

  小结:我们的身体方向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右边也不一样,因为我们都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来区分左右。所以你们指的方向都是正确的。

  2.换方向体验

  提问: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把自己的身体转一转,指指哪个是左边?哪个是右边?

  小结:不管我们的身体方向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来区分左右。左手边有…右手边有…,对,我们换一个方向,再来试一试。

  听口令:向右转、向左转(右边有什么,左边有什么?)

  小结:你们不光能区分左右,还能听指令,向左向右转,非常棒!

  师:现在请男生把椅子端到左边,女生把椅子放到右边面向老师排成一排。

  四、快乐机器人

  检验幼儿能否以自身为中心快速分清左右

  游戏规则:等会儿我们来扮演机器人。找一个空地站好,音乐响起,所有的机器人可以四处走动,音乐一停,听指令摆好动作,试一试听口令:抬手、抬脚。(举右手、跨右脚、向左看;举左手跨左脚、举右手跨右脚;举右手跨左脚、举左手跨右脚)

  五、活动延伸

  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需要区分左右?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上下楼梯时我们要靠右走、交通标志告诉我们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小结:是的,只有分清了左右,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序、更安全。

  教学反思

  “认识左右”这节课是幼儿园大班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中的一个内容,是在幼儿学习了上下、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能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我遵循了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构新知。

  第一,在认识“左右”时,我从幼儿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的游戏进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习的过程,这样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体会到了自己身体上的数学。同时,通过让幼儿互说如何确定自己的左右,这样幼儿获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接着又从学生自己及身边的幼儿入手,让幼儿用左右来描述自己的邻居,感受左右,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第二,在教学左、右相对性时,我巧妙地设疑让学生们判断我举的是不是右手,这样一下子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思考;接着我让幼儿举起右手与我进行比较,我适时提问:是不是你们举错手了?你有什么办法说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我的转身结论得到了验证。通过总结幼儿明白:面对面站着,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后我通过让幼儿握手和实践活动走楼梯,帮助了幼儿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训练了幼儿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认识左右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上有些幼儿是只顾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在用手比划难以和大家交流。对于大班的幼儿我们今后还需有意培养其这方面的能力。

12、大班科学《动物法庭》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指南》中对5 6岁的孩子在科学领域中的要求提到: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能发现常见物种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动物法庭》主要让幼儿了解“豹子吃羚羊。羚羊吃草”

  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现象,像这样的一种物种捕食另一种物种的现象自然界还有很多。通过操作生物链,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动植物之间的相互抽食的关系。明白任何一个物种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自然界的生态失去平衡,给人类带来灾害甚至灾难。让5-6岁的孩子从心理上完全接受残酷的捕食行为虽然有点困难,但是大部分幼儿在活动后能够或多或少的辩证的看待这种“弱肉强食”的自然现象。

  [活动目标]

  1.体验法庭上原告与被告的角色,简单了解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初步感知动植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能在辩论过程中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初步学习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

  3.激发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躲避危险的能力。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重点]

  体验法庭上原告与被告的角色,简单了解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初步感知动植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

  能在辩论过程中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初步學习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原告与被告图片及代表牌:各种角色的语音:动物世界、豹子捕食动物,狮子摘食豹子的视频。

  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法庭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生存关系的知识。[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自然界存在残酷的捕食关系。

  提间:你看到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小结:各种各样的动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像豹子捕食羚羊这样残醋的自然现象。

  2.走进法庭,了解法庭中原告 与被告的角色。

  提问:法庭上都有哪几方?什么是原告?什么是被告?法官的职责是什么?

  小结:法庭上有法官,原告和被告,原告就是维护自己权益向法院告状的一方,被告就足被原告告状的一方,法官是作出最后审判的人。

  3.模拟法庭分组辩论,了解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以及动植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辩论过程中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组织辩论,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①播放羚羊,豹子的陈述。提问:羚羊、豹子分别说了什么?你支持谁?各自讨论。同伴之间说说自己的理由。

  ②双发辩论,原告、被告各推荐一名幼儿发育,其余幼儿可进行补充。

  根据幼儿辩论内容,教师提供相关视频资料:豹子被更高-级的狮子捕杀,羚羊成灾的短片等等。

  ③提示幼儿根据刚才的辩论,你的观点如果有所改变,可以调整自己的支持团队。

  小结:弱小的羚羊遭遇豹子的捕杀确实非常残忍。但是豹子吃掉玲羊也确实是为了生存需要,这个案子很难判决。暂时休庭,请双方辩论团再次搜集证据,稍后继续辩论。

  (2)幼儿相互讨论、分组操作。根据动植物之间的舶食关系拼摆生物链,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提问:如果自然界中某一种物种消失或者过多过少。会发生什么?

  (提供个别物种泛滥成灾视频)

  小结:自然界中存在太多像豹子捕食羚羊这样强大物种捕食弱小物种的现象。也正因为这些相互捕食现象的存在,才有了我们非常平衡的生态系统。否则。任何一个物种过常过少都会影响生态环境。

  4.宜判庭审结果,引导幼几用辩证地思维看待问题。井学会躲避危险自我保护,提间:豹子捕杀羚羊应该判它有罪吗?

  面对像豹子这种强大的敌人,羚羊怎样尽最大努力的保护自已?

  小结:豹子捕食羚羊虽然很残局,但确实是自然界中一种正常的生态现象,所以没法判豹子有罪。当遇到而对像豹子这种强大的我们没有

  力量与它抗衡的敌人,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一是躲得远远的,二是当豹子来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离开。

  [活动延伸]

  将有关动物的光盘。书和图片投放到图书区。益智区等区域中,激发幼儿继续深入探究的兴趣。

  大班科学《动物法庭》课后反思:

  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路幼儿园于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动物法庭》主要通过辩论会的方式开展,法庭辩论是幼儿比较新奇而又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同时也对老师的课堂把控、回应,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让辩论会变有气氛、怎样让幼儿充分的辩论起来,还是需要我继续学习、充实的。

  在孩子们最原始的对豹子和羚羊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对豹子和羚羊对立关系的讨论,孩子们先支持羊,同情弱者,通过让幼儿逐渐了解自然界生物链的现象,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罗列多条生物链,巩固孩子们对自然界生物链的了解。在第三环节拼摆生物链环节,可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不同难度的分组,没有考虑周全。

  总之,当这节活动上完以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本节活动的知识面很广,能较好地开拓孩子们的思维,在此过程中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动植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正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才形成了和谐的生物链,并了解了物种消失或者过多过少带来的危害,大部分幼儿都能遵循自己的观点而发表意见。

  总体来说,顺利完成本节课的目标。

13、幼儿园大班语言《咕噜牛》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激发阋读图书的兴趣,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2.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表演中,激发想象思维,启发口语表达能力。

  3.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避免危险。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

  《咕噜牛》绘本故事及《咕噜牛》微课视频

  三、活动过程:

  1.以猜迷的形式,引起兴趣。

  老师:老师要和小朋友猜一个谜语,比比看谁最聪明能最先猜出来,“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2.出示封面,今天就让咱们跟着这只小老鼠去茂密的大森林里探险吧!

  3.进入故事

  (1)遇见狐狸、猫头鹰、蛇

  A)这只小老鼠在大森林里遇见了谁?(狐狸)狐狸看见小老鼠它在想什么坏主意?(假装请它吃饭,然后吃掉它)小老鼠可真倒霉,偏偏遇到了喜欢吃老鼠肉的坏狐狸,它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帮它想个办法吧!(幼儿自由回答)我们一起看看这只小老鼠是怎样对付狐狸的吧。

  B)小老鼠用了什么方法?狐狸怎么样了?(逃走)

  C)接下来小老鼠遇到谁了呢?

  D)这只小老鼠用了同样的方法又把谁吓跑了?(描头鹰)

  E)于是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次它又遇到了只也喜欢吃老鼠的动物,大家猜一猜会是谁呢?

  F小朋友猜一猜这一次咕噜牛会怎么吃蛇肉呢?(幼儿想象回答)我好像已经闻到蛇的香味了最后蛇怎么样了?

  G)那咕噜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幼儿讨论

  2)遇见咕噜牛

  A)小老鼠遇到了谁?帖噜牛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结合想象回忆)咕噜牛想干什么?(吃小老鼠)小老鼠害怕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从表情、动作中找出答案)

  B)这下小老鼠可麻烦了,遇见了真的咕噜牛,它又会想什么办法对付咕噜牛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吧!

  C)小老鼠用的什么办法?为什么原来想吃小老鼠的动物们,见了它都逃走了呢?(咕噜牛跟在小老鼠后面了,他们看见咕噜牛才逃跑的

  D)最后咕噜牛怎么样了?为什么?

  E)最后小老鼠捧着榛果美味的嚼.

  4.介绍书名与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咕噜牛》,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朱莉娅・唐纳森,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个好玩的故事吧!(观看微课视频)

  5.讨论: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为什么?

  6.小结:

  这个故事里的小老鼠非常了不起,它在危险的时候没有害怕、慌张,而是转动自己的脑袋想办法,他胜利的法宝就是他的聪明头脑,小小的他用智慧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小朋友也要向他学习,遇到危险时要沉着冷静,不要害怕敌人的强大,只要肯动脑筋总会想到解決问题的办法!

  四、活动延伸

  1.制作美味食品的方法

  2.故事中的小动物都喜欢吃什么?问问爸爸妈妈其它动物都喜欢吃什么?

14、幼儿园中班奏乐《快乐小青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用乐器进行律动

  2、幼儿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难点: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幼儿简单的学过小青蛙的律动

  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青蛙

  1、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呢?准备躲准备看的游戏。

  2、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准备躲准备看的游戏,我们肚子有点饿了,我们青蛙要吃什么呢?吃虫子,小青蛙怎么吃呢?吃几口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抓到小虫子吃三口,我们一起听音乐表演一次吧。

  3、我们选一个青蛙宝宝来捉虫子吧?真的捉到了一只小虫子啊。那只小青蛙愿意来捉虫子呢?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请小朋友到小荷叶哪里找到小虫子来吃掉。

  三、用乐器演奏歌曲

  1、你是怎么在腿上学习青蛙跳的?拿着小铃鼓两只手一起敲鼓。

  2、跟随音乐和教师一起律动。

  3、电话响了:农民伯伯啊,你的田里有很多虫子啊,我们要青蛙马上帮你捉虫子了。教师出示黑板。我们要邀请小青蛙

  4、幼儿再次跟随老师进行律动表演。教师提示幼儿合理运用铃鼓。

  四、跟随音乐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15、大班奏乐《谁是我的菜》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节奏,用动作随乐表现狐狸、鹅女士、鹅宝宝等故事情节。

  2、幼儿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初步掌握节奏音型。

  3、积极大胆地表现与表达,体验同伴间合奏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铃鼓、手铃、响板等乐器 、音乐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

  1.教师通过图谱提问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师:故事里都有谁?

  指认图谱一一回忆故事人物。

  提问:谁和谁要做一锅汤?狐狸和鹅妈妈。

  谁去提醒鹅妈妈别上当?鹅宝宝。

  狐狸在汤里放了什么?切柠檬。怎么切的?

  指导动作:切切切柠檬,切切切柠檬(一只手心朝上,另一只手做切的动作)

  鹅妈妈在汤里放了什么?辣椒。怎么做的?

  指导动作:拍拍拍辣椒。拍拍拍辣椒(一只手心朝上,另一只手拍下去的动作)

  鹅宝宝怎么去提醒鹅妈妈的?

  指导动作:别上当别上当,千万千万别上当!(两只手放在胸前摇晃)

  播放音乐,师幼共同做动作。

  2、提问故事细节,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及表情。

  师:柠檬是什么味道?酸酸的味道。酸是什么表情呢?

  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创编动作表情。

  师:辣椒是什么味道?辣辣的味道。辣是什么表情呢?

  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创编动作表情。

  再次播放音乐,师幼共同用动作表现音乐。

  二、分组分角色表演,用乐器表现音乐律动

  1教师分组分角色完成音乐律动。

  2.教师出示乐器铃鼓、响板、铃铛,讲解玩法。

  3.按角色分配乐器,播放音乐,在师的指导下完成演奏。

  三、游戏升级,分组竞赛。

  1.教师出示道具锅,说明游戏规则。

  2.分组竞争,看哪个队胜利。

  四、教师带领幼儿退场,活动结束。

16、大班奏乐《泰国之旅》教案

  动作建议

  前奏[1-7]小节:将双手放腿上做准备状。

  [8]小节:预令:双手合十口念“萨瓦迪卡”。

  A段[9-161小节:拍手两次,拍腿两次,每两小节一组动作,共四组。

  A段[17-24]小节:双手手臂向前伸直,双手五指分开拧动手胞后收回双手并连拍三下.每两小节一组动作,共四组;并在[23-24]小节处口念“欢迎你来泰国”。

  B段[25-40]小节:双手拍大腿侧面四次后,拍右边同伴双腿后收回拍自己大腿,每四小节为组动作,共四组。

  尾奏[41-48]小节:双手做握方向盘开车状。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幼儿坐在椅子上,双脚并找,铃鼓放在自己双腿上。

  前奏[1-7小节:铃鼓置于双腿上,并将双手放于鼓面做准备状。

  [8]小节:预令:双手合十口念“萨瓦迪卡”。

  A段[9-16]小节:拍手两次,手指蔽击鼓面两次,每两小节一组动作,共四组。

  A段[17-24]小节:每两小节一组动作,前一小节双手手臂向前伸直,左手(或右手)握铃鼓,拧动手腕摇奏铃鼓,后一小节收回双手并连拍铃鼓三下,共四组;并在[23-24]小节处口念“欢迎你来泰国”。

  B段[25-40]小节:双手敲击铃鼓鼓边四次后,将自己的铃鼓传递到右边同伴的双腿上后空手收回,接住左边同伴传递来的铃鼓,每四小节为一组动作,共四组。

  尾奏[41-48]小节:双手握铃鼓做“握方向盘”开车状。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尝试用铃鼓玩奏乐游戏《泰国之旅》。

  2、通过迁移律动中的身体动作,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式(敲击鼓面、鼓边、摇奏)。

  3、在传递铃鼓的游戏过程中,体验合作带来的欢乐。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铃鼓人手一个、PPT、幼儿围坐成圆圈

  2、幼儿右手贴标记、对泰国美食和景点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2、学习基础动作模型,学习游戏的基本玩法。

  (1)教师示范动作模型,幼儿观察律动的基本动作并学做。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完整跳“欢迎舞”。

  3、根据故事情节,加入铃鼓演奏,进一步丰富欢迎舞的内容。

  (1)教师示范传递铃鼓的基本动作。

  (2)讨论传递铃鼓的方法,并随B段音乐尝试传递铃鼓。

  (3)加入铃鼓完整律动。

  4、丰富游戏情节,随乐完整游戏。

  (1)配班做客人,丰富游戏情节,幼儿观察并学习新的游戏规则。

  (2)幼儿做“客人”,完整游戏。

17、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奏乐《小小拳击手》

  动作建议及语音建议

  [1-3]小节:动作准备。

  [4-5]小节:双手握挙放置腰间做准备,右手握拳,挙心向上,翻腕向前冲拳。(哈!哈!)

  [6-7]小节:收拳至胸口,双手握拳在胸前交又抖手腕。(抖一抖!

  [8-19小节:重复[4-7]小节。(语音重复[4-7]小节)

  [20-23]小节:双手在头顶上拍2次。(拍拍头,拍拍头)

  [2427]小节:双手在肩勝上拍2次。(拍拍肩,拍拍肩)

  [28-311小节:双手在腰上拍2次。(拍拍腰,拍拍腰)

  [32-35]小节:双手分别在左膝、右膝上拍2次。(拍拍腿,拍拍腿)

  [36-39]小节:左手自胸前向两侧绕圈打开并抖动手腕。(放松一下)

  [40-43]小节:右手自胸前向两侧绕圈打开并抖动手腕。(放松一下)

  [44-47]小节:双手握拳自下而上作加油状,共4次。(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48-51]小节:双手握挙摆好拳击姿势,准备比赛。(准备比赛)

  [52-53]小节:双手握拳放置腰间做准备,右手握拳,拳心向上,翻腕向前冲拳。(哈!哈!)

  [54-55]小节:收拳至胸口,双手握拳在胸前交叉晃动手腕。(抖一抖!)

  [56-67]小节:重复[52-55]小节。(语音重复[52-55]小节)

  [68-73]小节:双手握拳至胸前、拳头相互击打,共8次。(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74-75]小节:双手交叉摆在胸前,等待比赛结果。

  [76-77]小节:尾声:在音乐结尾重音处双手高举表示胜利。“耶!”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引子部分:幼儿坐在椅子上时,做拳击准备动作。

  [4-19]小节,自主创编出拳动作。

  [20-23]小节:双手在头顶上拍2次。

  [24-27]小节:双手在肩膀上拍2次。

  [28-31]小节:双手在腰上拍2次。

  [32-35小节:双手分别在左藤、右膝上拍2次。

  [36-39]小节:左手自胸前向两侧绕圈打开并抖动手腕。

  [40-43]小节:右手自胸前向两侧绕圈打开并抖动手腕。

  [44-47]小节:随双方队长走到描台两边,准备比赛。

  [48-51]小节:双手握拳摆好拳击姿势,准备比赛。

  [52-59]小节;一队双脚向前跳并做出拳动作2次:

  一队双脚向后跳并做防守动作2次。

  [60-67]小节:重复[52-59]小节动作,两队交换动作。

  [68-71]小节:双手由胸前向外绕圈打开并抖动手腕,退到台外观赛。

  [72-75]小节:双方队长互换位置围着描台跑圈,准备抢铃。

  [76-7]小节:尾声:在音乐结尾重音处拍铃,获胜的队伍双手高举“耶!”表示胜利。输的队伍则表现出不开心的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并感知乐由ABA’结构,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拳击手出拳、放松、对垒等情境。

  2.用击打和摇奏的方式为音乐配器,会运用断顿和连续的方法演奏。

  3.知道在乐曲结尾处快速反应做出击铃动作,体验团队胜利的喜悦。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分两组,椅子摆放为每边分两纵排。

  2.拳击手套18副(教师2副)、摇铃若干、响铃一个、挙击台分割线。

  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拳击比赛的视频,并会随音乐做律动。

  活动过程

  1.情境导人,随音乐复习律动。

  2.听辨音乐重音,尝试在音乐的重拍出拳。

  (1)教师:刚才热身时哪些动作很有力量?我们还能做出哪些有力量的动作?(幼儿尝试创编拳击动作)我们要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有力地出拳?

  (2)随音乐再次复习律动,并尝试在音乐的重拍处出拳。

  3.探索动作与乐器相匹配。

  (1)出示拳击手套并指导幼儿佩戴,幼儿随音乐自由探索动作与乐器相匹配。

  教师:请你们试一试,戴上拳击手套后我们可以怎么玩?

  (2)幼儿分享自己的玩法,集体模仿。

  (3)师幼共同随音乐进行演奏。

  4.师幼互动,体验进攻、防守的游戏氛围。

  (1)创设游戏情境:我们的比赛快要开始了,小挙击手们可以自由选择队长,看看队长们是怎么对抗的?(幼儿观察两位教师的示范)

  (2)幼儿自选队长进行分组,模仿练习进攻与防守的对抗动作1-2遍。(教师用语言提示)

  (3)师幼互动,随音乐再次练习进攻与防守的对抗动作。

  5.进行游戏,熟悉游戏规则。

  (1)两位教师再次示范。(幼儿观察)

  提问:刚刚谁赢了?你怎么知道的?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拍铃?(了解并熟悉游戏规则)

  (2)师幼互动,集体练习在音乐结尾重音处拍铃,体验团队胜利的喜悦。

  6.完整游戏。

  (1)情境创设:女土们先生们夏季拳击比赛就要开始了,小拳击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集体在两位教师队长带领下随音乐完整游戏)

  (2)更换队长,再次游戏。

  (3)小结:今天夺冠的是X队,希望你们下次再创佳绩,x队也不要气馁,我们再接再厉,争取在下次比赛获得胜利,夏季拳击比赛圆满结東,我们下次再见。

18、大班奏乐活动《愤怒的小鸟》公开课教案

  动作建议:

  [1-4]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5-12]小节:随乐双脚踏步,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或做翅膀扇动动作,共16次。

  [13-20]小节:每小节第一拍双手握拳在肩膀位置上举,同时马步半蹲,第三立起,同时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两侧,共8次。

  [21-25]小节:单手握拳,模仿做扔炸弹动作。

  尾声音效:自由模仿愤怒小鸟特有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拟声动作。

  配器说明:

  [5-12]小节:圆舞板,每两拍演奏一次。

  [13-20]小节:无声鼓,每小节第一拍演奏一次。

  [25-36]小节:小茶叶罐自制散响乐器,每小节以投弹动作进行演奏。

  尾声音效:不演奏乐器。幼儿自由模仿愤怒小鸟特有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拟声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进行曲式的风格,理解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和内容,能把身体动作表演转化为演奏动作,合乐表现。

  2.能尝试选择合适的乐器为乐曲配器和演奏,倾听其音响效果。

  3.能看指挥随乐合拍地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进行轮奏和齐奏的乐趣。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演奏图谱一张;圆舞板、无声鼓、自制散响乐器若干;串铃2对、小铃2对;表达低落和高兴情绪的音乐各一段;剪辑好的音乐( The Angry Birds Movie Score Medley)。

  2.经验准备

  幼儿熟悉《愤怒的小鸟》动画故事,知道故事中的胖红、炸弹黑、飞镖黄等主要角色;能用身体动作随乐表现“胖红”出发、塑弹弓、发射鸟弹的情节。

  3.场地准备

  把幼儿位置摆放成“品字形”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回顾经验。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回忆音乐故事情节,跟随教师随乐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2.观察图语,迁移经验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谐,说说图谱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把图谱符号与律动动作相联系,看图谱再次随乐用动作进行表现

  3.倾听音色,尝试配器。

  (1)探素胖红走路和架弹弓音乐的伴奏乐器。

  教师演示圆舞版、无声鼓、自制的散响乐器,与幼儿讨论那种乐器音色适合演奏胖红出发的音乐?哪种乐器音色适合表现架弹弓音乐?哪种乐器表现鸟弹飞向城堡的音乐?

  (2)探索用自制散响乐器演奏鸟弹飞向城堡的音乐的方法。

  4.集体合作,完整演奏。

  (1)集体看图谱随乐合奏。

  借助PPT绿猪和胖红的表情图,对幼儿演奏中的不足进行提示,引发幼儿再次演奏的兴。

  (2)集体看指挥完整演奏。

  借助PPT,引导幼儿倾听演奏的音响效果,注意有控制地演奏乐器。

  (3)添加乐器,增强音响效果进行演奏。

  出示串铃、小铃,启发幼儿想想可以演奏哪一段音乐并进行尝试,感受其更为丰富的音响效果。

  5.引发猜想,听音乐确认猜想结果,以游戏形式结東活动。

  (1)播放表达高兴情绪的音乐,请幼儿猜猜胖红带领小鸟们有没有夺回蛋宝宝?说说自己的理由。

  (2)再次演奏,听到结東音乐的声响效果时,自由模仿小鸟们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的拟声动作。

  (3)带着乐器随乐自由演奏离开场地,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投放《愤怒的小鸟》演奏图谐、乐器、音乐在班级音乐区,引导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律活动或演奏活动。鼓励幼儿找找身边其它的乐器或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物品,尝试为乐曲配器和伴奏。

19、大班健康《相信我》教案反思

  课程名称:《相信我》

  课程分析:大班健康游戏《相信我》基于幼儿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和挑战的心理特点而创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椅子和眼罩,鼓励幼儿在黑暗中挑战自我,相互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平时生活中,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总是把幼儿捧在手里,抱在怀里,怕他们磕坏摔疼,如果脱离这个“舒适圈”,幼儿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呢?

  课程目标:

  1.尝试戴着眼罩在椅子上走,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2.培养合作精神,体验挑战活动带来的成功。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课程准备:

  1.每人一副眼罩。

  2.椅子若干。

  3.音乐。

  课程过程:

  一、热身活动(椅子有间隔的排成两排)

  1.带领幼儿蒙住眼睛搭着前面小朋友的肩膀进场(播放音乐)

  2.全体幼儿站立于凳上,戴上眼罩后完成向前后左右的看齐动作

  二、脚掌的探索

  1.用脚的触觉感知凳面的延伸,依次通过直线道路。

  2.加大难度,幼儿设计不同道路。

  3.再次挑战,设计一条最难道路

  三、提供更多的障碍物,让幼儿组合设计一个闯关游戏,幼儿两两组合翻阅过障碍物。(注意角色互换)

  四、放松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今天的游戏好玩、刺激吗?你们都表现的很勇敢,刚刚我们一直都是处于紧张状态,现在请大家放松下来和老师一起在“黑暗中”散散步吧。(请小朋友们搭好火车,拉下眼罩。)

  课程反思:

  游戏活动的设计应该站在幼儿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让游戏贴近幼儿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朝着这个方向继续改进。

20、大班安全《好玩的沙子》教案

  《好玩的沙子》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领域优秀教案,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让幼儿在玩沙子活动中,感受玩沙子的乐趣。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尝试用多种工具玩沙子,感受沙子的特性。一起来看看这篇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工具玩沙子,感受沙子的特性。

  2.在玩沙子活动中,感受玩沙子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沙池、玩沙小工具、活动前的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1.鼓励宝宝用手随意地玩一玩沙子,用手感受沙子的特性。

  师:请宝宝用手抓一抓,沙子在你的手中是什么感觉?

  提醒宝宝玩沙子子时保持安全距离,不用手扬沙子,以免弄到同伴的眼睛里。

  不要用手去摸眼睛,以免将沙子弄到眼睛里。

  2.鼓励宝宝用准备好的各种工具玩沙子。

  可以鼓励宝宝将沙子装进容器,然后再倒出来,感受沙子的特性,也可以在池子里放一些海洋玩具如:小螃蟹、小鱼,小海龟等丰富宝宝玩沙的活动,增加宝宝创造想象的情境和玩沙游戏的趣味性。

  3.在沙子里倒一些水,感受湿沙子和干沙子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宝宝用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活动反思:

  玩沙子玩水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纯天然原生态”自主游戏。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玩沙子,一听到可以去玩沙子孩子们都欢呼雀跃起来,走到沙池旁边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摸摸沙子、玩玩沙子,有些孩子用铲子铲、有的孩子用手捧,有的孩子边玩沙子边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玩沙经验,小小的沙池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觉得玩沙玩水麻烦而取消了这种活动,其实玩沙的游戏更触发了孩子更多的创造想象空间。培养了幼儿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小空间大作用,小小的沙池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地快乐,在快乐中感触、学习。

21、大班歌唱《森林寻宝》教案反思

  挑战4 游戏升级,根据线索,找到第二把钥匙打开第二个宝箱

  挑战3领头人带领大家根据袋子里的线索猜想,找到钥匙,打开第一个宝箱

  挑战2点兵点将游戏,巩固学习歌曲

  挑战1尝试分组对唱、学习领唱和回声

  学唱歌曲

  理解歌词

  情景导入

  游戏玩法:

  1、教师使用帽子做点兵点将游戏。每唱一拍就点一个幼儿,当唱到句末拍到的幼儿就唱回声部分。

  2、領头人(戴帽子的)领唱,幼儿演唱回声部分。当唱到“藏在哪个袋子里?”时找到一棵挂着小袋于的树站在树帝。领头人请一名幼儿取下并打开袋子,根据里面的线索寻找钥匙。领头人将帽子交给取袋子的幼儿作为下一轮游戏的领头人,带领大家再次寻找钥匙,反复游戏,直到找到合适的钥匙打开宝箱取出宝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自由、诙谐的风格和回声结构,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3、能以友好、亲切、互相逗乐的态度进行游戏,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森林背景;小袋子6个;线索卡片;领头人帽子一顶;藏宝套箱;钥匙2把(藏在袋子里);非洲鼓1个。

  经验准备:有“回声”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1.入场,初步体验回声游戏。

  2.发现宝箱,以“回声游戏”的方式学习歌曲

  (1)随鼓乐尝试以“回声游戏”的方式按节奏朗通歌词。

  2)随鼓乐以“回声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

  (3)完整学唱歌曲。

  (4)分组对唱,学习领唱和回声。

  3.点兵点将游戏,现固熟悉歌曲。

  游戏玩法:数师使用帽子做点兵点将游戏。每唱一拍就点一个幼儿、当唱到句表拍到的幼回声部分。

  3.寻宝游戏:边歌唱,边寻找开宝箱的钥匙。

  游戏玩法:领头人(戴阳子的)领唱。幼儿演唱回声部分。当到“在哪个袋子国?”时找到一棵挂着小袋子的树站在树旁。领头人请一名幼儿取下并打开袋子,根据里面的线寻找领头人将帽子交给取袋子的幼ル作为下一轮的領头人。常领大家再次寻。反复游。直到找到合适的钥匙打开宝箱取出宝贝。

  4.找到钥匙打开宝箱,取出宝贝,活动结東,出场。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22、大班韵律《神奇巴士》教案反思

  挑战5加入孕妇角色,幼儿改变坐姿,体验站姿

  挑战4师幼分别改变旅行路线,幼儿游戏

  挑战3加入时光隧道的情节,幼儿收集线索

  挑战2加入空间位移,坐姿变站姿

  挑战1将路线图排序

  音乐师幼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

  动作(+音乐)教师随乐示范神奇巴士的旅程

  故事

  动作建议

  前奏:教师预令“出发啦”

  第[1]小节:坐在坐位上,身体上下颠动,一拍一次,共8次。

  第[2]小节:坐在坐位上,身体较大幅度上下颠动,每两拍一次,共4次。

  第[3]小节重复[1]动作

  第[4]小节重复[2]动作

  第[5、6]小节:身体不动,头部做晕头转向状,共16拍

  第[7]小节:身体向左倾斜,保持平衡

  第[8]小节:身体向右倾斜,保持平衡

  第[9]小节:身体向后仰,模拟上坡形态

  第[10]小节:身体向前倾,模拟下坡坡形态

  第[11、12]小节:进入隧道,双手蒙住眼時看不见

  第[13、14]小节:出隧道,把手拿下来,继续坐好,在音乐快结束时教师预令“到站啦

  游戏玩法及建议

  1.幼儿跟随老师学习合乐动作。

  2.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动作的理解,完善旅行地图,既是将记忆图谱。

  3.加人空间位移,坐姿变站姿。

  4.每一次进入时光隧道后,都会穿越到一个地方,找到一个线索,在PPT上找到和线素一样的东西就会得到通行密码,谁的通行证和通行密码一样,谁就是下一次穿越的人

  5.凑齐所有线素后,就能发现一个秘密,完成最后一次穿越。

  6.可以请幼儿做导游,教师退位,改变图谱即旅行地图,幼儿尝试合乐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用身体表现乘坐汽车时上下颠簸的动作。

  2.通过练习,整理旅游路线图,根据路线图提示,做出颠簸,左转右转上坡下坡,进隧道出隧道的动作。

  3.收集线索,匹配通行密码,感受穿越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16名幼儿坐成两排,一排8个座位,模仿公交车的座位

  每个孩子衣服或者裤子要有口袋

  磁性黑板一块,可以播放ppt的电视或投影设备

  2.材料准备:路线拼图,ppt,通行证(教师自备)

  3.经验准备:有坐车外出的经验,知道遇到颠簸身体会怎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代故事

  二、幼儿学习动作

  1、教师示范,师幼总结归纳所有动作要素。

  2、提出“旅行地图乱了,请幼儿帮忙摆整齐”的任务,请幼儿带着任务再次观察教师动作并跟做。

  3、调整分歧,最后确定正确的地图。

  4、改变坐姿为站姿。

  三、游戏

  1、幼儿改变座位,变成真正的旅游巴士。

  2、在奇妙音效出现之后,介绍游戏规则,累加“在我们做什么动作的什么时候穿越,穿越可以得到什么?”的游戏难度。

  3、加入孕妇角色,传递幼儿正确价值观,累加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让座等游戏体验。

  4、在游戏过程中猜猜谁不见了,谁穿越了,一次调动幼儿游戏兴趣。

  5、请幼儿当导游,其实就是幼儿做指挥,并且改变路线图,游戏两次。

  6、收集到所有线索后,发现一个最大的秘密,完成最后一次穿越。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就让孩子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跟着特有节奏感的音乐欢快的乘坐巴士去旅游,兴趣高涨。穿越环节也是亮点,结合现在的流行因素,把整节课推向另外一个高潮。但是在加入孕妇穿越时,问到孕妇上车没有座位了我们应该怎么坐时,孩子们没有一点回应,都没有让座的意思。最后在的鼓励下还有有不少孩子愿意给孕妇让座,传递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到最后一个环节了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没有轮到自己穿越,所有作为一个延伸环节,课后我们继续穿越。

23、大班韵律《猴子下山》教案反思

  动作建议

  动作:

  [1-8小节]猴子下山动作,边走边挠痒。(可以挠手、头、脖子、屁股等身体部位,建议对称挠痒

  [9-12小节]猴子左右打望、眨眼找食物锣声:猴子发现了好吃的,做出惊喜的定型

  结尾:猴子吃东西。

  游戏玩法说明:

  (农夫与猴子的游戏)T1扮演农夫,T2与幼儿扮演猴子

  [1-8小节]:猴子们(猴先生、猴小姐、猴宝宝)去农场里找好吃的,边走边挠痒,可以表现不同特点猴子的角色动作

  [9-12小节]:猴子们来到农场里左看看有看看找好吃的。

  锣声:农夫来啦,变成不同造型的石头猴定住不动。

  结尾:农夫走了,猴子们开心地吃东西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猴子角色动作的特点以及“跳点步”和“交又步”的基本舞步。

  2.大胆想象和创编猴子角色的动作,进行动作与音乐的匹配。

  3.体验不同的表演风格,感受音乐游戏及表演的乐趣。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前期有观看与猴子相关的视频,对猴子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音乐、猴于相关动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受音乐,模仿不同类型猴子挠痒、打望的角色动作。

  1.手指游戏《五只猴子吃香蕉》,引出猴子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2.故事导人,教师配乐做猴先生、猴小姐动作,引导幼儿观察猜测,了解猴先生、猴小姐不同动作特点

  3.引出猴宝宝,幼儿配乐扮演猴宝宝跟着猴先生和猴小姐挠痒、打望。

  二、聆听音乐故事,学习猴子下山“跳点步”、“交叉步”等基本动作,并根椐故事情节尝试分角色表演。

  1.教师配合音乐边讲故事,站在座位前做猴先生、猴小姐下山动作,尝试学习“跳点步”、“交叉步”等下肢动作。

  2.幼儿的讨论并猜测,出示图片验证幼儿猜测,

  3.引导幼儿在座位前完整配乐模仿猴先生、猴小姐下山。

  4.引出猴宝宝下山情节,幼儿讨论并创编猴宝宝下山的动作。

  5.分组表演猴先生、猴小姐和猴宝宝找食物的基本动作特点,体验表演的乐趣。

  三、《猴子下山》互动游戏

  1.故事延续,引发幼儿讨论怎样才不被农夫发现的动作。

  2.引出游戏农夫角色,重点引导幼儿聆听农夫出现音乐的变化。

  3.交代游戏规则:当听到在“铛”的锣声时,T1扮演的农夫出现,幼儿变成不同造型的石头猴。

  4.播放音乐进行情境游戏表演。(1-2次)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采用的是幽默之门,整个活动以猴子下山找食物为线索,故事情节与音乐匹配,教师通过猜猜想想策略创设故事情景,调动幼儿对“猴子角色”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对猴子的兴趣,提炼动作过程的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幼儿在模仿、创编表演中参与意愿强,在角色模仿方面能够较好的区分角色特点,掌握了猴子先生幽风趣的风格及跳点步的学习和猴子小姐美美的神态也就是交叉步的学习,在猴宝宝动作方面,教师给幼儿提供了创编的平台,孩子表现能力强,能够创编出与前面角色不同的动作,突出猴宝宝活泼可爱的一面。在分组表演猴先生、猴小姐和猴宝宝找食物环节,幼儿能够大胆表现。在最后拓展游戏与农夫互动环节,幼儿能够较快听辨声音做出相应的反应,还是很不错的。

  活动不足及调整建议:在猴子神态模仿方面,教师要发挥以幼儿为主体的作用,及时关注到个别幼儿的表现进行提炼。在分组表演环节,教师退位的语言提示还需加强,适当给幼儿进行“留白”,在猴宝宝动作挖掘方面还可以更加深入。

24、大班美术《树叶剪影》教案

  活动名称:《树叶剪影》

  教材分析:秋天的落叶是大自然季节变化的典型景色之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体验和感受。结合幼儿园园本课程主题活动“秋天多美丽”,我设计了本次关于树叶的活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领域,表达与创造部分的目标一中,5至6岁儿童明确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从生活中的材料出发,并结合季节特点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大班幼儿能力要求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树叶剪影》。

  活动目标:

  1.感受树叶不同的形态,愿意用树叶进行美术创作。

  2.能用树叶和喷壶,尝试“喷画”的表现手法,发现剪影的的创作效果。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1.有一定的喷画经验。

  2.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树叶有初步的认知,和老师一起在户外捡树叶。

  物质准备:水粉纸、喷壶、颜料水、各种树叶。

  活动重点:用喷壶进行对叶子进行喷画出剪影的效果。

  活动难点:构图巧妙,运用喷画呈现叶子剪影的效果,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少部分树叶材料,唤起幼儿经验。

  提问:这些叶子是从哪里来的?你捡的是什么叶子?树叶可以用来干什么?

  2.出示喷壶,引导幼儿探索树叶喷画的效果。

  请幼儿每人选取1片叶子进行初次喷画尝试。

  教师:把叶子拿掉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3.发现了解剪影的效果。

  解决初次树叶喷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幼一同总结喷出剪影效果的要点。

  二、基本部分

  1.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树叶材料和新的纸,请幼儿自由选取树叶,在纸上摆好造型进行喷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将树叶摆成自己想要的造型。

  (2)幼儿自主尝试喷画。

  (3)幼儿自由搭配颜色,喷至覆盖叶子的轮廓四周。

  2.请幼儿将叶子摘下来,作品完成。

  三、结束部分

  1.幼儿作品欣赏、讲评。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从剪影的效果上选取典型的作品请幼儿介绍,师幼共同讲评。

  2.教师出示具有剪影效果的综合材料画请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对综合材料创作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下次活动中利用综合材料对树叶剪影画进行添饰。

25、大班奏乐《小黄人做PIZZA》教案

  动作建议

  前奏:坐在椅子上,双手掌心朝下,平放在大腿上做准备。(最后一小节喊预令:准备开始

  [1]小节:双手同时抬起,在第一拍时拍腿1次。(语言提示:压)

  [2]小节:双手贴在大腿上来回快速滑动。(语言提示:搓)

  [3-4]小节:重复第[1-2]节动作

  [5-6]小节:重复第[1-2]节动作

  [7-8]小节:双手同时屈臂在胸前,手掌推开,掌心向上。(嘴巴匀速念:加点什么呢?

  [9-10]小节:继续保持【7-8]小节的动作造型。(嘴巴匀速念:加点水果吧!)

  [11]1小节:双手同时屈臂在肩前,五指伸直并拢,做刀的手型。(语言提示:一根香蕉)

  [12]小节:双手同时在大腿上切3下,结束动作停在大腿上。(语言提示:切切切)

  [13-14]小节:重复【11——12]小节动作。

  [15-16]小节:双手做放Pizza的动作,原地站起。(语言提示:放进烤箱,准备加热)

  [17]小节:双手五指张开,手臂在胸前掌心相对,上下抖动,表示火很大的状态(语言提示好大的火好大的火)。

  [18]小节:重复[17]小节动作。

  音乐结東之后:摆出“完成Pizza”"的造型。(语言提示:做好啦)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坐在椅子上,把非洲鼓夹在双腿间,右手食指套上手指沙锤。

  前奏:双手掌心朝下,平放在鼓面上做准备。

  [1-10]小节,双手拍腿的地方转换成拍击鼓面,双手在腿上来回快速滑动转换成贴在鼓面上来回快速滑动,结合照动作建议,随乐做动作。

  [11-14]小节:双手在大腿上切的动作转换成在鼓面切。共2次。

  [15-18]小节:把鼓放下,原地站起,面对鼓按动作建议做煽火的动作,共4次。

  音乐结束之后:摆出“完成Pizza”的造型。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压搓面团一一加点什么呢?一切香蕉一一放进烤箱煽火一完成抜萨”中,随乐做断顿和散响的动作,并迁移使用非洲鼓、手指沙锤。

  2、大胆创造与表现“好大的火”的身体律动与造型;努力尝试在大虫虫喷火时迅速反应,梁闪开并蹲在鼓后的动作。

  3、保持偷悦的心情参与游戏,面对披萨做不成功时不轻易放弃,并积极合力査找原因。与大虫虫互动游戏时,努力快速反应躲闪,调控大虫虫出现时可能的不安情绪或过激反应。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izza图谱、PPT课件、音乐、非洲鼓、手指沙锤、助教老师扮大虫虫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神偷奶爸今天不在家,可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任务指示,一起看看。

  2、随乐学习做披萨的动作,回忆动作内容和动作顺序。(2-3遍)

  3、整理图谱,熟知步骤。(1-2遍)

  4、累加乐器,套上手指沙锤,在非洲鼓上做Pizza。(2-3遍)

  (1)探索乐器发出的声音

  (2)把动作迁移鼓上练习。

  (3)完整做Pizza,关注动作之间的协调性,并作出调整。

  5、引导创编“好大的火”的律动动作。

  6、再次完整做Pizza,评价自己的表现。

  7、请一名幼儿带领做另一种口味的Pizza。

  8、与大虫虫互动游戏,思考虫虫喷火时怎么办。

  9、大虫虫辣跑了,教育孩子食品卫生知识。

26、幼儿园大班歌唱《小鱼游》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音乐的速度演唱。

  2、根据经验对歌曲进行改编。

  3、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小鱼游,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教师示范演唱)

  一条鱼,水里游,游来游去找朋友,yoyo,找朋友

  师:你听到了什么?我们再听一遍。

  师:这次听清楚了吗,我们一起来说说看歌词唱了什么?还有一个手势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二、学唱歌曲

  1、现在你们可以看着图谱来唱一唱吗?

  2、你们觉得哪里有点难,我们一起再来一遍

  3、刚刚我看到有个小朋友,做yoyo的动作的时候非常的酷,很神气,我们来学一学

  4、现在我们去掉图谱来试一试可以吗

  5、我们都加上身体的动作来试一试可以吗

  6、现在我们把速度加快一点可以吗

  7、现在我们把声音放大一点,再加快一点再来试一试。

  三、续编歌曲

  1、刚刚我们学了小鱼游的歌曲,学习了第一段,现在你们想想小鱼找到朋友了吗?一条鱼找朋友,找到朋友之后可以怎么唱呢?

  2、分组进行创编,5人一组,每组一位组长,一起创编。

  3、请创编好的小组进行集体演唱

  四、速度挑战

  分组进行pk,根据速度的不同进行挑战!

  一颗星最慢,三颗星最快,请小朋友进行挑战。

  五、延伸活动

  将图谱布置在音乐区,让幼儿进行创编和速度挑战。

27、幼儿园大班奏乐《聪明的一休》教案说课稿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用乐器进行律动。

  2、幼儿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难点: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幼儿简单的学过一休哥的律动。

  经验准备:音乐、捣蒜器、摇铃、小框、坐垫。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引入活动

  1、这是什么?幼儿:大蒜

  2、我们一起来跟随一休哥进行律动吧

  二、学习律动:

  开始的时候一休哥是怎么做的?幼儿:手放到腿上。教师:好,那我们一起试一试。

  三、出示教具砸蒜缸:

  教师:一会儿我们要用这个工具进行演奏,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先来学一学收放乐器吧

  教师:下面我们在听一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教师:在刚才试一试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幼儿感受一下一下的敲击蒜缸再学一学磨蒜缸的动作。

  教师:和教师共同学习交换酸缸的动作。教师提示幼儿一次交换器具

  教师:和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进行律动学习:提示幼儿及时交换捣蒜器

  四、加入乐器手摇铃:

  1、引导:”我们的蒜是做好了,可是我们的蒜没有味道怎么办?”幼儿;加点蒜。教师:“那我来当一休哥给你们加调料,你们来捣蒜。我们来试一试。”

  2、幼儿用摇铃进行律动教师来做一休哥捣蒜

  五、分角色进行律动演奏

  1、引导:小朋友们都给我加调料我的蒜太咸了,怎么才能不咸呢?幼儿:一半人捣蒜、一半人加盐。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分角色进行表演。

  六、结束部分:

  配班教师扮演一休:小一休们,你们把蒜都倒好了,我刚才已经用你们倒的蒜做了很多好吃的,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请你们吃哦,先来闻闻有没有蒜的味道呢?

  大班律动---聪明的一休说课稿

  说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活动区非常喜欢《聪明的一休》这首歌,总是不停的模仿,有一天有个小朋友,拿着乐器进行演奏,孩子们也非常的喜欢,但是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学习模式是:合作化的共同学习,所以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及有律动又有乐器而且还有合作演奏,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求。

  说教学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用乐器进行律动:第一个目标是能力目标,也是我的活动重点。

  2、幼儿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进行律动表演:这个是我的教学活动的难点,孩子们在了解律动的节奏基础上,能够合作分角色进行乐器演奏,这一点比较的难。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这个是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在学到了本领的同时幼儿能够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其实这也是学习应该带给孩子的最终目标,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强硬的学习使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乐趣。

  说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幼儿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游戏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说教学过程:

  一、律动引入活动: 开始的部分,主要是吸引幼儿的兴趣,告诉我们今天要干什么,让幼儿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教师的引导语言是: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跟随一休哥进行律动吧

  二、学习律动:在发现了问题的同时,带领孩子一起把动作继续巩固,开始的时候一休哥是怎么做的?幼儿:手放到腿上。教师:好,那我们一起试一试。

  三、出示教具砸蒜缸:教育活动开始加入了第一个乐器就是捣蒜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乐器的收放,和对乐器的使用,同时还要提示幼儿如何才能正确使用乐器。主要的引导语和提示有:“一会儿我们要用这个工具进行演奏,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先来学一学收放乐器,下面我们在听一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刚才试一试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和教师共同学习交换酸缸的动作。和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进行律动学习,提示幼儿及时交换捣蒜器”

  四、加入乐器手摇铃:教师利用平时的经验提示幼儿蒜没有味道不好吃,这时候很自然的加入了摇铃这个乐器。主要的引导语有:

  “我们的蒜是做好了,可是我们的蒜没有味道怎么办?”“那我来当一休哥给你们加调料,你们来捣蒜。我们来试一试。”

  五、分角色进行律动演奏:这个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幼儿不仅能够配合演奏而且还要分角色进行活动。这时候老师的引导语很重要,能够让幼儿一下子就能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的引导语有:“小朋友们都给我加调料我的蒜太咸了,怎么才能不咸呢?幼儿:一半人捣蒜、一半人加盐。”

  六、结束部分:提升活动,有始有终。主要内容是:配班教师扮演一休:小一休们,你们把蒜都倒好了,我刚才已经用你们倒的蒜做了很多好吃的,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请你们吃哦,先来闻闻有没有蒜的味道呢?

  说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轻松自然,幼儿每次做好一个动作后,屏幕上的蒜就会变少,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有一种闯关的感觉,增加了活动趣味性,最后还有孩子们做好的食物,更能够提升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编辑者:苹果老师

28、幼儿园大班奏乐《苗家三色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民族音乐欢快的旋律,用动作和乐器随乐表现制作三色饭的整个过程。

  2、探索乐器与情境匹配的发声方法,并能合作演奏。

  3、通过制作三色饭的过程体验劳动的乐趣。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图片、槟榔鼓、竹铃、碰铃、PPT

  经验准备:

  知道做三色饭的流程并能随乐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今天有一群客人要来我家做客,他们想吃三色饭,可是我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我

  起做饭吗?

  二、随乐完整动作

  1.借助图片,复习动作。

  2.师幼随乐动作。

  三、加人槟榔鼓,探索乐器

  1.加入槟榔鼓,探索匹配动作。

  2.加人槟榔鼓,随乐演奏。

  3.播放音乐,集体验证演奏。

  四、加入竹铃,共同合乐演奏

  1.加人竹铃和槟榔鼓,师示范共同合乐演奏。

  2.加入竹铃,师幼共同演奏。

  (1)师加入竹铃,幼儿加人槟榔鼓,师幼共同演奏。

  (2)师幼加入竹铃共同演奏。

  (3)师使用竹铃,请一名幼儿使用槟榔鼓合作演奏。

  3.幼儿两两合作,共同演奏

  (1)女生用竹铃,男生用槟榔鼓合作演奏。

  (2)男生用竹铃,女生用槟榔鼓合作演奏。

29、大班奏乐《愤怒的小鸟》教案

  动作建议:

  [1-4]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5-12]小节:随乐双脚踏步,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或做翅膀扇动动作,共16次。

  [13-20]小节:每小节第一拍双手握拳在肩膀位置上举,同时马步半蹲,第三立起,同时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两侧,共8次。

  [21-25]小节:单手握拳,模仿做扔炸弹动作。

  尾声音效:自由模仿愤怒小鸟特有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拟声动作。

  配器说明:

  [5-12]小节:圆舞板,每两拍演奏一次。

  [13-20]小节:无声鼓,每小节第一拍演奏一次。

  [25-36]小节:小茶叶罐自制散响乐器,每小节以投弹动作进行演奏。

  尾声音效:不演奏乐器。幼儿自由模仿愤怒小鸟特有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拟声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进行曲式的风格,理解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和内容,能把身体动作表演转化为演奏动作,合乐表现。

  2.能尝试选择合适的乐器为乐曲配器和演奏,倾听其音响效果。

  3.能看指挥随乐合拍地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进行轮奏和齐奏的乐趣。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演奏图谱一张;圆舞板、无声鼓、自制散响乐器若干;串铃2对、小铃2对;表达低落和高兴情绪的音乐各一段;剪辑好的音乐( The Angry Birds Movie Score Medley)。

  2.经验准备

  幼儿熟悉《愤怒的小鸟》动画故事,知道故事中的胖红、炸弹黑、飞镖黄等主要角色;能用身体动作随乐表现“胖红”出发、塑弹弓、发射鸟弹的情节。

  3.场地准备

  把幼儿位置摆放成“品字形”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回顾经验。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回忆音乐故事情节,跟随教师随乐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2.观察图语,迁移经验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谐,说说图谱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把图谱符号与律动动作相联系,看图谱再次随乐用动作进行表现

  3.倾听音色,尝试配器。

  (1)探素胖红走路和架弹弓音乐的伴奏乐器。

  教师演示圆舞版、无声鼓、自制的散响乐器,与幼儿讨论那种乐器音色适合演奏胖红出发的音乐?哪种乐器音色适合表现架弹弓音乐?哪种乐器表现鸟弹飞向城堡的音乐?

  (2)探索用自制散响乐器演奏鸟弹飞向城堡的音乐的方法。

  4.集体合作,完整演奏。

  (1)集体看图谱随乐合奏。

  借助PPT绿猪和胖红的表情图,对幼儿演奏中的不足进行提示,引发幼儿再次演奏的兴。

  (2)集体看指挥完整演奏。

  借助PPT,引导幼儿倾听演奏的音响效果,注意有控制地演奏乐器。

  (3)添加乐器,增强音响效果进行演奏。

  出示串铃、小铃,启发幼儿想想可以演奏哪一段音乐并进行尝试,感受其更为丰富的音响效果。

  5.引发猜想,听音乐确认猜想结果,以游戏形式结東活动。

  (1)播放表达高兴情绪的音乐,请幼儿猜猜胖红带领小鸟们有没有夺回蛋宝宝?说说自己的理由。

  (2)再次演奏,听到结東音乐的声响效果时,自由模仿小鸟们的叫声,三声“炮弹”落地的拟声动作。

  (3)带着乐器随乐自由演奏离开场地,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投放《愤怒的小鸟》演奏图谐、乐器、音乐在班级音乐区,引导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律活动或演奏活动。鼓励幼儿找找身边其它的乐器或能发出好听声音的物品,尝试为乐曲配器和伴奏。

30、大班奏乐《泰国之旅》音乐公开课教案

  动作建议

  前奏[1-7]小节:将双手放腿上做准备状。

  [8]小节:预令:双手合十口念“萨瓦迪卡”。

  A段[9-161小节:拍手两次,拍腿两次,每两小节一组动作,共四组。

  A段[17-24]小节:双手手臂向前伸直,双手五指分开拧动手胞后收回双手并连拍三下.每两小节一组动作,共四组;并在[23-24]小节处口念“欢迎你来泰国”。

  B段[25-40]小节:双手拍大腿侧面四次后,拍右边同伴双腿后收回拍自己大腿,每四小节为组动作,共四组。

  尾奏[41-48]小节:双手做握方向盘开车状。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幼儿坐在椅子上,双脚并找,铃鼓放在自己双腿上。

  前奏[1-7小节:铃鼓置于双腿上,并将双手放于鼓面做准备状。

  [8]小节:预令:双手合十口念“萨瓦迪卡”。

  A段[9-16]小节:拍手两次,手指蔽击鼓面两次,每两小节一组动作,共四组。

  A段[17-24]小节:每两小节一组动作,前一小节双手手臂向前伸直,左手(或右手)握铃鼓,拧动手腕摇奏铃鼓,后一小节收回双手并连拍铃鼓三下,共四组;并在[23-24]小节处口念“欢迎你来泰国”。

  B段[25-40]小节:双手敲击铃鼓鼓边四次后,将自己的铃鼓传递到右边同伴的双腿上后空手收回,接住左边同伴传递来的铃鼓,每四小节为一组动作,共四组。

  尾奏[41-48]小节:双手握铃鼓做“握方向盘”开车状。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尝试用铃鼓玩奏乐游戏《泰国之旅》。

  2、通过迁移律动中的身体动作,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式(敲击鼓面、鼓边、摇奏)。

  3、在传递铃鼓的游戏过程中,体验合作带来的欢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铃鼓人手一个、PPT、幼儿围坐成圆圈

  2、幼儿右手贴标记、对泰国美食和景点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2、学习基础动作模型,学习游戏的基本玩法。

  (1)教师示范动作模型,幼儿观察律动的基本动作并学做。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完整跳“欢迎舞”。

  3、根据故事情节,加入铃鼓演奏,进一步丰富欢迎舞的内容。

  (1)教师示范传递铃鼓的基本动作。

  (2)讨论传递铃鼓的方法,并随B段音乐尝试传递铃鼓。

  (3)加入铃鼓完整律动。

  4、丰富游戏情节,随乐完整游戏。

  (1)配班做客人,丰富游戏情节,幼儿观察并学习新的游戏规则。

  (2)幼儿做“客人”,完整游戏。

31、幼儿园大班奏乐教案《苗家三色饭》配乐

  挑战4+-两合作,共同制作三色饭

  挑战3+竹铃,合作演奏

  挑战2+集体验证,共同演奏

  挑战1+槟榔鼓,探索匹配动作

  音乐能随乐做动作

  动作收集染料、淘米染色、蒸饭、加椰浆动作

  故事

  动作建议

  [1-3]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4-5]小节:随乐拍手,共8次;

  [6-7]小节:双手放置额头上做左看右看的动作;

  [8-9]小节:左手掌心向上放胸前,右手做左右摘并放置左手掌心的动作,共4次

  [10-11]小节:左手掌心向上放胸前,右手握挙在左手掌心做“捣”动作,共8次;

  [12-13]小节:左手掌心向上放胸前、右手在左手上做上下“拨动”动作,共8次;

  [14-15]小节:左手掌心向上放胸前,右手在左手上做快速“拨动”动作;

  [16-17]小节:双手拍腿,共8次;

  [18-19]小节:双手快速拍腿;

  [20-22]小节:左手掌心向上放胸前,右手往左手掌心做“搅拌”的动作,共3次

  [23]小节:双手做捧起来闻的动作。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分别使用槟榔鼓及竹铃后再合作演奏。

  [1-7]及[16-19]小节:幼儿随乐分别使用槟榔鼓及竹铃做情境动作;

  [8-15]及[20-22]小节:将幼儿分组,一组双手拿槟榔鼓放胸前,一组右手拿竹铃在槟榔鼓上随乐做相应动作;

  [23]小节:幼儿将槟榔鼓拿高,一起说“真香啊”。

  活动目标

  1、感受民族音乐欢快的旋律,用动作和乐器随乐表现制作三色饭的整个过程。

  2、探索乐器与情境匹配的发声方法,并能合作演奏。

  3、通过制作三色饭的过程体验劳动的乐趣。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物质准备:

  图片、槟榔鼓、竹铃、碰铃、PPT

  经验准备:

  知道做三色饭的流程并能随乐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今天有一群客人要来我家做客,他们想吃三色饭,可是我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我

  起做饭吗?

  二、随乐完整动作

  1.借助图片,复习动作。

  2.师幼随乐动作。

  三、加人槟榔鼓,探索乐器

  1.加入槟榔鼓,探索匹配动作。

  2.加人槟榔鼓,随乐演奏。

  3.播放音乐,集体验证演奏。

  四、加入竹铃,共同合乐演奏

  1.加人竹铃和槟榔鼓,师示范共同合乐演奏。

  2.加入竹铃,师幼共同演奏。

  (1)师加入竹铃,幼儿加人槟榔鼓,师幼共同演奏。

  (2)师幼加入竹铃共同演奏。

  (3)师使用竹铃,请一名幼儿使用槟榔鼓合作演奏。

  3.幼儿两两合作,共同演奏

  (1)女生用竹铃,男生用槟榔鼓合作演奏。

  (2)男生用竹铃,女生用槟榔鼓合作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