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 了解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三巨匠。2、 欣赏小说中的语言艺术。(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养成比较阅读的思维习惯。(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深入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二、重、难点着重认识社
《祝福》教学创新设计 陈志平 《祝福》是高中语文课本传统篇目。它篇幅长,容量大,结构又复杂。以前我教这篇课文,追求细而全:从字词讲到复句,从记叙顺序分析到情节结构,从人物形象探索到主题思想,可谓面面俱到,但测试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教《祝福》,我让学生写日记,编年谱、小传,写分析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先
祝福 〖教学目标〗1.识记 A.关于《彷徨》 B.“烟霭”等词语2.理解.分析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D.倒叙手法(复习)〖教学设想〗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
祝福 教学要求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教学时间: 四教时。教学安排: 第 一 教 时 l 本教时重点
祝福 一、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 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2、 了解小说中任务描写的几种方式(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三)、德育渗透点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二、 重、难点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
第四册小小说的结局 [教学目标]1、了解小小说的特点2、学写小小说[教学过程]一、欣赏《猎狮》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和超短篇小说。长不过千字左右,短只有百字左右。世界上最短的小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有一家美国杂志曾以3000美元的
第四册《守财奴》教学思路及问题设计 《守财奴》教学思路及问题设计 《守财奴》节选自巴尔扎克的名作《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较为完整,人物形象较为丰满,故虽是节选,亦可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解读。这篇小说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小说通过曲折有致的情节叙述和生动具体的细节刻画成功地塑造了老葛朗台这一个
第三册离骚 No.2 离骚(节选)(四课时) [教材解读]《离骚》是屈原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关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
边城 学习目的: 了解小说主旨。 欣赏.如诗如画的边城风景。 学习重点: 1.小说主旨。 2.如诗如画的边城风景。 学习难点 1.小说怎样表达普通生活中的爱。 2.环境对人物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学习方法 鉴赏、分析、品味 学习过程 一、作者及作品情况 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原名沈岳焕,湖南人。生活经历比较丰富。十五
近体诗六首 教学目的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方法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媒体设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1、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别是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后的痛苦心情; 2、体会莎剧语言充满浓厚诗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罗密欧与朱
雷 雨 一、教学目标 (一)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二)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三)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二、难点、重点分析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3.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讨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4.品味随笔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探究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四种境界的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项链》 一、教学目的:1. 以项链为线索,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2. 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3. 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4. 接受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设想:通过对小说情节结构及人物心理描写的点拨研讨,引导学生领略《项链》精巧的艺术构思,把
《长亭送别(王实甫)》 预习题目:结合注释,了解《西厢记》的故事梗概。1. 划分层次。2. 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背诵并鉴赏(不少于三支)3. 概括莺莺在本折戏里面的心理。4. 分析三个人物形象。5. 找到并重新背诵柳永的《雨霖玲》。教学目标:1.赏析本文写景、抒情的手法2.概括莺莺在这折戏里的感情3. 把握全文
失街亭 教学目标: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教学导入:学习《智取生辰纲》,我们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艺术构思,也欣赏了梁山
柳毅传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技巧。 2、学习传奇通过幻想反映现实的特点,了解本文反映封建包办婚姻和封建家长制度迫害妇女的罪恶。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个性和体现的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利用工具书疏通文
声声慢 教学目的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背景导读】《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
勾践灭吴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法与学法] 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
鸿门宴 【第1课时】【课 题】鸿门宴【教学目的】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一、二段【教学难点】同上 【教 法】讲读、讨论 【教 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
《物种起源》导言 一、教学目的
林黛玉进贾府 [目的意图]
《守财奴》 教 学 实 录 把 文学鉴赏 引入 语文课堂——《守财奴》 教 学 实 录
《陈奂生上城》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现代小说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传统手法。 2.通过分析小说对陈奂生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 3.通过对小说人物的鉴赏,领悟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2课
陈奂生上城 教学目的:一. 重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和作品主题及其意义。二. 学习本文“土洋结合”的心理描写手法。教学设想:一. 指导自读,安排一教时。二. 帮助学生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三. 对比分析陈奂生与阿Q、闰土等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期更好地揭示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