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英雄

英雄

    故事一: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的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中,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须战败而死。尽管如此,孤独的英雄依旧挺立着,坚持到最后一刻,化成一座坚毅刚强的雕像。

    故事二:千年前,乌江畔,一柄霜剑结束了一位斗士的生命,也结束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一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概括了他那近乎愚昧的处世原则,却让世人看见一副唯美的英雄主义形象。那是面对泱泱河山抒放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那是轰轰烈烈孕育出的染血的激情。

    故事三:“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大漠风沙,金戈铁马,山河北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却被那十二道金牌与一句“莫须有”粉碎得一干二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只剩那“精忠报国”的誓言回荡在历史的天空,铿锵有力。

    所谓时势造英雄,有人成功便有人失败,而失败者就未必是懦夫。从项羽到岳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非成败转头空,留下的,只有那一种壮烈的沉重,一种沉重的壮烈。正如当年七国纷争的是非成败,在今天已没有多大意义了,但荆轲、屈原、蔺相如、廉颇、信陵君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却超越了历史与政治。

    那同样是一个不幸的时代,晚明国力衰弱,神宗贪婪懒惰,奸臣太监把持朝政;另一方面,满清迅速崛起,势如破竹,明军节节败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袁崇焕终于得到了他梦想已久的机会,雄心勃勃的到国防前线去效力。他的军事才华立刻得到发挥,清军受到沉重打击。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①

    历史家评论袁崇焕,着眼点在于他的功业、他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他在明清两个朝代覆亡与兴起之际所起的作用。而他最吸引我的,是他那强烈的性格和悲剧的命运。袁崇焕是一个大英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义”字,刺在手背,剜尽心灵。在他之前,已经有孙承宗被罢斥、熊廷弼被杀死的先例,但他毫不迟疑地把一家老小搬到宁远——抗金最前沿。

     可是袁崇焕失败了,当满清的皇太极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时,那是有怎样剧烈的凄怆之感。袁崇焕凌迟,七十几岁的母亲、弟弟、妻子,几岁的小女儿充军三千里。对百姓,大臣们把兵败的原因推给袁崇焕,说他通敌卖国。袁崇焕被绑上刑场,刽子手还没有动手,信以为真的北京众百姓就扑上去抢着咬他的肉,直咬到了内脏……

    袁崇焕的命运比项羽、岳飞更为悲惨,不,应该是悲壮、惨烈。他原本只是大明国里的一个小进士,却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他是一团熊熊烈火,把部属身上的血都烧热了,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他官居一品,却自称是大明国里的一个亡命徒,过的是亡命徒生涯,只因这十年之中,他生命之火在不断的猛烈燃烧。

    袁崇焕的相貌并不俊美,但洵洵儒雅,很难想像这样的一个人竟会如此刚强侠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很多年过去以后,项羽、岳飞、袁崇焕……这些悲剧英雄似乎已被滚滚尘烟掩埋,可是,他们的英雄气概,浩气长存。他们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却映出璀璨光彩,折射出英雄豪情。

    袁崇焕死后不久,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孤独地在煤山自杀。我不知道,崇祯在吊死之前的一刹,是否想起被自己杀死或逼得自杀的忠臣良将们,是否能感受到袁崇焕的遗憾和冤屈。夕阳西下,封建王朝气数渐没,只有那一个个汇集了骨气,霸气,豪气的背影,离我们那么近,那么高大,沉重但壮烈……

    注:① 金庸,《袁崇焕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