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的
1、 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 “则”、 “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
登泰山记(教师中心稿)

姚鼐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
石钟山记(教师中心稿)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五人墓碑记(教师中心稿)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夹叙夹议、正反对照揭示主题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词的活用,区别感叹句和疑问句;
3.了解明末苏州人民反抗阉党迫害的正义行为和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三、第四
高二下语文学习方法谈(教师中心稿)
课 题:高二下语文学习方法谈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怎样学习语文
教学方法:讨论法(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总结,在提出解决的方法,要大家一起遵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美好语言的养
泪珠与珍珠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标:
1.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3.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翻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
伶官传序(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
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
漫话清高(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标
1.了解“清高”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2.了解历史上的清高人物及“清高”的当代意义。
3.分析文中所列举之人物与作者所阐述论点之间的关系,学习本文论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清高”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2.当代人如何面对“清高”。
教学方法 合作
24《诗经》两首(教师中心稿)

从容说课
《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江苏省怀仁中学 顾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
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中心稿)

导教新概念:
这是一篇传统篇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在此基础上,
《病梅馆记》教案B(教师中心稿)

重点:
1、 培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朋友比较鉴赏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一、 导入
今天学习《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己亥杂诗》。(请一学生默写在黑板另一端)
二、 梅花,大家见过,也学过不少关于它的诗词,一起回忆一下。
窦娥冤 【目的要求】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3.认识窦娥开始对天地神鬼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课文释义】  (1)亲眷(眷,juàn)亲属。  (2)负屈衔冤:背负委屈,心中怀着怨恨或冤枉。  
《左忠毅公逸事》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  2.正确评价左光年的为人和行事,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京畿(jī):京城,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炮烙(luò):古代的一种烧烫犯人的酷刑。  眦(zì):眼眶。  俟(sì):等待。  述
《指南录后序》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
《信陵君窃符救赵》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
巴尔扎克葬词 教学目的:一、学习巴尔扎克和雨果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他们宽广的胸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友谊观。二、学习本文不同于一般葬词的写作特点,鉴赏里面蕴涵着的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三、鉴赏这篇葬词中高度浓缩、既诗化有哲理化的语言,充分体味它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学习本文,要以先让学
《巴尔扎克葬词》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哲理性语句的含义。2、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解读文章。◆教学重、难点1、情和理的融合。2、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教学方法1、介绍法;2、讨论法;3、比
登泰山记(教案)(教师中心稿)
邱龙涛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
《项脊轩志》学案(教师中心稿)
邱龙涛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归”“稍”“置”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凭借
《漫话清高》创新教案(网友来稿)
常州市小河中学 孙伯琦

学习目标: 1.了解“清高” 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

2.思考“清高” 的当代意义。

3.学习随笔的写法。

学习重点: 1.了解“清高” 的内涵。

2.当代人如何面对“清高”。

预习要求: 1、 音:勾当(goudang) 颍(ying)水 
美腿与丑腿(网友来稿)
苏禾

   由于个性和成长历程的差异,每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却屈指可数。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看看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

题:若是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掉在地上的会是什么?

A.高价宝石     B、瓶
漫话清高(简案)(网友来稿)
江苏省金湖中学 梁万年

词语释义:

清高:指人品纯洁高尚,不同流合污。

实至名归:作出实际的成绩,就会获得应有的名誉。

绝唱:常指诗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阅读突破:

1、作者是怎样讲清“清高”这一概念的?

在课文的第一节,作者用解释词义法和比较法。

2、孟浩然
巴尔扎克葬词(网友来稿)
江苏省金湖中学 梁万年

课文注释补充:

显赫hè:(权势等)盛大。

泯mǐn灭miè:(形迹、印象等)消灭。

芥jiè蒂dì:比喻很轻的嫌疑或不快。

睿ruì智:英明而有远见。睿,看得很远。

鞭辟pì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名列前茅:古代行军有人拿着茅草当旗子
《琵琶行》简案(教师中心稿)

李雄军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听“曲”(导入,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
页次:21/36 每页25 总数87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