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 关注学生体验促进有效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 关注学生体验促进有效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  关注学生体验促进有效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与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我们认识到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更有学者指出:道德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因而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下面仅就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爱我家》一课谈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体验的体会。

一、精心设问,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反思,促进学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到了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现实生活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有着特殊价值的课程资源。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又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因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实现个人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的精心设问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是要有设问引导意识,如有位老师在《我爱我家》课堂教学中进行“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话题教学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聚焦到人们在什么时候特别想家这一点上。在课堂上,学生将爸爸在出差时特别想在家里的大床上美美的睡一觉;妈妈生病时特想家;我考试取得好成绩,特别想回家与家人分享……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呈现出来。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在这里结束了活动。其实,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不仅仅是呈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场景,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当学生的现实生活火热地呈现出来时,老师要有敏锐的意识展开引导。活动到这里,学生的认识、体验与感悟还只是停留在他们原有的状态,如果说有提高,那也只是学生通过活动发现了他们以前可能没有注意的一种生活现象,但这种发现还并不意味着是完整意义上的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所以,这时候一旦老师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更深入体验的问题的话,往往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活动的教育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我们也注意到,这种发现正是引发丰富学生体验的开始,没有这种发现,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也无从谈起。这也正是我们看到课堂教学到这里嘎然而止而无比惋惜的原因。

活动到这里,该设计一个怎么样的问题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历的道德反思呢?这就需要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既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又有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思考的空间。笔者在教学中这样问到:“同学们说的这些现象非常有趣,可我不明白了,在家里坐坐,睡睡家中的床,和家人聊聊天……这些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有时候会让我们特别想念呢?”学生总是那么可爱,他们真诚地调动起他们全部的生活智慧来帮助我了:那是因为你离开家没有你已经睡习惯的床了;可能平时能和爸爸妈妈聊天你不觉得;那是因为你在家生活得很好了,离开家很不习惯……我注意到有的同学正为问题所困惑,当他们听到同伴的分析,有的豁然开朗状,有的得到启发若有所思状。看着学生们思考的样子,听着学生们的种种“高见”,那种家的亲近感与归属感真的很强烈,我更高兴的是,学生们已尝试着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待自己平常的生活,这样一种新的感受不正是品德与社会课所追求的对学生体验的丰富吗?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促进学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他们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才具有道德的价值。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他们愿意也能够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积极自主地去体验。

在“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教学时,一位同学发言了,他并没有按我想象的那样去谈人人都要回家,而是谈起他亲身经历的一件回家的事情。那是他读二年级时的一次放学,他在学校门口等了好半天家长也没有来接,于是他决定自己回家,可是当他回到家时,家里却没有人,于是他便到附近的好朋友家玩去了。原来,他妈妈晚到学校十分钟错过了,当晚上九点左右家人找到他时,他才意识到出了大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一大家人全到齐了,而且可以看出大人们的眼睛都哭肿了。这位同学的讲述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原来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或者听到过、看到过类似的经历。回家,在成人眼中是再简单不过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但在三年级孩子们的眼中却有着他们自己的问题与感悟。

我看见学生如此关切这一“回家事件”,就临时决定“就汤下面”以这件事为范例继续我的教学。说实话,那位同学的发言也调动了我的生活经历,作为老师,我多次遇到家长在学校没有接到孩子的情景,可孩子们作为事件的参与者,他们并没有完全感受到家长及老师的体验,于是,我决定从家长的角度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我开始进一步创设“回家事件”的情境:是啊!我也遇到一次妈妈到学校没有接到孩子的事情,当时妈妈焦急地在校园里寻找,最后找到我时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我连忙劝慰她,并联系班主任老师,这时候爸爸、爷爷……都来了,大家焦急地分头寻找,老师也不停地给同学家打电话询问下落,可还是没有找到。天越来越黑,妈妈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爷爷、奶奶最后爸爸都哭了啊!同学们听得分外认真,仿佛他们也焦急起来。最后,班主任老师终于打听到他在一位同学家里时,全家人都破泣为笑了。

我讲完了,教室里一片安静,然后大家议论纷纷开去。我适时地引导着讨论:为什么妈妈、爸爸会哭啊?他们当时在担心什么啊?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这位同学没有等到妈妈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孩子们谈了很多感人的事例,他们仿佛一下子变得懂事了,还有的孩子甚至谈到一次爸爸很晚回家,她和妈妈在家焦急等待、坐立不安的情景。家是什么?在孩子们的眼中,家就是爸爸妈妈这样的一种牵挂,一份担心,家就是妈妈的眼泪、妈妈化哭为笑的拥抱啊!在教学中,我好像也能懂得一些孩子们眼中那种回家的感觉了。还让我感动的是,三年级孩子们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小,他们真的很懂事。

三、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人际交往,促进学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我们认识到,回归儿童正在过生活是提升孩子们生活的唯一途径,正如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然而,即便是在水中,仅仅只是玩水,也不一定能练就游泳的本领,甚至会呛水、溺水。道德学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要体验,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在活动中触发学生的体验,否则,活动中兴奋的儿童常常是会买椟还珠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势必热热闹闹而走过场、无实效。教育交往理论认为,活动本身是没有教育意义的,由活动引发的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才是教育产生的地方。因而,品德与社会课进行的教育活动就是要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人际交往,进而丰富学生的体验。

在《我爱我家》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家人说家。在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了各自的家庭情况以后,我们发现,不管是三口之家,还是单亲家庭,或是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也不管是住在小区、花园,还是租住在武汉,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家不仅是他们生活的那间房屋,更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一家人,同学们都觉得是快乐的。我问道:人与人的感觉有时候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家人,我们的一家人到底相处的怎么样呢?家人们感觉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呢?大家都表示有兴趣了解。我和同学们一起决定做一个小调查。就是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人是怎么样评价我们现在的家的。

在课堂上,我和同学们议论开来,我说直接请家人说说家,家人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好设计一些小问题,那样我们也好做记录。同学们纷纷表示同意,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设计了许多问题:如你觉得在家里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最不开心的事是什么?你对家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你什么时候最想回家?你什么时候最不想回家?最担心的是什么?……在交流的基础上,同学们最后确定了适合自己的调查提纲,经过认真的准备,同学们回家对家人分别进行了小调查。在调查情况、汇报交流时,真是笑语不断,精彩纷呈。

同学们学习着了解他人的想法,进一步加深着对家人的爱,虽然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但浓浓的亲情、感人的关爱、温馨的话语熏陶感染着每一个人。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在与家人的交往、采访、调查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家,对家人的了解在加深。产生教育作用的也不仅仅是调查的结果,活动的过程才是丰富他们的体验与感悟、促进他们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过程。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面对的是不断扩大范围的学生的社会生活,但是其核心是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主体人格。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随着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但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的体验,促进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