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 教学设计示例(一)《哀江南》 教学设计示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桃花扇》的剧情梗概及其写作主旨。2.与《闺塾》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了解传奇曲词的艺术特点。3.了解“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两种抒情方式的区别与联系。(二)能力训练点1.诵读、赏析曲词,体会其中表达的真挚、强
《闺塾》 教学设计示例(二)《闺塾》 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的:1.把握冲突三方杜丽娘、春香、陈最良的性格特征。2.学习饶有机趣而富有个性的宾白语言。教学重点: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富有情趣的语言。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赏读法。教学步骤:一.教学导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世界的东西方各出现了两位戏
名师指导:在山的那边教学内容:在山的那边 【学习指导】同学们,如果我们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很自然,你会想到,在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或许有人会说,因为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亦或有人会说,因为大山里的世
高一年级 《种树郭橐驼传》 教学设计示例《种树郭橐驼传》 教学设计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2.掌握“类、固、致、易”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意思和用法。(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2.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三)德育渗透点本文针对当时官吏
高中一年级语文《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2《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步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示例(一)《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五首教案诗歌五首 教学设计示例素质教育目标知识训练点1体味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情怀,获得艺术享受。2积累诗词名句,体会其含义,汲取语言营养,学些词曲知识。3背诵这五首诗。能力训练点培养诵读能力,欣赏能力,想象能力。美育训练点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学法引导1熟读成诵。2仔
西湖游记二则 教学设计示例西湖游记二则 教学设计示例素质教育目标知识训练点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能力训练点培养诵读能力,审美能力。美育训练点欣赏西湖美景。学法引导反复诵读,精美语句最好背诵。体会作者感情和独特生活体验。交流有关西湖的诗文。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
西湖游记二则 教学设计示例西湖游记二则 教学设计示例素质教育目标知识训练点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能力训练点培养诵读能力,审美能力。美育训练点欣赏西湖美景。学法引导反复诵读,精美语句最好背诵。体会作者感情和独特生活体验。交流有关西湖的诗文。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
与朱元思书 教学设计示例与朱元思书 教学设计示例素质教育目标知识训练点1学习先总后分的叙述方法,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2 背诵全文。能力训练点培养诵读能力,理解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美育训练点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学法引导1 反复诵读。2 在朗读的同时充分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
《石壕吏》等诗词五首 教学设计示例诗词五首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石壕吏》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2.学会欣赏通过写景、写物抒情的诗词。3.五篇作品各自的体裁。(二)能力目标1.在理解《石壕吏》的基础上自读“三吏
工之侨献琴 教学设计示例工之侨献琴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斫(zhuó) 窾(kuǎn) 篆(zhuàn) 期年(jī)2.积累文言词语“而”、“诸”。3.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语气,培养语感,达到理解文章内
黔之驴 教学设计示例黔之驴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2.吸取“驴”的教训,努
小学六年级《关尹子教射》教案2关尹子教射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意思,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弄懂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读通古代短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不管是学知识还是练本领,要掌握规律,懂得做事
小学六年级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1关伊子教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体会交流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看注释、猜读和文白对照等方法,阅读理解文字浅显的文言文。  教学准备  教师查阅资料,对《列子》有更多的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小学六年级语文《 清明上河图 》教案2清明上河图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
小学六年级语文《 清明上河图 》教案1清明上河图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
小学六年级《世纪宝鼎》教学设计2世纪宝鼎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词。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交流带“鼎”字的词语。1 老师示范写“鼎
小学六年级 世纪宝鼎 教案世纪宝鼎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铸赠、铭文、堪称、结构、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志昌胜、龙兆吉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
小学五年级《放弃射门》教案1放弃射门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2、运用课文描写比赛场面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赛场面及运动员的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
小学五年级《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抓住主线 以读促悟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针对课文特
小学五年级《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3.加强朗读。(二)整体感知《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
《与音乐对话》作文教学设计《与音乐对话》作文教学设计 徐吉元 江苏海安 -------------------------------------------------------------------------------- 教学目标 1.充分挖掘开发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以及我们的身边处处是作文。 2.重点做到说写结合,以说促写,切实提高学
游成语世界(教学设计)游成语世界(教学设计) 戴慧萍 --------------------------------------------------------------------------------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活动准
小学中年级“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爸爸妈妈请让我来关心你,帮助你 ——小学中年级“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韩春梅 杨敏 -------------------------------------------------------------------------------- 教学目标1.听爸爸妈妈讲“爱”的故事,激发“爸爸妈妈,请让我来关心你,帮助你”的情感。2.开展“每人做一两
页次:30/46 每页25 总数1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