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辨析常见文言虚词、实词 2.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语感 3.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辨析重点字词句意;在朗读中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4 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 王宏兴 一、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3.掌握两篇短文的论辩语言。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03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 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二、 重点:目标1、2 三
《公输》教案设计7   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2、了解墨子;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复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1. 学习驳论文的写法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学重点1. 学习驳论文的写法。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查找“9.18”事变材料与本文的写作背景,增强知识积
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 1.指导预习,要求学生找出论证过程中讲道理和举事例的句子。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举例论证
故乡 教学目的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  1 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 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 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教学设想  《醉翁亭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作者笔下,滁州琅琊山间醉翁亭周围早晚、四时的景色美不胜收;字里行间展露了作者在政治上
白杨礼赞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 二、使学生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教时。 二、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品质。在记
《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 一.导语:金钱能够影响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现在,在我们周围,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段精彩的论述:“资产阶级私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
《捕蛇者说》 课题 捕蛇者说 课型 新授本课题教时数:3 本教时为第一教时 备课日期11月 8日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1. 熟读课文。2. 疏通文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板书课题和作者: 捕蛇者说 柳宗元简介文体和作者:说,一
回忆我的母亲 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分析最后一节 理解文章中心 检测全文理解情况 教学重点:分析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心 主要教法:讲议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背诵课文第16节。 二、 分析四部分(16-17):表达对母亲深切的哀悼之情,并
愚公移山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
麦琪的礼物 师:同学们,请问你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生1:9月3日 生2:5月21日生3:11月28日师:你们的生日是怎么过的?生4:我妈妈给我买衣服,买生日蛋糕。生5:我爷爷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生6:我妈给我煮鸡蛋,做好吃的。生7:我爸爸给我买文具。[由生日引起学生兴趣,既有利于导入课文,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师:那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一、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二、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三、 背诵全文。第一课时熟读全文,疏通全文大意。重点放在朗诵上。一、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
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
岳阳楼记 岳 阳 楼 记教学目的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4.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麦琪的礼物 [教学目标及重点] 1.领会小说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 2.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感情世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教学方法 ] 1.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2.再造想像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不朽的失眠 课题:不朽的失眠 教学目的:1、了解有失必有得的道理。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有创意的写作。教学重难点:同目的。教学实施过程一、听读,整体感知内容。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二、理读,理解理清文章脉络。围绕小说情节,学生理解课文,讨论交流。明确小说主要情节:落榜
麦琪的礼物 【教学目的】1.领会小说构思之巧妙。2.学习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3.学习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教学重难点】1.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2.理解作者对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颂。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一、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二、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三、 背诵全文。第一课时熟读全文,疏通全文大意。重点放在朗诵上。一、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
《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材分析  1、《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从语文教材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本课在本单元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人物分析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
16 故乡 教学方法:根据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特点,采用比较教学法。   教学目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杨二嫂从青年到老年,肖像、语言、行为、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深刻巨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体会鲁迅憎恨旧社会、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对比朗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全课的教学大致分为两块。 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 1、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3、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组织讨论,认为: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
孔乙己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认识孔乙自己这一人物形象。 3.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4.这篇小说有哪些语句难以理解? 分析:(1)“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掌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页次:10/46 每页25 总数1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