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
夏永
教学目的
1、 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唐代七言古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 鉴赏"梦游"的仙境。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鉴赏、背诵、讨论
教学步骤和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试读课文,
夏永
教学目的
1、 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唐代七言古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 鉴赏"梦游"的仙境。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鉴赏、背诵、讨论
教学步骤和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试读课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教学目的:
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
一教学目的:
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
近体诗八首(高中语文新教材)
作者:夏永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作者:夏永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病梅馆记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姜华忠
课型:常州市语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优课。
上课时间、地点及班级:1998/9/21上午第4节,省前中高一(2)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课题及作者。(配音,配病梅插图)
投影教学目标(配梅花插图)
能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姜华忠
课型:常州市语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优课。
上课时间、地点及班级:1998/9/21上午第4节,省前中高一(2)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课题及作者。(配音,配病梅插图)
投影教学目标(配梅花插图)
能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故都的秋(教师中心稿)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二、高三作文训练教案(教师中心稿)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 夏永
前 言
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师和学生头疼的地方,本人认为,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应该从高二分科就开始进行专门的训练,故此,写下此教案,以作教学参考。
作文教学指导思路
(依据2001年高考考纲要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 夏永
前 言
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师和学生头疼的地方,本人认为,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应该从高二分科就开始进行专门的训练,故此,写下此教案,以作教学参考。
作文教学指导思路
(依据2001年高考考纲要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http://yangjinhong.126.com
作者:夏永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富的特点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
2.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品味其艺术
http://yangjinhong.126.com
作者:夏永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富的特点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
2.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品味其艺术
《诗经》三首(教师中心稿)
欧阳宇
[教学目标] A、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B、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C、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D、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教学重点] 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欧阳宇
[教学目标] A、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B、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C、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D、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教学重点] 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教师中心稿)
欧阳宇
[教学目标] A、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
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B、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
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C、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D
欧阳宇
[教学目标] A、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
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B、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
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C、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
D
石钟山记
汪官金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石钟山记》教案)
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 一个历史疑案
2、 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那么,是什么原
汪官金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石钟山记》教案)
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 一个历史疑案
2、 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那么,是什么原
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网友来稿)
唐国富
受戒
【助读指要】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
唐国富
受戒
【助读指要】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
伶官传序
河南中牟一高 张胜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引异学生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2、引异学生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史论,教学时可与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进行比 较教学,指导诵读,品味语言
河南中牟一高 张胜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引异学生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2、引异学生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史论,教学时可与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进行比 较教学,指导诵读,品味语言
高二(下)语文(上海H版教材)《人物形象的鉴赏》教案(第一、二单元)
上海 AIMIN
我是这样设计“人物形象鉴赏”单元(主要是小说)教学的——
[目标设定]
☆基本目标
1、 初步进入鉴赏学习,了解人物形象在记叙类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理解和鉴赏的异同。
2、 引进研究性学习方法,通过一定数
上海 AIMIN
我是这样设计“人物形象鉴赏”单元(主要是小说)教学的——
[目标设定]
☆基本目标
1、 初步进入鉴赏学习,了解人物形象在记叙类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理解和鉴赏的异同。
2、 引进研究性学习方法,通过一定数
伶官传序(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082
wcm6638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082
wcm6638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梦游天姥吟留别(网友来稿)
江苏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 朱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 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
江苏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 朱兵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 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
教案设计: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海荣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
教案设计: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海荣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
六国论(网友来稿)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
记念刘和珍君
【课 型】讲 读 【作 者】鲁迅
【备课时间】10.10 【上课时间】10.23
【教学目的】
1.弄清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会从具体事实中体会事件的意义, 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了解复杂记
【课 型】讲 读 【作 者】鲁迅
【备课时间】10.10 【上课时间】10.23
【教学目的】
1.弄清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会从具体事实中体会事件的意义, 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了解复杂记
五人墓碑记
二十六 五人墓碑记
张 溥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夹叙夹议、正反对照揭示主题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词的活用,区别感叹句和疑问句;
3.了解明末苏州人民反抗阉党迫害的正义行为和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三、第四两部分。
2.难
二十六 五人墓碑记
张 溥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夹叙夹议、正反对照揭示主题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词的活用,区别感叹句和疑问句;
3.了解明末苏州人民反抗阉党迫害的正义行为和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三、第四两部分。
2.难
病梅馆记
二十四 病梅馆记
龚自珍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以”字的用法;
3.认识作者在当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2.难点: 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时数:
二十四 病梅馆记
龚自珍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以”字的用法;
3.认识作者在当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2.难点: 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时数:
伶官传序
第二十五 伶官传序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2.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史论性文章。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
第二十五 伶官传序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2.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史论性文章。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
第二单元记叙文
五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
第二单元记叙文
五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
五游褒禅山记
二五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一、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二、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三、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
二五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一、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二、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三、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
项脊轩志
十九、项脊轩志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二)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1段里,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眷恋之情。说说作者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
十九、项脊轩志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二)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1段里,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眷恋之情。说说作者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
《雨霖铃》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简介:
柳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简介: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